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648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321
页数: 4
页码: 245-2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槐荫区环境保护分为机构、污染源、环境检测、环境治理等详细介绍。
关键词: 槐荫区 环境 保护

内容

解放前,辖区工厂企业较少,环境污染较轻。解放后,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1978年8月成立区环保机构,在开展环保监测的同时,重点进行以改造锅炉、工业窑炉为主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1987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在济南市第一个达到基本无黑烟地区标准。同年10月进行第一次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及评价工作(槐荫部分),初步摸清槐荫区工业污染源和33种污染物排放量,为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1988年10月至1989年5月,进行街办工业污染源调查评价,被市环保局、市乡镇企业工业局评为科技二等奖。1989年9月5日,市政府对槐荫区区长与市长签定的《环境保护责任书》进行检查验收,获946分(满分为1000分)。
  第一节 机构
  行政机构 1978年8月成立区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79年12月设环境保护办公室。1982年2月改为环境保护局。1989年有职工17人,其中经济师1人,统计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5人,会计员1人。
  事业机构 1983年6月设区环境保护监测站,为全民事业单位。1989年有工作人员6名。配有监测车、静压平衡烟尘测试仪、COD速测仪、PHS—3C数字酸度计、分光光度计、DDS—11A型电导仪、万分之一电光分析天平等34台(件),价值3万余元。
  第二节 污染源
  烟尘废气 有工业粉尘污染、烟尘污染、工艺废气污染、汽车尾汽污染等。
  工业粉尘污染,主要来自水泥厂、沥青混凝土厂、电石厂、铁合金厂和部分翻砂铸造行业。其中1988年前,济南水泥厂年排放粉尘4062吨,东方红水泥厂年排放粉尘1400吨。
  烟尘污染,主要来自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工业窑炉、茶水炉、集体炊事灶排放的烟气。1989年,全区烟尘排放量为4342吨。
  工艺废气污染,主要来自化工厂、制药厂及其他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化氢、铅、砷、碳氢化合物、有机溶剂、甲苯、Chn、氯气等有害气体。1987年,全区工艺废气排放量为11.54万吨。
  汽车尾气污染,指汽车尾气中的总烃、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铅等有害气体。
  废水 主要来自化工、制药、造纸、建材、电镀、纺织、食品、机械等工厂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及大量生活用水,内含大量氟化物、六价铬、挥发性酚、氰化物、悬浮物、油等污染物。1989年,全区污水排放量达1091万吨,超标590万吨,造成河水和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污染。
  固体废弃物 主要为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等,造成水源、空气污染。1989年,全区排放量为3.3万吨。
  噪声 有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4种。
  第三节 环境监测
  1983年6月建立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利用简陋设备进行酸雨(PH)、工业废水中的简单项目和大气(SO₂、NOx、TSP)的监测工作。后逐步开展对大气中SO₂、NOx、TSP、降尘、锅(窑)炉烟尘浓度、烟气黑度、工业粉尘的测试,工业废水中PH、COD、六价铬、悬浮物、石油类、氰化物的测定,地面水中COD的测定,酸雨的PH值、电导率的测定及固定声源、区域噪声的监测工作。
  大气 1984年起分别在五里牌坊、机床二厂、省立医院设置监测点。1986年,撤销省立医院监测点,增设省畜牧局监测点。1986年,测得辖区二氧化硫污染度年均值在四个市区中居第三位,以交通要道和生活稠密区为最严重,年日均值为0.272毫克,每标立方米超标0.8倍。氮氧化物污染度年均值在4个市区中居第三位,以交通稠密区和商业区为最严重。总悬浮微粒污染度年均值在4个市区中居第一位,以工业区为最严重,年日均值为1.05毫克/每标立方米,超标2.5倍。降尘污染度五里牌坊地区居全市首位,最大值为82.7吨/平方公里·月。
  水源 兴济河、小清河水污染严重。段店镇至市中区白马山、七贤村一线地下浅水污染。市监测站从原历城农药厂(现白马山啤酒厂)附近检出酚,每升0.25毫克,超国家标准;666和DDT检出率为100%,平均含量分别为0.017毫克/升和0.0014微克/升。
  噪声 据1987年普查,一类混合区(东起纬五路,西至槐村街;南自经十路,北到经一路)面积4.4平方公里,共有各种固定噪声源设备605个。据区域内30个环境监测点监测,昼间超标24个,超标率为80%;夜间超标22个,超标率为73.3%。昼间最高值65.7分贝,最低值为53.4分贝;夜间最高值为59.2分贝,最低值为39.7分贝。二类混合区(东起槐村街,西至段店北路;南自机床二厂路,北到济齐路)面积4.79平方公里,共有各种固定噪声源设备1108个。据区域内19个环境监测点监测,昼间超标16个,超标率为84.2%;夜间超标17个,超标率为89.5%。昼间最高值为70.9分贝,最低值为48.3分贝;夜间最高值为69.5分贝,最低值为48.7分贝。工业集中区(南辛庄街道办事处地区和振兴街街道办事处部分地区)面积5.2平方公里,共有各种固定噪声源设备328个。据区域内15个环境监测点监测,昼间超标4个,超标率为26.76%;夜间超标4个,超标率为26.76%。昼间最高值70.8分贝,最低值56.7分贝;夜间最高值为61.3分贝,最低值为45.7分贝。交通干线两侧,1984年监测经十路、经七路、纬十二路等效声级分别为73.9分贝、74.9分贝、73.8分贝;1988年监测等效声级分别为73.3分贝、68.4分贝、72.8分贝。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加强交通噪声管理,等效声级有所下降。
  第四节 环境治理
  烟尘治理 主要对锅炉、工业窑炉、茶水炉和集体炊事灶进行改造。锅炉改造分为更换先进炉型、改造锅炉炉膛、加装高效除尘器、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管理方法等。1985年前以治点为主,对污染严重的锅炉进行改造。1985年开始对不合格的锅炉限期治理。淘汰手烧锅炉。至1987年,全区锅炉改造率达99%,一吨以上的手烧锅炉被淘汰。1978年起改造窑炉,改烧煤气、焦炭、无烟煤、重油,改手烧为往复炉排等,无法就地治理的限期转产或搬迁。
  1981年起逐步淘汰火烧心式茶水炉,推出二次风式、半煤气式茶水炉,现普遍使用双层炉排反烧炉。
  1983年后对旧集体炊事灶进行改革,推广使用省市环保部门认可的抽板顶升式炉灶。1988年起研制推广型煤灶,在青年公园地区建成商业型煤化推广试验区。至1989年6月,全区共安装各种型煤灶100余台。
  通过治理,辖区烟尘污染得到一定改善。1987、1988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地区和五里沟、经三路街道办事处地区先后达到基本无黑烟地区标准。
  废气治理 对重点污染单位采取转产或搬迁的办法。自1985年以来,东方红化工厂、济南试剂总厂分厂、济南物资回收公司再生胶厂、济南无线电十六厂、槐荫化工印刷材料厂氨水车间、济南建筑五金厂等单位先后实行了转产或搬迁。
  污水治理 80年代,济南机车工厂、济南国棉五厂装饰布分厂、济南金华电镀厂、济南西郊造纸厂等单位先后建起污水处理设施。
  噪声治理 1989年起,省电力科学研究所、槐荫医院、市机械局、省地震局、济南篷布厂、济南机床六厂、济南标准件厂、济南牛奶食品厂、济南饭店、济南第三制药厂等单位先后采取消声、隔声、减振、搬迁等措施,减轻噪声污染。
  征收排污费 1980年起征收排污费。1980~1985年征收烟尘超标排污费。1986年起增收区属以下单位废水排污费。1988年起征收济南水泥厂、东方红水泥厂水泥粉尘排污费。1989年5月起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至1989年,共征收排污费291.2万元。其中支出环保补助金148.09万元,占征收排污费总数的51.2%。

知识出处

槐荫区志

《槐荫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9至1904年槐荫区地理、经济、城市建设、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贸、经济综合管理、综合政务、卫生、社会生活、组织机构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槐荫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