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普通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8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普通中学
分类号: G639.2
页数: 3
页码: 397-3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普通中学历史沿革:1951年春建校,1953年开设课程,1957年国家投资建商河二中,1958年始招收高中班2个,至1971年全县有高中22所,1971年实行社社办高中,归公社领导,全县有初中班30个,学生1534人,高中班2个,学生90人,后因经济形势好转,学生纷纷复学,全县有高中6个班,初中班29个,学生1466人,向各类大学输送新生169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中学停课闹革命,1967年改为二、二制,废除毕业升学考试,1969年大办联中,原有5所国办中学全部改为高级中学。
关键词: 商河县 教师 培训

内容

1951年春,德州行署投资建商河中学(今一中),当年招收初中班3个,学生150人,学制3年。1953年始按国家颁发的初中教学计划开设课程。1957年国家投资在龙桑寺附近的刘集村建成商河二中,原商河中学改称商河一中。1958年一中始招收高中班2个。国家又投资在玉皇庙、郑路、殷巷建第三、第四、第五中学。至此,全县共有初中班30个,1534人,高中班2个,90人。1959年又在胡集、岳桥两地建商河第六、第七中学。1961年遭受自然灾害后,六中、七中撤销,其他5处中学实行分点设校,以适应当时经济形势,有利于学生就读,但学生人数大为减少。1963年后,经济形势好转,学生纷纷复学。1965年全县有高中6个班,271人,初中班29个,1466人。3年向各类大学输送新生169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中学停课闹革命。1967年将高、初中原来的三、三学制改为二、二制,废除毕业升学考试。1969年大办联中,一般6~7个自然村1所,较大的村镇小学自办初中班,称之谓“小学戴帽”。原有5所国办中学全部改为高级中学。1971年又将5所国办中学的教师、校具平均分配到各公社中学,实行社社办高中,归公社领导。至此,全县有高中22所,联中300余所,由于普通中学急剧增加,师资、校舍严重不足,教育内部结构比例失调,加之学校可随意对教材进行“删、减、补、合”,甚至实行“政文合一”,只学所谓思想性强的文章,过多地练写“大批判文章”,数理、化学不学皆可。中学教育已名不符实。
  “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将22处高中调整为8处,归县教育局直接领导,1983年调整为5处,1984年又调整为2处,1988年只保留一中。初级中学1980年缩减为106处,1981年调整为93处。1982年在城内建第六中学,1984年除原三、四、五中外,22个乡镇一般只保留1处初中,称乡镇中学。1987年以后,玉皇庙镇在李庵、怀仁镇在古城、商河镇在城内青年路东首建乡镇第二中学。1990年县筹资在城南三里河建商河二中。至此,全县国办中学3处,即一中、二中、六中,均在县城内。乡镇中学31处,即商河镇一中(刘万枝)、商河镇二中、玉皇庙镇一中(玉西)、玉皇庙镇二中、玉皇庙三中(原商河三中)、贾庄中学、胡集一中、胡集二中(亚林庵)、张坊中学、怀仁镇一中、怀仁镇二中、殷巷镇一中(镇西)、殷巷镇二中(原商河五中)、韩庙中学、朱林联中、沙河中学、燕家中学、龙桑寺镇中学、刘集中学(原商河二中)、牛铺中学、常庄中学、郑路中学、武集联中、大袁联中、营子联中、展家中学、孙集中学、河南王中学、岳桥中学、杨庄铺中学、钱铺中学。县办一中、二中为高中,共26班,1638人。其余为初中,共342班,20377人。1990年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大专生215人,中专生358人,创历史最好成绩。同时,从1987年始,采取国家投资和集体、个人集资相结合的方法,加速了中学“校改”与基本建设工作。常庄乡中学、商河镇二中、商河一中、六中的教学楼相继落成。商河二中7600平方米的教学楼正在施工中。各中学的实验、仪器室及教育技术装备也基本完成。
  附:日伪时期的中学教育
  1942、1943年伪县警备队队长田敬堂、副队长李光明分别在城内及城南菜园建立“敬仁”、“光明”中学。初办时各招收初中班1个,40人,学制3年,开设国语、算术、经学、修身、日语等。1944年两校合并于城内,1945年共7班,280人,于县城解放前夕停办。
  商河县第一中学简介
  商河县第一中学(简称)商河一中,1951年春建于县城西北隅,称山东省商河中学。最初利用原敬仁中学旧土房47间,由德州地区配备干部、教师26人,招收初中学生3个班,136人,学制3年。到1953年初中招满3届,共13班,588人,教职工72人,其中专职教师28人。1957年更名为商河第一中学,并交县代管。1958年招收第一届高中,2班,90人,学制3年,1960年高中招满3届共8班,288人。初中班因受灾而减半,全校高、初中六个年级共20班,605人。1962年商河师范撤销,其校舍、校具归一中使用。1963年后,修300米运动场1个,理化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基本齐全。1966年全校占地13万平方米,有校舍300间,高中班6个,302人,初中班12个,624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校舍、桌凳、图书、仪器遭到严重破坏,学制、课程、教材极为混乱,教学质量下降。1970年新建礼堂,1978年校东院部分房舍划归体委等单位使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定为地区、县重点中学,从师资、经费各方面给于优惠,学校很快恢复正常秩序。1979年55人考入高校,其中5人考入清华大学。1986年后,停招初中班。1990年建4层3400平方米教学楼1座,含教室27个,教研室、办公室、会议室13个。另有图书室、资料室、阅览室9间,藏书26000册,生物、理化实验室、仪器室及药库34间,仪器3072件,动植物标本388件,语音室、微机室、卫生室及其他平房516间,400米运动场1个、大型体育运动器械62件,全校共占地11.34万平方米。教职工162人,其中专职教师87人,实验教师5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07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38人,二级教师39人,三级教师9人。共24个教学班,1516人,其中高一8班,572人;高二8班,392人;高三8班,552人。173人考入高校,其中本科生66人,专科生107人。42人升入中专。大中专生共215人,创历史最好成绩。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商河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实事求是地记述商河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水利、农业、林业、工业商业、经济管理、财税金融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