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游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03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旅游开发
分类号: F592.99-53
页数: 4
页码: 315-3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旅游开发: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商品开发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旅游 开发

内容

第一节旅游发展规划
   1992—2005年,按照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先后4次编制全区旅游发展规划。
  1992年3月编制完成。规划主要内容是以区政府驻地洪家楼为中心,构建“南部山区两点带三川,建成锦绣大公园;东、北部地区两点两条线,逐步开发新景观”的旅游开发体系。南部山区“两点带三川”,即以四门塔、卧虎山两个旅游景点带动开发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的景点,实现仲宫至跑马岭、仲宫至锦绣川、仲宫至黄巢、仲宫至子房洞4条旅游线路,形成集水上游乐、文物古迹、自然山川和革命战争纪念地于一体的“锦绣大公园”。东、北部地区“两点两条线”,即东部地区以东龙洞为主,形成一条由洪家楼经东龙洞、云台寺、淌豆寺、乡义寺、房彦谦墓、鲍叔牙墓的游览线路;北部地区以遥墙温泉为主,形成一条洪家楼经黄河大桥、华山、华阳宫、万亩荷花园、遥墙温泉、辛弃疾故里至唐王渔场的游览线路。
   二、济南市历城区旅游业“九五”发展规划
  1995年3月编制完成。规划主要内容是建设“五景两线”旅游格局。“五景”即华山风景区、柳埠古迹旅游区、仲宫绣川山水旅游景区、温泉度假旅游景区和东龙洞探幽旅游景区。“两线”即仲宫—柳埠—锦绣川水库山水旅游专线,华山公园—万亩荷塘—桃园温泉—鸭旺口温泉—辛弃疾故居—东龙洞寻古、探幽、疗养旅游专线。
   三、济南市历城区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
   2000年1月编制完成。规划主要内容是建设省城后花园“十景三线”的旅游大框架。
  “十景”即跑马岭景区、四门塔景区、药乡森林公园、蟠龙山森林公园、仲宫赏花区、锦绣川红叶谷、七星台万亩植物园、华山景区、遥墙万亩荷塘、唐王平原森林公园。“三线”即南部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专线,东部龙洞探险、工业园区游览专线,北部黄河风情、田园风光旅游专线。2003年,在规划实施中期,根据全区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将原规划中的“十景”调整为“双十景”,即在原“十大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增加“十大人文景观”,全区形成“双十、三线”旅游发展大格局。“十大人文景观”即神通寺遗址、洪楼广场、幸福柳广场、闵子骞墓、房彦谦墓、辛弃疾纪念馆、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部纪念馆、齐鲁第一石刻大佛、子房洞和鲍叔牙墓。
   四、济南市历城区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2005年3月编制完成。规划范围以“双十、三线”旅游大格局所涉及的乡镇为核心区,主要包括仲宫镇、西营镇、柳埠镇、彩石镇、港沟镇、华山镇、遥墙镇、唐王镇和洪家楼城区等;以其他乡镇为辐射区,主要包括王舍人镇、董家镇、孙村镇、郭店镇和大正示范区等。规划按照“念好山水经、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的总体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提出“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将历城旅游建设成为以省城后花园为品牌,以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和民俗体验为主体,以农家乐游为亮点,以现代工业旅游为补充,融生态化、个性化和专题化为一体,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目的地。规划期内将旅游业培育成历城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力争到2010年,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人民币。同时,对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旅游线路做出全面规划,并对区域分工与协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具体措施。
  第二节旅游商品开发
  1986年起,辖区内相继开发出农产品杂粮、天然香料、特产名吃等旅游产品。1990年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商品开发逐渐形成产业化。1994年,济南华鲁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创立“华鲁”和“柳埠绿”两个品牌。1996年,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产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1997年,济南大三惠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产品以饴糖、香酥煎饼等山东特产食品为主。2005年,在“泉城杯”第二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和济南市首届旅游商品展示暨旅游文化博览会上,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的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获旅游工艺品类一等奖,济南历城区食品研究所、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济南华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旅游系列食品获得食品土特产品类一等奖。
  第三节 旅游市场开发
  2000年前,历城区旅游市场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开发主体为各旅行社。2000年11月,区政府邀请中央、省、市各大新闻媒体参加,在区会议中心召开“发展历城旅游业,建设省城后花园”的新闻发布会,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推介。此后,区政府将旅游市场开发纳入正常工作范围。2001年,区旅游局分别参加省、市旅游局组织的“山东人游泉城”赴17个地、市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和“济南人游泉城”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并在每年的两个“旅游黄金周”到来之前,组织各景点进行广场推介活动。2002年,区旅游局在全省首创旅游宣传大蓬车的宣传方式,先后两次组织景区(点)到烟台、潍坊、泰安、济宁、聊城、德州、枣庄、临沂等省内各地、市进行巡回宣传,与3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组团协议,并得到13个地、市的回访。2004年,区旅游局承办首届“荷花节”及旅游推介会、历城区旅游暨绿色农产品展示会。同年,在《济南时报》和市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我喜爱的泉城十大旅游景区”评选活动中,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红叶谷风景区、九顶塔民族风情园获“泉城十大旅游景区”称号。2005年11月,区政府举办的“魅力历城·文化旅游年”活动,被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
  第四节旅游线路开发
  1992年3月,制定并实施南部山区“两点带三川”、东北部地区“两点两线”的旅游开发战略。南部山区以四门塔、锦绣川大佛为主要旅游景点,以锦绣、锦阳、锦云三川自然山水和名胜古迹为依托,开发形成4条旅游线路:仲宫卧虎山水库—四门塔—跑马岭;伸宫卧虎山水库—四门塔—九顶塔—黄巢水库;仲宫卧虎山水库—绣川大佛—锦绣川水库;仲宫卧虎山水库—子房洞。东部地区以东龙洞为主要旅游点,形成一条洪家楼—东龙洞—云台寺—淌豆寺—乡义寺—房彦谦墓—鲍叔牙墓的旅游线路;北部地区以遥墙温泉为主要旅游点,形成一条洪家楼—黄河大桥—华山—华阳宫—万亩荷花园—遥墙温泉—辛弃疾故里—唐王渔场的旅游线路。
  1996年4月,按照旅游业“九五”发展规划开发出“五景两线”旅游线路,以华山风景区、柳埠古迹旅游区、仲宫绣川山水旅游景区、温泉度假旅游景区、东龙洞探幽旅游景区为连接点,形成仲宫—柳埠—锦绣川水库山水旅游专线,华山公园—万亩荷塘—桃园温泉游泳池—鸭旺口温泉区—辛弃疾故居—东龙洞寻古探幽疗养旅游专线。
   2000年8月,按照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利用全区的十大景观开发出3条旅游线路:仲宫(南泉寺、万亩梨园)—锦绣川(大佛、红叶谷、水库)—西营(七星台万亩植物园、西营山水)—柳埠(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四门塔、黄巢水库)—高而(药乡森林公园、子房洞)—仲宫(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部纪念馆、卧虎山水库、水上酒家)南部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专线,港沟(临港经济开发区南区、东龙洞佛隐
  寺、神泉寺)—彩石(房彦谦墓、蟠龙山森林公园、狼猫山水库、万亩桃园)—大正工业园区—王舍人(工业北路、幸福柳广场、鲍叔牙墓)东部龙洞探险、工业园区游览专线,华山(华山风景区)—遥墙(万亩荷塘、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温泉、辛弃疾纪念馆)—唐王(白云湖、唐王平原森林公园)—董家(大棚经济采摘区)—郭店辅城—洪楼广场—闵子骞墓—北部黄河风情—田园风光旅游专线。
   四、一日游、二日游、滑雪游、工业游专线 开发
   2003年9月,开发出两条一日游专线:仲宫锦阳川门牙农家乐景区—柳埠九顶塔—四门塔—跑马岭一日游;华山华阳宫—遥墙辛弃疾纪念馆—唐王渔场一日游。
   2004年4月,开发出三条一日游专线、一条二日游专线:仲宫波萝峪景区—高而锦云川乐园—药乡森林公园一日游;仲宫波罗峪景区—锦绣川红叶谷—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一日游;洪家楼教堂—港沟东龙洞—彩石蟠龙山景区一日游;仲宫波萝峪景区—锦阳川门牙农家乐景区—柳埠九顶塔—槲树湾—四门塔—山青世界—水帘峡景区二日游。
   2005年12月,开发出一条滑雪游专线、一条工业游专线:伸宫金象山滑雪场—卧虎山滑雪场—柳埠九顶塔滑雪场滑雪游专线;洪楼广场—轻骑集团—力诺集团—小鸭集团—济南炼油厂—济钢集团—将军集团工业旅游专线。
   2007年10月,开发出仲宫波罗峪景区—金象山滑雪场—红叶谷景区—九如山生态旅游区—西营农家乐二日游专线。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