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152
颗粒名称: 第十篇 农业
分类号: F327.52
页数: 25
页码: 146-1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平阴县农业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机构、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农村经济管理、种植业、农机、农具、畜牧等。
关键词: 平阴县 农业 农业经济

内容

第一章 机构
  清代县衙设工房。1919年(民国8年)县设劝业所。1923年县设实业局。1929年实业局改称建设局。1933年建设局改称第四科。以上机构均兼管农业。
  1939年县抗日民主政府设第四科。1946年县民主政府第四科改称实业科。1950年1月实业科改称建设科,设科长1人,办事员14人。1954年建设科下设农业技术推广站和会计辅导组。1955年建设科下设联乡农业技术推广站。1956年6月建设科分为农业、水利、林业等科,9月农业科改称农业局,下辖农业技术推广站、会计辅导组、种子站、畜牧兽医站和联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农业科技人员28人。1957年7月县种子站划归粮食局。1958年9月农业局改称农林局。1959年10月农林局分为农林局和畜牧局。1960年农林局和畜牧局合并为农林局。1962年农林局分为农业局和林业局。1963年3月种子站复归农业局。1966年6月农业局、林业局和水利局并为农林水利局。1968年县革委设农林组。1972年6月设农业局,辖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县种子站、县农业经营管理站、县畜牧兽医站、县良种繁育示范农场和各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经营管理站、畜牧兽医站,共有科技人员77人。1978年增设良种繁育示范农场店子分场。1979年县农业局分为农业局和畜牧局。1984年7月农业局、畜牧局、沼气办公室合并为农牧局,辖畜牧公司、县畜牧站、县兽医站、牧工商公司、玫瑰花办公室、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植物保护站、土肥站、种子站、农业经营管理站、土地管理站、能源站、良种繁育示范农场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经营管理站、畜牧兽医站等64个单位。1987年农牧局有行政干部11人,事业人员72人。
  第二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土地改革
  1938年(民国27年)全县有大地主17户,每户占有土地1000~4000亩。地主占有大量优质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剥削方式主要有租佃制、高利贷和雇工3种。
  租佃制:分固定地租与分成地租两种。固定地租是地主将土地租给佃户,不分年景丰歉均按契约定额交纳;分成地租是佃户交租麦季按二八分成(即每百公斤粮,地主得80公斤,佃户留20公斤),秋季按三七或四六分成。
  高利贷:多数地主兼营放债,借贷者一般借一还二,借粗还细。春借1斗高粱,麦后还1.5~2斗小麦,如遇灾年,秋后将1斗小麦折成2~3斗高粱,利上加利,俗称“驴打滚”。贫困农民多以土地抵押,在高利盘剥下沦为佃户。
  雇工:分长工、短工、季节工和各种支差。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平阴县委领导全县农民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雇工增资的群众运动。执行二八减租(地主得20%,佃户得80%)或三七减租。规定一个雇工的工资除本人生活费外,要照顾1~1.5人的生活费用,严格规定对雇工不准进行额外剥削。长工每人每年工资粗粮由100~150公斤增至300~450公斤,另加鞋子1双、土布10米、棉花1公斤。短工每人每天粗粮由1~1.5公斤增至4~4.5公斤。
  1946年7月中共平阴县委作出在全县进行土地改革的决议。8月中共平阴县委在湿口山村训练土改积极分子800多人,深入乡、村建立农民协会,通过召开诉苦大会,斗争恶霸地主,发动群众进行土改运动,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分给农民。1946年底至1947年2月进行土改复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进犯,土改暂停。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平阴县委成立土地改革委员会,各区、乡、村建立农民协会,县委举办土改训练班,训练干部五百多人,在70个村进行土改试点,对罪大恶极的地主分子依法给予严惩。1951年底全县土改运动结束,共划地主1248户,富农703户,没收地主土地120155亩、房屋20944间、牲畜2167头、大小车703辆、粮食1202935公斤。全县贫、雇农及其他无地者共44732户、183229人分得了土地,并颁发土地证。
  第二节 农业互助合作
  互助组 1950年党和政府号召群众自愿变工互助(工换工,各自经营)。1951年春店子乡二虎庙村梁昌久率先成立起互助组。1952年底全县互助组2447个、15425户,占总农户的29.68%。1953年全县互助组发展到3323个,参加互助组23264户,占全县农户的44.06%。1954年发展到3922个、30086户,占全县农户的56.74%。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春开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经营,土地、农具入股,按劳力、股金分红)。县委派工作组帮助梁昌久互助组和胡福海互助组等率先成立全县第一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全县初级农业社发展到38个、604户。1955年全县初级社265个、4978户,占全县农户的9.29%。1956年初级社183个,入社18012户,占全县农户的32.54%。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县委在尹庄村进行高级社(按劳动量分配)试点。1956年全县高级社发展到109个、34736户,占全县总农户的62.75%。1957年全县高级社发展到223个,入社54934户,占全县农户的96.43%。1958年6月20日全县23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130个,其中200户以下的35个,200~500户的67个,500~1000户的21个,1000~1500户的7个。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初全县13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建为8个人民公社(简称公社),10月16日由8个并为5个,11月28日又调为城关、孝直、夏沟、东阿等4个公社。1962年调为8个,下设361个生产大队(简称大队)。1963年调为12个公社,辖364个大队、2290个生产队。1978年10月调为8个公社。1979年1月又恢复为12个公社,辖362个生产大队。1984年5月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人民公社为工、农、商、学、兵相结合,政权组织和经济组织合一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成立初期,实行公社一级核算制,劳力、土地、耕畜、农机具等均属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度、使用、核算、分配,生产大队没有财权,除留下口粮外,全部归公社支配,全县劳力按军事化营、连、排编制,实行“大兵团作战”,食宿集体化。办起公共食堂、敬老院、幼儿园。1959年3月人民公社实行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管理,三级核算,队为基础的体制。1960年11月全县农村开始整社,推行“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和“四固定”(固定土地、固定劳力、固定牲畜、固定农具)。1961年10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落实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开始实行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新体制。1963年5月全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清帐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运动,解决生产队财务混乱现象,建立民主理财制度。1963年农业总产值达1480.5万元,比1958年的1039.5万元增加441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中只抓粮食生产,忽视经济作物,形成单一经营;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违背了互利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阴县积极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11月实行部分作物联产到劳的1116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60.23%;定额计酬的440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23.75%;联产到组的107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5.8%;专业承包的92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5%;山坡小地包产到户的87个生产队。1981年春全县实行联产到劳的1711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90.43%;同年秋,全县实行大包干的生产队825个。1983年2月全县普遍实行大包干土地承包制。按人口包地的队占生产队总数的71%,按人劳比例包地的队占21%。全县大牲畜18492头,90%以上的作价归户,少数采取专业户喂养。果园382处,采取大包干的占93%,专业户承包的占7%。拖拉机1054台,专业承包到人的858台,占81.4%。提水机械大部分由专业组承包。
  1984年进行农村经济体制第二步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1987年粮田调为38.51万亩,比1984年减少3.19万亩,粮食单产由385公斤提高到414公斤;1987年林、牧、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84年的19.87%上升到29.22%;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1987年全县有38.8%的劳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全县人民生活逐步提高。197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3272.07万元,粮食单产270.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7.30元。1987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90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8元。
  第三章 农村经济管理
  第一节 经济管理
  计划管理 1957~1961年社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安排自己的中、长期计划。1962年始对农户推行“一年早知道”计划,生产队将社员应完成的计划投工、投肥和粮食、现金分配表发给各户,保证实现全队生产指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年早知道”计划被打乱。1978~1987年对农业生产实行指导性计划。
  劳动管理 劳动组织:初级社劳力由社统一支配。高级社实行劳力、耕地、牲畜、农具四固定,由生产队统一使用。1958年人民公社初期采取“大兵团作战”,劳力由公社统一使用。1959年改为“三级所有”,以大队为单位对生产队实行劳力、耕地、牲畜、农具四固定,由生产队统一经营支配。生产队劳动组织规模在30~40户,劳力在50~70人左右。1983年实行大包干后,改统一劳动为分散劳动。
  劳动计酬:社员参加集体劳动,采用工分形式参加分配。记工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男女劳力年龄、体力、技术等条件,每年评定“底分”(分级差),按底分记工叫死分死记;二是按完成农活数量、质量评工,叫死分活评;三是按“劳动定额”记工,叫按件计酬。高级社时期有的社采取按“劳动定额”记分,多数采取评工记分。公社化初期“干活大呼隆,劳动记日工”。1959年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实行“两个基本”(基本定工和基本定投肥),每月一结算,超奖缺罚。“文化大革命”中期推广“自报公议记分法”。1983年大包干后取消工分制。全县共签订农业承包合同98383份,其中土地承包合同88406份,林果承包合同3662份,牧业承包合同612份,渔业承包合同1203份,工、交、建、运、服务业承包合同583份,其它合同3917份。
  财务、物资管理 帐目设置:合作化时采用借贷式与增减记帐法。1958年将以现金为主体的收付记帐法改为现金、实物分开的收付记帐法,1987年收付记帐法改为借贷式记帐法。
  财务管理制度:帐目与钱物分管制度、资金开支审批制度、粮食和物资保管“两把锁”制度、公开帐目制度、财务审查制度等。
  财务监督与整顿:1958年始各公社(乡、镇)经营管理部门对大队(村委会)、生产队(村民小组)的财务每年进行2~4次“会审”,县采取不定期的财务普查。1986年取消“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建立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原大队、生产队财产物资帐目进行全面清理。对各村民小组公共积累的不平衡问题,本着“既不平调,又不分掉”的原则,平衡入帐,统一建帐。全县371个行政村、1767个村民小组,共清理帐面现金2365.6万元,其中挪用公款64.2万元,短款8.34万元,长款4.46万元,丢损财产计价9.31万元,未入帐的财产计价2.93万元,一一作了处理。
  财会人员培训:1954年县设会计辅导组,各区配1名专职会计辅导员,吸收信用社、供销社等部门会计,组成区会计辅导组,对农业社会计经常进行辅导,每年春、秋举办会计培训班,为各公社(乡镇)培训师资,公社(乡、镇)培训生产队会计、记帐员。每年一般培训5000人次。
  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70年代初期生产队普遍实行“四榜上墙”制度,月终公布粮、款收入开支,社员工分、投肥情况。1973年开始以大队、生产队贫下中农代表为骨干,吸收干部、妇女、青年代表组成民主理财小组,每半月或30天有理财日。
  生产成本核算:1980年秋全县各公社组织497人对各生产队进行财务分析,开始重视成本核算。1984年县设立成本核算试点村。1986年各乡镇都设立主要农产品成本核算点。1987年对小麦、玉米、地瓜和棉花、花生5种作物进行成本核算,每公斤小麦0.176元,玉米0.14元,地瓜干0.07元,皮棉2.38元,花生(皮果)0.334元。3种粮食与两种经济作物对比经济效益是:亩产值:粮食103.94元,经济作物154.05元,粮食比经济作物少50.11元。每亩费用:粮食39.37元,经济作物46.22元,粮食比经济作物低6.85元。每亩用工:粮食9.01个,经济作物26.22个,粮食比经济作物少17.21个。每亩用工折款:粮食17.29元,经济作物50.35元,粮食比经济作物低33.06元。每亩净收入:粮食74.28元,经济作物57.48元,粮食比经济作物多16.8元。
  1980年前全县农业总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粮食增长速度。1980年农业总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按劳动力平均产出计算,1958年劳均总收入157.85元,粮食464.9公斤。1980年劳均总收入363.07元,比1958年增长1.3倍;粮食劳均912.25公斤,比1958年增长96.2%。1987年劳均总收入2003.2元,粮食劳均1096.5公斤。
  收益分配 初级社采用土地入股,劳动记工分,按“地四劳六”分配。高级社土地为集体所有,耕畜、大型农具折价归社,实行“按劳分配”。1958年公社统一核算,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办法,稍后改为大队核算、分配。1959年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分配办法。1983年土地承包到户,完成国家粮食征购和农业税和集体提留任务后,余额全归个人所有。
  分配政策:粮食按人七劳三、人五劳五等多种比例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办法进行分配,以保证基本生活和奖励多劳多得。现金分配主要按劳动工日分配。对烈属、军属、职工干部家属、孤寡老人、五保户、无劳力和缺劳力的困难户给予适当照顾,使烈军属、五保户高于一般社员生活水平,困难户略低于一般社员水平。农村干部实行定额补助和误工补助两种办法补助工分参加分配。社员离队参加工副业生产,必须定期向生产队交钱记工参加分配。
  第二节 经济结构
  1936年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7.99%。1970年占91.98%,经济田占8.02%,经济作物收入占种植业总收入的16%。1987年粮田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85.67%,经济田占14.33%,经济作物收入占种植业总收入的39.83%。
  1958年种植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4.2%,1970年占81.47%,1987年占37.3%。林业总收入由1958年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13%增长到1987年的2.6%;畜牧业由0.81%增长到14.8%;工企副业由3.8%增长到44.8%。195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23.1万元,1987年增长到29085万元,1987年比1958年增长15.9倍。
  1970年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力占劳力总数的89.9%,1987年降为61.2%,38.8%的劳力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1975年公社、大队办企业收入1167.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9.3%。1987年第二、第三产业总收入17791.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1.2%。
  第四章 种植业
  第一节 主要作物
  分布 沿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分布在栾湾、平阴、刁山坡、东阿、旧县5处乡镇101个自然村。1987年粮田面积105600亩,种植小麦95000亩,玉米、大豆面积分别在35000亩和40000亩左右。
  山区丘陵种植小麦、玉米、地瓜和杂粮,分布在安城、玫瑰、李沟、洪范池4个山区乡镇及平阴、栾湾、刁山坡、东阿、旧县、孝直、孔村等乡镇的部分山丘共196个自然村。1987年粮田面积245000亩,种植小麦145000亩,玉米80000亩,地瓜100000亩,杂粮65000亩。
  沿汇平原的店子、孔村、孝直3个乡镇63个自然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1987年粮田面积85000亩,种植小麦50000亩,玉米35000亩。经济作物54362亩,其中棉花面积30000亩。
  城镇蔬菜区包括12处乡镇种植蔬菜的58个自然村,主要种植香菜(芫荽)、芹菜、辣椒、菠菜、韭菜、萝卜、大白菜、黄瓜、茄子、西红柿等。
  产量 建国前,粮食单产50公斤左右。1949年粮食单产83公斤,总产3902.5万公斤。1958年粮食单产95公斤,总产5075万公斤。1979年粮食单产313公斤,总产12881万公斤。1987年粮食单产达到414公斤,总产15924.3万公斤,单产比1979年增长32.27%,总产增长23.53%。同年全县有粮食单产“千斤”(市斤)村102个、单产“双千斤”(市斤)村3个。
  建国前,棉花单产皮棉不足10公斤。50~70年代单产徘徊在10~20公斤之间。1982年单产45公斤,1984年58.5公斤,1987年61公斤。1970年全县有5个单产“过百斤”(市斤)村,1987年全县有117个单产“过百斤”(市斤)村,其中单产“双百斤”(市斤)以上的村3个。
  结构 粮食作物在农作物中占绝对优势。1936年(民国25年)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7.99%。1957年占94.30%,1970年占91.98%。80年代扩大棉花、花生种植面积。1983年粮食作物占84.16%,播种面积比1949年减少11.59万亩;经济作物占15.84%,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加10.67万亩。I987年粮食作物占85.67%,经济作物占14.33%。
  粮食作物结构中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播种面积最大,大豆、地瓜次之。1936年(民国25年)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7.95%,玉米占17.18%,高粱占16.9%,谷子占13.33%,大豆占7.56%,地瓜占4.36%,杂粮占2.7%。建国后玉米、地瓜面积扩大,高粱、谷子、大豆面积减少,小麦面积稳定在40%左右,杂粮稳定在2%左右。1987年地瓜面积11.4万亩,占粮食作物的17.91%,比1949年增加7.1万亩;玉米面积15.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3.87%,比1949年增加2.2万亩;高粱面积8000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31%,比1949年减少15.0万亩;谷子面积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31%,比1949年减少3.7万亩;大豆4.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89%,比1949年减少2000亩;小麦26.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1.52%,比1949年减少4.7万亩;杂粮1.3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19%,比1949年减少3600亩。
  经济作物结构中棉花种植面积占第一位。1936年(民国25年)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93.75%。1957年种植3.55万亩,占经济作物的61.63%。1970年3.94万亩,占经济作物的56.53%。1982年8.24万亩,占经济作物的62.42%。1987年3.20万亩,占经济作物的30.16%。
  花生种植1949年仅有15亩。1970年达到7800亩,占经济作物的11.19%。1987年2.58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24.32%。
  蔬菜种植面积1949年2000亩。1957年发展到1万亩,1959年后3年自然灾害粮食歉收,蔬菜面积增加。1961年蔬菜面积4.6万亩。1987年蔬菜面积3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28.27%。
  第二节 作物种植
  粮食作物 冬小麦:是平阴县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面积、产量均居首位,生长期250天左右。秋分前后播种,畦麦条播,合理密植,一般亩播量6.5~9公斤,亩穗数在30万左右,高者达40~50万。
  玉米:平阴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俗称“玉蜀黍”,始种于明朝中期,分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70年代麦田套种玉米面积迅速扩大,既提高农作物产量,又保证适时种麦。每亩留苗3300~4000株。
  地瓜:本名甘薯,亦称蕃薯,始种于清乾隆年间。建国前有小面积种植,建国后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平阴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有春地瓜和夏地瓜之分。亩产1500~2000公斤。
  大豆:粮油兼用作物,栽培历史悠久。
  谷子:平阴古老作物之一。粮色好,耐储藏,耐旱耐瘠。分春谷和夏谷两种,山丘地多种春谷,沿黄沃土地多种夏谷。
  经济作物 棉花:栽培历史悠久。建国前多种于丘陵薄地,每亩1500株左右,刨穴点种,管理粗放,产量低。1967年县成立棉花办公室。1970年推广“水种包包”播种法,保苗效果显著。1980年采用大小行种植,施足底肥,“水种包包”,每亩留苗3000~4000株。
  花生:多种于沙土淤地,每亩5000~6000墩。1984年经济作物结构调整,麦田套种花生面积增加。
  麻类:大麻、苘麻均为平阴传统经济作物。1968年引进红麻,多种于低洼易涝地,70年代每年保持4000亩左右,80年代种植面积减少。
  蔬菜瓜类:建国前零星种植,面积仅有2000亩,主要种植萝卜、胡萝卜、大白菜、葱、蒜、韭菜、芫荽等。建国后面积增大,品种增多。1952年全县蔬菜面积3200亩,平均单产1100公斤,总产355.5万公斤。1962年面积2.52万亩,平均单产1003.5公斤,总产2524万公斤。70年代初引种甜椒、甘蓝、菜花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人工培育食用菌,主要有平菇、银耳、木耳、猴头等。1980年蔬菜面积1.92万亩,平均单产1254公斤,总产2716万公斤。1987年全县蔬菜面积3万亩,有大白菜、葱、蒜、萝卜、胡萝卜、茄子、蕃茄、辣椒、韭菜、黄瓜、扁豆、芸豆、豆角、芹菜、芫荽、苔菜、菠菜、元葱、莴苣、甘蓝、山药、芋头、土豆、冬瓜、南瓜、丝瓜、西葫芦、茴香苗、蔓菁、瓠、黄花菜、菜花、小白菜等40个品种。
  西瓜、脆瓜、甜瓜等瓜类作物建国前种植面积较少。1975年面积800亩,1980年2900亩,1987年9800亩。孝直镇亓集村、栾湾乡张营村种植的西瓜皮薄个大、汁多味甜。
  第三节 耕作制度
  熟制结构 平阴县沿用的熟制有一年一作、二年三作、一年两作和一年多作4种。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57.2万亩,其中一年一作面积25.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4.23%;二年三作面积1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3.22%;一年二作12.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2.20%;一年多作面积0.2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0.35%。社会复种指数139.67%。建国后,50~60年代二年三作面积减少。1960年后扩大春地瓜种植面积。1965年全县耕地面积57.52万亩,其中一年一作面积18.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2.51%;二年三作面积1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6.08%;一年二作面积23.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0.33%;一年多作面积0.6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8%。社会复种指数155.63%。80年代进一步扩大棉花、花生及其它经济作物面积,粮田面积减少。1987年全县耕地面积46.43万亩,其中一年一作面积17.2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7.15%;二年三作面积10.2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2.13%;一年二作面积9.4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36%;一年多作面积9.4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36%。社会复种指数157.75%。
  间作套种 清末农民习惯于蔬菜与粮食作物间作。民国期间主要是高粱混作大豆或谷子,小麦混作扁豆(粮用),地瓜间作高粱,谷子间作大豆或绿豆等。建国后,50年代开始推广间作套种,主要有玉米、大豆二四或二二间作,玉米、地瓜二四间作,玉米、绿豆二一间作。以玉米间作大豆面积最大。60年代推广麦田套种玉米,面积甚小。70年代间作套种面积扩大,除麦棉间作和棉花间作油菜以外,沿黄还出现小畦玉米,即种麦时预留80公分的套种行,出九前种两行玉米,麦收后再种晚茬玉米,群众称:“稳拿麦,巧夺秋,避开汛期夺丰收”,后因经济效益低逐渐废弃。1978年全县套种玉米7.28万亩,占全县玉米面积的48.34%。地瓜间作大豆2.4万亩。1983年间作套种面积23.9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61%,其中麦田套种玉米13万亩,玉米间作大豆5.4万亩,地瓜间作大豆0.11万亩,其它间作5.46万亩。1987年间作套种11.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45%,其中小麦间作玉米、大豆7万亩,小麦间作菠菜0.8万亩,小麦间作西瓜0.995万亩,其它间作2.555万亩。
  立体种植 80年代初出现粮、瓜、菜、油多茬种植,错开各种作物所需光、热、肥、水的高峰期,形成高矮相间,分层立体的群体结构,做到粮、瓜、菜、油大丰收。1987年立体种植方式有14种,全县立体种植面积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1.54%,其中三种三收的8.1万亩,占立体种植面积的81%;四种四收的1.88万亩,占立体种植面积的18.8%;五种五收的55亩;六种六收、七种七收的13亩;其它133亩。共生产粮食5000万公斤,蔬菜12000万公斤,瓜类13500万公斤,油料48万公斤,增值1814.28万元,折合亩增值181.43元。
  第四节 技术推广
  土壤改良 建国前小农经济分散经营,农民无力改良土壤。几次黄水泛滥,黄河决堤,十几万亩良田被水冲沙压,淤沙30~70厘米。建国后政府组织沿黄地区农民翻淤压沙,改良土壤6万多亩。对2万多亩粘性过大的红胶泥地,每亩掺沙20多立方米,土壤得到改良。对山区丘陵地发动群众修梯田、整地堰、挖排水沟、修水簸箕、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对高凹不平的山地深翻整平,加厚活土层,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对平原涝洼地则采取疏通沟渠,修筑条台田,使沿汇8万多亩洼地减轻内涝。1977年政府组织2500名干部、群众开赴分水岭,在乱石滚滚的山坡上,起石垒堰,填土造田,小块并大块,深翻整平,将原来1203块小地并成57个大方411块高标准的样板田,推动了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1977~1979年全县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力达10万多人,占整半劳力的63.2%;整地改土10万多亩;完成土石方1401万立方米;修土石堰3304条,其中石堰709条,长98公里;扩大耕地1300亩。
  科学施肥 建国前农业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肥量在500公斤左右,少数农户施用少量饼肥。建国初亩施肥1000公斤,改施铺肥为集中施肥,改施明肥为暗肥。1952年开始施用化肥,全县化肥施用量为70吨。1958年施用化肥420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0.8公斤。60年代亩施土杂肥3~4立方米。玉米用三攻追肥法(攻苗肥、攻穗肥、攻粒肥),小麦重施底肥、巧施追肥的新技术。70年代推广秸杆还田。1984年施用化肥54905吨,平均每亩施用100公斤。1987年平均亩施农家肥3~5立方米,亩施化肥71公斤,由施用氮肥为主,改为氮、磷、钾肥配合使用。
  灌溉 建国前水浇地只有2400亩,多是村边菜园地。建国后水浇面积逐年扩大。50年代小麦仅能浇“救命水”,60年代能浇“丰产水”。1965年全县水浇面积8.68万亩。70年代小麦一般能浇三水(封冻水、返青水、灌浆水),玉米能浇拔节水、抽穗水;棉花可浇保桃水。1975年全县水浇面积17.5万亩。1987年18.3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9.41%。
  合理密植 建国前平阴无密植习惯,小麦大背垅播种,行距1.5尺或2尺。玉米每亩留苗500~800株,地瓜亩栽1500~2000棵,谷子8000~20000株。50年代初推广合理密植。1958年盲目强调密植,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误口号下,小麦亩用种量提高到30公斤,有的达100公斤,造成严重减产。1962年后逐渐加以纠正。1965年小麦由宽幅种植改为畦田麦,行距5~6寸,每亩用种8公斤左右;玉米每亩留苗3000株左右;地瓜3000棵左右,密度较1957年增加30%。
  大棚蔬菜 1984年开始发展塑料大棚蔬菜生产,1987年812个,面积252.7亩,每棚年产中、高档蔬菜3500~4000公斤,比露地栽培经济效益高5.6倍,缓解了蔬菜供需矛盾,在严冬季节群众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高产典型 1981年东阿公社白塔大队第五生产队种植的“跃进5号”大豆单产285公斤。1984年平阴镇于庄村200亩冬小麦平均亩产542.5公斤,孔村镇臧庄村368亩“鲁棉1号”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08.5公斤,孔村镇孔子山村50亩地瓜平均亩产鲜地瓜4500公斤,洪范池乡书院村2.7亩“鲁谷5号”谷子平均亩产469公斤。1985年洪范池乡侯庄村5亩“海花1号”花生平均亩产1500公斤,东阿镇赵庄村2.5亩“鲁玉2号”夏玉米平均亩产700公斤。
  第五节 良种
  良种推广 小麦:建国前种植“小火麦”、“小红芒”、“大青秸”等品种。建国后小麦品种经过4次大的更新换代。50年代中期用“碧玛1号”、“碧玛4号”、“齐大195”、“泗水38”等品种代替建国前品种,1952年单产提高到48公斤,比1949年的33.5公斤增长43.28%。60年代中期用“济南2号”、“济南4号”、“辉县红”等品种代替50年代品种,1965年单产提高到57公斤。70年代中期用“泰山1号”、“泰山2号”、“泰山4号”、“高38”及耐旱品种“昌乐5号”取代60年代的品种,1975年单产提高到110.5公斤。“泰山1号”品种产量高,种植面积最大,占整个麦田面积的85%以上。80年代用“济南13号”、“山农辐63”、“鲁麦1号”、“鲁麦5号”、“鲁麦7号”、“鲁麦8号”等品种取代70年代的品种,1985年单产275.5公斤。1987年单产为200公斤。
  玉米:建国前种植的是“小粒红”、“小火棒”等品种。建国后玉米品种经过4次更新。50年代初期用“金皇后”、“白马牙”等品种取代建国前品种。60年代初期推广玉米杂交种,用“双跃3号”、“双跃80号”、“双跃105号”、“新双1号”等品种取代50年代品种,1965年单产提高到108.5公斤,比1949年的70.5公斤增长53.90%。70年代中期用“郑单2号”、“中单2号”、“泰单25号”等代替60年代的品种,1975年单产提高到137.5公斤。80年代初期用“丹玉6号”、“鲁玉2号”、“鲁玉3号”、“鲁玉4号”等品种代替70年代中期品种,1987年单产提高到304公斤。
  地瓜:建国前主要用当地品种。建国后经过4次更新。50年代用“胜利百号”取代老品种,1952年单产瓜干159.5公斤,比1949年的77公斤增长107.14%。60年代初期用“华北52—45”、“北京553”取代50年代品种,1965年单产瓜干188.5公斤。70年代初期用“南京92号”、“一窝红”、“农大红”、“丰收白”等品种取代60年代品种,1975年单产瓜干249公斤。80年代初期用“徐薯18号”、“济薯3号”、“烟薯3号”等品种取代70年代品种,1987年单产瓜干389公斤。
  棉花:建国后共进行3次更新。建国初期多为老品种,俗称笨棉花,产量低,1951年单产皮棉10公斤。50年代中期更新为“岱字棉”,俗称“大白籽”。60年代中期更新为“岱字棉15号”,1965年单产12.45公斤。1970年单产19.2公斤。80年代中期推广“鲁棉1号”、“中棉新10号”,1985年全县棉花单产皮棉63公斤,1987年61公斤。
  大豆:建国初期品种有“大白皮”、“四角齐”、“八月炸”、“牛毛黄”。60年代引进“齐黄1号”。1979年引进“东懈1号”。80年代引进“鲁光4号”。单产由1949年的40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123公斤。
  谷子:建国前品种有“龙爪谷”、“齐头白”、“大毛谷”、“关东红”,1949年亩产75公斤。50~60年代引进“柳条青”、“母鸡嘴”、“恒农4号”。70年代引进“70—25”、“鲁谷1号”。80年代引进“鲁谷2号”、“鲁谷4号”、“鲁谷7号”。1965年单产99公斤。1975年111.5公斤。1987年单产196公斤。
  良种繁育 小麦:建国后县农场进行小麦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1963年各公社普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大队成立科技队,有试验田10~20亩,生产队设有种子田,种子田实行田间去杂、去劣、单收、单打、单存。1982年各公社建立良种服务公司供应调剂良种。少数农户实行自繁、自留、自用或相互调节。
  玉米、高梁:1963年县种子站建立玉米杂交制种田。1963~1968年共配制玉米杂交种25万公斤。1971~1976年先后4次去海南岛加代繁育玉米自交系种子1.4万公斤,高粱亲本种子350公斤,玉米杂交一代种和高粱杂交一代种共2.6万公斤。80年代进一步扩大玉米制种田,每年产玉米一代种25万公斤左右。
  第六节 植物保护
  农作物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病害有锈病(叶、条、杆锈)、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白粉病、全蚀病、线虫病、黄矮病、丛矮病等,以锈病、腥黑穗病危害较重。小麦条锈病建国前多次大流行,60~70年代叶锈病普遍发生,造成减产5~15%。1976年条锈病发生18万亩,1976年后得到控制。腥黑穗病建国前至1957年危害严重,严重地块减产20~40%,至1976年基本得到控制。小麦金线虫病建国前至1963年危害严重,1963年发生10万亩,造成严重减产,1964年消灭。小麦黄矮病、丛矮病从60年代以来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造成一定的损失。小麦全蚀病为毁灭性病害,1984年传入平阴,零星发病,病株分蘖少,成穗率低,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5~30%。虫害有麦蚜虫、麦叶蜂、红蜘蛛、粘虫等,以麦蚜虫危害最大,一般减产10~20%。近几年利用自然天敌瓢虫、蚜茧蜂、食蚜虻等生物防治,配合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玉米病虫害:病害有叶斑病、黑粉病、病毒病、青枯病、黑穗病等,其中叶斑病年年都有发生。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粘虫、高粱条螟等,以玉米螟、蚜虫危害最重。玉米螟年年发生,一年发生三代,一代危害最重,减产在30%以上,二代较轻,三代较重,减产在10%左右。1979~1982年玉米穗蚜虫大发生,造成雄花散粉受阻,结实率降低,减产20~30%。
  地瓜病虫害:病害有黑斑病、根结线虫病、烂根病、软腐病等,黑斑病危害严重,50年代发病率在17~30%;60年代控制危害,发病率降到3%以下;70年代发病率又上升到10~30%,80年代控制危害,发病率降到2%以下。1985年全县12万亩地瓜,全部用多菌灵浸种、浸苗,防治效果良好。虫害有蛴螬、灰象?、拟地?等,蛴螬危害较重。
  大豆病虫害:病害有霜霉病、根结线虫病、菟丝子病等。虫害有豆虫、食心虫、豆荚螟、造桥虫等,以豆虫、造桥虫危害最为严重。
  花生病虫害:病害有叶斑病、枯萎病,叶斑病危害较重,一般减产15~20%。虫害有花生蚜虫、蓟马等。花生蚜虫较普遍。
  棉花病虫害: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等,1976年黄萎病、枯萎病在全县零星发病,1987年发展到4500亩,减产20~30%。虫害有棉蚜、棉铃虫、红铃虫等。以棉蚜和棉田一、二代棉铃虫危害较重,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交替施用可控制危害。
  杂食性虫害:蝗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粘虫等,以蝗虫、蛴螬、粘虫危害最为严重。建国初蝗虫危害面积全县达18万亩,后逐年减少,1949~1964年共发生7次。80年代后主要发生在东平湖区及栾湾乡张营洼里。1983年5月下旬在栾湾乡张营洼200亩洼地曾发生高密度(每平方米1000头)蝗害,由于防治及时全部消灭在3龄阶段。1987年夏旧县乡浮粮店洼、栾湾乡张营洼14000亩发生蝗虫,县调用农药及时防治。同年李沟乡、玫瑰乡山坡草丛中发生大面积土蝗,最高密度每平方米50头,经及时组织人工捕打和药杀未成灾害。蛴螬,近几年上升很快,每平方米有虫5~20头,造成田间缺苗断垄。1985年在大豆、花生生长期应用锌硫磷毒砂防治大豆、花生蛴螬4万亩,效果较好。粘虫,为暴食性害虫,危害谷子、玉米最重,大发生年在10万亩以上。1975年全县发生18万亩,虫口密度每平方米200头以上,严重地块达5000~6000头,经及时防治未造成灾害。
  病虫害防治 建国前防治病虫害主要采取人工捕打和火烧、水淹、土埋等方法,效果不大。建国后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建立县农业技术植物保护站,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推广生物防治和施用化学农药效果明显。
  病虫测报:1964年县农业局在尹庄、西三里建立病虫测报点,应用黑光灯、糖醋液诱集,然后运用历期法、期距法、饲养法、田间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作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病虫预报,至1987年共发病虫情报283期。1972年全县12处公社相继建立病虫测报点,并配备测报工具和人员。测报准确率在90%以上。
  农业防治:合理的轮作换茬,改变病虫的适宜寄主;深耕改土消灭越冬病虫害;合理施肥改善作物营养条件,提高作物自身抗病性;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改变生态环境条件等。
  药剂防治:1953年始应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农药施用量为10吨,1960年105吨,1970年315吨。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高效、低残留、低毒农药,防治虫害效果良好。1987年全县农药施用量为159吨。
  物理防治:人工机械捕捉、挖蛹采卵、用灯光诱杀、糖醋液诱杀、杨树把诱杀、谷草把诱杀等;冬季深翻冻死害虫,阳光爆晒杀死病菌,温汤浸种消灭地瓜黑斑病等。
  生物防治:1980年进行植保资源普查,初步摸清了主要害虫天敌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多异瓢虫、深点食螨瓢虫、黑背小瓢虫、中华曲蛏步?、多型虎?同翅亚种、中华广肩步?、曲纹虎?甲、赤胸步?、大草蛉、叶色草蛉、蠋敌、小花椿、华姬猎椿、黑色红猎椿、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四条小食蚜蝇、纹胡蜂、金毛长腹土蜂、中华螳螂、三突花蟹蛛、草丛逍遥蛛、粘虫绒茧蜂、螟虫、长距茧蜂、蚜茧蜂、长尖绒茧蜂、粘虫白星姬蜂、黄衣蜻蜓、赤卒蜻蜓、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稻色虫金小蜂、粘虫广背小蜂、广大腿小蜂、食蚜蝇姬蜂、螟蛉悬茧姬蜂、甘兰夜蛾扣瘦姬蜂、夜蛾瘦姬蜂等44种。全县大量种植适合害虫天敌繁育的植物,加速“天敌”的生长,效果较好。
  第五章 农机·农具
  第一节 耕作机具
  建国前沿用镢、锨、犁、耙、耧等旧式农具。1953年购进7吋步犁、双轮双铧犁等。1956年县联社购进马拉圆盘耙、播种机、收割机。1959年购进机引5铧犁、3铧犁、轻7铧犁、悬挂2铧犁、4铧犁等新式步犁1264部。
  建国初全县有旧式播种耧8500梆,多是1尺8寸双腿耧,木质结构。1958年老耧改为1尺的双腿耧并制造3腿6寸耧、3腿4寸耧4443梆和一批3腿链子耧。60年代引进24片园盘耙及18片的重型缺口耙30台。1979年引进大小播种机211台。
  1956年全县有三齿单轮轻便耘锄3210部。1979年增加到5900部。
  1960年泰安地区分配给平阴县拖拉机8台192.57千瓦。1979年发展到1010台15685千瓦。1981年共有拖拉机1152台20039千瓦。1987年全县大中型拖拉机496台14165千瓦,小型拖拉机1680台14825千瓦。以泰山系列为主,其它有东方红——75(54)、东方红——60、铁牛——55、东方红——28等十几种机型。各种机引农具2387台,其中机械犁、耙2168台,播种机219台。
  1960年开始用拖拉机耕地,机耕面积2.4万亩。1966年机耕面积16.7万亩。1979年机耕面积27.32万亩,机播面积15.76万亩。1987年机耕面积26.60万亩,机播面积5.08万亩。
  第二节 收获机具
  建国前收获小麦、谷子、大豆等主要用镰刀割、碌碡轧。1956年尹庄农场开始引进马拉收割机1台。1977年泰安地区分配平阴卧式收割机28台。1980年泰安地区农机局分配平阴2台4GC—1.7/1.4收割机。1987年全县共有小型机引收割机34台,机动扬场机238台,脱粒机563台。
  第三节 运输机具
  建国前运输工具主要是畜力铁轮大车、木轮手推车,山区靠人挑驴驮。1952年全县有铁轮大车410辆,木轮手推车4100辆。1958年推广车子“滚珠轴承化”、“胶轮化”。60年代畜力铁轮车、木轮手推车相继淘汰,为畜力胶轮车、胶轮地排车、胶轮手推车所取代。1965年全县有胶轮地排车9630辆,胶轮手推车4132辆。70年代全县运输工具的落后面貌基本改变。1979年全县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010台,农用汽车13辆。1982年拖拉机1295台,农用汽车35辆。1987年全县胶轮地排车52186辆,胶轮手推车6343辆,机动三轮车69辆,大中小型拖拉机2176台,农用汽车136辆。
  第六章 畜牧
  第一节 家畜·家禽
  大家畜畜群结构 牛的数量在大家畜中历居首位,1936年(民国25年)大家畜存栏量42408头,其中牛占75.33%,驴占17.32%,马占7.07%,骡占0.28%。1936年后由于战争原因,大家畜锐减。1949年大家畜存栏量25151头,其中牛占80.71%,驴占18.93%,马占0.06%,骡占0.30%。1955年达到32635头。1957年以后因“左”倾思想影响和3年自然灾害,大家畜出现大幅度下降和徘徊不前的局面,1961年仅为18972头。1962年19253头,其中牛占85.46%,驴占12.63%,马占1.48%,骡占0.43%。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民饲养役畜较多。1983年后扭转了多年下降的局面,开始回升。1985年大家畜存栏21784头,其中牛占70.44%,驴占22.42%,骡占4%,马占3.14%。1986年为24691头,其中牛占70.31%,驴占22.40%,马占3.42%,骡占3.87%。1987年大家畜存栏29185头,其中牛占71.55%,驴占21.02%,马占3.42%,骡占4.01%。
  小家畜畜群结构 建国前小家畜存栏量中羊占绝对优势。1936年(民国25年)小家畜存栏13832头(只),其中羊占77.95%,猪占22.05%。1949年小家畜存栏7712头(只),其中羊占84.43%,猪占15.57%。建国后大力提倡养猪积肥,猪逐年增多。1952年小家畜存栏14122头(只),其中猪占29.21%,羊占70.79%。1957年小家畜存栏42836头,其中猪上升到49.26%,羊下降到50.74%。60年代林牧矛盾突出,实施强制手段解散羊群,1964年杀羊成风,全县55451头(只)小家畜,羊仅占8.68%。1976年后养羊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1981年羊存栏95481只。1985年小家畜存栏为194779头(只),其中猪占71.53%,羊占28.47%。1986年猪羊存栏201627头(只),其中猪占64.42%,羊占35.58%,1987年猪羊存栏231907头(只),其中猪占52.26%,羊上升到47.74%。
  家禽结构 建国前鸡在家禽中占绝对优势,依次为鸭、鹅。1940年(民国29年)鸡存养量12750只,1949年家禽存养160100只,其中鸡占98.23%,鸭占1.75%,鹅占0.02%。建国后,仍是鸡、鸭、鹅为序。1957年全县养禽185214只,其中鸡占94.98%,鸭占4.94%,鹅占0.08%。1976年全县家禽存养233000只。1980年325903只,其中鸡占87.26%,鸭占5.18%,鹅占7.56%。1987年家禽存栏883762只,其中鸡占90.91%,鸭占6.26%,鹅占2.83%。
  第二节 畜禽品种
  牛 建国前以本地牛和鲁西黄牛为主。本地牛个体较小,性急耐劳,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成年体重350~400公斤。鲁西黄牛体躯高大,肌肉发达,挽力大。建国后多次引进外地种牛,与本地牛杂交改良。1952年从梁山县、菏泽县引进鲁西黄牛。1971年从陕西省秦川地区引进秦川牛,体躯较大,易于育肥,役用性能强。1977年从泰安徂徕山林场引进22头黑白花乳牛,体形较小,成年体重800~1200公斤,年泌乳期305天,年产乳4500~5000公斤。1980年从黑龙江省引进4头海伏特牛和9头短角牛。海伏特牛系典型肉用牛,成年体重2000~2500公斤。短角牛亦为肉用牛,体躯比海伏特大。至1987年全县有本地牛、鲁西黄牛、秦川牛、海伏特牛、短角牛和黑白花乳牛6个品种,其中本地牛和鲁西黄牛占60%以上。
  马 建国前品种是本地马(即蒙古马),饲养历史悠久,精悍易驯服,适应性强,富持久力。1957年引进阿尔登马1匹。60年代引进苏重挽、苏高血、奥尔洛夫和伊犁马。70年代引进部分阿尔登一代马。
  驴 建国前只有本地驴,中等大小,精悍灵活,抗病力强,性温驯。1960年和1971年从德州和无棣引进3头德州驴,用于配种繁殖。80年代又引进部分德州种驴。
  猪 建国前只有本地黑猪,饲养历史悠久,体长,抗病力强,产仔率高,但生长发育和育肥速度慢。1960年从聊城引进大约克夏猪,生长发育快,成年公猪300公斤以上,母猪250公斤左右。1966年从聊城、泰安引进新金猪,早熟易肥,饲料利用率高,产仔率高,性温驯。1975年引进四川内江猪,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和繁殖性能较好,但抗病力差,瘦肉率低。1985年从郯城县和胶南县分别引进杜洛克猪和里岔黑猪。杜洛克猪瘦肉率在60%左右,为80年代推广品种。里岔黑猪体型接近瘦肉型,是生产杂交一代商品瘦肉猪的理想体。
  羊 建国前品种有本地绵羊和山羊。本地绵羊俗称“山匹子”,背白毛者居多。1956年引进考力代羊。1960年引进新疆细毛羊和寒羊。新疆细毛羊全身白色,体躯长,四肢良好,产毛量高,适应性强。寒羊体躯较大,产仔率高,发育快,成熟早,产肉率高。1965年引进苏联美利奴羊。1982年又引进考力代羊和100只寒羊。1986年10月至1987年3月从新疆引进143只美利奴羊,净毛率高,毛质优良,适应放牧饲养。
  鸡 建国前地方鸡饲养历史悠久,个体小,觅食力、抗病力和就巢性都较强,产蛋壳厚个小。建国后50年代引进芦花、九斤黄等良种鸡。60年代引进来航鸡,母鸡长至160天左右开始产蛋,年产蛋220枚以上。80年代引进星杂“288”、京白系、京白I系、京白Ⅲ系等良种鸡。星杂“288”产蛋性能比来航鸡好,1985年占县内良种鸡总数的90%。
  鸭 建国前麻鸭为主要品种。50年代引进北京鸭。
  鹅 主要有中国白鹅和狮头鹅。白鹅数量最多,分布于山区、湖区一带。
  兔 建国前主要品种是地方兔。背毛为白色或黑色,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繁殖快,成活率高。50年代引进部分安哥拉兔。80年代初引进西德长毛兔和日本大耳兔、青紫蓝兔、西德巨型兔、加里福兔等肉用免。
  貂 70年代末开始引进黑貂。1980年貂存栏4683只。1981年7218只。1984年684只。1987年3282只。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 破伤风杆菌病:建国前对牛、马、驴、骡、猪、羊等大家畜患病预防无力。建国后预防治疗水平逐年提高。
  狂犬病:建国前发病较普遍。建国后发病率大幅度降低。
  气肿疽病: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东阿镇太和村一带牛气肿疽病流行,波及20个山村,死亡1800头左右。建国初年城关公社西三里大队牛气肿疽病波及尹庄、北石峡、南官庄等村,死亡100头。1960年后未发此病。
  牛流感病:又称“三日热”。1966、1976、1983年曾在全县流行,发病率在95%以上。
  猪瘟:又名亚洲猪瘟,建国前无法控制。1956年开始预防。60年代初猪瘟基本得到控制。70年代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1987年为0.1%。
  猪丹毒:1985年发病707头,死亡133头。1986年发病425头,死亡72头。1987年发病167头,死亡61头。
  鸡瘟:又名鸡新城疫,是建国前的主要疫病之一。1952年始进行免疫防治。1982年发病率6.5%。1987年1.3%。
  牛焦虫病:建国前发病死亡率较高。1967年全县发病60头,死亡18头。1980年发病102头,死亡37头,死亡率36.27%。1985年发病27头,全部治愈。
  畜禽内科疾病:呈散发性发生。感冒多发生在春冬气候多变季节。前胃驰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多发生在农忙季节。80年代开始发病率明显下降。
  畜禽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治疗:建国前仅有少量民间兽医,难以控制疫病发生。1950年建立畜禽疫病防治小组。1953年设立兽医门诊,以区为单位设立畜牧兽医站。70年代实行“合作防治”,登门为集体服务。80年代由“合作防治”向“防疫技术承包”转变,诊断确诊率95%以上,一般疾病治愈率90%以上。
  畜禽疫病防疫:建国后畜禽疫病防治由“治疗型”转向“预防型”。50年代初县畜牧兽医站组织中兽医建立防疫大队,突击消灭牛瘟。1953年开始对鸡瘟、气肿疽病、猪瘟、猪丹毒等进行防疫。70年代推行“合作防治”制度。1983~1984年孔村、李沟2个公社实行“防疫技术承包责任制”。1985年全县防疫技术承包率68%。1986年79%。1987年82%。
  畜禽检疫 建国前无畜禽检疫机构。建国后县畜牧兽医站建立,行使畜禽检疫检验权,包括畜禽及其产品的产地、过境和集市检疫。70年代县站授权基层畜牧兽医站负责本辖区的小畜禽检疫。1985年县人民政府颁布《家畜家禽防疫实施办法》,检疫工作全面铺开,并先后在黄河大桥、陈山口、栾湾设立3处过境检疫点。

知识出处

平阴县志

《平阴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有叙有议,是全志之纲;大事记,纵贯古今,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重点记叙对全县有影响的大事或带有起点性的新事,为全志之经;专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只记实事,不作评述,为全志之纬。专志设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军事、公检法司、人事·劳动、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渔业、黄河、特产、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计划·统计、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俗·宗教·谚语、人物共30篇122章316节,节以下根据需要设目;附录,主要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