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计划执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07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计划执行
分类号:
F299.22
页数:
3
页码:
354-35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1986年至2007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历城区
计划管理
计划执行
内容
“七五”期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进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财政收入稳定增长。1986年,农业生产克服50年不遇的大旱,获得较好收成,粮食总产达到24366万公斤,完成年计划的92.8%。1987年,通过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3100万元,占全年计划的102.5%。198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1851万元,占年计划的114.1%,比上年增长54.1%。1989年,贯彻“四保四压”(保证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和农业等短线产品项目,压缩一般加工工业长线产品的项目;保证国家计划内安排的、各方面配套条件已落实的项目,停建计划外项目;保证必需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压缩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特别是楼堂馆所建设项目;保证重要引进技术、列入国家计划的重大企业改造和生产市场急需产品所必需的技术改造项目,压缩一般技术改造项目,特别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项目)方针,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清理、压缩在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5万元,比上年下降21.8%。1990年,粮食总产量33094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完成计划的105.1%;农民人均纯收入785元;工农业总产值22251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02万元,占计划的100.8%;外贸收购总值2315万元,比上年增长34.1%;完成科技成果242项,比上年增加82项。
“八五”期间,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增幅逐年加大,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生产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市场繁荣,外贸出口进一步扩大,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突破,科技、教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91年,财政收入突破亿元,达到10041万元,比上年增长9.93%。外贸收购总值3031万元,比上年增长30.9%。199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3.17亿元,比上年增长36.5%;林、牧、副、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45%提高到50%;提前三年实现消灭“断头路”的目标;有10个乡镇开通程控电话,程控电话达到2.2万门,进入全国长途电话自动拨号网;电视覆盖面积达95%以上。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千元,达到1093元,比上年增长16.3%。199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3584万元,比上年增长57.5%。199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57亿元,增长54.7%;“三资”企业出口创汇2733万美元,增长6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亿元,增长28.6%;财政收入24900万元,增长19%;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8项。
“九五”期间,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菜”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至“九五”期末,全区经济林总面积2万公顷,各类大棚3万个、2666公顷,粮经比例由“八五”期末的8.5∶1.5调整为6∶4。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科技含量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先后开展了管理效益年和以学习《管理技术》与《品质管理》两本书为内容的“两本”管理活动,实施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和骨干企业膨胀战略,实现了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全区865个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共完成技改投入15亿元,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建成投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以洪家楼为中心,乡镇驻地为重点,以大中型商业网点、专业市场、商业街为主体,以集贸市场为辅助的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有各类市场127个,年交易额达8亿元的2个。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大王庙引黄闸及配套工程等7项重点水利工程,商品粮基地县等综合开发项目取得预期效果,齐鲁安替比奥等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洪楼广场等城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实施安居工程、旧村改造工程,完成绕城高速公路历城段等6条公路的新建或拓宽工程,计174.56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党政信息网建成并投入使用,有线电视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开放型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3亿美元,批准外资企业233个,投产86个。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8项,实施科技计划87项,开发新产品146种。各类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加强,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新闻、体育等有了新的发展。200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7亿元;粮食总产量2600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079元;外贸出口319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6亿元。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新进展,工业生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9.4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3元,增长6.3%;外贸出口4031万美元,增长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1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亿元,增长13.2%。2002年,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完成10.98亿元(老口径),增长31.67%。200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681万美元,增长79.9%。2004年,旅游业共接待游客达242万人次,增长30%;旅游业综合收入达6.9亿元,增长41%。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38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2亿元,增长36.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6元,增长22.1%;实现出口创汇65180万美元;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20万元,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的头两年,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更趋优化。2006年,完成生产总值45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7亿元,同比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40元,同比增长16.5%;城镇登记失业率3.9%;粮食总产达24840万公斤,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363公斤;46.3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3%。2007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5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58亿元,同比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50元;旅游总收入14.2亿元,共接待游客509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和10.6%;免除全区7万名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成为全市首个“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