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组织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20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组织设置
分类号:
F532.6
页数:
6
页码:
481-4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组织设置、政协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政治协商
组织设置
内容
第一节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济南市历城区委员会,是全国政协的地方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城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区政协由来自全区各界、各个领域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协委员组成,以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职责。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关规定,每届区政协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及界别设置,经上届区政协主席会议审议同意后,由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协商确定。产生具体步骤一般为:(一)酝酿准备。在中共历城区委领导下,区委组织部、统战部会同政协党组做好换届调研工作,并建立相应协调机制。(二)制定方案。区委组织部、统战部会同政协党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政协章程规定,结合历城实际,研究提出政协换届委员人事安排工作方案,报区委审定。(三)推荐人选。根据区委确定的方案,各推荐单位经充分酝酿,提出拟推荐人选,并进行严格考察。(四)民主协商。区委组织部、统战部就推荐名单听取政协党组意见,并与各单位沟通协商后,综合考虑民族、地域、界别、年龄、性别及历史等情况,分别提出党内、党外初步人选名单,由区委统战部汇总。区委统战部受区委委托,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等参加的民主协商会,就初步人选名单进行协商,并进一步征求区委组织部、政协党组意见,形成委员人选建议名单草案,报区委审定。(五)审议通过。将委员建议名单提交区政协主席会议审议同意后,由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经全体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同意予以通过。通过的委员名单组成下届区政协委员会。(六)公布。经区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委员,由区政协办公室分别通知推荐单位和本人,向委员发委员证书,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政协委员增补程序参照政协换届时委员产生程序。
1993年前区政协委员每届任期为3年,1993年起每届任期为5年。政协委员(不含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的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任期不超过两届,党外人士和党内专家、学者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届,个别代表性强、表现突出、确实需要安排的委员可适当放宽任期期限。委员按照政协章程和区政协有关制度规定参加活动,区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听取并审议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通过小组讨论、书写提案、大会发言和列席区人代会等进行全面协商;闭会期间,通过参加常委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座谈会以及调研、视察、民主评议等活动方式履职。
为充分体现政协工作的特点,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等非中共人士在政协委员中占较大比例,一般不少于60%,其委员来自社会各界,代表面广;保证妇女委员、少数民族委员在政协委员中占一定比例。一些综合素质好、代表性强、符合条件的一线产业工人、工会干部和农民,也适当安排为政协委员。
为能让更多的、各方面代表人士参加政协工作,坚持不交叉任职原则。除工作需要外,区政协委员人选原则上与中共区委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不交叉安排,与区人大代表不交叉安排。上、下级政协委员尽量减少交叉安排。
1986—2007年,历城区政协委员人数及构成情况:
第一届县政协(1984.4—1987.5)共有委员124名。其中,中国共产党7名,中国民主建国会1名,中国农工民主党1名,九三学社1名,无党派爱国人士2名,共青团4名,总工会3名,妇联5名,文化界1名,科学技术界11名,农民18名,教育界10名,体育界2名,新闻广播界1名,医药卫生界4名,少数民族4名,侨联小组3名,宗教界2名,特邀界25名,1985年3月增补委员7名,1986年3月增补委员12名;妇女委员13名,占委员总数的10.5%。
第二届区政协(1987.5—1990.3)共有委员236名。其中,中国共产党9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名,中国民主同盟1名,中国民主建国会1名,中国民主促进会1名,中国农工民主党1名,九三学社3名,共青团6名,总工会5名,妇联7名,文化艺术界9名,科学技术界15名,农民49名,教育界17名,体育界6名,新闻广播界1名,医药卫生界13名,少数民族2名,归侨、侨眷界3名,宗教界5名,特邀界78名,1987年9月增补委员2名,1988年3月增补委员1名;妇女委员36名,占委员总数的15.3%。
第三届区政协(1990.3—1993.1)共有委员208名。其中,中国共产党7名,中国民主建国会1名,中国民主促进会2名,中国农工民主党2名,九三学社2名,无党派爱国人士3名,共青团6名,总工会6名,妇联6名,工商联2名,台联2名,文化艺术界3名,科学技术界21名,农林界43名,教育界1 5名,体育界2名,新闻广播界1名,医药卫生界9名,少数民族4名,侨联3名,宗教界3名,特邀界53名,1990年12月增补委员1名,1991年6月增补委员11名;妇女委员26名,占委员总数的12.5%。
第四届区政协(1993.1—1998.1)共有委员222名。其中,中国共产党9名,中国民主建国会2名,中国民主促进会1名,中国农工民主党2名,九三学社2名,无党派爱国人士2名,共青团6名,总工会6名,妇联6名,工商联3名,科学技术协会3名,台联2名,文化艺术界2名,科学技术界15名,经济界3名,农林界44名,教育界14名,体育界2名,新闻出版界1名,医药卫生界9名,少数民族4名,侨联2名,宗教界3名,特邀界56名,1993年3月增补委员1名,1995年1月增补委员4名,1996年2月增补委员7名,1997年1月增补委员11名;妇女委员25名,占委员总数的11.3%。
第五届区政协(1998.1—2003.1)共有委员288名。其中,中国共产党17名,中国民主同盟3名,中国民主建国会3名,中国民主促进会3名,中国农工民主党3名,九三学社3名,无党派爱国人士4名,共青团5名,总工会6名,妇联6名,工商联5名,科学技术协会3名,台联2名,文化艺术界6名,科学技术界10名,经济界10名,农业界51名,教育界9名,体育界3名,新闻出版界2名,医药卫生界7名,少数民族7名,归侨、侨眷界5名,宗教界2名,特邀界43名,1999年1月离任委员25名,2月增补委员36名,12月因济南市区划调整,驻桑梓店镇、靳家乡、大桥镇的14名委员归属天桥区政协,驻党家庄镇、十六里河镇的13名委员归属市中区政协,2000年1月增补委员4名,2001年1月增补委员18名,离任委员3名,撤销委员资格1名,同年4月增补委员12名;妇女委员34名,占委员总数的11.8%。
第六届区政协(2003.1—2007.12)共有委员235名。其中,中国共产党14名,中国民主同盟3名,中国民主建国会4名,中国民主促进会3名,中国农工民主党4名,九三学社3名,中国致公党3名,无党派爱国人士5名,共青团5名,总工会6名,妇联4名,工商联8名,科学技术协会3名,台联3名,文化艺术界5名,科学技术界8名,经济界9名,农业界50名,教育界9名,体育界3名,新闻出版界3名,医药卫生界8名,少数民族界3名,归侨、侨眷界2名,宗教界3名,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2名,特邀界38名,2003年12月增补委员14名,2004年12月增补委员7名,撤销委员资格1名,2005年12月撤销委员资格1名,2007年1月增补委员3名;妇女委员42名,非中共人士134名,分别占委员总数的17.9%、57.0%。
第七届区政协第一次会议(2007.12)共有委员255名。其中,中国共产党15名,中国民主同盟3名,中国民主建国会4名,中国民主促进会4名,中国农工民主党5名,九三学社3名,中国致公党3名,无党派爱国人士5名,共青团5名,总工会6名,妇联5名,工商联19名,科学技术协会4名,台联2名,文化艺术界5名,科学技术界10名,经济界25名,农业界44名,教育界11名,体育界2名,新闻出版界4名,医药卫生界13名,少数民族界3名,归侨、侨眷界2名,宗教界5名,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3名,特邀界45名;妇女委员66名,非中共人士153名,分别占委员总数的25.9%、60%。
第二节政协常务委员会
历城区政协设立常务委员会,其职权是:执行上级政协和区政协全委会的决议,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协商决定下届区政协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委员人选和界别设置以及本届区政协增加或者变更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及人选;召集并主持区政协全体会议;在区政协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审议提交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建议案;决定区政协工作机构设置和变动并任免其领导成员;指导本区各街道、乡镇政协工作机构的工作等。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区政协常委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主席主持常委会的工作,副主席、秘书长协助主席工作。1993年前常委会每届任期3年,1993年后每届任期5年。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般占委员总数的15%左右,最高不超过20%。其中,中共党员常委不超过35%,非中共人士常委不少于65%;非中共人士副主席不少于50%。
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经协商提名,在区政协全体会议上由政协委员选举产生。其产生具体步骤一般是:在区政协委员产生的基础上,中共历城区委组织部、统战部充分酝酿协商,征求政协党组意见后,提出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草案),报区委常委会研究审定。选举工作,由新一届区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大会主席团主持。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经大会主席团审议通过后,作为候选人协商名单,提交各位委员酝酿协商。大会主席团根据多数委员意见确定候选人名单,提交全体委员会议进行选举。会议一般采取等额选举办法,采取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等选举方式。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增补程序,参照政协换届时常委会组成人员产生程序。
1986—2007年,政协济南市历城区第一届至第七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第一届委员会(1984.4—1987.5)
主 席亓刚文(1986.2病故)
侯金水(1986.3任职)
副 主 席李焜祥 卫敏行 赵绪昌
董毓鑫
常务委员王尉 王树廷 吕琦
孙文成 刘秀河 李介梓
李心华(女)林言顺 赵衍印
胡广芹(女)聂晓寒 唐增生
商希良 程继周
1985年3月增补:张克
第二届委员会(1987.5—1990.3)
主 席侯金水
副 主 席李焜祥 穆荣璋 卫敏行
郭锐 赵绪昌 董毓鑫
常务委员王化起 王尉 王树廷
牛家娟(女)马宝生 刘秀河
吕琦 李兆彩
李桂芹(女)李洪昌 邢国栋
宋昭桢 林言顺 张延钊
张克 张淑珍(女)侯朝民
徐延武 唐增生 程继周
第三届委员会(1990.3—1993.1)
主 席侯金水
副 主 席张延钊 卫敏行 赵绪昌
董毓鑫 牛锡江
常务委员马宝生 王庆山
牛家娟(女)王尉 刘秀河
吕琦 邢国栋 李兆彩
严和 宋昭桢 李恭临
李鸿昌 单廷骅 张克
林言顺 金秉恒
张淑珍(女)高佩仁 徐延武
1992年2月增补: 王兆文 刘庆宝
郑凤玲(女)
第四届委员会(1993.1—1998.1)
主 席孙继鑫
副 主 席贾兆菊(1995.2任职)
杨振刚 张立泰
冯邦尧(1996.3任职)
卫敏行(1996.3离职) 赵绪昌
董毓鑫 张淑珍(女)
王兆文(1996.3任职)
秘 书 长郑凤玲(女,1995.2任职)
常务委员刁廷利 马宝生 王兆文
牛家娟(女)朱振东 刘庆宝
刘景林 关涛 李兆彩
李光溪 李树清 李洪禄
李福林 宋昭桢 张振武
陈学亮 林言顺 金秉恒
郑凤玲(女)单廷骅 胡济生
郭永顺 曾昭芳 韩景明
1995年2月增补: 刘宜栋沈铠
孟涛
1996年3月增补: 王际荣刘鹏
邢介平陈述明
侯龙飞
第五届委员会(1998.1—2003.1)
主 席潘忠田
副 主 席贾兆菊(2001.2离职)
于正齐(2001.2任职)
杨振刚(2001.2离职)
秦承安(2001.2任职) 冯邦尧
邢介安(2000.1任职)
陈茂棠(2001.2任职)
董毓鑫(2001.2离职)
张淑珍(女)王兆文 单廷骅
贺光幸(2001.2任职)
秘 书 长郑凤玲(女,1999.3离职)
党延志(1999.3任职)
常务委员马宝生 王义 王三元
王子荣(女)王月峰 王钢城
孙积刚 衣光军 李福林
李德福 吴静(女)张绍九
陈学亮 杨士钧 房泽连
郑凤玲(女)郑宝明 侯龙飞
赵中平 赵堂亮 袁长奎
党延志 郭廷良
郭晓燕(女)路洪珍(女)
1999年3月增补: 邢介安
第六届委员会(2003.1—2007.12)
主 席谭传友
副 主 席邓良和
黎越(女,2007.1任职)
张淑珍(女)王兆文 邢介安
陈茂棠 贺光幸
秘 书 长康和祯(2006.1离职)
安德祯(2006.1任职)
常务委员王三元 王之新
王子荣(女)王连平 王钢城
王荣芹(女)吕大海 仲跻峰
刘兆秀(女)孙弋 孙积刚
孙建广 衣光军 杨士钧
吴乃华 张健 张继勇
张景芝(女)郑宝明 房泽连
范连群 赵彤(女)赵堂亮
赵德田 徐道生 郭廷良
郭晓燕(女)
2005年1月增补: 王霞(女)杨文平
第七届委员会(2007.12—)
主 席谭传友
副 主 席黎越(女)王志刚 王兆文
邢介安 贺光幸 王钢城
秘 书 长安德祯
常务委员王瑞 王琴(女)
王霞(女)王三元 王坤明
亓学泉 付修琍(女)冯承强
吕大海 刘庆福
刘秀珍(女)刘克胜 刘怀勇
许志华(女)衣光军 杨国春
李滨 李在六 李庆奎
李守明 李绪功 李越中
张健 张卫兵 张东耀
张志刚 张延岭 张其泉
张林华 张桂芝(女)陈君
岳凤丽(女)房泽连 范连群
金兆坤 金德政 郑永和
郑宝明 孟令谦 界空
赵军 赵彤(女)赵德田
宫承义 祝桂合 徐书才
徐道生 郭建军
曹捷(女)彭敏(女)韩东海
路名良 窦明水(女)
第三节工作机构
一、区政工作机构
1986年,县政协工作机构设办公室、文史资料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组织宣传科、调查研究科。1990年,区政协工作机构撤销组织宣传科和调查研究科,增设学习提案委员会、工作组工作委员会。1996年,撤销工作组工作委员会,增设3个专门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社教文卫体委员会、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2002年,增设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07年年底,区政协工作机构设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社教文卫体委员会、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二、基层政协工作机构
1987年6月,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和开展政协工作需要,经区政协二届一次常委会议决定,在全区17个乡镇建立政协委员联络组,组长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其职能是组织驻乡镇的区政协委员履行政协职能,在区政协常委会和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1989年12月区划调整,划入桑梓店镇、大王乡、靳家乡。1990年3月,区政协三届一次常委会议决定,在桑梓店、大王、靳家3个乡镇,建立政协委员联络组,同时任命了联络组组长。1991年6月,为加强政协统战工作,区委决定,分别由区委和区政协下发文件,撤销各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组,成立乡镇政协统战办公室,为正乡镇级机构。原各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组的工作职能,交乡镇政协统战办公室。随后,任命了全区20个乡镇政协统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同时,在各政协统战办公室配备1~2名工作人员。1995年12月,建立济南大正小区,随之设立大正小区政协统战办公室。1999年12月区划调整,划出桑梓店镇、靳家乡、大桥镇、党家庄镇、十六里河镇5个乡镇后,全区有乡镇(含大正小区)政协统
战办公室16个。2001年2月,设立山大路、洪家楼、全福、东风4个街道后,分别设立了街道政协统战办公室。2002年1月,因机构改革,各街道、乡镇不再设政协统战办公室。为有利于区政协委员开展活动,更好地履行政协职能,经区政协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大正小区)设置政协委员联络组,并任命了组长。组长由各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一名副书记兼任。2005年12月,因高而乡、锦绣川乡并入仲宫镇,随之撤销高而乡、锦绣川乡政协委员联络组。
2007年,全区共有王舍人镇、华山镇、遥墙镇、唐王镇、董家镇、郭店镇、孙村镇、大正小区、港沟镇、彩石镇、西营镇、柳埠镇、仲宫镇、山大路街道、洪家楼街道、全福街道、东风街道17个政协委员联络组。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