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篇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436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八篇 体育
分类号: G812.7
页数: 11
页码: 366-3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阴县体育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机构、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设施、体育竞赛等。
关键词: 平阴县 体育 体育运动

内容

第一章 机构
  体育运动委员会 1956年6月建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9人,专职干部2人。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设体育组。1972年恢复县体育运动委员会,设专职干部2人。1976年设专职副主任2人。1984年11月改为县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编3人。1986年恢复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业务股,职工5人。
  乡镇体育领导小组 1957年全县乡镇政府成立体育领导小组,1960年先后撤销。1985年乡镇政府建立乡镇体育运动委员会,1987年改为乡镇体育领导小组。
  平阴县业余体育学校 1976年创办县业余体校,设兼职校长1人,专职教练2人,兼职教练3人,开设田径、篮球、武术等3个业余训练班,运动员60人。1980年停办。1984年12月恢复,兼职干部1人,专职教练1人,中长跑运动员10名。1985年教练2人,田径运动员25人。1986年增设举重项目,在校生40人,专职教练3人,兼职教练2人。1987年有专职教练4人,5个运动队,共100名运动员,设田径、举重、自行车等项目。
  体育活动服务中心 1987年4月建立县体育活动服务中心,定编4人,隶属县体委领导。
  第二章 学校体育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体育课 清末、民国初期,小学设体操课,每周3课时。1922年改为体育课。低年级以游戏为主,兼学简单操法;中年级以兵式操、球类、哑铃操为主;高年级以兵式操、摔跤、球类、田径为主。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小学体育课沿用战前体育课内容。1949年10月至1953年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高年级以操法为主,低年级以游戏为主兼学简单操法。1954年重点推行《劳卫制暂行条例》,1956年全县中小学普及推行“劳卫制”,执行三级“劳卫制”锻炼标准。1964年推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75年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78年推行教育部制定的体育教学大纲。1982年后又推行重新修定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3、1984年一中、二中、实验小学连续两年被评为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先进单位。1987年全县中小学学生49631人达标,达标率87.07%。
  课外活动 平阴县中小学均设有早操和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以班为单位,以体育课所学过的内容为主,增添适合学生年龄及身体训练的体育项目。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选拔组队训练。1953~1975年训练项目以田径、武术、篮球为主。1976~1982年增设排球、乒乓球、羽毛球项目。1983~1987年增添举重、射击、小足球、手球等项目。
  体育教师队伍 建国前学校均设有兼职体育教师。1949~1957年全县体育教师43人,其中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40人。1972年增至139人,其中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131人。1987年有体育教师255人,其中专职5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1人,中专学历的41人)。
  1981年二中侯士钧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984年一中张跃山、十二中刘祥丑、体委副主任何述惠被评为“山东省体育开拓者”。1986年县业余体校教练员钱兆霞荣立三等功,县委、县政府颁发了证书和奖金。1987年县教育局教研室展茂伦被评为省优秀体育教研员,二中朱承安、实验小学刘庆芳、十三中解培强被评为省优秀体育教师。
  第二节 业余训练点
  1953年始在尹庄乡3所小学设立少年儿童业余武术训练点,1959年一中、二中、三中建立业余体校,1960年停办。1975年孔集公社的刁山坡、吉庄、孙庄3所联中,平阴棉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城关公社东关、南门联中曾设有排球训练点。1976年一中、二中、三中,城关公社的子顺联中、南门联中、东三里联中,东阿公社的东城联中,孝直公社的孝直联中等8处学校设立中长跑业余训练点。排球、中长跑业余训练点1980年先后解体。1984年地、县设立传统项目学校8处: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实验小学为田径、篮球,十三中为排球,九中为手球,六中为举重。运动员356人,分14个锻炼队。1985年平阴镇南门中心小学、子顺联中、旧县乡尹村联中、平阴棉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恢复建立4处中长跑业余训练点,每点10名运动员。1986年在孔村镇中心小学、平阴镇西桥口联中设立少年儿童业余武术训练点,在栾湾乡中心小学、十中设立中长跑业余训练点,十三中设田径、射击项目,实验小学设小足球项目。1987年业余武术训练点自行解体。十三中射击项目取消后增添篮球项目,十中增加举重项目。旧县乡尹村联中、平阴镇南门中心小学升为中长跑传统项目学校。
  第三章 群众体育
  第一节 农民体育
  武术 1897年山头村设有拳场,至1900年山头、土楼、桥口、寨里、黄坡5村练武者千余人。1934年前后,县城设有武术馆,有武师2人,练武者20人左右。流传民间的有长拳、太极拳、大红拳、小红拳、罗汉拳、少林拳等16个拳种。武术器械有刀、枪、剑、棍、弓、鞭、锏、铲等14种。
  1953年武术表演为县首届运动会项目之一。1957年县成立武术协会,在中土楼、东关、南门、西张营设立业余武术训练点。1966年停办。1984年县武术协会恢复,在平阴棉纺织厂、南门、东关、北崖、南栾湾、中土楼、孔村、西桥口村设8个业余武术训练队。训练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每点5~20人,农闲训练,每年春季举行一次武术表演活动。1985年平阴县被评为省武术挖掘工作先进县。1987年东阿镇、安城乡设立业余武术队,各有队员10名。
  游泳 1966~1975年县每年举行一次千人参加的游泳活动。1972年7月16日县举行游泳比赛,运动员583人,分13个梯队横渡黄河。
  棋类 县内盛行中国象棋、军棋、跳棋、田间地头棋(“四周”、“六周”、“九连”、“顶四子”、“憋死牛”、“转三城”、“老牛赶山”)等。
  狩猎 县内农民有农历九月九持棍牵犬、成群结队、行围布阵、捕捉野兽山禽的传统习惯。
  跳绳与踢毛毽 春冬两季甚为流行。跳绳分短跳、长跳、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简便易行。踢毛毽有单人踢、双人踢和多人踢,花样繁多。
  第二节 职工体育
  1952年县机关成立第一个青年男子篮球队,至1957年共建立职工篮球队15个,其中县委“旭峰队”、文教“钟声队”、金融“银鹰队”、县武装部和公安局“军联队”、卫生系统“白衣战士队”、一中“平中队”活动经常,每逢周末、节假日都有篮球赛。1960年解体。1954~1959年县直机关80%以上的干部参加工间操活动,1960年活动停止。1963~1966年职工体育活动逐步恢复,部分厂矿企事业单位、县直部分部门恢复工间操、工前操活动。每年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活动。“文化大革命”中职工体育活动一度中断。1976~1982年县每年举办1次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和中国象棋比赛。1983~1987年除篮球、乒乓球、中国象棋比赛外,增设足球、射击比赛项目。1983年县职工篮球代表队在泰安地区首届职工篮球运动会上,男子获第四名、女子获第二名。1985年在全县“体育活动月”中,有13736人次参加环城长跑、拔河、篮球、乒乓球、中国象棋、自行车慢行、田径等15个项目的比赛。1986年县第五届运动会有538人次参加篮球、乒乓球、武术、举重等项目比赛。1987年全县共举行13次职工专项运动会,1862人参加比赛。
  1975~1980年每年有一二个篮球代表队出访1~3次。1981~1987年多是基层篮球队出访。县篮球代表队先后到济南市、泰安市、聊城市、菏泽地区、肥城县、东平县、新汶市、章丘县、莱芜市、肥城矿务局、肥城石横电厂等地、市、县和单位参加友谊赛。
  1957~1987年先后邀请泰安、肥城煤矿、东平县、宁阳县、石横电厂、济南防化兵、泰安驻军6082部队、泰安军分区、济南红光化工厂等单位的篮球代表队来平阴进行表演活动。1986、1987年先后邀请济南市、济南郊区、历城县、长清县、济南钢铁厂等单位的老年门球队来平阴交流老年门球运动技术。
  第三节 老人·幼儿体育
  老年人体育 1983~1985年老年人体育活动列入全县体育竞赛计划,每年组织3~5次活动。1986、1987年每年举行10~15次活动。主要有登山、长跑、中国象棋、门球、气功、钓鱼等项目。
  1984年县老年登山代表队在泰安地区首届“劲松杯”老年登山比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获金杯奖。同年9月有3人被选调省老年登山二队,在参加全国及全省老年“劲松杯”登泰山比赛时,平阴县运动员分别获得省赛第三、九、十名。
  1984~1987年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举办15期气功培训班,768人次参加。推行的功法有鹤翔庄气功、气功自控疗法、导引养生功等。
  幼儿体育 1956~1987年全县幼儿园均有体育课,每节课15~30分钟。活动项目有滑梯、转盘、秋千、压板、荡船等,另外每天还做哑铃操、广播操、花环操等。幼儿比赛表演项目曾参加1976~1978年3次县农民运动会。1985年“六·一”,在县体育活动中心举办县首届儿童运动会,县直、厂矿和平阴镇12所幼儿园的200名幼儿运动员参加,有25米往返跑、25米传旗接力跑、25米往返骑三轮车、拔河、广播体操等5个项目的比赛和表演,同年幼儿拔河传旗接力跑项目还参加了县“体育活动月”的活动。
  第四章 体育设施
  第一节 运动场地
  县体育场 1971年县体委建250米跑道的小运动场1个,简易灯光球场1个,1980年废。1984年10月1日县体育场工程在老城动工,占地122亩。1985年5月1日带简易看台有400米8条炉渣跑道(内含足球场)的南北向丁级标准体育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6年1600平方米的看台灯光球场建成。1987年建成长36米宽21米训练房1座,长50米宽21米室外游泳池1个。
  基层运动场地 1953年前全县只有县城东门里完小设有200米跑道的小运动场。1954年一中建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后扩建为300米。1956~1958年二中、三中各建200米跑道的运动场1个。1964年县委、县人委、县供销社、一中、农具厂各建成简易灯光篮球场1个。1983年全县运动场地168个,其中有200~300米跑道的小运动场4个,篮排球场164个。1987年全县基层单位共有小运动场21个(其中有300米跑道1个,200~250米跑道20个),篮排球场328个(其中简易灯光球场6个),射击场3个,手球场6个,乒乓球活动室237个。
  第二节 体育器材
  1949年仅县城东门里完小有篮球、滑板、单杠、双杠、秋千等器材。1955年器材增至30种,1963年50种,1976年80种。1987年制式器材达到100种,自制器材50种。制式标准器材有联合攀登器、篮球架、排球架、单杠、垫子、跳箱、木马、山羊、足球门、举重器、拉力器、握力器、铁饼、标枪、汽枪、步枪、猎枪、手榴弹、救生衣、救生圈、攀登架、滑梯、转盘、秋千、铁球、铅球、实心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足球、羽毛球、门球、皮球、健身球、军棋、围棋、象棋、跳棋、康乐棋和武术器械等。自制简易器材有石篮、石锁、石担、毽子、跳绳、皮筋、沙袋、沙包、沙带、铁环、风筝、弹弓、接力棒等。
  第五章 体育竞赛
  第一节 县运动会
  1930年(民国19年)县举行各级小学春季运动会1次,十余所学校的学生参加比赛,会期2天,以尹庄、西关初小的武术表演最为精彩。1932年以后,县曾举行过数次运动会。
  1953、1955、1956年在老县城东门里完小运动场举办建国后第一、二、三届运动会。1957年第四届运动会在一中举办,运动员288人,其中男运动员246人。4人破4项县纪录。1963~1965年县每年举办单项运动会3~5次。1968~1970年县每年举办2~4次运动会。1971~1975年每年举办运动会4~6次。1976~1982年每年举办运动会5~8次。1981年举办县级单项运动会5次,参赛运动员915人,9人破9项县纪录,8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其中三级7人,少年级1人)。1983~1985年每年举办单项运动会8~15次。竞赛项目有田径、越野、球类、棋类、射击、举重、武术等。1986年竞赛制度实行改革,每2年举办一次全县运动会、一次系统运动会。同年举办县第五届运动会,会址在县体育活动服务中心,竞赛项目有田径、越野、篮球、乒乓球、足球、武术、举重、射击、中国象棋9个项目。942名男女运动员参加比赛。运动会历时32天。1987年举办系统运动会,开展28项次比赛,参赛运动员6534人次。
  第二节 县运动员参加的全国、省、地(市)运动会
  1971~1987年县运动员及体育代表队参加全国运动会1次,省运动会及省级比赛8次,地市级运动会及地市级比赛22次。1976、1986年先后在平阴举办了泰安地区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济南市四县一郊中学生篮球赛。
  1987年3月尹逊新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第六届运动会马拉松赛中获女子普通组42.195公里赛全国第二十一名。
  1974年10月展凤岚在济南举行的省十届运动会上获女子少年组赛跑1500米第五名、800米第八名、400米第九名,任德元在男子普通组75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分别获抓举、挺举、总成绩3个第三名。1986年9月焦学福在青岛举行的省十三届运动会上分获男子少年组1500米、3000米赛第三名、第七名。1978年于宪生在益都举行的省越野赛男子普通组10000米赛中获第一名。1983年孔繁祥在菏泽举行的省越野分区赛中获男子普通组15000米赛第一名;在济南举行的省马拉松赛男子普通组42.195公里赛中又获第二名。1987年4月焦学福在牟平举行的省越野竞走赛中获男子普通组5000米、10000米、15000米赛3个第四名。
  1971、1972年平阴县代表队在泰安地区战备越野赛中分别获团体第一名、第二名。1973~1985年期间平阴县每年都组成代表队参加泰安地区越野赛。1977年获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二名,1980~1983年连续4年获普通组第二名。1986、1987年平阴县代表队分别参加了济南市越野长跑比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越野长跑赛中两年获6个第一名,在1987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男子组、女子组两个第一名。

知识出处

平阴县志

《平阴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有叙有议,是全志之纲;大事记,纵贯古今,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重点记叙对全县有影响的大事或带有起点性的新事,为全志之经;专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只记实事,不作评述,为全志之纬。专志设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军事、公检法司、人事·劳动、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渔业、黄河、特产、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计划·统计、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俗·宗教·谚语、人物共30篇122章316节,节以下根据需要设目;附录,主要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