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26
颗粒名称: 董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740-7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集乡董家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庄建设、村计民生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乡 孙集乡 董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董家村坐落于孙集乡西部,东与小郭家村接壤,西与许商街道卢坊村毗邻,南临许商街道曹家村,北与许商街道孙家湾村相邻。该村紧靠商展路交通方便,灌溉南临郭家干沟。村庄占地面积100亩,耕地面积700亩,全村共有112户,人口328人,均为董姓,汉族。据谱书载,唐代刘氏先人在此定居,初名粉台子刘家。明末董氏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入,后刘氏绝嗣,故改今名。
  村政任职
  土改时期董孟花任农会主任。成立党支部后,第一任书记董孟花,主任董广森。第二任党支部书记董传彬,主任董广森。第三任党支部书记董孟智,主任董召香。第四任党支部书记董孟胜,主任董光友。该村有党员13人。2004年,该村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党支部”。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86年,安装30干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1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三横两纵5条大街。2005年,修建通村公路,户户通电话、有线电视。2008年,新建村委会办公室1处,设有文化大院、健身广场、党员活动室等,安装了健身器材。2009年,实施村庄绿化,并对村南的沟渠进行拓宽和清淤。2010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聘请保洁员,大街上配置垃圾桶。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2005年,修建完成长100米、宽50米、深10米的水库,解决了耕地浇灌难的问题。该村有建材门市
  2处,固定资产60余万元,花生米加工厂1处,生产资料门市1处,加油站1处,粮食收购点1处,养殖专业户4家,大型联合收割机1台,拖拉机3台,家用汽车25辆。全村均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
  全村各类大专院校学生10余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截止到2013年,退伍军人、现役军共有30多名。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人物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董传信、董传发、董光谣、董广珍等为代表的十几名青年报名参军,其中董广珍部队转业至德州公安局,直到退休。
  (李世河)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世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董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