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289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教师
分类号: G45
页数: 4
页码: 469-4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市中区志中教育的情况,介绍了教师,包含了教师的概况,师资培训,教师地位与工资待遇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市中区 教育 教师

内容

第一节 概况
  解放初期,全区有中小学教师263人。1952~1966年,每年都有师范毕业生分配到各小学任教。1956年教师发展到428人。1963~1965年,校外辅导员转为正式教师,市教育局还招收部分高中毕业生,培训后分配到各小学任教。1966年教师发展到1084人。1966~1976年师范毕业生不向小学分配。1968年市革委会分配18名复员军人来小学任教。1972~1975年区劳工科和区教育科招收部分高中毕业生,经培训分配各小学工作。并从工厂选调部分工人,向教育界掺砂子。
  1980年以后,师范毕业生恢复向小学分配。1984年教师队伍出现老化现象,区教育局招收98名高中毕业生,经一年培训,有81名分配到各小学工作。1985年全区小学教师1188人。1987~1990年每年都有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各中小学任教。1990年全区教职员数增加到2430人(其中中学教师948人,小学幼儿园教师1482人)。
  第二节 师资培训
  1948~1949年,市教育局分别组织三期教研会,培养了大批教学骨干。1950年起市教育局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并定期组织讲座。1960~1965年,每年组织部分教师到市教师进修学院进修,同时不断选送干部、教师到高一级学校培训提高。1966~1976年业余进修中断。1978年,恢复教师培训制度,采取在职学习,离职进修,短期培训三种形式。1978~1981年,共办培训班5期,205名教师学习,合格者203人发结业证书。1981~1985年对358名教师普遍进行业务培训。参加专题讲座,教材辅导1100人次。1987年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教师3045人次。通过培训,初中专任教师达到规定学历的有39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2%,另有45人取得专业合格证书。小学教师达到规定学历的97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6%,另有93人取得专业合格证书。是年,试行中等师范毕业生试用转正期间的培训考核工作。并在辖区两所中学两所小学进行教育系统首批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试点。7月,小学全面开展,9月,中学全面开展。1989年继续执行培训考核工作计划,50名青年教师参加智力训练班。是年,有2635名专业技术人员被聘任了相应职务,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8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032人。1990年举办青年教师数学、语文教学基本功学习班,举办讲座12次,参加学习71人次。
  第三节 教师地位与工资待遇
  解放后,教师地位不断提高,1948~1985年先后在教师中发展党员142人,有14名教师当选为省、市、区人民代表,有14位教师选为省、市、区政协委员。安平街小学教师燕云,1953年被评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受到朱德委员长接见,1980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师,1983年选为济南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山东省第五届政协委员。1950年以来,大多数教师参加了工会组织,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部分教师曾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到冲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教师平反了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师再次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辛勤的园丁。1981年市委市政府为辖区30年以上教龄的333名教师颁发了奖章和荣誉证书。1982年市委、市政府为25年教龄的教师颁发了园丁纪念章。1984年对符合农转非条件的教师家属24户61人转为城市户口。盖了教师宿舍,解决了部分教师住房困难。1985年教师节,区政府再次为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1990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党员发展到736人,比1987年增加了12%。
  1948年教师工资是发实物和部分现金。1949年10月,提高中小学教职员工工薪标准。辖区初小教员每月小米85~140公斤,高小教员每月小米100~160公斤,初中前师教员每月小米140~200公斤,高中后师教员每月小米160~225公斤。1953年4月教师工薪改按工资分计算,最低为75分,最高为125分,以当日《大众日报》登载的工资折算标准,一般每分在2300元(旧币)。1954年普遍增加了各级工资分。部分教师提高了工资级别。1956年工资改革,中学教师最高为一级月工资141.5元,小学教师最高为一级月工资82元。1960年给教师总数的7%,1963年给教师总数的40%增加了工资。1977年给教师总数的70%增加了工资,人均增加5元。1978年为成绩特别突出的教职工升级,占总数的2%。1979~1980年工资较低的教师普调一级工资,占总人数的40%。1981~1988年,工资普调一级,中专毕业生达不到62.50元的可升两级。1985年中小学实行结构工资制,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教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工龄津贴为每年0.5元,最高为40年,20元为止)。此外每月还有粮差补贴、洗理费、书报费补贴等项。任课教师按教龄年限分别补贴3~7元,最多10元。班主任教师增发班主任津贴。1987年评定职称,兑现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同时每人普调一级工资,人均月增资16元。1988年教师提高工资标准的10%,人均月增资10元。1989年班主任津贴由5元增到10元,并且部分教师提高了工资,有498人晋升一级工资,占全区教师总数的18%,人均月增资7元,兑现了专业技术职务工资。1990~1991年教师普遍增加了两级工资,人均月增资16元。
  1952年起,国家为教职工办理公费医疗。1970年起为教职工发冬季烤火费三个月,每月2.5元,(1989年改为每月8元)。1975年,对住2公里外的教师每月享受自行车修理费1.5元(1989年增至5元)。乘公共汽车上下班的教职工车票每人每月负担1.5元,其余单位报销。1984年11月起,男职工享受洗理费4元,女职工5元
  (1988年男职工洗理费改为8元,女职工洗理费改为9元)。1985年,教职工发夏季降温费每人每月6元。1988年7月起小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以上和高等学校毕业教龄10年以上者,每人每月享受书报费8元,其他教职工每月7元。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