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畜禽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93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畜禽生产
分类号:
F326.375;2
页数:
2
页码:
228-2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1986年至2007年间畜禽生产发展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历城区
畜牧业
畜禽生产
内容
1986年,全县大牲畜存栏2.10万头,其中牛1.13万头、驴0.41万头、马0.32万匹、骡0.22万头;生猪存栏15.12万头;羊存栏3.81万只;家禽存栏134.16万只,其中,鸡127.85万只、鸭3.21万只、鹅3.10万只;家兔存栏7.58万只。同年,境内第一家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济南彭庄养鸡场建成投产,总投资1170万元。该场占地16.8公顷,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设计生产规模:饲养父母代种鸡1万套、商品蛋鸡20万只。鸡场采用吊笼育雏、平网育成、三阶梯产蛋、集中供暖、自动饮水、机械送料、自动照明等现代化饲养方式,配有先进的防疫检测设备;建有年产2万吨饲料加工厂、年处理鸡粪1000吨的复合肥厂和小型养猪场各1个。1993年被济南铸造材料实业总公司兼并。
1986—1988年,王舍人镇水坡村开展青贮氨化饲料喂养奶牛试验,每头奶牛平均每天增产牛奶5公斤左右。1988年,在全区普及奶牛青贮氨化饲料喂养。1989—1991年,孙村镇开展青贮氨化饲料喂养肉牛试验,利木赞肉牛育肥日增重明显高于本地黄牛,成本低于本地黄牛。1991年,全区推广普及秸秆青贮氨化饲料。同年,历城区被农业部畜牧局、全国畜牧兽医总站评为“秸秆青贮氨化工作先进集体”。
1990年,区政府制订《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区)建设实施方案》,投资75万元,建立良种繁育、饲料加工及产后服务体系;区畜牧局先后引进246头以大约克、斯格为主的优良种猪,淘汰全部劣质种猪;在党家庄、遥墙镇建立优良母猪核心群2个、扩繁群5个;建立小型浓缩饲料加工厂,郭店、靳家、遥墙、党家庄等乡镇建立9个预混料加工厂;洪家楼镇、大王乡兽医站建立2家生猪屠宰加工厂。同年10月,历城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区)。1992年10月,全区优良瘦肉型猪覆盖率达83%,配合饲料利用率达到56%,瘦肉型猪基地县(区)项目通过省市有关部门验收。
1996年起,畜牧业开始摆脱传统的家庭饲养方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饲养方向发展,形成猪、鸡、牛、羊、兔等畜禽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桑梓店镇、十六里河镇大涧沟村、王舍人镇冷水沟奶牛小区分别是济南市最大的养牛专业镇、蛋鸡饲养专业村、奶牛专业养殖小区。1997年,王舍人、郭店、董家、孙村等镇分期分批设计建设奶牛、生猪规模饲养小区,由镇、村负责通水、通电、通路,吸引群众到小区投资养殖。区畜牧局与郭店镇政府帮助郭东村建设占地2.6公顷的养猪小区,存栏生猪1万头,年出栏生猪达到2.5万头。
1998年,制定畜牧用地政策,将畜牧用地划归农业用地范畴,以村为单位,划出部分土地作为畜牧小区。洪家楼镇祝旬村建起1处容纳24个养殖户、饲养量达5000头的养猪小区。1999年,董家镇院后村建成30万只蛋鸡生产基地,遥墙镇北郭而村建成大棚养鸡小区。2000年,全区规划建设以近郊乡镇为重点的奶牛养殖基地,以山丘地区为重点的肉牛、肉羊养殖基地,以平原乡镇为重点的蛋鸡、肉鸡和三元杂交猪养殖等6大基地,建有标准饲养殖小区8处、养殖场49处,发展养殖专业村64个、专业户4400户,规模饲养率达75%。
2006年4月27日,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引导鼓励各镇以村为单位规划建设畜禽规模饲养小区,推广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技术。2007年,全区存栏大牲畜6.67万头,其中奶牛3.71万头;存栏生猪28.91万头、羊19.31万只、家禽748.00万只、兔41.01万只;肉、蛋、奶总产量24.4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11.99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1.27%。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