商河县交往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唯一号: 150134020220000994
专题名称: 商河县交往习俗
文件路径: 1501/01/object/PDF/1501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51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交际惯例民国期间,春节时城乡居民互相拜谒,谓之贺新年、拜年。亲戚朋友有婚嫁生育等喜庆事均前往祝贺,婚嫁时送喜幛。有丧亡则送挽联或挽幛并亲往吊唁。建国后,上述习俗尚存,婚丧嫁娶时有的改送现金。 见面待客清末,平辈相见多抱拳致礼,下辈对上辈行跪拜礼,女子见长辈要请安作揖道万福。互致问候,饭前多问“吃了吗?”,饭后则问“到哪里去?”或“干什么去?”,冬夏季如临近家门除上述问候外,多加“到家暖和暖和吧”、“到家凉快凉快吧”。让生人让路说“借光”,向人询问时,县东部及西部称二哥,不能称大哥。民国时,下辈对上改行鞠躬礼。建国后,同志间多改为握手或互相点头微笑致意,行路询问时渐改称同志。做客时,非应邀做客,时间多选在晚上。早上、仲夏午间一般不串门做客。应邀做客,在主人约定时间略后到达。敲门入室,落坐前先行问候并谦让坐次。主人点烟、斟酒、倒茶时用手相扶,以示谢意。进餐忌用筷子翻菜,夹菜后筷子放于桌上。主食为馒头时,食用前先掰成瓣,然后再逐块食用,但城镇机关不限于此。商河群众热情好客,客人及至,出门相迎,帮客人携拿物品,入室时热情让座,客人及长者坐上座,先敬烟茶,后备酒饭。烟、茶为待客必备品,如一时不备,则向客人说明致歉。以水饺为上等饭,进餐时让酒劝饭。待客餐次,各乡镇略有不同,做客时间为一天时,县城南部农家多招待来客两餐,除午饭外,下午客人走前再用水饺招待,俗称后待。县城北部一般只招待客人午餐。客人走前,热情挽留,走时送出门外。 义亲 民间谓之干亲。建国前,两个青年志趣相投常结拜为干兄弟或干姊妹。也有一些家庭为双方结好而让其子女互认干亲。举行结拜仪式后子女间互称兄妹并称对方父母为义父母。亦有后代稀疏的家庭,恐子女夭折而拜多子女的人为义父母,借其福分将孩子养大。结拜,又称拜把子,为两个以上成年男性为达一定的政治、经济或其它目的而结拜成兄弟关系,结拜时填写《金兰谱》并盟洪誓。结拜后也按年龄称兄道弟。建国后,结义亲者尚有,结拜者极少。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商河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实事求是地记述商河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水利、农业、林业、工业商业、经济管理、财税金融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