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文旅游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03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人文旅游资源
分类号: F592.99
页数: 3
页码: 309-3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1986年至2007年人文旅游资源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人文旅游 资源

内容

1986年,辖区内有人文旅游资源点47处,仅有四门塔景区一处收费景点。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古迹为依托,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华山风景区、辛弃疾纪念馆等旅游景点相继建成开放。2007年,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题的景点达到30余处。
  四门塔风景区位于柳埠镇,占地面积约7.5公顷,是历城区开放最早的旅游景区。景区内有1600多年历史的神通寺遗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亭阁式单层石塔——隋代四门塔,雕刻精美的唐代龙虎塔,保存完好、极具艺术价值的千佛崖石窟造像和形式多样的墓塔林,景区内有1000多年树龄的侧柏和九顶松,长江以北最大面积的竹林,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涌泉。1999年,四门塔文管所筹措资金450万元,在神通寺遗址前建成神通寺博物馆,是齐鲁第一家仿唐建筑群。
  辛弃疾纪念馆又名辛弃疾故居。位于遥墙镇四风闸村南,景区占地面积近2公顷。1998年10月16日,纪念馆工程竣工,馆内建有石坊、仿宋六角碑亭、辛弃疾塑像、辛弃疾纪念祠、刻石碑廊等景点,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900多万元。石坊正门横额镌刻“辛弃疾故里”,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景区内集中展示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以及当代全国各地书法名家的辛词书法、刻石。
  华山风景区位于华山镇郅家村,占地面积40公顷。景区以历史名山华山为依托,1999年由区政府开发建设,2000年5月对游人开放。华山古称“华不注”,为春秋时期齐晋“鞌”之战的古战场,是济南名胜“齐烟九点”诸山之首。唐代大诗人李白、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都曾登临此山,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频曾做《鹊华秋色图》盛赞其境。景区内有“飞仙岩”“五指石”“蛙石”“一线天”“仙人桥”等多处奇石景观及济南市最大、最古老的道教宫观华阳宫。华阳宫位于华山南侧,占地面积2.6公顷。金兴定四年(1220),全真教宗师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在山南建华阳宫,后被誉为“历下胜景”“济南巨观”。华阳宫由10余个院落组成,2001年5月1日,经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由济南市文管所管理。主体建筑四季殿由卷棚、正殿、高台组成,高台绕以石栏,13级台阶的中心斜铺石为云朵深浮雕;卷棚3间,连为一体的正殿为硬山式,面阔5间,进深3间,内供春(句芒)、夏(祝融)、秋(蓐收)、冬(玄冥)四季神像,前中内柱上各塑一盘龙浮雕,以苍龙探爪势从明袱月梁伸探而下.为国家龙雕珍品。
  九顶塔民族风情园位于柳埠镇秦家庄,占地面积约67公顷。由山东华洋置业集团独家投资近亿元,按AAAA级景区标准建设,2003年1月28日开业。该民族风情园以名胜古迹唐代九顶塔为依托,是集民族风情、风景名胜、游乐探险、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景区。民族风情区由傣、佤、壮、苗、哈尼、布依等16个少数民族村寨组成,游乐区内设有溜索、攀岩、速降、滑车、滑草等娱乐项目,风景名胜区内有九顶塔、观音庙、圣水泉、圣水潭、灵鹫山摩崖石刻、金鸡窝、石炕等景点。九顶塔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代,明人许邦才《九塔寺记》称此塔“一茎上而九顶各出,构缔诡巧,他寺所未经有。”九顶塔后灵鹫山悬崖上有80多尊龛佛像,雕凿精美,系盛唐风格。至2007年,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先后推出了赶秋节、中秋赏月、篝火狂欢等特色旅游项目。
  大佛寺石窟位于仲宫镇锦绣川办事处老庄村北青铜山南麓悬崖上,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窑内大佛造像高9.05米,是山东省现存最大的石刻造像,有“齐鲁第一大佛”之称。大佛的建造年代有隋、唐二说,是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之一。
  朱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港沟镇郭家庄朱凤山,占地面积135公顷。由济南国商旅行社开发建设,2005年5月正式对游人开放。景区内的乡义寺有1460多年历史,是历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之内有千年的古桧松两株,方形攒尖名日“紫金”古石塔一座,明清两代镌碑八通。整个景区群山环抱,被誉为世外桃源。朱凤山深处,分布着茂密的各类古藤箩,盘绕在树林中,酷似南方特有的热带雨林生态景观,令人称奇,山东绝无仅有,北方极为罕见。自然、古朴、生态、野趣,是朱凤山四大旅游主题。
   闵子骞衣冠冢位于百花公园西邻,济南孝文化博物馆内。闵子(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孔子高徒,名列七十二贤,德行与颜渊齐名。闵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赞日:“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位。
  鲍叔牙墓位于王舍人镇政府东2公里处。是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属开放式景点。相传,昔日附近有一座古城,名叫“鲍城”,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死后葬于此地。鲍叔牙墓为圆形土坟,高2米多,直径10米,四周砌垒方方正正的城垛式围墙。墓碑书刻“齐大夫鲍叔牙之墓”,碑前设有供奉台1个,两侧置石麒麟。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