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业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97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工业企业
分类号: F425
页数: 11
页码: 261-271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6—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工业企业 历城区

内容

第一节 企业布局
  1986年,全县工业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格局,孙村、仲宫、十六里河、党家庄4个镇工业企业较为集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区委、区政府根据历城区地处城郊和资源分布特点,实施集中发展“两带一区”的战略。“两带”,即“经济主导产业带”和“资源开发产业带”。“经济主导产业带”东起孙村镇山东大正集团,沿胶济铁路、济微公路西至党家庄镇。该产业带依托济南铸造材料实业总公司、济南新华纸业总公司、历城水泥厂、济南通讯电缆厂、济南汽车制造总厂车厢厂等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培植一批大规模、高技术、外向型的企业集团。“资源开发产业带”南起柳埠镇,沿省道002线向北,经东南外环路和黄河大桥,北至靳家乡,向东北延伸至唐王镇。该产业带以济南柳埠红花岗石公司、济南酿酒厂等重点企业为依托,突出发展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一区”,即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以发展工业品加工出口为主要目标,构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外向型经济示范区,重点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无污染的高科技企业,包括医药、电子、机械、化工、食品加工、旅游产品等行业门类。
  2000年,区委、区政府调整经济发展布局,实施“一带两区”战略。“一带”,即在辖区东部、北部的港沟、郭店、王舍人、彩石、遥墙、唐王、董家等乡镇形成东部产业带;“两区”,即以洪家楼城区为中心、辐射华山镇和王舍人镇的区域内建设“中心商贸区”,在南部山区的柳埠、仲宫、西营、锦绣川、高而和彩石、港沟的部分区域建设“南部生态经济区”。2001年后,随着政区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以及南部山区控制发展工业,历城工业企业在布局上更加集中至东部产业带。至2007年,已形成“一区五基地”发展新格局。“一区”,即以采埃孚商用车转向机(山东)有限公司、莱钢集团济南钢结构公司、山东富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先进制造业企业为主的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五基地”,即围绕济钢集团、济南庚辰钢铁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的钢铁加工物流基地,以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力诺光伏高科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以太阳能利用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及由济南华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济南力鲁特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华河纸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聚集的华山镇,济南宝世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中德设备有限公司、济南高新华能气动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聚集的王舍人镇,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济南鲍德翼板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聚集的董家镇3个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基地。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6个,主要集中在王舍人、华山、港沟、董家等镇。
  第二节 企业规模
  一、区直企业
  1986年,全县有县直企业13个,固定资产总值3256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95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7.5%;实现利税943万元,占全县工业实现利税的49.4%。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个,分别是历城铁厂、历城煤矿、历城酒厂、历城水泥厂、历城砖瓦一厂、历城砖瓦二厂、伸宫粮食加工厂和郭店粮食加工厂;集体所有制企业4个,分别是历城县纺织机械厂、历城县服装厂、华联服装厂和历城县磷肥厂;中外合资企业1个,东港实业公司。是年,历城县纺织机械厂与济南第一机床厂联营,更名为济南第二纺织机械厂(后被民营企业兼并)。同年,历城砖瓦一厂转产成立济南第八棉纺织厂。1987年,历城煤矿由于继续开采难度大,转产改建为历城造纸厂。1988年10月,历城服装厂场地被东港实业公司租用,华联服装厂注销。1989年9月,历城服装厂变卖设备,人、财、物全部被东港实业公司接收。是年,区工业供销公司与香港锦华隆公司合资成立济南鲁兴隆纸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0万美元。1991年,郭店粮食加工厂、仲宫粮食加工厂(区粮食局下属企业)分别变更为历城区第二、第三面粉厂,历城酒厂更名为济南酿酒厂。1992年,区经济技术协作总公司与新加坡福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济南历泰电子产品有限公司,总投资240万元。历城铁厂更名为济南铸造材料实业总公司,次年晋升为国家大型(一)类企业。至1993年,历城造纸厂先后兼并了济南卫生纸厂、唐王造纸厂、历城区造纸厂3个镇办造纸厂,租赁了宁阳县东庄乡造纸厂,组建成立济南新华纸业总公司,并晋升为国家中型(二)类企业。12月,济南第八棉纺织厂破产。1994年,历城水泥厂整体收购济南第八棉纺织厂,在其原址与齐鲁制药厂合资新建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1995年,济南新华纸业总公司更名为济南市历城区造纸集团总公司。1996年,东港实业公司更名为济南东港安全印务有限公司,济南酿酒厂晋升为国家大型(二)类企业。1997年12月,因环保要求、资不抵债等原因,经区法院批准,济南市历城区造纸集团总公司破产。1999年7月,济南酿酒厂改制为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保留济南酿酒厂名称。2000年,历城磷肥厂因区划调整划归市中区,历城区第三面粉厂停产,历城水泥厂改制为济南盘龙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济南鲁兴隆纸制品有限公司因建设海蔚广场占用生产经营场地停业。2002年11月18日,经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济南东港安全印务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济南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济南历泰电子产品有限公司停业。2004年,第二面粉厂重组改制为济南金粮面粉有限公司。按照省环境保护规划和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要求,济南盘龙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停产关闭。2007年3月2日,济南东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区属第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全区有济南庚辰钢铁有限公司、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济南东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合资)、济南珍珠造型材料有限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合资)6家区属企业(企业的生产、销售、人事完全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固定资产32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4.44亿元,利润1.34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5.1%和2.2%。
  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
  1986年,全县有乡镇工业企业5866个,其中,乡镇、村以上企业1726个(乡镇直115个),个体私营企业4140个,从业人员5.7万人;当年完成工业产值21480万元,其中,乡镇直工业完成7015万元,村办工业完成10510万元。同年7月,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试行规定》,推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1992年12月,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村办企业年”活动的意见》,要求在“村办企业年”活动中,必须放宽政策、加强领导、大跨度开展横向联合活动,以工业为主体,以第三产业和商品农业为重点,大上村办企业,加速农村企业化进程。1994年,区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企业。是年,全区净增私营企业610个,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7209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完成税收2000余万元。同年,济南通讯电缆厂等5个企业被农业部评为“全国1000家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1995年,济南市镁碳砖厂等5个企业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最大经营规模乡镇企业”。截至1995年,全区新增乡镇企业19646个,从业人员增加12.8万人,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6%以上;有27个企业进入全国大中型乡镇企业行列,其中大型企业8个,占全市县、区乡镇大型企业的50%;有山东大正集团有限公司等5个省级企业集团,济南玉函集团等11个市级企业集团。年末,全区共有乡镇企业25512个,其中乡镇、村企业3334个,从业人员18.5万人。全年完成产值67.6亿元,实现利润1.6亿元。1995年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管理差、产品技术水平低、市场开发能力弱等内部固有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乡镇企业起步阶段的机制、政策、市场环境等优势日渐丧失,导致大批企业亏损关停,乡镇企业进入转轨阶段。1996—1997年,按照“抓大放小”的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目的,重点对乡镇企业集团进行公司制改组。1998—2000年,在以“公退民进”为重点的第二轮改制中,通过兼并、破产、出售、联营、股份制等方式,实现了乡镇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转型。至2001年年底,乡镇企业基本改制为私营企业。2007年,全区共有私营工业企业315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5个,当年实现总产值128亿元,增加值47.6亿元,利税13.9亿元,利润8.1亿元。
  三、驻区企业
  1986年,辖区内有山东水泥试验厂、大丘山石料厂、济南重型机械厂等市及市属以上工业企业。1987年5月,市及市属以上企业集中的王舍人、华山、洪家楼3个镇划入历城区。2004年国家实行属地统计后,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将军烟草集团济南卷烟厂等22个市及市属以上企业纳入历城区统计。2007年,纳入历城区统计的企业共有29个,其中中央企业2个;共有职工65411人,当年实现销售收入582亿元,利税60亿元。
  第三节 企业管理
  一、行政管理
  1986年,县直属企业归口各部门管理,企业人员、资金、生产、供销全部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调配,企业只负责生产,职工实行档案工资,分配吃“大锅饭”。乡镇企业由县乡镇企业局、乡镇政府管理,主要管理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实施,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审批、申报,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等。1988年,随着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广泛实行,企业用人权、生产经营权、工资分配权基本下放到企业。1992年,区直有关部门依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赋予企业的14项经营自主权对照检查放权情况,制定转变职能、搞好服务的具体措施,改善了企业走向市场的外部环境。至2001年底,全区企业改制工作基本结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各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转变为: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发展经济和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参与全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及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工作;监测分析全区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组织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全区工业生产调度、安全生产监管、电力行政管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企业发展、技术改造和创新等工作,对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实施宏观管理和指导。
  二、企业内部管理
  1986年,在全县企业开展“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活动,广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QC)工作。在县直企业中,结合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优化劳动组合。县经委多次组织企业领导赴邯郸、海南、胶东等地考察学习,举办厂长(经理)、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企业干部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共培训1200人次。同年5月,在济南雪松冷冻设备厂进行企业整顿试点,建立起比较完善、系统的管理体系。6月初,在该厂召开全县乡镇企业管理现场会,推广其管理经验,企业整顿工作全面铺开。1988年年初,全区乡镇企业开展“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活动,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年,全区有120个乡镇企业通过了企业整顿验收。1989年1月,贯彻农业部颁布的《乡镇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试行办法》,提出乡镇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7项具体考核要求,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定额管理工作、信息工作及规章制度、基础教育和班组建设,并对考核内容做出具体明确的量化细化标准。1989—1991年,先后开展“企业管理年”“产品质量效益年”“市场效益年”等活动,建立和完善企业现场管理制度及其他各项规章制度,12个企业被市政府授予“市级先进企业”称号,济南通讯电缆厂、济南市镁碳砖厂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济南市镁碳砖厂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系统先进企业”称号。至1995年,有160个企业达到农业部考核合格以上标准,其中济南汽车制造总厂车厢厂等50个企业达到一级标准。
  1990年起,全区乡镇企业主要应用ABC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市场预测、经营决策、价值工程等管理方法,进行企业现代化管理。1990—1995年,连续举办6届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与QC(质量管理)成果发布会,共发布(发表)成果(论文)100余项(篇),推荐市级管理现代化成果(论文)20余项(篇)、市级QC成果30余个,取得管理效益6000万元。
  1991年,对区直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年底全部通过考核验收。1993年起,以“三改一加强”(改组、改造、改制,加强企业管理)为主线,坚持“三改联动”(改组、改造、改制同时进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使区直企业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济南铸造材料实业总公司、济南含章印务有限公司晋升为国家大型(一)类企业,济南新华纸业总公司、济南酿酒厂、历城水泥厂等晋升为国家中型(二)类企业。在区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先后成立济南铸材集团总公司和济南新华纸业集团总公司。加强对亏损企业的内部管理,及时调整和充实企业领导班子,实行各级领导责任制,采取领导干部包企业等措施,扭转了困难企业被动局面。到1995年底,区直企业中亏损企业的扭亏幅度在全市同行业名列前茅。
  1993—1995年,在全区乡镇企业中开展“管理效益年”和“村办企业年”活动。认真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法,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推行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进一步挖掘资金潜力,加快资金周转;通过现场管理,加强乡镇企业的工艺纪律和劳动纪律,改善生产秩序。1996年起,围绕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开展“以人为本、降低成本”管理活动,企业管理效益逐年提高。是年,全区获市级表彰的管理创新成果18项、省级表彰的2项,15个企业获市级企业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在全市“企业管理状态评价”工作中,获得A类和B类的企业各有2个。至2001年,有13人次分别获得省、市优秀企业家称号。
  1999年,开展“比质比价采购”工作,在区直企业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比质比价采购”体系和“验收程序”,明显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原材物料的质量,缩短了企业采购时间。是年,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节支800多万元,济南庚辰钢铁有限公司节支2000多万元。同时,继续深入开展“三改一加强”工作。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济南东港安全印务有限公司、济南含章印务有限公司通过ISO9000认证,齐鲁安替比奥制药有限公司、济南古塔兽药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GMP体系认证。
  第四节 企业选介
  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工业北路21号。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逐步形成中板、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等现代化生产线,建设ERP、MES、SPC、OA、能源管控中心等管理信息系统,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先后通过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国际认证,并在全国冶金行业率先实现三体系整合和营销服务体系认证,计量管理通过ISO10012认证。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中心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有中板、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种板比例超过80%,锅炉容器钢板、高强度建筑结构用中厚钢板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造船用钢板、碳结中板、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锅炉容器钢板和球墨铸铁管等主导产品获得冶金产品“金杯奖”。2007年,有在岗职工3.8万人,生产钢1212万吨、钢材114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72亿元、利税60.9亿元、利润30.1亿元,出口创汇8.1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7.2亿美元。
  济南庚辰钢铁有限公司位于郭店镇。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68年的历城铁厂,1984年被国家计委、经贸委确定为铸造材料专业化生产厂。1993年,更名为济南铸造材料实业总公司,次年晋升为国家大型(一)类企业。1995年,组建为济南铸材集团总公司。1996年8月,变更为济南铸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2月,更名为济南铸材实业有限公司。2000年,由部分职工成立济南庚辰钢铁有限公司。2005年,济南铸材实业有限公司破产终结后,全部职工整体转入济南庚辰钢铁有限公司。济南庚辰钢铁有限公司是球墨铸铁的专业化生产企业,济南市50强、历城区10强企业。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注册资本7399万元。公司主要生产球墨铸铁、覆膜砂、树脂、铸件等产品,其中球墨铸铁产品以低硫、低磷著称,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年产球墨铸铁100万吨、覆膜砂3万吨、酚醛树脂4000吨、铸件1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出口创汇达6000万美元以上。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成为全市县域经济中首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全国同行业产量最大的球墨铸铁生产企业。2007年,有在岗职工2263人,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仲宫镇。山东省粮食酒重点生产企业。公司酒文化底蕴深厚,酿酒历史可追溯到明崇祯年间,1958年收为国有。主导产品“趵突泉特酿”,沿用已有370余年酿酒历史的仲宫白酒传统五粮酿制技艺,利用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源头之优质矿泉水精工酿造而成,1993年被评为“中国公认名牌”,1994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济南市佳宾酒”和“济南市市酒”。1999年7月,济南酿酒厂改制为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下设2个控股子公司,分别为济南趵突泉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济南泉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产品涉及白酒、印刷、食品包装等领域,年产商品白酒10000吨。被国家统计局列入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中国500家最大饮料制造企业。“趵突泉特酿”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2004年推出的54度“趵突泉芝麻香”型白酒,在第三届苏鲁豫皖白酒峰会上获“风格金奖”,成为芝麻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的旗帜性代表。2005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山东省白酒行业的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趵突泉”产品通过山东省第一批“山东老字号”的认定。年末,有在岗职工900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
  济南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大北路23号。1985年,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大涧沟东村、北京“四通”公司、香港喜多来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东港实业公司。1996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为济南东港安全印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62万美元。2002年11月18日,经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依法整体变更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济南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2007年3月2日,东港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2.8亿元。公司是集安全票证印刷、防伪印刷、标签印刷、数据处理、数码印刷、彩色印刷、试卷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印刷企业集团,在国内票据印刷行业居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市级技术中心和山东省名牌产品“东港”牌信息记录纸。2007年,有在岗职工640人,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位于经十东
  路8168号。由中国力诺集团与德国Paradigma公司合资兴办,2001年7月4日成立,注册资金60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产品涉及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领域,是集科研、生产、销售、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高科技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热水器、中高温CPC集热器、高效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及太阳能采暖、制冷系统等,具有年产100万台普通太阳能热水器和2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生产能力。“力诺瑞特”牌太阳能热水器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力诺瑞特”牌家用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2007年,有在岗职工923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260余人,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
  采埃孚商用车转向机(山东)有限公司位于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欧洲工业园内。2005年10月,由世界500强企业德国ZF集团和中国重汽集团投资成立。先期投资1.4亿元,注册资本8410.75万人民币,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公司主要产品为世界最先进的商用车动力转向机,相关产品和零部件的开发,工程应用、生产、装配、试验和销售;以及前述及相关产品的贸易和售后服务。2006年11月8日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商用车转向机18万套。当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技术企业、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有在岗职工130人,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利税4316万元。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