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陈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12
颗粒名称: 小北陈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729-7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集乡小北陈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庄建设、村计民生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乡 孙集乡 小北陈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小北陈村北靠省道316线,沿省道316线西行6公里可直达县城。东与梁家村相望,西与刘庵村隔316线相望,南与北崔村相邻。村庄占地面积120亩,耕地面积228亩。至2013年,全村共30户,总人口110人。因村内全是陈姓,为区别于南陈村故名小北陈村。
  据村碑记载,元末明初,陈氏由河北枣强迁至此地。
  村政任职
  1949年3月,中共小北陈村党支部成立,陈金斗任书记,陈锋于1959年任大队长。隶属商河县孙集公社。1963年隶属商河县城关公社,陈朝林任村党支部书记,陈朝佐先后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1970年划归商河县牛铺公社,2005年原商河县牛铺乡撤销,隶属商河县孙集乡。2000年,陈佃义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庄建设
  1980年前,村南有一条弯曲的大街,村内无街道,大多数村民住的是土坯房,晚上用煤油灯照明。1990年全村通电。2000年舍弃村南街,在村中开通大街1条。2007年,对村中大街进行硬化。住宅由过去的土坯房逐步变成砖瓦房。2009年,对田里的桥梁和排水沟进行维修和重修,打机井9眼。2010年,全村通黄河水,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至2013年,2000米排水沟全部疏通。
  村计民生
  小北陈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是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新中国成立前,多数村民生活困难,年人均口粮不足100斤,吃不饱穿不暖,1960年人均食粮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2000年,小麦亩产有原来的150公斤达到2013年的500公斤;玉米亩产由原来的200公斤达到2013年的600公斤。人均纯收入2500元,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60余辆,安装固定电话20部,电视机70台,部分农户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2004年后,全村瓦房人住率达100%,各种机动车90余辆,其中轿车1辆、面包车1辆,电脑5台,手机、彩电已基本普及。村里有百货商店1家。
  文教卫生
  1950年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71年,由于村小人少,村内没有学校,适龄儿童只能步行去孙集乡金家村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65%。1984年,村委会筹资在村南空地建学校1所,3个年级,仅有9名学生,四五年级的学生只能去北崔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80%。1996年,全部适龄儿童到张董学区赵集完小入学。2013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1977年建村卫生所,解决了村民看小病的问题,2012年7月,乡政府对村医务室进行升级改造,建房3间,配医护人员1名。
  (刘学兴)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学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小北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