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一节 仲宫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527
颗粒名称:
第十一节 仲宫镇
分类号:
K295.35
页数:
8
页码:
777-7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镇
仲宫镇
内容
概况位于历城区西南部,东与西营镇相连,北与市中区兴隆街道毗邻,西与市中区党家庄街道交界,南与长清区万德镇、泰安市泰山区大津口乡接壤,面积256.01平方公里。镇机关驻地西郭村。省道327线、103线、518线穿境而过,卧虎山水库位于镇西南。1986年,辖69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有1.46万户,6.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6万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418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6元。1992年,经济南市政府批准,仲宫镇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实行单列。2005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锦绣川乡、高而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仲宫镇。2007年,辖129个行政村(158个自然村),有3.41万户,10.78万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10元。
农业1986年,有耕地面积3076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2733公顷,完成农业总产值3501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5万千瓦。境内特产——仲富泰山小白梨种植面积666公顷,仲宫鸡爪绵核桃、红荷包杏、磨盘柿等运销日本、东南亚等地。1986—1995年,农田水利完成卧虎山小流域治理、黄淮海农业开发、二仙北侯千亩示范区节水灌溉和四道沟小流域治理工程。1998年,注册“红荷包杏”商标,该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红荷包杏”之乡。2000年,被省农业厅定为济南市首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个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2001年,济南市仲宫无公害农产品展销配送中心揭牌,产品销往北京、上海、黑龙江、河北等17个省、市。2003年始,利用世行三期农业贷款项目,实施旱作农业、土地整理、节水灌溉项目,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2400公顷。2005年,刘家村成立济南首家以土地入股的农业合作社——八里峪生态观光农业合作社,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扶持示范社。2007年,有耕地面积2116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295公顷,完成农业总产值1.85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7.43万千瓦。
工业1986年,有镇村户办工业企业227家,从业人员2578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917万元。1987—1995年,建起2个砖厂、16个石料厂,辖区主要有加工、制药、生物化学、矿泉水生产等产业企业10多家。1996—1997年,对镇直企业进行转让、拍卖和股份制改制。1998年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山东恩惠花饰有限公司填补该镇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的空白;同年,建成塑料制造、酒水生产、包装制品等产业的独资、合资、合作企业10多家。2002年4月,仲宫高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山东吉鲁服装鞋业有限公司、济南嘉兴园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格至花饰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入驻园区。2007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从业人员453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66亿元,实现利税1.13亿元。
商贸服务业1986年,有商贸服务业户80家,从业人员1000人,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500万元。该镇是南部山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年,修建、扩建宏福商场及宅店合一的商业楼16座,竣工面积4万平方米。1991—1995年,兴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材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和娘子山度假村。依托黄花山石窟造像、普门寺遗址、汉代石板街、济南战役指挥所旧址等多处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业。1992年,被列为市旅游度假开发区,围绕卧虎山水库,规划旅游区面积3平方公里。2000年始,集观光、休闲、采摘、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蓬勃发展,其中门牙景区最为集中。2003年,仲宫国际风情街开盘。2006年,建成波罗峪、卧虎山滑雪场等景点。至2007年,共举办17届历城区春季赏花会,吸引中外游客3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00万元。同年,全镇有商贸服务业户230家,从业人员810人,“农家乐”经营业户300家,完成第三产业产值4.27亿元。
村镇建设1986年,村镇硬化道路不足60公里。1987年,加强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1989年,被评为全国集镇建设文明镇。1990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被省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称号,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百新工程”试点。至1995年,共修筑公路8条,里程42公里,建成能容纳1000人的电影院、面积3000平方米的医院病房楼、电信楼和2个农副产品、建材批发市场,城镇框架基本形成。2000年9月,终军广场落成;12月,仲宫至市区的88路公交车通车。同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小城镇建设中心镇。至2001年,完成省道103线、327线、县道518线仲宫段的拓宽改建,配合完成济南绕成高速公路建设任务。2005年始,商业北街、高科技工业园路和43条通村公路全部建成通车。同年,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实施三川增绿工程,关停采石场19家。2007年,镇驻地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标准公路里程150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
教育科技1986年,有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1860人;小学53所,中学8所,在校学生17640人;教师754人。1987年,实施合班并校和校舍改造。1989年,启动“普九”工程。1995—2000年,8所联中合并为2所中学,小学合并为8所,校舍全部实现楼房化。2003年该镇被评为济南市教育示范乡镇。2005年,民族小学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07年,有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1468人;小学8所,中学2所,在校学生6880人;教职工527人。中心中学被省教科所授予“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称号。镇成教中心有教职工8人,培训学员460人。辖区有区属中学历城一中。
1986年,有科技机构4个,科技业校5所,各级技术人员1540人,各类研究协会会员2400人,67个村设立农民科普业校。至1992年,引进推广新品种27个,完成“山丘地区‘三高’农业综合开发”等科技项目11项,获省、市、区科研成果奖29个。1993年,联合国粮油开发署梁学礼博士到该镇考察,对制种质量给予很高评价。同年,镇农技站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振兴农业先进单位”。1999年,“先行”牌“鲁单50”玉米种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镇农技站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2001年,位于门牙村东的科技农业示范园,冬暖大棚展区和玉米良种基地投入使用。2007年,有科技机构8个,科技协会60个,各类技术人员1万人。
文化卫生1986年,有镇文化站1个。1988年,仲宫电视转播台开播,覆盖面积160平方公里。1992年,有线电视台投入使用,输送10套节目。至1995年,共建起32个村文化活动中心,成立文艺演唱队、龙灯高跷队等9支文体队伍。2000年始,开展远程教育网站建设。2007年,双天、四道沟接入有线电视电缆,有线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同年,有村文化大院60个,藏书12万册。
1986年,镇卫生院有医务人员25人,病床15张;村级卫生室69所,医务人员119人。1998年5月,建起卫生院综合门诊楼,开设规范化接种门诊,2000年,预防接种门诊改建为一苗一室。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年参合率超过90%。2007年,卫生院有床位3张,医务人员6人,年诊疗2000人次;有村级卫生室80个,医务人员100人,有中心卫生室20所,医务人员110人。辖区有区人民医院。
人民生活1986年,农村住房大多数是土坯房,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末,60%以上的农户翻建为砖石混合结构房屋,部分富裕农户开始建设二层楼房,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摩托车、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多。2007年,有线电视、互联网入户率分别为90%、10%。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67万人,参合率为98%。
锦绣川办事处
概况位于历城区仲宫镇东南部,东接西营镇,北与港沟镇、市中区兴隆街道交界,南与柳埠镇相连,总面积65.65平方公里。办事处机关驻地车川村。省道327线穿境而过,辖区有山东第一石坝水库锦绣川水库、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大佛寺石刻造像、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叶谷风景区。1986年为锦绣川乡,辖36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有4518户,1.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4万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75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元。2005年12月,撤销锦绣川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仲宫镇,成立仲宫镇锦绣川办事处。2007年,办事处辖3个管理区,36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有6948户,2.05万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7元。
农业1986年,有耕地面积945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06.6公顷,完成农业总产值731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4025千瓦。同年,乡党委、政府制定农业发展五年规划,利用先进农业技术,发展多种经营,为省农科院原子能育种研究所、历城种子公司代繁玉米良种面积200公顷,每亩增产200公斤。全乡实施退耕还果,提出人均1亩果树的目标。1999年,实施农业标准化管理,成立乡果树服务中心,建设锦绣川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666公顷,有13个果品和蔬菜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2002年,实施“生态富民”工程,以艾家村为示范实施“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工程,投资12万元修建强回流式沼气池86个,该村沼气用户率为80%,形成“豆—猪—沼—果”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每户每年可增收2000元。2003年,济南锦秀源食品有限公司在艾家村建起集花卉、林果、畜牧、观光为一体的精品生态示范园,果品生产形成“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该公司被评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至2007年,辖区注册成立农业合作组织5家,推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种植模式,全办事处形成商家片区苹果、艾家樱桃、大水井核桃、金钢纂茶树菇、杨家洼甜柿子、大泉红玉杏等8个优质高效特色片区,注册的“锦绣川”牌红富士、秀丰梨、黄梨、红荷包杏,被北京奥运会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果品。2007年,有耕地面积807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38公顷,完成农业总产值5932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4365千瓦。
工业1986年,有乡村户办工业企业24家,从业人员560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44万元,实现利税12.8万元。1987年,建起刺绣厂。1993年,成立济南锦绣集团总公司,形成年加工出口布绒玩具60万打、生产刺绣工艺品6万件(套)、服装40万件的生产规模。2001年,济南昌源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产品销往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填补了全乡无出口创汇企业的空白。2007年,辖区的山东伏安电气、维真食品、济南市循环农业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年,全办事处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从业人员350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实现利税2810万元。
商贸服务业1986年,有商贸服务业户216家,从业人员340人,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260万元。1992年6月,建起商家果品交易市场,1999年,扩建商家果品批发市场,投资30万元,竣工面积1.5万平方米。2000年,建起锦绣川第一条商业街,投资1000万元。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开展“赏花游”“苹果王”大赛和“樱桃采摘”“苹果采摘”等果品采鲜节活动。2007年,建成艾家文明生态村、槐家峪观光度假村、黄金石屋农家乐专业村。有农家乐业户100个,从业人员500人。有商贸服务业户428个,从业人员1206人,完成第三产业产值1.5亿元。
村镇建设1986年,辖区房屋低矮、交通不畅。1987年,投资55万元,修建港沟至大水井县乡公路5.5公里。1988—1995年,投资205万元,铺设通往27个行政村的沥青、水泥路面,总长20.5公里;修建环山路、生产路,里程20公里。2000年,市规划设计院完成全乡5—15年小城镇建设开发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2004年,对文明商住街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2006年,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在艾家村、小佛村召开,涌现出艾家、金钢纂、仁里、小佛、后沟、黄钱等文明生态先进村。2006年,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对“八乱”集中整治、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至2007年,办事处投资800万元改造提升道路8条、村文化大院12个、文化广场6个,村民在建房屋楼房化达40%,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村村通,硬化道路里程89.5公里。大水井、大佛、潘家、金钢纂等偏远地段通上公交车。
教育科技1986年,有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469人;完小9所,村小13所,在校学生2746人;教职工129人,小学校舍和教学设备简陋。1990年,绣川中学建成教学实验楼,投资35万元,增添实验仪器。1994年11月,该乡通过“两基”达标验收。2001年4月,投资200万元新建教职工宿舍楼。2003年完成合班并校。2005年,被评为济南市义务教育示范乡镇。2006—2007年,投资530万元,对绣川中心小学进行校舍改造,为教师、学生配备电脑和多媒体教学系统。2007年,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302人;有完小5所,中学1所,在校学生1516人;教职工155人;镇成教中心有教职工6人。
1986年,有科技机构9个,科技人员470人,其中农民技术员438人,农业技术研究会2个。1998年,在石门村建立山东省第一家引进“国外智力”高科技林果示范园。2001年,选育栽植早熟优质梨品种“秀丰梨”,7月通过省级鉴定,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推广新技术40个,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53个,获市科技进步奖3个。2007年,有科技机构1个,科技人员36人,农民技术员60人。
文化卫生1986年,有乡文化站、广播站各1个,村文化大院8个。1995年7月,成立乡有线电视站。2001年,投资30万元完成光缆入村工程,与
全区有线电视并网,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2007年,有文化站、广播站各1个,村文化大院30个,藏书50万册。常年举办民间剪纸艺术展、烟花晚会、文艺汇演、红叶谷红叶节、金象山滑雪文化节等文化活动。
1985年10月,乡卫生院与省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医疗联合体——锦绣川康复医院。1986年,乡卫生院有床位64张,医务人员43人;有村卫生室11所,医务人员25人。199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94年,被评为一级甲等医院。1997年3月,成立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与乡卫生院合署办公,负责全区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1998年,完成全区精神疾病的流行性调查,同年,被省政府授予农村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被评为二级医院,被列为历城区首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007年,建立历城区唯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办事处2610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查体,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2007年,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拥有床位300张,医务人员150名,门诊2个,职能科室22个,专科病房5个;有村卫生室26所,医务人员47人。
人民生活1986年,农村住房大多数是土坯房,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4平方米。1995年,85%以上的农户修盖、翻建砖石混合结构的房屋,15%的农民建起楼房。2007年,办事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固定电话入户率70%,有线电视入户率72%。摩托车、拖拉机、农用三轮车拥有量占农户的19%,实现水、电、路、电话、有线电视“五通”,艾家、金钢纂、牛家等10个村太阳能人户率80%。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2万人,参合率97%,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3人。
高而办事处
概况位于历城区仲宫镇南部,东接柳埠镇,西至长清区张夏镇,南与长清区万德镇、泰安市泰山区大津口乡交界,总面积47.44平方公里。办事处机关驻地南高而村。县道518线穿境而过。1986年为高而乡,辖19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有3661户,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万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57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元。2005年12月,撤销高而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仲宫镇,设仲宫镇高而办事处。2007年,辖3个管理区,19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有4945户,1.46万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27元。
农业1986年,有耕地面积816.7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06公顷,完成农业总产值288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3641千瓦。1986—1995年,乡党委政府改善修复水利设施,投资230万元,新打维修机井385眼,建蓄水池102个,修建桥涵53座,提水站10个,有效灌溉面积190公顷。利用山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食草畜禽,至2001年,全乡蛋鸡、肉食鸡年存养量138万只,形成汤家、北高而、孙家崖、北邱等养鸡专业村,并扶持建起养殖基地6个。全乡完成退耕还果1940公顷,实现人均2亩果的目标。2004年,引进推广香玲薄皮核桃、红光板栗等名优农产品10个,建成板栗基地200公顷。实施“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形成北高而、邢家庄、北邱等苹果专业村;花坦、陈家等板栗专业村;核桃园、东沟等核桃专业村;邢家、汤家等杏专业村。同年,成立高而果品合作社,推行“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明显增长。2004年,完成出泉沟、核桃园村土地开发整理;利用扶持资金修建蓄水截留坝、打机井、修建生产路、水池等水利设施。2005年,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对流域内河道进行拓宽、清淤,对两岸河堤加固、增高。2007年,实施锦云川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重修八大岭水库东干渠。同年,办事处有耕地面积720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34公顷,完成农业总产值2769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8765
千瓦。
工业1986年,有乡村户办工业企业17家,从业人员710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69万元,实现利税18.7万元。1993年由区工商银行、华山镇桃园实业公司、高而乡三家合办的历城选矿厂投产。利用当地资源,建成济南市振达木鱼石厂。乡政府投资50万元办起云川机械加工厂,完成年产值450万元。华山镇还乡店村帮结对村邢家庄建起花岗石厂。1994年,历城选矿厂产权转让华山镇桃园实业公司。1996始,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乡形成石材加工、金属铆焊、钢塑门窗等五大主导产业。2007年,有工业企业59家,从业人员320人,完成工业总产值5387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5335万元,利税717万元。
商贸服务业1986年,有商贸服务业户5家,从业人员21人,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12万元。同年,在邢家庄设立果品蔬菜批发市场。1999年,抓住建设省城后花园机遇,利用子房洞、子房庙、千年黄连树、八达岭等名胜景点,开展民俗旅游活动。2000年6月,东沟、陈家、菜峪沟村被确定为民俗旅游活动示范村。2001—2006年,驻地建成商业街、集市大棚、商业楼各1处;锦云川乐园、子房洞风景区相继建成开放。2007年,有商贸服务业户67家,从业人员330人,完成第三产业产值5378万元。
村镇建设1986年,辖区房屋低矮,交通不畅。1994年,建起高而乡电信支局,实现村村电话程控化。1994—1996年,北起石灰沟村,南至泰安的历泰路竣工通车,道路总长6.7公里;高家庄至陈家庄生产旅游观光路建成,道路总长12.5公里。1998—2001年,相继完成县道518线拓宽,修建药乡林场公路,“四邱”至长清区武家庄乡、“四邱”至长清区张夏镇公路,陈家、花坦至长清武家庄公路,总投资1410万元。2001年起,先后完成教师安居工程,河道整治和绿化、美化,县道518线绿化,19个行政村街道硬化,道路“灯亮”工程,总投资235万元,其中汤家至出泉沟近10公里的路段全部安装路灯。2004年,乡行政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投资450万元。2005年,对县道518线实施改造,公路全长7.6公里,连通8个行政村。同年,以邢家和核桃园村为试点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创建。2006年,开发东山大片山地,开工建设子房路,建设白云桥、北大桥、葛老桥、岳秀桥,修建“村村通”道路13条。同年,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对“八乱”集中整治、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2007年,对南高、邢家2个集市进行集中整治,杜绝了占道经营行为。
教育科技1986年,有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300人;小学19所,中学1所,在校学生1608人;教职工162人。1986—2000年,建成中小学教学楼5栋,改扩建小学5所,建成希望小学1所,总投资632万元,完成合班并校。2001年,完善中小学教学设施,使中小学“普实”(普及实验室)工程达到省级标准,并通过省、市验收。2007年,筹资200万元,各中小学建起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修缮了校舍。同年,办事处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36人;小学6所,中学1所,在校学生1141人;教职工105人。有成教中心1个,教职工5人。
1986年,有科技机构9个,科技人员30人,农民技术员60人,农民技术业校19所。至1995
年,有27人获中央、省农业广播学校毕业(结业)证书。推广新技术6项,开发新产品7个。1996—2001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80期,培训2万人次,引进农作物良种80个。2007年,有科技机构7个,科技人员102人,农民技术员26人,村村有科普服务组织。
文化卫生1986年,有乡文化站、广播站各1个,工作人员6人。1995年7月成立有线电视广播站。2001年,各村均建起文化大院。出泉沟庄户剧团有村民演员50人。乡政府投资20万元完成光缆入村工程,与区有线电视实现并网。2007年,有村文化大院15个,藏书2万册。有庄户剧团、健身队伍各1个(支),健身广场15个,常年参加文体活动的有200余人。
1986年,乡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7人,床位6张;村卫生室11所,医务人员33人。2007年,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2人,床位6张,设10个科室;有中心卫生室8所,分室11个,乡医42名。
人民生活1986年,农村住房大多数是土坯房,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不足2平方米。全乡有电视机1373台,电冰箱3台,洗衣机7台,摩托车77辆,自行车3113辆,分别占农户的42.5%、0.1%、0.2%、1%、90%。2007年,60%以上的农户建起砖石混合结构的平房,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固定电话入户率57%,摩托车、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的拥有量占农户的46%,实现水、电、路、电话、有线电视“五通”。每百户村民拥有摩托车50辆、电话55部、手机65部、彩电70.8台。有线电视入户率70%,互联网入户率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万人。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