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洼埃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655
颗粒名称: 后洼埃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858-8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韩庙乡后洼埃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村政任职、村民生活、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韩庙乡 后洼埃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后洼埃村位于韩庙乡政府驻地正西方向1.5公里处,东与西杨村相邻,西与乐陵市郑店镇相邻,南与前洼埃村相连,北与小官庄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783亩,其中耕地面积1603亩,村庄民居占地180亩。2010年,全村共有157户,总人口778人,有孙、李、刘、吴、张、杨、信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孙氏人口最多。据记载,明朝末年信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居住一土埃,周边是洼地,称“信家洼埃村”。据说,小官庄村东南方的信家冢子所在地就是洼埃信氏的地,故称为信家冢子。
  村民经济
  后洼埃村村东为黄土,村南为红土,地形东高西洼,以土质来说东优西劣,形成方形地带。1978年后,经过农田水利建设,村西边有胜利水沟,北边有虾丰沟,农田灌溉条件便利。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2010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200余人,村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
  村政任职
  1938-1956年,孙化安任洼埃村村长。1956-1959年,改为西杨村大社集体领导,张富起任大社书记,谢登元任社长。1959年春,西杨村大社解体,洼埃村分为前洼埃和后洼埃2个自然村。1959-1968年,信永锋任后洼埃村党支部书记。1968-1972年,刘长贤任村主任。1972-1984年,信永锋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信成训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16人。
  村民生活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均纯收入达到400余元。1999年,实行村庄规划,相继疏通3条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2003年,全村通上自来水。2007年,村里安装有线电视线路。2008年,该村建有党员活动办公室,村支部定期于每月的1号、10号、20号在党员活动室召开会议。同时建设了宽16米、长20米的文化广场,广场绿化种植法桐40株、冬青60株,投资2万元安装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完善文化科技服务站建设的配套工程,添置办公桌椅10套、档案橱9个、电脑2台,购置图书2000册,建设了农村书屋。至2010年,全村90%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多平方米。村内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多数家庭已购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人物
  孙化仁男,少年时期加入了河北省的一个剧团,他在剧团认真学习,加上自己的天赋,在戏曲的伴奏、唱腔,舞蹈等方面颇有功力。回到老家后,他开始指导村里的青少年学习戏曲。演唱的曲目有《牧羊卷》《四郎探母》《大破天门阵》等,生旦、净丑行当俱全,受到群众的赞赏。(信明亮)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信明亮
责任者
孙化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后洼埃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