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旅游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05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旅游管理
分类号: F590.63
页数: 2
页码: 321-3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旅游管理:行业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旅游 管理

内容

第一节行业管理
   一、旅游景区质量与等级评定
   1999年,国家旅游局颁布《旅游景区质量与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区旅游局将旅游景区质量与等级评定纳入行业管理范围。200 1年,区旅游局对照标准对辖区内的景区进行督促指导,协助景区完善有关资料,制定整改措施,强化景区旅游接待中心的建设,实施旅游厕所改造工程,使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和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达到了AAAA级景区标准,并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
   二、星级酒店评定
   1993年,辖区内的宝岛大饭店、乔治大酒店、格兰大酒店、香贝尔大酒店被评为旅游涉外酒店。1998—2007年,先后有丹顶鹤大酒店、富华饭店、济钢宾馆、学人大厦被评为三星级酒店。2001年,历城宾馆、射击俱乐部、袁洪峪度假村、济南机场宾馆、富乔大酒店被评为二星级旅游酒店。2003年3月起,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星级饭店访查规范》,加强对星级饭店的管理。2007年下半年,为迎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召开,市旅游局将二星级以下星级饭店的评定和管理权限下放到区(县)旅游局。区旅游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星级饭店的提升改造工作,使10家酒店达到星级标准。其中,微山湖鱼馆、华滨环联大酒店、天雨宾馆被评为三星级酒店,金象山商务会所、鸿腾福乐聚大酒店、华府大饭店、七里河生态旅游度假村、兴泉商务大酒店、兴泉花园商务大酒店、山青世界酒店被评为二星级酒店。
   三、农家乐评定
  2003年之前,农家乐建设管理处于无序状态。2003年7月,区委、区政府成立南部生态经济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并设立南控办公室,加强南部山区的开发建设管理。2004年,为保证“十村百户”农家乐示范工程实施,确保农家乐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区旅游局制定发布《历城区农家乐行业管理标准》。2005年开始,由区旅游局牵头,对农家乐经营户登记备案,实施挂牌动态管理,规范农家乐旅游的经营行为,提升农家乐的经营水平。对申请达标验收的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进行集中检查,符合行业管理标准的颁发“农家乐示范户”标牌,对设施配套齐全、服务质量高的典型户颁发“农家乐标兵户”标牌。2007年,西营镇成立全市第一个农家乐协会。
  第二节质量管理
  2003年前,历城区旅游业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由区旅游局行业管理科负责。2003年4月,区政府发布《济南市历城区旅游行业管理暂行规定》。5月,区旅游局增设旅游质量监督管理科(挂区旅游投诉中心牌子),全区旅游市场的质量监督管理、旅游投诉的调查取证处理工作逐步
  正规。是年,有3名工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行政执法证,受理游客投诉案件6起,结案处理率100%。2005年6月,成立济南市历城区旅游执法监察大队,建立起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AB角、限时办结、协查协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完善了各类行政执法文书。2007年4月,区物价局、旅游局联合开展“价格服务进景区”活动。6月—7月,开展全区旅游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对辖区内旅游景区、农家乐(含经旅游局挂牌的农家乐经营户和未挂牌的农家小餐馆、农家院等)、星级酒店、原旅游定点饭店、原涉外酒店、商务酒店、商务会所、度假村、培训中心、旅游购物商店及各种与旅游有关的600多家餐饮娱乐单位进行全面摸底,完善档案,从管理、经营、卫生、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下达整改通知书62份,取缔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家小餐馆4家。是年,5名工作人员取得行政执法证,持证人员达到8人。截至2007年年底,在各景区、农家乐、星级酒店设置旅游咨询、投诉电话牌60余块;在泉城广场、洪楼广场开展“诚信旅游、合法维权”宣传咨询活动5次,发放“诚信旅游、合法维权”及“旅游小贴士”宣传材料2万余份;配合市旅游局评选辖区内“旅游行业诚信单位”15家;受理游客和旅游从业单位投诉40起,涉及景区、旅行社等旅游行业单位31个,结案处理率100%,为游客挽回损失15814元;协助市旅游局查处了辖区内的4家外地旅行社驻济办事处非法开展组团业务的行为。
  第三节 安全管理
  2000年前,全区旅游行业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对辖区内的旅游涉外酒店、星级饭店开展不定期安全检查和专项检查,排查隐患,保障安全。此后,随着全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建设步伐加快,安全管理工作侧重点转向旅游景区。2001年,区旅游局对红叶谷景区进行了开业前的安全专项检查。2002年,区旅游局制订《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现安全生产年目标的实施方案》,与辖区内的旅行社、景区、旅游涉外酒店和星级饭店共28家行业单位签订安全责任状。同时,按照“法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开始在全区建立旅游安全预防机制。2003年,组织开展旅游交通安全、景区游览设施安全、旅游治安及卫生安全检查。4月—6月防控“非典”期间,区旅游局制订实施《历城区旅游系统预防控制“非典”应急预案》《首见报告制度》《情况报告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同年“五一”黄金周前,区政府办、旅游局、建委、国土、工商、卫生、物价、公安、消防、林业、安监、质监、环保、水务、文化、交通、公路、广电、报社19个区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辖区内旅游景区、部分农家乐进行联合执法检查。2004年,在全区旅游行业开展“安全质量年”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对辖区内景点安全情况、旅游资源开发情况和重点地区的管理情况,进行了11次综合检查和16次单项检查,对旅行社抽查5次,对宾馆酒店抽查3次。2006年,区旅游局制订实施《历城区黄金周旅游公众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4月24日—27日,组织21个执法部门分4个组,重点检查仲宫、柳埠、港沟、彩石、西营5个镶的4个水库、17个景区,103线、518线、327线、港西路、彩西路等道路周边的建设项目,以及出租客运车辆管理、“红蓝绿”三线占压、食品卫生安全、污水排放环境污染、消防森林防火、乱挖山体、广告牌匾乱贴乱设、景区设施安全、旅游市场管理等10个方面的问题。共查处占压“红蓝绿”三线问题53处、面积近1万平方米,违章建设工程76处、18万平方米,违规餐饮、服务业户36家(当场取缔10家),不按规定排放污水业户55家,消防隐患34处,乱挖山体工程3处,乱贴乱设广告牌匾63处,不符合旅游市场管理及价格管理规定的经营业户40余家,共下达整改指令书或现场责令整改400份次。截至2007年年底,全区未发生旅游安全重大事故。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