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滩区洪涝灾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21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滩区洪涝灾害
分类号: TV877
页数: 3
页码: 197-1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阴黄河段的控导工程建设历经多次洪水灾害,发挥了重要的防洪作用。1950年至1966年间,先后修筑了8个坝头和6处控导工程,解决了黄河水患问题。这些工程的修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也为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平阴县 洪涝灾害 河道

内容

1855年(清咸丰五年)六月黄河决口铜瓦厢,洪水夺大清河道,平阴188个村庄被淹。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平阴境内湖溪渡、翟庄、生家庄民堰漫溢决口。1938年(民国27年)国民党政府在河南花园口破堤,黄河改道夺淮河入海,1947年黄河重归故道。
  1949年黄河大水,沿黄滩区全部滞洪。1950年黄河漫滩,淹地7.8万亩。1953年8月7日艾山水位41.09米,淹地15万亩。1954年8月13日艾山水位41.35米,洪峰流量7900立方米/秒,滩区受灾村庄120个,94013人,淹地15.15万亩,倒塌房屋7032间。1957年7月23日黄河艾山站水位42.19米,滩区9个乡、138个村受淹,淹地16.2万亩,倒塌房屋26330间。1958年7月21日黄河出现特大洪峰,艾山站水位43.13米,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秒,沿黄淹地18万亩,倒塌房屋5900间。1964年7月30日黄河艾山站水位40.95米,洪峰流量8810立方米/秒,滩区滞洪。1968年冬至1969年初,受多次寒潮袭击,黄河流域气温较常年偏低。1969年元旦前后,日平均气温-11℃,最低-15℃,全河封冰35段511公里,总冰量9023万立方米。2月10日气温回升,菏泽以上河道冰封全部开通,冰水大量顺河涌下,在东阿县潘庄下李溃河段原有积冰的宽浅河道上,形成6米高的冰坝,从李溃至刘山头形成20多公里的冰塞。栾湾、城关河段水势暴涨3米以上,两公社39平方公里滩区全部被淹,进水量7800万立方米。大量冰凌停滞于子顺洼、盆王洼、博士洼、三皇洼之中,刘官庄、石庄、前阮二、盆王、新庄、王营等大队被水包围,淹麦田5.5万亩。1975年10月6日黄河艾山站水位40.03米,流量7020立方米/秒,7日凌晨3时,由于水位高,持续时间长,在大河口下铁杨村上生产堤漫溢决口,洪水涌进滩区,直奔济平干渠,后漫过公路,直达北市、黄山山根,23个自然村受灾,淹地3万亩。是夜,长清县姚河门决口,洪水倒灌,平阴县东张营、南王店、三皇殿等7个自然村淹地1.1万亩。平阴滩区滞蓄洪水6000万立方米。1976年9月5日艾山站水位42.64米,流量9180立方米/秒,为确保下游安全,平阴县在姜沟、铁杨、桃园、王小庄、外山、龙桥、下盆王、刘官庄、望口山、柳河圈、王营等地破堤19处,长1130米,进水面积110平方公里,蓄洪水2.5亿立方米。有5个公社106个大队104113人受灾,淹地14.19万亩,倒塌房屋1000间。1982年8月6日黄河大水,艾山站水位42.67米,流量7430立方米/秒,旧县、东阿、孔集、城关4处公社破堤滞洪,10.5万亩滩区进水,蓄洪1.25亿立方米,有80个大队、8.7万人受灾,损失粮食2541.5万公斤,冲毁桥涵建筑物78座、石渠15条。1983年大清河口门河势东移,冲毁东堤600~700米,洪水漫滩,东鹅山、尹村、姬庄、前姜沟等7个大队、37个生产队受灾。

知识出处

平阴县志

《平阴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有叙有议,是全志之纲;大事记,纵贯古今,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重点记叙对全县有影响的大事或带有起点性的新事,为全志之经;专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只记实事,不作评述,为全志之纬。专志设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军事、公检法司、人事·劳动、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渔业、黄河、特产、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计划·统计、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俗·宗教·谚语、人物共30篇122章316节,节以下根据需要设目;附录,主要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