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集体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2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集体工业
分类号: F421.3
页数: 2
页码: 207-2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2年2月,共产党员王学孔带领下,私人合股经营的振华铁工厂改为益民翻砂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厂址由孝直镇迁到平阴城关。随后,平阴城西门附近的木工成立了利民木工生产合作社,而在东阿镇则成立了向民铁业生产合作社。到了1954年,县城西关又成立了裕民铁业生产合作社。
关键词: 平阴县 工业 工业经济 集体工业

内容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2月在共产党员王学孔带领下,私人合股经营的振华铁工厂改为集体所有制的益民翻砂生产合作社,厂址由孝直镇迁到平阴城关。11月平阴城西门附近的木工成立了利民木工生产合作社。1953年在东阿镇成立了向民铁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9月县城西关成立裕民铁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县内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0个,社员254人。1956年底有铁业社13个,246人;木业社5个,156人;修配站3个,31人;马掌社1个,20人;建材社6个,607人;编织社4个,242人;皮革社2个,18人;绳经社3个,24人;缝纫社6个,80人;印刷社2个,33人;发袋、估棉、缫丝社各1个,23人。计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48个,职工1480人。当年产值102.7万元。1958年10月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分别转为县属工业和社办工业。
  县属集体工业 1956年始建印刷厂、制鞋厂、服装厂。1957年新建铁工厂(1962年改为五金厂)。1958~1959年建造纸厂、第二农机厂、汽车配件厂、家具厂。1962年建深井泵厂,1963年建水箱厂、电器厂、车辆配件厂。1974年建通用机械厂、毛巾厂。1976年县属集体工厂15家,职工2037人。1978年县属集体工厂21家,固定资产1016万元,职工3636人,产值2811万元(1970年不变价),完成利税70.56万元,百元产值利税5.77元。1985年县属集体工厂31家,工业总产值2782万元,创利税165万元。1986年新建地毯厂。1987年县属集体工厂21家,其中独立核算的16家,职工3365人,固定资产原值1375万元,年工业总产值2760万元,利税125万元。
  乡镇工业 乡镇办工业始于1958年公社化后,全县有21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转为公社办,年底社办厂90个,职工2850人。1959年6月社办工厂发展到102处,从业人员4393人。下半年开始调整,年底有社办工厂89处,职工2901人,产品主要是砖瓦、铁木农机具,年产砖202万块,瓦1.05万片,铁木农机具15.7万件,工业总产值103.7万元。1960年社办工厂减至41处,1961年又减至24处,1962年仅保留东阿公社发电站和洪范公社杜庄发电站2处,其余全部解体。1966年安城公社又办起农具厂。1967年旧县、李沟、孝直3处公社又先后办起2处农具厂和1处面粉加工厂。1969年社办工业又逐步发展起来,到1978年稳步发展到61处,职工3837人,固定资产原值317万元,年工业总产值1033万元,利税138万元。主要产品有石子、石灰、石料、和面机、馒头机、扬场机、铁木农机具、食品、印刷品、服装等。1978年后,乡镇工业发展更加迅猛,到1984年已发展到具有建材、造纸、印刷、机械、化工等20个门类,几十种主要产品的工厂84个,其中独立核算的76个,职工3250人,固定资产原值1072万元,年工业总产值1438万元,利税87万元。1985年调整为57个,职工2855人,年工业总产值1194万元。1987年又增到92个,其中独立核算的76个(产值过百万元的有平阴镇农具厂、刁山坡镇农机厂、平阴化工厂、东阿农具厂、东阿社会福利造纸厂、平阴县铸钢厂、店子玛钢厂、栾湾饮食机械厂),固定资产原值1839万元,职工3865人,年工业总产值3393万元,完成利税119万元。
  村办工业 村办工业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到1961年底有63处,166人,主要是洪炉和小农具制造修理。1962年县社工业调整,工人下放回队(村),队办工业大发展,3月份达到496个厂(组),1765人。年底调整为500人。1964年减少到195人。1965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小农具紧缺,队办工业又开始发展,2月份城关公社东关率先办起农具厂。1966年队办厂(组)发展到151个,洪炉增加到154盘。1970年平阴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后,队办“三石”工业迅速发展。孔集公社21个大队,队队办起石子厂、石料厂、石灰窑。1976年队办工业发展到270个,占大队数的74%。1978年后,农民的自主经营权扩大,加之队办厂原料无保障,有些产品滞销,到1980年底坚持办下来的有204个,产值700万元。1982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力增多,政府一再鼓励农民办厂,发展商品生产。1985年后村办工业又迅速发展,1987年达到388个,主要有造纸、汽车修理、塑料、罐头、粮食加工、饮料、拔丝、家具、砖瓦、石子、白灰等,从业人员22077人,年工业总产值8100万元。

知识出处

平阴县志

《平阴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有叙有议,是全志之纲;大事记,纵贯古今,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重点记叙对全县有影响的大事或带有起点性的新事,为全志之经;专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只记实事,不作评述,为全志之纬。专志设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军事、公检法司、人事·劳动、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渔业、黄河、特产、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计划·统计、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俗·宗教·谚语、人物共30篇122章316节,节以下根据需要设目;附录,主要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