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571
颗粒名称: 第二编 经济
分类号: F127.52
页数: 106
页码: 109-214
摘要: 本编记述了济南市槐荫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其中包含
关键词: 济南市 槐荫区 经济

内容

第一章 工业
  1910年(清宣统二年),清政府向德国银行借款,在济南城西大槐树庄兴建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此后,制革、地毯编织、家庭织布等作坊业及建材业相继出现。1925年后,机器、榨油等民族工业先后发展起来。30年代,火柴工业突起。1932年,经七路建立鲁西火柴厂。1937年,辖区有洪泰、东源等4家火柴厂,共有资金13.5万元,主要生产设备26部,全年产火柴2340大箱,约占全市火柴产量的50%。另有日商火柴厂2家。同期,设于北大槐树庄的振华化学染料厂,有独资50万元(银元),工人56人,每年产硫化青膏7000箱,为济南市三大化学染料厂之一。日军侵占济南后,东源、洪泰两家火柴厂及致敬洋灰厂、东裕隆卷烟厂等先后被日商吞并,民族工业衰退。40年代,机器铁工业、化学染料业、砖瓦石灰业、织布业等迅速发展起来。在此期间,私营工业、手工业户增加到79家。其中10人以上的企业多集中于翻砂铸造、机器铁工业,10人以下的企业分散于染料、造胰、卷烟、藤竹绳经、制服、针织、石灰、汽车修理等业。规模较大的有大章铁工厂、益华火柴厂、中东造胰厂等。抗日战争胜利后,火柴业、卷烟业一度得到发展。1948年,辖区有火柴厂7家,占全市火柴业的58%。是年,大部分厂家因生产萎缩、产品滞销而陷于绝境。
  解放初,官僚资本企业收归国有,主要有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济南机厂(现济南机车工厂)、济南工业局二厂(现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面粉厂等。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私营工业、手工业得到恢复发展。辖区成为济南市中小型工业企业及小手工业较集中的地区之一。1956年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建起一批公私合营企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同时,驻区省、市属国营工业企业党的组织关系归区管辖。1958年后发展起街办工业。至1964年,区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党政关系及驻区省、市属国营工业企业党的组织关系先后交省、市归口管理。1965年,辖区驻有中央和省、市属工业企业127个,其中机械工业企业占67%。区属工业处于生产能力低、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差、品种少的状况。“文革”期间,生产波浪式发展。1978年,区直40个工业企业交市归口管理。同年,区街工业产品首次对外出口。1979年起,在居办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街办工业。1987年,段店镇、吴家堡镇25个镇直企业、190个村办企业(其中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企业25个)归区管理。1989年,辖区共有工业企业501个,其中区属企业406个,驻区企业95个(国营42个,集体53个)。区属工业全年总产值40175万元,实现利润2443万元;出口交货值649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提高166%。辖区以济南机车工厂、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试验机厂等大中型企业及济南槐荫化工总厂、济南槐荫低压锅炉厂、济南剪切设备厂等小型企业为核心,构成济南市西南工业区。
  第一节 机构
  1954年10月设立区手工业管理科。1956年6月,撤销手工业管理科,设立工业管理科。1960年4月,撤销工业管理科,设立工业管理局。1972年4月撤销工业管理局,设立工业交通组。1976年3月,撤销工业交通组,复设工业局。1979年3月,撤销工业局,成立生产服务局。1984年4月,撤销生产服务局,设立经济计划委员会。1989年,经济计划委员会下设生产计划科、财务科、审计科、商业服务科、技术科、企业管理科、劳动人事科、办公室,编制40人。
  1988年4月设立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贸易工作。1989年编制5人。
  第二节 企业所有制
  私营 解放初,政府采取贷款、供应原材料、包销产品等办法,恢复发展私营工业、手工业。1952年,全区私营工业、手工业有42个行业,全年总产值248.34万元。
  1953年起有步骤的开展对私营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部分个体手工业户停产、歇业。1955年第三季度,全区私营工业有23个行业(主要行业有火柴、卷烟、造纸、织布、榨油、磨坊、粉坊、制棉、制碱、化工、蛋品、机器、翻砂、黑白铁等)、335家,其中10人以上的企业44家,资方110人,职工1284人;10人以下的企业291家,资方318人,职工583人。另有手工业31个行业、1336户、3640人,自发合伙组织25个、433人。1956年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尚有私营手工业劳动者123户、230人。1957年底为379户、590人。1958年后市场关闭,手工业户逐步减少。1961年起,扶持发展个体手工业,1962年达346户。“文革”期间,个体手工业被取缔。1978年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恢复发展个体手工业。1985年有152户,1989年达315户。
  集体
  手工业 1953年起,逐步开展对私营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5年底,共成立生产(供销)合作社(组)33个,有社员1115人(占手工业者的28%)。1956年1月,全区手工业实现合作化,共成立生产(供销)社(组)55个,有社员5210名。其中生产社11个,社员3140名;供销社15个,社员1253名;生产小组29个,社员817名。1957年调整为15个行业、51个社(组),其中生产社23个,供销社13个,生产小组15个。至1958年上半年,手工业呈现单位多、行业广、技术力量强、布局分散、产品多样、小而活、适应性强的特点,生产处于兴旺时期。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上半年,先后经过数次合并、转产、上交、下放、调迁,较1957年减少21个厂(组)、49种产品、1102名社员。1960年城市公社化,14个生产合作社转为社办直属厂。1961年7月,全区有手工业直属厂19个,职工3480名(较1957年增加1012名),产品149种(较1957年增加37种)。1962年8月,14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党政关系交市归口管理。1963年9月,全区有手工业厂(社)26个、3146人;其中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6个、1678人,公社厂10个单位、1468人。1964年达37个厂(社)、4117人;其中公社厂20个、2163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7个、1954人。同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交市归口管理。
  社会福利工业 50年代初建立区社会福利工业。1959年,全区有17个厂(组),职工1700余人,全年产值564.1万元。1960年7月有10个厂(组),职工1279人。1963年初交区工业局管理。1982年起重建社会福利工业。至1989年,全区共建起社会福利厂19个(其中1988、1989年兴建社会福利厂9个),主要有振兴街街道办事处八居金属机械厂、营市街街道办事处胶木制品厂、吴家堡镇建筑装饰材料厂、中大槐树街道办事处塑料焊接厂、振兴街街道办事处五居殡葬服务站等。1989年,全区福利厂共安置残疾人员322名,完成总产值1500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振兴街街道办事处八居金属机械厂(1983年转为社会福利厂)有流动资金120万元,固定资产100余万元,职工104人(其中残疾人65名),全年产值500余万元,创利润50万元。其产值、利润分别为1984年的7.58倍和4.17倍,居全区社会福利厂之首。该厂厂长、部队离休干部、八居党支部书记宋翰庭,自1971年以来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的优秀厂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离休干部等,1989年10月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
  街道工业 1954年,振兴街街道办事处组织30名军属成立镀锌组。1958年秋,区政府在道德街街道办事处第四居委会组建红旗服务合作社,试办居办生产。同年,各街道办事处组织社会闲散劳力,相继建起糊盒、纺线、砸石子、拆洗缝补、房屋修缮等生产服务组织。1959年有街(居)办厂(组)41个,生产人员1716人,产品20种,1~10月份完成产值173.84万元。1960年成立区工业局,管理区直属工业企业。是年有公社直属工业企业20个,职工3418名;分社厂24个,职工3778、名。1962年起,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集中力量,发展生产”的指导思想,陆续将比较成型的厂交区工业局管理。是年,五金加工厂、锻压厂、机械厂、玛钢厂、化工厂、服装厂等14个居办厂归区工业局管理。1963年调整区属工业,街办工厂交区工业局管理,区直属厂主要从事服务性生产,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不组织生产。是年,将31个分社工业企业调整为11个社办工业企业、5个生产合作社。1964年投资89万元对区直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企业生产能力,相继开发出标准件、玛钢件、铸管等产品。1965年,按照“家家搞生产,户户无闲人”的要求,成立区劳动服务总站、区劳动服务大队,组织社会闲散劳力从事生产。1966年上半年,全区有生产组77个,生产服务项目56种,参加人员4861人(占全区应参加生产人数的80.2%)。“文革”期间,区直工业波浪式前进。1968年,电子仪器厂、无线电元件九厂、晶体管厂、无线电修配厂交市电子局。1966~1976年,共向区直工业企业投资1892万元,先后研制开发出锅炉、电焊机、高压电器、防爆电器、压力表等十几种产品,填补市空白。1978年,区直企业达41个,有职工12742人,固定资产总值1099万元。同年,40个区直企业分别交市机械局、燃化局、第一轻工业局、第二轻工业局、纺织工业局、冶金工业局、电子工业局、第二商业局、建委等管理。80年代,在居办生产厂(组)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参加横向联营、开展技术协作、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等措施,增强了区街工业企业实力。1985年,全区街、居企业达122个(其中街办企业55个),全年产值7150万元,实现利润1171.77万元;产值、利润比1980年分别增长154%和278%。1986年11月,将固定资金50万元、年产值200万元、年利润20万元以上的12个区街企业定为区重点企业。1988年11月,将15个区街骨干企业列为区计划单列企业。1989年,街办企业达57个(含计划单列企业15个),固定资产8149万元,职工7367人,全年产值11514.9万元,实现利润1173.24万元。有居办企业83个,职工2429人,全年产值3236万元,实现利润282.66万元。1987~1989年,共实现改造项目56个,新建、扩建厂房7124平方米,引进先进设备150台,建成先进生产线21条,开发新产品29种,低压锅炉厂、化工总厂、环境保护设备厂、起重设备厂先后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低压锅炉厂、环境保护设备厂、汽车低温起动装置厂、起重设备厂、消烟锅炉厂、变压器一厂、人民电器厂、建材厂、塑料制品厂先后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
  镇(村)工业 50年代初,西郊地区(现两镇地区)有少量手工业。其中郊四区西吴家堡村的“陈氏木锉”,段家庄的条编;郊五区大高家庄的“川”牌镰刀,刘家庄的蒲包,西王庄、宋家庄的抄纸等,历史悠久。1958年后,本着“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工业服务、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建起一批农具制修和建材企业。1980年起,一批社办、村办企业脱颖而出。1983~1986年,按照镇、村、户、联合体“四个轮子”一齐转的方针,先后建起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1986年后,重点进行内涵挖潜,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1989年,镇直企业有峨嵋滑动水口厂(同年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峨嵋机械制修厂、西郊铆焊厂、第十棉纺织厂、长城汽车维修总厂、西郊造纸厂、齐鲁型钢厂等23个,固定资产2450万元,职工3399人,全年产值6062万元,实现利润496.2万元。有村办企业243个,全年产值14862万元。
  中外合资工业 1988年,济南第十棉纺厂与香港中盈有限公司共投资45万美元(其中港方投资9万美元),兴办“济南台通织带有限公司”,生产各种棉线织带,全年产值200万元(人民币),实现利税40万元(人民币)。同年,济南友谊食品厂与香港存诚实业有限公司共投资11万美元(其中港方投资5.5万美元),兴办“济南诚谊食品有限公司”。
  国营 1956年2月,全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同年,驻区省、市属地方国营工厂(所)15家(济南铁工厂、济南印刷厂、济南砖瓦厂、山东水泥厂、济南造纸厂、济南军区修械所、济南面粉厂、济南食品厂、济南植物油厂、济南骨粉厂、济南消防器材厂、济南新文文具厂、济南军区军政印刷厂、济南军区后勤修理所、义肢工厂)及公私合营工厂(大章修理厂、济南畜牧公司、三兴翻砂厂、福记铁工厂、济南裕丰窑厂、盛昌蛋品厂、鲁大玻璃厂及粉坊业工厂、纺织业工厂)党的组织关系相继交区管理。此后,企业管辖几经变动,其中1959年地方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有省属企业6家(济南水泥厂、金属加工厂、水利机械厂、济南军区汽车修理厂、济南军区印刷厂、商业厅印刷厂),市属企业31家(矿山设备厂、建钢机器厂、文德机床厂、轴承厂、电气制造厂、仪表厂、消防器材厂、郭天祥机器厂、第二铸造厂、振兴锅厂、梁庄铁厂、合营汽车修理厂、针钉制造厂、轻工机械厂、盛昌蛋品厂、食品厂、久大制粉厂、酿造厂、新文文具厂、新中印刷厂、永宁制药厂、清河化工厂、济南面粉厂、济南碾米厂、济南窑厂、自来水公司、济南印刷厂、毛纺厂、煤球厂、第一五金制造厂、五金铸造厂)。1962年8月,驻区40个地方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党的组织关系交省(市)归口管理。
  第三节 企业行业
  机械
  锅炉 1970年,在历城县东方红公社白马山(现属济南市市中区七贤镇)下建立东风锅炉厂。至1974年,共生产4种规格的小型工业锅炉。1978年底,全厂有职工615人,固定资产63.6万元,全年产值582.7万元。同年交济南市机械局。是年初,西市场街道办事处第三居委会五金机械加工厂(位于纬十二路)研制成功第一台二次风多用热水锅炉,同年5月24日通过市级鉴定。7月18日,五金机械加工厂改名为低压锅炉厂,为全省第一个生活用低压锅炉生产厂家,全年生产生活用低压锅炉74台,总产值27万元。1980年初,服装三厂五金加工组转产低压锅炉,定名环境保护设备厂,全年生产锅炉46台,总产值25万元。同年,北大槐树街道办事处居办铆焊加工厂研制成功KZAO.5—8型生活用蒸气锅炉,本厂易名为消烟锅炉厂,全年产值129.41万元。1983年10月,道德街街道办事处永康食品厂改名为采暖设备厂,生产楼板顶升反烧灶等。1984年,中大槐树街道办事处节能设备厂应用热管技术生产高效节能茶炉119台,换热器及饮水器109台,全年总产值78.7万元。1985年成立热管应用技术研究所实验厂,研制成功ZRK热管高效开水器及LRS型热管高效茶水炉。是年3月,低压锅炉厂、环境保护设备厂、消烟锅炉厂分别获省劳动局颁发的“E”级锅炉制造许可证,占全省首批取得“E”级锅炉制造许可证定点生产厂家的27.27%。同年5月,低压锅炉厂因管理混乱,质量失控,被省劳动局指令限期整顿。翌年,该厂生产的LRF型、LCQ型两个系列、八种规格的生活用蒸气锅炉通过省级鉴定,成为全省同类产品首家通过省级鉴定的企业。1987年,该厂研制开发的LSG—Z型立式锅炉,获全国科学技术成果生产资料展示交易会一等奖。1988年,低压锅炉厂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列为济南市首批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单位;环境保护设备厂、消烟锅炉厂评为市级先进企业。同年,采暖设备厂被低压锅炉厂兼并。1989年12月,环境保护设备厂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是年,全区共有低压锅炉厂、环境保护设备厂、消烟锅炉厂、节能设备厂、热管茶炉厂、热管应用技术试验厂、锅炉附件厂等7家锅炉企业,职工1408人,固定资产1306.12万元;生产24个系列、104种规格的低压生活用锅炉,全年总产值3261.5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1.9%),上交利税317.46万元。
  机械制造 解放初,新建私营利民、庆丰、群生、三兴等4家铁工厂。1954年分别与郭天祥机器厂、大章机器铁工厂、鲁西机械厂、齐鲁机器厂联营。1956年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个体手工业者建起第一红炉社、第四铁业生产社、第四五金生产合作社、第五五金生产合作社,共有从业人员1117人,1959年分别归属济南市机械局、山东省水利厅、新泰县、济南铁厂。1960年8月,第五自行车修理社改建为区直首家机械厂,有职工60人,固定资产6.7万元,主要设备16台,生产自行车衣(支)架、钢磨、台钳;1964年10月易名标准件厂,职工增至142人,固定资产达18.4万元,生产GB5M—12规格螺母,全年产值20.9万元。年末,全区共有标准件厂、机械厂、小农具厂、铸造厂等4家机械企业。1966年增至5家机械厂。1969年,标准件厂实现生产自动化、半自动化,产品增至8个种类、19个组距、59个规格,是年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Z47—12多工位联合自动冷镦机。1970年,营市街街道办事处砂轮厂转为区直企业。1972年,机械五厂改为起重设备厂。1973年,全区增至3家铸造厂。1974、1976年,先后成立医疗设备厂、气动元件厂。1977年,机械一厂更名为液压件厂,生产320KG/Cm2系列高压阀及210KG/cm²中压阀,年末有固定资产38.1万元,全年产值49.3万元。1978年末,全区共有起重设备厂、标准件厂、液压件厂、铆焊厂、砂轮厂、医疗设备厂、铸造厂、气动元件厂、自行车零件厂等9家机械企业,职工2616人,固定资产306.6万元,全年产值2414.8万元。同年分别归口市冶金局、机械局、燃化局、第一轻工业局。
  1980年,在居办生产组的基础上机械工业重新起步。是年,营市街街道办事处居办五金厂与原历城县北辛大队建筑机械厂合并成立建筑机械厂,有职工116人,固定资产14万元,主要生产变速箱、沙浆搅拌机等,全年产值15.69万元。后陆续开发了蛙式夯土机、QP—30空气炮等。1981年,交通机械厂改为电梯厂,有职工256人,固定资产82.5万元,全年产值66.6万元。1983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铸造机械厂改为剪切设备厂,生产手动剪板器、电动剪切机、型材切割机等。其中电动多功能剪切机获国家经委1983年优秀新产品“金龙”奖,畅销国内外。同年,青年公园街道办处建立消音设备厂。1984年,经三路街道办事处变压器二厂转产气动元件,年末与济南锻压机械研究所联合成立气动元件试验厂,有职工100人,固定资产16.7万元,全年产值37.9万元。同年,振兴街街道办事处缝纫机零件厂(1974年由居办熔炼厂转产成立)改建为起重设备厂,生产单梁起重机等。1985年,经三路街道办事处成立液压装置厂,有职工38人,全年产值31.6万元,实现利润5.64万元。1988年,道德街街道办事处建立铆焊设备厂。同年,起重设备厂生产的樱桃吊起重机获国家专利,当年向美国出口樱桃吊起重机475台、回位工装架229台,创外汇30万美元。年末,该厂职工增至492人,固定资产达250万元,全年产值636万元,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是年,经三路街道办事处气动元件试验厂生产的K25D—15和K25D2—15单、双电磁换向阀达33个系列、298个规格,成为机械电子工业部全国气动行业16个定点企业之一。1989年,全区共有起重设备总厂、剪切设备厂、消音设备厂、电梯厂、建筑机械厂、气动元件试验厂、液压装置厂、医疗器械厂、双菱机床维修厂、铆焊设备厂等10家机械企业,职工1532人,固定资产9551万元(不含铆焊设备厂),全年产值2587.6万元,实现利润241.72万元。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
  水泥 1956年,山东水泥厂(后改为济南水泥厂)党的组织关系归区管辖,1962年交省归口管理。1987年,段店镇预制构件厂、预制厂交区管辖,生产水泥预制件,共有职工151人,全年产值117万元。1989年,全区共有预制构件厂、预制厂2家水泥建材企业,职工195人,固定资产252万元,全年产值462万元,上交利税28万元。
  砖瓦 1948年,辖区有砖瓦厂5家。解放初,义丰砖瓦厂并入山东省建筑公司,其余先后歇业。1956年,济南砖瓦厂党的组织关系归区管辖,1962年交市归口管理。1987年,吴家堡砖瓦厂、西郊砖瓦厂交区管辖,共有职工235人,全年产值150万元,实现利润12.9万元。另有大杨庄、王府庄、演马庄、水屯、彭家庄、腊山张家庄、大李庄、前周王庄、龙王庙、石头庄、田家庄、后周王庄(以上属段店镇)、刘七沟(属吴家堡镇)等15个村办砖厂(其中前周王庄3个砖厂)。其中前周王庄第二砖厂、前周王庄第三砖厂、后周王庄砖厂,全年产值均在50万元以上。
  石灰 石料 1948年,辖区有个体石灰窑59家。1949年后新建石灰窑22家。1954年,少数个体窑户参加合营,大部分歇业。60年代初建立区直石灰窑、石料厂各1家,1968年前停业。1980年,段店镇建立卧牛山石料厂(镇直企业)1处。1989年有职工81名,全年产值90万元,实现利润7.1万元。另有大杨庄、腊山张家庄、王府庄、任家庄等村办石料场4处。
  陶瓷 耐火材料 60年代初有区直陶瓷厂1家,职工274人,生产陶瓷管等,1972年转产。1979年,原历城县南辛大队陶瓷厂隶属槐荫区管辖,有职工150人,固定资产27万元,全年产陶瓷管、耐火土5083吨,总产值30万元,1986年转产。1987年,郊区段店镇滑动水口厂、耐火材料厂、节能耐火材料厂隶属槐荫区管辖。是年,滑动水口厂占地1.54万平方米,有职工204人(含技术人员18人),固定资产200万元,生产冶金浇铸用配合式滑动水口阀,产品达3个系列、17种规格。全年产值404万元,创利润60万元。1989年9月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年末,全区共有3家耐火材料厂,职工422人,固定资产494.43万元,全年产值1305.69万元,实现利润206.94万元。
  玻璃制品 1979年,青年公园居办光明制镜组改建为建材玻璃制品厂,以玻璃开片、镀银为主,有职工116人,全年产值42万元。1989年有职工62人,固定资产32.6万元,全年产值170万元,实现利税6.9万元。
  其他 1985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建立复合材料厂,以加工玻璃钢管,制造绝缘管、波型瓦为主,有职工78人,全年产值77.2万元,上交利税17.8万元,后生产“增音井”。1989年有职工91人,固定资产4.9万元,全年产值250万元,上交利税18.2万元。
  印刷装订 1948年,辖区有私营印刷厂9家,职员27人,工人59人。1949~1951年,新开业印刷厂5家,共有职工26人,资金8132元。1953年,9家印刷厂合并,其余先后歇业。1966年,经三路街道办事处居办印刷制盒组更名人民印刷厂,1968年有职工213人,全年产值90.2万元。1972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居办装订组改为装订厂,以手工装订为主;1977年更名印刷装订厂,有职工140人,固定资产8万元,全年产值28万元。1978年,人民印刷厂、印刷装订厂共有职工361人,固定资产24.9万元,同年交济南市第一轻工业局。是年,经三路、道德街、五里沟等街道办事处所属3个居办印刷装订打蜡组分别改建为印刷装订一厂、二厂、三厂。1980年,南辛综合加工厂改建为槐荫印刷装订四厂,从事印刷、制笼业务,1984年更名济南日历印刷厂,专印台历活页。同年,振兴街街道办事处成立印刷装订五厂,1988年停业。1989年,全区共有街办印刷装订厂4家,职工518人,固定资产149.3万元,全年产值837万元,上交利税60.7万元。
  化学工业
  化学原料 1948年,辖区有私营化学染料企业3家,从业人员37人;私营造胰制碱企业4家,从业人员24人。之后,中东造胰厂为国营化工原料公司加工制碱;1954年,“三兴”、“新华”两厂歇业;1956年,其余各厂加入第一化工社,1959年归属济南市轻工业局。1968年成立东方红化工厂。1969年新建东风化工厂,有职工48人,主要生产“癸二酸”,全年产值6万元。1978年,两家企业共有职工674人,固定资产147.2万元,全年产值506.1万元,同年交济南市燃化局。是年,道德街街道办事处成立槐荫化工厂(后改为槐荫化工二厂)、槐荫建材厂(生产泡花碱等)。1982年,振兴街街道办事处化工生产组改为槐荫化工厂,有职工160人,固定资产250万元,实现利润35万元。1984年与全国28个省、市的182家企业联合,成立兴华化学联营公司。1985年下设高锰酸钾、涂料两个分厂及兴华化学联营公司,全厂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95.74平方米,有职工350名,固定资产500万元,实现利润121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至1987年,该厂先后5次共投资519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是年,高锰酸钾全年产量增至2000吨,出口值256万元。1988年列为济南市首批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单位;同年建成氯碱分厂,为高锰酸钾生产配套产品。是年,郊区济南电石厂归区管辖,有职工388人,固定资产447.3万元,主要生产电石及工业硅,全年产值453万元。同年,槐荫化工二厂投产印刷胶辊及铅字,改名槐荫化工印刷材料厂,全年产值128万元。同年,营市街街道办事处建立精细化工厂,生产钛白粉,全年产值83.7万元。1989年,北大槐树街道办事处建立跃进化工厂,生产氨基乙酸,全年产值301万元。年末,全区共有化工总厂、电石厂、化工印刷材料厂、精细化工厂、跃进化工厂、建材厂等6家化学原料企业,职工1267人,固定资产2793.3万元,全年产值2849万元,上交利税456万元。
  塑料制品 1964年,经三路街道办事处胶水厂转产加工塑料包皮,易名槐荫塑料厂,有职工24人,固定资产3.75万元,全年产值23.84万元。1972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居办缝纫组、油漆组合并成立东风塑料二厂,加工塑料包皮,有职工92人,全年产值21.6万元。1976年,槐荫塑料厂改为化工配件厂。1978年,东风塑料二厂有职工166人,固定资产7.2万元,同年交济南市第二轻工业局。1980年,道德街街道道办事处、营市街街道办事处、振兴街街道办事处分别建立槐荫塑料制品厂、槐荫塑料焊接加工厂、槐荫塑料厂。1986年,槐荫塑料焊接加工厂改为槐荫热处理设备厂。1989年,全区共有3家塑料制品企业,职工221人,固定资产53.4万元,全年产值315万元,实现利润28.6万元。
  医药 1968年8月,道德街街道办事处居办化工组改为东风制药厂,有职工86人,固定资产1.15万元,主要生产酊水剂,全年产值45万元。1972年,东风棉织二厂改为东风第二制药厂,主要制造片剂及针剂,1978年并入东风制药厂,共有职工577人,固定资产132.4万元,同年交济南市燃化局。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949~1950年,济生电器工业社、信昌电器工业社先后开业。1952年,“济生”、“信昌”、“德祥”(1920年建)3个电器工业社联营成立济生电器厂,有职工15人,财产净值3518元,1954年转为公私合营企业,隶属济南市地方工业局。1965年成立槐荫电器厂,1966年改为电机制修厂。1970年,东风建筑社改为电焊机厂,生产电焊机、漆包线及化工产品。1972年成立高压电器厂。同年,电机制修厂改为化工电机厂。1976年,灯头厂、电珠厂合并成立荧光灯厂。1978年,电焊机厂、高压电器厂、化工电机厂、荧光灯厂共有职工1870人,固定资产254.5万元,全年产值2104.1万元,同年分别交济南市机械局和燃化局。1980年,营市街街道办事处居办电器制修厂改建为槐荫变压器一厂,有职工193人,固定资产18.9万元。同年,经三路街道办事处居办变压器厂更名为槐荫变压器二厂,有职工84人,固定资产7.9万元,全年产值31.6万元;1984年改为电力设备厂,生产节能变压器。同年10月,营市街街道办事处建立通用电器厂,生产高低压开关柜等。1985年后,电力设备厂研制成功S₇VVc系列低耗电力变压器,产品空载损耗、短路损耗低于JB1300—77标准和西德DIN42503—74标准,相当于80年代国际中上等水平;1988年产值达172万元。同年,通用电器厂开发汽车电磁扇离合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年产值84万元。1989年,南辛庄街道办事处建立电器线材厂。年末,全区共有变压器一厂、电力设备厂、通用电器厂、电器线材厂等4家电器企业,职工519人,固定资产207.5万元,全年产值872万元,实现利润54.75万元。
  纺织业
  纺织 1948年,辖区有私营机器织布厂12家,从业人员110人,财产净值3.4万元。1950年底有家庭织布作坊24家,从业人员117人。1954年后并厂外迁。1976年建立区棉纺厂,1978年有职工628人,固定资产77.6万元,全年产值373.1万元,同年交济南市纺织工业局。
  1980年,五里沟街道办事处织布厂定名槐荫织布厂,主要生产包皮布,有织布机32台,职工120人,1985年停产。1987年,段店镇济南第十棉纺厂交区管理。1989年有职工420人,固定资产220万元,全年产值239万元。
  针织 1948年,辖区有私营针织户6家,从业人员30人。1950年有私营织袜社14家,从业人员63人,财产净值5232元。其中经三路“宝丰”针织厂有工人17人,财产净值2230元。1954年,“宝丰”针织厂转为公私合营企业,其余厂家转为棉织社外迁。1968年,区服装一厂转为棉织厂。1969年建立区棉织二厂,1972年改为区制药二厂。1978年,区棉织厂有职工496人,固定资产35.6万元,全年产值362.5万元,1979年交济南市纺织工业局。
  食品制造 1981年,道德街街道办事处友谊食品厂在南大槐树南街建立,有职工60人,固定资产12.2万元,主要生产糕点、饼干,全年产值148.6万元。1982年9月1日,槐荫摩托车修配厂与槐荫工商业联合会联合成立老茂生糖果厂,生产传统牛皮糖、酥心糖及小食品,有职工60人,全年产各种糖果8万公斤。1985年与济南军区卫生学校联合研制成功高级强化营养糖果——三花水晶糖,全年产值67万元。1989年,全区共有友谊食品厂、老茂生糖果厂2家食品企业,职工249人,固定资产86.4万元,全年产值329万元,实现利润18.21万元。
  缝纫业 1948年,辖区有服装店10家,从业人员41人,财产净值2100元。建国后缝纫业迅速发展。1952年有缝纫店105家,从业人员341人,财产净值3465元。1954年,私营缝纫户组成第九、第十一服装生产社,1959年交市商业局。1960年组建3家服装合作社。1965年有服装社3家、服装加工厂1家。1972年服装业消迹。同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篷布厂改为济南东风篷布厂,有职工172人,固定资产2万元。翌年生产油布,产值达365万元。1978年有职工172人,固定资产10.2万元,全年产值401.8万元。同年交济南市第二轻工业局。1980年,居办生产组合并成立槐荫服装一厂、三厂、四厂、五厂及红星服装厂,以加工服装,缝制书包、手套为主。1982年,槐荫服装一厂、槐荫服装五厂、红星服装厂先后转产并厂。1983年,南辛庄街道办事处居办服装厂改为侨光服装厂,有缝纫机40台,各类电动设备57台,全年产值41万元。1985年更名侨光汽车装具厂,生产汽车保温被、车篷、坐垫等。1989年,全区共有槐荫服装三厂、槐荫服装四厂、侨光汽车装具厂3家缝纫企业,职工245人,固定资产47.8万元,全年产值41.9万元。
  金属制品业
  金属制品 1965年建有金属制品厂、黑白铁加工厂,1966年撤销。1972年建立五金工具厂、五金加工厂、五金厂。1973年,西市场街道办事处五金加工厂改为东风钢窗厂,有职工197人,固定资产12.5万元,专用设备51台,是省内设备齐全、工艺先进、品种多样、质量较好的专业钢窗生产厂家之一。1974年,北大槐树街道办事处成立槐荫铅管厂,有职工12人,主要生产1.5克、2.5克铅管。1976年撤销五金加工厂。1978年撤销五金工具厂。是年,五金厂、钢窗厂共有职工306人,固定资产12.6万元,全年产值167.2万元。同年分别上交市第二轻工业局和建委。1989年,槐荫铅管厂有职工102人,固定资产51.6万元,全年产值151万元,实现利润3.01万元。
  金属加工 1966年建有金属加工厂,1971年撤销。1980年,北大槐树街道办事处居办生产组合并成立槐荫金属回收加工厂、槐荫金属加工厂。1988年,槐荫金属加工厂改为跃进化工厂。1989年末,槐荫金属回收加工厂有职工127人,固定资产81.2万元,全年产值210万元,实现利润51.51万元。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有色金属冶炼 1980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居办化工组改为槐荫化工四厂,有职工40人,固定资产3.4万元,主要生产电瓶酸,兼炼金银,全年产值36.15万元。1985年更名槐荫稀贵金属熔炼厂,有职工58人,固定资产9.29万元,全年提炼黄金7公斤、银1772公斤,总产值85.9万元。1989年末有职工47人,固定资产26.9万元,全年产值200万元,实现利润3.01万元。
  压延 1978年,槐荫铸管厂改为济南市有色金属压延厂。同年成立东风有色金属压铸厂。1978年,两厂共有职工580人,固定资产26.5万元,全年产值329.9万元。同年交济南市机械局。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948年,辖区有汽车修理业1家,工人4人。1953年增至18家,共有工人132人,财产净值3.12万元。1956年,除“兴义”汽车修理社外,其余并入济南市第二汽车修理社。1959年,第二汽车修理社有工人242人,同年交市交通局。
  1966年,经三路街道办事处建立槐荫水箱厂,修理汽车水箱。1968年,槐荫金属加工厂试制汽车配件,1970年更名济南东风汽车配件厂,有职工220人,主要生产汽车柴油箱、电瓶箱,年产值45万元。1971年,道德街运输合作社易名东风车辆制修厂,主要生产板车及高低压开关柜,有职工127人,固定资产101.8万元,年产值62.3万元。1976年更名东风交通机械厂,改产3~5吨拖斗车。是年,东风五金加工厂改为东风拖拉机配件厂,生产泰山—50拖拉机配件,有职工188人,固定资产7.23万元。1978年末,东风汽车配件厂、东风拖拉机配件厂共有职工639人,固定资产98.44万元,年产值91.5万元,同年交济南市机械局。1979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槐荫铆焊厂改为槐荫汽车修理厂。1980年,南辛庄街道办事处建立槐荫汽车修理二厂。1984年6月,南辛庄街道办事处槐荫纸箱厂改为济南市汽车低温起动装置厂,生产FJ系列起动液加注器。1987年7月,国家机械委向汽车低温起动装置厂贷款1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年末,JR₀₁型进气歧管加热器及DK₀₉型冷起动装置先后通过部级鉴定。1987年,段店镇长城汽车修理厂、鲁滨进口汽车修理厂归区管理,共有职工406人,固定资产355万元。1989年,槐荫微型汽车修理厂更名济南市振达汽车修理厂,同年引进英国电脑调漆设备,填补济南市进口高档汽车喷漆、补漆的空白。年末,全区共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厂2家,职工413人,固定资产225.5万元,全年产值741万元,实现利润68.12万元;有汽车维修厂5家,职工731人,固定资产741万元,全年产值1335.1万元,实现利润200.71万元。
  仪器 仪表业 1965年,槐荫机械厂改为济南压力表厂,有职工200人,全年产低压表22.6万支;1970年达53.3万支,全年产值136.9万元。同年,槐荫童鞋厂转产仪表,更名东风仪器厂,生产流量仪表。1978年,两厂共有职工496人,固定资产39.5万元,是年交济南市机械局。1984年6月建立槐荫电子器材厂,生产电子报警仪器,有职工54人,固定资产2.9万元。1985年制成熔丝管,全厂年产值30万元,实现利润4.2万元。1987年生产电度表箱和π接箱,获省科技二等奖。1988年生产空气开关及全功能保护器。1989年底有职工58人,固定资产14万元,全年产值75万元,实现利润4.99万元。
  木材藤竹及其它加工业
  木器制造 1958年,以个体木工为主组建槐荫第一、第二、第七等3个木器生产社,共有从业人员631人。1959年,第七木器生产社并入制锯厂,第一、第二木器生产社交市轻工业局。同年,由居办生产组成立木材加工厂,生产家具及包装箱;1978年有职工236人,固定资产12万元,年产值73.7万元,是年交济南市第二轻工业局。1981年,南辛庄街道办事处建立槐荫木器制品厂,以加工木材,制作门窗、家具为主,年产值14.2万元。1985年有大锯、木工、钉箱3个车间,机修、货场2个组,主要生产设备17台。年末有职工68人,年产值45.2万元。1986年后以生产包装箱为主。1989年有职工102人,固定资产36.2万元,年产包装箱1.92万个,全年产值247万元,实现利润20.2万元。
  藤竹制品 1948年,辖区有个体藤编户2家,从业人员6人。1954年成立槐荫第二藤竹社,1959年交市轻工业局。同年,由居办生产组成立藤竹制品厂,有职工107人,主要生产小农具和日用竹器,1966年转产。
  其它 1965、1967、1973年,先后建立槐荫轮胎翻新厂、东风胶木制品厂、槐荫纸箱厂。1978年共有职工844人,固定资产118万元,年产值612.8万元,是年分别交市燃化局第二商业局和纺织工业局。1979年,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建立槐荫制刷厂,生产工业用刷、多用刷、铅字盘等40余种产品,年产值13.6万元。1985年有职工78人,固定资产3.28万元,年产工业刷、多用刷26万把,鼓风机5万个,总产值38.6万元。1989年新产石膏装饰板;年末有职工80人,固定资产39万元,全年产值120万元。
  第四节 重点企业简介
  济南东风锅炉厂 厂部位于市中区七贤镇白马山路9号。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振兴街街道办事处六居社会福利砖石炉渣砖组,有地排车50余辆,承运社会零星物资。后组织部分人员砸石子等。1960年易名济南槐荫建筑材料厂,有职工374人。1962年改为济南槐荫石料厂。1965年,厂内部分职工成立济南槐荫炉渣砖厂。1967年转产,易名济南槐荫电气水暖安装厂,承接部分工业锅炉附件生产任务。同年与槐荫铆焊厂合并。1968年定名东风铆焊厂,承担济南锅炉厂小型工业锅炉生产任务。1970年改名东风锅炉厂。至1975年,先后生产2吨/时三回程机械化炉、0.7吨/时立式水火管炉、1吨/时自动点火燃油炉、K₂G系列卧式快装锅炉。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582.7万元,净产值达29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42万元,上缴利润64万元。同年隶属济南市机械工业局管辖。
  济南电焊机厂 位于经十路205号。1970年由东风建筑社改建为东风电焊机厂,生产硅整流ZXG—1000、ZSG—500、ZXG—300、BAG—500电焊机,交流BS—330电焊机,及氯乙酸、氨基乙酸等产品。1972年,在全国第一次电焊机行业会上被定为一机部电焊机定点生产厂。1978年11月,该厂化工车间析出,成立济南跃进化工厂。年末,东风电焊机厂有职工848人,固定资产97万元,全年产值1230.4万元。同年隶属济南市机械局管辖,改名济南电焊机厂。
  济南汽车低温起动装置厂 位于南辛庄西路44号。前身为1979年建立的槐荫纸箱厂,生产纸箱、纸盒等。1984年引进总后勤部车船研究所专利,生产汽车低温起动装置。同年6月改为济南汽车低温起动装置厂;10月,首批DR系列汽油机低温起动装置投入生产。1985年4月,FJ系列起动液加注器通过省级鉴定,填补我国内燃机低温起动装置的一项空白。同年10月,FJ系列起动液加注器被国家机械委员会军工局定为军工产品。1986年10月,该厂成为中国汽车配件联合经销部成员单位。同年11月,列为区重点企业之一。1987年7月,国家机械委员会向该厂贷款1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同年12月,JR01型进气歧管加热器和DK09型冷起动装置先后通过部级鉴定。1988年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至1989年,主要生产为轿车配套的JR系列发动机进气歧管加热器,为重型汽车配套的HY系列火焰进气预热装置、DK系列起动液电控喷射装置,为斯太尔WD615柴油机配套的硅油曲轴减振器及为各类汽车和工程机械配套的FJ系列起动液加注器等。全厂占地面积34665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有职工351人,固定资产212.2万元,全年产值660万元,实现利润60.83万元。
  济南市槐荫低压锅炉厂 位于市中区七贤镇王官庄1号。前身为1974年由5名街道居民创办的西市场街道办事处第三居委会电气焊门市部。1976年更名为西市场五金机械加工厂,有职工20余人。1979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二次风多用茶水炉并通过鉴定,投入批量生产。同年定名为济南市槐荫低压锅炉厂,成为全省第一家生产生活用低压蒸气锅炉的专业厂。1980年迁现址。1979年起,充分落实按劳分配制度,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84年起,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大胆引进人材,由业务技术骨干担任领导职务,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产品逐步向多品种、多功能、高性能发展,质量大幅度提高。1985年首批获省劳动局颁发的E级锅炉生产许可证。1986年11月列为区重点企业。1987年在全国科技成果生产资料展示交易会上,LSG—2型立式低压蒸气锅炉获一等奖。1988年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列为济南市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单位。1989年,全厂占地1.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20平方米,有职工603人,固定资产4362万元,全年总产值1109万元,实现利润170.13万元。1979~1987年,利润增长26倍,资金利税率达43.6%,平均每人每年创利税7045元。
  济南市槐荫化工总厂 厂部位于段店镇拖机路西。前身为1972年5月建立的振兴街街道办事处蜂窝纸生产组。1973年改为化工生产组,生产泡花碱,有职工50人。1974年生产硅酸钾钠、泡花碱等,全年产值15.3万元。1976年土法上马,研制成功高锰酸钾,1978年列为省外贸出口产品。同年起,先后投资519万元,对企业进行了5次技术改造,扩建厂房,增添设备,改革工艺,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能力。1982年更名槐荫化工厂。1985年,下设高锰酸钾、涂料两个分厂及兴华化学联营公司,全厂年创利润121万元。同年,高锰酸钾被评为化工部优质产品。1986年11月列为区重点企业。1988年投资1300万元,新建氯碱分厂,为高锰酸钾生产配套产品氢氧化钾。同年列为济南市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单位。1989年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全厂下设高锰酸钾、氯碱、涂料3个分厂,共有职工447人,全年产值1366万元,创利润133.84万元。
  济南市剪切设备厂 位于市中区七贤镇袁柳庄。前身为1974年建立的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居办生产组。1977年改为综合加工厂,生产电报圈、胶木盖,加工金钢砂,糊纸袋等。1978年改名槐荫铸造机械厂,生产松砂机、混砂机、充电机、永磁滚筒等。1979年迁现址。1983年2月定名济南市剪切设备厂,生产手动剪板器、电动剪切机、型材切割机、平衡吊等。其中,电动多功能剪切机畅销国内,并出口约旦、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1986年11月列为区重点企业。1989年全年产值650.8万元,创利润79万元。同年研制成功轻便摩托车。
  济南峨嵋滑动水口厂 位于段店镇峨嵋山下。前身为历城县西郊人民公社砖厂。1978年起,在有关单位帮助下,土法上马,于1982年研制成功滑动水口阀(安装在钢包底部对浇注钢水起控制作用的机件)。1983年3月改建为滑动水口厂。1985年起,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队伍建设,强化企业管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87年产品达3个系列、17种规格,其中HKF40—2型配合式滑动水口阀填补国内空白,1986年获国家专利证书,1987年通过省级鉴定,其性能指标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被省经委评为1987年山东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行销国内60个厂家。1983~1987年实现年产值一年一大步,利润每年翻一番。1989年9月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年末有职工316人,全年产值1020万元,创利润176万元。
  第五节 企业管理
  生产管理 1958年始建区街工业,由居委会主任管理生产。1959年后由厂党支部书记负责。1961年起建起以厂长为首的生产指挥系统。“文革”期间取消厂长,先后由群众组织和革委会负责人管理生产。1979年后实行厂长负责制,分厂级、车间两级管理,相继建立各科室。1984年后陆续试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1988年推行风险抵押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1989年末,区管15个计划单列企业中,12个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1个实行租赁承包,1个实行股份制;41个区街企业中,13个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12个实行风险抵押承包,14个实行经营承包,2个实行租赁承包。
  质量管理 1962年建立区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1966年有22个厂建立质量管理科,开展成品检验。“文革”期间质量管理体系遭到破坏。1976年后重建质量管理体系。1983年起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法(即TQC科学质量管理法)。1985年,49个区街企业(占区街企业总数的90.7%)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科室。1989年重点检查30种主要产品,稳定提高率为91%。
  计划管理 1962年前,区街企业考核企业质量、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利润四项指标。1962~1965年,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1966~1976年,推行“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形成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1978年后,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指导性计划逐步扩大。1985年起,企业在完成指导性计划的前提下,可按市场供求需要自行组织生产。
  第六节 驻区工业企业
  解放初,辖区国营(地方国营)工厂有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济南机厂、济南工业局第二机器厂、济南面粉厂等。1956年3月,驻有省(市)属国营工厂15个,公私合营工厂9个。1963年,驻有中央企业2个(机械),省级企业5个(轻工1个、机械2个、矿业1个、窑业1个),市级企业50个(轻工25个、机械15个、矿业4个、窑业6个)。1989年达16个行业、95个企业,主要企业有:
  铁道部济南机车工厂 位于槐村街73号,为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1910年始建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占地5.74万平方米,主要设备85台,工人411人,年修机车、客车各30余辆,货车200余辆。1937年日军侵占济南,该厂先后改名为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济南铁路工厂、华北日本军部地方交通团济南铁路工厂。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交通部津浦区铁路管理局济南机厂。济南解放后,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接管,更名为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济南机厂。1949年5月划归铁道部管辖,1953年定名济南机车车辆修理工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理机车224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修理机车914台,试制成功跃进型蒸汽机车。1958年9月改称济南机车工厂。1989年,全厂占地7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下设20个生产车间、350个班组、21个行政科室,有职工6073人(其中技术人员561人),主要设备1550台,固定资产6829.7万元。主要承修QJ、SL、TS、RM四种车型,年修机车480台,同时生产轴箱、压盖螺栓、机车汽室涨圈、风板机等,其中B₃0、BA系列风板机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
  济南第二机床厂 位于机床二厂路4号,为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1937年,侵华日军在济南建立北支那山岸荣兵器厂济南分厂。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改称联勤总署第四十四兵工厂。济南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该厂,改称济南工业局第二机器厂。淮海战役及渡江战役期间,先后修理榴弹炮、山野炮、“八二”炮、“三七”炮127门,制造“六〇”炮150门,炮弹10万发,引信11万件,70米索链11.7万根。1953年定名济南第二机床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龙门刨床。1958年制成国内第一台宽台面J₃6—160吨双点压力机及Z81—125、250型多工位自动压力机。70年代研制成J₂—035型汽车缸体平面拉床,获全国科技奖;Z81—400吨多工位压力机填补了国内空白。80年代共生产8个系列、440余种规格的机械压力机。1981年首次进入国际市场。1989年,全厂占地8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下设7个车间、35个科室及服务部门,有职工5462人(其中技术人员444人),固定资产1.12亿元,主要生产设备1478台。
  济南水泥厂 位于水泥厂路13号。前身系1920年由孙润生等人出资1.5万元(银元)在刘长山下创办的民营“致敬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有工人21人,年产水泥4万筒,为全国最早的立窑水泥厂。1937年由侵华日军接管。至解放前夕,共生产水泥3万余吨。解放后,生产迅速发展。1960年增建∅2.5×10米机械化立窑2座。1964年产水泥10万余吨,1970年突破20万吨,1975年达30万吨。1979年,“黄海”牌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获国家银质奖。1980年起进行技术改造和内部配套改革,年产水泥40万吨,成为全国立窑水泥产量最高的厂家之一。1984年列为济南市首批实行厂长负责制和工资总额与上交利税挂钩包干浮动的企业。1988年实行经营承包经济责任制,同年获全国水泥行业优胜企业称号及国家建材局质量管理奖。全年产水泥35万吨,创产值2100.85万元,实现利润711.72万元。1989年,全厂有职工1510人(其中技术人员159人),固定资产3700万元,各种生产设备347台。建国以来,国家对该厂固定资产投资2700万元,企业累计利润5424万元,上交税金5148万元。
  济南试验机厂 位于南辛庄西路40号,为全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生产中心。前身系1952年5月由7家私营铁工厂合并成立的“齐鲁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有工人224人,主要生产设备77台,主要修配机器及生产50公厘、500公厘牛头刨床,为50年代济南市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私营机器厂家。1955年公私合营,改为齐鲁机器厂,有固定资产27万元,职工437人,主要生产B₆₅₀型牛头刨床。1960年4月改为济南第三机床厂。1962年4月转产试验机,更名济南材料机试验厂,当年试制成功30吨、60吨试验机。1966年改为国营济南试验机厂,主要生产液压万能、摩擦磨损、脉动疲劳及木材弹簧等系列试验机。至1989年,先后研制成功41种规格的试验机,其中39种填补国内空白,13种获市以上奖励,定型生产MQ—800、MPV—1500、MHK—500等型号试验机。1989年,全厂设18个行政业务科室、4个政工科室、5个生产车间、2个辅助车间、87个生产班组,有职工1235人(其中技术员125人),固定资产1345万元,主要生产设备347台。
  济南铅笔厂 位于经十路576号。前身系1950年建立的济南劳动自救服务社文具厂,主要生产“生救”牌铅笔。翌年与私营新文文具厂合并,年产“友爱”牌铅笔50万支。1954年8月迁现址,更名地方国营新文文具厂。1956年先后并入58个私营小文具厂(店),年产铅笔1512万支。翌年首次出口“友爱”牌铅笔172.8万支。1964年易名国营济南铅笔厂,年产铅笔3亿多支,为轻工部重点铅笔生产企业之一。1986年被市政府批准为铅笔出口专业厂。1987年首批进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1988年,全厂有职工1100人,固定资产932万元,年产值1554万元,实现利润220万元。全年出口木杆铅笔2.4亿支,交货额1569万元,居全国同行业出口量之首。
  第二章 农业
  辖区旧为农田。明末清初,老屯、阎千户、前屯、后屯、刘家堂一带(现匡山、段店北路2个街道办事处地区)多种蔬菜。清代中叶,菜田面积逐步扩大,商品菜逐步增加。1904年济南开辟商埠后,辖区东部农田逐步减少。1917年,张庄建营房驻军,大饮马庄、小饮马庄、大金庄、大杨庄等地菜田再次扩大。1936年,全区共有菜田800亩(53.3公顷),1937~1940年减少,1942年后回升,1948年达1240亩(82.67公顷)。至解放前夕,辖区粮食平均亩产100余公斤。
  解放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粮食、蔬菜产量大幅度增长。60年代,沿黄地区“引黄”种稻成功,实现种植史上的根本变革,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80年代,两镇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成为济南市重要的副食品生产基地。1989年全区有耕地6.71万亩(4473公顷)。其中粮田5.1万亩(3400公顷),总产3142.3万公斤;菜田1.61万亩(1073.3公顷),总产8500万公斤;比1984年分别增长19.6%和84%。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33亿元,为1985年的3.32倍。
  第一节 机构
  行政机构 1987年5月设立区农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9年实有20人。
  事业机构 1987年7月设立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水利工程站、畜牧兽医工作站、林果站、蔬菜站;1989年设立经营管理站。负责各项事业的规划、管理、技术推广等工作。1989年,畜牧兽医工作站编制3人,其他各站编制2人。
  第二节 生产关系变革
  土地改革 解放初期,沿用旧封建土地所有制。1950年3月,郊四区四合乡、兴林乡、镇河乡、梨园乡、杨庄乡、美里乡,郊五区申庄乡、刘庄乡、王庄乡、大金庄乡、小金庄乡、彭庄乡、睦里乡及郊三区段店乡、张庄乡、联五乡、老屯乡、匡山乡(以上为现两镇及段店北路、张庄路、匡山3个街道办事处地区)开展土改运动,历经阶级教育,组建农会,划阶级、评成份,斗地主,没收、分配土地财产,颁发土地证,建立新政权等步骤,1952年3月基本完成。土改中,郊四区四合、兴林、镇河、梨园、杨庄、美里等乡及郊五区申庄、刘庄、王庄等乡(以上为现吴家堡镇地区)共没收地主、富农土地1.14万亩(760公顷),房屋1920间,大牲畜323头,农具1460件。有2099户贫农,9508人分得了土地财产。
  互助组 1951~1953年,辖区20%的农户参加了季节性和常年性互助组。其中,郊五区(现属段店镇地区)彭庄的彭殿洪,大金庄的姚学禹;郊三区段店村(现段店北路街道办事处)的井恩厚,老屯村(现属匡山街道办事处)的刘长友等,分别建起了长年性互助组。互助组采取换工形式,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
  初级合作社 1952年11月,郊三区老屯村(现属匡山街道办事处)农民王振善带领11户农民建起西郊地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习称初级社)。1954~1955年,合作社进入大发展时期,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20%左右。其中1955年底,药山区6个乡及玉符河区3个乡(以上均为现吴家堡镇地区)建起合作社44个,共809户,占总农户的18.7%;另有互助组251个,共1794户。初级社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牲畜、大农具使用时折算成工分,土地入股分红。
  高级社 1955年10月,段店区老屯村(现属匡山街道办事处)王振善建起西郊地区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习称高级社)。同年冬,济南市郊区工委在郊五区演马庄、于家庄、赵家庄、董家庄试办高级社。1956年底,先后建起段店、东方红、一二五、五一、星火、火焰、红光、先锋、双喜、晨光、黎明(以上为现段店镇及段店北路、张庄路、匡山街道办事处地区)、四合、兴林、燎原、曙光、梨园、七一、虹吸、太阳升、和平(以上为现吴家堡镇地区)共20个高级社。土地归集体所有,牲畜、大农具折价入社,土地、劳力、牲畜、大农具固定到队,社对队实行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的政策。社员实行按劳分配,采取评工记分和劳动定额记工法。据统计,1956年比1955年,集体平均增产19.2%,社员平均增收20%;约80%以上的贫农、中农增收,10%的农户平收,9%的富裕中农有所减收。
  人民公社 1958年8月9日,毛泽东视察历城县北园乡北园农业社,发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号召。9月,辖区20个高级社合并成立西郊人民公社(简称公社)。公社成立初期,实行公社一级核算,强调“一大二公”、统一种植、“大兵团”作战,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1959年1月,中央颁布《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确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1960年6月,西郊人民公社划归槐荫区,成立槐荫人民公社西郊分社。1961年5月,西郊分社复归历城县,成立段店、大金、田庄、朱庄、郑庄、吴家堡、王庄、西沙等8个公社。1968年8月合并成立东方红、太阳升2个公社。1972年4月分别改称西郊人民公社、吴家堡人民公社。1984年5月及同年年底,先后撤销西郊和吴家堡两个人民公社,建立镇、乡人民政府。
  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两镇有少数生产队以生产组为单位承包土地经营。1981年,部分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1982年起全面推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镇、村、户层层签定承包合同,按人口或劳力分配土地,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户自行安排生产,产品在完成合同后归己。对完成合同的村、户,国家供应平价粮、油、煤、化肥、汽(柴)油;完不成合同者,国家按比例减少平价供应的各种物资;对荒芜土地的农户实行罚款,直至收回土地使用权。实行承包制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89年,两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33亿元,(段店镇3.5亿元,吴家堡镇1.83亿元),为1985年的3.32倍。
  第三节 生产条件
  农业劳动力 1986年,两镇共有劳动力5.01万人。其中段店镇3.41万人,吴家堡镇1.6万人;男劳力2.56万人,女劳力2.45万人;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2.80万人,第二产业劳动力1.35万人,第三产业劳动力0.86万人。1989年,两镇劳动力达5.36万人,其中段店镇3.63万人,吴家堡镇1.73万人;男劳力2.59万人,女劳力2.77万人;家庭经营劳动力3.23万人,集体统一经营劳动力(村办企业劳动力)2.08万人,新经济联合体(跨地区、跨行业、自愿互利建立起来的新型经济组织)劳动力500人。
  农业机械 1955年建立国营西郊拖拉机站,有拖拉机12台;1962年为5台。1968年成立东方红、太阳升两个公社,各建拖拉机站1处。1989年,两镇农机达5514台(件),其中拖拉机1409台,农用汽车396辆,播种机168台,收割机136台,脱粒机(含打稻机)1897台,机动植物保护机械40台,排灌机械1450台,柴油机18台;集体2783台,占50.5%;个体2731台,占49.5%;段店镇2776台(集体1943台,占70%;个体833台,占30%),吴家保镇2738台(集体840台,占30.7%;个体1898台,占69.3%)。
  水利设施 1970年4月修建北店子引黄闸。1981年4月改建,设计防洪水位为40.4米,流量为每秒50立方米,灌溉面积8万亩(5330公顷)。1986年修建杨庄引黄闸,设计防洪水位为39.74米,流量为每秒10立方米,灌溉土地1.6万亩(1067公顷)。两项设施为辖区最大的水利工程。1989年,全区总灌溉面积为6.61万亩(4407.3公顷),其中段店镇3.71万亩(2473.7公顷),吴家堡镇2.44万亩(1623.8公顷),匡山、段店北路、张庄路3个街道办事处共4647亩(309.8公顷)。
  肥料 1961年前普遍使用农家圈肥、土杂肥、绿肥。1961年起陆续使用氨水及其它化肥。1989年,两镇共使用化肥7659吨,其中氮肥5405吨(含氨肥2010吨),磷肥1637吨,钾肥81吨,复合肥536吨。平均每亩耕地使用化肥114公斤(每公顷1.71吨),土杂肥4立方米(每公顷60立方米)。
  第四节 粮食种植
  区划 50年代,现段店镇西部地区(南八里庄、北八里庄、东谢屯、西谢屯、大李庄、小李庄、筐李庄、由李庄、麻沟等)和吴家堡镇北部沿黄滩区及段店镇北部(演马庄、油牌赵庄、位里庄、龙王庙的大部分地区及彭家庄、小饮马庄的部分地区)涝洼地带,多为一年一作,少量二年三作;南部平原(大金庄、大杨庄、前周王庄、后周王庄、担山屯等地)土地条件较好,大部分粮田二年三作。主要品种为小麦、高粱、玉米,另有谷子、大豆、地瓜及部分小杂粮。1964年起,现段店镇地区平整土地,挖沟治碱,逐步推行小麦、玉米轮作新技术,改一年一作、二年三作为一年两作;吴家堡镇地区大规模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种植水稻,实行一年两作,小麦、水稻轮作。谷子、大豆等种植面积相对减少。
  品种 1956年前以本地品种为主,民间互通有无。1957年后,各村相继建立试验队,试种良种,后逐步推广。30余年来,品种几经更换,小麦品种先后有碧玛1号、碧玛4号、蚰包、泰山1号、鲁麦1号、辐63、济南13、鲁麦5号等。玉米品种有小粒红、大马牙、坊杂2号、郑单2号、掖单2号、鲁原单4号等。水稻品种有黎优57、小站101、日本晴、京引119等。
  产量 解放后,粮田面积逐步减少,粮食总产、平均单产持续增长。粮食平均亩产,1949年为111公斤(每公顷1665公斤),1958年为155公斤(每公顷2325公斤),1966年为210公斤(每公顷3150公斤),1975年为382公斤(每公顷5730公斤),1980年为430.5公斤(每公顷6457.5公斤),1989年达616.14公斤(每公顷9242公斤)。1989年,全区粮田面积达5.1万亩(3400公顷),总产3142.3万公斤。其中种小麦4.18万亩(2786.7公顷),总产1235万公斤;种玉米1.91万亩(1273.3公顷),总产676.4万公斤;种水稻2.65万亩(1766.7公顷),总产1155.2万公斤;种豆4900亩(326.7公顷),总产51.5万公斤;其他500亩(33.3公顷),总产24.2万公斤。
  第五节 蔬菜生产
  区划
  段店镇 1949~1954年,郊三区段店、张庄、老屯、匡山、联五等乡(现段店北路、张庄路、匡山3个街道办事处地区)及郊五区大金庄、睦里2个乡(现段店镇地区)等15个村为半菜区,有菜田约3000亩(200公顷)。1955年后面积逐步扩大,形成纯菜区和半菜区。“文革”期间面积略有减少。1980年后迅速扩大。1987年起实施“东菜西移”。1989年,29个村为纯菜区,5个村为半菜区,总面积达1.13万亩(757公顷),约占全市菜田面积的1/4,为济南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
  吴家堡镇 解放初,各村有少量菜田,以群众自食为主。1956年起逐步发展藕田。1959~1961年开展生产救灾,扩种菜田2000亩(133公顷),形成半菜区。1963年后,仅新沙王庄、南沙王庄、南吴家堡保留菜田300亩,部分蔬菜上市。80年代实施“南菜北移”,菜田略有扩充。1989年,3个村为纯菜区,2个村为半菜区,总面积840亩(56公顷)。
  品种 50年代有20余个品种,以传统菜为主,产量低,质量差,周期短,粗菜比重大。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通过人工选择、引进、培育等途径,形成一批适应本地种植条件和食用习惯的优良品种,品种多,产量高,质量好,周期长,精细菜比重大。1989年达9大类、60余个品种,其中绿叶菜有小白菜、菠菜、油菜、芹菜、茴香苗、芫荽、雪里蕻等;茄果类菜有茄子、番茄、辣椒、甜椒等;瓜类菜有黄瓜、冬瓜、西葫、丝瓜、南瓜等;豆类菜有芸豆、豆角、蚕豆、豌豆、毛豆、扁豆等;葱蒜类菜有韭菜、圆葱、大葱、大蒜、青蒜等;根茎菜有萝卜、莴苣等;结球类菜有大白菜、甘蓝、花椰菜等;薯芋类菜有马铃薯、山药、芋头等;菌类菜有平菇、金针菇、银耳等。其中,段店镇大金庄、大杨庄、张庄、大饮马庄、小董庄的“盖韭”,老屯的“济南叶儿三黄瓜”、“青麻叶白菜”、“早春甘蓝”,大金庄的小长茄,朱庄、田庄的秋黄瓜,张庄的菠菜,匡山的圆葱,新沙王庄的西红柿等均享有一定声誉。
  蘑菇 1978年,西郊公社张庄村军队离休干部颜锡笙自学蘑菇养殖。1983~1984年主要进行室内栽培。1985年开展大田菌菜间作试验。1988年承担市科委食用菌“大田阳畦高产栽培”试验,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同年,在段店镇大金村建立“槐荫食用菌研究所”,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1989年,全区菌菜间作达500余亩(34公顷),年产60万公斤。十几年来,颜锡笙刻苦钻研蘑菇栽培技术,先后引进、培植优良品种40余个,并将自己的成果无私地奉献给集体和群众,为发展蘑菇生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栽培 50年代初开始发展保护栽培,普遍采用风障、阳畦,早春用稻草覆盖。1955年,蔬菜技术员齐伯彦在老屯建起西郊第一栋蔬菜温室。1956年,以老屯、刘家场、阎千户为中心发展玻璃阳畦。1957年,郊区段店区、玉符河区共兴建温室1038平方米。1964年,老屯村首次将塑料薄膜用于蔬菜栽培,实行马铃薯、玉米间作。是年,保护栽培面积达800余亩(50余公顷)。1980年后,广泛推广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弓棚、地热线育苗及菌菜、菌粮、菌果间作等新技术。1988年,段店镇被列为济南市保护栽培基地之一。1989年,全区共建塑料大棚1810亩(121公顷),菌菜间作500亩(34公顷)。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各地总结出一系列蔬菜种植新技术,有小金庄何俊岭的“6月27日至7月5日栽种,改平畦为高畦,改东西方向为南北方向,改人字架为篱壁架,改灌溉沟为有灌有排”等秋黄瓜栽培技术;大金庄郑甲保的“苗期蹲苗,中期追肥、摸杈打顶,后期打头,结回头瓜”等春黄瓜栽培技术;大金庄郑伯承的“小畦改大畦,二帮畦改根子畦”等盖韭栽培技术。
  产量 解放后,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蔬菜总产量、平均亩产量逐步增长,出现了50~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下期的发展兴盛期。其中1989年总产8500万公斤,为1984年的1.6倍。
  第六节 水产养殖
  鱼 50年代初,黄河、小清河、王符河及低洼沟渠、池塘中有鲤鱼、鲢鱼、草鱼、鲫鱼自然生存。1958年,少数村利用坑塘放养鱼苗,因水源不稳,粗放养殖,收获甚微。是年,从南方引进毛螃蟹在河中放养,后因捕捞严重,河水逐年变浅,产量减少,1964年绝迹。1981年,西郊公社与宋家桥、常旗屯、龙王庙、睦里庄、田家庄等村投资,开挖鱼池1080亩(72公顷),净水面700亩(47公顷)。同年,吴家堡公社投资7万元,利用废坑基开辟鱼场200亩(14公顷)。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养鱼专业户,鱼池面积逐步扩大。1988年,吴家堡镇利用三荒(废坑塘、旧村址、低洼地)资源优势,通过集资和落实优惠政策(开挖1亩〈0.067公顷〉鱼池补贴300元),开挖鱼池1100亩(74公顷)。1989年,全区有养鱼场2个,养鱼专业户50户,养鱼总面积达5100亩(340公顷),总产84万公斤。主要品种有黄河鲤鱼、草鱼、鲢鱼、罗非鱼及建鲤、胡子鲶、罗氏沼虾等。其中,吴家堡镇养鱼2740亩(183公顷),全年产鱼40万公斤;段店镇养鱼2360亩(157公顷),全年产鱼44万公斤。吴家堡镇美里村苏振芳,自1982年开始养鱼,1989年承包鱼池22亩(1.47公顷),全年产鱼1.1万公斤,纯收入3万余元。1989年,段店镇常旗屯村养鱼250亩(16.67公顷),净水面120亩(8公顷),全年产成鱼15万公斤,纯收入75万元。
  菜果 1956年,郊区药山乡、药西乡、王庄乡(现吴家堡镇地区)村民在旧坑塘中试种莲藕300亩(20公顷)。1957年,在沿河两岸栽植茭白,在河塘中种植鸡头米、菱角、荸荠、茨菰等。1965年,吴家堡、王庄、西沙等3个公社(现吴家堡镇地区)共种莲藕730亩(49公顷)。1980年,吴家堡人民公社邹家庄村民将低产稻田200亩(13公顷)改种浅水藕。此后,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稻改藕”,规定每改1亩(0.067公顷)藕田,发放无息贷款100元,减少粮食征购任务。1989年,全区种藕5000亩(334公顷)。其中,吴家堡镇4800亩(320公顷),段店镇200亩(14公顷),总产625万公斤。主要品种有“大瓦垅”和“胡苗”。“大瓦垅”系深水莲藕,粗长、节少、产量较高,为油炸、炒食佳品。“胡苗”为浅水莲藕,细长、节多、色白、清脆,适宜凉拌。
  水草 辖区沿黄地带盛产浦草和芦苇。吴家堡镇刘庄是传统蒲编村,用蒲草加工蒲包,作水产品包装用。芦苇有茎细、壁厚、空心小、承担压力强的特点,俗称“实苇”,多用于加工苇箔。由于苇池淤土抬高,部分芦苇老化,苇池面积逐年缩小。1989年,全区有蒲草500亩(34公顷),全年产蒲草50万公斤;芦苇2000亩(135公顷),全年产芦苇200万公斤。
  第七节 畜禽饲养
  50年代,村民普遍饲养本地产耕牛、猪、鸡等。60年代,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养牛量减少。此后,先后引进“约克夏”猪、长白猪、四川猪、两头乌猪及九斤黄鸡、莱克杭鸡、寿光花鸡等优良禽种。1975年,西郊公社大金庄(现段店镇大金庄)建起辖区第一家奶牛场,养奶牛200头。后养牛业有所发展。1978年起,逐步引进长毛兔、肉兔、哈白兔等优良品种。80年代,畜禽业大发展,出现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养殖场。1988年,全区有1000只鸡以上的专业大户74户,500只鸡以上的专业户157户。6000只鸭以上的养鸭场7处,孵化场6处。其中,吴家堡镇刘七沟村孵雏鸡30万只,育雏鸡15万只;段店镇宋庄村与山东省家禽研究所联合投资220万元,建起年产64万只“艾维茵”肉食种鸡场。1989年因饲料价格上涨等原因,畜禽饲养量较1988年出现滑坡,全区饲养大牲畜1990头(其中奶牛255头,菜牛473头),生猪5.41万头(存养2.93万头,出栏2.48万头),羊1.35万只(其中奶羊2300只,绵羊6000只),家禽67.63万只(其中蛋鸡49万只,鸭、鹅3万只,肉鸡14.83万只,鹌鹑8000只),分别为1981年的0.7、1.3、0.85和5.5倍。
  第八节 林业
  1951年,郊四区及郊五区部分地区(现吴家堡镇地区)在堰堤植树10万株,庭院“四旁”植树20万株。1952年,在黄河大坝造防护林20万株。1956年起掀起绿化高潮,郊四区大金庄、小金庄、古城、后周王庄、于家庄、彭家庄及郊五区东赵家庄、西吴家堡、东吴家堡等地先后开发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近千亩。60年代,贯彻中央确定林权、保护山林、发展林业的若干规定,注重开发利用黄河滩区、玉符河两岸滩地。其中西郊公社前周王庄(现段店镇前周王庄)在玉符河滩地造杨树林450余亩(30公顷),经济林154亩(10.27公顷)。1976~1980年,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西郊公社、吴家堡公社(现段店镇、吴家堡镇地区)在发展滩区用材林(防护林)、平原经济林的同时,大搞农田林网化建设。两社林地总面积达4000余亩(267公顷)。吴家堡公社建成林网2000余亩(134公顷)。在此期间,西郊公社田家庄、担山屯等村被评为历城县绿化先进单位。
  80年代,引进欧美杨、良种柳作为用材林主栽树,发展高产、密枝型的苹果新品种。1981年,济南市郊区西郊人民公社林业站周爱菊引进粒大、肉肥、汁多的“巨峰葡萄”,通过科学管理,5年生平均亩产3564公斤,后在全镇推广。1986年,吴家堡镇申庄引种山楂160亩,打破沿黄地带不能种植山楂的历史。至1989年,辖区林地总面积达9040亩(603公顷),有各种树木258.4万株。其中用材林2590亩(173公顷),防护林2007亩(134公顷),经济林4333亩(289公顷。其中段店镇4198亩<280公顷>,主要分布于大金庄、小金庄、古城、后周王庄、于家庄、彭家庄、前周王庄、小李庄、小饮马庄、筐李庄、水屯等村;吴家堡镇135亩<9公顷>,主要分布于中赵家庄、范家庄、中店铺等村),特用林110亩(7.3公顷);杨树2904亩(19.6公顷),柳树1234亩(82.3公顷),泡桐40亩(2.7公顷),刺槐60亩(4公顷),侧柏330亩(22公顷),苹果2874亩(191.6公顷),梨358亩(23.9公顷),桃433亩(28.9公顷),葡萄607亩(40.5公顷),山楂160亩(10.7公顷),石榴40亩(2.7公顷);庭院、“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池旁)林网200万株,林地58.4万株(用材林占24.4%,防护林占18.9%,经济林占55.6%,特用林占1.1%)。林木覆盖率达15.85%。全年果品总产量235.7万公斤(段店镇230.2万公斤,吴家堡镇5.5万公斤),其中苹果130.1万公斤,梨13.6万公斤,葡萄6600公斤,桃26.5万公斤,其它果品64.84万公斤。
  第三章 商业
  济南“开埠”后,德、英、美、日等国纷纷到济南收购棉花、牛只、蛋品等工业原料,推销“洋货”;京、广等地工业品、手工业品亦大量涌入埠区。辖区花行、牛栈、酱园、百货等业逐步兴起。
  花行 1908年,商人王协三在经二路纬六路开设“阜成信”花行,为济南第二个开业的花行。1920年后,日商及青岛、天津、上海等地的纱厂派员驻济购棉,济南成为华北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场。1928~1936年,济南有花行28家,主要集中于辖区经二路纬六路至纬十二路一带。1938年,辖区有阜成信(东记、西记)、江信、同艺成、永康、森昌、济西记、潇风和、庆祥、大成、大东玉记等花行18家。其中,阜成信花行每年销售量达1000万担(每担50公斤),为济南市最大的花行。日本侵占济南后,大部分花行被日本东棉洋行、同棉洋行挤垮,1946年后逐步转为粮油业。
  牛栈 1912年(民国元年),辖区纬六路至纬十二路一带牛栈业兴起。1924年,纬十一路成立市牛业公会。1928年有专营商10家、兼营商50家。1930年,纬十一路形成较大牛栈业市场,每年销往日本、欧美等国牛只达3万头以上。1937年,辖区商户达90余家,从业人员300余名。日本侵占济南后,市场被日商控制,大部分业户转营牛肉、羊肉、猪肉等业。
  酱园 1876年,辖区第一家酱园——刘家堂村“元泰”酱园开业。1927年,辖区有酱园3户。1937年有德馨斋、东元兴、大华、元泰、泰和源、同泰、福丰等酱园17户,从业人员100余人,多为前店后坊,主营酱油、食醋、酱腌菜、白酒等,兼营调味品。解放前夕增至30余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德馨斋酱园为济南市五大酱园之一。
  其它 1909年,萃卖场建成开业,场内百货荟萃,茶楼、烟馆、饭庄、书摊一应俱全。1917年后,逐渐形成以第一楼为中心的书寓业及杂货业。1928年“五三”惨案后,纬十一路、纬十二路一带商业繁荣。同年开辟西市场,成为济南市西商埠商业中心。是年,经二路、西市场、萃卖场、第一楼等地有百货、文化用品业户95家(广货<百货>49家,服装鞋帽12家,绸缎布庄10家,钟表眼镜4家,笔墨纸业20家)。1930年,辖区首家照像馆——鸿文照像馆开业。1935年9月,“泰丰园”饭店开业。1937年,辖区百货等业户达130余家(其中绸布10家,百货30家,文具纸张22家,玻璃镜11家,钟表眼镜25家),从业人员330余人。1939年,经一路纬七路至纬八路形成陶器交易市场,有复源成、同顺和、三盛永、信昌等商号20余家。日军侵占济南后,辖区商业逐渐萧条。
  1948年10月至1955年,私营商业、集体商业迅速发展;市属国营商业在辖区设立批发站、仓库等多处。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驻区市级专业公司、批发站等单位党的组织关系归区管理;部分市级专业公司先后在辖区设立区店,管理国(合)营、合作店业务,党的组织关系交区领导。是年4月,辖区有区店7个(下辖8个中心店),市属公司、站、所12个。1962年,市属公司、站、所交市归口管理。1964、1965年,先后撤销区店,成立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70年代初,街道兴办代营、代销、代购店。1981年,撤销管理处、区店,成立公司,党政、业务由区统一管理。80年代,商业兴旺发达,实现多成分、多渠道、跨行业经营。1985年,辖区共有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网点1912个。其中国营网点119个,从业人员2230名;集体网点526个,从业人员6654名;个体网点1267个,从业人员4281名。全区网点总经营面积7.52万平方米,全年总营业额2.14亿元。平均千名常住人口拥有网点10.31个,营业(服务)员63.26名。1987年,济南市百货公司西市场核算店、辛西路核算店及济南市烟酒糖茶站槐荫食物公司共21个网点(国营17个,集体4个)及两镇商业交区管理。1989年,辖区共有网点4682个(国营149个,集体1831个,个体2702个)。其中省、市及外地驻区182个(国营128个,集体54个);区属4500个(国营21个,集体1777个,个体2702个),总营业额4.85亿元。
  第一节 机构
  行政机构
  商业局 1954年11月设立区工商科,管理工商行政与商业。1958年3月,撤销工商科,设立区商业一科、商业二科,管理商业饮食服务业。1959年5月,商业一科、商业二科合并为商业科。1969年10月设立区商业组。1976年10月,撤销商业组,成立区商业局。
  生产服务局生产服务科(经济计划委员会服务科) 1979年3月设立区生产服务局,下设生产服务科,管理居办“三代”店。1984年4月,撤销区生产服务局,设立区经济计划委员会,下设服务科,管理居办商业、服务业。
  物资局 1960年12月设立区工业管理局供销股。1964年4月改称工业管理局供销经理部。1966年12月改称工业管理局物资站。1979年3月,撤销工业管理局物资站,设立区物资局。1980年3月并入区生产服务局,改称生产服务局供销公司。1984年4月,撤销生产服务局供销公司,复建区物资局。
  劳动服务公司 1980年1月设立。管理辖区待业青年劳动服务(含商业)网点。
  业务机构
  行业公司 1956年,济南市商业各行业公司分别在辖区设立百货、福利、煤业建筑器材、贸易、酱菜、饮食、文化用品等7个区店、8个中心店。后区店几经调整。其中,1959年设药材、蔬菜、百货、烟酒、土产、煤建、工业器材、饮食服务、鞋帽等9个区店;1963年设煤建、土产、百货、烟酒、蔬菜、饮食、服务、食品等8个区店。1964年,撤销百货区店,成立百货合作管理处。1965年,撤销土产、烟酒、饮食、服务、食品、蔬菜、煤建等7个区店,成立土产、糖业烟酒、饮食、服务、副食、煤建等6个合作管理处。1976年,合作管理处改为管理处。同年3月,复设饮食区店。1977年8月成立煤炭区店,1979年12月交市归口管理。1981年1月,撤销管理处、区店,成立百货、糖业烟酒、饮食、服务、副食、土产等6个专业公司。1987年增设食物公司。同年,土产公司并入百货公司。1989年,设百货、糖业烟酒、饮食、服务、副食、食物等6个公司。
  西市商场 1960年始建西市场大楼百货店。1963年,所属网点分别划归有关区店。1964年,百货店所属网点直属济南市百货公司,1987年复归区。1989年新建西市商场,原西市场大楼百货店迁入。
  第二节 企业所有制
  私营 解放初,辖区有较大私商号83家,主要集中于经二路纬六路至纬十一路一带。1949~1952年,区政府扶持发展个体商户,辖区摊贩由2930户增至4003户。1955年起,对茶叶、烟酒、百货、木柴、煤炭等行业的私商户采取经销、批购形式进行初步改造,至6月底,159户零售商走上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道路。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个体商贩组成合作店、合作小组。1957年,全区有个体商摊2482户。1958年关闭集贸市场。1960年,小商贩减至40余人。1961年起扶持发展个体商户。1962年,全区个体商户增至1527户(发证户)。其中商业995户,服务业106户,饮食业426户。此后,实行国营企业代替私营企业的政策,限制个体商户发展。至1964年5月,个体商户减至933户。“文革”期间,用国营商业全面占领市场,取缔个体商户。1979年后开放市场,个体商户迅速发展。1989年达2702户,其中商业2023户,饮食业529户,服务业133户。
  集体 1949年上半年,区委、区政府发动群众入股集资,先后建起纬十路、纬七路、经七路纬九路、公义街、北大槐树、南大槐树北街、道德四街、五里牌坊等8处群众消费合作社,由济南市合作推进社管辖。此后,又建起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生建公司、济南市面粉厂、济南市水泥厂、济南市被服厂、济南市恒泰火柴厂、济南市工业局二厂、华东军区后勤部一〇六厂等8处职工消费合作社,由市职工消费合作总社管理。1950年1月,辖区消费合作社改为供销合作社,由济南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管辖。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年底,425户个体商贩组成39个自负盈亏的合作商店,2627户个体商贩组198个自负盈亏的合作小组。1957年,全区有合作店136个,从业人员734人。其中土产废品店7个,从业人员125人;百货店6个,从业人员44人;蔬菜店3个,从业人员113人;食品店2个,从业人员24人;糖茶店31个,从业人员66人;饮食服务店11个,从业人员189人;煤建店76个,从业人员173人。1958年后建起部分社办商店,部分合作商店并入国营商店,个别合作店过渡为国营企业。1960年,合作店减至59个。1961年恢复合作商店。1962年10月,合作网点增至148个;另有社办商店28个、31个门市部,从业人员176人。是年底,在合作商店中建立政治指导员制,加强对小商贩的改造。1965年,全区有合作门市部135个,从业人员1746人。1966~1970年,贯彻中央《加强小商小贩社会主义改造苦干问题的意见》,对合作商业采取“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合作商业发展受到限制。70年代初,街道兴办集体代营、代销、代购店。1975年,全区有“三代店”149个。1978年后,第三产业兴起,教育、交通、工业等系统相继兴办商业服务网点。1980年1月成立区劳动服务公司,组织辖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兴办劳动服务网点,吸收待业青年从事商业、修理服务、小产品加工、厂内劳务等。1987年,济南市百货公司所属西市场核算店2个网点、辛西路核算店2个网点及两镇商业交区管理。1989年,全区共有集体网点1777个。其中,区直商业网点127个,职工1039人;街道商业网点438个,系统商业网点340个,乡镇商业网点872个,共有从业人员1.8万余人。
  国营 1955年,辖区供销合作社办理社员退股分红。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全部改为国营企业,归属中国贸易公司山东省济南市公司槐荫区店管辖。是年,辖区私商企业及202户小商贩成为公私合营企业;驻区市属国营公司、站、仓库党的组织关系归区管辖。1957年,全区有国营、公私合营网点125处,从业人员1107人。其中土产废品网点12处,从业人员111人;百货网点18处,从业人员213人;蔬菜网点22处,从业人员241人;食品网点29处,从业人员113人;糖茶网点25处,从业人员255人;饮食服务网点11处,从业人员119人;煤炭网点8处,从业人员55人。1958年后,部分合作商店逐步过渡为国营企业,国营网点迅速增加。1961年恢复合作店(组),部分合作商店从国营商店中析出。1962年10月,全区国营、公私合营网点减至110处,1963年为83处。1964、1965年,国营、公私合营网点先后交市归口管理。1976年3月,驻区市属两个国营饮食核算店、13个网点交区管辖。1987年,济南市百货公司所属西市场核算店7个网点、辛西路核算店4个网点及济南市烟酒站槐荫食物公司6个网点交区管理。1989年,全区共有国营商业网点21个,职工954人。其中西市商场网点4个,职工619名;食物公司网点6个,职工103名;饮食公司网点11个,职工232名。
  第三节 交易场所
  网点 50年代,辖区商业网点大部分集中于经二路一带。1956年调整商业网点,将843户调为721户。1957年,全区有网点307处,其中国营、公私合营175处,合作132处。1958年达322处,其中国营12处,公私合营162处,合作148处。另有合作小组385个。1960年,合作店(组)合并、过渡为国营商业,部分商贩因商品计划供应而自然淘汰。年末,全区商业网点减至180处,其中国营、公私合营121处,合作59处。同年实行以分社、居委会为主的商业网络。1961年下半年,贯彻中央《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扶持发展合作店、个体户,扩大商业网点。至1962年10月底,全区商业网点增至258处,其中国营、公私合营110处,合作148处。1964、1965年,国营、公私合营网点先后交市归口管理,135处合作网点归区管理。70年代初,街道兴办“代营、代销、代购”店。1975年,全区有商业网点236处,其中区直87处,三代店149处。1978年后,街道、单位、个体先后兴办商业服务网点。1980年,全区商业网点增至387处,其中区直98处,“三代店”129处,个体160处。1989年,全区商业网点达4500处,其中区直商业辖国营、集体网点148处,街道商业辖集体网点438处,“系统”商业辖集体网点340处,乡镇商业辖集体网点872处,工商局辖个体2702户。城区网点主要分布于经二路、经四路、经七路、纬十一路、纬十二路等地。
  市场 解放前至1989年,全区先后建立市场14处。1989年有市场12处。
  纬十一路市场 位于北大槐树南街与经二路之间,1919年建立。1934年为济南市三大菜市场(万紫巷、刷律巷、纬十一路)之一。1958年关闭,1962年恢复,1966年再次关闭,1979年重新开放。南北方向,长500米,宽12米,占地近1万平方米,建有玻璃钢瓦全覆盖营业大棚。有通道17条,行市20个,摊位1000余个,日客流量3万余人次,全年上市蔬菜1亿斤以上。为全国大型蔬菜批发零售市场之一。1988年10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
  昆仑街市场 位于昆仑街水沟西侧,1949年建立。长250米,宽15米,面积3750平方米。1958年关闭,1962年恢复,为市区四大蔬菜批发市场(昆仑街、北坦、南门、海晏门)之一。1966年关闭。
  机车新村市场 位于津浦铁路西至段店桥,1979年建立。西南、东北方向,长200米,宽10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有摊位近百个,以农副产品零售为主。
  槐荫市场 位于槐荫街西部,1979年8月建立,原名营市街市场。东西方向,长500米,宽25米,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1986年10月更名槐荫市场。建有全覆盖营业棚5721平方米,营业室134间、2075平方米。为辖区大型农副产品零售市场。
  西市场小商品市场 位于西市场内,1980年开业。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有大棚、燕翅棚620平方米,上市摊位近400个。浙江、江苏、福建及省内各地客商在此经商。为小商品批发、零售市场。
  明星市场 位于小经六路与南小纬九路北段,1983年建立。东西、南北方向,长190米,宽7米,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有活动棚、单柱营业棚377平方米,日上市摊位200余个。为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五里牌坊市场 位于南小纬九路南段(经十路与东小辛庄街东口之间),1980年由摊贩自发集聚而成。南北方向,长120米,宽7米,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建有活动棚、大棚740平方米。为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经七路小纬六路市场 位于槐荫区与市中区交界处,1983年建立。南北方向,约长110米,宽10米,占地面积近1300平方米。建有活动棚、全覆盖营业棚930平方米。为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四七市场 位于经四路、经五路之间的纬七路地段上,1985年建立。南北方向,约长150米,宽10米,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建有活动棚、单柱营业棚1311平方米。为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海右市场 位于经三路、经四路之间的纬七路地段上,1985年建立。南北方向,约长150米,宽10米,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建有全覆盖营业棚1980平方米,简易营业室50间、700平方米。为经营百货和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市场。
  南辛庄市场 位于经十路西首路南,1986年建立。东西、南北方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有活动棚、大棚等设施,日上市摊位200~300个。为农副产品零售市场。
  河王市场 位于段店镇河头王庄北侧,1988年由河头王庄投资修建。东西方向,长110米,宽15米,占地1500平方米,建有营业棚、营业室1300平方米。为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西郊市场 位于段店西、济兖公路北侧,1988年建立。南北方向,长150米,宽15米,建有全覆盖营业棚及出租营业楼,总面积2740平方米。为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商场 1989年,全区有商场3处。
  西市商场 位于西市场内。1988年动工兴建,1989年12月建成开业。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营业面积4500平方米。设4个经营部、17个商业部、80多个柜组,经营各类商品2万余种。为济南市五大商场之一。
  西市场百货商场 位于西市场内。1988年5月动工兴建,1989年12月竣工开业。占地面积600平方米,营业面积1800平方米,设柜台223节。专供个体百货户租赁经营。
  德达商场 位于西市场内。1988年动工兴建,1989年11月建成开业。占地面积700平方米,营业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以经营家用电器为龙头,兼营百货、服装的区属集体企业。
  集市 1966、1974年,北大槐树大集、段店大集(农历一、六)先后关闭。1989年,辖区有大集8处:农历一、六为北店子大集,二、七为吴家堡、王府庄大集,三、八为刘七沟、睦里庄大集,四、九为大金庄大集,五、十为周官屯、后周王庄大集。
  第四节 商业饮食服务业
  百货业 1954年,辖区有私营百货业98户,著名商号有天增祥布店、三盛永百货店、三益合百货店、裕大百货店、三仙成眼镜店等。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成立百货区店、贸易区店,统辖全区国营、公私合营、合作店百货业务。1957年有网点24处,从业人员257人,其中国(合)营网点18处,从业人员213人;合作店6处,从业人员44人。另有个体商贩120户。此后,网点、人员几经变化。1960年建成西市商场,辖大楼、纬八路、五金交电3个网点,经营百货等业务。1963年初,西市商场所属百货网点划归百货区店。1964年8月,撤销百货区店,成立百货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合作网点7处,从业人员120人,全年营业额116万元,实现利润2.44万元。1976年,百货合作管理处改为百货管理处。1981年,撤销百货管理处,成立百货公司。年末,全区有网点12处,从业人员240人,全年营业额659万元,实现利润29万元。此后,系统、单位、个体相继建立百货网点。1987年,济南市百货公司所属西市商场、辛西路两个核算店共15个百货网点(国营11个,集体4个)交区管理。同年,区土产公司并入区百货公司。1989年,区百货公司、西市商场共有百货网点15处(国营4处,集体11处),职工794人,全年营业额3443万元,实现利润52.1万元。其中区百货公司有网点11处,职工175人,全年营业额1215万元,实现利润23.8万元。
  土产业 解放初,经一路纬七路至纬八路为陶瓷集中地,纬十一路为藤竹绳经等集中地。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设立行业中心店,管理下属网点。1957年有网点19处,从业人员236人。其中国(合)营网点12处,从业人员111人;合作网点7处,从业人员125人。另有个体430户。1958年成立土产、废品区店,统辖全区国(合)营、合作土产、废品业务,下设网点13处,从业人员124人。此后,网点、人员几经变化。1963年有网点25处,从业人员559人。其中国(合)营网点5处,从业118人;合作网点20处,从业人员441人。另有个体户202户。1965年4月,撤销土产、废品区店,成立土产、废品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下设14个门市部,有职工435人,经营土产杂品销售、废品收购、委托代卖、黑白铁加工等,有资金26.19万元(流动资金19.83万元,固定资金6.36万元)。1966年10月,4处加工厂交区工业局,委托商店、陶瓷门市部交百货合作管理处。1970年7月,利废合作加工厂(由3处商店合并成立)交物资回收公司。1975年,土产废品合作管理处有职工52人,全年营业额33.9万元,实现利润2.1万元。1976年,土产废品合作管理处改为土产、废品管理处。1981年,撤销土产、废品管理处,成立土产废品公司,部分店兼营百货、五金交电等。是年有网点5处,职工78人,全年营业额118万元,实现利润8万元。此后,系统、单位、个体相继兴办土产网点。1986年,土产公司下设网点6处,有职工70人,全年营业额124万元,实现利润8万元。1987年并入区百货公司。
  烟酒糖茶业 1954年,辖区私营烟酒糖茶业有62户,其中食物19户,山果7户,烟酒22户,茶叶14户。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设立行业中心店,管理下属网点。1957年,全区有网点56处,从业人员321人。其中国(合)营网点25处,职工255人;合作网点31处,职工66人。另有个体613户。1958年成立烟酒糖茶区店,辖烟酒糕点、茶叶、果品3个行业,有国(合)营、合作网点26处,职工238人。此后,网点几经撤并。1963年有网点21处,职工171人。其中国(合)营网点10处,职工87人;合作网点11处,职工84人。另有个体149户。1965年4月,撤销烟酒糖茶区店,成立糖业烟酒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合作网点9处,职工89名,全年营业额64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另有合作小组12个、86户。1976年,糖业烟酒合作管理处改为糖业烟酒管理处。1981年,撤销糖业烟酒管理处,成立糖业烟酒公司,辖集体网点10处,职工134人,全年营业额342万元,实现利润16万元。80年代,系统、单位、个体相继兴建烟酒糖茶网点。1987年,济南市烟酒糖茶站槐荫食物公司6处国营网点交区管理。1989年,区糖业烟酒公司、食物公司共有网点14处(国营6处,集体8处),职工244人,全年营业额3335万元,实现利润76.7万元。其中糖业烟酒公司有网点8处,职工144人,全年营业额2317万元,实现利润64.6万元。其营业额、利润分别为1981年的6.77倍和4.04倍。
  饮食业 解放初,辖区有庆泉、会宾楼、三乐居、泰丰园、福盛永、民众等较大私营饭店7户。1953年有饮食业户999户,其中面食坐商110户,饭馆122户,面食、饭食摊商767户。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年3月设立饮食区店,辖合营店12处,合作店11处。1958年,撤销饮食区店,成立饮食、服务区店。1963年有饮食网点24处,从业人员730人。其中国(合)营网点7处,从业人员154人;合作网点17处,从业人员306人。另有小商贩270户。1964年,饮食业、服务业分开管理,复设饮食区店,辖网点23处,其中国营网点7处,从业人员173人;合作网点16处,从业人员321人。1965年1月,撤销饮食区店,成立饮食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合作店16处,职工312人,全年营业额97万元,实现利润3.7万元。1974年,街道兴办饮食代营店。1976年3月,驻区12处国营网点交区管理。同年,撤销饮食合作管理处,复设饮食区店,下辖网点25处,职工566人。其中集体网点13处,职工314人,全年营业额450.3万元,实现利润31.6万元。另代管工厂、街(居)代营饭店42处。1981年,撤销饮食区店,成立区饮食公司,下辖网点31处,全年营业额390万元,实现利润14万元。其中国营网点全年营业额204万元,实现利润9万元。80年代,系统、单位、个体饮食网点迅速发展,一批风味小吃相继恢复。1985年有系统、单位网点93处,个体网点24处。1989年,全区饮食网点达560处。其中区饮食公司有网点31处(含国营11处),职工384人,全年营业额807万元,实现利润31.4万元。另有个体网点529处。
  服务业 解放初,辖区有服务业大户18家,其中理发7户、货栈3户、旅栈4户、浴池1户、席箔1户、照像2户。1952年,全区有大小货栈60余家。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服务业归福利区店管辖,下设行业中心店,管理基层网点。1958年,饮食业、服务业实行统一管理,成立饮食服务区店。1963年有合营、合作服务网点20处。同年10月,饮食业、服务业实行分开管理,成立服务区店。1965年1月,撤销服务区店,成立服务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网点44处(理发21处、旅店13处、洗染店4处、理发合作组6处),职工251人,全年营业额24.3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1976年10月,服务合作管理处改为服务管理处,服务范围逐步扩大。1981年,撤销服务管理处,成立服务公司,有网点27处,职工334人,全年营业额112万元,实现利润14万元。80年代,系统、单位、个体相继兴办服务网点。1985年,服务公司辖网点30处,职工296人,全年营业额275万元,实现利润17.3万元。此后,公司所属理发网点逐渐减少,洗染业淘汰。1989年,服务公司辖网点25处,职工250人,全年营业额738.1万元,实现利润25.5万元。另有个体服务网点133户。
  副食品业 解放初,辖区有德馨斋、宝泉居、汇泉斋、中和兴、东元兴、三盛公、泰和元、凌云志、大华等较大酱园9家,其中德馨斋为本市五大酱园之一。1954年3月10日,区摊贩联合会下属6个青菜摊贩分会,共10个组、124人。1956年成立酱菜区店。1957年,全区有网点25处,其中国(合)营网点22处,职工241人;合作网点3处,职工113人。另有个体516户。主营蔬菜12种,酱腌菜、调味品18种,兼营烟酒等20种。1958年后,合作店、合作组减少。1961年下半年恢复合作店,网点逐步增加。1962年,全区有网点39处,从业人员215人。其中国营10处,从业人员40人;合作店23处,从业人员127人;合作小组6处,从业人员48人。另有个体37户,从业人员58人。1964年第一季度,全区网点达45处,职工535人。其中国营24处,职工356人,全年营业额113万元;合作21处,职工179人,全年营业额28.6万元。1965年4月,撤销蔬菜、食品区店,成立区副食品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网点23处,职工309名,全年营业额111.82万元,实现利润5.39万元。70年代初,街道兴办副食代销店。1976年,区副食品合作管理处改为区副食品管理处,辖网点15处,有职工152人,主营蔬菜16种,酱腌菜、调味品17种,兼营生熟肉、糕点、水产品、烟酒等,全年营业额9.61万元。1981年,区副食品管理处改为区副食品公司。80年代,系统、单位、个体经营蔬菜、副食业户增多,部分百货商店兼营副食、调料等。区副食品公司主营酱腌菜、调味品、粮薯制品、水产品、蔬菜、肉食、糕点、烟酒糖茶等330余种。1989年,副食品公司辖网点19处,职工163人,全年销售额604万元,实现利润19.9万元。其销售额、利润分别为1976年的3.04倍和2.07倍。
  第五节 商品购销
  购 解放初期,商户多方进货,自由买卖。1956年起,根据商业零售单位主、兼营范围,按照中心店、合营店、合作店、合作组的顺序,到各专业批发公司(站)进货,不得自行外出采购定货。1961年恢复国营、供销社、农村集市三条商品流通渠道,国家计划商品由国营批发公司控制,计划外商品可自行外出采购。1965年起改为全部从国营批发部进货。1979年后广开进货渠道。区直商业单位1980年自寻货源300余种,总值474万元;1983年自寻货源达570种,总值925.1万元;1985年经营商品近500种,其中由外地购进品种占总数的34.6%,总值1495.1万元。
  销 解放初,私营商店、摊贩采取现款、赊欠、以物易物等形式进行经销。1954年,全区45户私商(约占私商总户数的50%)实现盈余12.3万元。同年实行商品明码标价制。1959年起,部分副食品实行凭票计划供应。1961年恢复合作店、合作组,计划外商品可自行采购,商品销售恢复生机。1962年,全区商品零售总额2519万元,占年计划的104%;利润167.97万元,占年计划的108.89%。1964年,合作店(组)组织货车走街串巷,流动销售。1978年后,单位、个体实行跨地区、多品种批发、零售,部分小商品价格逐步放开。1984年,全区有零售兼批发商店14个,批发公司、批发部9处。相继恢复了售中、售后服务及以卖代修、以卖代租、电话预约送货等74个服务项目,销售量迅速上升。1985年,区直集体商业纯商品销售额为38868万元,其中批发816.23万元,零售3070.6万元(其中销往厂企单位339.7万元)。1989年,区直商业纯商品销售额为8547.82万元。其中食物公司1017.5万元,土产批发部37.39万元,振华公司36.17万元,副食品公司603.78万元,百货公司1215.62万元,糖业烟酒公司2316.92万元,西市商场2227.59万元,代营部437.85万元,服务公司655万元。
  第六节 物资供应
  购
  计划分配 1978年前,每年由市第二轻工业局计划分配钢材、木材、机电设备、建材、燃料等。1978年后,计划供应物资品种逐步减少。每年从市经济计划委员会分配钢材,市木材公司分配木材,市石油站分配汽油、机油、柴油,市燃料公司分配煤炭等,共十几个品种。1989年,共分配钢材111吨,生铁28吨,木材35立方米,汽油167吨,煤油12.58吨,柴油12吨,润滑油160吨。
  外出采购 60年代至1984年,区物资部门每年从省内购进金属材料400~500吨。1984年起物资市场放开,先后采购物资达40余种、400多个规格(型号)。其中1986年从省内外采购钢材4500吨;1989年购进钢材6659吨,机床203台。
  销 1978年前,根据市物资部门下达的计划指标,直接分配给区属厂企单位。由外地购进的少量物资亦实行计划分配的办法。其中1976年销售钢材273.4吨,有色金属材料57吨,年销售额为76.8万元。1978年后,在对区街企业服务的同时,逐步向社会开放。计划内物资采取统一进货分配和下拨计划自行提货的办法,计划外物资优先供应区属企业。1986年,共销售普通钢材、优质钢材、有色金属、机械设备、二类机电、轻化材料、轴承等7大类、39种,总额为764.6万元。1989年销售钢材6434吨、机床241台等,年销售额3500万元。
  第七节 驻区商业单位
  辖区1956年4月驻有市级公司(站、所)12个。1963年驻有省级财贸单位8个,市级财贸单位43个。1986年驻有市级商业单位141个。1989年驻有市级商业单位182个,主要有:
  济南百货采购供应站 位于纬六路5号。1952年始建中国百货公司山东省公司济南百货批发站,1955年更名为山东省济南百货采购供应站,系全省最大的国营百货批发企业之一。1988年,下设五金钟缝部、搪瓷制品部、化妆用品部、小百货部、开发经营部、批发商场、黄台批发部及钟表眼镜专业商店、缝纫机零件专业商店、黄台百货大楼。总营业面积2700平方米。有固定资产原值586.5万元(净值399.2万元),流动资金211.4万元,职工927人。经营百货、文化用品、针纺织品、电子产品等1.05万种。年商品购进总值1.68亿元,销售额1.83亿元,上交利税736.6万元。
  济南五金采购供应站 位于经三路165号。1953年1月始建中国五金机械公司济南支公司,1958年4月改现称。1988年,下设5个批发部、3个批发兼零售营业部、4个零售兼批发商店,总营业面积3600平方米,自有仓库(两处)使用面积1.08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原值367.3万元(净值278.7万元),流动资金3622.2万元,职工509人。年购进总值6662万元,销售总值8146万元,实现利税503.6万元。
  济南市商业储运公司 位于经二路363号。1953年6月始建中国商业仓储公司山东分公司,后几经易名,1979年3月改现称。1988年,下设八里桥仓库、北园路仓库、白马山仓库、汽车队、起重运输队、通力实业公司。总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其中库房占地近10万平方米,货场占地3.5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原值1780万元(净值884万元),流动资金151万元,职工837人。为山东省最大的中型物资流通企业,全国商业系统储运骨干企业之一。
  济南药店 位于经二路375号。1907年,北京同仁堂乐敬宇在济南创办宏济堂药店。1920年8月出资9500元(银元),在经二路五里沟处购地一亩,修建二层楼两座(共10间,约440平方米)、平房13间,成立宏济堂药店第一分店。主要经营中草药及膏、丹、丸、散等。1955年7月实行公私合营,后改为济南药店。现仍保留古老大柜台、两旁中药斗橱货架排列的格局,并增设老年人专柜、儿童专柜、避孕用具专柜及新药、医疗器械、名贵滋补品等。
  德馨斋酱园 位于纬十二路345号。解放前号称济南五大酱园之一。1932年9月建于经三路纬四路,为前店后坊式,用工6人,有资本3000元(银元)。1940年迁现址,仍为前店后坊。1942年,有厂地7亩,大缸1600口,年产高粱曲酒、瓜干酒、酱油、食醋、黄酒、甜面酱、红(青)豆腐乳、香油、麻汁、酱菜、糖醋菜、虾油菜、半干菜、青腌菜等数十万公斤,其中酱麽茄、酱萝卜畅销省内外。1948年一度停业。1966年改为红升酱园,1979年恢复原名。
  济南供销社贸易公司 位于经十路628号。1985年建成开业。占地面积6526.8平方米。1988年,下设农副产品经营部、生产资料经营部、百货经营部、服装鞋帽经营部、针纺织品经营部、家用电器经营部、西园经营部、招待所、西园餐厅等9个经营部及家用电器维修部,经营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五金交电、钟表眼镜、工艺美术、文体用品、钢木家具、食杂粮油、干鲜果品、烟酒糖茶、副食调料、生产资料等46大类、1万余个品种。有固定资产原值380万元(净值350万元),职工452人。年购进额2716万元,销售额3055万元,实现利税129.3万元。
  第四章 交通运输
  解放初,地排车为辖区主要运输工具。1953年,部分散车人员组成民工队。1957年成立区交通科。1958年成立区搬运联合组。后管理机构逐步健全,运输工具不断改善。1989年,有区属汽车队6个,货运汽车220辆,职工1269名。辖区驻有济南市第一运输公司、济南市第三运输公司、济南市电车公司、济南火车西站、张庄机场等单位。
  第一节 机构
  行政机构 1957年10月1日设立区交通科。1960年12月15日设立区交通局。1970年12月成立区交通运输革委会。1976年11月复设区交通局。1984年3月撤销。
  专业机构 1958年3月,经七路散车民工队、槐村街散车民工队合并成立区搬运联合组(年底,区三轮车社并入),下设7个生产队,共有职工1292名。同年7月改为区搬运合作社。1960年成立区运输公司,下设4个运输站,共有职工2568名。1963年2月,撤销区运输公司,成立区运输合作联社,下设中大、道德街、经四路、经三路、西市场、营市街等6个合作社、1个修理社,共有职工1381名。1970年12月成立区交通运输革委会,下设4个运输站、1个客运站,共有职工975名。1976年复建区运输公司(与区交通局一套机构,两个牌子),下设4个汽车队。1984年8月成立汽车五队。1986年成立汽车六队。1989年,区交通运输公司下设6个汽车队、1个客运站,共有职工1269名。
  第二节 货运
  工具 1953年,部分散车人员组成槐村街民工队和经七路民工队,共有地排车140余辆。1958年,区搬运联合组有地排车924辆、三轮车608辆,共合514.2个吨位。1960年5月,区运输公司调入日本丰田3.5吨载重汽车2辆,为区属汽车运输之始。1964年,革新改造地排车(用自制的三轮自行车牵引地排车;用独轮与地排车配套,组成三轮地排车)500辆。1965年起,先后制成175型和195型柴油机机动板车。1966年始用拖拉机运输。此后,人力车与机动车并存,机动车不断增加,人力车逐步减少。1970年,以机动板车为主,兼有拖拉机、汽车、人力车。1976年,地排车被淘汰。1980年,拖拉机停运。是年,全区有营运汽车120辆。后各种载货汽车迅速增加。1989年,全区货运汽车达220辆(合1629个吨位)。
  货源 解放后至1958年,以粮、油、煤等生活必需品为主。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货源十分充足,市交通局分配占80%,运输单位自行受托占20%。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交通工具逐步更新,运力提高,货源趋于平缓。上级分配货源占30%左右,营运单位承揽受托货源占70%。70年代后期,货源充裕,货运市场比较稳定。1980年起,社会运力逐步增长,分配货源枯竭,各运输单位增加营业调度人员,采取电话受托、登门受托、合同运输等形式扩大货源。1989年,全区共派出营业调度人员60余名。是年,建材等传统货源仅占总运量的30%左右。
  营运指标 1958年,区搬运联合组参加大炼钢铁运输,全年货运量39.95万吨,货物周转量175.5万吨公里。1959年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年货运量79.08万吨,货物周转量340.35万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97.95%和93.93%,创人力车历年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最高额。1961~1962年,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货运量下降,1962年仅完成39.74万吨。1963年后逐步回升。“文革”期间,货运量显著下降。1967~1969年,共实现利润4.1万元,为1966年利润(15.4万元)的26.6%。1970年后,运输工具更新换代,运力逐步提高。1969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98.3万吨公里,实现利润2.1万元;1977年货物周转量增至1493.7万吨公里,利润达153.6万元。1978年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岗位责任、质量检查、考勤、经济核算、技术操作、车辆维修、安全生产等管理制度,实行单车定额管理,创历史利润最高纪录。80年代,各车队按五包(产量、利润、节油、安全、计划生育)、四定(成本、资金、劳动生产率、效率)独立经营,驾驶员实行四包(产量、利润、节油、安全)、两保(好车、质量)制。1985~1987年,全区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利润居全市同行业领先地位。1988年,货运质量、效率、消耗、利税创全省先进水平。同年,汽车一队提前15个月完成3年承包利润指标,被省交通厅评为先进单位。
  第三节 驻区专业运输单位
  济南市第一运输公司 位于纬五路15号。1950年1月始建山东省运输公司济南分公司市区运输部。同年10月成立济南市搬运公司,有搬运工人6622名,地排车6603辆(合3406个吨位)。1955年11月成立济南市运输公司。1958年转为国营企业,辖4个搬运站,共有各种车辆1929辆(汽车24辆,挂车50辆,人力货车1519辆,马车336辆)。1962年7月改为济南市第一运输公司。1989年,公司辖6个汽车队,有职工2281名,各种车辆277辆(其中营运车216辆),年货运量86.2万吨。公司所属汽车二队驻经十路69号,汽车三队驻张庄路9号,汽车六队驻经一路265号。
  济南市第三运输公司 位于丁字山路13号。前身为1956年由马车运输互助组成立的济南市马车二社、三社,共有马车325辆,社员326名。1960年合并成立济南市运输公司马车站。1963年成立济南市马车运输合作社,下辖2个生产队。1966年改称济南市汽车、马车运输合作社。后马车逐步被淘汰。1972年改称济南市第三运输公司。1989年,公司辖4个车队,有职工1207名,各种汽车241辆(其中营运汽车197辆),年货运量74.3万吨,货物周转量6049万吨公里。公司所属汽车二队驻水泥厂路,汽车三队驻丁字山路,起重队驻张庄路168号。
  济南市电车公司 位于经十路640号,1982年1月成立。下辖1路、2路电车,6路、7路、13路、15路、20路、26路公共汽车。1989年,辖1路、2路、3路电车及6路、7路、13路、15路、20路、26路、32路、34路、38路公共汽车,共有职工1695名,营运车167辆。
  济南火车西站 位于济兖公路宋庄立交桥与吴家堡镇曹家圈黄河铁路大桥之间,1982年下半年完工,为济南铁路枢纽的主要编组站。采用半自动化驼峰、峰尾平面调车电气集中。驼峰头部采用先进的压磁测重技术。编组站有到发线24股、预留3股,编解线28股、预留4股,机车行走线1股,铺轨78公里;日解体能力3900辆,日编组能力4300辆。1989年日均编解列车9800辆。
  张庄机场 位于辖区城区西部。1958年4月建立中国民航北京—上海航线中间站——张庄机场济南航空站。1960年2月,中国民航山东省管理局成立,设于此。1966年修建候机楼。1977年修建机库、旅客餐厅和招待所。1985年,民航第十三飞行大队驻场,有肖特360型飞机4架、运五型飞机10架。济南由过往航站成为始发航空港。1987年,中国联航山东公司成立并经此通航。是年增建候机楼400平方米。1989年2~9月对机场进行改造,国产“航管一号”系统投入使用。至年末,张庄机场先后有济南—北京、济南—上海、济南—武汉、济南一杭州—福州、济南—大连—沈阳、济南—郑州—西安、济南—青岛等7条民航航线及济南—北京、济南—佛山、济南—福州等3条联航航线通航。全年共完成旅客发运量9650人次,货邮50吨。
  第五章 财税 金融 保险
  1918、1919年,辖区纬六路分别设立东莱银行(有资金30万元)和中国实业银行(有资金70万元)。
  1956~1965年,市税务局槐荫分局党的组织关系归区管辖。1984年设立区财政局。1986、1987年,区商业局、区房管局分别设立槐荫城市信用合作社和槐荫区经七路城市信用合作社。1989年,辖区驻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济南市分公司槐荫办事处、市税务局槐荫分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济南市分行营业部、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市分行槐荫区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市分行槐荫区办事处等5个单位。
  第一节 机构
  行政机构 1984年4月设立区财政局。1989年下设预算资金管理科、预算外资金管理科、农业财务管理科、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会计事务所、办公室,共有工作人员14名。
  企业机构
  槐荫城市信用合作社 位于营市东街22号。1986年12月27日开业,为区商业局所属集体金融企业。1989年有职工16名。
  济南市槐荫区经七路城市信用合作社 位于经七路930号。1987年4月开业,为区房管局所属集体金融企业。1989年有职工44名。
  第二节 财政
  解放后,区属各系统的财政支出,由市财政每年核定,分月拨款。预算外临时性支出,由市属业务主管部门批拨。1984年4月建立区财政局,实行“定收、定支、超收分成”的管理办法,收、支仍由市财政部门统一管理。1985年起,市对区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管理办法。1988年1月起完善区一级财政,市对区实行“核定收支、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的管理办法,规定:区总额分成为28.3%,年度超过8%以上的部分再按三、七比例分成,70%留区。1988年,济南市财政局规定“13种小税”划作地方固定收入,相应调整区财政收支基数,区财政分成比例为23.4%。1989年建立街道办事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定收定支、收入上交、增长分档分成、支出下拨、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管理办法(以1988年税收机关按照各街道办事处收入范围实际征收入库的收入为收入基数;以1988年各街道办事处编制人数所需的实际工资和办公费用及区直有关部门核销给办事处的业务经费为支出基数。收入比上年增长8~15%的部分,办事处分成比例为15%;增长15~20%的部分,办事处分成比例为25%;增长20~30%的部分,办事处分成比例为35%;增长30%以上的部分,办事处分成比例为50%)。同年7月,济南市公费医疗及10处中学经费下放区财政统一管理,区财政分成比例调整为34.2%。
  第三节 金融
  槐荫城市信用合作社 为城市集体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办理开户、存款、贷款、结算、储蓄、现金收付,代办保险,代收代付,代保管,代理金融和经济咨询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业务。1989年开户742户,年末存款336万元,储蓄存款48万元,贷款余额285万元,经济积累9.5万元。
  济南市槐荫区经七路信用合作社 为集体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办理存款、贷款、结算、储蓄,代办保险及其它代收代付业务,办理经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市分行批准的证券转让业务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业务。1989年开户1266户,年末存款1043万元,储蓄310万元,经济积累87万元。
  第四节 驻区税务、金融、保险单位
  济南市税务局槐荫分局 1948年首设济南特别市税务稽征处第三稽征所,1949年改称济南市税务稽征处第三稽征所,1951年改称济南市税务局第六分局,1955年10月改称济南市税务局槐荫分局。1972年12月成立济南市革命委员会财政税务局槐荫区分局革委会。1984年改称济南市税务局槐荫稽征处。1987年复称济南市税务局槐荫分局。1989年,征收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集体所得税、个体所得税、城建税、个人调节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奖金税、国营工资调节税、事业单位奖金税、集体企业奖金税、印花税、建筑税、滞纳补税罚款等19种。征收税户6387户,其中国营380户,县集体462户,区街485户,乡镇615户,其它业户485户,个体3960户。征收各种税款20297万元,为1955年的31.4倍。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济南市分行营业部 位于纬十路4号。1987年8月成立。主要办理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拨款、技术改造拨款、地质勘探经费拨款,管理和监督自筹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发放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建筑业流动资金、商品房建设、设备储蓄和临时周转等项贷款,办理信托投资(咨询)、证券交易等。1989年,下设办公室、营业处、投资一科、投资二科、投资三科、会计科、筹资出纳科、储蓄专柜(1个)、储蓄所(7个),共有职工147名。全年经办各类拨款、贷款60155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8893万元,更新改造投资2696万元,其它投资8566万元;完成一般性存款16187万元,其中企业性存款13122万元,储蓄存款3065万元。
  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市分行槐荫区支行 位于经十路234号。1987年5月成立。1988年底,办理辖区266个国营单位、3696个集体单位、5153个个体户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贷款余额6109万元,存款余额5895万元。1989年,下设营业室1个、营业所2个、信用合作社2个,共有工作人员254名。负责辖区431个国营企事业单位、3890个集体单位、5241个个体工商(承包)户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和154795个储户的存(取)款业务。年末存款余额15423万元,其中银行储蓄存款3307万元,信用社储蓄存款584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2617万元,其中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占72%。
  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市分行槐荫区办事处 位于经十路630号。前身为1949年11月1日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第三办事处。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纬九路办事处。1955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市支行槐荫区办事处。1984年改称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市分行槐荫区办事处。1989年,下设3个分理处、19个储蓄所、13个工厂联办储蓄所、53个代办所,共有职工463人。全年办理各项存款6036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35935万元;办理各种贷款86575万元;实现利润3300万元。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济南分公司槐荫办事处 1984年由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市分行析出成立。1985年开办险种10种,其中财产保险4种,人身保险6种。承担保险责任109942万元。1987年开办险种16种,其中财产保险6种,人身保险10种,承担保险责任172922万元。1989年开办险种达24种,其中财产保险12种,人身保险12种,承担保险责任229900万元。是年,企业财产险、机动车辆险增收,短期人身险、学生平安险和乘员意外险增加幅度较大,长期人身险呈下降趋势。
  第六章 综合经济管理
  济南开埠后,工商企业登记注册由济南商埠总局经办。1929年须经济南市政府批准,社会局登报公告,财政局注册。1933年规定,除呈报“声请书”外,需找两户富裕店铺当保人,后到财政局登记,经市政府备案,商会审查资金、帐目后,由社会局批准公布。1938年规定,凡资金在50元以上者,需到济南市公署办理营业登记。1946年又规定,各商号不加入商业公会者,不得营业。解放初,先后由济南特别市军管会工商部和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辖区企业登记(监督)及市场、经济合同、个体经济等管理事宜。1951年,区设工商劳动股(后改为工商科、工商局),负责市场及个体经济管理。1979年起,承担区属企业登记(监督)任务。1984年增设经济合同管理。1987年,区工商局被评为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1989年,负责20处集贸市场、3760户个体工商业户、1397户企业的管理工作。
  解放前,城区劳动人民处于被雇用、被剥削的地位,多数人无固定职业。解放后,成立区劳动管理机构。通过介绍临时工、合同工,组织代赈队,招收固定工、合同工等形式,基本上解决了城区群众的就业问题。职工享受离休、退休、退职、疾病、伤残、死亡、生育等劳动保险待遇,劳动条件逐步改善,生活福利不断提高。
  1981年设立区物价管理局(后改为物价局)。1984年设立区审计局、统计局、经济计划委员会。负责辖区物价管理、区属单位财务审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编制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
  第一节 机构
  行政机构
  工商行政管理局 1951年10月设立区工商劳动股。1954年11月,撤销工商劳动股,成立工商科。1958年3月撤销工商科。1962年12月复设工商科。“文革”期间机构瘫痪。1971年3月设立市场管委会。1974年12月,撤销市场管委会,成立工商管理所。1975年12月,撤销工商管理所,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局。1989年,工商局下设8个科室、8个市场管理所,共有工作人员163名。
  劳动局 1951年10月设立区工商劳动股。1955年9月,撤销工商劳动股,成立劳动科。“文革”期间瘫痪。1971年设立劳工组。1976年11月,撤销劳工组,复设劳动科。1982年12月,撤销劳动科,成立劳动局。1989年,劳动局下设办公室、计划调配科、工资科、劳动争议仲裁办公室、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社会劳动保险分处,人员编制12名。
  经济计划委员会 1959年1月设立,1961年10月撤销。1984年4月复设。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 1970年3月设立区上山下乡办公室。1974年5月改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1981年3月撤销。
  物价局 1981年3月设立区物价管理局。1984年6月改为物价局。1989年,下设办公室、检查一科、检查二科,有工作人员7名。
  审计局 1984年4月设立。1989年下设公基金审计科、行政事业审计科、商业服务审计科、综合科,有工作人员10名。
  统计局 1984年4月设立。1989年下设办公室、综合科,有工作人员6名。
  事业机构
  劳动服务公司 1980年1月设立,为区属局级事业单位。1989年实有工作人员23名。
  物价检查所 1984年6月设立。负责对辖区县级以下企(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价格、收费标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犯国家物价方针和物价纪律者依法进行处理。1989年有工作人员8名。
  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分处 1986年10月设立,为区劳动局直属副局级事业单位。1989年有工作人员5名。
  审计事务所 1989年4月设立,有工作人员5名。主要接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委托,承办财务收支的审计查证,经济案件的鉴定,注册资金的验证和年检,建立帐簿、财务会计制度,提供会计、财务、税务和经济管理咨询服务,培训审计、财务、会计人员等。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956年,区街经济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实行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机制。指令性计划由市业务主管部门下达,份额较小;指导性计划由区业务主管部门与生产经营单位上下结合,提出工业、商业计划建议,经市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下达指标。1958年,指令性计划扩大。1961年起,贯彻“八字方针”,以指导性计划为主。1966~1976年,实行指令性计划,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各项经济指标由市业务系统下达到区,区综合分解下达到各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
  1978年后,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照市场调节机制,从实际出发,上下结合,制定经济计划。1984年7~10月,由区各系统、部门提出专业计划,经多方面讨论研究,综合平衡,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主要有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人口、财政收支、第三产业网点建设等计划。1984~1989年,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每年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主要内容有工业总产值、利润,商业营业额、利润,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交通利润等。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市场管理 1949年,济南特别市工商局先后成立粮油、花纱布、杂货等物资交易所。1950年,执行市颁布的商(市)场管理办法和商(市)场管理委员会暂行章程,建起北大槐树、纬十二路、西市场3处市场管理委员会。1952年,执行明码标价制,对违法工商业户进行处罚,配合公安部门取缔有碍交通的流动摊贩。1954年,实行消费监督制度,对违法者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某些供不应求的物资采取议价、分配和限制外流的办法。1956年,对个体商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合作商店、合作小组,集市贸易逐步萧条。1958年,集贸市场关闭。1961年下半年,逐步恢复集贸市场,建起西市场、昆仑街2处市场管理所。按照“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要求管理市场,集市贸易日渐活跃。1962年整顿集贸市场,撤销比较集中的零星市场11处;开展打击投机倒把、贩卖票证活动;集体单位到市场上购买副食品须经市场管理委员会批准,根据货源情况统一安排。1963年,根据中央严格管理大、中城市集市贸易的精神,国营和供销社部分行业占领市场。1964年整顿市场,集中打击投机倒把和违法活动,严格控制上市商品范围。1966年集贸市场关闭。80年代,国家和省、市、区工商部门先后制定了若干集贸市场管理规定,市场管理向管理、服务方向发展。工商管理人员对入市摊点实行编号定位,对号入市;按时检查经营者的合法证明;检查商品质量,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检查衡、量具,制止短尺少秤;检查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禁止未经检疫的肉、禽和熟食上市;调处交易中的纠纷;收取市场管理费;为远道客商开展提供食宿、存放(看管)货物、借用秤具、维持秩序、存款等项服务活动。至1989年,共兴建营业大棚2万平方米,营业室5890平方米;有市场治保员44人,保洁员19人。
  个体经济管理 解放初,成立第六区摊贩联合会等组织,制止违法经营,对经营困难户在资金、货物等方面给予照顾。1956年,引导个体工商户建立合作社、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有特殊技艺的业户吸收加入国营和公私合营店。1958~1960年关闭集贸市场,限制个体工商业户发展。1961年恢复国营、供销社、集市三条商品流通渠道,扶持个体工商业户经营。1962年整顿市场,打击投机倒把、贩卖票证者。1963年,国营商业部分行业到市场设摊,低价出售商品,取代个体工商业户,个体业户逐步减少。“文革”初期,取缔个体工商业户。1979年9月,市工商局发布《关于恢复和安排个体工商业户的试行意见》,个体工商业户迅速发展。1981年成立区个体劳动者协会。1983年,区工商局设立个体经济管理所,维护个体业户的正当交易;坚持对个体业户进行经常性的政策、法制、职业道德、食品卫生等教育,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分。
  工商企业管理 解放后至1979年,市工商局负责辖区企业登记及监督管理工作。1949年1月,市工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成立登记委员会,开展私营企业普查,同年8月完成发证工作。1950~1951年,国家相继发布《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和《关于公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应进行登记的指示》,企业登记全面展开。1953年,配合粮食统购统销,严格查处杂货业套购面粉、违法制造粮食制品的行为。1954、1955年,先后查处企业超出经营范围和部分企业抽逃资金的行为。1958年市工商局撤销,1961年恢复,“文革”期间瘫痪,1972年11月复设。在此期间,全区工商企业管理工作一度处于停顿状态。
  1979年起,区工商局开始办理区属企业开业登记及监督管理工作。市属企业开业由“区局”转报“市局”核发执照,副本交区局备查。同年12月至1980年进行企业普查登记,针对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执照、招牌、印章、银行帐号不统一的混乱现象,重新换发营业执照,建立发证后的回访制度,把好企业的开业、转行、合并、迁址、歇业关。1984年后一度放松企业管理,出现经营范围、性质、经营方式、招牌等与注册不符及擅自开业、官商不分、政企不分等问题。1988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治理整顿,查处部分企业的投机倒把活动,经济秩序逐步好转。1989年再次进行企业登记换证。
  经济合同管理 解放后由市工商局管辖。1984年成立区工商局经济合同管理股、经济合同管理委员会、经济合同仲裁庭等机构,开展《经济合同法》宣传、经济合同鉴证、调处经济合同纠纷等工作。至1989年,共鉴证经济合同4364份,标的金额25324万元;受理合同纠纷134起,挽回经济损失280万元;签发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4364份;确立经济合同专(兼)职人员604名(含驻区市以上企业);开展了“重合同,守信用”竞赛活动。对新出现的企业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和横向联合合同进行了管理探索。
  第四节 物价管理
  解放初,区工商劳动股管理物价。辖区贸易公司、棉业公司等国营商业和合作商业以低价抛售商品,平抑市场物价。各市场实行明码标价制,在摊贩中开展批评、检举违法活动。1953~1954年,国家对粮、棉、油、纱布等主要消费品实行统购统销,国营批发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控制了私商经营范围,规定了各类商品的批零差价,区工商、粮食、公安、税务等部门协同查处违法者。1954年起,对某些紧缺物资采取分配和限制外流的办法,实行消费者监督制,抑制抢购、抬价风。1956年7月至1957年,社会上出现抢购、套购紧缺物资风,物价上涨,国家及时冻结了物价。1958年成立区市场物价调查整顿办公室,对自行提价、破坏供应政策者进行严肃处理。1961年,国家规定粮、鱼、肉、蛋、食油、糖果、蔬菜、煤、火柴、棉布、针织品、絮棉、鞋、文具等18种生活必需品价格不动,对部分紧缺消费品实行定量供应,对部分高级糖果、糕点、手表、自行车等实行高价敞开供应,部分饭馆出售高价菜。1963年后逐步取消高价商品,实行敞开供应,区工商科、商业科加强对市场物价的监督检查。“文革”期间继续冻结物价,不准私商自由交易。1981年设立区物价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聘请义务物价检查员,建立义务检查组。1984年成立区物价检查所。1988年建立街道(乡镇)群众价格监督站。自区物价管理局成立以来,每年以人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为主,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专业与义务相结合等办法,对违犯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销售商品和乱收费用,对采取以次充好、短尺少秤、降低质量等手段及变相提高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每逢重大节日,区人大、区政协有关领导分赴各商业点,视察物价情况。1986年起,在辖区开展争创“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和“物价计量先进单位”竞赛活动,对“双信”单位进行表彰。
  第五节 审计监督
  1984年4月设立区审计局,按照“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开展审计工作,并帮助建立帐目,完善财务制度。1986年首次对区教育经费、区园林绿化资金及执法部门罚、没款物进行正式审计,查出违纪金额8万无。1987年对4个厂进行厂长离任经济目标责任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共17个项目,审计金额1586万元,查出违纪金额104.7万元。其中对济南电梯厂厂长的离任经济目标责任审计为全市首例。1988年4月,在各街道办事处和区直经济主管部门建立审计机构18个,有工作人员31名;4个企业建立审计科,有工作人员8名。同年推行定期审计和审计调查。全年审计项目达54个,审计金额5216万元,查出违纪金额187万元。1989年开展定期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专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承包合同兑现审计、延伸审计等项目。审计单位83个,超额完成59.6%。审计金额11642万元,查出违纪金额724.9万元。同年成立区审计事务所,形成由国家机关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组成的完整审计体系队伍。
  第六节 劳动管理
  就业安置
  招工录用 解放后至1983年,由市劳动局下达招工指标,区劳动局办理部分招工手续。1950~1957年以安置失业人员为主。1964年起,区劳动科根据街道办事处社会闲散劳力登记情况下达招工计划。1965~1966年,区劳动科向区青年劳动学校下达招工计划。“文革”期间,对持有留城证、回城证的知识青年先后安排就业。1979年起,改革“统包统配”制度,实行自愿报名、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1981年起,对持有待业证的高、初中毕业生经考核后录用。1983年,部分单位(系统)拟定招工简章,经区劳动局审查后,自行组织考核,择优录用。1984年起,区劳动局下达区属集体企业招工指标并办理招工手续。1985年开始招收部分合同制工人。是年,全区952名职工办理合同制手续。1986年9月起,对办理社会青年登记证的高、初中毕业生经考核后录用。是年,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1988年11月20日,辖区举办首次劳务市场,实行“单位、指标、政策、报名、录用”五公开的办法,39个单位参加大会交流,洽谈人数达25000人,报名人数3264人。
  1953~1958年,全区共安排正式工3427人,其中1958年招收正式工1995人,居1966年前历年招工数之冠。1979~1989年共录用职工2.1万余人,其中合同制工人10437人。
  减员补充 根据国务院文件规定,1963年9月起,对家居城市的退休、退职、死亡的职工实行子女顶替;对在矿山、井下、森林采伐、盐业的退休、退职、死亡的职工,不论家居城市或农村,均实行子女顶替。1966年顶替工作停止,1975年恢复。197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家居城市的退休、退职职工可招收1名应届中学毕业生或留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家居农村的退休、退职职工,户口迁回农村安置的,可招收1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因工死亡的职工,无论家居城市或农村,均可招收1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子女年龄尚幼,其爱人符合招工条件,也可招收;其爱人和子女均不符合招工条件,可招收1名符合招工条件的未婚弟、妹。1986年9月规定:1959年底前参加工作、家居农村的退休老工人,允许招收1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为城镇合同制工人。1988年又规定:1959年底前参加工作、家居农村、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工人,可招收1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为农民合同制工人,退休后改为城镇合同制工人。1982~1989年,全区共补充职工子女5490名。
  待业安置 解放初期,区政府对社会上的大量困难户和失业人员采取安排长期工、临时工,从事家庭副业劳动,实行以工代赈等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1949~1957年,共调配技工、壮工781名,安排临时工、合同工7543名,参加其它自救劳动者1376名。
  1959年,辖区首次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40名无业青壮年和解雇的合同工、临时工到东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61年,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区政府采取调配临时工、包工揽活、参加街道生产自救等形式,安置被精减职工和社会闲散劳动力。1962、1963年,全区分别安置3195名和4391名。
  1965年成立区社会青年劳动学校、劳动服务大队和街道办事处(企业)劳动服务站(生产组)。至1966年4月,通过以上“三条线”安排社会闲散劳动力10556人(其中青年劳动学校安排占90%),占应安置闲散劳力总数的81.9%。
  1964年8月起分期分批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至1971年,先后分三批(1964~1965年,1968~1969年,1970~1971年)共动员5800名知青上山下乡。其中,去肥城、齐河、新泰、莱芜下乡插队2842名,回乡1133名。1966~1972年,到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及内蒙、甘肃等地生产建设兵团1825名。1974~1980年,赴东平、平阴、历城插队3111名。
  1980年1月成立区劳动服务公司,组织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兴办集体劳动服务公司(厂、店、组),安置待业青年。是年底,全区共建立网点11处,安置待业青年365人。至1989年底,全区先后建立商业、饮食、修理服务、小产品加工、厂内劳务等劳动服务网点256处,安排待业青年2.1万余人。累计营业收入31429.7万元,上交税金1449.98万元,纯利润2047.47万元。拥有资金由26.98万元增至426万元,固定资产由4.82万元增至344.6万元。1989年底,全区有网点151处,安置待业青年940人,全年营业收入7239.5万元。
  工资 解放初,对建国前参加工作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对建国后参加工作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实行薪金制,工资形式有实物、工资分、货币等。1952年全区进行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工人逐步实行八级工资制。1955年下半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工资制。同年,全国划为11类地区工资标准,辖区为4类工资区。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机关干部划为30个等级,企业职工实行八级工资制,商业、供销部门实行“三等五类”工资制。是年,新合营企业20个单位(工业10个,商业10个)、3755人(工业1068人,商业2687人)参加工资改革,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4.6元。1959年企业调整工资。工业、基建、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及商办企业升级面为30%,厂、店不分的单位升级面为10%,业务人员升级面为5%。全区54个单位(工业34个,财贸20个)、6416人(占职工总人数的24.69%。其中生产工人占职工总数的30.9%,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4%,服务及其他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6.95元。1963年8月,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调整工资。其中17~11级干部升级面为5~25%,10级以上干部不动,对部分企业工资过低的职工作了适应调整。全区机关、工交系统共1675名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0.5%)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6.93元。1971年12月,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部分低工资人员调整工资。全区共4379名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2.2%)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4.47元。1977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在解决低工资的同时,对部分职工择优升级。全区共2148名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4.69%)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5.78元。1979年,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40%的职工调整工资。全区共2259名职工(其中机关干部176人)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6.18元。1981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其中机关916人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7.38元;文教、卫生、体育等系统1533人升级(占总人数的91.7%),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6.85元。1983年,贯彻调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同职工劳动成果挂钩的精神,全区133个企业、6046名职工(占职工总数的74%)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6.51元。1984年,全区174名机关干部调整工资,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4.64元。1985年工资改革,企业简化归并工资标准。全区83个单位、9200人套用新工资等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6.67元。在工资改革的基础上,7754名职工调整工资,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9.35元。同年7月,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结构工资制(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同年10月,全区机关、事业单位1907人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16.69元。1986年,国家下达增加工资指标,企业自主分配,推广山东木材厂把套级升级工资同奖励基金捆在一起使用的经验。同年,机关350人套改工资,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7.15元。1987年,推广计时工资加奖励、计件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同年,根据鲁工改[1987]2号文件,区机关、事业单位580人升级;根据鲁组[1987]6号文件,区机关、街道办事处执行单列市工资标准的232人增发工资。1988年,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同年7月,全区28个企业、6460名职工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试点。年内,机关、事业单位先后5次共3363人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9.11元。1989年,参照青岛单列市工资及有关文件规定,为2506人升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6.4元;为111名护士在原工资基础上提高10%,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7.6元。同年10月,全区77个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实行浮动工资标准(将现行的八级工资制延伸两个等级,按照职工现行标准工资等级套入浮动工资标准相应等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7.97元。
  福利待遇
  取暖费 1956年起,对离(退)休职工、固定工、合同制工、学徒工、临时工、合同工发放冬季取暖补贴,每人每年7.5元。1978年起改为每人每年12元。1989年11月调整为每人每年24元。
  交通补贴 1975年起,距工作单位4华里以上的职工,每人每月补贴自行车修理费1.5元;乘汽车者,每人每月承担1.5元,其余由单位报销。1989年3月起,每人每月补贴自行车修理费5元;职工每日上下班、公休假日回家乘坐火车、汽车、轮船者,每月本人承担1.5元,其余由单位报销,最高不得超过9.5元;企业退休职工每人每月发放交通补贴5元。
  防暑降温 1978年起发放防暑、降温补贴。1989年7月调整补贴标准,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每人24元,从事一般高温和经常露天作业的职工每人18元,从事一般作业的职工每人12元。
  洗理费 1981年8月起发放职工洗理补贴,男、女职工每人每月分别为1.6元和2.4元,1988年8月分别增至4.6元和5.4元。
  福利设施 1963年起,区属工业企业逐步建起一批职工福利设施。1978年,40个工业企业交市后,新兴企业福利设施重新起步。1984年10月起,全区基层工会组织掀起兴办“五小”福利设施活动,至1987年,共建起“五小”设施993处(小浴室156处,小食堂125处,小托儿所〈幼儿园>42处,小更衣室231处,小厕所439处)。另建休息室200间,理发室(组)63个,自行车棚200处。
  劳动保险
  离休 1982年,根据国务院[1982]62号文件规定,对建国前参加革命、享受供给制待遇和1948年底前参加革命、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改办、办理离休,发原工资,生活待遇从优。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者,按参加革命的时期,每年分别增发1、1.5、2个月的原标准工资作为生活补贴。
  退休 195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及组织派往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国家干部,均照此规定办理。1975年,全区县以上集体所有制职工实行退休,凡符合国家退休条件、连续工龄在5~15年以上的职工,发原标准工资50~70%的退休费。1978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废除1958年暂行规定。1980~1987年,区生产服务局管辖的部分企业具备退休条件的职工,按济槐革[1980]124号文件规定,发本人原标准工资40~70%的退休费,鳏、寡、孤、独者发原标准工资。1983年,劳动人事部下发《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规定: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现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老工人和1948年底前参加工作、实行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的老工人,退休后发原标准工资,享受离休干部生活补贴。1987年,根据国务院和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有关指示,对劳动合同制工人和固定工退休费实行社会统筹,按1978年国务院暂行办法规定执行。1989年4月,山东省劳动局、山东省财政厅发文规定:建国前参加革命、按标准工资90%计算待遇的退休职工,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按标准工资90%计算待遇的退休职工和按标准工资80%计算待遇的退休职工,每月分别发给原标准工资10%、5%、10%的生活补贴。其中连续工龄满30年、按标准工资80%计算待遇的退休职工,每月发原标准工资15%的生活补贴;退休费加生活补贴低于50元的发50元;孤身一人,配偶无收入,无子女的发55元;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发60元;参加了1985年工资改革,退休金加补贴低于67元的发67元,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低于77元的发77元。
  退职 1978年前按1958年国务院暂行规定办理。1978年后按国务院重新颁布的暂行办法执行。干部、工人发本人标准工资的40%,低于20元的发20元;1984年改为26元;1989年4月起,低于45元的发45元。
  因工伤残及职业病待遇 职工因工负伤在本企业医疗所(医务室)、医院或合同医院诊治,企业负担诊疗费、药费、住院费、就医路费,补助膳食费2/3,工资照发。因工致残,每月发残废抚恤费或因公致残补助费;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者,按规定办理退休,发本人标准工资的60%以上;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按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发给10~30%的因工致残补助费。患职业病的职工就医,按因工负伤处理。
  生育待遇 女职工生育,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由企业负担。正常产假90天,假期工资照发。难产、双胞胎增假15天。怀孕后流产休产假。产假期满不能上班者,出具医院证明,按疾病规定处理。
  死亡待遇 职工因工死亡,发3个月的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丧葬费,按月发直系亲属抚恤费。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发两个月的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丧葬费,一次付给直系亲属救济费。1989年11月改为定期定量补助,非农业户每人每月30元;农业户每人每月21元,孤身1人者另加5元。死者配偶有工资收入,月标准工资不超过70元的不负担遗属生活费,超过70元的,其超出部分的1/2作为负担遗属的生活费,达不到补助标准的部分,由死者生前单位予以补助。企业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由企业付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2或1/3的丧葬补助费。
  疾病、非因工负伤待遇 职工因病、非因工负伤在企业医疗所(医务室)、医院治疗,其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和非自费药费由企业承担,贵重药品、膳食费、出诊费等由本人自理。连续病休6个月以内,工龄不满两年者发原工资的60%,满2年不满4年者发原工资的70%,满4年不满6年者发原工资的80%,满6年不满8年者发原工资的90%,满8年及8年以上者发原工资。连续病休超过6个月,按其工龄长短,改发本人原工资40~60%的救济费。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患病,其诊治手术费、普通药费,由企业负担50%。1980~1987年,区生产服务局管辖的部分企业的职工,根据连续工龄长短,医疗费分别报销50~100%。
  1986年起,贯彻《国务院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等文件。合同制工人在职期间患病或因工负伤,按其工作时间长短给予3个月至1年的医疗期,工作20年以上者医疗期可适当延长。医疗费、病假工资、生育、因工负伤、死亡等待遇均与固定职工相同。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者,由用工单位发给相当本人3~6个月标准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待业期间按规定领取待业救济金和医疗补助费。退休后按国家规定领取退休费、医疗费等。
  劳动保护
  人身保护 50年代起,区劳动、卫生、工会等部门与企业密切配合,每年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检查,定期对从事高温、有毒害作业的职工体检,制定女工保护措施。1963年起,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固定工、临时工、合同工和跟班作业的干部、技术人员发放防护服、雨衣、手套、鞋、帽、毛巾、安全带等,为接触毒害物质的工人发放保健食品(费)。1964年,根据《山东省女工保护工作暂行规定(草案)》,注意不断改善高温作业、笨重体力劳动工人及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女工的劳动条件,部分单位增设淋浴室、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等。1978年后,根据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各单位采取一些应急措施,落实一批治理项目,建立了有毒作业职工体检卡片。1985年,区属67个企业建立劳动保护档案,尘毒危害治理、职业病防治工作形成制度化。
  安全教育 1959年8月,全区首次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受教育职工达万余人次。1963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安全教育逐步形成制度。1980~1984年的每年5月,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开展以“消除隐患,遵章守纪,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为内容的“安全月”活动,采取开会、发简报、看电影等形式,传播安全生产知识;各系统、单位利用广播、黑板报进行宣传教育。1988年10月起,全区开展百日无事故竞赛活动。1986~1989年,全区共举办安全生产培训班8期,培训厂长(经理)、科长、车间主任、安全员等共800余人;每年组织职工观看安全生产教育电影,受教育者占企业职工总数的95%以上。
  安全监督检查 解放后,每年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1952年9月,区工商劳动股会同济南市总工会第六区办事处、市公安局第六分局、区卫生所等部门组成第六区安全卫生检查委员会分会,对辖区114个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1959~1965年,每年检查3~4次,其中1959年8月查出事故隐患3.53万处,至10月,已处理3.33万处,占事故隐患总数的94.21%。1963年起,对区属单位锅炉和压力容器进行检验、建档、使用登记,对司炉工考核发证。“文革”期间检查工作中断,1976年恢复。是年,由区劳动科、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区卫生局等部门的干部、技术员、老工人组成8个协作组,进行了2次大检查、4次重点检查。1980~1984年每年“安全月”活动中,区劳动、公安、工会、工业、交通等部门组成班子,进行以防暑、防洪、防雷电、防倒塌、防火、防冻、防盗等为内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各单位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查出的事故隐患登记造册,责成单位限期改造。1984年起,承担驻区中央、省、部队、学校及区属单位锅炉和压力容器的登记、发证,每年在市劳动局、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的指导下进行锅炉年检。1986年对区属企业进行5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场解决了一些不安全因素,对重大事故隐患责成单位限期整改。1988年组织有关部门对127个单位进行3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查出各种不安全因素453处,普遍进行了整改。1984~1989年,共检验锅炉774台(次),换发《锅炉运行使用证》256个,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注册37个;举办司炉工培训班4期,培训新操作人员342人,317人领取《司炉工操作证》;复训司炉工180人,174人换发《司炉工操作证》。
  第七节 统计工作
  统计报表 1984年设立区统计局,按照山东省和济南市统计局的部署,开展工业、商业、劳动工资、交通运输等4项统计报表工作,共有定期报表21种,年报表37种。1987年增加农业、物资等两项统计报表,共有定期报表18种,年报表46种。1989年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综合平衡等两项统计报表,共有定期报表6种,年报表20种。1989年底,全区报表单位达300余个,共有定期报表45种,年报表103种。
  统计调查 1984年7月对城区10个街道办事处抽样12个居民委员会、600户,调查1984年6月底居民家庭人口、就业、收入、居住条件、耐用消费品量等生活情况,同年8月底结束。同时,对1978年末的家庭生活情况进行了回忆调查。
  1984年11月底抽调调查员35名、工作人员46名,在辖区五里沟、中大槐树、振兴街、南辛庄4个街道办事处抽样32个居民小组(其中8个居民小组为国家样本,32个居民小组为省样本),进行人口变动情况调查,至1985年2月结束。
  1985年3月全国进行第二次工业普查。本区抽调普查员400人,对区属107个工业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等经济活动指标体系进行普查登记,至1986年8月结束。其中填报乙类表的工业企业56个,填报丙类表的工业企业18个,填写卡片的工业企业33个。
  1986年3月5日全国进行第三产业调查试点。本区抽调调查员15名,对辖区第三产业318个汇总单位(其中全民单位63个,占汇总单位总数的20%;集体单位255个,占汇总单位总数的80%)的人员、机构、资金、财产、经营活动等40余项指标进行调查,至3月底结束。
  1987年4月1日全国进行第二期生育率调查。本区对55户居民家庭(其中城市家庭11户,农村家庭44户)的100余个指标进行调查,同月底结束。山东省统计局授予槐荫区“中国第二期生育率调查工作优秀集体”奖旗。
  1986年在两镇抽样12个村、120户(其中段店镇8个村、80户,吴家堡镇4个村、40户),自该年起,每年进行家庭生活、生产等方面情况调查,调查数据为历年测算农村主要经济指标提供直接的依据,并验证农村全面统计情况。
  统计监督 根据国家监察部、统计局、法制局和山东省、济南市关于开展统计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1989年4月22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统计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历经“组织发动、自查互查、总结验收”三个阶段,至6月22日结束。查出虚报工业产值1873万元(其中人为虚报1310万元,占虚报值的70%),瞒报工业产值481万元(其中人为瞒报422万元,占瞒报值的90%),社会集团购买力漏报180万元(其中人为漏报5万元),虚报粮食产量520吨(差率1.6%)。
  第七章 粮油
  解放前,城区粮行、磨坊(满州磨坊除外)及粮油市场均由私商把持。1919年,建于经一路纬九路的满州洲磨坊(现济南面粉厂)为辖区最大的粮食企业。
  1953年9月设立第六区粮食科。同年11月,全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居民口粮计划供应。1956年1月成立济南市粮食局槐荫分局,业务由市粮食局管辖,党的组织关系归区领导。1965年起,党政、业务关系由市粮食局统辖。1989年,辖区设粮油食品店44个,全年实销粮油5862万公斤。
  第一节 机构
  行政机构 1953年9月设立第六区粮食科。1956年1月成立济南市粮食局槐荫分局。1968年5月改称济南市粮食局东风区分局革命委员会。1973年7月改称济南市粮食局槐荫区分局革命委员会。1978年10月复称济南市粮食局槐荫分局。
  业务机构 1949年始设国营粮店。1954年11月设立供应站、零售店、合作社。1989年,全区共设粮油中心店4个、粮食管理所2个、粮油食品贸易公司1个、粮油食品店44个。
  第二节 粮油供应
  解放初,全区有私营粮食业户114家(粮商7户,面粉商11户,电力磨坊26户,畜力磨坊70户),设有国营济南面粉厂及北大槐树、南辛庄、五里牌坊、营市街等4处粮食市场。1949年12月,济南粮食分公司设立国营纬十二路粮店,通过国营粮店、消费联社及私营粮商供应居民用粮。1953年11月,国家对粮油实行统购统销,私营粮油商号改为粮油代销店,电力磨坊为国家加工粮食,居民口粮实行计划供应。1954年11月,辖区有国营粮店9个(合作社5个,零售店2个,供应站1个,铁路店1个),全月供应粮食55.42万公斤,占全区总销量的55%;私营代销店17户,全月供应粮食52.75万公斤,占全区总销量的45%。是年第四季度,辖区共有19957户、74241人,共供应面粉95.51万公斤,占总供应量的30.27%;供应粗粮220.01万公斤,占总供应量的69.73%;平均每人每月供应粮食14.25公斤。1955年9月1日,国家颁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办法》,居民口粮分为三类九等,划片定点,凭证供应;工商业用粮按计划定量供应,市(镇)饲料凭证供应。同年12月,市区私营粮食代销店全部转为国营粮店。1956年,全区设7个粮食供应站(每个街道办事处1个供应站)、9个门市部。同年11月8日调整居民定量标准,11月27日核定。全区共27211户、103309人,每月计划供粮156.82万公斤,其中细粮占32.4%,粗粮占67.6%。1957年调整儿童粮油定量标准。年末,先后建成谷庄、辛庄、纬六路等3个粮库。1958年放宽粮油供应计划,关闭粮食市场。1959年粮油供应趋于紧张。同年降低非农业人口粮油定量标准(特重体力、重体力劳动者及10周岁以上居民平均每人每月压缩1.3公斤,轻体力劳动者平均每人每月压缩1.1公斤,脑力劳动者平均每人每月压缩2.5公斤,大、中学生平均每人每月压缩2.2公斤)。1962年粮食供应趋于缓和,南辛庄、北大槐树粮食市场开放。1964年,城区非农业人口粮油供应恢复至1957年标准。1971年再次调整非农业人口粮食定量标准。
  1975年,在济南机车工厂开展“推行大连经验”试点,实行基本口粮补差制,做到基本口粮到户,工种粮食补贴到班组,工种补贴指标到单位。1977年正式在全区推广实行。1979年,各粮店开始生产(经营)粮油食品。1980年恢复粮油议价购销业务。1987年末,全区共有居民104059户、336894人,机关团休450个,工商单位348个。每月计划供应粮食189.13万公斤。全年实销粮油7064万公斤,生产(经营)食品668.31万公斤。1989年,全区设粮油中心店4个,,下属粮油食品店30个;粮食管理所2个,下属粮油食品店13个;粮油食品贸易公司1个,下属粮油食品店1个。全年实销粮油5862万公斤(粮5524.5万公斤,油337.5万公斤),生产、经营食品840万公斤。
  第八章 煤炭 燃气
  解放前,私营煤炭经销坐商、车运肩挑户多集中在经一路一带。1956年起,先后成立煤业建筑器材区店、煤业建筑器材合作管理处、煤炭区店,党的组织关系归区,业务由市管辖。1979年底成立济南市燃料公司槐荫区公司,供居民生活用煤,党政、业务关系由济南市燃料公司统辖。
  1976年起,辖区开始筹建液化气供应站。至1989年,全区共建起液化气供应站5处,共供应23608户。
  第一节 机构
  1956年前,煤炭业务由市煤业公司直接管辖。1956年成立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济南市公司槐荫区店。1965年,撤销“区店”,成立“合作管理处”。1977年8月改为煤炭区店。1979年12月,撤销煤炭区店,成立济南市燃料公司槐荫区公司,归市燃料公司管辖。
  第二节 煤炭供应
  解放初,工业用煤、民用煤实行敞开供应,多为原煤。1950年,国家库存煤下降,市场一度供应紧张。1951年,煤炭购进多、销售少,库存量增加。1952年再次实行敞开供应。1953年,煤炭列入国家统配物资,市场供应又出现紧张状况。1956年成立“区店”,管理辖区国(合)营、合作煤炭店业务。同年,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济南市公司在八里桥村购地44亩,建立煤炭货场1处。1957年,全区煤炭网点有国(合)营8处,合作76处,个体137处。1958~1960年网点减少。是时,居民生活用煤以机制煤球和蜂窝煤为主。1961年后网点增多。1962年起居民凭证定量供应生活用煤。1963年,全区煤炭网点有国(合)营6处,合作59处,个体13处。1965年,撤销“区店”,成立“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1965年全区有煤炭合作店7处。1977年,驻区市属国营煤炭店交区管理,同年8月成立煤炭区店。1979年12月,撤销煤炭区店,所属网点交市归口管理。1980年起,城区居民普遍使用蜂窝煤。80年代,市属工业、城镇生产、饮食服务用煤实行定额供应,由济南市燃料公司管理;集体生活用煤实行定量供应,由济南市燃料公司经营处管理;居民生活用煤凭票(证)供应,由济南市燃料公司槐荫区公司管理。1989年,市燃料公司槐荫区公司下属煤店13处,有蜂窝煤机16台,年产蜂窝煤8.65万吨;厂办煤店11处,有蜂窝煤机13台,年产蜂窝煤1.64万吨。济南市燃料公司第一经营处驻纬十二路7号。
  第三节 燃气供应
  1976年,辖区筹建液化气供应站。至1978年,先后建成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机车工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3处单位自建液化气供应站及山东省送变电工程处液化气供应站、济南市煤气公司道德街液化气供应站。1989年共供应2.36万户、3560.8吨。

知识出处

槐荫区志

《槐荫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9至1904年槐荫区地理、经济、城市建设、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贸、经济综合管理、综合政务、卫生、社会生活、组织机构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槐荫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