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寨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708
颗粒名称: 孙寨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902-9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坊乡孙寨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民间艺术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张坊乡 孙寨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孙寨村位于张坊乡政府驻地以西三公里处,东靠孔家、老杨,西靠马家、刘庵、丰盛集,南靠王花,南赵,北靠高家、东张,村庄东西走向,形似凹字。据谱书记载,孙氏祖先于明朝建文元年(1399)自登州莱阳县迁入,村名由姓氏而得,全村汉族为主,其中满族、哈尼族各一人。有孙张两姓组成,孙姓占98%,张姓占2%,张姓由20世纪初迁入。1950年后属德平县第四区马家乡管辖。1956年原德平县撤销,该村划入商河县怀仁区,1965年划归张坊公社,后称张坊乡。全村205户,836人,共分五个生产小组,男女劳动力共有486个,耕地1434亩。1953年,在孙浩师、孙甫顺等人的带领下,该村率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年获得大丰收,得到德平县政府的嘉奖,获“先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称号。
  村政任职
  1950年前后孙玉才任村长,1953年孙圃顺任社长,1956年孙法师任党支部书记,1972年孙连基任党支部书记,1985年孙法革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孙培禄任党支部书记,2003年孙法科任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该村地势东高西低缓缓倾斜,村东、西、北各有干沟一条,排灌兼用。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等。有10亩以上规模养猪小区2处,散养户23家,蔬菜大棚3个。全村大部分劳动力出外打工,少数在家种植和养殖,人均总收入为6500元。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达99%以上,村中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到养老金。宅基实行统一规划,房舍排列整齐,全村通电、通自来水,普及有线电视、电话,村中铺设柏油路面。有村级卫生室1处,文化大院1所,阅览室3间,图书5000余册。
  文物古迹 村西有1棵古枣树、村中有1棵古槐树,约种植于明末清初。村东南有土楼据点遗址一处。
  民间艺术
  该村有书法爱好者5名,剪纸艺人1名。逢年过节有闹秧歌的传统,特别是小鼓打得别具风格,上下左右旋转,动作敏捷,气势磅礴。
  人物
  革命烈士:孙培兰 孙清亮
  孙清明 生于1933年,曾任德州地区专员。
  孙玉礼(1906-1934),曾任原德平县二科科长。
  孙连敬(1911-1994),中共地下党员。
  孙法行(1927-1986),聋哑人,识字2000多个,曾在商河县大礼堂表演。
  孙法奎 生于1942年,山东省书法协会会员。
  孙连为 生于1941年,六级木工,在长影制片厂做过道具。
  孙法宗 1916-1999,荣获全国模范民办教师称号。
  马云玲 生于1943年,1961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大学毕业生8人,其中清华毕业生1人,在美国留学;在校生12人。
  (孙永江)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永江
责任者
孙清明
相关人物
孙玉礼
相关人物
孙连敬
相关人物
孙法行
相关人物
孙法奎
相关人物
孙连为
相关人物
孙法宗
相关人物
马云玲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孙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