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57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农业
分类号:
F327.52
页数:
26
页码:
141-16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济南市槐荫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其中包含机构、生产关系变革、生产条件等。
关键词:
济南市
槐荫区
农业经济
内容
辖区旧为农田。明末清初,老屯、阎千户、前屯、后屯、刘家堂一带(现匡山、段店北路2个街道办事处地区)多种蔬菜。清代中叶,菜田面积逐步扩大,商品菜逐步增加。1904年济南开辟商埠后,辖区东部农田逐步减少。1917年,张庄建营房驻军,大饮马庄、小饮马庄、大金庄、大杨庄等地菜田再次扩大。1936年,全区共有菜田800亩(53.3公顷),1937~1940年减少,1942年后回升,1948年达1240亩(82.67公顷)。至解放前夕,辖区粮食平均亩产100余公斤。
解放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粮食、蔬菜产量大幅度增长。60年代,沿黄地区“引黄”种稻成功,实现种植史上的根本变革,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80年代,两镇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成为济南市重要的副食品生产基地。1989年全区有耕地6.71万亩(4473公顷)。其中粮田5.1万亩(3400公顷),总产3142.3万公斤;菜田1.61万亩(1073.3公顷),总产8500万公斤;比1984年分别增长19.6%和84%。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33亿元,为1985年的3.32倍。
第一节 机构
行政机构 1987年5月设立区农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9年实有20人。
事业机构 1987年7月设立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水利工程站、畜牧兽医工作站、林果站、蔬菜站;1989年设立经营管理站。负责各项事业的规划、管理、技术推广等工作。1989年,畜牧兽医工作站编制3人,其他各站编制2人。
第二节 生产关系变革
土地改革 解放初期,沿用旧封建土地所有制。1950年3月,郊四区四合乡、兴林乡、镇河乡、梨园乡、杨庄乡、美里乡,郊五区申庄乡、刘庄乡、王庄乡、大金庄乡、小金庄乡、彭庄乡、睦里乡及郊三区段店乡、张庄乡、联五乡、老屯乡、匡山乡(以上为现两镇及段店北路、张庄路、匡山3个街道办事处地区)开展土改运动,历经阶级教育,组建农会,划阶级、评成份,斗地主,没收、分配土地财产,颁发土地证,建立新政权等步骤,1952年3月基本完成。土改中,郊四区四合、兴林、镇河、梨园、杨庄、美里等乡及郊五区申庄、刘庄、王庄等乡(以上为现吴家堡镇地区)共没收地主、富农土地1.14万亩(760公顷),房屋1920间,大牲畜323头,农具1460件。有2099户贫农,9508人分得了土地财产。
互助组 1951~1953年,辖区20%的农户参加了季节性和常年性互助组。其中,郊五区(现属段店镇地区)彭庄的彭殿洪,大金庄的姚学禹;郊三区段店村(现段店北路街道办事处)的井恩厚,老屯村(现属匡山街道办事处)的刘长友等,分别建起了长年性互助组。互助组采取换工形式,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
初级合作社 1952年11月,郊三区老屯村(现属匡山街道办事处)农民王振善带领11户农民建起西郊地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习称初级社)。1954~1955年,合作社进入大发展时期,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20%左右。其中1955年底,药山区6个乡及玉符河区3个乡(以上均为现吴家堡镇地区)建起合作社44个,共809户,占总农户的18.7%;另有互助组251个,共1794户。初级社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牲畜、大农具使用时折算成工分,土地入股分红。
高级社 1955年10月,段店区老屯村(现属匡山街道办事处)王振善建起西郊地区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习称高级社)。同年冬,济南市郊区工委在郊五区演马庄、于家庄、赵家庄、董家庄试办高级社。1956年底,先后建起段店、东方红、一二五、五一、星火、火焰、红光、先锋、双喜、晨光、黎明(以上为现段店镇及段店北路、张庄路、匡山街道办事处地区)、四合、兴林、燎原、曙光、梨园、七一、虹吸、太阳升、和平(以上为现吴家堡镇地区)共20个高级社。土地归集体所有,牲畜、大农具折价入社,土地、劳力、牲畜、大农具固定到队,社对队实行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的政策。社员实行按劳分配,采取评工记分和劳动定额记工法。据统计,1956年比1955年,集体平均增产19.2%,社员平均增收20%;约80%以上的贫农、中农增收,10%的农户平收,9%的富裕中农有所减收。
人民公社 1958年8月9日,毛泽东视察历城县北园乡北园农业社,发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号召。9月,辖区20个高级社合并成立西郊人民公社(简称公社)。公社成立初期,实行公社一级核算,强调“一大二公”、统一种植、“大兵团”作战,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1959年1月,中央颁布《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确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1960年6月,西郊人民公社划归槐荫区,成立槐荫人民公社西郊分社。1961年5月,西郊分社复归历城县,成立段店、大金、田庄、朱庄、郑庄、吴家堡、王庄、西沙等8个公社。1968年8月合并成立东方红、太阳升2个公社。1972年4月分别改称西郊人民公社、吴家堡人民公社。1984年5月及同年年底,先后撤销西郊和吴家堡两个人民公社,建立镇、乡人民政府。
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两镇有少数生产队以生产组为单位承包土地经营。1981年,部分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1982年起全面推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镇、村、户层层签定承包合同,按人口或劳力分配土地,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户自行安排生产,产品在完成合同后归己。对完成合同的村、户,国家供应平价粮、油、煤、化肥、汽(柴)油;完不成合同者,国家按比例减少平价供应的各种物资;对荒芜土地的农户实行罚款,直至收回土地使用权。实行承包制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89年,两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33亿元,(段店镇3.5亿元,吴家堡镇1.83亿元),为1985年的3.32倍。
第三节 生产条件
农业劳动力 1986年,两镇共有劳动力5.01万人。其中段店镇3.41万人,吴家堡镇1.6万人;男劳力2.56万人,女劳力2.45万人;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2.80万人,第二产业劳动力1.35万人,第三产业劳动力0.86万人。1989年,两镇劳动力达5.36万人,其中段店镇3.63万人,吴家堡镇1.73万人;男劳力2.59万人,女劳力2.77万人;家庭经营劳动力3.23万人,集体统一经营劳动力(村办企业劳动力)2.08万人,新经济联合体(跨地区、跨行业、自愿互利建立起来的新型经济组织)劳动力500人。
农业机械 1955年建立国营西郊拖拉机站,有拖拉机12台;1962年为5台。1968年成立东方红、太阳升两个公社,各建拖拉机站1处。1989年,两镇农机达5514台(件),其中拖拉机1409台,农用汽车396辆,播种机168台,收割机136台,脱粒机(含打稻机)1897台,机动植物保护机械40台,排灌机械1450台,柴油机18台;集体2783台,占50.5%;个体2731台,占49.5%;段店镇2776台(集体1943台,占70%;个体833台,占30%),吴家保镇2738台(集体840台,占30.7%;个体1898台,占69.3%)。
水利设施 1970年4月修建北店子引黄闸。1981年4月改建,设计防洪水位为40.4米,流量为每秒50立方米,灌溉面积8万亩(5330公顷)。1986年修建杨庄引黄闸,设计防洪水位为39.74米,流量为每秒10立方米,灌溉土地1.6万亩(1067公顷)。两项设施为辖区最大的水利工程。1989年,全区总灌溉面积为6.61万亩(4407.3公顷),其中段店镇3.71万亩(2473.7公顷),吴家堡镇2.44万亩(1623.8公顷),匡山、段店北路、张庄路3个街道办事处共4647亩(309.8公顷)。
肥料 1961年前普遍使用农家圈肥、土杂肥、绿肥。1961年起陆续使用氨水及其它化肥。1989年,两镇共使用化肥7659吨,其中氮肥5405吨(含氨肥2010吨),磷肥1637吨,钾肥81吨,复合肥536吨。平均每亩耕地使用化肥114公斤(每公顷1.71吨),土杂肥4立方米(每公顷60立方米)。
第四节 粮食种植
区划 50年代,现段店镇西部地区(南八里庄、北八里庄、东谢屯、西谢屯、大李庄、小李庄、筐李庄、由李庄、麻沟等)和吴家堡镇北部沿黄滩区及段店镇北部(演马庄、油牌赵庄、位里庄、龙王庙的大部分地区及彭家庄、小饮马庄的部分地区)涝洼地带,多为一年一作,少量二年三作;南部平原(大金庄、大杨庄、前周王庄、后周王庄、担山屯等地)土地条件较好,大部分粮田二年三作。主要品种为小麦、高粱、玉米,另有谷子、大豆、地瓜及部分小杂粮。1964年起,现段店镇地区平整土地,挖沟治碱,逐步推行小麦、玉米轮作新技术,改一年一作、二年三作为一年两作;吴家堡镇地区大规模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种植水稻,实行一年两作,小麦、水稻轮作。谷子、大豆等种植面积相对减少。
品种 1956年前以本地品种为主,民间互通有无。1957年后,各村相继建立试验队,试种良种,后逐步推广。30余年来,品种几经更换,小麦品种先后有碧玛1号、碧玛4号、蚰包、泰山1号、鲁麦1号、辐63、济南13、鲁麦5号等。玉米品种有小粒红、大马牙、坊杂2号、郑单2号、掖单2号、鲁原单4号等。水稻品种有黎优57、小站101、日本晴、京引119等。
产量 解放后,粮田面积逐步减少,粮食总产、平均单产持续增长。粮食平均亩产,1949年为111公斤(每公顷1665公斤),1958年为155公斤(每公顷2325公斤),1966年为210公斤(每公顷3150公斤),1975年为382公斤(每公顷5730公斤),1980年为430.5公斤(每公顷6457.5公斤),1989年达616.14公斤(每公顷9242公斤)。1989年,全区粮田面积达5.1万亩(3400公顷),总产3142.3万公斤。其中种小麦4.18万亩(2786.7公顷),总产1235万公斤;种玉米1.91万亩(1273.3公顷),总产676.4万公斤;种水稻2.65万亩(1766.7公顷),总产1155.2万公斤;种豆4900亩(326.7公顷),总产51.5万公斤;其他500亩(33.3公顷),总产24.2万公斤。
第五节 蔬菜生产
区划
段店镇 1949~1954年,郊三区段店、张庄、老屯、匡山、联五等乡(现段店北路、张庄路、匡山3个街道办事处地区)及郊五区大金庄、睦里2个乡(现段店镇地区)等15个村为半菜区,有菜田约3000亩(200公顷)。1955年后面积逐步扩大,形成纯菜区和半菜区。“文革”期间面积略有减少。1980年后迅速扩大。1987年起实施“东菜西移”。1989年,29个村为纯菜区,5个村为半菜区,总面积达1.13万亩(757公顷),约占全市菜田面积的1/4,为济南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
吴家堡镇 解放初,各村有少量菜田,以群众自食为主。1956年起逐步发展藕田。1959~1961年开展生产救灾,扩种菜田2000亩(133公顷),形成半菜区。1963年后,仅新沙王庄、南沙王庄、南吴家堡保留菜田300亩,部分蔬菜上市。80年代实施“南菜北移”,菜田略有扩充。1989年,3个村为纯菜区,2个村为半菜区,总面积840亩(56公顷)。
品种 50年代有20余个品种,以传统菜为主,产量低,质量差,周期短,粗菜比重大。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通过人工选择、引进、培育等途径,形成一批适应本地种植条件和食用习惯的优良品种,品种多,产量高,质量好,周期长,精细菜比重大。1989年达9大类、60余个品种,其中绿叶菜有小白菜、菠菜、油菜、芹菜、茴香苗、芫荽、雪里蕻等;茄果类菜有茄子、番茄、辣椒、甜椒等;瓜类菜有黄瓜、冬瓜、西葫、丝瓜、南瓜等;豆类菜有芸豆、豆角、蚕豆、豌豆、毛豆、扁豆等;葱蒜类菜有韭菜、圆葱、大葱、大蒜、青蒜等;根茎菜有萝卜、莴苣等;结球类菜有大白菜、甘蓝、花椰菜等;薯芋类菜有马铃薯、山药、芋头等;菌类菜有平菇、金针菇、银耳等。其中,段店镇大金庄、大杨庄、张庄、大饮马庄、小董庄的“盖韭”,老屯的“济南叶儿三黄瓜”、“青麻叶白菜”、“早春甘蓝”,大金庄的小长茄,朱庄、田庄的秋黄瓜,张庄的菠菜,匡山的圆葱,新沙王庄的西红柿等均享有一定声誉。
蘑菇 1978年,西郊公社张庄村军队离休干部颜锡笙自学蘑菇养殖。1983~1984年主要进行室内栽培。1985年开展大田菌菜间作试验。1988年承担市科委食用菌“大田阳畦高产栽培”试验,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同年,在段店镇大金村建立“槐荫食用菌研究所”,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1989年,全区菌菜间作达500余亩(34公顷),年产60万公斤。十几年来,颜锡笙刻苦钻研蘑菇栽培技术,先后引进、培植优良品种40余个,并将自己的成果无私地奉献给集体和群众,为发展蘑菇生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栽培 50年代初开始发展保护栽培,普遍采用风障、阳畦,早春用稻草覆盖。1955年,蔬菜技术员齐伯彦在老屯建起西郊第一栋蔬菜温室。1956年,以老屯、刘家场、阎千户为中心发展玻璃阳畦。1957年,郊区段店区、玉符河区共兴建温室1038平方米。1964年,老屯村首次将塑料薄膜用于蔬菜栽培,实行马铃薯、玉米间作。是年,保护栽培面积达800余亩(50余公顷)。1980年后,广泛推广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弓棚、地热线育苗及菌菜、菌粮、菌果间作等新技术。1988年,段店镇被列为济南市保护栽培基地之一。1989年,全区共建塑料大棚1810亩(121公顷),菌菜间作500亩(34公顷)。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各地总结出一系列蔬菜种植新技术,有小金庄何俊岭的“6月27日至7月5日栽种,改平畦为高畦,改东西方向为南北方向,改人字架为篱壁架,改灌溉沟为有灌有排”等秋黄瓜栽培技术;大金庄郑甲保的“苗期蹲苗,中期追肥、摸杈打顶,后期打头,结回头瓜”等春黄瓜栽培技术;大金庄郑伯承的“小畦改大畦,二帮畦改根子畦”等盖韭栽培技术。
产量 解放后,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蔬菜总产量、平均亩产量逐步增长,出现了50~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下期的发展兴盛期。其中1989年总产8500万公斤,为1984年的1.6倍。
第六节 水产养殖
鱼 50年代初,黄河、小清河、王符河及低洼沟渠、池塘中有鲤鱼、鲢鱼、草鱼、鲫鱼自然生存。1958年,少数村利用坑塘放养鱼苗,因水源不稳,粗放养殖,收获甚微。是年,从南方引进毛螃蟹在河中放养,后因捕捞严重,河水逐年变浅,产量减少,1964年绝迹。1981年,西郊公社与宋家桥、常旗屯、龙王庙、睦里庄、田家庄等村投资,开挖鱼池1080亩(72公顷),净水面700亩(47公顷)。同年,吴家堡公社投资7万元,利用废坑基开辟鱼场200亩(14公顷)。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养鱼专业户,鱼池面积逐步扩大。1988年,吴家堡镇利用三荒(废坑塘、旧村址、低洼地)资源优势,通过集资和落实优惠政策(开挖1亩〈0.067公顷〉鱼池补贴300元),开挖鱼池1100亩(74公顷)。1989年,全区有养鱼场2个,养鱼专业户50户,养鱼总面积达5100亩(340公顷),总产84万公斤。主要品种有黄河鲤鱼、草鱼、鲢鱼、罗非鱼及建鲤、胡子鲶、罗氏沼虾等。其中,吴家堡镇养鱼2740亩(183公顷),全年产鱼40万公斤;段店镇养鱼2360亩(157公顷),全年产鱼44万公斤。吴家堡镇美里村苏振芳,自1982年开始养鱼,1989年承包鱼池22亩(1.47公顷),全年产鱼1.1万公斤,纯收入3万余元。1989年,段店镇常旗屯村养鱼250亩(16.67公顷),净水面120亩(8公顷),全年产成鱼15万公斤,纯收入75万元。
菜果 1956年,郊区药山乡、药西乡、王庄乡(现吴家堡镇地区)村民在旧坑塘中试种莲藕300亩(20公顷)。1957年,在沿河两岸栽植茭白,在河塘中种植鸡头米、菱角、荸荠、茨菰等。1965年,吴家堡、王庄、西沙等3个公社(现吴家堡镇地区)共种莲藕730亩(49公顷)。1980年,吴家堡人民公社邹家庄村民将低产稻田200亩(13公顷)改种浅水藕。此后,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稻改藕”,规定每改1亩(0.067公顷)藕田,发放无息贷款100元,减少粮食征购任务。1989年,全区种藕5000亩(334公顷)。其中,吴家堡镇4800亩(320公顷),段店镇200亩(14公顷),总产625万公斤。主要品种有“大瓦垅”和“胡苗”。“大瓦垅”系深水莲藕,粗长、节少、产量较高,为油炸、炒食佳品。“胡苗”为浅水莲藕,细长、节多、色白、清脆,适宜凉拌。
水草 辖区沿黄地带盛产浦草和芦苇。吴家堡镇刘庄是传统蒲编村,用蒲草加工蒲包,作水产品包装用。芦苇有茎细、壁厚、空心小、承担压力强的特点,俗称“实苇”,多用于加工苇箔。由于苇池淤土抬高,部分芦苇老化,苇池面积逐年缩小。1989年,全区有蒲草500亩(34公顷),全年产蒲草50万公斤;芦苇2000亩(135公顷),全年产芦苇200万公斤。
第七节 畜禽饲养
50年代,村民普遍饲养本地产耕牛、猪、鸡等。60年代,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养牛量减少。此后,先后引进“约克夏”猪、长白猪、四川猪、两头乌猪及九斤黄鸡、莱克杭鸡、寿光花鸡等优良禽种。1975年,西郊公社大金庄(现段店镇大金庄)建起辖区第一家奶牛场,养奶牛200头。后养牛业有所发展。1978年起,逐步引进长毛兔、肉兔、哈白兔等优良品种。80年代,畜禽业大发展,出现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养殖场。1988年,全区有1000只鸡以上的专业大户74户,500只鸡以上的专业户157户。6000只鸭以上的养鸭场7处,孵化场6处。其中,吴家堡镇刘七沟村孵雏鸡30万只,育雏鸡15万只;段店镇宋庄村与山东省家禽研究所联合投资220万元,建起年产64万只“艾维茵”肉食种鸡场。1989年因饲料价格上涨等原因,畜禽饲养量较1988年出现滑坡,全区饲养大牲畜1990头(其中奶牛255头,菜牛473头),生猪5.41万头(存养2.93万头,出栏2.48万头),羊1.35万只(其中奶羊2300只,绵羊6000只),家禽67.63万只(其中蛋鸡49万只,鸭、鹅3万只,肉鸡14.83万只,鹌鹑8000只),分别为1981年的0.7、1.3、0.85和5.5倍。
第八节 林业
1951年,郊四区及郊五区部分地区(现吴家堡镇地区)在堰堤植树10万株,庭院“四旁”植树20万株。1952年,在黄河大坝造防护林20万株。1956年起掀起绿化高潮,郊四区大金庄、小金庄、古城、后周王庄、于家庄、彭家庄及郊五区东赵家庄、西吴家堡、东吴家堡等地先后开发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近千亩。60年代,贯彻中央确定林权、保护山林、发展林业的若干规定,注重开发利用黄河滩区、玉符河两岸滩地。其中西郊公社前周王庄(现段店镇前周王庄)在玉符河滩地造杨树林450余亩(30公顷),经济林154亩(10.27公顷)。1976~1980年,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西郊公社、吴家堡公社(现段店镇、吴家堡镇地区)在发展滩区用材林(防护林)、平原经济林的同时,大搞农田林网化建设。两社林地总面积达4000余亩(267公顷)。吴家堡公社建成林网2000余亩(134公顷)。在此期间,西郊公社田家庄、担山屯等村被评为历城县绿化先进单位。
80年代,引进欧美杨、良种柳作为用材林主栽树,发展高产、密枝型的苹果新品种。1981年,济南市郊区西郊人民公社林业站周爱菊引进粒大、肉肥、汁多的“巨峰葡萄”,通过科学管理,5年生平均亩产3564公斤,后在全镇推广。1986年,吴家堡镇申庄引种山楂160亩,打破沿黄地带不能种植山楂的历史。至1989年,辖区林地总面积达9040亩(603公顷),有各种树木258.4万株。其中用材林2590亩(173公顷),防护林2007亩(134公顷),经济林4333亩(289公顷。其中段店镇4198亩<280公顷>,主要分布于大金庄、小金庄、古城、后周王庄、于家庄、彭家庄、前周王庄、小李庄、小饮马庄、筐李庄、水屯等村;吴家堡镇135亩<9公顷>,主要分布于中赵家庄、范家庄、中店铺等村),特用林110亩(7.3公顷);杨树2904亩(19.6公顷),柳树1234亩(82.3公顷),泡桐40亩(2.7公顷),刺槐60亩(4公顷),侧柏330亩(22公顷),苹果2874亩(191.6公顷),梨358亩(23.9公顷),桃433亩(28.9公顷),葡萄607亩(40.5公顷),山楂160亩(10.7公顷),石榴40亩(2.7公顷);庭院、“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池旁)林网200万株,林地58.4万株(用材林占24.4%,防护林占18.9%,经济林占55.6%,特用林占1.1%)。林木覆盖率达15.85%。全年果品总产量235.7万公斤(段店镇230.2万公斤,吴家堡镇5.5万公斤),其中苹果130.1万公斤,梨13.6万公斤,葡萄6600公斤,桃26.5万公斤,其它果品64.84万公斤。
知识出处
《槐荫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9至1904年槐荫区地理、经济、城市建设、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贸、经济综合管理、综合政务、卫生、社会生活、组织机构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槐荫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