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0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分类号: F721
页数: 2
页码: 198-19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济南市市中区解改革开放之前的区域商贸情况以及现在的商业发展变迁都有一定的帮助。区直属商业分为区、区店和核算店三级管理,同时还有街道商业服务和乡镇商业等不同的管理类别。从1951年的工商劳动股、消费合作社联社到1955年的商业科,再到1990年辖区的百货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饮食公司等,这些在改革开放前后经历了许多不同的调整和变迁。例如1981年商业体制改革后,核算店开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进销货、财务收支、对外经济往来自主,收益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这是商业管理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相较于历史上街道商业服务的管理形式,现在的商业管理更加开放、自主和经营化。
关键词: 市中区 管理 机构

内容

区直属商业分为区(商业局)和区店(合作管理处、公司)、核算店三级管理,区店(合作管理处、公司)、核算店两级核算。1951年,区设工商劳动股,消费合作社联社。1953年设商业股。1955年11月撤销消费合作联社,改商业股为商业科,管理工商行政与商业。1958年设立商业一科、二科,专管商业。1960年6月,商业科并入工商科。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科停止办公。1973年,区革命委员会设财贸组,统管商业。1975年成立市中区商业局,1977年增管街办三代店(代营、代购、代销),1980年街居商业移交区生产服务局,商业局只负责本系统直属商业的管理。1990年,区商业局下设政工科、企资科、财务科、审计科、办公室,编制25人。
  1956年,辖区按行业始设7个区店(一级核算单位),对所属合作店实施管理。1965年,区店撤销,区属国营商业企业上交市统一管理,其余合作店按经营范围组建为百货、糖业烟酒、饮食服务、土产杂品、蔬菜、煤建等6个合作管理处。1973年6月,饮食服务合作管理处分设为饮食和服务两个合作管理处。1980年煤建合作管理处交市燃料公司。1981年3月,各行业合作管理处由行政管理机构改为企业性质的公司,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
  核算店为商业管理和基础核算的基层单位,并对所属网点实施全面管理。1981年以前,各核算店和营业网点无权对外发生经济往来,计划、经营、盈亏和劳动分配由区店(合作管理处)统管。1981年以后,商业体制改革,逐步放开搞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资产归公司所有,核算店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进销货、财务收支、对外经济往来自主,收益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核算店与各经营网点亦实行承包经营。自70年代后期开始,各核算店退休老职工逐年增多,企业负担加重。
  1990年,市中区商业局辖百货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饮食公司、土产杂品公司、副食公司、服务公司、机电公司、人民商场信托贸易中心、炊事冷冻机械公司、远东贸易大楼等10个公司,核算店112处,经营网点172处。
  区街、乡镇商业和其他商业,实行按系统分级管理。
  街道商业服务业为区、街道办事处、网点3级管理,街道和网点2级核算。1958年以后,区先后设立服务总站、公社办公室、街道办公室对三代店和合作社、自营店进行管理。1977年改由区商业局管理,1980年交区生产服务局管理,1984年撤销区生产服务局,由区经济计划委员会管理。管理范围主要是编制定额、网点调整和经营计划、经营指标完成情况、组织计划货源分配。各街道办事处先后设置生活服务站、生产办公室、生产服务管理处、生产服务公司、工商(或工业)公司和经委,对街居商业实施行政、经营、财务、劳动工资统一管理。1978年以前统一核算,共负盈亏。1979年以后,逐步改为网点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承包经营,利润分成,劳动分配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1990年,辖区有街居商业服务网点997处(商店723,饭店200,服务业74)。
  七贤镇乡镇商业自1987年划归辖区后,为区、镇、村3级管理。镇、村、网点3级核算。区由经济计划委员会归口,镇由计划经济委员会归口,村由村委会对各商业网点实施全面管理,网点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分配。
  待业青年劳动服务网点由区劳动服务公司归口管理;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系统兴办的多种经营网点,自办自管;私营和个体商业、集市贸易商业经营由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个体劳动者协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实施管理。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