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16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1
页码: 153-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平阴县种植业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主要作物、作物种植、耕作制度、技术推广、良种、植物保护等。
关键词: 平阴县 农业 种植业

内容

第一节 主要作物
  分布 沿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分布在栾湾、平阴、刁山坡、东阿、旧县5处乡镇101个自然村。1987年粮田面积105600亩,种植小麦95000亩,玉米、大豆面积分别在35000亩和40000亩左右。
  山区丘陵种植小麦、玉米、地瓜和杂粮,分布在安城、玫瑰、李沟、洪范池4个山区乡镇及平阴、栾湾、刁山坡、东阿、旧县、孝直、孔村等乡镇的部分山丘共196个自然村。1987年粮田面积245000亩,种植小麦145000亩,玉米80000亩,地瓜100000亩,杂粮65000亩。
  沿汇平原的店子、孔村、孝直3个乡镇63个自然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1987年粮田面积85000亩,种植小麦50000亩,玉米35000亩。经济作物54362亩,其中棉花面积30000亩。
  城镇蔬菜区包括12处乡镇种植蔬菜的58个自然村,主要种植香菜(芫荽)、芹菜、辣椒、菠菜、韭菜、萝卜、大白菜、黄瓜、茄子、西红柿等。
  产量 建国前,粮食单产50公斤左右。1949年粮食单产83公斤,总产3902.5万公斤。1958年粮食单产95公斤,总产5075万公斤。1979年粮食单产313公斤,总产12881万公斤。1987年粮食单产达到414公斤,总产15924.3万公斤,单产比1979年增长32.27%,总产增长23.53%。同年全县有粮食单产“千斤”(市斤)村102个、单产“双千斤”(市斤)村3个。
  建国前,棉花单产皮棉不足10公斤。50~70年代单产徘徊在10~20公斤之间。1982年单产45公斤,1984年58.5公斤,1987年61公斤。1970年全县有5个单产“过百斤”(市斤)村,1987年全县有117个单产“过百斤”(市斤)村,其中单产“双百斤”(市斤)以上的村3个。
  结构 粮食作物在农作物中占绝对优势。1936年(民国25年)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7.99%。1957年占94.30%,1970年占91.98%。80年代扩大棉花、花生种植面积。1983年粮食作物占84.16%,播种面积比1949年减少11.59万亩;经济作物占15.84%,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加10.67万亩。I987年粮食作物占85.67%,经济作物占14.33%。
  粮食作物结构中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播种面积最大,大豆、地瓜次之。1936年(民国25年)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7.95%,玉米占17.18%,高粱占16.9%,谷子占13.33%,大豆占7.56%,地瓜占4.36%,杂粮占2.7%。建国后玉米、地瓜面积扩大,高粱、谷子、大豆面积减少,小麦面积稳定在40%左右,杂粮稳定在2%左右。1987年地瓜面积11.4万亩,占粮食作物的17.91%,比1949年增加7.1万亩;玉米面积15.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3.87%,比1949年增加2.2万亩;高粱面积8000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31%,比1949年减少15.0万亩;谷子面积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31%,比1949年减少3.7万亩;大豆4.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89%,比1949年减少2000亩;小麦26.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1.52%,比1949年减少4.7万亩;杂粮1.3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19%,比1949年减少3600亩。
  经济作物结构中棉花种植面积占第一位。1936年(民国25年)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93.75%。1957年种植3.55万亩,占经济作物的61.63%。1970年3.94万亩,占经济作物的56.53%。1982年8.24万亩,占经济作物的62.42%。1987年3.20万亩,占经济作物的30.16%。
  花生种植1949年仅有15亩。1970年达到7800亩,占经济作物的11.19%。1987年2.58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24.32%。
  蔬菜种植面积1949年2000亩。1957年发展到1万亩,1959年后3年自然灾害粮食歉收,蔬菜面积增加。1961年蔬菜面积4.6万亩。1987年蔬菜面积3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28.27%。
  第二节 作物种植
  粮食作物 冬小麦:是平阴县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面积、产量均居首位,生长期250天左右。秋分前后播种,畦麦条播,合理密植,一般亩播量6.5~9公斤,亩穗数在30万左右,高者达40~50万。
  玉米:平阴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俗称“玉蜀黍”,始种于明朝中期,分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70年代麦田套种玉米面积迅速扩大,既提高农作物产量,又保证适时种麦。每亩留苗3300~4000株。
  地瓜:本名甘薯,亦称蕃薯,始种于清乾隆年间。建国前有小面积种植,建国后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平阴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有春地瓜和夏地瓜之分。亩产1500~2000公斤。
  大豆:粮油兼用作物,栽培历史悠久。
  谷子:平阴古老作物之一。粮色好,耐储藏,耐旱耐瘠。分春谷和夏谷两种,山丘地多种春谷,沿黄沃土地多种夏谷。
  经济作物 棉花:栽培历史悠久。建国前多种于丘陵薄地,每亩1500株左右,刨穴点种,管理粗放,产量低。1967年县成立棉花办公室。1970年推广“水种包包”播种法,保苗效果显著。1980年采用大小行种植,施足底肥,“水种包包”,每亩留苗3000~4000株。
  花生:多种于沙土淤地,每亩5000~6000墩。1984年经济作物结构调整,麦田套种花生面积增加。
  麻类:大麻、苘麻均为平阴传统经济作物。1968年引进红麻,多种于低洼易涝地,70年代每年保持4000亩左右,80年代种植面积减少。
  蔬菜瓜类:建国前零星种植,面积仅有2000亩,主要种植萝卜、胡萝卜、大白菜、葱、蒜、韭菜、芫荽等。建国后面积增大,品种增多。1952年全县蔬菜面积3200亩,平均单产1100公斤,总产355.5万公斤。1962年面积2.52万亩,平均单产1003.5公斤,总产2524万公斤。70年代初引种甜椒、甘蓝、菜花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人工培育食用菌,主要有平菇、银耳、木耳、猴头等。1980年蔬菜面积1.92万亩,平均单产1254公斤,总产2716万公斤。1987年全县蔬菜面积3万亩,有大白菜、葱、蒜、萝卜、胡萝卜、茄子、蕃茄、辣椒、韭菜、黄瓜、扁豆、芸豆、豆角、芹菜、芫荽、苔菜、菠菜、元葱、莴苣、甘蓝、山药、芋头、土豆、冬瓜、南瓜、丝瓜、西葫芦、茴香苗、蔓菁、瓠、黄花菜、菜花、小白菜等40个品种。
  西瓜、脆瓜、甜瓜等瓜类作物建国前种植面积较少。1975年面积800亩,1980年2900亩,1987年9800亩。孝直镇亓集村、栾湾乡张营村种植的西瓜皮薄个大、汁多味甜。
  第三节 耕作制度
  熟制结构 平阴县沿用的熟制有一年一作、二年三作、一年两作和一年多作4种。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57.2万亩,其中一年一作面积25.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4.23%;二年三作面积1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3.22%;一年二作12.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2.20%;一年多作面积0.2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0.35%。社会复种指数139.67%。建国后,50~60年代二年三作面积减少。1960年后扩大春地瓜种植面积。1965年全县耕地面积57.52万亩,其中一年一作面积18.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2.51%;二年三作面积1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6.08%;一年二作面积23.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0.33%;一年多作面积0.6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8%。社会复种指数155.63%。80年代进一步扩大棉花、花生及其它经济作物面积,粮田面积减少。1987年全县耕地面积46.43万亩,其中一年一作面积17.2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7.15%;二年三作面积10.2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2.13%;一年二作面积9.4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36%;一年多作面积9.4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36%。社会复种指数157.75%。
  间作套种 清末农民习惯于蔬菜与粮食作物间作。民国期间主要是高粱混作大豆或谷子,小麦混作扁豆(粮用),地瓜间作高粱,谷子间作大豆或绿豆等。建国后,50年代开始推广间作套种,主要有玉米、大豆二四或二二间作,玉米、地瓜二四间作,玉米、绿豆二一间作。以玉米间作大豆面积最大。60年代推广麦田套种玉米,面积甚小。70年代间作套种面积扩大,除麦棉间作和棉花间作油菜以外,沿黄还出现小畦玉米,即种麦时预留80公分的套种行,出九前种两行玉米,麦收后再种晚茬玉米,群众称:“稳拿麦,巧夺秋,避开汛期夺丰收”,后因经济效益低逐渐废弃。1978年全县套种玉米7.28万亩,占全县玉米面积的48.34%。地瓜间作大豆2.4万亩。1983年间作套种面积23.9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61%,其中麦田套种玉米13万亩,玉米间作大豆5.4万亩,地瓜间作大豆0.11万亩,其它间作5.46万亩。1987年间作套种11.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45%,其中小麦间作玉米、大豆7万亩,小麦间作菠菜0.8万亩,小麦间作西瓜0.995万亩,其它间作2.555万亩。
  立体种植 80年代初出现粮、瓜、菜、油多茬种植,错开各种作物所需光、热、肥、水的高峰期,形成高矮相间,分层立体的群体结构,做到粮、瓜、菜、油大丰收。1987年立体种植方式有14种,全县立体种植面积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1.54%,其中三种三收的8.1万亩,占立体种植面积的81%;四种四收的1.88万亩,占立体种植面积的18.8%;五种五收的55亩;六种六收、七种七收的13亩;其它133亩。共生产粮食5000万公斤,蔬菜12000万公斤,瓜类13500万公斤,油料48万公斤,增值1814.28万元,折合亩增值181.43元。
  第四节 技术推广
  土壤改良 建国前小农经济分散经营,农民无力改良土壤。几次黄水泛滥,黄河决堤,十几万亩良田被水冲沙压,淤沙30~70厘米。建国后政府组织沿黄地区农民翻淤压沙,改良土壤6万多亩。对2万多亩粘性过大的红胶泥地,每亩掺沙20多立方米,土壤得到改良。对山区丘陵地发动群众修梯田、整地堰、挖排水沟、修水簸箕、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对高凹不平的山地深翻整平,加厚活土层,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对平原涝洼地则采取疏通沟渠,修筑条台田,使沿汇8万多亩洼地减轻内涝。1977年政府组织2500名干部、群众开赴分水岭,在乱石滚滚的山坡上,起石垒堰,填土造田,小块并大块,深翻整平,将原来1203块小地并成57个大方411块高标准的样板田,推动了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1977~1979年全县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力达10万多人,占整半劳力的63.2%;整地改土10万多亩;完成土石方1401万立方米;修土石堰3304条,其中石堰709条,长98公里;扩大耕地1300亩。
  科学施肥 建国前农业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肥量在500公斤左右,少数农户施用少量饼肥。建国初亩施肥1000公斤,改施铺肥为集中施肥,改施明肥为暗肥。1952年开始施用化肥,全县化肥施用量为70吨。1958年施用化肥420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0.8公斤。60年代亩施土杂肥3~4立方米。玉米用三攻追肥法(攻苗肥、攻穗肥、攻粒肥),小麦重施底肥、巧施追肥的新技术。70年代推广秸杆还田。1984年施用化肥54905吨,平均每亩施用100公斤。1987年平均亩施农家肥3~5立方米,亩施化肥71公斤,由施用氮肥为主,改为氮、磷、钾肥配合使用。
  灌溉 建国前水浇地只有2400亩,多是村边菜园地。建国后水浇面积逐年扩大。50年代小麦仅能浇“救命水”,60年代能浇“丰产水”。1965年全县水浇面积8.68万亩。70年代小麦一般能浇三水(封冻水、返青水、灌浆水),玉米能浇拔节水、抽穗水;棉花可浇保桃水。1975年全县水浇面积17.5万亩。1987年18.3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9.41%。
  合理密植 建国前平阴无密植习惯,小麦大背垅播种,行距1.5尺或2尺。玉米每亩留苗500~800株,地瓜亩栽1500~2000棵,谷子8000~20000株。50年代初推广合理密植。1958年盲目强调密植,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误口号下,小麦亩用种量提高到30公斤,有的达100公斤,造成严重减产。1962年后逐渐加以纠正。1965年小麦由宽幅种植改为畦田麦,行距5~6寸,每亩用种8公斤左右;玉米每亩留苗3000株左右;地瓜3000棵左右,密度较1957年增加30%。
  大棚蔬菜 1984年开始发展塑料大棚蔬菜生产,1987年812个,面积252.7亩,每棚年产中、高档蔬菜3500~4000公斤,比露地栽培经济效益高5.6倍,缓解了蔬菜供需矛盾,在严冬季节群众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高产典型 1981年东阿公社白塔大队第五生产队种植的“跃进5号”大豆单产285公斤。1984年平阴镇于庄村200亩冬小麦平均亩产542.5公斤,孔村镇臧庄村368亩“鲁棉1号”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08.5公斤,孔村镇孔子山村50亩地瓜平均亩产鲜地瓜4500公斤,洪范池乡书院村2.7亩“鲁谷5号”谷子平均亩产469公斤。1985年洪范池乡侯庄村5亩“海花1号”花生平均亩产1500公斤,东阿镇赵庄村2.5亩“鲁玉2号”夏玉米平均亩产700公斤。
  第五节 良种
  良种推广 小麦:建国前种植“小火麦”、“小红芒”、“大青秸”等品种。建国后小麦品种经过4次大的更新换代。50年代中期用“碧玛1号”、“碧玛4号”、“齐大195”、“泗水38”等品种代替建国前品种,1952年单产提高到48公斤,比1949年的33.5公斤增长43.28%。60年代中期用“济南2号”、“济南4号”、“辉县红”等品种代替50年代品种,1965年单产提高到57公斤。70年代中期用“泰山1号”、“泰山2号”、“泰山4号”、“高38”及耐旱品种“昌乐5号”取代60年代的品种,1975年单产提高到110.5公斤。“泰山1号”品种产量高,种植面积最大,占整个麦田面积的85%以上。80年代用“济南13号”、“山农辐63”、“鲁麦1号”、“鲁麦5号”、“鲁麦7号”、“鲁麦8号”等品种取代70年代的品种,1985年单产275.5公斤。1987年单产为200公斤。
  玉米:建国前种植的是“小粒红”、“小火棒”等品种。建国后玉米品种经过4次更新。50年代初期用“金皇后”、“白马牙”等品种取代建国前品种。60年代初期推广玉米杂交种,用“双跃3号”、“双跃80号”、“双跃105号”、“新双1号”等品种取代50年代品种,1965年单产提高到108.5公斤,比1949年的70.5公斤增长53.90%。70年代中期用“郑单2号”、“中单2号”、“泰单25号”等代替60年代的品种,1975年单产提高到137.5公斤。80年代初期用“丹玉6号”、“鲁玉2号”、“鲁玉3号”、“鲁玉4号”等品种代替70年代中期品种,1987年单产提高到304公斤。
  地瓜:建国前主要用当地品种。建国后经过4次更新。50年代用“胜利百号”取代老品种,1952年单产瓜干159.5公斤,比1949年的77公斤增长107.14%。60年代初期用“华北52—45”、“北京553”取代50年代品种,1965年单产瓜干188.5公斤。70年代初期用“南京92号”、“一窝红”、“农大红”、“丰收白”等品种取代60年代品种,1975年单产瓜干249公斤。80年代初期用“徐薯18号”、“济薯3号”、“烟薯3号”等品种取代70年代品种,1987年单产瓜干389公斤。
  棉花:建国后共进行3次更新。建国初期多为老品种,俗称笨棉花,产量低,1951年单产皮棉10公斤。50年代中期更新为“岱字棉”,俗称“大白籽”。60年代中期更新为“岱字棉15号”,1965年单产12.45公斤。1970年单产19.2公斤。80年代中期推广“鲁棉1号”、“中棉新10号”,1985年全县棉花单产皮棉63公斤,1987年61公斤。
  大豆:建国初期品种有“大白皮”、“四角齐”、“八月炸”、“牛毛黄”。60年代引进“齐黄1号”。1979年引进“东懈1号”。80年代引进“鲁光4号”。单产由1949年的40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123公斤。
  谷子:建国前品种有“龙爪谷”、“齐头白”、“大毛谷”、“关东红”,1949年亩产75公斤。50~60年代引进“柳条青”、“母鸡嘴”、“恒农4号”。70年代引进“70—25”、“鲁谷1号”。80年代引进“鲁谷2号”、“鲁谷4号”、“鲁谷7号”。1965年单产99公斤。1975年111.5公斤。1987年单产196公斤。
  良种繁育 小麦:建国后县农场进行小麦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1963年各公社普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大队成立科技队,有试验田10~20亩,生产队设有种子田,种子田实行田间去杂、去劣、单收、单打、单存。1982年各公社建立良种服务公司供应调剂良种。少数农户实行自繁、自留、自用或相互调节。
  玉米、高梁:1963年县种子站建立玉米杂交制种田。1963~1968年共配制玉米杂交种25万公斤。1971~1976年先后4次去海南岛加代繁育玉米自交系种子1.4万公斤,高粱亲本种子350公斤,玉米杂交一代种和高粱杂交一代种共2.6万公斤。80年代进一步扩大玉米制种田,每年产玉米一代种25万公斤左右。
  第六节 植物保护
  农作物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病害有锈病(叶、条、杆锈)、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白粉病、全蚀病、线虫病、黄矮病、丛矮病等,以锈病、腥黑穗病危害较重。小麦条锈病建国前多次大流行,60~70年代叶锈病普遍发生,造成减产5~15%。1976年条锈病发生18万亩,1976年后得到控制。腥黑穗病建国前至1957年危害严重,严重地块减产20~40%,至1976年基本得到控制。小麦金线虫病建国前至1963年危害严重,1963年发生10万亩,造成严重减产,1964年消灭。小麦黄矮病、丛矮病从60年代以来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造成一定的损失。小麦全蚀病为毁灭性病害,1984年传入平阴,零星发病,病株分蘖少,成穗率低,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5~30%。虫害有麦蚜虫、麦叶蜂、红蜘蛛、粘虫等,以麦蚜虫危害最大,一般减产10~20%。近几年利用自然天敌瓢虫、蚜茧蜂、食蚜虻等生物防治,配合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玉米病虫害:病害有叶斑病、黑粉病、病毒病、青枯病、黑穗病等,其中叶斑病年年都有发生。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粘虫、高粱条螟等,以玉米螟、蚜虫危害最重。玉米螟年年发生,一年发生三代,一代危害最重,减产在30%以上,二代较轻,三代较重,减产在10%左右。1979~1982年玉米穗蚜虫大发生,造成雄花散粉受阻,结实率降低,减产20~30%。
  地瓜病虫害:病害有黑斑病、根结线虫病、烂根病、软腐病等,黑斑病危害严重,50年代发病率在17~30%;60年代控制危害,发病率降到3%以下;70年代发病率又上升到10~30%,80年代控制危害,发病率降到2%以下。1985年全县12万亩地瓜,全部用多菌灵浸种、浸苗,防治效果良好。虫害有蛴螬、灰象?、拟地?等,蛴螬危害较重。
  大豆病虫害:病害有霜霉病、根结线虫病、菟丝子病等。虫害有豆虫、食心虫、豆荚螟、造桥虫等,以豆虫、造桥虫危害最为严重。
  花生病虫害:病害有叶斑病、枯萎病,叶斑病危害较重,一般减产15~20%。虫害有花生蚜虫、蓟马等。花生蚜虫较普遍。
  棉花病虫害: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等,1976年黄萎病、枯萎病在全县零星发病,1987年发展到4500亩,减产20~30%。虫害有棉蚜、棉铃虫、红铃虫等。以棉蚜和棉田一、二代棉铃虫危害较重,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交替施用可控制危害。
  杂食性虫害:蝗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粘虫等,以蝗虫、蛴螬、粘虫危害最为严重。建国初蝗虫危害面积全县达18万亩,后逐年减少,1949~1964年共发生7次。80年代后主要发生在东平湖区及栾湾乡张营洼里。1983年5月下旬在栾湾乡张营洼200亩洼地曾发生高密度(每平方米1000头)蝗害,由于防治及时全部消灭在3龄阶段。1987年夏旧县乡浮粮店洼、栾湾乡张营洼14000亩发生蝗虫,县调用农药及时防治。同年李沟乡、玫瑰乡山坡草丛中发生大面积土蝗,最高密度每平方米50头,经及时组织人工捕打和药杀未成灾害。蛴螬,近几年上升很快,每平方米有虫5~20头,造成田间缺苗断垄。1985年在大豆、花生生长期应用锌硫磷毒砂防治大豆、花生蛴螬4万亩,效果较好。粘虫,为暴食性害虫,危害谷子、玉米最重,大发生年在10万亩以上。1975年全县发生18万亩,虫口密度每平方米200头以上,严重地块达5000~6000头,经及时防治未造成灾害。
  病虫害防治 建国前防治病虫害主要采取人工捕打和火烧、水淹、土埋等方法,效果不大。建国后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建立县农业技术植物保护站,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推广生物防治和施用化学农药效果明显。
  病虫测报:1964年县农业局在尹庄、西三里建立病虫测报点,应用黑光灯、糖醋液诱集,然后运用历期法、期距法、饲养法、田间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作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病虫预报,至1987年共发病虫情报283期。1972年全县12处公社相继建立病虫测报点,并配备测报工具和人员。测报准确率在90%以上。
  农业防治:合理的轮作换茬,改变病虫的适宜寄主;深耕改土消灭越冬病虫害;合理施肥改善作物营养条件,提高作物自身抗病性;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改变生态环境条件等。
  药剂防治:1953年始应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农药施用量为10吨,1960年105吨,1970年315吨。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高效、低残留、低毒农药,防治虫害效果良好。1987年全县农药施用量为159吨。
  物理防治:人工机械捕捉、挖蛹采卵、用灯光诱杀、糖醋液诱杀、杨树把诱杀、谷草把诱杀等;冬季深翻冻死害虫,阳光爆晒杀死病菌,温汤浸种消灭地瓜黑斑病等。
  生物防治:1980年进行植保资源普查,初步摸清了主要害虫天敌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多异瓢虫、深点食螨瓢虫、黑背小瓢虫、中华曲蛏步?、多型虎?同翅亚种、中华广肩步?、曲纹虎?甲、赤胸步?、大草蛉、叶色草蛉、蠋敌、小花椿、华姬猎椿、黑色红猎椿、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四条小食蚜蝇、纹胡蜂、金毛长腹土蜂、中华螳螂、三突花蟹蛛、草丛逍遥蛛、粘虫绒茧蜂、螟虫、长距茧蜂、蚜茧蜂、长尖绒茧蜂、粘虫白星姬蜂、黄衣蜻蜓、赤卒蜻蜓、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稻色虫金小蜂、粘虫广背小蜂、广大腿小蜂、食蚜蝇姬蜂、螟蛉悬茧姬蜂、甘兰夜蛾扣瘦姬蜂、夜蛾瘦姬蜂等44种。全县大量种植适合害虫天敌繁育的植物,加速“天敌”的生长,效果较好。

知识出处

平阴县志

《平阴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有叙有议,是全志之纲;大事记,纵贯古今,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重点记叙对全县有影响的大事或带有起点性的新事,为全志之经;专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只记实事,不作评述,为全志之纬。专志设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军事、公检法司、人事·劳动、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渔业、黄河、特产、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计划·统计、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俗·宗教·谚语、人物共30篇122章316节,节以下根据需要设目;附录,主要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