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07
颗粒名称: 南陈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724-7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集乡南陈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庄建设、村计民生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乡 孙集乡 南陈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南陈村位于商河县以东偏南8公里处,商展路以北,东临常家村,西北临崔田村,北临郝家村。全村占地总面积15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0公顷,河沟10公顷,村庄民居占地27公顷。2012年全村200户,人口670人,均为汉族。据记载,明朝洪武年间陈氏家族从河北省武邑一带迁
  此。有陈、杜、王三姓,均为汉族,其中陈氏人口最多。
  村政任职
  1943年抗战时期,建立了南陈村农民协会,由陈金尊任会长。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陈寿星任社长。1958年设生产大队,陈寿星任大队长。1967年“革委会”成立,陈寿星任主任。1969年后建立南陈村党支部,陈凯朝任支书,下设四个小队,一直到1997年。1998-2000年,陈多朝任支书。2001年,陈争朝任支书。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正规的街道,多数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90年正式规划,胡同宽6米,街道宽15米,南北街350米长,东西街道300米长。2001年全村通自来水,2008年喝上了黄河水。2003年大兴水利,加强农田灌溉,修建沟渠2000米,新建桥梁3座,涵洞20个。2005年硬化村中道路,总长2500米。
  村计民生
  1945年前后,村中手工艺兴盛,尤其铁编工艺远涉天津、吉林等地。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基本靠天吃饭,粮食亩产不足70公斤。1958年有所好转,人均粮食14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00元左右。1980年后,分地到户。2000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左右。多数百姓住上了砖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400余辆,固定电话十多部,电视机200余台,村民购置了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全村砖瓦结构住房达92%以上,无一座危房,有二层居民楼2座。轿车15辆,面包车30辆,大型收割机10辆,载重汽车4辆,大型混凝土罐装车4辆,电脑50多台,彩电及通讯工具已基本普及。至2012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200余人,年收入300余万元。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700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元。
  文教卫生
  194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7%。1958年扩建原学校。1984年彻底告别了旧的办学条件,全部改造成了砖瓦房屋的校舍。1997年实现普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3年该村适龄儿童被转到了赵集小学就读。到2012年,该村先后有20多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中专院校。
  2008年建文化大院,置办健身器材,修建篮球场地,安装乒乓球台。
  1969年该村设有卫生所,基本医疗设备齐全。2006年,全体村民都加入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办理医保卡。
  清朝末年,该村成立了鼓子秧歌队。表演内容丰富,每年春节期间举办一次,每次5~10天,到周边邻村及县城表演。参加演出的人员有100多人,男女老少齐上阵,场面很是壮观。后来又成立了村戏班。陈义朝、陈开朝等是其中的代表,除在该村表演外,还到周边邻村表演,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物
  陈德朝参加过淮海战役,伤残。陈金左、陈金收在济南战役中受伤致残。
  杜前(1921-1993) 男,又名杜怀胜。济南解放后的首任团市委书记。历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局上海分会主席等职。1993年病逝。
  陈民朝 1969年出生,曾任商河县教体局副局长,现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耿新亮)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耿新亮
责任者
陈德朝
相关人物
杜前
相关人物
陈金左
相关人物
陈金收
相关人物
陈民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