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篇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345
颗粒名称: 第二十四篇 卫生
分类号: R199
页数: 26
页码: 527-5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市中区卫生系统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机构、医药、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爱国卫生运动。
关键词: 市中区 卫生 医疗

内容

济南开埠前,卫生医疗状况落后,一般市民由于生活贫困,有病求医多数采用中医中药或偏方土方治疗,或信迷信,烧香磕头求神求巫。一些江湖医生走街串巷,西关一带几家大药栈兼有少量中医坐堂行医。
  1904年济南开埠后,津浦铁路首先在商埠开设医院,私人诊所也纷纷设立。
  1913年,天津铁路医院济南分院在辖区成立,1921年改名为津浦铁路济南医院,院址十王殿(今纬一路1号址),1929年冬设济南诊察室。1934年张绍良诊所从经二路纬九路迁入经三路纬四路东北,改称和平医院,设病床10张,1937年迁至中山公园东路南,同年津浦铁路济南医院解散。1940年,日本人小松英夫在经六路127号开设小松医院。1942年和平医院迁至经三路18号,设病床25张。1945年夏在南郊民族大街2号建立铁路医院,1946年改称南郊铁路医院,以后在经一路纬四路设立站前诊疗所,1948年济南解放后改称华东铁路管理总局医院。1949年辖区内私人开设的医院和诊所有:仁山医院、若瑟医院、耕莘医院、万字会医院、慈善医院、东长诊所、俊风诊所、乐山诊所、国威诊所、承三诊所、万年诊所、广济诊所、康子友诊所、如山诊所、瑞文诊所、康其诊所、光华眼科诊所、亚光诊所、悦生诊所、普济诊所、奎济诊所、小古诊所、金风诊所、吉星诊所、杨玉兰诊所、东亚诊所、郭洲诊所、蕴其诊所、敬涛诊所、生身诊所、长年齿科诊所、苓风牙科诊所、子春齿科诊所等33家。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904~1946年先后由济南巡警总局、巡警道署、警察厅、公安局、警察局及社会局设科管理辖区医疗卫生单位。1948年济南解放,10月31日济南特别市卫生局在辖区成立。1951年,济南市五区人民政府设卫生建设股,1953年12月改为五区人民委员会卫生科。1955年9月改为市中区人民政府卫生科,1960年6月改为卫生体育科,1961改为卫生科。1968年红旗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卫生组行使原卫生科职责,1975年卫生组改为卫生局,对辖区内的医政、药政、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农村卫生、卫生宣传及卫生科研等实施统一管理。1989年,设公费医疗办公室。
  第二节 区属医疗机构
  市中区人民医院 位于经四路189号,前身是市中区中西医联合诊所,1950年由艮一堂药店经理李艮一,中医李乐园、袁平、周凤梧等13人本着自愿结合、民主管理、合资经营、政府支持的宗旨,协商筹建,1951年5月25日在安平街成立。联合诊所设医、药、总3个大股,由袁平任所长,李艮一任名誉所长,周凤梧任副所长,下设中医科、内科、外科、针炙科、中西药房、挂号、收款、总务等8个科室。邀请吴少怀、魏继贤两位名医半日门诊,日门诊量达500人次。1951年底,该所易名第五联合诊所,1955年成立中药部,1956年迁至经四路纬一路,增设妇产科,1957年成立化验室,并相继建立了痔瘘科、注射室、骨科和口腔科,联合诊所与辖区内的门诊部实行联合,成立中西医联合总所,下设6个门诊部。1960年7月联合总所更名为市中区人民公社医院,形成政令、人事、经济统一,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医院。1963~1965年,与省立医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建立相互协作关系,外科建立手术室,并相继建立放射科、心电图室、检验科。1967年,市中区人民公社医院更名为红旗区人民医院,1973年改称市中区人民医院,并逐步增设了家床科、小儿科、B超室。1988年8月,新门诊大楼竣工。1990年,医院下设职能科室2个:医务科、办公室;门诊科室13个:内科、外科、急诊室、肝炎科、肺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针灸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保健科;特检科室4个:放射科、化验科、心电图室、B超室。有中西药房、总床位147张,专业技术人员317人。并辖3所分院:第一分院位于馆驿街214号,第二分院位于经八路68号,第三分院位于经七路483号。
  市中区卫生防疫站 建于1956年3月,位于经六路纬二路西。1958年迁至经六路小纬二路。1959年撤销市中区,迁入市东区与卫生科合署办公。1960年8月,市中区卫生防疫站恢复,位于林祥南街(原市中区政府院内),共有职工7人。1961年冬迁至经六路纬一路。1974年分防疫、卫生两大组。1985年4月,实行站长负责制和科长聘任制,分设办公室、防疫科、食品卫生科、卫生科等4个科室,1987年迁入经十路信义庄27号。1990年设:办公室、食品卫生科、环境卫生科、防疫科、计划免疫科、卫生科、检验科及门诊部,共有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人,管理人员3人,后勤1人,大中型仪器设备21件。
  市中区妇幼保健站1951年3月,由辖区内分散的个体助产士联合组成,共设立4个分站:一站位于经四路小纬六路;二站位于经七路小纬五路岔路街旁;三站位于经七路纬一路;四站位于魏家庄。1956年,保健站原有人员并入市中区中西医联合总所第一门诊部,成立妇产科。同年3月,妇幼保健站另行组建,有职工7人,主要任务是普及新法接生,改造旧产婆,担负辖区妇女儿童保健业务。1959年12月,辖区部分街道划归槐荫区,保健站移址五里沟。1960年6月,市中区建制恢复,妇幼保健站迁至经六路纬一路与防疫站合署办公,1963年迁至纬一路城安里西院与卫生科合署办公。1965年,保健站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1979年下半年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分开办公,妇保2人,儿保2人,财务1人,管理1人。1986年妇幼保健站迁至经六路纬一路219号,有人员11人,相继建立妇保、儿保、办公室。1988年3月开设妇幼保健门诊,1989年9月开设婚前查体,1990年搬迁到经十路166号,新增设X光室、化验室。
  市中区牙科诊所1956年,辖区分散的个体镶牙所(馆)在自愿结合的原则下,联合组成市中区第一、第二牙科联合诊所,第一牙科联合诊所位于经二路纬四路,有牙科技师19人,以镶牙为主,同时开展补牙、拔牙等业务。第二牙科联合诊所位于经三路纬四路,有人员10名。1960年,第一、第二牙科联合诊所合并,人员分别并入槐荫区公社医院和馆驿街分社卫生院,各分社卫生院相继设立口腔科。1964年11月,董墨壮等4名个体牙医成立市中区牙科联合诊所,共有职工5人,1969年更名为红旗牙科联合诊所,1978年复称市中区牙科诊所,位于经四路人民商场对面,除了镶牙,同时开展一般口腔疾病的防治业务,下乡下厂为群众镶牙治病,1990年有职工14人。
  第三节 基层医疗机构
  辖区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源于解放前私人开业的个体诊所。1952年起部分私人医院和诊所相互联合,成为集体所有制单位,1958年后,逐步发展为街道卫生院。
  岔路街街道卫生院前身是原联合诊所第三门诊部,1960年改为岔路街分社卫生院,位于经七路纬五路。1975年,更名为岔路街街道办事处卫生院,有医生3人,护士3人,日门诊量40人次。1985年,有人员15人,设内科、中医科、针炙科、保健科、中西药房、注射室等科室,担负辖段13个居委会居民的防疫保健工作。1990年共有职工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人,后勤1人。
  大观园卫生院1960年成立,位于经四路小纬二路15号,有房屋20间,为大观园分社卫生院,1977年更名为大观园街道办事处卫生院,有职
  工14人,下设内科、外科、中医科、地段保健、中西药房、注射室等科室,担负辖段10个居委会居民的防疫保健工作,1990年有职工3人。
  经八路卫生院 又称杆石桥卫生院,成立于1960年,有房屋8间,面积约200平方米,下设中医科、内科、针炙科、保健科、中西药房等科室,负责辖段7个居委会的防疫保健工作,1990年有1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人。
  魏家庄卫生院 成立于1972年,位于魏家庄65号—1,业务用房26平方米,设有诊病室、注射室、药房等科室,共有职工2人,主要担负辖段内居民防疫保健工作。
  二七卫生院 1975年成立,位于七里山西路,有职工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名,管理人员3名,日门诊量170多人次。1984年由山东省红十字会投资扩大业务范围,增设观察床位,增添了医疗器械,对外称山东省红十字会二七门诊部,1990年有职工1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人,管理人员2人,下设内科、外科、理疗、治疗室等科室,建筑面积636平方米,业务用房492平方米。
  经二路卫生院 1976年6月成立,位于经二路纬三路23号,1990年有职工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人,管理人员1人,固定资产16424元,业务用房30平方米,日门诊量60多人次。
  共青团路卫生院 1975年成立,位于市中区永长街124号,1990年有职工5人,设有内科、外科、小儿科、注射室等科室,业务用房(租赁)100平方米,日门诊量40多人次。
  四里村卫生院 1975年成立,位于信义庄南街四里村办事处院内,业务用房25平方米,设内科、外科、妇科等科室,1990年,有职工2人,开展对外服务,日门诊量20多人次。
  经七路卫生院 1977年5月成立,位于经七路纬二路203号,1990年有职工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人,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固定资产3067元,业务用房(租赁)46平方米,日门诊量60多人次。
  六里山卫生院 1988年成立,位于六里山北路2号,1990年有职工3人,设内科、妇科、痔瘘等科室,固定资产15,000元,业务用房30平方米,并开展医疗咨询服务。
  七里山卫生院 1988年成立,位于郎茂山北一区,1990年共有职工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人,设内科、外科、针炙、药房等科室,固定资产30000元,业务用房50平方米。
  七贤镇卫生院 1987年成立,位于七贤镇文庄北首,1990年,共有职工29人,床位20张,负责全镇27个村、3个居所有人口的防疫保健工作,同时负责对24个村办卫生室进行业务指导。
  1982年开始,各社会团体、大专院校、机关、部队中一些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离退休医务工作者纷纷筹集资金兴办各类门诊部及医疗协作联合体,1988年,辖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5处,除区属卫生机构外,驻区机关、厂企卫生机构162处,街道办事处卫生院9处,共有病床2054张,卫生技术人员4296人,个体开业卫生人员102人。1990年驻区的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门诊部157处,区属卫生医疗机构4处,街道办事处、乡镇卫生院12处,各类联合诊所及个体行医诊所共65家。
  第四节 驻区医疗机构
  1950年,华东铁路管理总局医院改名为济南铁路医院。1952年和平医院联合同仁诊所、普济诊所、华东诊所等组成济南第一联合医院。1953年,济南铁路医院改名为济南铁路局中心医院。1956年济南第一联合医院改为济南市立四院,1957年改为济南市儿童医院(1984年迁入槐荫区经十路西首)。
  1990年驻区医院发展到15所。另驻有山东省药检所、济南市药检所、济南市中心血站、济南市急救站、济南市医药采购供应站、建联药店、济南市医学会等7个医药卫生单位。
  第二章 医药
  第一节 设施 设备
  辖区中西医联合诊所成立初期,设备设施简陋,仅有血压计、温度计、剪子、银针等简单医疗器械。1957年建成1200平方米办公楼,1963~1965年投资12万元,建病房楼一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病床100张。1984年,市中区人民医院筹集资金120万元,筹建门诊楼,占地面积3967.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29平方米,分南七层北三层两座主体楼。新增床位43张,新建肿瘤病房。1988年8月投入使用。
  口腔科1960年成立初期仅有几套拔牙工具,到1990年有大型治疗台1座,牙科治疗台6个,治疗椅17把。1952年检验科成立时,仅有1架日本产折叠式显微镜,房屋9平方米,只能做三大常规检查。1965年分设临床检验和生化两室,1977年增设细菌室,1990年已有显微镜8台,电泳仪2台,比色计2架,冰箱、烤箱、孵化箱、水溶箱7台。1965年心电图室成立时,有1台旧401型心电图机,到1990年,共有各种类型心电图机9台。
  1987~1989年,区医院先后购进500毫安X光机、B超、心电图机、心脏除颤仪、同步呼吸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胃电图仪、火焰光度计、激光治疗机、胎儿监护仪、乳腺疾病检查仪、多功能洗胃机、裂隙灯、近视治疗机、电子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总价值50多万元人民币的医疗器械。1990年又添置了血球自动计数器、膀胱镜、高频电刀、录放机等,价值10多万元人民币。
  第二节 技术队伍
  1951年,区中西医联合诊所成立初期,有中医师6人,调剂员2人,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2人。济南市一些著名中医,如周凤梧、朱济生、李乐园、袁平、陈伯咸、吕秉钧、王光符、谌莲洁等早期均在中西医联合诊所行医。1956年中医骨干陆续调走,保留老中医苏小鲁、李树仁等,后培养了曹建丰、玄昌茂、魏玉英、于桂英、杜剑光、李守安等一批中青年中医人员,作为中医科骨干力量。1960年成立市中区公社医院,举办四期医学培训班,培训250人。1963年大搞技术练兵,部分中青年医务人员分期分批到省、市级医院培训学习,部分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的医生到大医院学习。1972年各街道办事处相继成立卫生院,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1973年以后,陆续分配大专生10人,中专生11人。1984年,辖区医疗单位第一期173人参加电视讲座,获得结业证书者130人,第二期获得合格证书者283人。从1982年开始,3家社会办医、个体行医的诊所开业,共有牙科技工6人,中医1人。1989年医院护理部开展技术练兵,使33项技术操作走上正轨。1990年区医院举办全院性讲座14次,送出进修人员11人,业务学习22人,共有职工376人。其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17人,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13人,中级学历者61人。区属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技术人员79人,65家社会兴办的各类门诊部、医疗协作联合体有各类人员20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21人,主治医师级48人,初级职称79人,其它人员(包括会计、工勤、行政等)56人。
  第三节 医政医术
  医政、药政管理辖区医政管理主要抓三级医疗网的建设。区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由市卫生局统一负责。区医院1973年建立药厂,生产针剂和片剂,1981年改为自动化生产,1984年停业。198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颁布后,依法对区属9个街道卫生院和3个集市进行检查。1988年11月,大观园街道办事处卫生院擅自为河北省一无证药贩做药品广告,提取非法收入3869.56元,并以化妆品、洗涤剂、酒类等59种非药品充当药品出售,区卫生局协同市卫生局予以查处,没收封存21种非药品(共计6694.35元),处以罚款4000元,吊销该院《营业许可证》。1990年3月,对驻区社会办医、个体行医、机关及厂企门诊部、街道卫生院、乡镇卫生院、集市药品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对150名专职或兼职从事药剂工作的人员进行药政法规考试,对6人进行药剂专业考试,对74名个体行医者重新进行资格审核和确认,127个单位办理登记注册手续,166个单位办理《药品使用许可证》,取缔了25名游医药贩,撤销了35家不合格个体行医诊所。
  医术 辖区医术研究整理主要集中在区医院。早期以中医见长,周凤梧、朱济生、李乐园、袁平、苏小鲁等一批中医技艺精湛,在辖区享有盛名,王光符、谌莲洁还兼任山东省中医学会理事,一批医务人员对传统的中医医术和临床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整理。1965年中医李守安、李树仁整理编写《白虎桂枝汤治疗热痹》一文,参加山东省中医学会年会,编入年会论文集。1971年由张树玲组织,研制成功防治气管炎的止咳1号、2号、3号、4号及一批有效方剂,在山东省气管炎防治交流大会上受到好评。1977年魏玉英等著《吴少怀医案》,由山东出版局出版,田仁德中医师在《山东医药》、《山东中医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1990年区医院有12人次参加国家级、省级论文交流,内容涉及脑血管疾病、慢性气管炎、肾炎、妇科疾病、少儿杂病的防治,特别是中医外科疗法在济南市有较高声誉,祖传密方治疗乳腺炎疗效显著。
  内科:1965年区医院建立内科急诊室以后,对危重病人的抢救逐步积累一套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对农药中毒的抢救,治愈率可达99%,首创大剂量阿托品静脉直推抢救技术,在1973年第一期《济南医药》上发表。1974~1975年,内科参加省、市医院的肺心病协作研究,对肺心病的治疗获得一定成果,由蔡明恒参加编写的《肺心病》一书出版发行。刘传河在《济南医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1987年以后,内科相继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护,同步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抗栓溶酶治疗心肌梗死,脑活素治疗脑血管病变等,均取得较成功的治疗效果。
  外科:1960年外科成立初期,仅限于普外科的门诊和治疗,1965年建外科手术室,能开展一般普外、骨外、泌尿等手术,施行脊椎和脾摘除术。1976年唐山地震后,医院接收病人48人,协同驻区医院分别进行了四肢、脊椎、头颅、骨盆等外科手术,治愈率达99%。1990年外科能独立开展肺叶切除、食道癌中下段根治、脾静脉分流、甲状腺瘤摘除等大型手术。
  妇产科:1960年,妇产科仅能做一般的妇科检查和治疗、接生及产妇婴儿护理。1985年成立计划生育门诊。从1986年开始,邀请省级医院教授门诊和协助手术,提高业务水平。1990年妇产科医生都能安全放取节育环,进行人工流产术、输卵管结扎术、引产术、会阴侧切术等手术,还能够开展宫颈癌广泛清扫术、子宫全切术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2篇,参与全国学术交流11人次。
  口腔科:除治疗一般牙疾、矫型外,还能做唇裂、腭裂、断牙再植和口腔肿瘤切除等手术。
  针炙科:针炙是辖区医院传统医术。1971年开展颈椎、腰椎增生治疗,以后逐渐开展面神经麻痹疥敷疗法、红外线照射、苯妥英钠埋藏组织疗法、经络注射疗法。1977年开始,采用激光治疗三叉神经疼、下肢溃疡,针刺治疗脑血管恢复期病人及慢性腰腿疼患者,疗效明显。
  检验科:1957年成立,主要开展三大常规检查,1965年开展生化检验,1977年开展细菌检查,到1990年能够进行血清纸上电泳、血脂转肽酶、
  碱性磷酸酶、免疫试验、大便痢疾培养、霍乱病的SPA快速检查等项目,特别是肝炎五项指标检查、肝癌血清特异性蛋白监测,对临床肝炎研究分型及早期肝癌诊断,均能提供可靠依据。
  眼科:1960年成立时隶属外科。到1990年,不仅能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能处理一些疑难病,并能开展白内障冰冻摘除术、青光眼滤帘切除等手术。
  保健科:负责辖区部分居民的保健防疫工作,开展疫苗接种、妇幼卫生保健、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各种查体工作。
  1990年区医院完成门诊量246216人次,急诊7576人次,病床使用率达81.4%,有效率达85%,开设家庭病床291张,病床周转率8.9次/年,获济南市卫生系统“白求恩杯”双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医药卫生学会 市中区医药卫生学会成立于1987年4月,是区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医药科学学术性群众团体,业务工作接受区卫生局指导,学会理事会由16人组成,医药卫生学会下设七个分会:医疗分会、中医分会、五官科分会、防保分会、药学分会、妇科分会、护理分会,有会员215人,常设办事机构为医药学会办公室。1989年会员发展到400余人。学会先后举办专业性学习班、培训班4期,请本区医学界有威望的医生,省、市医学会9名专家、教授讲课360学时,上街开展咨询服务活动10次。会员在市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交流会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济南市厂企医管会市中区分会 成立于1990年,共有会员单位40个,办公室设在济南市汽车总厂车桥分厂职工医院,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并每年协助济南市厂企系统医疗卫生管理委员会对辖区厂企卫生室进行检查、评比。
  第四节 公费医疗
  辖区公费医疗始于1953年。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范围是:由国家财政预算供给的各级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干部、勤杂人员;在乡在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凡由财政预算或工会经费及工会文教经费、劳动保险经费中列支的各级地方工会及产业工会举办的干部学校、训练班等单位的脱产工作人员;凡国家财政列支的学校教职员、扫盲专职干部、脱产的干部学校、训练班、机关干部学校专职教员。公费医疗经费的报销范围:享受公费医疗人员因病治疗所需的药品材料费、住院费、注射、穿刺、手术、理疗、化验、透视、拍片、输血、输氧、针炙、推拿、按摩、拔牙、补牙、验光、接生费(包括产前检查)等医疗费;实行绝育、放置节育环、人工流产的医药费、住院费、手续费等;由公费医疗办公室组织的定期体检费;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因战伤、国家工作人员因工伤需要整容、整肢的医疗费(不包括器具)以及二等以上革命残废军人伤口复发治疗。(各类人参、鹿茸、各种药酒、水果膏剂、三磷酴腺苷、辅酶A等,不论单味或复方,均按自费处理,不属公费医疗范围。)
  1989年前,辖区公费医疗由济南市公费医疗办公室统一管理,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职工在区医院就诊,需要转院的由区医院开转诊单,费用由市公费医疗办公室统一拨款,在区医院结算。1989年8月,公费医疗下放到区管理,区卫生局成立公费医疗办公室,负责办证、审核、汇总、报销等工作,定期到区医院审查处方,并制定《市中区公费医疗管理暂行办法》。
  1989年8月1日~1989年12月31日,辖区享受公费医疗人数4472人,按一年人均200元计算,应拨款37.1万元,实际费用为56.7万元,超支19.6万元。从1990年5月1日起,公费医疗经费直接承包给医院管理,按年人均250元为基数,为保证医疗质量,医院不得低于年人均200元的下限基数,节奖超罚。1990年6月,享受公费医疗总人数为4501人,应拨款18.7万元,实际费用为13.5万元,外单位就医费用为5万元,收支基本平衡。是年6月,区政府为方便离、退休人员就近就医,增设了4个医疗点:南部增设省劳改局中心医院,东部增设市中心医院,北部增设市立四院,西部增设市立五院,到以上医院就诊的人员先由个人或单位垫支,定期报销。1990年底,辖区享受公费医疗人数为4912人,从5月份开始,一年共拨款122.8万元,全部承包给医院。
  辖区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实行医疗包干制。七贤镇农村从1958年起实行合作医疗制。
  第五节个体行医
  1949年5月,济南市人民政府对全市医务人员进行审查登计,审查合格后发给营业许可证。1956年,辖区部分私人医院和个体诊所转为国家医疗单位,另一部分则逐步发展改造为街道卫生院。1966年,个体行医被取缔。1982年,恢复个体行医,有私人诊所3家,从业人员7人,1983年开业2家,1984年开业4家,1985年开业12家,1986年开业13家,1987年开业15家,1988年开业17家。到1989年,申请社会办医和个体开业的诊所102户,实际批准开业65户。其中:牙科诊所12户,中医诊所24户,西医诊所7户,中西医联合诊所10户,针炙推拿诊所10户,治疗脱发门诊1户,皮肤门诊1户。1989年底,辖区召开个体行医表彰大会,评出先进单位3个,先进个人12人。1990年对由社会团体、机关、部队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举办的门诊部和个体行医诊所进行整顿。对74名个体行医者包括已审批的和申请开业的民间中医、有一技之长的人员重新进行资格审核和确认,共有56人取得行医资格证书,有38家通过检查验收合格,取得行医执照,有35家医疗单位经验收不合格而被撤销,取缔了游医药贩25人次。
  1987年8月,市中区个体医务工作者协会成立。设理事会会长1人,副会长2人,理事6人,正、副秘书长各1人,共有会员32人。协会下设5个小组,由协会理事兼任组长,办公地点设馆驿街牙科诊所,1990年,协会会员发展到79人。是年8月召开协会第二次换届会议,常务理事由原来的7人缩减为5人,协会由原来的5个组改为4个组,由协会常务理事兼任各组组长。个体医务工作者协会组织会员积极参加便民服务、社会募捐等活动,先后8次上街参加义务服务活动,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第三章 卫生防疫
  第一节 设备队伍
  解放前,辖区没有专门的卫生防疫机构和专职人员,疾病流行时设立临时性组织。1956年3月成立市中区卫生防疫站,器械只有背负式喷雾器、水壶等。1960年有职工7人。1964年建立化验室,由市卫生防疫站配备两名技术人员,主要仪器有冰箱、干烤箱、电热炉、显微镜、天平、检验台等。1966年有人员19人。1974年分防疫、卫生两个组,共有职工13人。1982年购买电热恒温培养箱2个,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烤箱、电热恒温水溶箱各1个。1985年有职工21人,房屋使用面积134.91平方米。1986~1990年区防疫站先后购买粉尘采样器、辅射热计、声级计、热球式风速仪、余氯比色计、电热干燥箱、红外线快速干燥器、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溶箱、4联万用电热器、隔水式电热恒温箱、紫外线强度测定仪、数字式离子计、幻灯仪、录像机、冰柜、冰箱等。1990年区防疫站设食品卫生科、环境卫生科、防疫科、计划免疫科、检验科、卫生科和办公室,有职工39人。其中:主管医师9人,护师2人,医士11人,检验技师2人,检验技士3人,管理人员2人,工勤1人。大专毕业生20人,中专毕业生15人。
  驻区医院、各企事业单位医务室、街道卫生院共有专兼职防疫人员153人。
  第二节 疫病防治
  辖区由于人口稠密,商贸集中,人口流动量大,各种流行疫病极易发生。区卫生防疫站成立后,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从60年代起,设专人负责疫情报告、管理及资料统计工作,建立市、区、地段三级防保网络,积极开展预防接种和防治工作。
  1961年辖区内白喉呈暴发流行,发病182例,防疫站一方面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同时对健康人群和有接触史的人进行白喉类毒素注射。同年,结合生产救灾,治疗各种疾病患者26856人。其中:水肿病占55.2%,小儿营养不良8.5%,各种季节性传染病3.1%。1962年全区对适龄儿童服用I、Ⅱ、Ⅲ型糖丸疫苗,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白、百、破三联疫苗接种。是年疟疾、病毒性肝炎出现流行高峰。1963年,开展副霍乱的预防工作,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是年5~10月驻区各级医院设立肠道门诊5处,综合性医院成立抢救机动队,开展全民霍乱疫苗注射,接种率在80%以上,同时开展对两类、14种传染病的消毒工作。1964年对副霍乱的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注射,在铭新池设立留验站,对顺河水源进行检索,未发现阳性,是年麻疹发病率为3058.59/10万,出现流行高峰,区防疫站建立家庭病床,并进行巡诊治疗。1965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222.19/10万,出现一次流行波。1966年对麻疹病的重点人群进行接种,发病率显著下降。196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出现流行高峰,发病率为303.86/10万,发病多是7岁以下儿童,0~4岁的发病人数占总人数的43.31%,5~7岁的占24.06%。预防接种后,1968年麻疹的发病率下降到48.49/10万。1971年疟疾发生129例,发病率为7.07/万。1973年麻疹再次出现流行高峰,发病率为416.73/10万,实行普种麻疹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1974年对有疟疾史者和重点人群进行服药治疗,从1976年以来共服药1367人次,发病率逐年下降,1977年以后疟疾的年发病率已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1974年后,开展预防肝炎日常消毒工作。1974~1986年,进行病家消毒4479例,其中日常消毒3465例。1976年脑脊髓膜炎出现第二个流行高峰,发病率为25.66/10万。1977年,实行计划免疫。1982年,辖区麻疹的年发病率已控制在2.0/10万以下,呈散在发生,提前8年达到国家控制指标。1982~1986年防疫站连续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率、及时率调查,并对3000人进行一般卫生状况摸底调查,1982~1986年疫情报告漏报率依次为:11.79%、8.89%、3.18%、6.11%、1.01%,报告及时率为(1天内):12.82%、78.31%、81.31%、88.98%、89.58%,1983年推行副霍乱的SPA快诊试验。1985年冬末春初,辖区发生流行性感冒,发病率为12360.00/10万,发病以中、青年为主。1986年,卡介苗由市结核病防治所划归区防疫站管理,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达到高峰,发病率为5.69/10万。风疹发生一次流行,发病率为2690.00/10万。1986年,区设立3个三热病人血检点和1个中心镜检站,到1990年共血检10746人,并对来自或外出疟疾区的人员进行预防性防治,共服药12809人。1987~1989年,连续三年进行传染病万人漏报调查,漏报率分别为34.09%、7.55%、19.32%,漏诊率分别为:3.41%、1.89%、4.35%。1987年区防疫站开展医院疫情资料的建档工作,健全12个医疗单位的疫情管理网。1988年红眼病流行,发病率为21259.84/10万,家庭二代发病率为9.73%。是年辖区共发生各类传染病6种,共计2010例,死亡6例,总发病率为711.05/10万,接种各种疫苗总人数86747人次,总接种率为99.93%,四苗覆盖率为100%,被卫生部授于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89年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全年完成7种疫苗87722人次,总接种率为99.99%,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17700人次,三联疫苗19768人次,麻疹疫苗12091人次,卡介苗4236人次,流脑疫苗5130人次,接种率均达100%,乙脑疫苗21616人次,接种率达99.98%,百破二联疫苗7181人次,接种率达99.98%。1990年共发生各类传染病9种,1403例,死亡9例。其中:痢疾949例,肝炎406例,猩红热23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麻疹2例,斑疹伤寒1例,伤寒3例,流行性脑膜炎3例,淋病14例。与1989年相比,除流行性肝炎上升35.78%外,其余传染病均有下降。其中:痢疾下降30.22%,猩红热下降87.04%,流行性出血热下降71.43%。三热病人血检2200份,对流行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痢疾、伤寒等疾病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了首末例调查,全区各医院疫情报告率为100%,传染病报卡及时率达96.61%,1980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11815人次,接种率达100%,三联疫苗接种15126人次,接种率达99.98%,麻疹疫苗接种2752人次,接种率达99.93%,卡介苗接种3716人次,接种率达99.98%,百破二联疫苗接种7597人次,接种率达99.92%,乙脑疫苗接种17893人次,接种率达99.87%。
  1960~1990年,辖区未发生过天花、霍乱,1966~1990年未发生过白喉病,1973~1990年未出现脊髓灰质炎,麻疹、疟疾已得到有效控制,其它传染病除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外,也大幅度下降,1985~1990年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被连续评为全国和省、市先进单位。
  第三节 食品卫生
  1960年,区卫生防疫站设专人负责食品卫生工作,发放和核验食品卫生许可证,实行食品卫生监督。1964年成立化验室,对食品、餐具进行检验,并对从事食品销售、生产等人员进行培训和健康查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食品卫生防疫工作中断,1980年恢复。1982年《济南市食品卫生管理和违章处罚细则》颁布实施。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区卫生防疫站组织12部宣传车上街宣传,设立咨询服务台,举办食品卫生法学习班,辖区饮食行业、食品加工销售等行业骨干人员接受教育率达95%以上。1984年建立食品行业卫生档案卡,对每个食品业户的卫生检查监督情况随时记入档案卡,同年检验科恢复,食品卫生科对各类食品、餐具进行采样化验。
  每位监督员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做到五定(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措施、定落实)。每年上半年组织安排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查体,对查出的“五热”患者及时调离。
  1986年,辖区共有食品加工单位2个,从业人员117人;食品销售(包括副食品)单位938个,从业人员3912人;个体商贩656个,从业人员991人;饮食行业(包括饭店、旅馆、招待所)单位145个,从业人员2134个;集体食堂149个,从业人员1227人,共计7390人。全区食品卫生兼职监督员增加到29名。1987年七贤镇划归市中区后,增配3名兼职食品卫生监督员,对全镇500个食品业户,1000名食品从业人员实施食品卫生监督检查。1990年,辖区结合开展食品卫生日活动,对有关食品管理人员培训150人次,对食品从业人员培训11669人次,培训率达100%,发放食品卫生技术指导材料3550件,发放食品卫生法规4500件,张贴宣传标语2440件,印发宣传提纲1000件,印发食品卫生简报4期。同年区防疫站在英雄山早市饮食摊点建立餐具集中消毒站。
  第四节 学校卫生
  解放初期,学校卫生防疫工作一般由校医负责。1960年以后,卫生防疫站逐步介入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根据不同季节,组织学生服用板兰根、野菊花、贯仲等中药,以及其它预防药和打预防针。1962年,防疫站设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是年,使占学生总数15%~20%的学生消灭了头虱。1964年,在小学进行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驱蛔。经五路小学检查700余人,蛔虫感染率在70%以上。“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卫生工作中断。1977年,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恢复后,对卫生教师进行有关传染病的防治、外伤救护、儿童保健、口腔病防治、针炙、注射等基础卫生知识培训。1982年对经五路、经十路、永长街三所小学的585名学生进行了寄生虫感染率的调查,蛔虫感染率为29.91%,鞭虫感染率为2.6%,及时进行了投药驱虫工作。是年对英雄山小学进行课桌椅规格调查,合格率仅为1.83%,对10所小学的126间教室378个点进行了自然照度监测,发现低于标准的有74个点,占19.5%,并对低于50烛光的教室增加了人工照明。1983年组织全区23名卫生教师进行眼保健操理论和红十字会任务笔试答卷考核,并到区医院进行了针炙、注射、小伤小病防治的学习和实习,对经五路小学、胜利大街小学、安平街小学的261名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答卷调查。帮助各小学建立卫生室,并把学生卫生保健纳入档案化管理,从新生入学查体建卡至毕业,每一次查体都记录在案。1984年对胜利大街小学的923名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调查。1985年学校卫生科(与劳动卫生科合称卫生科)成立,专管青少年常见病防治、学生视力保护、新生入学查体、建立健康卡片、培训保健老师、卫生教育、体育卫生等项业务,并配备视力表、眼保健操挂图、照度计、血压表等保健器材。1982~1986年,辖区学生视力不良率仍呈上升趋势,依次分别为9.12%、11.13%、11.19%、11.84%、12.90%。1986年,区防疫站协同牙科诊所对辖区的2122名小学生进行龋齿调查与治疗,普查率为100%,龋齿率为47.88%,治疗849人,占龋齿人数的80.17%,同时,对14个学校的84个班级的教室进行了自然照度、采光系数、人工照明、教室容积、气积调查,对不合规定的学校限期改正。1987年对11910名学生进行了健康查体,视力普查11965人,视力不良率占13.2%;进行龋齿调查12800人,龋齿率为44.85%;治疗3100人,占患病总数的54.3%。1988年对5所小学1500名学生进行了健康查体,对23所小学的2500名新生建立了健康档案卡,对12000名学生进行了服药驱蛔工作。1989年学生体检查出沙眼患者951人,龋齿患者1618人,扁桃体炎975人,扁平足563人。市区小学的视力不良率为16.2%,初中生44%,高中生为61%;七贤镇中、小学校为11.8%,是年,辖区有84所学校增加了人工照明,有6000名学生进行了服药驱蛔工作。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以建立学校体育卫生档案为中心,以预防“五病”为重点,指导学生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区防疫站配合区教委完成了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健康查体,共计8363人,1200名学生进行了服药驱蛔工作,治疗率达100%,23所小学订购了医学科普杂志,订购率达92%。
  第五节 劳动卫生
  解放初期,工厂、企业的劳动卫生防疫工作由厂矿企业的卫生室负责。1963年卫生防疫站始设专人进行劳动卫生监督监测工作。1964年成立化验室,厂企开展简单的理化检测项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劳动卫生工作停顿。1974年以后逐步恢复。1976年,分管人员增至2人,并开始购进鞍劳04型粉尘采样器、热球式风速仪、干湿球温度计、辐射热计、盒式气压表等,对粉尘、毒物及高温作业环境进行检测。1979~1982年进行五种毒物普查,并开始建立普查资料档案。1983年调查辖区工厂企业55个,9749人,有害作业点425个。有害作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纺织、轻工、交通、医药以及有色金属等行业,接触的毒物种类有:粉尘、铅、苯、锰、丙酮、氧化物、噪声振动、高频微波、X射线、汽油等。工厂内凡接触有害作业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都建卡入档,建档率为100%,同时将驻区工厂的医务人员划分为6个协作组,协助区防疫站开展劳动卫生工作。1984年区防疫站在市防疫站的配合下,深入各厂进行粉尘、毒物的采样监测工作。
  1987年七贤镇划归市中区后,镇办工厂企业建立劳动卫生档案,并组成两个协作组,对18个乡镇企业123个点进行监测,合格83个,合格率62.6%,受检率45.7%。同时配合市防疫站、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高频微波及噪声振动的摸底调查,有7个厂100名职工接触高频微波,18个厂2566名职工接触噪声振动,并进行了查体。1988年区卫生防疫站与区农委、七贤镇卫生院、市中区医院联合组成农药中毒抢救机构,对出现的农药中毒者进行抢救治疗。1990年全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厂矿147个,占73.4%(国营41个,市属43个,区街37个,乡镇78个),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9912人(国营2768人,市属4867人,区街集体2114人,乡镇163人)。国营企业、市属集体企业粉尘、毒物应监测点1101个,覆盖率达100%。区街乡镇企业粉尘、毒物应监测38个,实监测31个,覆盖率达58%,监测点应监测26个,实监测14个,覆盖率达53.85%。配合市职业病防治院健康查体,应查147个厂,实查84个,受检率达54.17%,应检人数9912人,实检人数5662人,受检率57.12%,无一例职业病及职业病中毒患者。放射工作协助市防疫站监测11个单位28台医用X光机,其中24台符合标准,发放X线工作许可证,对4台不合格的,提出了防护改进意见。
  第四章 妇幼保健
  第一节 设备队伍
  1956年,市中区妇幼保健站重新组建,有职工7人,1965年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有职工8人。1979年,有职工6人。1986年,区妇幼保健站迁至经六路纬一路219号,有房屋8间,使用面积100平方米,有职工11人。1987~1988年先后购进X光机、冷强光透照仪、PC1500计算器、冰箱等,价值11300元。1990年,筹集资金30万元在经十路166号购买业务用房365平方米,设X光室、化验室,有职工12人,其中主管医师5人,医师6人,X光技士1人。1990年被卫生局评为妇幼保健工作先进单位。
  第二节 妇女保健
  1956年,妇幼保健工作着重开展妇女卫生宣传,女工四期(经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劳动保护,普及新法接生,改造旧产婆等工作。1958年,结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建托儿所,培训保健员。1960年开展治疗妇女营养不良性水肿、闭经,宣传计划生育,提倡住院分娩等工作。1965年,妇幼保健开始建立计划生育卡、推广四种节育手术,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推广口服避孕药,宣传一对夫妇两个孩子好,并开展对孕产妇防视工作。1979年,贯彻《计划生育法》,宣传优生优育知识,1982年开始,在大观园、岔路街两个街道办事处开展妇女围产期保健试点,到1984年,辖区推广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医院有21处,单位19个,专职或兼职围产访视人员57人,举办围产保健技术业务学习班,宣传科学育儿、合理喂养、产褥期卫生知识。1983~1990年的围产访视率依次分别为:80.4%、90.13%、81.7%、92.7%、97.6%、95.4%、95.1%、87%,1984年,开始推行四簿四卡(四簿:出生登记簿、产后访视簿、孕产妇死亡登记簿、婴儿及围产儿死亡登记簿;四卡:出生卡、访视卡、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婴儿围产死亡报告卡)报告制度。1988年驻区的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门诊部、济南铁路局中心医院、省劳改局医院、市中区医院、济南军区106医院、市中区妇幼保健站7个院站全部建立四簿四卡管理制度。1985年以前,妇女健康查体以驻区医院为主,1986年以后,妇幼保健站直接下厂企为妇女查体,1985~1990年共查体27411人次,对查出的宫颈糜烂、阴道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肿瘤、卵巢肿物、子宫脱垂等常见病、多发病及时予以防治。
  1986年9月,妇幼保健站在杆石桥街道办事处、市妇幼保健院地段进行母婴保健程序化管理试点。各地段居委会建立新婚、孕妇、育龄青年、学龄前儿童登记册,并在全区推广。1988年,开始对已婚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普治,共11100人,患病人数3432人,患病率为30.9%。1989年9月,区妇幼保健站与济南市机床一厂配合,在全市首先进行婚前健康查体试点,共查体5448人,查出各种疾病患者609人,患病率为11.1%,暂缓结婚23对(主要原因患性病、结核病、甲乙型肝炎、男性两性畸形),均转到有关医院诊治。济南市组织26个单位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外地、市有6批180人先后来参观学习。1989年,经七路、魏家庄、杆石桥等8个街道办事处定为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点,1989年孕产妇总人数为3944人,死亡率为2.5/万,1990年孕产妇总人数为3415人,死亡率为2.9/万。驻区98个厂矿企业单位按片成立13个妇女保健查体协作组。1986年,辖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年患病率为67.14%,1990年降为38.79%;1986年,产褥期感染率为0.13%,1990年降为0.02%。通过对孕产妇程序化管理,减少了病残儿出生。198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5.8/万,1990年降为2.9/万,1988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4.2‰,1990年降为9.6‰,全区建立《母婴保健手册》12810册,建册率达96.1%,程序化管理率达97%。
  第三节 儿童保健
  解放初期,辖区部分医院设小儿科和儿童诊所。1956年,市中区妇幼保健站成立后,开始组建托儿所,培训保健员。1957年,济南市儿童医院在辖区成立。1965年开展儿童健康查体试点工作。1979年,开展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调查和监测,测量447人,实际符合年龄组要求的323人。是年,重新开展儿童健康查体。1980年妇幼保健站在济南市机床一厂托儿所组织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儿童膳食营养示范,并在全区推广。1982年,保健站集中对10个街道办事处、94个居委会、1390人进行母乳喂养情况调查,1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达57.9~63.1%之间。调查7岁以下儿童2247人,符合受测条件的儿童1009人,占44.9%。是年7月举办婴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班,驻区27个单位33人参加脱产学习1个月,共开设婴幼儿生理卫生学、婴幼儿心理学、语言教学法、乐理等11门课程。11月成立了由9个托幼单位组成的市中区幼儿保健工作保教研究组。1985年在魏家庄街道办事处进行婴幼儿死亡调查,调查总户数5502户,总人数16152人,育龄妇女3968人,已婚育龄妇女2894人,1983年出生249人,死亡2人,死亡率为8‰;1984年出生222人,死亡1人,死亡率为4.5‰。1985年组织撰写论文《2~3岁幼儿经集体教养与未经集体教养调查分析》,获市教育论文活动三等奖。1987年七贤镇划归辖区,妇幼保健站为七贤镇儿童健康查体3767人次,到1990年,七贤镇下属各村基本形成妇幼保健网络。同年,在馆驿街办事处、市儿童医院、省委门诊部、机床一厂职工医院4个地段进行儿童保健系统化管理试点,馆驿街卫生院地段有学龄前儿童805人,儿童保健建册率达100%,儿童生长发育达标率达59.9%(以均值统计),佝偻病患病率控制在13.7%,贫血患病率控制在40.9%。1988年4月,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及省、市领导对该地段儿童保健系统化管理工作进行视察,给予充分肯定。5月30日,召开全区儿保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1988年底,儿童保健系统化管理推广到10个地段,1989年6月在辖区14个地段全面铺开。1990年全区儿童保健系统化管理率达85.5%。1988年,儿童佝偻病患病率为27.2%,1990年降为22.4%,营养不良性贫血患病率1988年为27%,1990年降为21.3%。1990年辖区有学龄前儿童18218人。其中:散居儿童8756人,入托儿童9462人,入托率为51.9%。有7个幼儿园被评为示范性幼儿园,有10个托儿所、幼儿园2350名儿童全部实行定量食谱,幼儿的身高达标率为80.1%(1988年为76.9%),体重达标率为82.6%(1988年为75.7%)。1990年儿童健康体检率为89.2%,儿童生长发育达标率为66.3%。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第一节 机构
  区爱国卫生委员会(简称区爱卫会)成立于1952年。由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武装部、宣传部、建委、教委、卫生股等部门领导组成,日常工作由区卫生股负责。1956年,区防疫站成立,爱卫会日常工作由防疫站负责。1960年,区防疫站有3人分管爱卫会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区爱卫会机构瘫痪,工作停止。1976年区爱卫会设办公室,与卫生局合署办公,共有人员4人。1983年以来,由各街道办事处(镇)负责组建全区16个地区(镇)爱卫会,每个单位人员一般在6~10人。1988年5月,全区各办事处(镇)建立了15个消杀站,消杀队员有98人。1990年,区爱卫会办公室有专职人员5人。
  第二节卫生活动
  1952年,区爱卫会开展以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清除垃圾、疏通阴沟、填塞鼠洞、改良厕所。每年春季发动学生挖蝇蛹和扑打苍蝇。1957年,开展打麻雀工作。1959年,不再把麻雀列为四害之一,改为灭臭虫。1965年后,把除四害、消灭疾病做为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心任务。1966年以后,区爱卫会只在每年的四大节日之前对全区进行卫生大检查,爱国卫生运动势头低落,致使很多地方出现脏、乱、臭的现象,一些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上升。1976年,爱国卫生运动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完善生产章法和管理监督制度,搞好垃圾、粪便、污水处理,绿化美化泉城,防止污染。1982年以后,每年三月份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区爱卫会制定四自一联(自扫门前路、自栽门前树、自排门前水、自护门前路、联合集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等措施,成立活动办公室,主要解决脏、乱、差问题,采用治、建、管方法,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1984年,驻区机关、工厂、中小学校、医院、饭店、商店等各行各业开展卫生达标活动,达标单位由1984年的30%增至1990年的86%,达标巩固率为95%。提前实现国家规定的“七·五”期间卫生达标率的要求。区爱卫会把除四害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每年普遍对蚊蝇孳生地进行药物喷洒和熏杀,蚊蝇密度逐年下降,1985年比1984年下降11.88%,1986年比1985年下降5%,1987年比1986年下降25%。1986年前,每年冬春两季动员群众开展灭鼠运动,1986年区爱卫会统一集中灭鼠,辖区鼠密度由22%下降到0.83%,达到了一役达标,采取常年有鼠灭鼠,无鼠防鼠的方法,鼠密度一直未上升。1987年经过省、市两级考核,鼠密度为0.53%,达到了无鼠害标准,被命名为无鼠害区。1988年全区购买灭鼠用粮7.35吨,灭鼠药35公斤,置毒饵盒66560只,覆盖率达88.7%。是年4月22日,全国爱卫会考核鉴定专家组抽查辖区重点行业12个单位,2个街道办事处,2个居委会,各项指标均为阴性。1989年开展了创建卫生办事处活动,辖区15个街道办事处(镇)分两批先后达标,214条主次干道和街巷铺装平整,硬化率达95%,保洁覆盖率达32%,驻区单位卫生达标率达86%,窗口行业单位达标率达90%以上,食品卫生合格率达90%,餐具消毒合格率达90.03%,消杀覆盖率达98%。1990年8月1日,辖区命名为市级卫生区,大观园、魏家庄两个街道办事处命名为市级卫生办事处。1990年辖区开展了创建卫生城市活动,道路保洁清扫率达100%,道路硬化率达100%,街道公厕改造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32.46%,食品卫生合格率在90%以上,排烟设施达标率达78.25%,连续3年保持无鼠害区称号。
  第三节 卫生知识宣传
  区爱卫会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发动各基层爱卫会与区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医院、环境保护局联合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每年世界无烟日和世界红十字日,结合主题,普及宣传卫生知识,采用标语、咨询台、广播站、宣传车、图片、录像、幻灯、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深入宣传除四害方法及食品营养、传染病防治、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灭鼠等卫生科学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中、小学校普及卫生教育课。1989年4月第一个爱国卫生日,区爱卫会召开各种动员大会120场次,组织大型宣传10次,印发各种宣传材料近8万份,出动宣传车40余辆,各种宣传版、墙报100余块,受教育者达30万人次。1990年,区爱卫会召开各种类型动员大会185场次,组织全区性创建卫生城市活动12次,参加人数2万余人。4月30日,全区近万人走上纬二路街头,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50余辆,散发各种宣传材料2万余份,标语横幅120条,黑板报200余块,宣传牌629块,广播台20处,咨询台18处,文艺宣传队20个,各种服务项目近百个,受教育者10万人次,推动了区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开展。
  第六章 红十字会
  第一节 机构
  1925年7月,济南红十字分会由城内迁入魏家庄登州同乡会。1927年1月会所迁至杆石桥南。1942年,济南红十字分会与吴韶九合办私立慈惠助产学校。解放后,于1951年9月对原红十字分会进行改组,并将原私立慈惠妇婴保健学校改为济南红十字助产学校。1952年9月,市红十字分会址由杆石桥迁入市卫生局。1966年,在辖区内街道居委会开始建立红十字工作站,“文化大革命”期间,会务停顿。
  1981年10月,市中区红十字会成立,会长由分管副区长担任,理事会理事由区人大、政协、教育局、民政局、卫生局等部门的领导组成,每届有15~19个理事部门,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内。从1985年起,区红十字会配备了专职干部,到1990年共进行了3次调整。
  第二节 红十字会员
  市中区红十字会从1981年开始在各街道办事处、中小学校、驻区医疗单位、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建立组织,发展会员,到1984年底,共发展会员3485人。其中经七路、馆驿街、大观园、共青团路4个街道办事处成立34个红十字工作站,发展会员848人;教育局成立27个红十字工作站,发展会员1596人;市妇幼保健站、市中区医院等4个医疗单位成立红十字会,发展会员783人;厂矿企事业单位5个,发展会员258人。从1985年起,区红十字会每年都发展基层组织。1990年,全区红十字工作站已达197个,红十字会员25,688人。
  第三节 日常活动
  1983~1984年,区红十字会对医院及学校中的100多名红十字会员进行四大技术(包扎、止血、搬运、复苏)培训2次,1985年后,区红十字会每年举办会务知识、四大技术、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知识培训班,参加者有居民、中小学生、汽车司机等,到1990年共培训30429人次。
  1985年5月8日,区红十字会开展社会募捐援助非洲灾民活动,全区共捐款11429.54元,集体捐款500元以上的单位有21个。1988年4月,区红十字会组织参加国际体育援助计划活动,捐款人数达7600人,募捐款总额达12万多元。
  1985年,抚顺、上海、成都、哈尔滨、乌鲁木齐等9个地区的红十字会先后组织76人来区参观学习。1989年7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副秘书长曲折一行5人,来市中区红十字会视察指导,给予充分肯定。
  1986年开始,区红十字会在每年的5月8日,组织基层红十字会员在纬二路两侧,结合世界红十字日的主题,进行卫生宣传。1988年区红十字会在顺河商业街、纬二路等地区建立25个红十字救护站,到1990年共建立65个红十字救护站,逐步建立健全三级卫生救护网络,同时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红十字会工作站把为31户孤寡老人送温暖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建立四定三包制度,(即定会员、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包清洁卫生、包购生活用品、包请医送药),每年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区红十字会都携带礼品、棉衣棉被,挨家挨户走访慰问。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