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方风味名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09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地方风味名吃
分类号: F719.3
页数: 35
页码: 238-27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济南市市中区地方风味名吃包括名菜、名吃、1990年驻区国营、集体商店名录表、1990年辖区外地驻济机构名录表、1990年工厂、企业在辖区经销单位名录表情况。
关键词: 地方 风味 名吃

内容

济南开埠以后,城郊及章丘、长清等一批外地经营饮食业的客商纷纷在商埠租房营业。到1929年,辖区已有各类饭庄饭店71家,经营包子、烧饼等面点食品的店铺78家,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和不断改进,形成了一批经营传统正宗鲁菜的店家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第一节 名菜
  名菜有聚丰德饭店的油爆双脆、九转大肠、干烧鱼、蟹黄鱼翅、烤鸭、葱爆海参;正宗鲁菜全鸭席、全素席、百鸡宴、百花宴、福寿宴、燕菜席、如意席、满汉全席;冷拼盘鸟语花香;热菜最佳创新菜:炒浮油虾片、扒蝴蝶鱼卷、营养珍珠四宝。人民饭店的一品豆腐。孔膳堂的孔府菜、饺子宴、火锅饺子宴、荷花宴、玫瑰宴。
  第二节 名吃
  地方风味名吃有天丰园狗不理包子,草包包子铺包子,新梅村饭店长清大素包,心佛斋菜馆的素菜,便宜坊饭店锅贴。传统名吃有老玉记扒鸡、黄家烤肉、恩长发牛肉铺的牛肉及赵家干饭把子肉。
  草包包子 30年代,泺口镇人张文汉,童年在泺口继园饭庄拜名厨李安为师。由于生性憨厚,终日烧水、择菜、干杂活,无声无息,故师兄弟间皆戏之为草包。1937年,草包全家从泺口逃难进济南,在西门里太平寺街南段路西租了两间店房,专营包子,取店名为草包包子铺。由于为人诚实和气,包子质量上乘,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后张又托友在大观园北门里西侧租房营业,时置日伪时期,终不堪恶霸敲诈,只得迁到普利街冉家巷口泰康食物店东邻开业。解放后几经周折,草包包子铺仍继承和保持原有经营特色,成为享誉一方的地方小吃。包子制作精细,选料严格,用肥瘦猪肉各半,先切成肉粒后再剁成泥,加入优质酱油、香油等多种调料和鸡汤、肉汁搅拌。包时每个包子里再加一块肉冻丁,捏成菊花顶形,然后上笼急火蒸熟,食时汤汁四溢,其味鲜美无比。
  长清大素包 20年代初,长清县店主赵君祥经营具有特色的素包而出名,称之为长清大素包。40年代,赵君祥在新市场南门开办长清大素包子铺,一时成为济南家喻户晓的风味名吃。大素包在选料、配料和制作方面多年潜心研究,包子皮薄色白,个头匀称,馅满微辣,发面松软,香而不腻,食之其味无穷。1948年济南解放后,赵君祥继续营业。1956年公私合营后,长清大素包子铺并入新梅村饭店,一直畅销不衰。1986年被济南市二商局评为济南风味小吃,1989年被推选参加商业部在西安召开的优质产品金鼎奖比赛。长清大素包配料制作方法:
  配料:精粉500克、粉丝(或粉条)150克、豆腐150克、菠菜50克、香油20克、花生油15克、胡椒面2.5克、花椒2.5克、八角2.5克、桂皮2.5克、精盐15克、姜10克
  制法:将面粉放于盆内,加酵面及适量水和好,发酵后加碱揉匀,做成20个面剂。将菠菜洗净、切碎。将豆腐切成碎丁,放入生油内炸至黄色,捞出,控净油,再将调料装入纱袋内,与炸好的豆腐丁一起放在锅内煮10分钟左右后盛出备用。把粉条放在锅内煮5分钟左右,捞出,切碎,与炸豆腐、菠菜、胡椒面、香油、精盐一起拌成馅。将面剂擀成皮,放入馅料,捏成菊花顶状,放入蒸笼内,用旺火烧开,约10~15分钟即熟。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于清朝光绪年间由天津人吴贵有创牌,40年代由商人魏子衡在大观园天丰园饭店专营,享誉济南。配料:精粉500克、猪肉250克(肥的占60%,瘦肉占40%)、香油10克、花椒水50克、姜末5克、葱白末15克,味精0.5克、肉皮冻150克、酱油50克、精盐5克。
  制作方法:将猪肉剁成细末,加入精盐、香油、葱姜末、酱油、花椒水搅匀,加盖放在一边。把肉皮冻切成丁,备用。将面粉发酵后,加入碱水约50克(冬天四成发面,六成死面;夏天三成发面,七成死面。)。将和好的面移置案上,揉匀,搓成直径约4厘米长条,做成30个面剂。将肉皮冻放入馅料搅匀,把已做成的面剂擀成直径约8厘米的圆面皮,放上1/30馅料,每个包子的馅肉要有两三块肉皮鸡丁。然后将包口捏严呈菊花顶状,顶端有褶18个左右,放入笼屉,用旺火蒸20分钟左右即熟。包子色白油亮,馅香汤浓,鲜而不腻,余味无穷。揭开笼盖后,要将包子迅速摆在盘内,以免时间长后浸底漏汤。
  心佛斋素菜 山东第一家素菜老店心佛斋素菜馆,由佛教居士张洪恩1920年创办。心佛斋素菜讲究选料和造型。选料以豆制品、油皮面筋、山药为主,配以香油、花生油、砂仁、豆蔻、丁香、白芷等30余种油料及药料精制而成。菜的花样很多,有素香肠、素南肠、素肚、素南肚、炸鹅脖、荷叶肉、罗汉菜、烤鸭条、五香面筋、黄蘑鸡等十几个品种。心佛斋素菜工艺严格。地道的小磨香油,专门定做的口蘑酱油,绿豆淀粉,鸭条用柏木锯末熏烤,黄蘑鸡用手撕黄蘑,且黄蘑过油时掌握火侯,保持鲜嫩,油而不腻。鸡的味道完全由中药料配方而成,吃起来象真鸡一样。1956年,心佛斋素菜参加全国食品评比,烤鸭条、黄蘑鸡、五香面筋被誉为山东名吃,并载入《中国名菜谱》。主要特色是:纯正清素,造型逼真、口感与真鸭真鸡相似,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冠心病人的食用佳品。公私合营后,心佛斋与其它饭店合并更名心福斋饭店,改以经营荤食为主,失去原以素菜著称的经营特色。为此,张洪恩辞职另起炉灶,依然门庭若市。1963年张洪恩病逝,心佛斋素菜断档。1978年以后,由张的遗孀主持,心佛斋素菜馆恢复经营。该店虽深居陋巷,但慕名而至的顾客却络绎不绝。1982年张的遗孀去世,心佛斋素菜再次断档。1984年6月,由张洪恩的儿子张向范担任技术经理,在大观园商场南门重新开业,经营上处处体现传统特色“素”字。作料禁用鸡、鸭、鱼、肉、蛋和葱、蒜、韭、蒜苔、元葱等大小五荤。除保留原有名吃外,又增添了炸鱼、糖醋鱼、炒鳝丝、炒腰花、炒鸡丁、炒虾仁、炒里脊等,素菜荤名,足能以假乱真。1984年香港宝莲寺净一法师赋一联“心香遍全市,佛法广无边”赠与该店,一位云南顾客在品尝该店素餐后,留言“今日吃一素,十日不思荤”。
  便宜坊锅贴 锅贴,早在清朝初年已经成为济南人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便宜坊锅贴由天津人张月祥创办。张月祥自幼在天津便宜坊饭馆当伙计。1926年因天津发大水流落到济南,在纬四路云亭饭馆当伙计。1933年他联合戴长仁等6人,集资银元1200元,买下经营不善的治梅斋饭馆,在经三纬四路开设便宜坊饭馆。并选中锅贴作为饭馆的主要食品。锅贴,既可当主食、又可当菜吃,贫富皆宜,较大众化。便宜坊的锅贴,制作讲究,皮薄、馅多,有:三鲜馅、猪肉馅、素馅三种馅料,都配有适合时令的应时蔬菜,春天配以韭菜、夏天配以蒲菜。制作时,按每市斤面出40个标准馅皮,包入馅料,左手托面皮,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起中间的面皮边缘,轻轻捏严,两端留口,微露馅料。包捏二三斤后,即向平鏊锅内摆放。摆锅贴前先在平鏊锅内淋一层花生油,再把锅贴紧紧摆放整齐,以便熟后锅贴之间相互粘连,再淋上清水(一斤锅贴二两水),然后盖上锅盖,焖煎约8分钟,揭开盖再淋一次花生油,再焖上一会,即可启锅。启锅时用长而平的锅铲顺底铲起,翻转锅贴,使其底面朝上装入盘内。这样制作的锅贴,底面深黄、酥脆,两端张口,馅料微露,色泽诱人,味美可口。
  老玉记扒鸡 新市场南门老玉记扒鸡店是济南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店。清同治年间,山东巡抚丁宝桢手下当差张诚随丁赴京期间,结识清宫御膳房张厨头,二人既是同乡又是同姓,一见如故。张诚早有心改行从商,乘机向张厨头讨教扒鸡烹调技巧和名吃秘方。20世纪初,张诚在济南县东巷开设餐馆,创制口蘑脱骨扒鸡,一时门庭若市,名噪泉城,成为济南地区独树一帜的风味小吃。后张诚之子张玉孝继承父业,迁店至魏家庄,设玉记扒鸡店。并对原有的扒鸡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使扒鸡的色、香、味、型更加完美,生意更加兴隆。后来,张玉孝把这一手艺传给儿子张润生,张润生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又对这一技艺进行大胆尝试和改进,在济南同行业中赢得了较高的声誉。1956年6月,张润生应邀出席全国食品展览会,口蘑脱骨扒鸡得到一致好评,与北京烤鸭、道口烧鸡齐名,评为具有全国水平的山东风味名吃。公私合营后,玉记扒鸡店停业。1963年,张润生重理旧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玉记扒鸡店再度被迫停业。1978年以后,老玉记扒鸡店再次开张营业。玉记扒鸡独具特色,香压道口,味胜德州,为鲁菜百花园中一支奇葩。其特色有五点:1.外观美。色泽鲜艳,橙红中透金黄,光润油亮,造型生动,犹如寒鸭浮水,雁叨翅箭;2.口味佳。鸡皮滑爽脆嫩,肥而不腻,鸡肉粉白细腻,鲜嫩酥软,鸡骨酥松入味;3.香味浓。咸淡适中,药香纯正,脂香浓冽,余味绵绵;4.火候佳。火候恰到好处,熟烂脱骨,趁热提起一抖,骨肉分离,不嵌不塞,又能保持鸡皮完整,造型丰满。5.兼有药物疗效。因配方中有20余种药材,有益五脏,有补虚损、健脾胃、壮筋骨、活血理气等疗效。被群众誉为滋补、强身、祛病、延年的保健食品。1984年,老玉记扒鸡编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
  黄家烤肉民国元年,章丘人黄元清在市南梁家庄设立烤肉加工点,在纬四路租设门头出售。1917年,门市部取名为异香斋黄家烤肉铺。当时,吃烤肉者除五大行(中药行、杂货行、绸布行、鞋帽行、钱行)的掌柜、东家和有名气的公馆达官贵人等常客外,还有德商、英商、美商、俄商、日商在济洋行的商人、洋人,烤肉除在济南销售外,还被洋人、商人带往北京、天津、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一时名扬天下。解放后,普利门、大观园、西市场、魏家庄增设烤肉代销店。1956年,黄家烤肉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食品展览会。195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佳肴集锦》把异香斋黄家烤肉作为山东名吃重点介绍。是年,黄家烤肉铺并入源心斋,改名为二四门市部,黄家烤肉改称济南烤肉。1958年,黄家烤肉传人黄印铸下放原籍章丘务农,黄家烤肉中断20年。1975年朱德委员长视察济南,指名要品尝黄家烤肉,黄家烤肉再度被政府重视。1980年,黄家烤肉正宗传人黄印铸与妻子李翠吉回济南重操旧业,1981年先后在二七农贸市场和自由大街农贸市场开设门市部。1986年,载入济南出版的《济南食苑》,1987年被评为济南市风味小吃,1988年12月推选作为山东省传统风味名吃和济南市八大风味之一,参加北京举办的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并获银质奖。黄家烤肉选料严格、讲究,必须是当年长成的中等瘦型猪,加工制作过程是:将新宰杀的整猪刮净皮毛,除去五脏、割下板油,剔去头骨及四蹄骨和部分肋骨,再从内壁用尖刀斜划出道道小口,用花椒、丁香、茴香、砂仁、豆蔻等作料配方磨成粉状,揉搓进道道刀口内,进行腌制,然后用秫秸杆把两扇肉撑开,成为半园拱形,并把火纸沾水贴在易烤化的部位,再吊挂在特制的烤炉中,密封焖烤一小时左右,最后将猪肉抬出,吊挂在木架上,刮出皮部黑焦,即呈现出金黄色,便可分割出售。刚出炉的烤猪,异香扑鼻,味飘数百米之外,闻之增欲,吃起来皮脆而酥,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肉越嚼越香,回味长久。因整猪经特制炉高温焖烤,无菌易存,且脂肪大为减少,加大了高蛋白成份,是老幼皆宜的高级营养食品和宴席佳肴。
  恩发长牛肉 辛亥革命后,城顶街一带商贸繁荣,有赵家三兄弟在十字路开设清真恩发长牛肉铺,生意兴隆,持久不衰。赵家买牛挑选严格,要选健壮牛,宰牛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规,由阿訇诵《古兰经》,按回族习惯肢解牛体,逐件清洗,分别贮放。煮前,把牛后腿、肋扇、抹裆挑出卖生牛肉,其它部位用清水泡上1~2小时,使牛肉的余血、残渣、尘土浸出,然后再洗若干遍,才放锅内。锅由郭天祥铸锅厂特制,直径1.5米,锅上铁圈与锅铸在一起,加上锅灶,高达2米以上。牛肉下锅后,先不放任何作料,待煮到一定程度,才将作料放入,有花椒、桂皮、大小茴香、砂仁、豆蔻等十几种,酱油用上好口蘑酱油,再加多年老汤,放适量冰糖,加盖后,用石头压住,用大火(武火)煮,将香味浸入肉内。装上一炉焦炭,一夜不用添加,火热均匀,火熄肉烂,开锅后香味四溢,一锅熟牛肉足有200公斤。起锅后,肉色鲜美,香气扑鼻,望之令人馋涎欲滴。把牛肉分别放入大瓷盘,用鲜荷叶包装,外标签用白纸绿字上印清真恩发长牛肉铺,中印阿拉伯文太思米,两侧各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碧绿荷叶色,配上特制标签,用麻绳扎好,成为伊斯兰上等民族礼品。解放后,恩发长牛肉铺继续经营。1956年,城顶街设立国营牛羊肉店,赵家传人为肉店负责人,恩发长牛肉铺不复存在。
  赵家干饭把子肉 1905年,饮食经营业主赵殿龙在新市场摆摊专卖干饭(大米饭),称赵家干饭铺。1934年,赵家干饭铺又在大观园商场外市场路东租屋开业,由赵殿龙之子赵忠祥经营干饭、把子肉、大丸子,按照传统操作方法制作,色美味香,成为一方名吃。1936年,营业房屋扩大到六间,生意越来越好,每日顾客盈门,座无虚席。1941年5月,大观园外市场遭受火灾,赵家干饭铺被毁。第二年,赵家在原址租用新建楼房一座22间,重开旧业。除了经营大米干饭、把子肉、大丸子外,又添富有江南风味的菜菇肉、菜菇鸡,并兼卖鱼、虾等海味炒菜。
  大米干饭的焖法:选用北郊北园大水地(指上面进水,下面出水的活水稻子地)出产的大米,米粒发青、透亮。把加工筛选的大米用清水淘三遍,放入锅内,反复搅匀。先试水,米越好,吃水越少。然后盖锅烧火,先烧大火,锅开后,逐渐改小火,从锅底中间,向四围压灰,再焖4~5分钟,即熟。
  把子肉制作方法:选作把子肉的猪肉,须不肥不瘦,宰杀后的白条猪带皮重约在40公斤左右。刮净猪皮,用镊子拔净粗毛,用烙铁烙去细毛,按每公斤16块切成等量肉块,后用蒲草捆起来。将肉块用清水洗一遍(倒掉脏水),再洗第二遍(将水保留),将洗净的肉捞入有水的锅内,待水开了将肉捞出,把肉上沾的油沫洗净。再把洗二遍肉时留下的水倒入锅内,待到锅里的水冒白沫,水将开时,迅速打沫。等到水开,沫已打完。此时锅中之水,可清澈见底,如同泉水。汤清好后,将肉和汤放在装了铁底的大口坛子里(先放排骨垫底)。坛子炖肉的好处是肉烂得快,香味浓郁。放入烤好的酱油(赵家炖肉不用盐,挑选上等酱油在日光下曝晒,待酱油晒起一层盐花,搅入缸底再晒,如此反复,一缸酱油只剩过半时才用),用量适中,即不咸不淡,另加炒糖色(为使肉炖熟后颜色发红透亮),掌握火候,有色而无苦味。继而再放大葱、大姜。另将花椒、大料(八角)、桂皮、桔皮、小茴香等用纱布包住,放入坛中。炖肉先用大火,待坛中汤开以后,改用小火,保持汤见开即可。肉炖熟起油捞肉。把子肉的特点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美味可口,余香醇厚。
  大丸子制作方法:将剔干净筋骨的瘦肉剁碎,放入鸡蛋、酱油、绿豆粉、葱、姜和盐。用木棒用力搅匀(只能顺搅,不能倒搅)。按照规定的重量,团成肉丸,放入清水锅内煮。氽熟的丸子香又嫩,味美适口。大米干饭、把子肉、大丸子一直是济南人喜爱的快餐食品。
  具有地方风味的面点食品还有蟹克黄、鸡肉灌汤包、炸糕、酥油饼、麻酱烧饼、烫面饺、灯笼包、城顶饊子。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