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主党派和工商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22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民主党派和工商联
分类号: D665;D4
页数: 8
页码: 497-5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中国民主同盟地方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地方组织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民主党派 工商联

内容

第一节中国民主同盟地方组织
  一、 组织建设
  1994年12月26日,中国民主同盟历城区支部委员会成立,有盟员7名,设主委1名。此前,7名盟员在民盟济南市委综合支部参加活动。1997年1 1月10日,选举产生第二届支部委员会,有盟员10名,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1999年,民盟历城支部被民盟山东省委表彰为“民盟山东省先进基层单位”。2000年11月10日,选举产生第三届支部委员会,有盟员23名,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2004年9月24日,选举产生第四届民盟济南市历城区总支委员会,有盟员29名,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下设教育支部、机关支部。同年,民盟历城总支被民盟山东省委表彰为“民盟山东省先进基层组织”“民盟山东省参政议政先进单位”。2007年7月9日,选举产生第五届民盟历城总支委员会,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民盟历城总支共有盟员33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0人,占盟员总数的91%。盟员主要来自教育界,也有政府部门、法律界人士。
  二、参政议政
  民盟历城支部围绕全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问题开展调研,积极提交提案、建议。1995—2002年,提交的《建议我区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控制噪音污染,净化社会环境》《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加快蔬菜基地建设》等8件提案,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在区政协历次会议上作的《整合乡镇招商引资,举全区之力建设临港开发区》《开发“高科企”资源,在建设和谐历城中共创共赢》等大会发言,得到中共历城区委、区政府重视,促进了相关问题解决。在《济南市教育社会化服务目标与对策选择研究》市长基金项目中(1998年),提交的《整合资源,建设面向21世纪代表济南水平的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建议被采纳。盟员参与的《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99年),“自探共研,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30多所学校推广。2003年起,提交的《关于加大力度,综合治理焚烧秸秆问题的建议》《关于推进东区农民失地培训的建议》《坚持“科学、民主、切实”的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关于由县级政府统一发放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建议》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体制的建议》在济南市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1995—2007年,提交党派团体提案22件,党派联合提案10件,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建议、提案42件。
  三、社会服务活动
  1998—2000年,赵堂亮援藏工作期间,把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带进西藏,为当地培养一大批蔬菜种植技术人才,《联合日报》《济南盟讯》作了报道。2001年,民盟历城支部组织捐款,帮助锦绣川乡3名贫困儿童解决小学阶段的全部学费。
  第二节中国民主建国会地方组织
  一、组织建设
  1985年,中国民主建国会历城小组成立,有会员3名。1988年4月,民建历城支部委员会成立,有会员12名,设主委1名。1991年,选举产生民建历城支部第二届委员会,设主委1名。1992年7月,增补副主委1名。1994年,选举产生民建历城支部第三届委员会,设主委1名、副主委1名。1997年7月30日,选举产生民建历城支部第四届委员会,设主委1名、副主委1名。1999年6月,增补副主委1名。11月26日,民建历城区总支委员会成立,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2000年,民建历城总支被民建山东省委表彰为“先进集体”。2002年4月12日,选举产生民建历城总支第二届委员会,设主委1名、副主委1名。2003年7月,总支划分三个支部。10月18日,增选副主委1名。2004年2月,被民建济南市委表彰为“2002—2003年度先进集体”。2005年,民建历城总支一支部被民建山东省委表彰为“先进支部”。2006年1月,民建历城总支被民建济南市委表彰为“2005年度参政议政先进集体”。6月23日,选举产生民建历城总支第三届委员会,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2007年,民建历城总支有会员41名,本科以上学历24人,占会员总数的58.5%。会员主要来自民营企业、政府部门、教育、法律界人士。
  二、参政议政
  民建历城总支围绕经济、农业、城建、环保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积极提交提案、建议。《加快市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2001年)、《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关于建好省城后花园的几点建议》(2002年)、《关于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2003年)、《加强“无公害产品基地”的建设,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2004年)、《坚持打整斗争,强化社会综合治理的建议》(2005年)、《把小康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2006年)、《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建议》(2007年),先后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在市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开通洛口至柳埠的公交车》提案得到落实。论文《以制度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获民建中央理论调研成果二等奖。《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的提案,在济南市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优秀调研成果奖”,民建历城总支获“先进集体奖”。1986—2007年,共提交党派团体提案28件,党派联合提案12件,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建议、提案46件。
  三、社会服务活动
  2003年,会员李洪禄为抗击“非典”捐款5万元,被民建中央授予“抗击‘非典’全国先进个人”称号。会员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资金300余万元。至2007年,民建历城总支多次组织为贫困山区学生捐书,价值5万余元;为仲宫镇、柳埠镇贫困农民捐赠电视机,价值3.5万元;为西营镇敬老院捐赠面粉,价值5000余元;会员单位安置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近万人就业。
  第三节中国民主促进会地方组织
  一、组织建设
  1988年7月8日,中国民主促进会济南市历城区支部委员会成立,有会员5名,设主委1名。1992年,民进历城支部换届,选举主委1名。1997年10月,民进历城支部换届,选举主委1名、副主委1名。1999年,民进历城支部被民进济南市委表彰为“先进支部”。2000年10月,民进历城支部换届,选举主委1名、副主委1名。2003年,被民进济南市委表彰为“提案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被民进山东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组织”。2005年7月,中国民主促进会济南市历城区总支委员会成立,有会员24名,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下设综合支部、文化支部、教育支部。2007年,民进历城总支有会员28名,大专以上学历22人,占会员总数的79%。会员主要来自文化艺术界,也有政府部门、教育、经济界人士。民进历城总支连续三年被民进济南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组织”。
  二、参政议政
  2000—2007年,民进历城总支(支部)在区政协会议上提交党派团体提案14件,党派联合提案7件,作大会发言4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建议、提案46件。其中,《应建立历城在海外创业、求学人员信息库与联络系统》的提案引起中共济南市委统战部重视;《加大措施,切实解决行政执法难点》《关于政府在旅游业发挥主导作用的建议》《关于科学健身进社区的建议》等9件提案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三、社会服务活动
  1998年、2003年,民进历城支部组织会员为长江流域抗洪救灾和抗击“非典”捐款捐物,价值1万余元。每年,综合支部均开展维护消费者权益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文化支部开展民进创作基地挂牌活动,组织作家、书画家、摄影家到历城景区采风;教育支部开展义务支教和送教下乡帮扶活动。2006年,民进历城总支在彩石镇中学开展捐书与“快乐读书”活动。2007年,民进历城总支围绕服务“三农”,宣传农家乐示范户,印制“农家大姐”年历1.2万份。
  第四节中国农工民主党地方组织
  一、组织建设
  1988年12月,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城支部成立,有党员6名,设主委1名。1991年12月,农工党历城支部换届,有党员9名,设主委1名。1994年12月,农工党历城支部换届,有党员10名,设主委1名。1997年12月,农工党历城支部换届,有党员13名,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2001年1月,农工党历城支部换届,有党员17名,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9月21日,辖区的山东省柳子剧团农工党支部成立,归农工党济南市委领导。2005年10月26日,农工党历城总支成立,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下设历城支部、济钢支部、省柳子剧团支部。2006年11月15日,农工党历城支部进行改选,选举主委1名、副主委1名。2007年,农工党历城总支有党员39名,大专以上学历33人,占党员总数的85%。党员主要来自医药卫生界,也有科学技术界、文化教育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加入。
  二、参政议政
  1988—2001年,农工党历城支部提交的《对在偏僻山区工作的医务人员满5年上浮一级工资并固定为一级工资的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关于历城区公费医疗改革》《关于区中医医院增加医疗设备、建设门头楼》等提案均得到落实。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作的《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发展我区母婴保健事业的建议》大会发言,引起关注,母婴保健专项事业经费得到落实。至2007年,在区人大、区政协历次会议上提交建议、提案70余件,其中,《开展“诚信历城”创建活动》《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关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在济南市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农工党历城总支获“先进集体奖”。
  三、社会服务活动
  2001年,农工党历城支部组织党员到高而乡参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调研退耕还果、整修土地、兴修水利、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情况。2007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组织医务人员到西营镇、港沟镇开展义诊活动。杨国春主持的《聚丙烯单丝平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课题,获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五节中国致公党
  一、地方组织
  2002年7月,中国致公党历城区支部成立,有党员10名,设主委1名。2003年,致公党历城区支部被致公党山东省委表彰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先进支部”。2004年,被致公党济南市委表彰为“先进支部”。2006年10月,致公党历城区支部换届,选举出主委1名,副主委1名。2007年,有党员22名。大专以上学历21人,占党员总数的95%,有中高级职称20人。党员主要来自政府部门、教育、科研、文化艺术、医药卫生、民营高科技企业等行业。
  二、参政议政
  2002年始,围绕历城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点,支部成员中来自省农科院、省农干院的专家就“三农”问题进行调研。《关于加快发展我区观光旅游农业的建议》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加快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的大会发言,引起中共历城区委、区政府重视。2007年,开展“一人一建议”和反映社情民意活动,有10条建议被致公党中央、省委采用。省政府参事高华新,牵头组织关于省气象局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调研,得到省领导重视并批示。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支部主委吕大海多次到市监察局接待群众来访。在济南市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致公党历城支部获“先进集体奖”。截至2007年,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建议、提案60余件,其中4件提案被致公党济南市委评为优秀提案;支部党员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7部。
   三、社会服务活动
  2004年4月,致公党历城支部联系省立医院支部党员到区中医医院开展义诊活动。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党员于保法倡议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医疗扶贫万里长征”活动,历时3个多月,行程2万多公里,在老少边穷农村接诊4.5万余人次,作B超、化验、心电图等各类检查2836人次,免费发放数十万元的药品及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并设立“保法奖学金”,每年资助高考学生3万元。2005年,于保法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志愿者杰出贡献奖”,并获全国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至2007年,致公党历城支部联系致公党市委妇女委员会资助仲宫镇仲南中学10名贫困学生。
  第六节 九三学社地方组织
   一、组织建设
  1984年,九三学社历城直属小组成立,有社员5名,设组长1名。1987年7月,九三学社历城支社成立,有社员16名,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1991年,九三学社历城支社被九三学社济南市委表彰为“先进支社”。1992年10月,九三学社历城支社换届,选举主委1名、副主委2名。1997年9月,九三学社历城支社换届,有社员17名,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2006年4月,九三学社历城基层委员会成立,设主委1名、副主委2名。2007年,有社员30名。社员主要以科学技术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也有政府部门、经济界人士加入。
   二、参政议政
   1986—2007年,围绕全区工业、农业、水利、交通等工作进行调研,在历次政协会议上提出质量较高的提案。《请区政府管好预算外资金》《保护名胜古迹,发展旅游经济》等提案,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社员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通信、叙旧等方式,宣传中国共产党对台政
  策,介绍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形势,推动和加强海峡两岸联系与交流。社员徐延武与台湾原建筑公会会长张学敏系同窗好友,多次邀其到中国大陆访问,共叙旧谊,切磋建筑技艺。社员林言顺是蒋纬国的学生,与蒋家有世交关系,他写信邀请蒋纬国及其家属到中国大陆探亲访友,多次通信,交流情况。2007年,在济南市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九三学社历城基层委员会获“先进集体奖”。
  三、社会服务活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九三学社历城支社发挥人才、技术、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为企业、单位解决疑难问题。至2007年,支社与区供电局举办电工培训班23期,培训学员1700多人次。社员潘韵生为企业设计安装变电站13个,节约资金170多万元;郭廷良主持设计唐王、潘庄等地11万伏配变电站,节约大量资金;林言顺把从废墟中抢救出来及自费购买的数十件珍贵文物无偿献给国家,被市政府授予“文物保护积极分子”称号;胡济生在水土普查、区划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监督管理等方面深入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谢有相、段青英在水利建设中参与的《迷宫堰研究》课题,获省科委一等奖。社员集资5000元,购买小尾寒羊和良种兔,赠送给柳埠镇5户特困家庭。支社参与九三学社济南市委牵头组织的《关于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调查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七节工商业联合会
  一、代表大会
  1989年10月10日,历城区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区工人文化宫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25名。会议审议通过区工商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区工商联第二届执行委员会,选举出执委会委员17人。在区工商联二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出执委会主任1人,副主任4人。
  1992年5月26日,区工商联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区工人文化宫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61名。会议审议通过区工商联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区工商联第三届执行委员会,选举出执委会委员36人。在区工商联三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出执委会主任1人,副主任4人。
  1997年1月22日,区工商联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区招待所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18名。会议审议通过区工商联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区工商联第四届执行委员会,选举出执委会委员39人。在区工商联四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出执委会会长1人,副会长9人。
  2002年1月24日,区工商联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区会议中心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75名。会议审议通过区工商联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区工商联第五届执行委员会,选举出执委会委员54人。在区工商联五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出执委会会长1人,副会长11人。
  2007年7月5日,区工商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区政府北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70名。会议审议通过区工商联第五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区工商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选举出执委会委员74人。区工商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设执委会常委。在区工商联六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出执委会常委45人,会长1人,副会长16人。
  二、组织建设
  1963年,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87年10月,区委决定恢复工商联。1988年4月,区工商业联合会成立,有工作人员9人。有团体和企业会员56个。1992年,调整工商联会员结构,注重私营企业、“三胞”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会员所占会员构成比例,发展会员398名。在20个乡镇成立工商联分会。1995年,区工商联与东城律师事务所联合成立非公有制企业法律服务部。1999年,对各乡镇工商联分会(商会)进行整顿和换届工作,对已歇业、失去代表性及离开工商联工作岗位的396名会员停止会籍。至2001年,区工商联多次被省工商联表彰为先进单位。2004年6月,区民营企业家联谊会成立。2005年5月,区餐饮业协会成立。2007年,工商联会员企业近千家。
  三、主要工作和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1988年,区工商联采取学习与开展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会员政治学习。1997—2001年,先后召开座谈会、举行报告会、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举办法律、管理、WTO知识培训班26期,培训人员1600人次,推出先进典型31个。2002年以来,组织开展“争创文明单位”“诚信会员认定”“争当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员工关爱企业、老板关爱员工,争创和谐企业”等活动。至2007年,有10余家会员企业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40余家企业被认定为区诚信会员企业,58人次被评为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1人被评为市劳动模范,2人被评为市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2人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人获省劳动奖章,18名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服务会员1988—2001年,先后组织24家企业到南京、杭州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工商联举办的二、三、四届商品交易会,成交额190万元;组织会员单位和130家重点企业人员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国内海南、泉州、石狮、青岛、温州、宁波等地学习考察;组织85家企业参加省工商联在济南举办的科技新成果洽谈会,引进新技术7项。2002年,在会员企业中开展引进引办扩大企业规模活动,建起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间交流的平台。至2007年,为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120余件,协调贷款6000余万元。
  光彩事业1997年,发动工商联会员开展以项目、技术、务工、信息、资金帮带为主要内容、体现光彩事业精神的“帮带致富”活动。1998年,区工商联、区委统战部联合制定《关于在工商联会员中广泛开展帮带致富工程的实施意见》。组织会员开展奉献社会、捐资助学、安置下岗职工、道路公益事业捐款等活动。1999年,召开“帮带致富工程”活动总结表彰会,对10名帮带致富标兵、100名帮带致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2003年,在抗击“非典”工作中,27家会员企业一次捐款58.7万元,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捐款近百万元。区工商联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防‘非典’工作先进单位”。同年,12家民营企业资助彩石镇潘河崖小学17名贫困学生3万元;济南信和家具有限公司为当地学校捐助桌椅100余套;济南华滨环联实业有限公司向山东大学科研基地等捐款26万元。2006年,有4家企业响应省委、省政府支持菏泽的号召,投资2000多万元在成武县建起济南工业园历城项目区。1997—2007年,会员企业有关项目扶贫和捐款捐物近3000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富余劳动力就业近5万人。
  参政议政1988年,发挥工商联会员中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特邀监察员作用,围绕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建言献策。1995年,撰写的《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在《济南统战》等刊物发表。1996年,围绕改善历城投资环境提交的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和落实。2003年1月,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取消私营企业用电管理费的建议》,引起关注,9月,建议得到落实;在市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开通南部山区公交车的建议》,促成有关部门开通88路、65路、67路公交车。1988—2007年,区工商联提交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议、提案170件。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