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四编 旅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033
颗粒名称:
第十四编 旅游
分类号:
F590.1
页数:
17
页码:
307-3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历城旅游资源丰富,南部山丘区域林地广布,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旅游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旅游
内容
历城旅游资源丰富,南部山丘区域林地广布,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被誉为“省城后花园”。历城区旅游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后,区政府加大发展旅游业的工作力度,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多次制定鼓励政策,举办各种宣传活动,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济南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华山风景区、九顶塔民族风情园等一批大型旅游景区相继建成开放,并成为旅游热点。辖区内旅游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行社从无到有,从业队伍不断壮大,宾馆、饭店接待能力逐年增强,作为旅游接待设施主要补充的农家乐获得了长足发展,旅游业逐步成为全区、特别是南部山区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全区共有旅行社21家,星级宾馆16家,农家乐508家,当年接待游客5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2亿元。
第一章旅游资源
第一节人文旅游资源
1986年,辖区内有人文旅游资源点47处,仅有四门塔景区一处收费景点。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古迹为依托,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华山风景区、辛弃疾纪念馆等旅游景点相继建成开放。2007年,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题的景点达到30余处。
四门塔风景区位于柳埠镇,占地面积约7.5公顷,是历城区开放最早的旅游景区。景区内有1600多年历史的神通寺遗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亭阁式单层石塔——隋代四门塔,雕刻精美的唐代龙虎塔,保存完好、极具艺术价值的千佛崖石窟造像和形式多样的墓塔林,景区内有1000多年树龄的侧柏和九顶松,长江以北最大面积的竹林,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涌泉。1999年,四门塔文管所筹措资金450万元,在神通寺遗址前建成神通寺博物馆,是齐鲁第一家仿唐建筑群。
辛弃疾纪念馆又名辛弃疾故居。位于遥墙镇四风闸村南,景区占地面积近2公顷。1998年10月16日,纪念馆工程竣工,馆内建有石坊、仿宋六角碑亭、辛弃疾塑像、辛弃疾纪念祠、刻石碑廊等景点,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900多万元。石坊正门横额镌刻“辛弃疾故里”,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景区内集中展示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以及当代全国各地书法名家的辛词书法、刻石。
华山风景区位于华山镇郅家村,占地面积40公顷。景区以历史名山华山为依托,1999年由区政府开发建设,2000年5月对游人开放。华山古称“华不注”,为春秋时期齐晋“鞌”之战的古战场,是济南名胜“齐烟九点”诸山之首。唐代大诗人李白、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都曾登临此山,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频曾做《鹊华秋色图》盛赞其境。景区内有“飞仙岩”“五指石”“蛙石”“一线天”“仙人桥”等多处奇石景观及济南市最大、最古老的道教宫观华阳宫。华阳宫位于华山南侧,占地面积2.6公顷。金兴定四年(1220),全真教宗师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在山南建华阳宫,后被誉为“历下胜景”“济南巨观”。华阳宫由10余个院落组成,2001年5月1日,经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由济南市文管所管理。主体建筑四季殿由卷棚、正殿、高台组成,高台绕以石栏,13级台阶的中心斜铺石为云朵深浮雕;卷棚3间,连为一体的正殿为硬山式,面阔5间,进深3间,内供春(句芒)、夏(祝融)、秋(蓐收)、冬(玄冥)四季神像,前中内柱上各塑一盘龙浮雕,以苍龙探爪势从明袱月梁伸探而下.为国家龙雕珍品。
九顶塔民族风情园位于柳埠镇秦家庄,占地面积约67公顷。由山东华洋置业集团独家投资近亿元,按AAAA级景区标准建设,2003年1月28日开业。该民族风情园以名胜古迹唐代九顶塔为依托,是集民族风情、风景名胜、游乐探险、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景区。民族风情区由傣、佤、壮、苗、哈尼、布依等16个少数民族村寨组成,游乐区内设有溜索、攀岩、速降、滑车、滑草等娱乐项目,风景名胜区内有九顶塔、观音庙、圣水泉、圣水潭、灵鹫山摩崖石刻、金鸡窝、石炕等景点。九顶塔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代,明人许邦才《九塔寺记》称此塔“一茎上而九顶各出,构缔诡巧,他寺所未经有。”九顶塔后灵鹫山悬崖上有80多尊龛佛像,雕凿精美,系盛唐风格。至2007年,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先后推出了赶秋节、中秋赏月、篝火狂欢等特色旅游项目。
大佛寺石窟位于仲宫镇锦绣川办事处老庄村北青铜山南麓悬崖上,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窑内大佛造像高9.05米,是山东省现存最大的石刻造像,有“齐鲁第一大佛”之称。大佛的建造年代有隋、唐二说,是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之一。
朱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港沟镇郭家庄朱凤山,占地面积135公顷。由济南国商旅行社开发建设,2005年5月正式对游人开放。景区内的乡义寺有1460多年历史,是历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之内有千年的古桧松两株,方形攒尖名日“紫金”古石塔一座,明清两代镌碑八通。整个景区群山环抱,被誉为世外桃源。朱凤山深处,分布着茂密的各类古藤箩,盘绕在树林中,酷似南方特有的热带雨林生态景观,令人称奇,山东绝无仅有,北方极为罕见。自然、古朴、生态、野趣,是朱凤山四大旅游主题。
闵子骞衣冠冢位于百花公园西邻,济南孝文化博物馆内。闵子(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孔子高徒,名列七十二贤,德行与颜渊齐名。闵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赞日:“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位。
鲍叔牙墓位于王舍人镇政府东2公里处。是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属开放式景点。相传,昔日附近有一座古城,名叫“鲍城”,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死后葬于此地。鲍叔牙墓为圆形土坟,高2米多,直径10米,四周砌垒方方正正的城垛式围墙。墓碑书刻“齐大夫鲍叔牙之墓”,碑前设有供奉台1个,两侧置石麒麟。
第二节自然旅游资源
历城区南部山区是泉城济南的水源涵养地,生态绿化环境良好,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四荒拍卖、森林资源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提升老景区,开发新景区,建设了多处特色鲜明的观光、休闲、生态旅游项目。同时,位于辖区东北部的唐王平原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逐渐发展成为旅游热点。截至2007年,全区近20处自然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
柳埠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以柳埠林场为基础,地跨柳埠、西营、仲宫3镇,总面积2465.5公顷,是省内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峰峦叠嶂,谷壑深秀,泉溪瀑布,云林如画,风光殊佳。园内树木茂密,林海莽莽,有树种27科80余种,长青的松柏是公园主体,占总林地面积的70%。
济南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位于柳埠镇跑马岭柳埠国家森林公园内,占地面积约670公顷。1998年由市政府投资建设,1999年9月26日对外开放,2001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跑马岭,相传因唐代武德年间李世民率军东征在此操练兵马而得名。景区内植被茂密,最高处海拔898米,造就了跑马岭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上曾有“小云南”之美誉。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分为步行游览区、食草动物区、森林休闲区、猛兽探险区和综合服务区。游览路线总长约12公里,并设有跨度1500余米的索道直通山顶。园内建有御马亭、望岳亭、游禽湖、生态馆等景点近百处。有动物400余种、1万余只,均为野生放养,是国内规模最大、海拔最高、野味最浓、自然环境最美的森林野生动物园。2003年,获“山东省十佳景区”称号。2004年,被评为“齐鲁新十景”。2006年,被定为“山东省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仲宫镇锦绣川办事处,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是一处以生态和文化为主题的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由济南市园林管理局和济南园林开发建设集团共同开发建设,2001年9月开放。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2003年,顺利通过ISO9000、ISO14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新景点”。2005年,被评为“济南五年大变样十佳建设工程”。红叶谷风景区由大门景区、蔷薇园、天趣苑、蔓园、欧洲风情谷、万叶塔等景点组成,景区内的圣水泉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先后设立郁金香花节(4月2日—5月10日)、百合展(6月—8月)、红叶节(10月1日—11月12日)、踏雪寻梅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春来郁金争香,夏至消夏避暑,秋赏万山红遍,冬临玉树琼花”的四季景观,尤以秋季红叶满山景致殊佳。
蟠龙山森林公园位于旅游路东段,地跨彩石、港沟2镇,总面积54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1999年10月,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7月,由山东天建世纪集团开发建设。园内分为世界风情区、休闲度假区、娱乐区,有擎天柱、佛隐寺、淌豆泉及大型森林浴场等景点,设有少数民族风情表演和动物大联欢等娱乐节目。
锦云川乐园位于仲宫镇高而办事处,占地面积约670公顷。由济南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设,2002年10月1日对外开放。景区分为东区极限运动乐园与西区生态旅游区两大部分,是融极限运动、休闲娱乐、拓展培训、生态养生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区。极限运动乐园设有高空蹦极、彩弹搏击、滑翔飞翼、溜索、攀岩等游乐项目。生态旅游区有百花湖、碧波池、合欢林、祈雨台等众多景点。
槲树湾旅游度假区位于柳埠镇周家峪村,占地面积约135公顷。由济南神州旅行社投资开发建设,2003年10月开业。景区以青山绿水、乡村民俗为主题,注重自然生态与乡村风情,以山、水、田园著称,集中展现南部山区百年流传的民间技艺,如摊煎饼、手工织布等。定期举办济南南部民间特色工艺大展演、农活大赛、南山豆腐节、瓜果采摘节等活动。2007年,被山东省旅游局批准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金象山滑雪场位于仲宫镇锦绣川办事处商家村,总占地面积200公顷,是济南市第一家滑雪场。由济南金象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近亿元,2004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雪场建有5条总计长达3公里的初、中、高级雪道和滑雪圈道,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滑雪、赏雪。部分雪道配置空中缆车,成为华东地区唯一安装空缆的雪场。同时拥有5条专业天然攀岩岩道、多间独立的培训教室、大中小型多功能会议厅、高档商务会所(三星级标准)等完整配套的活动设施,可以完成大型高空拓展项目10余个,地面、室内各种拓展项目200余个。2006年,相继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雨林谷、欢乐谷、东方乐园等旅游项目,可提供拓展—内训—会议接待—休闲旅游—俱乐部活动—冬季滑雪“一站式”服务。
水帘峡风景区位于柳埠镇簸箕掌村,占地面积约670公顷。由山东水帘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开发建设,2004年4月25日开业。2006年,实施二期扩建工程,累计投资近亿元。景区划分为水韵奇石、生态养生、娱乐休闲、宗教文化、户外探险五大园区,古齐长城自景区蜿蜒而过。景区内泉眼众多,以水帘洞泉、龙虎泉、饮马泉、淘米泉、公主泉、苇泉为最;有小天池、水帘洞、药王庙、天然石画园等景点,其中小天池内发现最古老的无脊椎动物桃花水母;有济南第一高峰——海拔976.2米的梯子山,济南峡最深、峰最险的第一大峡谷——水帘峡。
山青世界位于柳埠镇大会村,总面积64公顷。原名千禧乐园,1999年12月由个人投资建设。2000年5月,一期工程竣工开园,为一处以自然山水、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民间乐园。2003年9月,其开发经营权移交共青团山东省委,更名为“山青世界”,确定为“山东省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由省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改建管理,2005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园内设有快乐大本营区、青少年素质拓展区、假日农庄实践区、科技畅想区、森林探险区五大区域,是少年儿童体验教育、磨练意志、享受童年的乐园,青年团队拓展训练的基地。
波罗峪旅游度假区位于仲富镇东泉泸村村东,是济南南部近郊最近的一处景区,占地面积约170公顷。由济南佳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04年10月1日,一期工程建成对外开放,总投资6000万元。风景区内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景点有香山寺遗址、三圣佛洞、不老泉、情侣树、弥勒佛山、八亩地、知青村旧址等。
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位于西营镇葫芦峪村,占地面积1200公顷。由济南九如山瀑布群自然公园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成,是济南市最大的自然景观公园。九如山景区山体属泰山山脉,落差较大,最高峰海拔886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景区内水资源丰富,有24个自然泉眼,一年四季喷涌。泉水由上而下,形成九道规模较大的瀑布和许多山涧溪流,被称为山东省最大的瀑布群落。整个景区分为清泉飞瀑区、江湖文化区、儿童游乐区、峡谷探幽区和高山度假区等五大功能区,分别由实木栈道连接,形成了“八潭、九瀑、二十四泉、三十六峰”,呈现出层峦叠嶂、飞瀑清泉、木屋栈道、幽谷深潭的独特自然景观。
卧虎山滑雪场位于仲宫镇北道沟村,占地面积约47公顷。由山东君创休闲运动俱乐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04年12月对外开放。设有滑雪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美食城等。滑雪场由中、美、加、日等国专家共同规划设计,设有雪道12条,其中高级道2条、中级道6条、初级道4条,拥有进口先进造雪设备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是济南市第二家建成开放的滑雪场。
卧虎山水库景区位于仲宫镇政府西南2公里,1960年7月建成。水库汇集锦绣、锦阳、锦云三川之水于卧虎山与黄花山之间,为集灌溉、城市用水、蓄水保泉、垂钓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水库,逐步发展成为济南短程旅游热线之一、济南市著名的开放式免费风景游览区。旅游景点主要有:环抱水库的山花,春有桃花、梨花,夏有石榴花,秋有漫山红叶,冬有黄野菊;黄花山天然岩洞内,有金代石佛造像和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修的碑文;位于水库附近的终军故里、杨家寨等古迹。
药乡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仲宫镇高而办事处,总面积1233公顷。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省林业厅直属的国有林场。由市政府出资6000余万元建设,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负责经营管理。景区以自然生态为主,森林覆盖率达到98%以上。景点有齐长城、马刨泉、药王庙、秋千台等历史遗迹。天池景区位于海拔720米以上,是山东内陆最高的一座天然蓄水池。
东龙洞位于港沟镇蟠龙村,由港沟镇政府于1993年建成开放。东龙洞又称蟠龙仙洞,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天然石灰岩洞。据地质学家考证,此洞是在远古造山运动时期随着地壳变化而形成。东龙洞分上、中、下三层,可以欣赏到的中间层深达千余米,实属罕见的空山龙洞。其山如盘龙、洞似游龙、石状为龙,更有中华独有的洞中佛隐寺,是一处集佛文化、龙文化以及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综合景观,被誉为“江北第一洞”,为寻古探幽的旅游圣地。
唐王平原森林公园位于唐王镇,白云湖西岸,是济南市唯一的平原森林公园,面积240公顷。拥有73公顷林木花卉和100公顷垂钓水面,植有300多种植物,栖息野生鸟类3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到95%。公园内设有多家风味餐厅,尤以全鱼宴和农家饭为特色,适合游人观光、垂钓、休闲、娱乐。
第二章旅游开发
第一节旅游发展规划
1992—2005年,按照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先后4次编制全区旅游发展规划。
1992年3月编制完成。规划主要内容是以区政府驻地洪家楼为中心,构建“南部山区两点带三川,建成锦绣大公园;东、北部地区两点两条线,逐步开发新景观”的旅游开发体系。南部山区“两点带三川”,即以四门塔、卧虎山两个旅游景点带动开发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的景点,实现仲宫至跑马岭、仲宫至锦绣川、仲宫至黄巢、仲宫至子房洞4条旅游线路,形成集水上游乐、文物古迹、自然山川和革命战争纪念地于一体的“锦绣大公园”。东、北部地区“两点两条线”,即东部地区以东龙洞为主,形成一条由洪家楼经东龙洞、云台寺、淌豆寺、乡义寺、房彦谦墓、鲍叔牙墓的游览线路;北部地区以遥墙温泉为主,形成一条洪家楼经黄河大桥、华山、华阳宫、万亩荷花园、遥墙温泉、辛弃疾故里至唐王渔场的游览线路。
二、济南市历城区旅游业“九五”发展规划
1995年3月编制完成。规划主要内容是建设“五景两线”旅游格局。“五景”即华山风景区、柳埠古迹旅游区、仲宫绣川山水旅游景区、温泉度假旅游景区和东龙洞探幽旅游景区。“两线”即仲宫—柳埠—锦绣川水库山水旅游专线,华山公园—万亩荷塘—桃园温泉—鸭旺口温泉—辛弃疾故居—东龙洞寻古、探幽、疗养旅游专线。
三、济南市历城区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
2000年1月编制完成。规划主要内容是建设省城后花园“十景三线”的旅游大框架。
“十景”即跑马岭景区、四门塔景区、药乡森林公园、蟠龙山森林公园、仲宫赏花区、锦绣川红叶谷、七星台万亩植物园、华山景区、遥墙万亩荷塘、唐王平原森林公园。“三线”即南部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专线,东部龙洞探险、工业园区游览专线,北部黄河风情、田园风光旅游专线。2003年,在规划实施中期,根据全区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将原规划中的“十景”调整为“双十景”,即在原“十大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增加“十大人文景观”,全区形成“双十、三线”旅游发展大格局。“十大人文景观”即神通寺遗址、洪楼广场、幸福柳广场、闵子骞墓、房彦谦墓、辛弃疾纪念馆、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部纪念馆、齐鲁第一石刻大佛、子房洞和鲍叔牙墓。
四、济南市历城区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2005年3月编制完成。规划范围以“双十、三线”旅游大格局所涉及的乡镇为核心区,主要包括仲宫镇、西营镇、柳埠镇、彩石镇、港沟镇、华山镇、遥墙镇、唐王镇和洪家楼城区等;以其他乡镇为辐射区,主要包括王舍人镇、董家镇、孙村镇、郭店镇和大正示范区等。规划按照“念好山水经、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的总体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提出“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将历城旅游建设成为以省城后花园为品牌,以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和民俗体验为主体,以农家乐游为亮点,以现代工业旅游为补充,融生态化、个性化和专题化为一体,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目的地。规划期内将旅游业培育成历城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力争到2010年,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人民币。同时,对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旅游线路做出全面规划,并对区域分工与协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具体措施。
第二节旅游商品开发
1986年起,辖区内相继开发出农产品杂粮、天然香料、特产名吃等旅游产品。1990年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商品开发逐渐形成产业化。1994年,济南华鲁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创立“华鲁”和“柳埠绿”两个品牌。1996年,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产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1997年,济南大三惠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产品以饴糖、香酥煎饼等山东特产食品为主。2005年,在“泉城杯”第二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和济南市首届旅游商品展示暨旅游文化博览会上,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的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获旅游工艺品类一等奖,济南历城区食品研究所、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济南华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旅游系列食品获得食品土特产品类一等奖。
第三节 旅游市场开发
2000年前,历城区旅游市场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开发主体为各旅行社。2000年11月,区政府邀请中央、省、市各大新闻媒体参加,在区会议中心召开“发展历城旅游业,建设省城后花园”的新闻发布会,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推介。此后,区政府将旅游市场开发纳入正常工作范围。2001年,区旅游局分别参加省、市旅游局组织的“山东人游泉城”赴17个地、市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和“济南人游泉城”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并在每年的两个“旅游黄金周”到来之前,组织各景点进行广场推介活动。2002年,区旅游局在全省首创旅游宣传大蓬车的宣传方式,先后两次组织景区(点)到烟台、潍坊、泰安、济宁、聊城、德州、枣庄、临沂等省内各地、市进行巡回宣传,与3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组团协议,并得到13个地、市的回访。2004年,区旅游局承办首届“荷花节”及旅游推介会、历城区旅游暨绿色农产品展示会。同年,在《济南时报》和市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我喜爱的泉城十大旅游景区”评选活动中,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红叶谷风景区、九顶塔民族风情园获“泉城十大旅游景区”称号。2005年11月,区政府举办的“魅力历城·文化旅游年”活动,被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
第四节旅游线路开发
1992年3月,制定并实施南部山区“两点带三川”、东北部地区“两点两线”的旅游开发战略。南部山区以四门塔、锦绣川大佛为主要旅游景点,以锦绣、锦阳、锦云三川自然山水和名胜古迹为依托,开发形成4条旅游线路:仲宫卧虎山水库—四门塔—跑马岭;伸宫卧虎山水库—四门塔—九顶塔—黄巢水库;仲宫卧虎山水库—绣川大佛—锦绣川水库;仲宫卧虎山水库—子房洞。东部地区以东龙洞为主要旅游点,形成一条洪家楼—东龙洞—云台寺—淌豆寺—乡义寺—房彦谦墓—鲍叔牙墓的旅游线路;北部地区以遥墙温泉为主要旅游点,形成一条洪家楼—黄河大桥—华山—华阳宫—万亩荷花园—遥墙温泉—辛弃疾故里—唐王渔场的旅游线路。
1996年4月,按照旅游业“九五”发展规划开发出“五景两线”旅游线路,以华山风景区、柳埠古迹旅游区、仲宫绣川山水旅游景区、温泉度假旅游景区、东龙洞探幽旅游景区为连接点,形成仲宫—柳埠—锦绣川水库山水旅游专线,华山公园—万亩荷塘—桃园温泉游泳池—鸭旺口温泉区—辛弃疾故居—东龙洞寻古探幽疗养旅游专线。
2000年8月,按照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利用全区的十大景观开发出3条旅游线路:仲宫(南泉寺、万亩梨园)—锦绣川(大佛、红叶谷、水库)—西营(七星台万亩植物园、西营山水)—柳埠(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四门塔、黄巢水库)—高而(药乡森林公园、子房洞)—仲宫(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部纪念馆、卧虎山水库、水上酒家)南部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专线,港沟(临港经济开发区南区、东龙洞佛隐
寺、神泉寺)—彩石(房彦谦墓、蟠龙山森林公园、狼猫山水库、万亩桃园)—大正工业园区—王舍人(工业北路、幸福柳广场、鲍叔牙墓)东部龙洞探险、工业园区游览专线,华山(华山风景区)—遥墙(万亩荷塘、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温泉、辛弃疾纪念馆)—唐王(白云湖、唐王平原森林公园)—董家(大棚经济采摘区)—郭店辅城—洪楼广场—闵子骞墓—北部黄河风情—田园风光旅游专线。
四、一日游、二日游、滑雪游、工业游专线 开发
2003年9月,开发出两条一日游专线:仲宫锦阳川门牙农家乐景区—柳埠九顶塔—四门塔—跑马岭一日游;华山华阳宫—遥墙辛弃疾纪念馆—唐王渔场一日游。
2004年4月,开发出三条一日游专线、一条二日游专线:仲宫波萝峪景区—高而锦云川乐园—药乡森林公园一日游;仲宫波罗峪景区—锦绣川红叶谷—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一日游;洪家楼教堂—港沟东龙洞—彩石蟠龙山景区一日游;仲宫波萝峪景区—锦阳川门牙农家乐景区—柳埠九顶塔—槲树湾—四门塔—山青世界—水帘峡景区二日游。
2005年12月,开发出一条滑雪游专线、一条工业游专线:伸宫金象山滑雪场—卧虎山滑雪场—柳埠九顶塔滑雪场滑雪游专线;洪楼广场—轻骑集团—力诺集团—小鸭集团—济南炼油厂—济钢集团—将军集团工业旅游专线。
2007年10月,开发出仲宫波罗峪景区—金象山滑雪场—红叶谷景区—九如山生态旅游区—西营农家乐二日游专线。
第三章旅游服务
第一节旅行社
1985年后,历城旅游业逐渐升温。1992年1月7日,为适应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济南市历城旅游服务中心成立,成为区内第一家旅游综合服务机构。5月,旅游服务中心成立历城旅行社,同年7月更名为济南假日旅行社。1994年起,旅行社得到快速发展,山东神州旅行社、山东立达旅行社、济南园丁旅行社等相继成立,同时多个连锁旅行社在辖区内设立分支机构。1996年3月,济南假日旅行社注销。2000年后,山东济南齐鲁风情旅行社、山东假日之旅旅行社等落户辖区。2002年后,济南市历城旅游公司基本停止经营。2006年5月20日,全市首家村级旅游服务中心——济南艾家旅游服务中心在仲富镇艾家村揭牌成立。2007年年末,全区共有旅行社21家,导游117人,年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5亿元。
第二节 旅游宾馆饭店
1992年,由台商投资175万美元,按三星级标准兴办的宝岛大饭店建成开业,是全区首家台商独资经营的酒店。宝岛大饭店拥有标准间、单人间等115间,有能够容纳300人共同就餐的餐厅,是一处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高标准酒店。1993年,被市旅游局评为旅游涉外定点饭店。1997年9月,隶属于山东航空集团公司的济南丹顶鹤大酒店开业,是济南国际机场区域内唯一一家三星级旅游空港酒店。截至2004年12月,全区共有旅游定点饭店40家,其中旅游涉外饭店21家。2005年,国家旅游局取消旅游定点单位及旅游涉外饭店的评定与挂牌。2007年,辖区内有二星级饭店9家、三星级饭店7家。
第三节 农家乐
1998年后,随着区境内“十景三线”旅游大格局的逐步形成,游客大量增加,南部山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城后花园”,农家乐饭店应运而生。2004年,区政府发布《关于南部山区“十村百户”农家乐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在南部山区7个乡镇扶植农家乐的发展。实施意见规定:对建设农家乐旅游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城建部门免收或减收相关费用;对新从事农家乐旅游经营的业户,自营业之日起,第一年相关费用免收,所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额返还;第二年相关费用减半收取,所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返还50%;第三年起纳入正常管理。区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对验收合格的农家乐示范户给予奖励;对验收合格的标兵经营业户,每户由区政府补助3000元,镇政府补助2000元。农家乐示范工程的实施,使农家乐旅游成为历城旅游业的新亮点,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形成了休闲、养生、垂钓、游艺、写生、度假、美食、民俗、体验、田园农家乐等“魅力农家”十大特色品牌。年末,南部山区有农家乐经营业户321家,从业人员3826人,全年接待游客91.2万人次,综合经济收入2368万元。2005年7月30日,区政府在门牙风景区举办“农家乐之夜”焰火晚会暨旅游推介会。10月1日,历城区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美食节暨“水上酒家”杯农家乐招牌菜大赛在卧虎山水库水上酒家举行。2006年国庆长假期间,农家乐旅游共接待游客69.9万人次,实现综合经济收入2436万元。2007年年底,历城南部山区农家乐经营户发展到508户,从业人员3100人,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综合经济收入8000万元。
第四章旅游管理
第一节行业管理
一、旅游景区质量与等级评定
1999年,国家旅游局颁布《旅游景区质量与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区旅游局将旅游景区质量与等级评定纳入行业管理范围。200 1年,区旅游局对照标准对辖区内的景区进行督促指导,协助景区完善有关资料,制定整改措施,强化景区旅游接待中心的建设,实施旅游厕所改造工程,使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和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达到了AAAA级景区标准,并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
二、星级酒店评定
1993年,辖区内的宝岛大饭店、乔治大酒店、格兰大酒店、香贝尔大酒店被评为旅游涉外酒店。1998—2007年,先后有丹顶鹤大酒店、富华饭店、济钢宾馆、学人大厦被评为三星级酒店。2001年,历城宾馆、射击俱乐部、袁洪峪度假村、济南机场宾馆、富乔大酒店被评为二星级旅游酒店。2003年3月起,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星级饭店访查规范》,加强对星级饭店的管理。2007年下半年,为迎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召开,市旅游局将二星级以下星级饭店的评定和管理权限下放到区(县)旅游局。区旅游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星级饭店的提升改造工作,使10家酒店达到星级标准。其中,微山湖鱼馆、华滨环联大酒店、天雨宾馆被评为三星级酒店,金象山商务会所、鸿腾福乐聚大酒店、华府大饭店、七里河生态旅游度假村、兴泉商务大酒店、兴泉花园商务大酒店、山青世界酒店被评为二星级酒店。
三、农家乐评定
2003年之前,农家乐建设管理处于无序状态。2003年7月,区委、区政府成立南部生态经济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并设立南控办公室,加强南部山区的开发建设管理。2004年,为保证“十村百户”农家乐示范工程实施,确保农家乐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区旅游局制定发布《历城区农家乐行业管理标准》。2005年开始,由区旅游局牵头,对农家乐经营户登记备案,实施挂牌动态管理,规范农家乐旅游的经营行为,提升农家乐的经营水平。对申请达标验收的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进行集中检查,符合行业管理标准的颁发“农家乐示范户”标牌,对设施配套齐全、服务质量高的典型户颁发“农家乐标兵户”标牌。2007年,西营镇成立全市第一个农家乐协会。
第二节质量管理
2003年前,历城区旅游业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由区旅游局行业管理科负责。2003年4月,区政府发布《济南市历城区旅游行业管理暂行规定》。5月,区旅游局增设旅游质量监督管理科(挂区旅游投诉中心牌子),全区旅游市场的质量监督管理、旅游投诉的调查取证处理工作逐步
正规。是年,有3名工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行政执法证,受理游客投诉案件6起,结案处理率100%。2005年6月,成立济南市历城区旅游执法监察大队,建立起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AB角、限时办结、协查协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完善了各类行政执法文书。2007年4月,区物价局、旅游局联合开展“价格服务进景区”活动。6月—7月,开展全区旅游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对辖区内旅游景区、农家乐(含经旅游局挂牌的农家乐经营户和未挂牌的农家小餐馆、农家院等)、星级酒店、原旅游定点饭店、原涉外酒店、商务酒店、商务会所、度假村、培训中心、旅游购物商店及各种与旅游有关的600多家餐饮娱乐单位进行全面摸底,完善档案,从管理、经营、卫生、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下达整改通知书62份,取缔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家小餐馆4家。是年,5名工作人员取得行政执法证,持证人员达到8人。截至2007年年底,在各景区、农家乐、星级酒店设置旅游咨询、投诉电话牌60余块;在泉城广场、洪楼广场开展“诚信旅游、合法维权”宣传咨询活动5次,发放“诚信旅游、合法维权”及“旅游小贴士”宣传材料2万余份;配合市旅游局评选辖区内“旅游行业诚信单位”15家;受理游客和旅游从业单位投诉40起,涉及景区、旅行社等旅游行业单位31个,结案处理率100%,为游客挽回损失15814元;协助市旅游局查处了辖区内的4家外地旅行社驻济办事处非法开展组团业务的行为。
第三节 安全管理
2000年前,全区旅游行业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对辖区内的旅游涉外酒店、星级饭店开展不定期安全检查和专项检查,排查隐患,保障安全。此后,随着全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建设步伐加快,安全管理工作侧重点转向旅游景区。2001年,区旅游局对红叶谷景区进行了开业前的安全专项检查。2002年,区旅游局制订《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现安全生产年目标的实施方案》,与辖区内的旅行社、景区、旅游涉外酒店和星级饭店共28家行业单位签订安全责任状。同时,按照“法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开始在全区建立旅游安全预防机制。2003年,组织开展旅游交通安全、景区游览设施安全、旅游治安及卫生安全检查。4月—6月防控“非典”期间,区旅游局制订实施《历城区旅游系统预防控制“非典”应急预案》《首见报告制度》《情况报告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同年“五一”黄金周前,区政府办、旅游局、建委、国土、工商、卫生、物价、公安、消防、林业、安监、质监、环保、水务、文化、交通、公路、广电、报社19个区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辖区内旅游景区、部分农家乐进行联合执法检查。2004年,在全区旅游行业开展“安全质量年”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对辖区内景点安全情况、旅游资源开发情况和重点地区的管理情况,进行了11次综合检查和16次单项检查,对旅行社抽查5次,对宾馆酒店抽查3次。2006年,区旅游局制订实施《历城区黄金周旅游公众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4月24日—27日,组织21个执法部门分4个组,重点检查仲宫、柳埠、港沟、彩石、西营5个镶的4个水库、17个景区,103线、518线、327线、港西路、彩西路等道路周边的建设项目,以及出租客运车辆管理、“红蓝绿”三线占压、食品卫生安全、污水排放环境污染、消防森林防火、乱挖山体、广告牌匾乱贴乱设、景区设施安全、旅游市场管理等10个方面的问题。共查处占压“红蓝绿”三线问题53处、面积近1万平方米,违章建设工程76处、18万平方米,违规餐饮、服务业户36家(当场取缔10家),不按规定排放污水业户55家,消防隐患34处,乱挖山体工程3处,乱贴乱设广告牌匾63处,不符合旅游市场管理及价格管理规定的经营业户40余家,共下达整改指令书或现场责令整改400份次。截至2007年年底,全区未发生旅游安全重大事故。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