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路街道办事处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唯一号: 150131020220000740
机构名称: 共青团路街道办事处
文件路径: 1501/01/object/PDF/1501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163.pdf
地址: 市中区东北部
前置机构: 共青团路街道革命委员会
起始时间: 元代

机构描述

位于市中区东北部。东以西护城河与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相接,西至西圩壕与馆驿街、魏家庄街道办事处毗邻,北以穆家楼街与天桥区制锦市街道办事处相连,南至杆石桥与西青龙街道办事处接壤。面积0.56平方公里。东窄西宽呈扇面状。街道办事处以辖区主干道共青团路命名,办公机关驻盛唐巷11号。有街巷28条,里(胡同)114个。有过往公共汽车、电车线路6条,设有12个停车站,交通方便。 辖区原是古历城西关西南隅,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始建于元代的长春观,明代的养济院,清乾隆年间始建的清真北大寺,都是辖区有名的文化建筑。唐朝护国大将军秦琼府位于估衣市街北侧。1929年济南设市,辖区隶属城外三区,日伪时期属城外西区,国民党时期仍沿袭旧制属城外西区。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建立街政府。1952年始称三区第二大居民委员会。1954年改称第三区第二街道办事处。1955年9月归属泺源区改称普利街街道办事处。1956年7月划归市中区。1959年12月划归历下区。1961年10月重新划归市中区。1963年2月改称共青团路街道办事处。1969年4月称共青团路街道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共青团路办事处。辖11个居委会、68个居民小组。1988年共有居民4533户,人口12469人,除汉族外,有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回族人口占辖区人口的30%,集中聚居在永长街一带。1990年人口12281人。 辖区是济南早期工商贸易中心地区,也是开发较早的城区。1908年,开辟普利门,柴家巷拓宽改名普利街。1927年修成17米宽的沥青路面。1954~1957年将城顶街北口至麟祥桥一段拓建,为表彰广大青年参加筑路义务劳动,将该路段命名为共青团路。解放后,辖区街办工业和服务业日趋发展。1966年前发展生产组30个,1970年上交街办企业4个,后再度振兴发展到20个行业。1980年有7个街办工厂转区属。1987年共有街办工商企业28个,职工540人,年工业总产值751万元,年利润122.35万元。1988年有街、居办工商、服务单位28个,职工503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370多万元。主要产品有汽车刮水器、油封附件、档案袋、蜂窝纸等。商业主要经营电子机械、五金百货、电器元件等3000余种商品,年工总值921万元,商业营业额1015万元,实现工商利润131.74万元。1989年工商企业30家,职工891人,总产值826万元,利润169万元。1990年工业总产值972万元,利润87.11万元。街居商业服务网点11个,商业营业额1122万元,利润76.4万元。主要工商企业有,市中印刷三厂、市中汽车附件厂、春江饭店。 1990年辖区驻有山东省审计局、山东省保险公司、山东省盐务局、山东省文物店、济南市电信局、济南市自来水公司、济南市火柴厂、济南市中医医院等企、事业单位165个,其中机关团体7个,文教卫生单位7个,金融事业单位3个,交通邮电部门3个,厂企单位21个,旅社8个,影剧院1处,饮食服务单位15个,商业批发单位10处,商业网点78家,托儿所、幼儿园6处。摊点群4个。辖区内草包包子铺的猪肉馅蒸包远近闻名,街办春江饭店的素锅贴被评为市级风味小吃。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