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084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F721
页数: 11
页码: 187-197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济南市市中区明清时期到1990年商业工艺美术、旅游、农林牧渔畜产、信托、物资回收、广告装璜、石油化工塑料、文化艺术体育用品、五金交电、家用电器、电子、钟表眼镜、科技器材、影视照相器材、机械机电设备、汽车、科技信息开发服务、医药、医疗器械、纺织、百货、服装、建筑材料、冶金、印刷、物资、供销、贸易、综合服务、邮电、副食等31大类变化。
关键词: 济南市市中区 商业 概述

内容

明清时期,辖区内古历城西关,就已成为农副产品集散地,颇为繁华。至清末,估衣市街、筐市街、剪子巷、篦子巷一带商业手工业活动日渐兴盛。
  济南开埠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相应发展,商业集中地区由东向西扩展,西关一带逐渐成为商业中心。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载:“西关向为商务繁盛之区,圩门以外如馆驿街、丁家崖自昔居民綦众,近更毗连商埠,游民萃集,北自迎仙桥迤西至十王殿(今经二纬一路北头),南自杆石桥迤北至麟祥门以及胶济津浦两车站,左近商民,时寻隙地,增建庐舍,星罗棋布,俨成市廛”。“富商大贾鳞萃麋至,即负贩小民亦皆提携妇孺,侨寓其间,以谋生计”。国药、杂货、绸布、鞋帽、钱行等早有西关“五大行”之称。同时,外国商品开始流入商埠市场。
  国药行:从1796年(清朝嘉庆元年)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盛唐巷先后开设全盛、永盛、广德、德和、泰兴等5大药栈,总资金纹银在10万两以上,其中以德和栈最大,有纹银3万两。直至民国初年,五家药栈每年从甘肃、陕西、河南、四川、广东及山东各地购进药材数百万公斤,如河南的生地、四川的厚朴,每种都在5~10万公斤之数。后又在剪子巷相继开设利生药栈、德聚泰药栈。
  1875~1908年(清光绪年间),估衣市街已有德兴堂、德兴隆、德庆西、益太恒、久德大、天德裕、天德生、福德成等药局八大家,经营小批发,中药销售并兼作加工切药业务。民国初期,又相继开办德成功、庆生东、庆丰镒、中和等药局,同顺荣、同顺和、玉记切药局,大都集中在剪子巷、永长街一带。零售药店有同德堂、长生堂、西济众丸散庄、西育生丸散庄等。主营中成药、精制丸、散、膏丹。
  国药行业在2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1927年以后,由于西药进口大增,新药兴起,药栈趋于衰败,30年代中期相继歇业。
  山果行:清乾隆年间,章丘大冶村回民马兴盛在城顶街路西开设山果代理行栈,名为马兴盛果行,主要经营各地果农运来的山楂、柿饼、核桃、红枣、花生仁、栗子等,前来采购者,不仅有本市的果品店、小商贩,还有从天津、青岛、东北、上海等外地来的客商。济南开埠后,城顶街为山果行发展鼎盛时期,200多米长的街道两旁,山果行林立,除马兴盛山果行,还有鸿盛、聚盛、义盛、公盛等山果行20余家,全系回民经营。
  清朝末年,估衣业、糕点业、日用杂货等也在西关一带兴盛起来。估衣业:估衣市街一带有估衣商30余户,业主从当商手中购进“死当”衣物进行贩卖,以赚取利润。
  糕点业:有稻香村、玉美斋、金兰斋、玉兰斋、桂馨斋等10余户,前店后厂,小本经营。
  日用杂货号:分布在各个街巷,较大的多在花墙子街,主要经营针线、顶针、头绳、梳篦、带子、颜料等日常用品。
  漆业:多系陕西人经营,最早的有恒兴、洪盛等五、六家,在西关估衣市街。
  馆驿街则已成为城区两个粮食集散地之一。随之,服务性行业在普利门、馆驿街一带兴起,除开设饭馆、客栈、澡塘、戏院,还有设备简陋的鸡毛小店和官司店。
  1904年,“卍”字巷商场建成开业。此后,商埠一带新兴行业(粮、炭、棉及运输)发展很快,到1914年,工商业户已增至1500余户。1915年,新市场建成开业。
  粮行:1912年后,粮行由泺口渐次向商埠转移。到1922年,商埠共有粮业商号114个。其中:较大的粮行15家,有14家位于辖区,多在经一路一带。
  五金业:辛亥革命后,五金铁货商号逐年增多,相继开业的有万蚨成、文兴成、华盛、合丰、华丰、万顺永、德庆永、广聚恒、鸿泰昌、同盛和等,主要分布于普利门外的经二路纬一路和馆驿街一带。较大的商户如广聚恒、文兴成、华盛、合丰等,均为合资经营,其资本额大都在3000元(法币)以上,最多达7000~8000元,一般雇用五六名店员,多则10余名。主要经营刀、剪、铁桶、水壶等民用五金。
  “祥”字号商业:20世纪初,以经营土布、绸缎为主在济南起家的章丘旧军镇孟家“祥”字号商店迅速发展,相继有三恕堂顺祥号、瑞蚨祥鸿记、隆祥西号三家绸缎店,恕堂泉祥志号、泉祥西号、进修堂鸿祥等三家茶庄开业,利润丰厚,生意兴隆。
  化工业:1923年,宁波人刘葆初以资金5万银元在经二路开办志宏太颜料商店,经营靛油染料,为济南第一家专营颜料的商店。此后,在普利街、筐市街和经二路设立的裕兴颜料厂及集大成、天兴东、永信公、中兴利、德生润、恒聚太、德庆公、太生恒等颜料店陆续开业。
  1925年,劝业商场开业。辖区商业市场的中心已由西关转向商埠。大小店铺和摊贩云集,尤以绸缎、百货、金银首饰、饭馆、糕点、旅栈、澡塘、茶社、戏院等消费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到1929年,辖区商业行业已达93种,1621家,其中88%集中在商埠区。
  1931年,大观园商场建成开业。30~40年代。由于外国商品大量倾销,对民族商业冲击很大。商埠区经二路、纬四路一带大小洋行林立,洋货充斥市场。1937年,仅五金交电行业,由美、英、德、日四国商人设立的商店达15家,占全市洋行总数的79%。商埠地区经营五金交电的民族商店94家,经营商品基本都是进口货。原有一批商业手工业作坊逐渐分化,一部分扩大经营,成为专营商店或专业生产厂家,一部分演变成具有地方经营特色的老字号名店,大部分则因战乱或市场竞争激烈经营不善倒闭破产。
  1948年解放前夕,辖区老字号商店有普利街的谦祥益布店、普华鞋店、宏祥茶庄、福祥茶庄、中原茶庄、老茂生糖果庄,估衣市街的庆泰昌钱庄、万和堂药店以及商埠区的隆祥布店、瑞蚨祥绸布店、祥云寿布店、泉祥茶庄、泰康食物公司、上海食物公司、铭新池、亨得利钟表店、奇美理发店、神仙理发店、洪顺服装店、聚丰德饭店、三义委托店、洪茂鞋店、兴顺福酱园、皇宫照相馆、良友照相馆、亚东大药店、古旧书店、估衣商店等店铺2590余家。个体摊贩1300余户。仅经二路、纬四路地区就有各类店铺114家。
  济南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商业。1949年7月,纬四路原宏达、天罗新私营店改建为济南市百货商店。1950年,人民商场、新安市场相继建成开业。
  1951~1953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加强市场管理,取缔和打击投机奸商的违法活动,使私营商业接受国家加工、订货、包销、代销,促进了辖区国营商业的发展。据对五区机器、绸布、百货、木作、食品5个行业44户调查统计,生产销售总值由1951年的277亿元(旧人民币)增到425亿元(旧人民币),国营商业百货公司销售额1953年比1951年提高507.8%。
  1956年,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市中区(原五区)4人以上的工商户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泺源区合营店达677户(其中定息户204户,代销户12户,经销店312户),职工2854人,资本家600人,小业主1490人。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私营商业发展为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部分小商业主则加入合作社,实行集体经营或公私合营,少数仍维持个体经营。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私合营商业逐步转为集体商业,取缔个体商贩,保留国营、集体两种商业所有制。
  1978年以后,辖区商业迅速发展。从1979年开始,辖区内原有商场陆续得到改建和扩建,并开辟了顺河商业街等一批新的商业区,兴建了8处规模较大的集市贸易市场。区属商业打破了单一封闭的模式,逐步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少环节的开放型新型商品流通体制,商业系统内部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等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工业品由原来国营商店统购包销改为商业部门统购统销、计划收购、订购、选购、代购和工商联营、工业自销等方式,逐步建立起以零售为主兼批发,多门类、多渠道的综合商业服务体系。
  1990年,辖区较大的商业网点有济南市第一、第二百货商店、大观园商场、人民商场、万紫巷商场、新市场、国货商场和顺河商业街等。有各类经营性公司219家,外地驻济经营机构28家,省、市、区国营、集体及厂企经销商店785家,私营个体商户4414家,共有商业企业和经营店铺近5500余家。主要行业有:工艺美术、旅游、农林牧渔畜产、信托、物资回收、广告装璜、石油化工塑料、文化艺术体育用品、五金交电、家用电器、电子、钟表眼镜、科技器材、影视照相器材、机械机电设备、汽车、科技信息开发服务、医药、医疗器械、纺织、百货、服装、建筑材料、冶金、印刷、物资、供销、贸易、综合服务、邮电、副食等31大类。经二路纬三路、纬四路一带老商埠区仍为济南市最繁华的商业地段。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