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市政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01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市政工程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12
页码: 66-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市中区市政工程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街道、排污、泄洪设施、桥涵、供水、供电、供暖。
关键词: 市中区 城市建设 市政工程

内容

第一节 街道
  济南开埠前,辖区大部分地域为城郊田野和村庄,道路街巷主要分布在古城西关地区。著名的有馆驿街、估衣市街、普利街、剪子巷、永长街和西青龙街。馆驿街原是一条传递公文迎接京城官员的大道,明朝在此设馆驿总站和接官亭;估衣市街是城厢西关地区的东西大街(今共青团路东段),店铺鳞次栉比,自晨至暮人车熙攘往来。街南作坊林立,街北为名泉胜地,东首与城内东西大干道(今泉城路)相连,西端南接永长街,有清真寺两座并通泰安之西南孔道(今经七路),北转筐市街、花店街、跨锦缠沟,接馆驿街,为古城出西门往返必经之路;西青龙街为趵突泉大街西段,也是古城通泰安之西南孔道。
  西关的道路街巷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据《济南市地名资料》记载,建于明代的有:普利街(原名柴家巷)、麟趾巷、剪子巷、篦子巷、曹家巷、太虎石巷、仓巷、西青龙街、礼拜寺巷、土街、斜街、饮虎池街、盛唐巷、穆家楼;建于清代的有:西凤凰街、郝家巷、永长街、西小仓街、保安街、五路狮子口街、小板桥街、至德院街、窑胡同。由于济南城内和西关地势低洼潮湿,南山又盛产青石,故上述街巷大多以青石铺砌。
  1904年济南开埠后,兴修的道路网呈棋盘式格局,主干道分经、纬路,经路为东西向,与胶济铁路平行向南排列,依次为经一路至经七路;纬路与经路垂直,从纬一路由东向西排列,依次为纬一路至纬五路。道路网的规划照应了旧城区对外交通的衔接。经一路东与馆驿街、迎贤桥、永绥门相通,西接齐河大道;经七路,东与杆石桥、永绥门相通,西与长清大道相接通泰安。经纬路的宽度在7~17米之间,道路网的间距在200米左右,街坊为矩形,面积约2~6公顷,便于安排商业店铺。
  1908年,开辟普利门,拓宽柴家巷,改名普利街,和经二路相连。1909年,始修经一路,东起馆驿街,西至纬五路,以后陆续修建纬一、纬二、纬三、纬四、纬五路通经二路,至1914年,经三路以北和纬五路以东已成为建成区。1916年修经四路,开辟麟祥门。此后,向西展界至纬十路,向南展界至经七路,这一时期展界范围内的马路只修了路基,很少修路面,至1921年仍为半建成区。
  开埠时,从德国购进5~15吨的蒸汽压路机五台,首先在经一路、经二路东段(纬五路以东)和纬一至纬五路的北段(经三路以北)开始修筑碎石路。碎石路的材料先用长15厘米的青石块作地基石,用长5~8厘米和长3~5厘米的青石碴分层用汽碾压实,再用黑砂石风化的青砂压实作磨耗层。由于当时运输车辆大多为铁木轮,接触面小,倾压力大,以致道路使用不久即晴日尘土飞扬,雨后泥泞坎坷。
  1927年,估衣市街扩宽为17米,修成沥青路面,两旁用青石板铺人行道,沿街修建二层楼,此为济南市第一条沥青路面,也是当时最平整的一条马路。
  1931~1934年间,杆石桥街以泰安产花岗石板铺路面,又用张宗昌军阀时代开工商河的黑砂石块把馆驿街铺成冰纹路面。1933年,经一路东段(纬五路以东)采取人字型斜铺法,用花岗石板铺筑,两旁人行道用博山产的20×20×60厘米的缸砖铺成。1934年,军阀韩复榘派铁甲车从泰安界首运回花岗石板,横铺馆驿街路面。石板铺路虽坚固耐用,但磨损松动后路面不平,行车不便,加上运输困难,未能推广。青石板路面每平方米造价为4.2元,花岗石(黑砂石)为每平方米6元,沥青路面每平方米4.5元,碎石路面为每平方米1.5元。沥青路面质量好,耐用,但价格贵,只在少数主要街道上铺用,而碎石路面价格便宜,适合于大多数路面使用。至1937年,辖区共修沥青路面11条:有估衣市街、普利街、魏家庄街、经二路、经三路、经四路和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的北段及小纬二路的经三路与经四路之间,共8800米,面积7.7万平方米。
  1937~1945年日伪统治时期,经七路以南兴建南郊新市区,作为侵华日人的聚居区,其道路多系子午垂直方向,自然形成矩形,与商埠地区道路网状相似。主要道路东西向有:兴亚大路(经十路),从南向北排列为:兴亚北四路(建国小经三路),兴亚北五路(建国小经一路);南北向的有:新民大路(纬二路南端),由此向东排列为:新民东一路(自由大街),新民东四路(民生大街),新民东五路(民权大街),新民东六路(民族大街),新民东七路(新生大街)。由新民大路向西排为新民西二路(纬四路南段、经七路以南),松林街(纬三路、经七路以南),新民西三路(纬三路中段,从经六路到斜马路)。经十路宽为50米,经八路宽35米,其余道路宽均在35米以下,大多是碎石路面。为装饰商埠街道,经二路和纬四路相交处铺砌水泥砖人行道,长1630米,宽2.5米,面积4075平方米。并在永贤街和咏仙里修筑沥青路面。1945年10月~1948年9月国民党执政时期,市政建设投资很少。三年中,辖区仅修建了麟祥门内长18米,宽3米的青石板路。而为应付战争,到处设防,挖掘壕沟,砍伐树林,修筑碉堡,封堵通路,街巷遭到很大破坏。
  1948年9月,济南解放时,辖区内共有:沥青路15条,长13800米,面积12.3万平方米;碎石路41条,长46000米,面积44.3万平方米;石板路34条,长10300米,面积5.8万平方米。
  1950年开始,人民政府首先组织拆除内外城墙,辟建文化西路,与经七路接通,成为市区东西向的一条交通干道。修建青年西路和经八路,为碎石路面。1951年将原来6米宽的顺河街拓宽为20米。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主要修建市区交通干线和对外交通道路。辖区新辟共青团路,打通经四路通向城里的交通卡口,成为市区东西向的又一主要干线。同时,对商埠地区原有的碎石路和土路面全部铺装成沥青路面。对城市的外围道路经十路和英雄山路进行整修改造,方便了过境交通运输,减轻了市区的交通压力。
  1958~1966年间,市政建设重点解决城关地区防洪工程。并将经十路以南地区的土路修建为沥青路,将商埠地区的石板路和损坏的沥青路面翻修为质量较高的沥青路面。1965年,响应济南市委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号召,济南市城建局在辖区杆石桥地区进行旧城改造综合治理试点,采取发动群众,民办公助的办法整修小街巷,共修建沥青路面6250米,面积3.9万平方米。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只修建了经十路中段和西段的沥青路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政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对纬二路北段和英雄山路北段(六里山路以北)进行拓宽改建,路面由原来的12米拓宽到50米,并对纬二路北头(经二路以北)改道,直接与天桥连接,并将供电、供热、通讯、排水排污管线均铺设在地下,成为贯通市区南北现代化交通干道。辖区内小街巷全部进行综合治理和改造。共修建街巷746条,长39200米,面积12.25万平方米,铺排水排污管道636条,长29500米,自来水进院4014个,进户10304户,铺自来水支管线40613米。
  1986~1990年,辖区市政工程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养护维修原则,首先保证各主要道路、游览地区、省市和军区机关所在地的市政设施完好。五年内市政工程养护维修总投资6649.4万元,比1966~1980年15年投资总和还多一倍。共计养护维修沥青路56条(段),共计面积21.09万平方米。新建、改建了建设路、民族大街、马鞍山路、上新街、经一路、郎茂山路、纬一路南段、纬四路西段、文化西路、小经五路、经五路、小纬一路等十几条沥青路计6.21万平方米。小修市政养护沥青路22条,计5.48万平方米。修复、修补其他沥青路20万平方米,保证了辖区内街巷的畅通。
  1990年底,辖区有217条街巷总长为11.50万米,面积为725万平方米。除极少数街巷有石板路外,均实现了路面沥青化。新建、扩建了英雄山南路、纬二路北段、玉函路、舜玉路等道路,翻修沥青路路面23万平方米。
  第二节 排污、泄洪设施
  河道辖区在全市地势较高,地形南高北低。每年雨季,时有洪水顺势而下。辖区河流甚少,主要有兴济河、夹河、陈家大河、腊山河、广场西沟、新生大沟、民生大沟、四里山沟、南圩壕、西圩壕,除夹河外,均为排泄山洪的季节性河流或排洪泄污沟。
  夹河:源出趵突诸泉,古称泺水,位于辖区东北部,南起陈家大河,北注西护城河,全长350米,上宽6米,下宽5.3米,深2米,护岸用石块砌成,为趵突泉水流入护城河的一条河道,常年有水,水流缓慢。夹河与护城河统称为护城河。
  陈家大河:该河因清朝一财主陈继尧在河边修建木桥而得名。起于饮虎池,止于坤顺门桥,长490米,宽4.5米,深1.9米,护岸用乱石垒砌,土河底平时干枯,汛期南山洪水经此河汇入护城河。为辖区东北部泄洪沟。
  兴济河:又名柳塘河,发源于兴隆山东北峪沟,流经辖区后进入槐荫区地界,向北注入小清河,全长22公里。河床宽32~35米,深4米,是一条排泄山洪的季节性河流,全年流水期在7~9月份。相传此河可使济南免遭洪水之灾,故名兴济河。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山水考》载:“柳塘河,发源于玉函山(又名兴隆山,在市南20公里),西经奎山为十里河……总汇于匡山,由傅家庄流入小清河。”又据《济南市城市建设历史资料》称,济南1942年因降大雨,该河下游受灾严重,从西十里河至孟家桥开挖河道一段,即现在的兴济河。兴济河流经市中区段,位于辖区南部郎茂山桥(1986年更名为建设路桥)至西十里河,长3.5公里,深4.2米。
  腊山河:原名饮马河,源于腊山北坡,流经辖区七贤镇西部,在南吴家堡(槐荫区)西入小清河。全长6.7公里,河面宽8~15米,水面宽3~5米,正常流量为0.5立方米/秒,排洪流量为30立方米/秒,正常水深0.6米,排洪水深3~6米,主要用于灌溉、排洪、排涝。南圩壕:位于辖区东部,原为由山洪冲击而形成的一条排洪沟。据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建置考》载:清咸丰康申……筑圩以垣之,周四十里。同治乙丑改建石圩,丁卯夏甫经告成。是年,石圩筑起,壕亦建成。因壕位于石圩之南,故名南圩壕。流经历下、市中两区,自山东省体育场至民生大沟河叉子,流入西圩壕,全长2.38公里。流经本辖区部分自青年桥沿文化西路至民生大沟北端河叉子,长0.6公里,沟上宽13.5米,下宽11.5米,深4米左右,护岸用碎石砌成,汛期排洪,平时泄污。
  西圩壕:古称锦缠沟,位于辖区东北部。原系一条自然形成的山水沟,也是排洪泄污的一条两用明沟。据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历城县志·山水考》载:“锦缠沟在杆石桥下,西南山水所注,经迎仙桥(今英贤桥)北流入小清河。”1860年(清咸丰十年),为防捻军修建圩墙,掘土成壑,因在圩墙西侧,故称西圩壕。全长7.7公里,经市中、天桥两区。该水向北经西泺河排入小清河,流经本辖区部分自民生大沟河叉子,沿顺河街东侧至迎仙桥,长1.27公里,沟上宽15.5米,下宽14.5米,深4米,护岸用石块砌成。
  民生大沟:位于辖区中部,原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排洪山水沟。也称霸王涯沟。日伪开辟南商埠时,在西侧修建马路,称新民东四路,国民党统治时期改称民生大沟。该沟南接四里山沟,自经十路沿民生大街东侧流入西圩壕南端,长0.93公里,宽7米左右,深3米,护岸用乱石砌成,为排洪泄污两用明沟。1985年将经十路至毛巾厂段修建为钢筋混凝土拱沟,在沟上建筑宽27米的民生大街。
  新生大沟:位于辖区东郊,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排洪山水沟,护岸用碎石砌成。该沟南接广场西沟,自经十路沿青年西路东侧至文化西路,流入南圩壕。长0.7公里,上宽7米,下宽6米,深4.5米,平时沟内干枯,汛期洪水汹涌,为排洪泄污两用沟。
  四里山沟:位于辖区南部,原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排洪山水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部分地段被地面建筑物覆盖,已用碎石砌成暗沟。该沟由七里山、六里山、英雄山(四里山)西侧至南郊果园、省体育馆至经十路流入民生大沟,长1.5公里,沟上宽5米,下宽3.5米,深1.6米,为排洪泄污两用沟。
  广场西沟:位于辖区东南部,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山水沟,经整修后,部分地段用碎石砌成护岸。该沟自东八里洼沿玉函路和南郊宾馆西墙至经十路三孔桥,流入新生大沟,长3.5公里,沟上宽15米,下宽10米,深6米。
  排水管道 1904年济南开埠,在建路时就留有沟、涵,以供排水排污之用。据《市城建资料选编》(第一辑)载,1904~1928年辖区共有下水道暗沟(石板)5条,长4.23公里,明沟3条,长5.32公里。
  1929~1937年间,辖区下水道石板沟和砖砌方涵及明沟不系统,无归宿,为枝节型的。1931年下暴雨时,经一路被淹后,在经一路从纬五路向东,经馆驿街至西圩壕修建砖拱沟,以排泄纬六路以东经七路以北地区之水入西圩壕。同时又修建了杆石桥街拱沟,以排经七路以南之水入西圩壕。后因石板暗沟的结构和断面使排水不畅,1932年使用致敬洋灰公司(济南水泥厂)制造的直径60/40厘米的椭圆形无筋混凝土管和直径60厘米的圆形无筋混凝土管作为排水管道。先从纬一路、纬二路安装,后又陆续在经二、经四、经七和纬三、纬四等路安装铺设,并用博山模范窑厂定制的漏井缸代替砖砌漏井,埋设在经一路东段。
  1937~1945年间,修建南郊新市区共建下水道24条,长23.44公里。其中拱沟2条,长0.24公里;石板暗沟17条,长19.93公里;缸管沟5条,长3.26公里。下水道为雨污合流。1945~1948年,辖区没有修建下水道。
  1948年解放初期,由于地下排水不畅,几次暴雨成灾。之后,人民政府每年组织对辖区内的排污排水管沟进行疏浚清理。1986~1990年5年内,共挖检查井子206211个,疏浚各种管沟31万米,处理冒水1814处,保证了排污排水管道畅通。并对建设路、西青龙街、经一路、科技街、经二路、经九路等路段的排水管道进行新建、改建,累计5246米。对新生大沟、民生大沟、袁柳河进行护岸垒砌计1100平方米,对经十路明沟郎茂山路建挡土墙850米。对西护城河剪子巷工程,投资100万元,进行了截污改造,全长480米,宽5米,面积2400平方米。对西圩壕、民生大沟、新生大沟、陈家大河等部分河段进行了疏浚、清障,挖运淤泥25000立方米。
  市政基础排水工程 英雄山沟排水工程:起于儿童乐园东侧,向东穿马鞍山路,经苗圃至经十一路明沟。施工前为明沟,断面小,夏季雨水漫溢,影响交通。1988年6月开工,是年10月竣工,投资80万元。竣工后,此沟宽5米,深1.3~3.4米,矩形沟长266米。其中:西段暗沟118米,东段明沟148米。结构为钢筋砼盖板、砂、浆砌正毛石墙,乱石基础乱石沟底毛石垫层。
  英雄山南路排水工程:与该道路拓宽工程一同进行。施工前,因排水系统未形成,雨污水顺路向北自排,竣工后雨污分流。雨水管道两条,分别设在东西排机动车道下,分为两段,第一段南起23+55桩号,向北至济南市中锅炉厂北侧,路东雨水管穿路东与路西管相交排入十六里河。第二段东侧南起10+85桩号,北接英雄山路南端雨水管,两条共埋陶大管和钢筋砼管5557米。污水管道两条分别设在东西非机动车道下,南起24+00桩号,东侧的向北至-0+53桩号接入英雄山路污水管,西侧的向北至8+00桩号穿路接入东侧的污水管,两条共埋陶土管钢筋砼管4679米。
  纬二路北段排水工程:为该路段道路工程的配套工程。因路段上有驼峰,雨污水管道均分两段。驼峰南排入经一路拱沟,驼峰北排入雨污水合流管。共埋陶土管372米。污水管道为一条两段,均设在东西道两侧距沿石1.5米处,南段从0+35桩号起北至经一路石拱沟,北段从驼峰北5+16桩号起与路东雨污合流管相接,两段共埋陶土管255米。
  第三节 桥涵
  济南地处泰山穹窿北麓,饶有名泉湖山之胜。由于山多、泉多、河多、沟多,因此建造桥涵颇多。古代的桥梁多为方便行人、铁瓦木轮人力车、马车过往,桥梁宽度一般2~5米,以石板桥、石拱桥为多,质量坚固耐用。如原杆石桥于明嘉靖元年重修后至1956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广会桥(大板桥),于1865年重修后于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48年解放时,辖区内共有各种桥梁14座,涵洞6座,除普利桥于1931年用钢筋混凝土重建外,其余多为木石结构。解放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桥涵进行了扩建和新建,至1990年,辖区内有各种桥梁15座:迎仙桥、普利桥、林祥桥、清泉桥、杆石桥、青年桥、红桥、舜玉桥、舜耕桥、大板桥、小板桥、八一立交桥、刘长山大桥、建设路大桥、兴济河大桥。涵洞9座,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迎仙桥位于辖区东北部西圩壕上。东连英贤街,西接馆驿街。桥长16.5米,宽13米,其中车行道7米,人行道1.5×2米,沥青路面。结构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板桥,是连结辖区北部和天桥区东南部贯通西圩壕两岸的重要桥梁。旧志名迎思桥,后人改为迎仙桥。1520年(明正德十五年)创建以来,屡圮屡筑。1930~1938年韩复榘统治时期,将桥东之迎仙街改称英贤街,桥亦同时称英贤桥。但在市政建设资料中仍沿称迎仙桥。该桥原为石拱三孔桥,中孔3.5米,边孔各2.5米,196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桥。
  普利桥位于辖区东北部西圩壕上。东起普利街,西接经二路。桥长15米,宽14.2米,沥青路面。桥型结构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板桥,两侧有铁栏杆,是连接商埠与城内的交通桥。该桥原名会仙桥。据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济南府志·桥梁》载:“会仙桥在毗卢苍前锦缠沟第三桥赴齐河长清大路。”1904年开辟商埠,在永绥、永镇门间又辟一门称普利门,桥随改名为普利桥。该桥原为木桥,始建年代不详。1931年改建为三孔钢筋混凝土平桥,长15米。1966年改建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板桥。
  麟祥桥位于辖区东北部西圩壕上。东起共青团路,西接经四路,桥长15米,宽24.5米,沥青桥面。桥型结构为双孔钢筋混凝土板桥。荷载汽车10吨。桥两侧为铁柱栏杆。是连接城内和商埠地区的一座重要交通桥梁。该桥原名麟趾桥,始建年代不详。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济南府志·桥梁》载:“麟趾桥在麟趾巷西头锦缠沟第二桥。”1853年(清咸丰三年)修建圩墙时将麟趾桥堵死。1904年济南开埠时,将圩墙开口通行,建木桥。1906年建麟祥门时,桥易名为麟祥桥。该桥原是木桥。1949年重建,仍为三孔木桥。1956年建共青团路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并改称林祥桥。1962年7月暴雨成灾,该桥受到严重冲击,影响交通,1965年改建,始成今状。
  杆石桥位于辖区中部西圩壕上。东连文化西路、西青龙街、永长街,西接经七路。桥长16米,宽21米,沥青路面。两侧嵌装铁栏杆,桥型结构为双孔钢筋混凝土板桥,桥板厚0.3米。荷载汽车18吨,拖车80吨,泄洪能力每秒105立方米,是连接城区和商埠地区的一座重要桥梁。该桥原名旱石桥,为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约有四百年历史。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历城县志·建置考》载:“旱石桥跨锦缠沟,嘉靖元年重修。”又据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济南府志·桥梁》载:“杆石桥在府城西青龙街跨锦缠沟南来第一桥。”名称沿用至今。1957年改建,原结构不变,在桥两侧各加2.5米宽的木结构人行道作为临时桥。1962年扩建文化西路,1965年展宽杆石桥街,是年将该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桥。1981年4月又在两侧增设钢架附桥,各宽5米,始成今状。
  大板桥 位于辖区东北部大板桥街西口夹河上,古称广会桥,始建年代不详。1865年(清同治四年)重修,立碑于桥侧。桥型结构为单孔石拱桥,长8米,宽3.5米,孔净跨6米,净高2.5米,桥栏杆为石结构。1633年(明崇祯六年)《历乘·建置》载:“广会桥在趵突泉下流。”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历城县志·山水考》载:“泺水又北分二渠名曰夹河,以防水瀑涨也。平时东流恒微皆有桥,旧以木为之,名曰大板桥即旧志之广会桥也。”
  青年桥 位于辖区东部南圩壕上,因动员青年团员及青年参加义务劳动而命名。北连文化西路上新街,南接青年西路。1950年11月建成,桥长14米,宽10米,其中车行道6米,人行道2×2米,小石条路面,桥型结构为单孔砼拱桥,净跨6米,净高2.5米。荷载汽车10吨,拖车60吨,是辖区中部的重要桥梁。1985年又在两侧各加宽8米,桥面车行道宽为22米,人行道各宽2米,长16米,净跨为7.5米,净高3米,铁管栏杆,沥青路面。改建后桥载重为汽车20吨,拖车100吨。
  建设路大桥 位于辖区南部建设路南首兴济河上。桥型结构为四孔钢筋混凝土桥,净跨4×6米,净高5.5米,荷载汽车18吨,拖车100吨,为市区南郊重要桥梁。该桥建始于1953年,由济南石业石灰合作社(今济南石料厂)为运输石料而兴建的一座小石桥。1962年暴雨成灾,山洪将桥冲毁。1963年由市城建局重建,取名郎茂山桥。1985年,由市城建局和市中区政府、企业三方面集资重建,建成双曲拱式单孔钢筋混凝土桥,主拱跨度30米,引桥15米,沥青路面长200米,宽25米,1986年12月建成通车,更名为建设路大桥。
  八一立交桥 位于经十路和纬二路主道交叉点上。此处原为直径50米的中心环岛,交通经常堵塞,为此,济南市将立交桥工程列为1988年十项城市建设任务之首。1988年1月18日奠基,是年8月1日建成,工程总投资为3616万元。因占用济南军区八一广场和原八一礼堂旧址,故定为八一立交桥。该桥为三层互通式立体交叉,钢筋混凝土构成,上层高架桥连接纬二路和英雄山路,供南北直行机动车通行,总长560米,宽18米,为四车道,中有分隔带。主桥和分桥17孔蝙蝠式双立柱桥墩,引道为重力式挡土墙,用料石镶面。中层由两座跨越经十路的三孔连续板桥组成,各长50米,宽14米,供南北直行非机动车和行人使用。东西向非机动车和行人绕行于匝道和外侧。下层地道供东西直行机动车通行,其最低处距中层桥底4.5米,总长465米,宽18米,为四车道。地道利用此处地势较高的特点,不设泵房,自流排水。地道两侧挡土墙,按5:1放坡分为三个阶梯,种植花草,美化环境,道路两旁通透、开阔。四条匝道将高架桥与地道连接,供机动车转弯时行驶,其外侧有慢车道和人行道。在四条匝道之中,各设一座自动升降的高杆灯,主桥和分桥匝道桥下均设有壁灯和吊灯,在匝道外侧的人行道上设58盏路灯,桥下埋设电讯、自来水、雨水、污水管线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该桥有较好的交通功能,保证了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完全分流。机动车从四个道口进入立交桥,车流量每小时平均6500辆。
  清泉桥 位于辖区东部,坐落在西围壕上,桥形结构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板桥。桥面长15.34米,宽10.4米,总面积为159.5平方米。铁管栏杆,桥底杆高25.63米,板拱厚0.45米,净高3.5米,载重量8吨。该桥于1980年由济南自来水公司兴建,因位于清泉街东侧,故命名为清泉桥。
  红桥位于辖区东北部历下、市中两区交接地。此处原为一条由南向北自然形成的山河。1940年日寇侵占济南后,用红砖砌成一座小桥,故称红桥。也称为虹桥。1979年改为地下桥涵(改用石头砌垒),并将位置稍向东移,桥长6米,桥面展宽为50米。
  舜玉桥 位于辖区南部,东西走向,跨于西排水沟之上,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式桥梁。长24.8米,宽25米,桥面到沟底深8米,净跨20米,护栏为混凝土钢筋结构。设车行道、人行道,载重汽车20吨,挂车100吨。此处原排水沟有一涵洞,1986年由济南市政二公司在原址改建新桥,因桥在舜玉路上而得名。
  舜耕桥 位于辖区南部,南北走向,跨于东排水沟之上,北邻山东省交通厅机关,东邻山东省财政学院,为钢筋混凝土板拱桥,长28.44米,宽35米,净跨16米,桥面距沟底深8米,沥青路面,护栏为混凝土钢筋结构,载重汽车20吨,挂车100吨,原排水沟上无桥,周围是荒地,1986年舜耕路辟建时,由济南市政二公司在排水沟上新建,并命名舜耕桥。
  小板桥位于辖区东部趵突泉下流。桥型结构为五孔石板桥(涵),桥长8.8米,宽3.2米,面积28.16平方米。桥下中孔净跨1.69米,板拱厚0.35米,净高1.15米。据考证,该桥始建于清朝中叶,为石板涵桥,因桥体小,又靠近大板桥,故取名小板桥。
  刘长山大桥 位于辖区南部兴济河上,是以石头砌成的漫水桥。桥长60米,宽6米。桥面至河底深6.2米,净跨2米,沥青路面,两旁立有20厘米见方,高0.5米,间距2米的石柱护栏,承重50吨。1953年,济南市城建局在此修建一座拦水坝(一号坝),1962年7月被山洪冲毁。1967年由山东省生建机械厂、济南公安强劳所、济南铁路水泥厂等单位在原址重建单孔漫水桥。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该桥位于刘长山下,故命名刘长山大桥。
  兴济河大桥 位于辖区七里山街道办事处。济南空军司令部机关大院东南,跨于兴济河上,南北走向,此桥位于河道的曲线上,道路中心线与河流中心线交角为53°26′,长57米,垂直总宽度15.54米,面积684平方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混凝土钢筋结构,采用五墩二台六孔简支板桥式,主孔从桥面到河底深9.15米,边孔净高平均3.4米,沥青桥面,载重汽车20吨,挂车100吨。于1988年建成,为与下游兴济桥区别,故命名为兴济河大桥。
  第四节 供水 供电 供暖
  供水30年代以前,辖区居民用水由个体人工送给,水源为城内泉水。1934年4月,官商合股筹建济南市第一个自来水厂——趵突泉水厂。1935年12月,经七路纬四路斜马路南端建水塔,高35米,储水量为500立方米。1936年12月,趵突泉水厂建成,由济南市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管线长42公里,为城关和商埠部分地区供给生活用水。用户多为商号、机关、驻军。
  1939年,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由日军接管。同年移交济南市公署水道管理处。1940年,输水干管在辖区最远铺设到白马山车站。1945年,由济南市水道管理处管理全市自来水。
  1948年9月,济南市人民政府接管水道管理处,改为济南市自来水公司,整修设备,增设管线和售水站,新建机房。1954年在辖区南马鞍山建成7000立方米容量低压配水池,铺设直径500~600毫米输水管道4472米。1955年南马鞍山增设1200立方米容量的高压配水池,新建马鞍山加压站,安装100千瓦电机水泵两组,铺设直径250~300毫米的高压配水管道。经七路纬四路水塔因容量小不适应供水要求而停用。1957年,辖区自来水普及率达83.51%。
  1960~1961年,济南市自来水公司在辖区兴建饮虎池水厂和普利门水厂。1961年,普利门水厂简易供水。1964年,饮虎池水厂投入使用,供水能力为2.8万吨/日。1966年5月,普利门水厂建成,供水能力为6万吨/日。
  1967年,济南市自来水公司在辖区省体育馆东邻建成经十一路增压站,增压能力2万吨/日。1968年5月,建成南郊八里洼增压站。1975年7月,建成腊山水厂,供水能力4万吨/日,实现了东水西调。
  为了节水保泉,1988年6月,以卧虎山水库地表水为水源的南郊水厂建成使用,供水能力5万吨/日。
  1988~1990年,济南市自来水公司在辖区相继建成二七加压站和八里洼补压站。到1990年,辖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供电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山东沂水人刘恩柱出资27.9万元(银元)购德国西门子洋行42千瓦发电机两部,创办了济南第一个电力企业。供电范围仅限城区。
  济南电业自创办至1937年,发展缓慢。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辖区电力由济南市供电局统一供应。供电区域逐步扩展到郊区。1957年辖区供电最远到井家沟。1986年,原郊区七贤镇政府建立七贤镇供电站,隶属于济南市郊区供电局,承担七贤镇27个村的用电管理工作,全镇建62处配电室,74台变压器/9550千伏安。
  1989年元月,原郊区供电局撤销,七贤供电站13条10千伏高压线路上的27个村(居)及镇属企业的74台变压器,62处配电室,由济南供电局用电管理处接管。
  到1990年底,七贤供电站管理的配电室增加到79处,配电变压器增加到93台/14345千伏安。同时,进行设备改造,降损节能,高损变压器由原来的41台降到26台。
  供暖1985年前,辖区居民采暖方式主要为分散的家庭煤炉。部分有条件的单位自备锅炉,实行小范围集中供热。
  1985年,由济南市建材一厂分出部分职工,购进锅炉3台,建立南郊热电站,供气能力为35吨/时台。采取边施工边投产的方式,是年底为用户提供高温热气。铺设供热干管线两条,每条长4.5~5公里,其中一条从南郊供热站沿水泥厂路跨区到南辛庄为工厂用气;另一条沿纬二路到市政府,为居民生活采暖。
  1989年10月,南郊热电站与济南市建材一厂分离,成为独立企业,更名为济南市南郊热电厂。是年11月,林祥南街供热站建成,隶属区域供热公司。12月1日开始供热,面积近7万平方米,主要供驻地机关单位、宿舍生活采暖。
  1990年,济南市热电公司成立,济南市南郊热电厂、区域供热公司划归市热电公司。林祥南街供热站的供热面积发展到13万平方米。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