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玫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21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玫瑰
分类号: S685.12
页数: 3
页码: 201-2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平阴县特产玫瑰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沿革、栽培管理、开发利用等。
关键词: 平阴县 特产 玫瑰

内容

第一节 生产沿革
  平阴玫瑰生产历史悠久。传说唐代僧人慈净曾在翠屏山栽植玫瑰。明、清两代玫瑰已遍植于翠屏山周围和玉带河流域的南石峡、北石峡、赵台、夏沟、王桥涧等村的地堰沟边。清末,全县栽植玫瑰1500亩,产花15万公斤。民初,平阴曾有“隙地生来千万枝,恰如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的诗句流传。1918年(民国7年)玫瑰遭受严重雹灾、旱灾,产量大减。1937年恢复到千余亩,产花10万公斤。“七·七”事变后,战祸连年,交通不便,销售不畅,栽植面积逐年减少,1948年仅存三四百亩,产花1.5万公斤。1958年达到1000亩,产花5万公斤。1959年建立玫瑰花研究所。1960年开始面积逐年减少,至1974年仅有420亩。1978年后,在玫瑰公社推广大田内栽植玫瑰的经验,翠屏山周围和玉带河流域的李沟、玫瑰、孔村、城关、孔集、东阿等公社栽植玫瑰1280亩。1980年全县玫瑰面积6855亩。1985年玫瑰乡在良田内栽植玫瑰2700亩,全县玫瑰总面积9300亩。至1987年以玫瑰乡夏沟为中心,东至蒋沟、分水岭,南至李沟、安子山,西至南台、郭套,北至堡子岭的平阴中部山区6个乡镇的八十余个自然村形成9681亩的玫瑰花集中产区,产花35.3万公斤。
  第二节 栽培管理
  育苗 1959年前采用传统分株育苗法,早春、盛夏或晚秋繁育,成活率较高。1960年早春,玫瑰花研究所试用埋根育苗法育苗成功,当年出苗500株;同年4月采用嫩枝扦插育苗法成功,30天出苗500株。1963年3月开始试用嫁接育苗法,至1966年试验获得成功,1976年大面积推广。1978~1985年夏沟、焦庄等村出现育苗大户,年均育苗万株,至1987年全县嫁接玫瑰苗120万株。
  栽植 1958年前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或10月中旬,进行玫瑰苗移栽。1959年开始在水土条件较好的良田内栽植,一般行距2米,株距1~1.5米,深0.4~0.5米。1959~1962年在平原地带栽植玫瑰300亩。1978年开始在良田内大面积栽植,至1987年全县形成“万亩玫瑰园”。
  管理 1958年前采用根部培土法进行管理。1959年开始浇水、施肥、中耕、深翻、剪枝等一整套管理方法逐步形成,3月下旬、4月中旬、6月中旬浇水、追肥2~3次。落叶后、发芽前或采花后进行剪枝。浇水、施肥后进行中耕,栽植2~3年后开始深翻。
  病虫害防治 玫瑰易发生锈病,1962年和1976年曾两次发生。1980~1982年对锈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调查,采用药物防治和摘除病芽集中烧毁等措施,控制了锈病的发生发展。黑斑病、白粉病亦时有发生。
  1962年发生严重金龟子虫害,大片玫瑰花叶、花蕾、嫩枝被吃掉。1966年发生象鼻虫害,成片玫瑰花叶被吃光。1984~1985年发生两次金龟子虫害,绝产几十亩。用人工捕杀、黑光灯诱杀、氧化乐果喷洒取得较好效果。
  第三节 开发利用
  研究机构 玫瑰花研究所:1959年11月在夏沟公社北石峡大队设立玫瑰花研究所,1960年迁西胡庄大队,职工8人,隶属县科委,1962年撤销。1966年4月成立玫瑰花实验站,职工5人,站址在西胡庄大队,1967年迁夏沟大队东、罗宅水库南,隶属玫瑰公社管理,1971年改由县计划组管理,1974年划归县科技办公室管理,1976年职工9人。1984年玫瑰花实验站改称玫瑰花研究所,1985年8月划归县经济委员会管理,1987年所址迁陶庄村南,职工12人。
  玫瑰园艺场:1959年玫瑰花研究所征用西唐土地19.7亩、北石峡土地4亩、西胡庄土地11亩、夏沟土地1.6亩,建起玫瑰园艺场,进行玫瑰品种株行距对比观察实验。1960年开始在园艺场引种保加利亚红玫瑰、白玫瑰,苏联香水1号、2号、3号、4号玫瑰,进行适应性栽植。1967年玫瑰园艺场迁至夏沟大队东、罗宅水库南,共有土地31.2亩,设有标本圃、实验圃、芳香植物引种圃等。1987年在陶庄村南建起70亩的玫瑰园艺场,陶庄至夏沟一带的公路两旁建成“千亩玫瑰园”。
  科研成果 1957年轻工业部上海香料研究所来平阴用鲜花提炼玫瑰油成功,经上海芳香公司评定,确认达到国际水平,其香色均优于保加利亚、法国的产品。1958年用0.8万公斤鲜玫瑰花提炼玫瑰油2.3313公斤,产油率2.914%?,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第一。1960年5月13日国家轻工业部在平阴召开全国玫瑰花生产现场会,13个省、市的轻工业、商业、外贸及高等院校的65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肯定了平阴县玫瑰花生产加工的经验。1982年7月在山东省文登县召开的全国玫瑰花生产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确认平阴玫瑰香甜如意、芳香四溢,具有香气纯正、清香、甜香、浓香等特点,为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1983年国家轻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玫瑰花生产研讨会上,确定平阴玫瑰为全国推广的优良品种,平阴县为玫瑰花良种繁育基地。1986年11月在济南市科委召开的平阴嫁接玫瑰快速育苗新技术鉴定会上,确认平阴嫁接玫瑰快速育苗新技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至1987年平阴嫁接玫瑰已向黑龙江、吉林、甘肃、青海、宁夏、湖南、陕西、新疆、江西等省、市、自治区移植二十多万株。
  购销 收购: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收购15万公斤,值白银5000两。1937年(民国26年)收购10万公斤。1938~1947年年均收购约5000公斤。1948年收购鲜花1.5万公斤。1950年县供销社收购鲜花4000公斤。1956年产花7.5万公斤,收购7万公斤。1957年玫瑰花列入统购物资,由供销社统一收购。1958年收购5万公斤。1959~1978年年均收购在3.5万公斤左右。1987年收购35.3万公斤。
  销售:清末至1949年玫瑰花主要销往天津、济宁、济南、东昌府(聊城)等地区。1950~1971年销往北京东郊酒厂、河南新乡酒厂、济宁玉堂酱园等厂家。1950年由天津进出口公司外销印度尼西亚0.5万公斤。1972~1975年由天津进出口公司外销玫瑰花20万公斤。1976~1987年改由青岛土产品进出口公司经销玫瑰花26.25万公斤,干花蕾1680公斤。
  加工利用 搓制玫瑰酱:始于明代,清末由城内“永福楼”、“崇华楼”饭庄以玫瑰酱做主要辅料首创梨丸子,誉为“平阴名吃”。1950年县供销社生产玫瑰酱1.5万公斤,销往本省及河北、山西等地。1951~1957年年均产玫瑰酱1~2万公斤。1958~1987年年均0.5~1万公斤。
  酿制玫瑰酒:始于明代,清末“增盛合”酒店酿制的玫瑰酒以味美香甜而闻名。1957~1972年酿酒业年均用鲜玫瑰花5000公斤。1984年县玫瑰酒厂生产的翠屏山牌白玫瑰酒获省优质奖。
  提炼玫瑰油:1957年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炼玫瑰油成功,成为全国生产玫瑰油最早的县份之一。1958年提炼玫瑰油2.3313公斤,属全国最高产量。1959~1984年每年提炼玫瑰油1公斤左右。1985年出油率提高到3.19?,提炼玫瑰油15公斤。1987年玫瑰花研究所、玫瑰乡香料厂及个体户共提炼玫瑰油52公斤。

知识出处

平阴县志

《平阴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有叙有议,是全志之纲;大事记,纵贯古今,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重点记叙对全县有影响的大事或带有起点性的新事,为全志之经;专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只记实事,不作评述,为全志之纬。专志设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军事、公检法司、人事·劳动、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渔业、黄河、特产、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计划·统计、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俗·宗教·谚语、人物共30篇122章316节,节以下根据需要设目;附录,主要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