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703
颗粒名称: 南张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898-8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坊乡南张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文化教育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张坊乡 南张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南张村坐落于张坊乡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东靠骆家村,西靠贾庄镇梁家村,南靠贾庄镇相坊村,北靠树家村。
  据史料记载,明正德年间张姓一家从河北省迁来此处立村,初名小张家,因在乡政府南边,亦称南张家。该村村民均为汉族,有王、骆、亓3个姓氏。该村在新中国成立前隶属黄骆乡,乡公所设在南张家,后隶属于胡集人民公社,再后来隶属于怀仁人民公社,1978年后属张坊人民公社。该村住户90户,居住人口362人,全村耕地470亩。村庄东、南、北均有沟渠环绕,村西南角有占地约50亩左右的水库。村内有东西走向的两条20米宽的大街,村中有20米宽的南北走向大街与两条东西大街相连接,大街与村两头均有4.5米宽水泥预制路相连。
  村政任职
  1947年土改时期,亓丈富任村农会会长,王仁法任农会主任。1955年,骆秀亮创办商河城西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健康大社》任社长,1957年大社解散离职。1958年,王存勇成立人民公社后,任南张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74年离任。1974年,王仁杰任党支部书记,1986年离任。1974年,王育杰任南张村主任(时称大队长),1985年离任。1987年,王德亮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离任,2001-2008年兼村委会主任。1987年,王付责任南张村村主任,1997年离任。1997年,王德祥任南张村村主任至2001年。2008年,王德峰主持村的工作,2011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耕地土壤以白沙土地为主,种植业以玉米、小麦为主,棉花种植面积不大。养殖以猪、牛、羊为主,但存栏量较少。村民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主要收入靠务工费。村内有3台大型农用机械。95%以上家庭都有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及小型耕耘机,全部电气化灌溉,农业收、种、耕耘全部机械化。1976年,骆和善、王德温、王仁杰三人建起了铁丝编织加工厂,属于集体企业。先后购置12马力拖拉机一台,24马力拖拉机一台,大牲畜7头,在当时是名列前茅的先进单位。
  文化教育
  1930年前后,小张家村(今南张家)小学,是商河城西规模较大的一处学校,它聚集了周围十几个村的学生,师资力量强,在当时有一定的名气。到1957年撤销,历时27年左右。1981-2010年间,南张村共有大学毕业生和在校生9人。
  人物
  1935-1954年,小张家(今南张村)王存之是有名的教师,他的学生遍布周围19个村庄。王存德1923年前后就读于清华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陕西蔡家坡铁路中学任教。1958年因政治运动,在河南劳动改造,卒于1960年。
  (王德峰)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德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张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