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道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712
颗粒名称: 王老道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904-9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坊乡王老道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经济民生、社会事业、民间艺术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张坊乡 王老道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于张坊乡驻地西北1.5公里处,南边和杨宝庆村相邻,西边距小孙家1公里,西北距王洪九村2公里,东北与孙义斋村相隔1里。该村为王氏家族独姓村,原籍系青州府乐安县北关。元末明初因闹蝗虫之灾,饥饿逃生,始祖三人携老母迁于商邑,卜居城西北安居,历经600多年,传30余世。村名初为岱王庄,后改为王老道村,该村占地90亩,常居50户,218人,耕地300余亩。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大多数青壮年在外打工,经商。
  村政任职
  1955-1957年,王贵昌任合作社社长;1957-1970年,王贵显任大队长、村支书;党支部书记王贵同任职于1973年。
  经济民生
  该村改革开放前就靠种地为生,维持温饱。1980年,村集体购进2台195型水泵,1981年又购进相同型号水泵,1985年,王贵同率先买了一辆时风牌三轮车。1986年,王花田、王花同、王万福等四人都购置了农用小四轮,1994年,王贵星购买了村里第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村里有4辆轿车和拉货大车。2004年王荣唐建猪棚240平方米,每年繁殖200头猪(地点村南),王万智2010年建猪圈300平方米,每年繁殖250头,2008年全村种植核桃树120亩。
  社会事业
  村庄于1981年规划,规划后,大街整齐划一,主路1条,出村路2条,全村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水电齐全,各家各户都通了有线电视、电话。1972年建小学一所,村民王荣同任教,1986年与孙义斋学校合并。在2010年,投资3.6万元,修建了占地半亩的村两委办公室、文化大院,供党员学习和村民农闲时娱乐。2004年,群众用上了自来水。2011年12月饮用黄河水。
  民间艺术
  多年失传的民间鼓子秧歌,1978年恢复举办。花样繁多,有大鼓、小鼓、伞等,前后大鼓两面,铜器齐全。小鼓队16人,花棒鼓队16人,伞队8人,其中花伞4人。
  人物
  王贵春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南征北战,1953年任海南岛三亚物资局局长。
  王红霞 2006年考入建筑大学设计本科,就职于济南市设计院。
  王荣东 1990年山东淄博齐鲁石化电气焊高级技工。
  (王贵同)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贵同
责任者
王贵春
相关人物
王红霞
相关人物
王荣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王老道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