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邮政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8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邮政业务
分类号: F616
页数: 4
页码: 156-1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邮政业务,函件、包件、汇兑、邮政储蓄、报刊发行、集邮、特快专递、邮政代办业务、投递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济南市 历城区 邮政业务

内容

一、函件
  1986年,函件业务主要有信函、明信片、邮简、印刷品及盲人读物等。1987年5月1日,开办有声信函(邮寄信函磁带)收寄业务。同年11月10日,恢复办理快递(件)信函业务。1988年1月1日起,对盲人读物实行免费收寄,挂号函件只收挂号费。同年4月1日,开办国际快递信函
  业务。5月1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1998年7月1日停办)。7月1日开始,推广邮政编码。1990年7月31日,保价信函保价金额上限调整为每件人民币1万元。1991年1月,国际保价信函规定每件限重2000克,保价最高额不得超过人民币2000元。同年7月1日开始,收寄挂号信函贴用条码标签。12月1日,邮政总局首次发售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次年2月开奖,2月20日至6月20日兑奖,其后每年发售一次。同年,开办商业信函业务。1992年7月1日,开办国内邮政电子信函业务。1993年5月29日起,开始收寄寄往台湾的挂号函件。挂函采取各自理赔方式,不相互结算。同年6月1日起,收寄寄往台湾地区的信函和文件资料类特快专递邮件。1994年4月1日起,推广国家标准信封。同年8月8日,增办国际电子信函业务,至1995年年底与24个国家的50多个城市开通电子信函业务。1995年5月,开办中国邮政礼仪(邮资)信函业务。同年7月10日,开办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业务。1999年12月28日,开办邮政限时信函业务,利用电子信函机进行传递。2000年1月1日,邮政快件业务恢复在省内办理。2003年4月1日,停办与日本间国际电子信函业务。2007年年底,国内函件业务开办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保价(险)信函、快递信函、特种挂号信函、有声信函、商业信函、混合信函、电子信函、中国邮政礼仪(邮资)信函、邮政限时信函、邮简、代发广告等。
  二、包件(包裹)
  1986年7月,将包裹分为民用包裹(含纸质品包裹)和商业(品)包裹两类。民用包裹每件重量以5公斤为限,用户专用袋包裹划入商品包裹类。1987年12月10日,开办大件商品包裹业务,每件重量以25公斤为限。1990年7月31日,取销甲类保价包裹和乙类保价包裹的规定,各类包裹全部改为按保价收寄;价值1000元以上的包裹,按贵重包裹收寄;撤销“用户专用袋包裹”业务和“代收货价”业务。1992年,开办台湾快件包裹业务。1995年起,收寄脆弱包裹只限寄往同意接收这类包裹的国家(地区)。同年,国际保价包裹只限与中国互寄这类包裹的国家(地区),保价金额为人民币500元。1996年12月1日,停办商品包裹、纸质品包裹和航空包裹国际业务。2001年8月1日,开办国内快递包裹业务,形成普通、快递、特快专递包裹3种业务。
  三、汇兑
  国内业务1986年,汇兑业务主要有普通汇款和电报汇款两种。1987年7月1日,开办邮政快件汇兑业务。1996年6月1日,每笔汇款最高限额由0.5万元提高为1万元。1999年3月1日,每笔汇款限额提高至5万元。2001年7月26日,开办邮政电子汇兑业务。2002年1月1日,取消“邮政汇款单”,改用计算机网络的方式传递汇款,全面实现电子汇兑。2007年年底,国内电子汇款业务可办理邮局投单汇款、自行通知汇款、入账汇款、加急汇款、实时汇款、二十四小时取款等汇兑业务。2007年,开发汇票15.95万件。
  国际业务1992年7月1日,恢复办理国际邮政汇兑业务,开始与美国、日本通汇。与日本开发汇票用日元,每张汇票最高限额为20万日元。日本开发中国兑付的汇票用美元,每张汇票最高限额2000美元。中国与美国开发和兑付汇票,每张汇票最高限额为7000美元。1993年9月1日,开始与芬兰通汇,每张汇票最高限额为1000美元。1994年1月1日,开通与意大利、比利时、瑞士、巴西通汇业务,每张汇票最高限额为1000美元;开办与日本互换汇票业务,款额改为使用美元。同年3月1日与韩国通汇,11月1日与泰国通汇。1995年1月1日,与新加坡通汇。2000年8月,与巴基斯坦通汇。2003年6月,开通西联国际汇款业务。同年11月,开通国际银邮汇款业务。汇款通达世界19000多个银行。2007年,国际汇款业务可办理实物汇款、银联汇款和西联汇款,汇率实时变化。
  四、邮政储蓄
  1986年5月20日,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邮政收储存款全部缴存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按月存累计日平均余额的2.2‰向邮政局支付手续费。1990年1月1日,收储存款由缴存银行改为转存银行,银行向邮局支付存款利息。1997年,开始“绿卡工程”(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建设。1998年,全区邮政储蓄网点实现联网,并与全国50多个城市的2300多个邮政储蓄网点实现邮政储蓄活期存款通存通取。异地存取款按存取款额的0.5%收取手续费,每笔存取款额最低收费2元。2000年4月1日,按照人民银行要求,邮政储蓄开始实行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度。2001年,实现全国行业内邮政储蓄活期存款异地通存通取。2005年6月,实现邮政储蓄计算机网和电子汇兑系统两网互通,并可跨行交易。2007年年底,区邮政局设有邮政储蓄网点27个,与全国2716个网点实现联网;有邮政储蓄用户31.15万户,期末存储余额72049.66万元。
  五、报刊发行
  1986年,经营方式分为订阅和零售两种,采用窗口收订、上门发行、发行站(员)收订3种订阅方式。各邮政支局均办理报刊发行业务。1990年,报刊发行工作采用计算机作业,并实行微机收订。2007年,发行报刊达10696种,订阅报刊70.74万份,实现收入342.87万元。
  六、集邮
  1983年,县邮政局设立集邮门市部,在各营业网点设立集邮柜台,开办新邮票预订业务,销售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指定的普通邮票和欠资邮票等。1988年,历城集邮协会成立。2007年,全区有集邮协会会员320多人,集邮爱好者近万人,实现集邮收入330.91万元.
  七、特快专递
  国内业务1993年12月,开办特快专递邮件业务。凡信函、文件、资料、物品、商品等,均可作为国内特快专递邮件寄递,分为“定时业务”和“特需业务”两种。邮件体积要求:最小尺寸为长14厘米,宽9厘米;最大尺寸为长不得超过115厘米,长度以外最大横周不超过150厘米。限重每件邮件不得超过15公斤。特快专递邮件收费标准:每件起重200克的收费8元,续重每200克或其零数加收2元。2003年8月30日,调整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资费标准。计费单位由200克调为500克,并对续重部分,由每个计费单位6元,调整为按空间距离分区计费。2007年,完成特快投递文件类23.25万件,物品类2.65万件,收入627.19万元。
  国际业务1987年7月10日始,办理国际特快专递业务,按寄达区域、内件质量和业务种类计费。1991年10月1日,寄递范围为文件资料类、物品类,体积重量以6000立方厘米折合1公斤计算,每件重量不得超过30公斤,特殊情况下可放宽至45公斤。1994年10月,放宽对化工产品的收寄,对非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毒性等化工产品可以收寄,单件重量不得超过10公斤。2005年7月25日,中国(含中国香港地区邮政)、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美国邮政共同推出邮政快件承诺服务,承诺传递时限,逾期退还邮资。
  八、邮政代办业务
  1988年4月1日至9月30日,办理代销国库券业务。1989年7月1日,开办代销保值公债业务。1999年7月28日,代理保险业务。2001年11月16日,开办代收代扣电话费用业务。2002年4月2日,开办特快送汇业务。2003年3月20日,开办邮政电子汇款回执业务;5月12日,开办邮政汇款回音卡业务;6月1日,开办邮政礼仪业务。2005年6月,开办商务汇款业务;8月11日,开办电费代扣(收)业务。
  九、投递
  邮政自开办起,即办理投递邮件业务。邮件投递方式分按窗口投交和按址投递两种。区邮政局根据区位发展的实际,分别设有城市投递段道和乡镇投递段道(全部为自行车段道)。2003年,在城区实现大客户机动车投递。2007年,区政府驻地及乡村邮件投递,以邮电支局为中心,辐射支局辖区的各个行政村庄。全区所有的行政村全部通邮,设立城市投递段道33条(日投二班),农村投递段道81条(日投一班,每周投递6次或7次),投递总里程(单程)3450公里。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