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河道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95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河道治理
分类号: F426.9
页数: 2
页码: 239-240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6—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境内河道治理发展情况。
关键词: 水利经济 河道治理 历城区

内容

第一节 小清河治理
  小清河历城段自前进桥至章丘界,全长33.8公里。1996年11月26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小清河干流治理工程动员大会。干流(历城段)设计防洪标准为砌石河段50年一遇,土方河段20年一遇,沿河农田排涝标准5年一遇。其中,上游砌石护岸河段长4.9公里,下游土方河段长28.9公里。动用土方756.34万立方米,浆砌石16.09万立方米;清运拆迁房屋垃圾52万立方米;永久性占地面积465.7公顷;新、改建建筑物218座。工程于1997年汛前完成,总投资3.8亿元,总工日144.3万个。2007年11月,济南市再次实施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西起槐荫区睦里庄闸,东至历城区巨野河入口,长约46公里。横向治理范围按规划六线控制,总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工程包括防洪除涝、城市排水、截污治污、道路桥梁、管线复建、河道补水、景观营造及两岸城市开发建设等,征用、收储土地面积约404.5公顷。2007年12月29日,历城区小清河整治工程拆迁动员大会在华山镇政府召开,成立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小清河综合整治工程历城段正式开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由30米拓宽至70米~100米,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南岸建设滨河观光路,北岸建设双向六车道清河北路;新建污水管网、污水倒虹、排水沟渠截污井,全部封堵污水直排口;新建电力、自来水等9种管线;对小清河沿线进行高标准绿化,新建绿地面积200余公顷,形成开放式滨河公园;对小清河周边区域实施开发,建设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产业聚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滨河新区。一期工程历城段西起华山镇前进桥下游400米,东至济青高速孟家立交桥,总长7.5公里,共7个施工标段,涉及全福街道办事处、华山镇(9个村)及王舍人镇(4个村)。
  第二节 “三川”河道治理
  1998年11月—1999年6月,实施锦阳川河道治理工程。工程位于仲宫及柳埠镇,是济南野生动物世界配套工程,集防洪、灌溉、补源、交通、绿化、旅游治理于一体。自柳埠镇柳中大桥至仲宫镇并渡口桥,全长10公里,主要实施河道防护、河道清淤筑路、拦河灌溉等工程,总投资2973万元,动用土石方115万立方米。河道防护工程为修建高标准浆砌石护岸,总长16公里,砌石总量10万立方米。护岸型式有3种,分别为重力式挡土墙,长度230米;仰斜式挡土墙,长度12270米;护坡式护岸,长度3500米。共清淤80万立方米,河道平均挖深1.5米,填筑高标准二级公路路基13.8公里。沿河建浆砌石截流拦河坝28座,形成自流灌溉面积200公顷,高效益节水灌溉面积800公顷。河道防洪标准由原来的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左岸10年一遇,右岸20年一遇。
  2001年5月—6月,实施锦绣川河道上、下游河段和锦阳川河道下游河段治理工程。锦阳川河道并渡口桥以下,设计防洪标准右岸20年一遇,左岸10年一遇,最小设计宽度为80米;锦绣川河道仲宫段,以原有河道为基础进行治理,设计防洪标准10年一遇,宽度为60米;锦绣川西营镇河段,设计宽度为30米~50米。工程投工8.8万个,投资560万元。完成河岸护砌9公里,新建拦河坝3道(锦阳川),疏通、拓宽河道4.6公里。挖运土石方15万立方米,水泥砂浆砌石3.5万立方米,浇注混凝土600立方米。
  2002年2月—10月,柳埠镇建设柳埠人工湖橡胶坝工程。工程位于柳埠村南锦阳川河道内,占地面积4.7公顷,其中人工湖水面4.1公顷,设计蓄水量8.5万立方米。拦河坝为橡胶袋—砌石混合坝,坝体长60米,高3米,其中橡胶坝坝袋高为1.5米。
  2005年汛期前,实施“锦阳川沿岸亲水风景区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236万元。新建4座交通桥、1座生产桥、3座橡胶坝、11座拦河坝,维修24座拦河坝,铺设左岸旅游路;建设日处理能力12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1个,河道左岸铺设污水管道;建成沿河绿化带3.8公里,面积2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2个。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