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30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9.27
页数: 9
页码: 496-5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市中区的群众文化的发展的历程,其中包括戏剧、舞蹈 、音乐、曲艺、美术、书法、摄影、图书的情况。
关键词: 市中区 群众文化 济南市

内容

1953年,区文化馆派出干部辅导驻区工厂、学校、商店、街道俱乐部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1957年,文化馆在人民公园内举办内容丰富的露天故事会、科技卫生讲座、周末舞会、文艺晚会等,曾受到国家文化部表彰奖励。
  1978~1990年,文化馆举办各类培训班近百期,培养学员4000人,有100名文艺骨干、苗子输送到文艺团体或院校。完成文艺创作作品2470件,举办文艺会演200场,演出节目3700个,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57次,作品5000件。
  第一节 戏剧
  辖区流行的传统戏剧剧种主要有话剧、京剧、吕剧、梆子、柳琴等。
  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话剧在辖区发展起来,各种业余剧社此起彼伏,延续到济南解放。主要有:
  余兴剧社:主任苑琴舫,社址经二纬三路口明记食品公司。
  国剧研究社:社长伍啸,社址经四路纬三路清河里内。
  灵雨剧社:由基督教青年会成立,社址经二路青年会内,1935年曾演出外国名剧《未完成的杰作》等。
  济南业余剧社:1937年6月成立,曾在进德会演出《水银灯下》、《春风秋雨》等剧目。
  晔晔剧社:1936年12月成立,曾在新济南电影院公演《父归》、《一只马蜂》、《蠢货》等剧目,并赴上海演出。
  鲁声话剧社:主任王玉赞,社址经七路进德会内,演出剧目有《阿Q正传》、《天晴了》、《放下你的鞭子》、《民族魂》、《屠户》等。
  春蕾剧社:社址经四纬一路东。
  济南解放初期,辖区有话剧爱好者自愿组织排演《支前模范》、《红军哥哥回来了》等剧。
  1950年9月,成立济南市话剧团(民间职业剧团),团长姜汉卿,副团长杨宝河,团址经六路纬三路,演出剧目有《方珍珠》、《龙须沟》、《美帝暴行图》、《当祖国需要的时候》、《白毛女》等。1952年3月剧团解散。
  1950年,济南市工商联经建业余剧团在辖区组建,京剧演技颇负盛名。剧团多次参加救灾义演及抗美援朝募捐演出,演出剧目有《凤还巢》、《穆柯寨》、《潞安州》、《孔雀东南飞》、《宇宙锋》等,旦角孙鸿、老旦王济生、文武老生谢振武等演技高超,声振一方。1956年剧团解放。
  1954年7月市中区职工业余剧团排演《妇女代表》,为济南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献礼演出。
  1956年2月市中区理发业吕剧团排演的《庵堂认母》晋京参加全国总工会第一届文艺会演,获优秀演出奖。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群众业余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普及样板戏。
  1977年,辖区成立30人组成的戏剧创作小组和60人组成的业余话剧队。创作演出《送红旗》、《雨后彩虹》、《让座》、《彩礼》等19个剧目在省、市组织的文艺会演中获创作奖和演出奖。
  1981年开始,辖区一批京剧爱好者在英雄山下自愿组织业余演出活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多次到场进行艺术指导。1985年9月举行赈济非洲灾民募捐义演,推动了京剧艺术的普及和传播。
  1987年,辖区成立京剧爱好者协会。
  1988年,举办龙年京剧演唱大奖赛。是年,市中区创作的儿童电视剧,有5个在山东省获奖,7个在济南市获奖。
  1990年,举办全区戏剧小品会演,并选出部分作品参加济南市戏剧小品会演。
  第二节 舞蹈
  解放前,辖区有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等民间舞蹈流传。解放初期,翻身秧歌、腰鼓舞成为盛大节日、联欢会的指定节目。当时流行的舞蹈有《东方红》、《春耕舞》、《鄂伦春舞》、《采茶扑蝶舞》、《十大姐》、《夸地瓜》等,乡土气息浓郁,形式活泼生动,群众喜闻乐见。
  1953年集体舞盛行,逢周末及业余休息时间,人民公园彩灯闪烁,群众载歌载舞,热闹非常。文化馆适时举办舞蹈训练班,培训文娱骨干,并传授了《鄂尔多斯》、《摘葡萄》、《鼓子秧歌》等一批优秀舞蹈节目。
  1964年开始,提倡群众性的舞蹈创作,由马俊兴创作的儿童舞蹈《星期天》代表济南市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会演,并成为首次获奖节目。1965年10月成立市中区业余舞蹈队,排演的《过桥》、《种树忙》等在济南市文艺会演中获一等奖。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排演部分小歌舞及舞剧《红色娘子军》、《收租院》片断。1970~1977年间,有马俊兴、辛玉桐等编排的12个舞蹈参加省、市文艺会演获奖。
  1978~1990年,辖区舞蹈创作逐渐繁荣。有50个舞蹈节目分别在全国、华东六省及省、市会演中获奖。其中《三毛哥哥好》,1981年获山东省第一届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1982年获华东六省一市舞蹈调演创作二等奖,1986年6月被济南市儿童歌舞团选用,赴英国考文垂市访问演出,8月7日晋京演出时,受到万里、康克清等中央领导接见。
  从1980年开始,辖区每年举办一次儿童会演,培养和选拔舞蹈人才。到1990年,举办舞蹈训练班、传授班、幼儿教师培训班、交谊舞学习班、健身舞辅导班36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
  1985年,为满足群众跳交谊舞需要,区文化馆开办营业性舞厅,每场接纳200人。1987年,辖区在全市首次举办迪斯科舞有奖比赛,以后相继举办老中青健身舞比赛、“家乐杯”健身操比赛、十大舞星比赛。
  1988年6月,辖区举办马俊兴儿童舞蹈观摩评论演出活动,表彰为繁荣辖区儿童舞蹈事业作出贡献的突出人物,推动儿童文艺的健康发展。区少年宫自1985~1990年培训少儿舞蹈人才400人,朱飞霞等编导的少儿舞蹈《送草帽的路上》、《我爱指南针的故乡》、《小小牵牛花》等分别在全国少儿舞蹈比赛中获奖。经五路小学有8个少儿舞蹈获市级一等奖。
  90年代初,交谊舞、健身操、时装表演等成为辖区较为普及的娱乐活动。
  第三节 音乐
  解放初期,辖区传唱的歌曲主要是从解放区带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南泥湾》、《解放区的天》及《团结就是力量》等。
  50年代中期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文化馆开展音乐普及活动,举办新歌传授班、教歌员培训班、音乐知识学习班,传授歌颂党、歌颂祖国建设的音乐作品及音乐知识,为各单位培训宣传干部和文艺骨干,工厂、学校、街道及企事业单位经常举办文艺晚会,较流行的音乐表现形式有大合唱、表演唱、独唱。
  1965年12月,辖区首次组建有40人参加的业余民族管弦乐队。1968年建立市中区西洋管弦乐队。1972年建立知识青年民族管弦乐队。
  1976年夏,在英雄山游泳池举办市中区万人大唱革命歌曲演出大会,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学生、商业职工、机关干部及公安干警各界人士参加,为辖区解放以来首次大型演唱活动。1979年建区轻音乐队。
  1978年以后,辖区相继举办声乐、作曲、歌词创作及手风琴、二胡、电子琴、吉他、架子鼓演奏等培训班20期,为基层培养文艺骨干1000人。
  1980年,由各单位5000人组成的合唱队参加济南市泉城之声群众歌咏比赛,演出曲目140个,演唱歌曲250首。
  1987年辖区在全市首次举办厂歌、行业歌、职业道德歌曲有奖比赛,40个单位参加,创作歌曲61首。
  1988年7月,在英雄山烈士纪念塔下,举办纪念济南解放四十周年文艺晚会,山东歌舞剧院、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济南市曲艺团、济南市公安局文艺宣传队、驻区工程兵部队军乐队等演出合奏、独奏、独唱、对唱共26个节目,观众达5万人。
  1989年7月,辖区举办少儿希望杯钢琴、手风琴大奖赛,全市196名少儿参赛。是年9月,在区文化馆礼堂举办市中区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祖国颂歌咏比赛,有37个单位参赛,1500人参加,演出节目54个。
  1985~1989年,有650名少儿在区少年宫学习声乐、器乐。育新小学、经五路小学、馆驿街小学、经八路小学、铁路第四小学的合唱、重唱、独唱等表演多次获全国及省、市奖。安平街小学器乐活动在济南市有名。
  第四节 曲艺
  辖区较流行的曲种有山东琴书、山东快书、山东大鼓、山东评书、西河大鼓、京韵大鼓、单弦、相声、河南坠子等。解放前,多以曲艺班或个体形式在较固定的场所演出,大部分集中在国货商场、大观园、新市场等游乐场所。
  1943年9月,孙少林创办以相声为专业的民间艺术团体在大观园晨光茶社演出,深受欢迎。1958年成立晨光相声队,为民间职业文艺团体,1966年关闭。相声演员袁佩楼(1919~1984)是济南市曲艺界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3岁拜师学艺,学得相声段子颇多,犹以《四扇屏》、《八扇屏》为绝活。40年代,新市场对面青莲阁为曲艺演出专用场所。1952年9月,辖区成立济南市明湖曲艺二队,为集体所有制演出团体。1959年经整编后更名为济南市曲艺团三队,1962年更名为市中区曲艺队,演出场所在新市场内民乐戏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解散。
  1978年,成立市中区业余曲艺队,主要演员有张存珠、袁刚、王济荣、王凤云、赵福海等,表演形式有山东快书、快板书、相声、评书、山东琴书等,并创作出如《活捉瓮中鳖》、《崇高的爱情》等一批优秀剧目。
  第五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1953~1957年,区文化馆举办素描、仿宋体字、黑板报、漫画等美术、书法培训班11期,培训人才200人,成为各单位文化美术骨干。1955~1957年由陈孝凯创作发表漫画作品有《口是心非》、《历史的镜子》、《明撤暗增》、《开往匈牙利》、《台风》、《冲浪》、《言为心声》、《不打自招》、《满载而归》、《种蒺藜者得刺》、《读两种书、两种结果》、《小桥、流水、人家》、《强盗》、《耳朵》、《分店》、《下蛋图》、《钟摆》、《分等定量》等18篇。其中《分等定量》获1956年山东省第一届青年美展二等奖。1958年,由周群创作的雕塑《阿姨和孩子们》获山东省美术展览二等奖。
  1980~1987年,辖区举办素描、水彩画、油画、书法、国画、装璜设计、摄影、黑板报等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骨干人才1300人,其中,盛建国、陈济生等分别考入中央工艺美院、山东艺术学院深造,有的直接输送各文艺团体。
  1985~1990年,区少年宫利用假期举办美术学习班,培训少儿美术人才400人。1988年,二十七中学生王璇在全国中学生书法大奖赛中获第一名,育新小学学生梁辰获全国千名小画家称号,1989年有5幅作品入选国际儿童招贴画比赛。
  1980年以来,辖区每年举办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览。1989年1月与南京市玄武区共同举办迎新春童叟书画联谊展。是年,相继举办王大中先生书法遗作展览,展出140幅王大中生前书法精品;市中区与潍坊市昌乐县庆祝建国40周年书画联展,展出作品120幅;济南、西宁、武汉、成都四城区家乡美国画摄影联展及济南市市中区与潍坊市潍城区书画联展。1980~1990年共举办各种书画展57次,展出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5000件。
  1978年以来获奖的作品有:宣传画《献给人民的科学家》,朱青作,入选济南市庆祝建国30周年美术作品选;摄影《聚精会神》,朱青作,1980年获济南市青年摄影展一等奖;科普连环画《百慕大黑三角洲之谜》,朱青作,1982年获山东省科普美展二等奖;油画《农业发展史》,陈济生作,1987年获全国农业美术作品展二等奖;七贤镇文化站站长周继常,1989年在全省“芦湖杯”书画大奖赛中获二等奖,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并被香港南洋出版社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作品集》,此外,还在全国省、市报刊陆续发表摄影作品200多件。
  第六节 图书
  区文化馆图书室1954~1959年藏书10000册,1960~1966年藏书30000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馆藏图书全部禁锢,后被查抄,丢失损坏严重。1971年恢复对外借阅,但流通书籍仅限马列著作及毛泽东著作,样板戏,自然科学著作。文艺小说仅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童年》等。
  1978年,图书室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版物进行清理,并将长期禁锢的图书全部整理上架。1990年,文化馆图书室藏书59000册,阅览室陈列杂志74种,报刊15种。全区建立图书室26个,形成以区图书室为中心的图书服务网络。共藏书70000余册,图书年借阅量26000人次。各基层工会建图书馆35家,藏书19623册。
  1988年,文化馆图书室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图书室。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