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篇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392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六篇 文化
分类号: G127.52
页数: 15
页码: 343-3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阴县志的文化,包括机构、文化设施、群众文化、图书·档案、电影、新闻、文物古迹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平阴县 文化 地方文化

内容

第一章 机构
  文化局 1956年6月县始设文化科。1962年文化科与教育局合并为文教局。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宣传组分管文化。1976年2月成立文化局。1987年文化局有职工6人;下设文化馆、电影公司等。
  档案局 1960年1月县设档案馆,干部4人。1962年3月建立档案科,干部3人,科、馆合署办公,6月科、馆撤销。1963年1月建立县档案局,复设档案馆,局、馆合署办公。1977年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档案室,干部1人。1979年11月恢复县档案局、档案馆。1984年5月县档案局改为档案科,科、馆合署办公,共有干部5人。1985年9月档案科改为档案局。1987年档案局、馆共有干部8人。
  广播电视局 1950年始设收音站,有收音员1人。1956年11月筹建广播站,1958年1月1日建成县广播站并正式播音。1971年建成12个公社广播放大站,县、社共有职工67人。1976年县广播站改称广播事业局,1984年又改称广播电视管理站,1985年改称广播电视局,下设12个乡镇广播放大站,共有职工49人。1987年广播电视局内设宣传、人秘、事业三股和电视差转台、维修服务部,共有职工35人;下设12个乡镇广播站,职工21人。
  第二章 文化设施
  鲁班戏楼 位于县城文庙西与鲁班庙相对。相传明初四大作(铁、木、石、泥匠)为纪念鲁班所建。元宵灯节或天旱祈雨均在此唱大戏,台前广场可容3000人。戏楼为木石结构,台口宽6米,台高1.5米。因年久失修,1958年拆除。
  红星剧场 1955年底建成,座落于县城榆山路北端路西。舞台长9米,宽8米,台深12米。容纳800人。1957年10月扩建后可容纳观众1300人。1984年7月拆除。
  县电影院 1976年11月建成,座落在县城榆山路中段路西。建筑面积2073平方米,座椅1227个,配备“松花江”5501型放映座机1台。
  平阴镇影剧院 1980年建成,座落在县城黄河路南端路东,建筑面积1668平方米。舞台长13米,高3米,台深13米,座椅1380个。配备“松花江”5502型放映座机1台。
  东阿镇影剧院 1985年5月建成,座落在东阿镇少岱山东侧,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座椅1000个。配备“松花江”5502型放映座机1台。
  工人文化宫 1986年建成,座落在县城榆山路中段路西,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综合活动楼2184平方米。设图书室、阅览室、资料室、录像放映室、乒乓球室、棋室、展览室、美术室、摄影室、舞厅、教室、旱冰场、灯光篮球场、台球室等。
  第三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文化馆·站
  文化馆 1950年筹建,1951年下半年正式办公,馆址老县城文庙,职工6人。1953年初内设图书阅览室,有专职图书管理员2人。1967年文化馆迁至新县城榆山路中段路东,职工6人。1968年底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2年恢复文化馆建制,职工8人,设图书室和文艺创作、美术、音乐、文物等组。1983年5月设县博物馆筹建处。1987年文化馆有职工19人。
  文化站 1953年建立东阿镇文化站,1966年撤销。1976~1977年12处公社先后建起社办公助的文化站。1985年易名为乡镇文化站,同年将12个乡镇的12名文化站工作人员分别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或招聘干部。1987年12个乡镇文化站均设有图书室、电视室、文化室等文化活动场所。
  第二节 文艺团体
  业余京剧团 民国时期京剧传入平阴。至1945年发展成20人的业余京剧团。50年代县南门业余京剧团比较活跃,春节、灯会在鲁班戏楼公演。剧目有《战长沙》、《黄金台》、《华容道》、《四进士》等。1968年改为文艺宣传队,演出《红灯记》、《沙家浜》等现代戏。1977年文艺宣传队撤销。东阿镇南门业余京剧团1952年建立。剧目有《捉放曹》、《阿侬卖女》等。1966年解散。
  县豫剧团 县豫剧团前身是1938年(民国27年)东阿镇山东梆子长胜班。1956年6月建立县豫剧团,演职员70人;9月又设县豫剧二团,演职员30人。1957年县豫剧二团并入县豫剧团,演职员55人。1960年演职员75人。1962年演职员60人。1969年8月县豫剧团撤销,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职员46人。1977年底文艺宣传队撤销,恢复县豫剧团。1986年1月撤销。
  业余山东梆子剧团 吉城玩友社山东梆子剧团建于1879年(光绪五年)。1945年前后比较活跃。主要剧目有《游西湖》等。1965年解散。旧县山东梆子剧团1948年建立。主要剧目有《薛平贵》、《二进宫》等。1958年解散。
  业余河北梆子剧团 河北梆子又称横笛梆子,在平阴流传较广的有店子乡西张河北梆子戏班、平阴镇子顺南队河北梆子剧团、栾湾乡望口山横笛梆子张家戏班等,后逐步解散。
  业余木偶剧团 1883年(光绪九年)大官村庄乡子弟木偶戏玩局成立。1931年(民国20年)绅士出钱置箱。1932年二月二在本村演出。1936年扩充箱底,改进木偶制作、操作技术。1949年停演。1956年9月县红星木偶剧团成立,演职员37人。除演传统戏外,还演现代戏《一块银元》、《三世仇》等剧目。1960年撤销。
  第三节 民间文艺
  四弦戏 亦称“四根弦”、“两夹弦”。主要乐器是四弦琴。流行在东蛮子、西桥口等山乡。东蛮子四根弦戏班1850年(道光三十年)开始活动,西桥口四根弦戏班1922年(民国11年)开始活动。70年代后四弦戏逐渐冷落。
  花鼓戏 无乐器伴奏。演员演唱时化装简单,腰系一鼓,边敲边舞。遇有武场,演员也挥刀舞枪,扬鞭策“马”。孙官庄花鼓戏班较有名气。70年代后逐渐消失。
  皮影戏 也叫影戏、灯戏。三个人即可演出。胡庄皮影社1951年成立,1956年停演。1987年部分地区仍有皮影戏活动。
  加鼓通 始于道光年间,以宋柳沟村为中心。舞蹈为男“3人舞”,1人唱板引,2人唱板腿。唱板引者在中间,唱板腿者在两侧。共24套鼓点,随锣鼓节奏舞动。加鼓通原为民间祈雨的一种舞蹈形式。1963年经改编、加工赋于以新的寓意和内容,反映现代生活。1964年春节后赴泰安地区参加文艺会演并获奖。同年改编为《丰收舞》。1986年6月在《丰收舞》的基础上创作出《幸福路》,参加济南市的舞蹈会演,获创作二等奖。
  斗王皮 乾隆年间兵部侍郎孙光祀以济南府养济院门旁掌鞋的王皮为模特,以民间乐曲为基础,创作出《斗王皮》,亦称《十八个大姐斗王皮》,是融歌舞为一体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盛行于郭柳沟村一带。这一节目有王皮、小扛活、王皮的18个老婆共20个角色。1940年郭柳沟村成立王皮戒赌社。1958年3月县文化馆在《斗王皮》的基础上改编为大型舞蹈《唱灯》,参加全省歌舞会演,获创作奖。
  跑旱船 亦称玩花船,是带大型道具的双人舞蹈,1人驾船,1人充当艄公。玩船艄公为丑角,手持船篙嬉戏逗趣。此舞蹈形式历史悠久,遍及城乡,至今不衰。
  玩狮狍 属带道具的多人集体舞。建国前东阿镇西北门的“健身玩友”社比较闻名,建国后消失。玩狮狍高难动作较多,可跃上一米高的桌子做“单过桥”、“双过桥”、“翘首望月”、“举足探海”、“捉球扑空”、“双狮打滚”、“双狮争斗”等精彩的表演。解放后每年逢元宵佳节全县仍有演出活动。
  耍龙灯 清末民初平阴就有耍龙灯的传统。1928年7月县政府曾下令民间以玩龙灯进行祈雨活动。1978年后遍及城乡,每年逢元宵佳节都有较大活动。
  民间曲艺 1926年平阴县著名艺人于传斌用竹板伴奏说唱《武松传》等。建国后高庆海继承发展了于传斌的说唱技艺,多次参加省、地曲艺会演。另外流行平阴各地的民间曲艺还有渔鼓、河南坠子和山东琴书。
  第四节 文艺创作
  小说、散文、诗歌 1972年县文化馆设专职文艺创作辅导员,并编印《大众演唱》、《文艺习作》、《平阴文艺》等小型刊物,至1987年业余创作队伍发展到105人,其中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1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1人,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5人。
  1975~1987年全县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在省、市(地)以上报刊共发表236篇。
  戏曲曲艺 1956年娄玉荣编写的小戏曲《女儿一心要练武》、《应征》获泰安地区戏曲创作二等奖。1962年孔令才创作的戏曲《三下驴》参加全省戏曲会演。1972年戏曲《黄河岸边》、《买笼头》参加泰安地区创作会演。1975年11月《黄河岸边》经修改再次参加泰安地区创作会演。1977年12月孔令才等集体创作的戏剧《找老伴》参加泰安地区会演,并在泰安《群众演唱》上发表。1978年乔修罡创作的戏剧《出厂之后》参加泰安地区会演;同年8月李庆余创作的豫剧《让新房》参加全省调演,获剧本奖、演出奖,并于同年12月在《山东文艺》上发表。是年孔宪才创作的戏曲《三考老王》在《山东文艺》上发表,1981年6月创作的快书《合伙》在甘肃《陇苗》上发表。1984年马文平创作的戏剧《集上的喜剧》在《山东戏剧丛刊》上发表,1986年创作的小品《他们的心愿》在《山东戏剧丛刊》上发表。1987年孔宪才创作的戏曲《傻小子》在上海《小舞台》上发表。
  音乐舞蹈 1958年秋县文化馆编创《唱灯》。1972年县文艺宣传队编演《玫瑰舞》,1973年4月参加泰安地区音乐舞蹈会演,1974年6月中央电视台在平阴录制《引黄上山》将《玫瑰舞》收入其中。1983~1984年有10件音乐作品参加泰安地区调演,其中何振桐的笛子独奏《大观灯》、柳会青的二胡独奏《翠屏山下玫瑰红》、张邦苓的独唱《平阴美》获二等奖,韩子奎作词、方炳彪作曲的《平阴美》获音乐创作一等奖,马金星作词、方炳彪作曲的《咱村姑娘最爱美》获音乐创作优秀作曲奖。1986年6月在济南市“热爱家乡,建设泉城”音乐舞蹈调演中,歌曲《平阴美》和表演唱《俺和泉城来比美》获表演三等奖。同年7月方炳彪作曲的歌曲《幸福路》参加全省歌曲调演。美术 1973年县文化馆集体创作的年画《五月玫瑰红漫烂》和张鹤声创作的国画《二级站》参加全县画展。1981年县文化馆举办书画摄影展,25位作者的110幅作品参加了展出。1982年有11件美术作品参加泰安地区职工书画展,其中陈杰创作的水墨国画《逼上梁山》被选送参加省展,1件作品进京展出。1983年12月任德昌创作的国画《风荷》和《东平湖之夜》参加全省农民画展。1984年县文化馆举办张鹤声画展和阴维克中国画展,县文化馆陈杰创作的作品进京参加全国民间美工展览。1986年张鹤声创作的《开山治富》在《齐鲁乡情》上发表,县文化馆美术工作者创作的风光水彩画参加济南——西宁联展。1987年张鹤声创作的《灵岩风光》在《齐鲁乡情》上发表。
  摄影 1977年阴维克摄制的《翠屏奇观》在《大众摄影》上发表。1982年1月孙志刚摄制的《青蛙探海》在《山东文学》上发表。1983年8月阴维克摄制的《家乡饭》参加全省青年摄影展,9月孙志刚摄制的《敬你一杯》在《摄影世界》上发表。1984年孙志刚摄制的《补》在《山东青年》上发表。
  书法 1982年县文化馆举办老干部书法展。1983年5月杨克仲的《教书育人》在《山东教育》上发表。1986年石仲琪的《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参加山东省老干部书法展。1987年全县有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2人。
  第四章 图书·档案
  第一节 图书
  发行 1950年平阴大众书店成立,职工3人。1954年6月改称新华书店肥城支店平阴门市部,职工5人。1956年改称新华书店平阴支店,职工7人,同年发行图书17.7万册。1959年改称平阴县新华书店,职工16人,年发行图书121.7万册。1963年改称山东省新华书店平阴县店,年发行图书37.8万册。1969年复称平阴县新华书店。1987年职工26人,另有12个乡镇图书门市部,年发行图书198万余册。
  藏书 1928年(民国17年)县民众教育馆藏书两千余册。1951年县文化馆购置图书千余册。1953年文化馆设图书室。1958年文化馆图书室藏书三千余册、报刊杂志五十余种。1965年藏书九千余册,“文化大革命”中焚毁四千余册。1987年藏书又恢复到九千余册,内有古籍1900册。
  1987年12个乡镇的文化站均有图书室,东阿镇文化站图书室藏书最多,为二千余册。全县130个村文化室以安城村藏书最多,为二千余册;全县村文化室共计藏书35000册。济南第七棉纺织厂、平阴标准件厂和山东平阴铝厂3家藏书二万余册,平阴一中藏书二万余册,县工人文化宫藏书1.1万册,县教师进修学校藏书1万册,县实验小学藏书3000册,县医院藏书2000册。
  借阅 1928年(民国17年)始,县民众教育馆图书室对外借阅。1951年县文化馆开展图书阅览活动;1953年设阅览室,配专职管理员2人,每天平均接待百余人次,有借书证100个,同时还开展“流动图书箱”活动;1966年阅览室每天平均接纳三百余人次;1981年发放400个借书证。
  各企事业单位的图书室定期或不定期向本单位人员开展借阅活动。
  第二节 档案
  馆藏 1960年馆库为33平方米的2间平房。1979年为66平方米的4间平房。1987年馆舍面积260平方米,其中库房160平方米,有档案橱98个(套),去湿机1台,空调机2台,毛发湿温度记录仪4台及其它专用设备21台件。
  1960~1977年县档案馆保存县委、县政府的文书档案。1979年始接收县直单位的档案进馆。1987年接收县委、县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团体和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和历史档案资料。同年底,档案馆保管43个全宗档案10406卷,其中革命历史档案6卷,现行档案10400卷。在馆藏档案门类中,文书档案8415卷,会计档案1354卷,林权证档案579卷,人口普查档案46卷,“三名”(名人、名胜古迹、名优产品)档案12卷。另有照片档案767张。
  全县馆藏档案资料共分11个大类9157册。比较珍贵的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于慎行著《兖州府志》6册、《读史漫录》10卷,清道光年间木刻本《谷山笔麈》4册,1882年(光绪八年)顾炎武著《山东考古录》7册,翟化鹏纂修的光绪年间木刻本《平阴县志》8卷,1935年(民国24年)《平阴县志》手抄本8册,1939年1月~1942年12月的423期《大众日报》,玫瑰、阿胶档案资料一批。
  利用 档案馆自1960年开始编制案卷目录、全引目录、文号索引、人名索引、存放地点索引及部分全宗的文件卡和人名卡等。1979~1987年接待查档5926人次,提供档案11494卷次。为编写中共平阴县党史资料和县志稿,为落实党的政策,均提供了大批资料;提供全宗档案,为4名离退休干部、职工和12名民办教师解决了工资和农转非问题;提供知青档案,为13名原在平阴县下乡的知青确定了工龄;提供土地征用档案,解决了多起土地纠纷问题。
  第五章 电影
  第一节 电影公司
  1955年8月县电影放映队成立,职工4人。1959年9月改称平阴县电影放映中队,职工4人;全县有16毫米放映机2部。1962年县电影放映中队下辖3个小队。1970年8月建县电影管理站,职工12人。1976年建县电影院。1983年初县电影管理站改称县电影放映公司。1984年10月公司下设办公室和机检、放映发行、财会、宣传4股,职工31人。1985年7月栾湾乡电影放映管理站建成,1986年2月孔村镇电影放映管理站建成。1987年县电影公司共有职工35人,下辖42个放映单位(其中县办1个、厂矿办3个、学校办3个乡镇办16个、村办15个、个体办4个),全县有16毫米放映机46部,35毫米放映机5部。
  第二节 电影放映
  1935年3月济南籍的东阿城坐商在东门外的宗家院内首次放映无声电影,9月东阿西城山西会馆和老盐店内放映无声电影《西游记》。
  1953年冬泰安地区电影中队52分队在平阴县城首次放映有声电影故事片《白毛女》。1955年后县电影队在农村巡回放映《保卫家乡》、《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董存瑞》、《天仙配》等影片,每场观众平均千余人。1960~1966年全县有两个电影队在城乡巡回放映《狼牙山五壮士》、《红旗谱》、《新儿女英雄传》、《李双双》、《地雷战》、《南征北战》等。1967~1975年新影片少,内容单一,主要影片有《红灯记》、《沙家浜》等。1976~1979年放映《艳阳天》、《闪闪的红星》等。1980~1987年主要放映《喜盈门》、《少林寺》、《月亮湾的笑声》、《甜蜜的事业》、《风雨下钟山》、《高山下的花环》等。
  第六章 新闻
  第一节 广播
  1950年底县设收音站,有收音机、留声机、15瓦扩大机各1部,高音喇叭1只。1953年增加15瓦交直流两用收音机1部,15瓦高音喇叭2只和手摇发电机1台。1954年全县有收音机20部,部分区委、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设专职或兼职收音员。1956年收音站停止收音。
  1956年11月筹建县广播站,购买50瓦扩音机、录音机、电唱机各1部,12.5千瓦发电机1台。1957年举办3期广播线路员训练班,50人参加学习。1958年1月1日县广播站正式播音,每天3个小时,同年架设由乡至村的广播线140杆公里,装喇叭759只。1971年建公社放大站12个,县、社职工67人,扩音机12部,总功率6.25千瓦,架设广播专线389杆公里,入户喇叭51350只,入户率74%,每天播音6小时。1976年广播站改称广播事业局。1984年广播事业局改称广播电视管理站。1985年改称广播电视局,下设12个乡镇放大站,职工49人,扩音机15部,总功率7.85千瓦,架设广播专线498.4杆公里,入户喇叭69000只,入户率83%,每天早、中、晚播音8小时,节目有“新闻”、“文化生活”、“科技讲座”等。1987年广播电视局内设宣传股、人秘股、事业股、服务部、电视差转台,职工35人。下设12个乡镇广播站,工作人员21人。全县广播系统有扩音机17部,总功率8.85千瓦,广播专线556杆公里,入户喇叭77647只,入户率92%。每天播音7小时23分,分早、中、晚3次播出。自办节目有《全县联播》、《文化生活》、《听众服务》、《简明新闻》等。定时转播的中央台节目有《新闻联播》、《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新闻与报纸摘要》等,定时转播省台节目有《新闻》、《对农村广播》、《少儿节目》、《文艺》等。广播音质清晰,效果稳定。
  1987年全县有骨干通讯员100人,年来稿5510份,利用2500份,利用率45.4%。
  第二节 电视
  电视收看始于70年代初期。1978年全县有电视机82台,其中县城47台。1987年全县有黑白电视机4480台,彩色电视机1520台,其中县城有黑白电视机1200台,彩色电视机600台。
  1983年集资2.7万元,购50瓦差转机1台、10瓦差转机2台及接收、发射天线,建起电视差转台,开始试播。1985年因接收信号弱,转播图象不清晰停止转播。1986年在县城小白山征地12.4亩,新建电视差转台和400平方米工作楼1座,架设50米高的接收发射天线,7月1日试播,辐射直径10公里,每天从下午6时30分开始转播,至夜间中央电视1台节目结束止。1987年1月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直接接收卫星信号转播。工作人员6人(含广播局内)。
  第三节 报纸
  1958年11月中共平阴县委机关报《平阴大众》创刊,版面为8开4版,每周两期,每期3000份。内容除转摘中央、省报重要新闻外,重点反映平阴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新成就。设主编(兼)1人,副主编1人,编辑5人,记者3人。报社附设印刷厂,工人15名。1959年全县有通讯组20个;1960年发展到100个,有通讯员1200人。1960年8月停刊,前后共出版190期。
  第七章 文物古迹
  第一节 古遗址
  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4处:
  北安故城遗址 位于安城村东50米,距县城5公里。是四面临沟的高台地,总面积9100平方米,文化层深3~5米,系早商至战国时期先民遗址。
  斗祭台遗址 位于玫瑰乡王镐店村东,距县城12.5公里。遗址北距山300米,南距玉带河200米,为椭圆形高台地,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文化层深3~5米,是商代先民遗址。
  姜女坟遗址 位于洪范池乡谢庄村南600米,西临浪溪河,东距于林250米,距县城30公里。遗址南北长70米,东西宽35米,为椎积状圆台地,文化层深达8米,属大汶口文化。相传为孟姜女之墓。
  旧县遗址 位于旧县村东,华山和悬岭山谷中,距县城31公里。遗址分南北两片,中有霸王沟穿过,文化层深1~3米,总面积8000平方米,属商周先民遗址。据《史记》和〔民国〕《东阿县志》载,此处有楚霸王项羽墓。
  张庄遗址 位于玫瑰乡张庄村西小山顶部,距县城10公里。遗址为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5米的条形地段,文化层深2~3米,是商周先民遗址。
  邿邑故城遗址 位于东阿镇小屯村西邿山顶部,距县城17.5公里。遗址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文化层深0.5~2米,为商周故城遗址。
  阳谷邑城遗址 位于旧县乡王古店村东,凤凰山西,距县城40公里。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00米,文化层深0.5~1.5米,是商周先民遗址。
  胡坡遗址 位于李沟乡胡坡村南,距县城18公里。系商代先民遗址,呈圆形台地,直径50米,文化层深1~2米,暴露有大量灰坑、陶器残片、兽骨、磨制石器、龟甲。
  团山遗址 位于李沟乡团山沟村西50米,距县城20公里。遗址在团山顶部,呈椭圆形高台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50米,文化层深1.5~3米,为商周先民遗址。
  张沟遗址 位于孝直镇张沟村东北150米,西、南、北三面是山谷,距县城15公里。遗址呈椭圆形,东高西低,呈缓坡状,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0米,文化层深1~3米,为商周先民遗址。
  东山遗址 位于孝直镇东湿口山村西北500米,距县城28公里。遗址系椭圆形高台地,文化层南部深3~5米,北部深1~1.5米,为商周先民遗址。
  半边井遗址 位于李沟乡半边井村南500米,距县城24.5公里。总面积900平方米,文化层深2~4米,为商周先民遗址。
  桃花峪遗址 位于安城乡毛铺村东1500米,距县城13.5公里。总面积700平方米,文化层深1米左右,为商周先民遗址。
  南石峡遗址 位于玫瑰乡南石峡村东北,距县城14公里。总面积125000平方米,文化层深1~1.5米,为汉代先民遗址。
  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处:
  罗寨遗址 位于玫瑰乡罗宅村北500米,距县城8公里。遗址在相对高度80米的虎山顶部,呈圆台型,直径30米,文化层深0.5~1米,为商周先民遗址。
  崔山头遗址 位于刁山坡镇崔山头村北1000米处,距县城13公里。遗址在相对高度50米的小山顶部,分东西两段,东段呈椭圆形高台地,西段呈条形,总面积1400平方米,为商代先民遗址。
  第二节 古墓葬
  孟庄汉墓 位于东阿镇孟庄村南,距县城25公里。原有8座,“文化大革命”中破坏6座。暴露于地面的一座墓室共三间,南北长11.5米,东西宽7.8米,呈“凸”字状,石柱饰以高浮雕人物和动物图象,石过梁三面磨光,饰以阴线刻车马人物图象。墓顶用巨石扣结,呈盝顶。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王墓 位于玫瑰乡赵台村南,距县城12.5公里。金代平阴人王去非,谥号“醇德先生”;王去执,翰林,精医学。兄弟二人死后同葬于此,故称“双王墓”。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之绍墓 位于玫瑰乡赵台村南,“双王墓”东,距县城12.5公里。李之绍系金代平阴县人,曾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著《果斋文集》,与王去非、王去执被誉为“三贤”,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则墓 位于玫瑰乡焦庄村南焦家林,距县城10公里。墓室为青砖砌成,内有石棺椁。焦则为宋代平阴县人,号称“焦善人”。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屯西汉墓群 位于刁山坡镇新屯村南,距县城15公里。墓区东西长250米,南北宽80米,总面积2万平方米。墓穴密集,多数为西汉墓,少量为战国墓。1986年暴露3座,其中大墓1座,小墓2座。大墓为石结构回廊式方形墓,墓门浮雕铺首,棺床阴刻行龙和穿璧纹饰,出土陶器40件,铜器2件,五铢钱50枚。小墓为青石巨料扣结而成长方形墓室,墓壁阴刻车马、人物、房屋、龙、币等图象。
  第三节 古建筑
  石门 位于东阿镇小屯村北,距县城20公里。石门高3米,宽5米,洞深19.5米,为东阿通平阴的要道,东周时开凿。洞西南古寺庙遗址犹存。晚霞从洞中穿射如长虹,古称平阴八景之一,谓之“石门晚照”。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翠屏山多佛塔 位于翠屏山山顶,距县城10公里。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修。塔踞玉皇阁院内,为八角形石塔,13级,高19.7米,塔底周长18.5米。每级都砌有佛龛,龛内镌有唐代立雕石佛104尊,现存84尊,大者高1.1米,小者0.6米。197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古建筑群 位于新县城西0.5公里处。主体建筑为宋元符年间所建。建筑群坐北向南,南北长198米,东西宽80米,占地20亩。现存棂星门、大成殿、明伦堂为宋代建筑。1985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济桥 原名浪溪桥,位于东阿镇老城,跨浪溪河上,距县城25公里。桥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建成,为3孔石拱桥。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更名为永济桥。历经重建,至清道光三年(1823年)改建为1孔石拱桥,长98米,宽7米。桥栏上有立雕坐狮8对,神态各异。1980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范池 位于洪范池乡西池村,距县城32.5公里。池为明代所建,呈正方形,石砌,内径7米,深6.3米,四周建有回台,池水清冽泓大。池上有护身石栏,由望柱和栏板构成,雕以坐狮、花卉。池北存有金代所建龙王庙一座。庙前有古树两株,长势旺盛。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路桥 位于李沟乡高路桥村北300米,距县城21公里。为单孔拱形石桥,始建年代不详,明弘治年间重修,长4.2米,宽2.5米,高2.6米。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氏节孝坊 位于旧县乡尹村二村西50米,距县城28公里。为单脊飞檐垂珠联杖三洞门式石雕大坊,阔8.25米,高5.12米,柱厚0.52米,中门洞阔3.01米,由立柱、横枋、额枋、额板等构成,4条立柱两侧雕有石狮8只。坊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石刻造像
  东平郡桓肃公祠堂碑 在东阿镇小河口村北。碑龙首龟趺,高8.5米,元至正二年(1342年)所立。
  天池山石佛造像 在洪范池乡书院村北天池山上。唐代中期所造。依山凿佛龛两座,佛像4尊,造工精细。
  南天观碑刻 在洪范池乡云翠山南天观内。碑刻三块,分别为元至元四年(1338年)“云翠山南天观碑记”碑、明万历年间“云翠山天柱观新建玉皇阁记”碑、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南天观碑记”碑。
  黄石公祠石刻 黄石公祠位于东阿镇庙头村。建祠和祠废年代不详,遗址存宋代石雕梁柱1根,明、清碑各1块。黄石公祠内石刻、雕像还散存于东阿镇东山小学院内宋、明石碑两块和谷城山黄石公石雕坐像1尊。
  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石函 1982年出土于洪范公社驻地。石函分为内外两重,外函为青石料扣结而成,内函分函盖、函体两部分,均通体磨光。函体呈正方形,凿一供物函腔,素面无饰。函盖呈盝顶,上镌刻“大隋皇帝舍利宝塔”8个楷书大字。出土隋五铢钱和北周“永通万国”铜币三百多枚。
  汉石羊 1975年出土于旧县公社驻地。石羊呈卧姿,高0.8米,长1.04米。雕琢粗犷,形象逼真。
  张公生祠记碑 出土于东阿镇东门村,年代不详。1984年运往县文庙。碑齐首长形,高2.65米,宽0.8米。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立。系平阴三名进士为东阿县令张凤彩(进士)所建,故亦称“四进士碑”。
  重修东岳庙神像碑记碑 出土于平阴城东东岳庙内,年代不详。碑圭首方趺,高1.48米,宽0.75米。碑额篆书。正文楷书系明嘉靖年间“一代书怪”雪蓑撰文并书丹,故亦称“雪蓑碑”。
  第五节 馆藏文物
  建国前全县所存文物流失殆尽。建国后县文化馆所收存文物经“文化大革命”亦大部分被毁。1979年县文化馆重新征集民间流散文物,至1987年馆藏文物达1100件,其中有化石、骨器、石器、铜器、铁器、玉器、陶器、瓷器、古籍字画、笔砚、碑帖等。1986年省文物鉴定小组对馆藏文物进行鉴定,定级文物56件。
  第六节 文物保护
  建国前民众教育馆兼管文物。建国后泰安专区和平阴县于1956、1973年进行两次文物普查。1973年县开始对分散在11个公社40个村的46个文物点进行立档管理。同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颁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布告》。1976年县文化馆设专职文物管理干部。1977年翠屏山多佛塔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79年山东省文物局拨款2.4万元对翠屏山多佛塔进行维修。1980年公布《平阴县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82年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1983~1984年省拨款10万元、县投资3.5万元对文庙进行全面维修。1983年在县文化馆内设县博物馆筹建处。1987年县文化馆设专职文物管理、保卫人员。

知识出处

平阴县志

《平阴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有叙有议,是全志之纲;大事记,纵贯古今,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重点记叙对全县有影响的大事或带有起点性的新事,为全志之经;专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只记实事,不作评述,为全志之纬。专志设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军事、公检法司、人事·劳动、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渔业、黄河、特产、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计划·统计、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俗·宗教·谚语、人物共30篇122章316节,节以下根据需要设目;附录,主要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