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里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58
颗粒名称: 园里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763-7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集乡园里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庄建设、村民经济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乡 孙集乡 园里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园里村为孙集乡政府驻地,东隔车庙干沟与后坊村相望,南靠王皮村,北与孙集村接壤,西临相家村、张达子村。2013年,全村共有120户,595人,有王、孙、赵、田4个姓氏,均为汉族。据传元末明初,王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种菜园较多,故名园里村。2007年,该村被济南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被孙集乡党委、政府评为“2012年度畜牧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度蔬菜大棚生产先进单位”“2012年度科学发展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61年,王明星任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65年,孙光树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年,赵法贵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孙社员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9月至今,孙甲江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共有党员15名。
  村庄建设
  1992年,村里开始对街道、村民宅基进行统一规划,共规划了四横一纵5条街道。2006年,村两委筹集资金建设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农村书屋、文化大院为一体。2009年,村里通上自来水,村民喝上黄河水。2010年底,全村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配置垃圾箱。2011年,大街上安装路灯,整修村庄填湾12亩,搬迁集贸市场。2012年,硬化大街1760米,并对厕所进行改造,全村120户全部达标。2013年,以园里为中心建立社区,占地23亩,已初具规模。全村所有村民都住上了砖瓦房,且街道两侧已盖起数栋2层小楼。
  村民经济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机械、化肥、农药等条件限制,生产落后。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该村是乡政府驻地,龙白路纵贯南北,东临车庙干沟,南临丰收沟水利条件便利。2002年,济阳王尔富投资110万元,在该村建面粉厂。2004年,成立了一家地毯厂。2010年,村里发展畜牧业,共建畜牧小区10个,肉鸡存栏量6万只,蛋鸡存栏量4万只,生猪存栏量500头,形成产、供、销为一体的畜牧生产格局。同时,该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1998年建立了蔬菜大棚12个,到2013年发展到35个,共计占地150亩,主要以种植西红柿和芹菜为主。村里还设有屠宰、农资、商店、服装店、超市等经营场所。至此,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文教
  新中国成立后,园里村建立了学校。改革开放后,对村小学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整修,2000年,园里小学成为孙集乡中心小学。2009年,孙集中心小学从园里村迁至王皮村,该村的学生便到孙集乡中心小学就读。自恢复高考到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百人。2011年,孙集乡中心幼儿园在园里村修建并投入使用,全村的学龄幼童入学率达到100%。
  (刘鹏)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园里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