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人事·劳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120
颗粒名称: 第八篇 人事·劳动
分类号: F249.27
页数: 12
页码: 126-13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人事管理机构及其变化。从机构设置、干部构成和干部来源等方面,展现了当时人事管理的状况。其中,清末县衙设置吏房管理所属人员,1912年至1949年,民国政府设立民政科管理公务人员,建国后由县委组织部和县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管理。1949年后,设立人事股、人事科、人事监察局和人事局等机构。同时,随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干部数量不断增加,文化程度逐步提高,年龄结构逐步合理。
关键词: 平阴县 人事 劳动

内容

第一章 人事
  第一节 机构
  清末县衙设吏房管理所属人员。1912年(民国元年)县公署设民政科,管理公务人员。
  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由县委组织部和县政府一科管理干部。建国后,县委组织部和县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管理。1949年县民主政府在民政科内设人事股;1952年12月设立人事科;1962年改称人事监察局;1967年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设组织组管理干部;1976年12月始设人事局,1987年干部12人。
  第二节 干部构成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平阴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不仅为建国后的干部队伍作了组织准备,而且为南方一些省市输送了120多名领导骨干。1949年2月全县共有干部379人,其中县级干部8人,区级干部69人,一般干部302人。
  建国后,随着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干部数量迅速增加。1961年全县干部2040人。1962年精减机构,下放干部。1963年定编为1774人。以后逐年增加,1979年达到2493人。1987年全县干部4544人,其中县级干部23人,科局级干部303人,一般干部4218人。
  1949年的干部队伍是由战争年代培养和新吸收的农民积极分子组成,一般年龄普遍较轻,46岁以下占93%,其中25岁以下的占44.2%,26~35岁的占37.2%。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379名干部中,高中文化程度的仅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290人,占76.47%;文盲88人,占23.3%。50~60年代组织干部进工农速成中学或业余学校学习,文化程度偏低的状况很快得到改变。1964年全县干部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占40.9%,初中以下占59.1%。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的文化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文化素质提高较慢,年龄老化逐渐突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干部队伍逐步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干部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第三节 干部来源
  吸收录用 1951~1952年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大胆大量选拔干部的指示,从有文化的社会青年中选拔录用152人,充实干部队伍,其中农民积极分子91人,青年知识分子61人。1956年在乡、镇半脱产干部和退伍军人中选拔72人,在长期雇用人员中录用42人。1965年在工人、农民中招收服役制干部36人(当时规定服役期为5年,期满后一般回原单位生产,需要提拔的可以转为正式干部)。“文化大革命”初期,录用干部的制度遭到严重干扰,1972年从农村知识青年和工人中录用43名干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恢复了有计划地录用干部的制度。1977~1978年两年录用干部83人。1980~1986年录用干部833名,其中1980年招收闲散科技、外语人员70名,录用1977年“社来社去”毕业生20名,经济管理人员9名,待业知识青年21名。1983年8月至1984年7月“以工代干”人员中转为正式干部的420人;1984年区、乡、镇机关选聘合同制干部70人。1987年乡、镇机关招聘43名合同制干部。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50年代分配到本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51人。1960~1966年642人,大部分分配到工业、农业、水利、教育、卫生等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967~1976年每年都接收一批大中专毕业生。1979~1987年按照专业对口,学用一致,面向基层的分配原则,全县分配大中专毕业生1093人。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1952~1956年共安置172人,大部分分配在县、社机关和县直事业单位。1963~1964年接收转业干部82人,其中县直机关安排42人,基层安置40人。1969~1975年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复员对待的68人。1976~1987年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544人(其中团级干部23人),主要充实财贸、政法、工交系统,其次是基层和县直党政机关。
  干部离退休 1955年12月至1987年全县共办理退休干部556人。
  1978年10月开始实行干部离职休养制度,至1987年10月全县共有离休干部434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114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320人。第四节干部管理
  管理体制 抗日战争和建国初期的干部由县委统一管理。5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现行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干部管理体制。
  1956~1961年实行在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的系统管理体制。分管干部系统划分是:党群系统管理县委各部、工、青、妇、党校;政法系统管理县人委办公室、民政局、人事科、法院、检察院、监察室、公安局;农村工作部(后称互助合作部)系统管理建设科(1956年6月撤销)、农、林、水以及所属各事业单位;财贸部管理财政、工商、税务、商业、供销社、粮食、银行的干部;文教部管理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交部管理手工业管理科、交通科及所属厂矿企业等。这期间,农业社社长由合作部管理,支部书记由县委组织部管理。县委除协助管理属省、地委管理的干部外,重点管好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各分管部对县委管理范围内的干部主要通过业务工作对干部进行考察、了解,提出提拔、调整意见,协助县委进行管理。对于县委管理范围以外的干部,则由干部所在单位负责考察、了解、教育、培养,提出提拔、调整意见。县人委人事科(局)在县委组织部和上级人事部门的指导下,主要负责机构编制、干部工资福利、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吸收录用干部。
  1962年分管部撤销,各系统设立党组,对干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同年10月,除地委管理的干部外,县直机关、厂矿的股长、科室经理以上干部(包括所属所、站长)和县直党群系统的干部以及公社管理委员会正副社长由县委管理;科员级以下干部(含医务人员)统一由县人委党组和人事局管理;文教系统的党群干部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和人事局管理;教学人员由文教局管理。各系统党组对本系统干部有监督、教育、培养和提出提拔调动意见的责任,决定权按照管理范围分别属于县委和县人委党组。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组织组全面负责。1976年县委、县政府组织、人事部门相继恢复,干部管理逐步恢复正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快了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1984年县委按照“管少、管活、管好”的原则,实行“简政放权”,将县直、区、乡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原属县委管理的部分干部管理权下放至主管部门党委、党组和区、乡镇党委。
  党政机关干部岗位责任制 1984年县委、县政府成立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在全县12个乡镇和县直62个部门和单位建立并实行机关岗位责任制。1986年又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1987年在领导干部中推广了任期目标责任制。1986~1987年岗位责任制考核结果,受晋升一级工资奖励的14人,受记大功奖励的1人,受记功奖励的85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378人。
  专业技术干部管理 50年代普遍采用“以师带徒”和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专业干部管理与党政干部相同。“文化大革命”期间,技术职称、晋升制度遭到破坏,专业技术干部被认为是“臭老九”,遭受打击。1978年评定职称制度恢复,1980年建立科技干部考核晋升领导小组和职称评定委员会,对工交、农、林、水系统1966年底以前确定为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农艺师和技术员、助理技术员的专业技术干部进行职称复核、套改工作;对1967年1月以后确定或提升技术职称,而未经相应技术组织考核的专业技术干部进行考核评定。工程师级由专区审批,助工、技术员级由县审批。1984年成立平阴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普查登记,共登记2185人,其中大专以上501人,中专1555人,自学成才的129人。对用非所学、用非所专人员进行了调整。1986年全县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干部830人,其中工程师以上87人,助工级288人,技术员级455人。
  1987年6月平阴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开始对专业技术干部进行技术职称评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中级、助级、员级四个等级。高级技术职称由省人民政府授予,中级技术职称由市人民政府授予,助级、员级由县人民政府授予。全县共评聘专业技术干部244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53人,中级技术职务666人,助级技术职务1450人,员级278人。
  干部培训 1949~1966年以县委党校(曾称县学、党员训练班)为基地,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组织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部分干部的文化学习。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村不脱产干部。仅1952、1956、1960、1962年四个年度就培训干部674人。1951~1952年分五批送地委党校培训干部42人;1962年送省、地委党校培训81人,送专区干部学校培训59人。1967~1969年县委党校停办。1977年恢复干部培训制度,到1983年共举办干部培训班28期,培训干部3027人次。1984~1987年党校共举办干部轮训班29期,培训干部2326人次。1986年党校增设电大班2个,中专班3个,函大班1个,学员365人。1978~1987年进省、市党校培训136人。
  第二章 劳动
  第一节 机构
  1955年11月县人民委员会设劳动科,1961年撤销,由计划委员会代管劳动工资。1971年县革命委员会设劳动组,1972年改称劳动局。1981年下设劳动服务公司,1985年设安全办公室,1986年设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职工退休费用统筹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劳动局共有职工23人。
  第二节 劳动就业
  解放前,平阴工商业基础薄弱,就业人数很少。1925年平民纺织厂雇工14人。1944年抗日民主政府炸弹厂有职工50人。1948年平阴酒厂有职工50人。
  解放后,工商业逐渐发展,就业人数不断增加。1952年有集体职工74人,1953年96人,1955年268人,1957年2268人。1958年工业盲目发展,职工万余人,1963~1965年全县精减职工5601人,职工总数降至3555人。1967年全县职工3915人。1969~1975年就业人数达9508人。1980年14787人,1983年15897人,到1987年全县共有全民所有制固定工12265人,集体所有制固定工3255人。
  1981年10月至1987年县劳动服务公司建立服务网点5处,招收待业青年共346人。
  第三节 职工培训
  文化学习 1949年10月县设机关干部业余学校1处,1966年停办,共有6762人次参加学习,其中215人脱盲,1270人小学毕业,860人中学毕业。1982~1986年共举办初中文化班(脱产学习)26个,1348人参加学习,其中1302人达到初中水平;办业余初中班81个,2614人参加学习,1289人领到毕业证。1985~1987年办高中文化学习班8个,472人参加学习;业余高中学习班3个,135人参加学习。通过考试均达到高中毕业水平。
  技术培训 1982~1987年共办119个初级技术培训班(脱产学习),3078人参加学习,其中2531人达到初级技术水平;业余培训班115个,3292人参加学习,其中2239人达到初级技术水平。1986~1987年举办两个中级技术培训班,96人参加学习;业余培训班4个,228人参加学习。同年举办班组长培训班13个,384人参加学习。
  第四节 安全生产
  安全组织 建国以来,对锅炉安全、尘毒防护均建立相应的制度,保护了工人的健康,维护了生产秩序。8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和制度。1982年各基层单位进一步健全了夜巡、门卫、消防、奖罚等项制度,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县组织大型检查6次,从145个基层单位查出事故隐患642项。县社队企业管理部门对12处公社的45个社队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各种隐患127项,当即排除64项。1983年全县企事业单位建立安全组织150个,五百余人参与管理,县组织大中型检查5次,查出各种隐患670项,当即排除520项。1985年由劳动局、经委、工会、公安局等部门组成县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21个企业单位建立以厂长(矿长)为主任的基层安全委员会。
  锅炉安全 1980年县对锅炉进行技术检验登记建档发证。1981年通过检验发现重大隐患7项,及时予以排除。1982年对各种压力容器68台作了补充登记,对112名司炉工人举行统一考试。1984~1987年除每年对全县锅炉进行检查外,还给224名司炉工发放了合格证。
  尘毒防护 1983年全县检查生产有毒物质和接触粉尘作业的企业31个,接尘点52处,接尘职工3289人,接毒职工602人。查出一期矽肺病1人,疑似矽肺病2人。在高温作业1015人、噪声震动作业3063人、高频作业104人、放射性作业25人的调查测试中,可疑氟骨症4人,一期矽肺病2人,疑似矽肺病14人。对15个接触铝、苯、汞等有害物作业点的127人查体发现有15人不够正常。1985年检查31个企事业中接触有毒物质和粉尘的职工3377人,占企业总职工的21.75%;检查接触放射性物质、噪音震动、高频幅射、高温等物理危害作业的职工2435人,占企业总职工数的15.6%。1986年6月全县有尘毒单位34个,其中省、市属单位4个,职工4800人,接尘1527人,接毒355人,物理因素89人。县属全民和集体企业30个,职工5999人,接尘1452人,接毒606人,物理因素177人。1987年全县有尘单位35个,其中省、市属单位4个,职工5801人,接尘1892人,接毒500人,物理因素628人。县属全民和集体企业17个,职工4898人,接尘1921人,接毒408人,物理因素78人。在35个触尘单位中已有24个单位设立卫生所,配备卫生人员104名,负责预防尘毒、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查体和职业病防治。全县企业52个接尘点已有38个采取了防护措施,安置防尘管道3265米,洒水喷头29个。县煤矿推广“水泡泥”和电煤钻侧式供水通风防尘;国棉厂投资18.2万元,解决棉尘危害。接尘单位根据不同工种工作需要,发放工作服、手套、口罩、眼镜、长筒靴、防毒面具等各种防护用品及保健食品补助等。
  第五节 职工福利
  劳动保险 1958年县五金厂职工250人、玫瑰酒厂职工80人、农具厂职工200人参加了劳动保险。1976年14个全民企业职工2000人、13个集体企业职工2420人参加劳动保险并登记建卡。1985年全县参加劳动保险的全民企业35个,职工4273人;县属集体企业32个,职工3144人。1987年参加劳动保险的全民企业51个,职工达7700人。
  职工福利 县全民企事业职工的劳保福利包括医疗卫生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费、丧葬抚恤费等年均达数百万元以上。1982年全县企事业单位办托儿所20处,入托儿童550人。1986年托儿所23处,入托儿童935人。1979~1987年累计发独生子女补助费732480元。
  第六节 工资
  民国时期的工资分为年薪、月薪、日薪。建国初,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实行供给制和低薪制。1952年起国营企业中统一实行以“工资分”为工资计算单位的工资制,统一“工资分”所含实物的品种与数量。1954年10月起工人逐步实行“八级工资制”。干部实行工资分包干制。1955年改为货币工资制。1956年下半年全县范围内进行第一次工资调整,至1987年经过8次工资调整。
  供给制 建国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1950年供给制标准每人每日大灶:油、肉各9.375克,盐15.625克,粗菜0.5公斤,原煤625克或木柴1公斤。中灶:菜金按大灶的2.5倍计算,原煤937.5克或木柴1.5公斤。小灶:菜金按大灶的3.7倍计算,原煤1.25公斤或木柴2公斤。粮食每人每日小米750克(大米同)。细粮标准,大灶10~20%,中灶及轻病号50%,小灶及重病号80~100%。服装费,每人每年单衣1套、单帽1顶、衬衣1件、棉帽1顶、单鞋3双、棉鞋1双、袜子2双。棉衣3年两套,棉被4年1床,大衣3年1件,蚊帐5年1顶。津贴费,包括肥皂、牙刷、牙粉、烟叶,按中等质量标准发给个人。过节费、保健费、老年优待金、妇婴费都作了具体规定。在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供给制的同时,对科技、文教、卫生及企业人员实行低薪制,平阴县根据专业每人每月分别折合小米37.5公斤、45公斤、52.5公斤、60公斤、110公斤。
  1951年开始供给制人员实行小包干,按照供给制标准折合成货币发给个人,1952年3月统一提高了津贴标准,以担任的职务为主,参照德、才、资等条件分为10等24级。过去供给制制定的伙食和被服供给标准,改按新工资分发给,每一工资分含量为小米0.4公斤、白布0.067米、植物油0.025公斤、食盐0.01公斤、煤1公斤。大灶每人每月70分,中灶95分,小灶120分。扣除伙食费外,其余发给个人。1952年7月再一次提高供给制人员的津贴标准,由10等24级改为10等29级。每工资分折合人民币0.22~0.23元。1954年6月实行工资分加津贴包干制。
  工资制 1955年7月取销供给制(包干制),全部实行货币工资制。1956年8月又作了调整。
  1963年全县职工3189人,升级1295人,升级面为40%。月增资7800元,年增资93400元;转正定级149人,月增资800元,年增资9600元;提高过低工资77人,月增资100元,年增资1200元。
  1971年全民所有制(包括党政机关)中普遍进行低工资调整。全县职工总数7469人,调级1874人,调级面25.1%,月增资12472元。未调级与升级人员平衡增加月工资763元。中专、技工、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生转正定级360人,月增工资1964元。按参加工作年限调两级的580人,实际调半级的15人,调一级半的71人。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工资低于一级的170人,调到二级的141人,调到一级的29人。1967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一级工升二级的64人。集体单位的职工2221人,调级的667人,调级面27.8%,月增资3516元。未调级与升级人员平衡增加月工资202元。中专、技校、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生转正定级42人,月增资244元。按照参加工作年限调两级的175人,实际调半级的89人,调一级半的27人。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工资低于一级的28人,其中调到二级的26人,调到一级的2人。
  1977年给1971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一级工和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二级工调整工资,全县全民所有制职工(含干部、教师)8459人,调级3703人,升级面43.8%,月增资25033元。转正定级86人,月增资430元。集体单位职工3349人,调级1050人,升级面31.4%,月增资8290元。转正定级9人,月增资45元。
  1979年按照劳动态度、技术高低、贡献大小进行考核升级。县属全民单位职工5879人,升级2440人,升级面44.93%,月增资14406元。县属集体职工3031人,升级1063人,升级面36.38%,月增资6658元。
  1982年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科研、文教、卫生系统中调整工资。1982年底县属全民单位固定工1757人,升级1462人,月增资10841元,其中机关团体1035人,升级945人,月增资6854元。升一级者871人,月增资5900元;升两级者74人,月增资954元。事业单位722人,升级517人,月增资3987元,其中升两级的80人,月增资1204元;升一级的437人,月增资2783元。县属集体单位固定职工171人,升级160人,月增资925元,其中机关团体4人,升级4人,月增资26元;事业单位167人,升级156人,月增资899元。
  1983年对企业职工调整工资。1983年9月底县属全民企业固定职工3108人,月增资13471元;县属集体企业固定工3016人,升级的2325人,月增资15720元。
  1984年地(市)、县属企业单位简化归并工人工资标准。
  1985年工资改革,废除1956年国家统一规定的各类工资标准。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执行1985年鲁工改5号文件规定的各类工资标准,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补贴三部分构成(工龄补贴按参加工作年限每一年补贴0.5元)。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工资改革的4568人,改革前月工资总额279790元,人均月工资61.25元;改革后月工资总额359859元,月增资80069元,人均月工资78.78元,全年增加工资额960828元,较改革前增加28.62%。其中列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2671人,改革前月工资总额168442元,人均月工资63.06元。改革后月工资总额216639元,人均月工资81.11元,较改革前增加工资28.62%。列入中小学、幼儿园工作者工资改革的1659人,改革前月工资总额98070元,人均月工资59.11元,改革后月工资总额126580元,人均月工资76.30元,较改革前增29.08%。参照国家机关改革的集体所有制人员238人,改革前月工资12780元,人均月工资53.70元,改革后月工资16640元,人均月工资69.92元,较改革前增加30%(工资不含奖金与津贴)。全民企业参加改革的35个单位,职工4273人。改革前月工资323761元,人均月工资75.77元;改革后月工资384889元,人均月工资90.07元,增长18.88%。县属集体企业参加改革的32个单位,职工4413人,其中固定工3114人。改革前年工资总额3130620元,月工资260885元,人均月工资59.12元;改革后年工资总额3809034元,月工资总额317419元,人均月工资71.93元,人均月增资12.81元,增长21.67%。随着企业的工资改革,对全民企业中亦工亦农职工1191人也适当增加工资。1985年1~6月增加47958元,月增7993元,每人月增6.71元;集体企业亦工亦农职工119人,上半年增资3876元,月增646元,人均月增资5.43元。1971年底以前入厂的全民企业临时工153人,上半年增加工资9714元,月增1619元,人均月增加工资10.58元;集体企业临时工189人,上半年增加工资3966元,月增661元,人均月增资3.50元。
  1986、1987年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进行部分调整,对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进行套改。聘任前职务工资低于聘任后进入最低档工资标准的共285人,其中高级职务21人,中级职务147人,初级职务117人。升级的82人,其中高级职务4人,中级职务40人,初级职务38人。被聘任的技术人员聘任后的工资进档、升级,每月增资3542.5元,其中进档增资2957元,升级增资585.5元。
  注:本节工资内所有数字均系劳动局、人事局提供,节后表内数字均系统计局提供。

知识出处

平阴县志

《平阴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有叙有议,是全志之纲;大事记,纵贯古今,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重点记叙对全县有影响的大事或带有起点性的新事,为全志之经;专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只记实事,不作评述,为全志之纬。专志设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军事、公检法司、人事·劳动、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渔业、黄河、特产、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计划·统计、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俗·宗教·谚语、人物共30篇122章316节,节以下根据需要设目;附录,主要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