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集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470
颗粒名称: 孙集乡
分类号: K295.2
页数: 79
页码: 691-7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集乡概况、区划沿革、机构设置、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等情况。
关键词: 孙集乡 商河县

内容

概况
  孙集乡位于商河县境东部,乡驻地距县城10公里,东接郑路镇,西与许商街道办事处为邻,北与沙河乡相连,南与白桥乡搭界。2005年11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原牛堡乡合并于孙集乡。全乡共辖孙集、高仙庄、大蒲洼、古城、河沟、郝家、大刘、问王8个管区,95个行政村。截至2010年底总人口5.3万人,乡域面积104.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00公顷。
  孙集乡是一个规划科学合理、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历史悠久的生态农业之乡。省道316线、商展路横跨东西,龙白路、牛十路、牛刘路等交通干线纵穿全乡,村村通公路纵横交错。2012年底,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企业有7家,形成了纺织、服装加工、木片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并以雅娟高科、四季丰、正邦养殖、盛兴童硕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已逐渐发展成为畜牧养殖之乡、大棚蔬菜之乡。先后获省级“优秀农家书屋”、济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级“文明乡示范点”等多项称号。
  区划沿革
  1947年起为第二区区公所驻地。1958年2月3日,全县40个乡(镇)调整为19个乡(镇),3月,原大刘乡、古城乡组成孙集乡。1958年12月,商河、乐陵两县合并,同时进行新一轮的合乡并社,进一步扩大以乡为基本单位的人民公社规模。孙集乡撤销,其大部分村庄并入城关镇。1961后9月分治,恢复商河县原有境域。1965年5月,全县进行区划调整,全县由10个公社划分为22个公社,孙集公社成立。1984年,孙集公社改为孙集乡。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原牛堡乡整建制并入孙集乡。
  机构设置
  孙集乡党政机关内设机构设置为:党政办公室、组织宣传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城建办公室、行政服务大厅、财政所、村财办、环卫所、社区办、文化站等十余个部门。
  基础建设
  城乡建设 孙集乡是2009年济南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城乡建设行动”试点乡。2007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城乡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围绕完善城乡功能、营造乡区亮点、提高城乡品位三大重点,以建设宜居、宜景的新型小城镇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2007-2012年,先后累计投资6000万元建设休闲公园、沿街楼等,推进小城镇建设。2011年5月,投资190万元完成商展路董家村—苏家村沿线微地形景观带工程。景观带全长6公里,动用土方5万立方,栽植观赏苗木8000余棵,绿化面积1.7万平方米。2011年投资400多万元,铺设供水管道、排水管道,完成全部亮化、绿化、硬化工作,建设8000平方米人工湖公园1处,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点睛之笔。东西路打造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商的商贸集聚区。龙白路园里段2011年投资30万元,安装路灯68盏,栽植法桐121棵、垂柳31棵。
  新农村建设 2007年在高仙庄、刘安、十里坞建设沼气池500多个,落实了“一建三改”。进行桥涵、沟渠建设,发展畜牧养殖,增强了农村发展后劲。逐渐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抓好创业培训、技术培训、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新建乡综合文化站1处、农村书屋95处。2010年高仙庄等30个村建设了农家书屋。2010年全乡自来水管道完善,农村改厕也逐渐得到普及。小城镇“三分建设,七分管理”,2009年以来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成立清扫队伍,推进环卫一体化,设立垃圾中转站。截至2010年底,全乡95个村设立760个垃圾箱,配备了384名保洁人员以及现代化的清运工具,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95个村全覆盖,实施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四化”工程,建设生态城乡。
  道路交通 2009年以来,孙集乡突出公路建设,提升路域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2009年投资300余万元,完成村村通公路里程合计16.5公里,面积约计8000平方米,全部为高标准混凝土和沥青路面。2009年投资360万元,对牛刘路进行整修,长度合计14公里,总面积约计4500平方米。2010年投资420万元,对村内大街硬化面积累计131530平方米,房屯、刘店等村的道路硬化,总长12.52公里,路面宽5米。2011年投资361万元,对牛十路进行建设,建设面积合计8900平方米。
  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 2009年,香港新兴世纪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成立独资企业济南四季丰有限公司,主要加工销售速冻、保鲜、低温脱水等蔬菜、水果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2万吨/年,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4500万元;2012年引进山东雅娟高科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3亿元;江西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0.8亿元建设山东正邦养殖有限公司孙集分公司;2013年,山东万鑫热能有限公司整体从贾庄迁移到孙集乡,投资4000万元,生产搪瓷管锅炉配件;2013年,北京梦典地毯投资5.5亿成立济南金碧伦地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地毯。截至2012年底,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企业有7家,分别为济南建龙建材有限公司、济南馨舒宝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济南三益木业有限公司、济南锦翎服饰有限公司、济南众诚昊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济南鑫泰纺织品有限公司、济南谊杰地毯有限公司。目前该乡已形成了以畜牧养殖、蔬菜种植、地毯为龙头,服装、粗布、木材加工、汽车配件生产为主的几大主导产业。
  农林经济 孙集乡除小麦、玉米、优质棉为主的传统种植业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涌现出了相家蛋鸭、袁窦非洲大雁等规模化养殖典型,形成了相家蛋鸭、袁窦大雁、大蒲洼肉猪等“一村一品”特色养殖业。以王皮、园里、小郭家为中心的大棚蔬菜,以罗家为中心的露地蔬菜和大拱棚蔬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孙集乡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突破农业”为着力点,多举措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活整个工作局面。2012年通过带领19批400多名干部群众外出观摩学习以及出台各种帮扶政策,流转土地11189.3亩,新建大棚432个,新建畜牧养殖小区20个。
  该乡有10亩以上标准畜牧园区58处。万头以上养猪园区1处、万只以上养鸡园区12处(肉鸡、蛋鸡)、万只以上养鸭园区5处,万头肉牛养殖园区1处。2012年山东雅娟高科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兴建以黑牛健康养殖为主、集高端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开发项目,年存栏山东黑牛20000头,出栏10000头,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利润3亿元,实现税收600万元,直接带动1000人就业,间接带动30000名农民增收。2012年,投资0.8亿元建设山东正邦养殖有限公司孙集分公司,饲养规模达到基础母猪2400头,年可提供种猪2万头、商品猪4万余头。截至2012年底,生猪存栏5.1万头,出栏7.5万头;肉鸡存栏14万只,出栏69万只;蛋鸡20万只;蛋鸭存栏6.5万只。
  2010年完成补植面积2541.5亩。2011年完成补植面积207.9亩,其中商展路补植196.7亩,316省道补植11.2亩。新增面积3976.0亩,其中龙岳路栽植2046.5亩,付家洼栽植35.7亩,项目区栽植47.2亩,316省道栽植3.3亩,燕韩路南线栽植27.7亩,村栽植1817.0亩。2012年完成造林面积5080.5亩,道路两侧及河道堤岸全部绿化,育苗390.5亩:袁窦200亩、河沟35亩、园里40亩、大浦洼15亩、大刘50亩、周陈50.5亩。2013年全乡新造林绿化面积4500亩,新栽林带、林网27500米,新育苗1041亩。截至2012年,完成植树造林5.5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33%。全乡有集体林改任务的30个村已全部完成林改任务,共计完成林改的林地面积597.5亩,林带总长度为16829米、58931株。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2年底,孙集乡共有学校10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8所、幼儿园12处。教职工426人,学生4756人,在园幼儿1585人。2009年,投资350万元异地新建孙集乡中心小学,购置教学设备。该小学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73名,满足了周边12个村的孩子就近入学。2011年,乡政府争取到“济南市教育局为民办实事工程”资金,投资200余万元异地重建了占地4500平方米、主教学楼1400平方米的乡中心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又后续投资80万元对中心幼儿园进行绿化、硬化、排水等其他附属设施建设,投资20万元为中心幼儿园内配备大中型玩具11件,小型玩具完全按市级一类园标准配足配齐,同时在园内设立科学发现室、玩具教具室、综合活动室、卫生保健室等功能室。2012年5月又投资200余万元开工建设占地面积605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489平方米的赵集幼儿园。目前,孙集乡中心幼儿园和赵集幼儿园均已通过“济南市一类幼儿园”和“山东省省级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达标验收。2011年9月,投资780万元建设五层框架结构的孙集中学学生宿舍楼,投资65万元对孙集中学、牛堡中学、中心小学、牛堡小学、赵集小学和杨八士小学等6所中小学进行了旱厕改造;2012年投资300余万元新建袁窦、高仙庄、贾家幼儿园,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杨八士小学、后堤小学、寨子小学教学楼;2013年全乡10所中小学紧抓山东省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机遇,实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标准化,暑假期间投资1800万元对孙集中学教学楼、高仙庄小学、邢家小学、赵集小学部分校舍进行改造加固。
  卫生 2006年投资300多万元新建门诊病房楼一座,面积2715平方米,配备先进的医疗器械。截至2010年底,村级达标卫生室24个,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实施并完善城乡医疗一体化。2008年10月,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乡卫生院,并新建、改建24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2008年投资149万元新建1500平方米计生服务楼,经济南市计生服务中心验收,并成为全县第一个标准化服务站。截至2010年底,全乡共有卫生院1处,卫生室24处,形成乡村两级医疗服务网络。2013年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公共卫生楼。
  社会保障 截至2013年6月,全乡共有低保户1146户、合计1452人,五保户139人,优抚对象195人,均可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2008年投资100万元,新建了2550平方米、能容纳100人的高标准敬老院,配齐生活娱乐设施。
  文化娱乐 孙集乡综合文化站占地500平方米,房屋占地300平方米,总投资130万元。乡文化站按照县人事局的编制,共有专职人员3人,建有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活动厅、图书室、阅览室、培训室以及文化站办公室,配备宽带远程电脑、电视机、DVD、投影仪、5500册图书以及各种文体活动器材。
  2013年新建村级健身广场16处,累计建设26处。有20多个村年年组织鼓子秧子表演,自2004年起,鼓子秧歌被列为孙集乡中学生的校本课程。有几支民间小戏团常年开展活动,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供群众自娱自乐。
  名胜古迹
  特色旅游 颐禾生态园位于孙集乡袁窦村,园区占地面积200余亩,是集休闲、娱乐、餐饮、采摘为一体的旅游项目,该项目配套设施有养鱼池、养殖场。目前,园区拥有5个蔬菜大棚、2个养殖大棚(非洲雁、珍珠鸡、大鹅)、1处野猪养殖区、1处占地50余亩的养鱼池。
  古树名木 截至2012年底,全乡共有15棵古树,具体情况如下表:
  特色产品
  河沟西瓜 河沟村种植西瓜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商河县志》记载,河沟村自清代开始种植西瓜,西瓜果瓤脆嫩,味甜多汁。河沟西瓜采用绿色化、有机化种植方法,发展“协会十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栽培方式有大棚种植、小拱棚和露地种植,实现规模化栽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10年8月,河沟村已成功注册“河沟西瓜”为地理标志商标。
  手织地毯 孙集乡手织地毯加工生产历史悠久,所生产的地毯色彩艳丽,品种繁多,做工精细。地毯加工采用优质纯羊毛线手工枪刺而成,不含化纤成分,花色古朴自然,质地柔软,吸湿性好,防静电,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是宾馆、酒楼、居家喜爱的绿色环保产品。目前,生产枪刺地毯的加工点50多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日生产能 力可达3000平方米。
  老粗布 孙集乡手织纯棉老粗布采用优质纯棉线手工纺织而成,不合化纤成分,花色古朴自然,质地柔软,吸湿性好,防静电,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是人们喜爱的绿色 保健产品。
  孙集乡老粗布加工企业有多家,其中以安琦、织娘两公司规模最大,拥有职工1600多人,织机2000余台,年织布600多万尺,生产规模辐射全乡95个行政村和周边8个乡镇、3个县市。生产的布匹可分为平纹布、斜纹布、翻花布三大系列,并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加工各种花色和规格的产品。产品主要有床单、被罩、枕套、村衣、睡衣、布鞋等,自上市以来,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畅销全国各地,在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都设有销售服 务机构,并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十 几个国家和地区。
  知名人士
  杨克胜 1946年8月出生,孙集乡杨庙村人,是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子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杨克胜从小就爱好文艺活动,聪明好学,体格健壮,常常跟着村里的大人跑秧歌。1980年6月,杨克胜和11名同乡一起,代表山东省赴北京参加“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表演”,在国务院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这次比赛,商河鼓子秧歌队获得了优秀奖,后又参与了艺术纪录片《泥土芬芳》的拍摄。在1996、1997年两年的时间里,杨克胜两次登上北京舞蹈学院的讲台,为舞蹈系的学生们讲课,包括鼓子秧歌的历史、角色、道具以及舞蹈编排,以精湛的技艺和纯朴的语言深深感动了广大师生。2011年6月份,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为该县鼓子秧歌录制了特别节目,杨克胜作为特别嘉宾参加。在节目中,杨克胜以其专业水准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和主持人的赞赏。近50年来,杨克胜共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600余场,多次参加市、省及全国的民间艺术大赛,并屡获大奖。
  李传祯1931年生,孙集乡杨庙村人,被人亲切地称为“秧歌李”。
  李传祯是该县著名的头伞,在秧歌队里扮演统领的角色,是插伞派的代表,资格老,威望高。他18岁就跑头伞,1955年和1980年两次与该县其他秧歌队员进京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代表山东省表演鼓子秧歌,都拿到了很高的奖项。他与韩振玉等老艺人参加了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80年,正值壮年的李传祯再次与伙伴进京参加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并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又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和合影留念。1989年,李传祯去四川成都参加“中国舞蓉城之秋”全国民舞大赛。1990年,他与100多名秧歌队员参加了影片《吉庆有余》的拍摄。1992年,山东电视台根据李传桢50年的秧歌史,为其录制了电视专题片《秧歌李》。从此,“秧歌李”的名号响彻全国。
  (戴慧英 张媛媛 于涓)
  刘店村
  村庄概况
  刘店村坐落于孙集乡西南方,南靠土马河,东至李桥村,西靠商东河,北与赵庙村相邻。全村土地面积2051亩,其中耕地1675亩,河流、湾、塘186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1985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5横3纵。该村临靠环乡路,交通方便,耕地肥沃。大部分为粘质土,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种植。2013年全村人口1223人,户数321户,是孙集乡人口大村之一。
  1421年,刘氏先祖由河北枣强迁来,祖先以开店为生,命名为刘店村。
  村政任职
  1947年,中共刘店村支委会成立,刘希范任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刘兴良任社长。1958年设生产大队,下设6个生产小队,刘希奎任大队长,王范能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刘店村“革委会”,刘在汉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1974年刘兴文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2012年刘兴峰任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刘在泉任村党支部书记。
  全村现有中共党员21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仅有一条街道,全是土坯房,1985年统一规划街道、宅基住房,规划5横3纵街道,按新规划拆旧建新,95%住户改为砖瓦房,并建有两层居民楼12座。1988年全村通电,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安装路灯。2012年街道均已硬化,总长度2300米。
  村计民生
  1982年前,村民生活困难,温饱问题不能解决,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50元。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富裕,73人弃农从商,300人外出务工。至2010年底,该村有地毯厂4家,抽皮厂1家,农机维修1处,便民超市3个,蔬菜大棚6个,鸡棚2个,2012年人均年纯收入突破10000元。
  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337辆,其中轿车、面包车35辆,大型农用收割机7台,拥有电脑67台、电冰箱278台、空调71台。
  文教卫生
  1950年前,全村有一所私立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6%。1950年建村小学一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5%。1985年学校实施扩建,实现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1997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2年,该村先后有56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
  刘店村现有医疗诊所一处,全村村民于2006年已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人物
  从解放战争时期至2013年,全村有67人入伍。有5人参加过淮海战役,3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3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其中2人立功。
  (张广树)
  李桥村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以南,东靠高仙庄,西与刘店村相比邻。1990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12横3纵,村内大街硬化2条,临环乡路。全村占地总面积937亩,其中耕地775亩。2013年有106户,434人。相传,明末李氏一家由河北省枣强县李家桥村迁来,携名迁移。
  村政任职
  1947年,土地改革时期,刘希富任民兵基干队队长。1949年,中共李桥村支委会成立,刘在恩任村党支部书记。1955年,成立互助组,庞新江任组长。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刘在恩任社长。1958年,设生产大队,侯立怀任大队长。1970年,刘兴贵任村党支部书记。1972年刘兴贵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李玉彪任党支部书记。2001年3月,刘安亮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现有党员9名。
  2009年,村两委建成办公室一处,集文化大院为一体,丰富了群众的生活。
  村庄建设
  1990年,全村实行宅基、街道、住房规划,设有12横3纵主街道,住房114座。2008年2条主街道铺设水泥路,硬化长度380余米。
  1987年全村通电,1999年全村通电话,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2010年新盖村委会办公室,设有图书室1个、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1个。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每人每年均粮不足100公斤,温饱不能解决。1958年人均粮食15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0元。1963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洼地,将全村的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1996年,挖河沟两条,打机井8眼。2001年,挖村南大河,使土地旱能浇、涝能排。
  2013年全村共有机动车133辆,其中面包车、轿车38辆、大型农用机械车2辆,空调56台,冰箱87台,洗衣机84台,太阳能热水器用户85家,电脑32台。
  文教卫生
  1959年,租民房成立临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60%。后建村小学,房子7间,适龄儿童入学率80%。1984年,学校改建,占地3.5亩,实现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9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至2013年6月全村共有27名学生考入专科、本科院校。
  该村现有诊所1处,2006年全村村民均加入新农合与养老保险。全村现有80岁以上老人7人,最高年龄87岁。
  20世纪60年代,该村成立以刘在礼为首的民间唢呐乐队,参加人数20余人,演出远达济阳、乐陵。该村鼓子秧歌已有80年历史。2010年村里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厉行节约。
  人物
  庞新海 又名庞勇,1930年生,1945年任民兵连长、武保主任。1947年加入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第四纵队第六十七师,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后任军区建设兵团团长、政委,三江地区党委书记兼公安局长,牡丹江市江滨军干所副团长。
  侯孝花 1930年生,1948年参军。解放战争中在淮海战役民沙窝里战斗中牺牲。
  侯立文 1962年生,1979年应征入伍,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后考入昆明陆军学院。历任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后任商河县土地管局科长。
  至2013年,全村先后有17人参军,其中有4人立功受奖。
  (张广树)
  河埃村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于孙集乡驻地西南角,东靠李桥村,西靠商东河,南至土马河,北靠刘店村。全村占地总面积1137亩,其中耕地面积544亩,村庄民居占地120亩,河流、湾、塘、散地473亩。2013年全村104户,423人。
  该村村庄占地110亩,1990年进行村庄规划,规划一横一纵,已完成村内大街硬化2条,临环乡路,河2条,机井2眼。
  该村在明末清初年代由河北枣强县迁来,以河埃为名,命名为河埃村,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1960年李全水任党支部书记。1974年李中强任党支部书记。1982年李全水任党支部书记。1989年李振明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李心灵任党支部书记。2005年刘风亮任党支部书记。2012年底,该村有党员11名。
  村庄建设
  1989年,自筹资金安上变压器,通上照明电。1990年开始村庄规划。2000年进行大街整理,进行电线路改造。2005年修建生产路4条,2008年自筹资金进行大街硬化2条共600米,2009年通自来水,2010年修建村委办公室。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种植以粮食为主,亩产不足80公斤。人民公社时亩产150公斤。1982年实行家庭土地承包,粮食亩产500公斤以上,至2008年,粮食亩产超1000公斤。2000年,种植业调整,种植大蒜500余亩,建养殖大棚7个。2012年,全村有地毯厂3家,超市2个。共有机动车90余辆,其中面包车、轿车30辆,电冰箱101台,洗衣机85台,空调47台,电脑20余台。2012年全村收入500余万元,人均收入12000元。
  文教卫生
  1969年,建村小学,5间教室,适龄儿童入学率60%;1984年,学校实现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9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截至2013年6月,全村共有33名学生考入本、专科院校。
  该村有诊所1处,2006年,全村村民均加入新农合与养老保险。全村80岁以上老人有13人,其中最高年龄90岁。
  该村鼓子秧歌已有80余年历史,主要节目有“里四外八”“辗转心”等。2010年村里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在理事会的管理下做到了“移风易俗,节约办事”。
  人物
  李忠山 1915年生,1939年参加八路军,在惠民王寨(现属商河龙桑寺镇)战斗中牺牲,后追认为烈士。
  李忠堂 1922年生,1941年参加革命,任潘桥区干部、区基干队副大队长,1947年在执行任务中被敌伪李光明部下杀害,后追认烈士。
  李中仁 1923年生,在朝鲜战争中负伤退伍,伤残荣誉军人。
  李群 1969年生,1988年考入军校,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后转业苏州市某县任环卫局局长。
  (张广树)
  高仙庄村
  村庄概况
  高仙庄村坐落于孙集乡南部,东靠燕白路,西靠李桥村,南靠土马河,北靠孙茂仙村。全村占地总面积2550亩,其中耕地1900亩,村庄、宅基、住房、学校占地420亩,湾、塘、池230亩。该村四周环河,水利条件优越,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庄始创于元末明初年间,初有高氏由河北枣强奉旨迁商河城东20里土马河北岸,以姓氏为村名高家庄,兴家建业。明朝嘉靖年间,张氏先祖凤仙由徒骇河南岸河南张村迁入。据传,清朝初期,村有孝女高大姑,孝敬父母,一直未嫁,感动上天,死后成仙,传名高仙姑,村外西南建墓立碑。后村民自发更名高仙庄村。全村现有252户,1106人。有张、王、赵、刘、贾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人口最多。
  村政任职
  1947年,土地改革,成立农民协会,张成会农会主任。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训文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生产大队,张训文任大队长。1959年,中共高仙庄村党支委会成立,张训聪任书记。1977年。张本军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年,张训峰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张训孟任村党支部书记。
  全村现有中共党员22人。
  村庄建设
  1965年,全村实行初次宅基、街道、住房规划。1984年,实行第二次宅基、街道、住房规划,设有3横3纵主街道,小巷9条,宅基院落267个。
  1985年全村通电。1999年全村通电话。2008年所有街巷混凝土硬化,大街硬化长度3300米,小巷3000米,大街绿化3300米,新上高标准路灯40盏,更换200千瓦变压器2台。同年,投资15万元,建成村活动大院,村办公室12间,设有村民活动室、图书室、计生服务室、村务综合活动室等,并安装健身活动器材,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当年被商河县人民政府评为“商河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2010年,完成旱厕改造。2013年,总投资40万元,于村东路南建村文化活动广场4000平方米,其中高仙姑纪念馆2000平方米。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涝洼地居多,涝灾严重,村民每人年均粮不足100公斤,1958年人均粮食15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50元。1965年全村开始治理土地,将全村耕地划片成方,沟渠成网,打机井,挖河沟,改造为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亩产达到500公斤。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亩产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2000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95%村民住上砖瓦房。2013年6月全村耕地实施小农水节水工程,农业生产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该村注重产业结构调整,2000年始,年种植大蒜600余亩,2007年建蔬菜大棚10个。2013年新建蔬菜大棚20个。2012年底,全村共有蔬菜大棚30个;有地毯厂3家,年创利总计30余万元;木业加工厂4家,年创利总计40余万;铺路工程队1个,年创利总计20余万元;外出务工人员227人,年收入500余万元;超市5家,五金、农资门市部4处,农机维修部1处,快餐部1处,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8650元。2013年,全村共有机动车372辆,其中面包车、轿车106辆,大型农用机械车9辆,工程搅拌车10辆;空调156台,冰箱245台,洗衣机255台,太阳能热水器用户189家,电脑92台。
  文教卫生
  1949年,成立私立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30%;1950年,建村小学,房子12间,适龄儿童入学率85%;1970年,学校扩建,占地5亩,成立高仙庄联中,设有4个初中班,6个小学班,实现“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9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划地20亩建成商河县孙集乡高仙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12年再次划地15亩,新建高仙庄幼儿园及学校操场。至2013年6月,全村共有37名学生考入专科、本科院校,有硕士研究生3人。村内设有卫生室1处,位于村中心。80岁以上老人22人,其中年龄最大的100岁。
  人物
  张成功 1919年生,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八路军团长、团政委,后随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历任师长、师政委,屡立战功。曾任陕西省国家物资储备管理局局
  长、汉阳地区地委书记、汉口地区地委书记。2008年病逝,享年91岁。
  张训式 1911年生,历任国民政府滨县电话局局长、滨县县长。
  张训勃 1962年生,1982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
  张成端 1973年生,1992年考入军校,历任济南军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张广树)
  孙茂仙村
  村庄概况
  该村东靠燕白路,西与王市村相邻,南与古前干沟,北与王皮村相邻。全村总面积1356亩,其中耕地1072亩,村庄居民宅基占地155亩,河、湾、池塘占地129亩,2013年全村居民共135户,571人,均为汉族。该村1978年进行了村庄规划,共规划两横两纵,已完成村内大街硬化,临燕白路,交通便利。灌溉依靠东沟和村南两条河沟及14眼机井。该村孙氏祖先明末从河北枣强迁来,以“孙茂仙”命村名,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1945年3月,中共孙茂仙村党支委会成立,张庆路任书记。1956年6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吉台任社长。1959年1月成立人民公社,设生产大队,张庆林任村党支部书记、大队长,下设4个小队。1967年3月,成立孙茂仙“革委会”,孙为浩任主任。1984年10月,建立孙茂仙村委会,张庆林任村党支部书记,孙为升任村主任,下设4个村民小组。1986年10月,张新房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至2010年,该村有中共党员17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6年实行统一规划街道两横两纵。1988年12月通电,1998年通电话,2006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户户用上自来水,2011年安装路灯,截至2013年6月全村95%户已住上砖混结构新房,人均居住使用面积105平方米。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粮食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1956年成立高级合作社,先后打机井6眼,粮食平均亩产量达200公斤以上。自1978年改革后,全村所有耕地实现科学种田,旱能浇、涝能排,粮食亩产量达到1000公斤以上。2013年6月,商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该村1072亩耕地全部铺设地下节水管道。
  1982-2013年全村共有57人经商,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50人,年收入300余万元。2012年全村总收入共计500余万元,年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截至2013年,村内有轿车、面包车52辆,农用车130辆,大型联合收割机6辆,家用空调71台,家用冰箱109台,家庭电脑45台。
  文教卫生
  1951年该村建设一所村校,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1974年村校扩建迁往村东占地10亩,实现了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截至2013年全村先后共有21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专科、本科院校。该村鼓子秧歌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其中精粹当属“漩海眼”“勾戏眉”“龙摆尾”“金香篓”等。
  1993年村内设立诊所1处,位于村东首。90岁以上老人有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94岁。
  人物
  孙友礼 1934年生,1952年参军,考入石家庄铁路学院,历任铁道兵排长、连长、团政委、师长、师政委,铁道部17局局长、局党委书记,中国铁建总公司党委书记等职。
  孙连元
  1959年生,历任德州市统计局副局长、局长,德州市公共事业局局长、党委书记。
  张祥海 1964年9月出生,1983年7月考入德州师范学院,是该村第一位大学生,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商河县第二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002年10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窦新元 1980年生,1998年获全省高考物理状元(物理满分),考入山东大学,2002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被保送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2005年8月留学美国加州大学,获核物理博士学位,是该村第一位留学生。
   (张广树)
  晋家村
  村庄概况
  晋家村坐落于孙集乡东南部,东靠郑路镇扒牯李,南靠郑路镇邴家桥,西南与何家村接壤,西北与前庙村相邻,北与房屯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1500亩,村庄、宅基、街道占地200亩,湾、塘、池100亩。全村有210户,865人。村内所有街、巷全部混凝土硬化。环乡路贯穿南北,距商展路与环乡路交汇处1.5公里,交通便利;南临土马河,水利条件优越,实施“小农水”节水工程。建有村民活动大院、村办公室、活动功能室、村卫生室、健身广场、休闲广场。
  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晋氏家族由山西迁入河北枣强,后奉旨迁入商河县城东30里土马河北岸,以姓氏命名晋家村,沿用至今。清朝末年有少数孙姓人迁入。全村现有晋、孙两个姓氏,其中晋姓占95%。
  村政任职
  1947年,土地改革,成立潘桥区晋家乡农民协会,晋传龙任村长,晋好德任农会主任。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晋丰考、晋学德任社长。1958年成立郑路人民公社晋家生产大队,晋传云任大队长。同年,中共晋家村支委会成立,晋传云任书记。1964年归属孙集乡人民公社管辖。1986年,晋登壮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晋登坤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晋登岷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年,晋登房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晋好营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晋登伟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晋登鲁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现有党员26人。
  村庄建设
  1975年,全村初次实行宅基、街道、住房规划。2005年实行第二次宅基、街道、住房规划,设有五横五纵主街道,大街硬化长度5000余米,小巷500米。2007年,建成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村卫生室、文化大院为一体,在村办公室东侧建成128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并安装健身活动器材,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2008年新上高标准路灯60盏;新换200千瓦变压器1台,村民用电便利。同年,全村通有线电视。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2011年,完成旱厕改造工程。2012年,实施“森林村居”建设,村庄绿化带植树5000余棵,对村西水塘进行综合整治、开发利用,建设77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2013年,修建下水道6100米,辅路改造5600米,村庄绿化带1.3万平方米。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粮食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1958年后,组织动员全村群众进行土地整治,使土地划片成方,沟渠成网,并在每方土地打机井,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粮食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发展了铁编和养猪副业,该村的铁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养猪场的规模达到近千头。该村被评为全县红旗单位,村党支部书记晋传云被选为县委委员。1980年村支部自筹资金安装变压器,实现户户通电。1999年全村通电话。2005年,在全乡率先实现大街硬化。2007年,建设村办公室和群众活动场所,安装健身器材,让群众有了文化活动场所。2008年,农网改造更换大变压器,村大街也安上路灯,全部家庭都安装有线电视。2009年,实现户户通自来水。2011年,每家每户改建水冲环保厕所,施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配备垃圾箱。该村被评为“优秀党支部”。2012年,流转土地310亩,建蔬菜大棚12个,年收入50余万元。建成“商河晋源秸秆厂”,年收入20余万元。2013年,又建冬暖式大棚12个,共计有大棚24个。同时引导村民由农转工,外出务工人员、当地从业人员297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9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
  文教卫生
  1949年,成立村私立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50%。1958年,合并办校,成立晋家联中,周边学生来此上学,该村适龄儿童入学率90%。1974年,学校扩建。1986年学校新建,实现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9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05年,建成村办幼儿园。至2013年6月全村共有57名学生考入专科、本科院校,考取硕士研究生3人。
  村内设有卫生室1处,位于村办公大院。200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老年人生活补助、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村卫生室被评为“济南市示范化卫生室”,晋登岷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12年始,村委会筹资
  金给66岁以上老人送肉祝寿,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取暖煤。
  人物
  晋廷安 1930年生,历任乐陵县农业银行农信股股长、副行长,商河县农业银行副行长、行长至退休。
  晋学义 1932年生,历任白桥公社党委书记、怀仁镇党委书记、县人民法院院长、县劳动局局长、县统计局局长至退休。
  孙家道 男,中共党员,193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大专文化程度,1959-1978年在无棣三中任教,1978-1984年在无棣教育局工作,1984-1987年任无棣师范副校长,1987-1999任无棣技校校长至退休。
  晋廷文 1940年生,历任中共商河县委党校会计、商河县招待所所长、商河县外贸公司总经理、商河县外经委主任至退休。
  晋登举 1943年生,参军历任济南军区排长、连长、营长,转业任饮食服务公司总经理,后任商业局基建科科长。
  孙俊清 1947年生,1967年入伍,历任沈阳军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后转业任德州地区水利局局长、德州市人大常务会副主任(正县级)至退休。
  晋登顺 1965年生,历任许商中学教师、城关镇副镇长、工商联常务副主席。
  晋登岗 1972年生,1994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历任中共惠民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外宣办主任,惠民县文化局副局长、旅游局副局长,惠民县政府调研室副主任、主任。2013年6月去世。
  晋翔 1973年生,1992年济南交通学院,历任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交通局副局长、县产业园副主任、沙河乡乡长、沙河乡党委书记。
  晋好胜 1975年生,1993年考入济南大学,现任济南西藏中学教导处主任(正科级)。
  晋群 1977年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院内科主任,主治医师,正团职待遇。
  1938-1955年,晋世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晋登署在济南战役中牺牲;晋传云在朝鲜战争中负伤,为荣誉残疾军人。至2013年,全村共有66名青年应征入伍。
  (张广树)
  陈刘村
  村庄概况
  陈刘村坐落于孙集乡正南方向,北靠前庙村,东靠何家村,西靠高仙庄村。全村占地总面积1867亩,其中耕地面积1605亩,村庄居民生活占地190亩,湾唐72亩。至2013年,全村193户,713人,均为汉族。该村祖先明末清初由河北枣强县迁来,以姓氏陈、刘取名陈刘村。
  村政任职
  1947年6月,中共陈刘村支委会成立,陈清连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村合作社,陈光臻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设生产大队,李振秀任大队长。1959年刘安龙任党支部书记。1965年陈守先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陈光秀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陈忠义任党支部书记。2005年陈守禄任党支部书记。全村现有中共党员13人。
  村庄建设
  1980年村庄规划,1986年全村通电。2000年修生产路,清理沟渠。2005年硬化村大街。2009年,通自来水,硬化路800米,换新变压器,修水渠1600米。2010年建村办公室、农村书屋。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平均粮食不足80公斤。1958年人均粮食120公斤。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农民购置农机具,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2013年6月,全村有各种机动车234辆,其中面包车、小轿车97辆,大型农用收割机7辆。村民拥有空调103台、冰箱201台、洗衣机227台、太阳能214台,电脑72台。
  文教卫生
  1947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5%,1951年该村建村校,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5%,1984年村校翻新,实现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截至2013年全村先后共有17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专科、本科院校。
  1983年村内设立诊所,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
  该村1960-1984年有自己的吕剧团,节目全是自编自演,丰富了当时的村文化生活。2011年村内成立中老年人舞蹈队,有30余人,利用空闲时间跳广场舞。2013年5月舞蹈队参加了商河县中老年健康成果展演并获优秀表演奖。有村文化活动大院1个,图书室1个,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1个。
  人物
  陈守明 1954年生,1974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副团长、正团长、上校军衔,曾荣立三等功两次。1999年8月转业,任县第一中学校党委书记。
  陈光云 1941年生,1960年参军,历任班长、排长;1969年转业到江西省金欣县公安局工作,正科级。1974年调入商河县公安局,任玉皇庙派出所所长至退休。
  1947-2013年,全村共有25人应征入伍参军,其中陈守家、何德文参加朝鲜战争,陈培祥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
  (张广树)
  前庙村
  村庄概况
  前庙村位于商展路与燕白路交汇处南1500米,东靠车庙干沟,西靠燕白路,南靠何家村,北与孙茂仙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363亩,其中耕地923亩,居民宅基占地150亩,湾、塘、散闲地290亩。2013年全村总人口563人,156户。
  该村始创于元末明初年间,先由钱氏家族迁移此地,信仰佛教,建有寺庙一座,闻名周边,故称做钱庙村。后因钱氏家族无丁传承,由邻村庄的王氏、常氏两家族移住此村,管理寺庙。清末又有范氏、孟氏、翟氏家族相继迁入,因寺庙建在村前,便更名前庙村。该村现有王、常、范、陈、孟、翟、孙七个姓氏,其中王氏人口最多,均为汉族。
  村政任职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常风水任社长。1959年公社化,村设生产大队,下设两个生产小队,范朋祥任大队长。1968年,中共前庙村支委会成立,王德成任书记。1975年,常德兰(女)任党支部书记。1982年,常宝贞任党支部书记。1989年,王德双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王德军任党支部书记。2007年,王京祥任党支部书记。全村现有中共党员14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里全是土坯房,唯一一条街道宽窄不齐,车、人行走不便。1976年全村实行宅基、街道、住房统一规划,设有1横1纵2条主街,南北小巷8条,房屋158座,村民按规划建设新房。2005年2条主街全部铺设水泥路,硬化长度总600米,2009年新建村委会大院1个,办公室4间,设有图书室1个,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1个。新中国成立前后,村民靠扁担挑水吃。1983年改换压水机,饮用地下水。1984年全村通电,1996年全村通电话,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种植为主,村南、村东尽是洼地,涝灾严重,粮食亩产80公斤。1963年全村村民治理耕地,将耕地改造为“旱能浇,涝能排”种植条件好的良田,亩产是原来的8倍。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粮食亩产1000公斤以上;1988-2000年全村种植业调整,以西瓜为主,年种植面积600余亩,同时利用春冬两季家家养蘑菇,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周边村庄,建有菌种培育基地3处(菌种培育者分别是王德双、常玉亮、王安东),当时可称为孙集乡经济强村。2007年该村新上木材加工厂1家,从业人员20余人,年创利10余万元;2008年以来,每年外出务工人员170人,当地从业人员30余人,年收入500余万元。2012年全村总收入首次突破800万,人均纯收入突破15000元。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民主要交通运输工具是牛车、马车、人推车。1988-2013年全村购置机动车276辆,其中面包轿车28辆,大型农用机械车4辆。各种电器安装落户,有电冰箱156台,洗衣机161台,空调26台,电脑78台。
  文教卫生
  1950年,村内借用村民住房设一处临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25%。1970年,村新建学校,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实现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至2013年6月全村先后有21名学生考入全日制专、本科院校,并有3人获硕士学位。
  2006年村民已全部加入新农合与养老保险。全村现有80岁老人12人,其中最高年龄87岁。2009年,村里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做到红白事一切从俭。
  人物
  1947年至今,全村共有15人应征入伍参军,其中常丙荣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均立战功。
  (张广树)
  何家村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在孙集乡政府驻地以南,西临高仙庄,东靠晋家村,与陈刘村毗邻。全村占地面积603亩,其中耕地485亩,村庄宅基地71亩,湾塘池47亩。2013年该村73户,人口283人。据记载,明末清初有何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以姓氏命村名,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1947年建立了何家村农民协会,何成富任会长。1953年成立互助组,何德寿任组长。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均是何德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设生产大队,下设两个小队,何德寿任大队长。1961年中共何家村支委会成立,何德玉任书记。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下设两个村民小组,何德文任村主任,何德义任党支部书记。1996年-2001年何光亮任党支部书记。2001年何光民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现有中共党员6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后,全村没有像样的街道,全是土坑道路,居住条件简陋。1971年村统一规划街道、宅基、住房,规划一横一纵2条主大街,南北小巷3条,宅基院落72个。2002年两条大街铺设水泥路,硬化长度475米,全村95%农户将土坯房改建成砖混或砖瓦结构新房子。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只有一口水并供全村人吃水;1982年全村改换压水机饮用地下水;1984年全村通电,1996年全村通电话,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2010年建办公室1处。
  村计民生
  2000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90%村民住上砖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80余辆,安装电话68部,电视机75台,部分村民购置电冰箱、空调等。2013年6月全村耕地 实施小农水利工程。2000-2013年,异地新建木板厂4家,汽车配件零件制造厂1家,年创利总计200余万元,同时外出务工人员35人,年收入100余万元,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5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至2013,年全村共有机动车113辆,其中面包车、轿车38辆、大型运输车7辆,空调20台,冰箱71台,洗衣机84 台,太阳能热水器用户65家,电脑32台,并已接通互联 网。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没有学校,适龄儿童要到晋家读书,入学率仅达20%。1972年村小学建成,适龄儿童入学率增到8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3年全村共有12名学生先后考入了全日制中专、大专、本科院校。该村建有诊所1处,2006年全村村民都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养老保险。至2013年6月,全村共有80岁以上老人9人,其中最高年龄95岁。1953年村里以何德寿为首成立吕剧团,人员50人,演出节目有“王华买父”“李翠莲上吊”“路瑞秀投亲”“小姑贤”等。到周边村庄、外地巡回演出,最远演到章丘、邹平、乐陵等地,深受当地群众欢迎。1976年剧团改 为计划生育宣传队,1984年后因多种原因剧团解散。
  人物
  何连庚 1912年生,1947加入国民党,历任连长、 营长等职务,后在童丘病逝。
  何庆军 1961年生,1981年9月-1983年7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航空学院学员。1983年8月-2008年3月,历任空军94371部队空军机械师、分队长、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师装配部部长等职务。2008年3月任济南军区空军某部处长(副师职)。
  1947-2013年全村共有17人参军,其中何德胜参加了淮海战役,何清元参加了朝鲜战争,均立战功。
  (张广树)
  房屯村
  村庄概况
  房家屯村坐落于孙集乡东南,东靠郑路镇前进东村,南靠孙集乡晋家村,西靠孙茂仙村、王皮村。全村占地总面积2232亩,其中耕地1802亩,村庄居民宅基330亩,湾、塘100亩。2013年全村有218户,832人。
  全村有房氏、孙氏、高氏三大家族。房氏家族大约在1560年从河北枣强迁入,后有高氏、孙氏家族迁入。
  村政任职
  1951年成立互助组,房维富任组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是孙庆长、孙金春。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生产大队,孙万兴任大队长,同年中共房屯村支委会成立,孙万兴任书记。1961年房维炎任党支部书记。1962年孙金夏任党支部书记。1964年,孙万兴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尚明祥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房家富党支部书记。1998年,高吉兴党支部书记。2004年至今房延亮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现有中共党员20人。2009年被县政府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村庄建设
  1974年进行村庄规划,规划二横一纵3条大街,北有商展路,东有环乡路,交通四通八达。南有古钱干沟,西有南北沟,灌溉方便。1982年通电,1998年通有线电视,2000年通电话。2009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南北大街硬化并安装路灯,2011年东西大街硬化。
  村计民生
  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大棚种植在2005年以前只有几十亩,现在已发展到180多亩。
  有养猪场3处,占地3亩,成效显著。个体企业有2家,为创新门业和制板厂,各有注册资金100余万元,解决100多人的就业问题。2006年对南北沟又进行开宽加深,保证了两岸的灌溉用水,有机井30眼,全村近两千亩土地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文教卫生
  1949年,村设私立临时小学,在校生30余人;1954年,建村小学,房子9间,适龄儿童入学率80%;1974年,学校新建,占地3亩,实现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9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至2013年6月全村共有43名学生考入专科、本科院校,其中美国留学生1人。
  该村有诊所1处,2006年全村村民均加入了新农合与养老保险。全村现有80岁以上老人15人,其中最高年龄95岁。
  人物
  孙守义 1894年生,1945年参加革命。后因叛徒出卖,外出路上被土匪杀害。
  高吉义 1940年生,历任奎台乡党委书记、贾庄乡党委书记、商河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副县级)。已病逝。
  房家华 1959年生,历任郑路镇副镇长、牛堡乡乡长、赵魁元乡党委书记、油管委主任等职。已退休。
  (张广树)
  前坊子村
  村庄概况
  前坊子村位于孙集乡政府东南1公里、商展路北500米处,东靠辛庄村,北与后坊子村毗邻。全村占地面积1000多亩,其中耕地800亩,全村有130户人家,总人口420人,只有尹姓一个姓氏,汉族。
  元末明初始祖尹本从直隶枣强迁徙商河城东朱家寨(今孙集乡寨子村),八世祖尹海迁居此地经营油坊,后两兄弟又迁居于此,因此村居前,故名前坊。
  村政任职
  1955年,前坊子村建立党支部,尹传德参加抗美援朝退伍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尹安吉任党支部书记。1999年,尹德山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9年,尹元成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截至2011年,全村党员有8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前坊子村全村无一砖瓦房,全都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2009年进行旧村改造,对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筹资70余万元于2000年硬化大街。大街上定点设立垃圾箱,并有一名保洁员定期清除,所有生活垃圾有统一车辆运至垃圾处理站。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村民都有自己的土地。改革开放前,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00元。
  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水利条件日臻完善,村民都购置相应的机械,初步达到了农业机械化。
  该村有外出打工人员近40多名,外出经商户40多家,养殖专业户1家,蔬菜大棚10个。2011年全村人均经济收入已逾7000元。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就建有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进行修建和改建。“普九”后学校撤销,全体儿童去乡中心小学读书,学龄幼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到2011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20人。
  2010年,村中修建文化室及卫生室。
  人物
  尹元忠 1965年出生,男,现任商河县公安局纪委书记,正科级。
  尹吉友 1966年出生,男,任沈阳军区某部团长。
  (王忠堂)
  前堤村
  村庄概况
  前堤村位于孙集乡政府东13公里,商展路以北1.5公里处,南临房屯,东临辛庄,西临后坊,西北角与后堤村毗邻。
  据传,明成化年间,李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桐县迁入,依当时该地古堤前后筑院而居,故有前后堤之分,此村居前,故得名前堤村。全村107户人家,总人口487人,有刘、李、骆、高、公5个姓氏,其中刘姓占全村人口的42%,均为汉族。全村占地面积16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100多亩。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前堤村建立以骆玉德、李德保为领导的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
  1947-1952年,骆玉通任村长。1952年,前堤村建立党支部,骆玉通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设生产大队,李传富任大队长。1967年,骆玉财任革委主任。1971年李元军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李元祥任党支部书记。1982年李元沛任党支部书记。1986年李元立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刘金祥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8年2月刘成祯任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截至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1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全是土房,人均居住不足10平方米。1971年统一规划,房屋仍旧是土房,开通东西大街两条、南北大街两条。1981年户户通电,2006年安装有线电视,2008年安装自来水,村民全部住上砖瓦房。2011年实行厕改,安装路灯、垃圾桶,并配有专业的保洁员清理。2013年大街硬化692米,挖排水沟1400米。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前堤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现有养殖场2处,外出务工人员近100余人,并建有蔬菜大棚14个,占地40亩。2011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文教卫生
  1957年,前堤村建学校,后并入后堤小学。全村的学龄幼童入学率逐渐达到了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34人。
  2007年,村中修建文化室。2008年成立鼓子秧歌队。
  前堤村无卫生所,村民均到附近村卫生所就医,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人物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有:李传信、骆玉才、骆玉同、李陆荣、骆玉德、李陆宝、陈刘氏、孙刘氏。
  (王忠堂)
  辛庄村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于孙集乡正东,南靠郑路镇前进西,西与前堤村相邻,东靠郑路农场,西靠小蒲洼。全村占地总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930亩,湾塘10亩,闲散地15亩,村庄民居占地145亩。2012年,全村共有118户,总人口448人,均为汉族。
  村庄大约于元朝建成,后有王氏、毕氏、田氏先后迁入村庄,也有大蒲洼村迁来,组成一个新的大家庭,构成一个新的村庄,村庄之名由此而来,后演化为辛庄并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1947年,王素玉任村长。1956年,成立合作社,王素广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设生产大队,田长友任大队长。1961年,中共辛庄支委会成立,王安仁任党支部书记。1980年,田安吉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王英堂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5年,王登河为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该村有党员9名。2011年秋,建成高标准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67年,村民自筹资金安变压器,户户通电。1980年进行了村庄规划,共规划三横两纵。2005年,村大街安上路灯,大部分家庭也都安装有线电视、电话。2010年春,全村95%用户通自来水,村办公室和群众活动场所也基本建成。2011年,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67年,全村开始治理洼地,完成一个长2000米的排水沟,打机并,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地。2006年,村民建蔬菜大棚8个。2011年下半年,对村里的土地进行大面积调整。至2012年,全村在外经商家庭11家,外出务工人员140人,年收入4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以上。
  文教卫生
  1955年,该村修建学校,入学率50%。1984年,改善办学条件,扩建学校。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2年,全村先后有20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专院校。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人物
  王登运
  1959年生,济南教育学院工会主席。
  王君堂 1960年生,1981年入伍,历任排长、连长、营长。
  (王忠堂)
  后堤村
  村庄概况
  后堤村位于孙集乡东1.1公里,商展路以北3公里处,南靠房屯,西靠后坊,北靠王道士村,东南角与前堤子村毗邻。全村总占地面积1388.7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098多亩,全村137户人家,总人口534人,有尹、王、郅、董4个姓氏,其中尹姓占全村人口的65%,均为汉族。
  据传,明成化年间,李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桐县迁入,在当时古堤前后筑院而居,故有前后堤之分。此村居后,故得名后堤。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尹焕文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行医卖药为名在惠民一带配合当地党组织参加抗日工作,抗战胜利后受上级指示回该地区领导土地改革工作,在他的带动下,李京修、董奎、尹雪文、王登金等先后加入共产党,并在该村开展工作,组建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1947年,董魁、李京修分别任村长、副村长。1956年,中共后堤村支委会成立,王登银任书记。1958年后村设生产大队,王登峰任大队长。生产大队下设三个小队。1964年-1970年董训尧任贫协主任。1971年,王登峰任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尹吉本任党支部书记。1986年尹山智任党支部书记。1990年,王立华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10月尹山智任党支部书记。1999年,尹山岐任党支部书记。2003年尹合元任党支部书记、村主任。2011年尹元利任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截至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1人。
  村庄建设
  1970年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全部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8平方米。1982年,统一规划街道、宅基、住房。1999年,按照新规划拆旧房盖新房,开通东西三条,南北两条大街。1993年,家家户户通电。2006年,安装有线电视。2008年,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2012年,对村内东西3条、南北2条大街进行硬化,共2200米。修排水沟4900米,完成改厕,安装了监控。至2013年6月,全村实现通自来水,通电话,通路,通有线电视。大街硬化,安装路灯等。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78年,该村率先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对大型农机具实际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后堤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现有养殖户5户,外出务工人员近100余人,建有蔬菜大棚77个,占地90亩,仅此一项收入就达150余元。2011年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后堤村建立一所初级小学,1970年组联中,1983年初中合并至乡中学,1997年普九时于村中建立一所小学,成为附近几个村庄孩子就读的中心。全村的学龄幼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40余人。2010年,村中修建文化室,成立鼓子秧歌队。村中卫生所有4名从业人员,分别是尹元利、王翠红、孙维法、王安亮。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王登涵 男,1940年出生,商河县高家完小毕业,毕业后应征入伍,同年赴朝参加战后建设,同年加入共产党。回国后继续在部队工作,历任排长、连长、团后勤处长等职,1977年因病离休疗养,于2004年病逝于北京,终年64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有尹焕文、王登亭、董奎、李京修、尹学文。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有尹焕文、王登亭。
  (王忠堂)
  大蒲洼村
  村庄概况
  大蒲洼村位于孙集乡政府驻地东略偏北3.5公里,南偏西靠前堤村,北靠小街子村,西靠车庙村,东与小蒲洼村相连。1965年前大蒲洼和小蒲洼村为一个行政村,1965年后,小蒲洼村从大蒲洼村分出。
  大蒲洼村全村占地总面积25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751亩。全村有213户人家,总人口913人,有王、焦、高、乔、杨、侯6个姓氏,其中王姓占总人口的90%,均为汉族。
  村政任职
  大蒲洼村土改时设有区部,领导全区的土改工作,村民王玉春是早期参与者之一,接受上级领导,积极在村里开展工作,建立农会组织,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1947年,王安合任村长。1950年,王安臣任村长。1956年,成立生产合作社,王登胜任社长。同年,中共大蒲村支委会成立,王玉春任书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生产大队,王俊堂任大队长。1966年,王志堂任“革委会”主任,1973年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王良党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王登举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5月,王芬堂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截止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至20多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大蒲洼村全都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改革开放后,所有村民都住上砖瓦房,并购置相应的家具、家用电器等。
  大蒲洼村于1996年铺设一条柏油路,村民出行便利,2001年进行宅基统一规划。2008年,通自来水。村计民生1947年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全部有了自己的土地。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可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农村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随着各种优惠补贴政策的扩大,村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有了提高,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大蒲洼村有养殖专业户6户,蔬菜大棚种植户17个,剩余劳力或外出经商,或外出打工。外出及当地打工人员170人,经商户3家,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5000元,201 1年全村人均经济收入7000元。
  文教
  新中国成立前,大蒲洼村设有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进行多次扩建和维修,到1975年已扩大至有2个初中班的联办中学。初中班于1979年并入后堤联中,小学班仍保留。1997年“普九”时小学高年级并入后堤小学,2003年所有班级全部并入统建的标准小学——后堤小学。全村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到2011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60余人。
  大蒲洼村很早就有唱戏的传统,服装道具,打击乐器齐全,上演剧目有吕剧《李二嫂改嫁》《小姑贤》,京剧有《沙家浜》《红灯记》等,后有部分人活跃于喜事庆典,节日祝贺等活动中。该村鼓子秧歌,历年春节后经常外出展演于十里八乡,并时常代表管区和乡镇参加汇演。2009年村中建文化室。
  人物
  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和早年参加革命人员:
  王德堂 王玉春
  (王忠堂)
  小蒲洼村
  村庄概况
  小蒲洼村位于孙集乡东边,东靠郑路镇,南靠辛庄村,北靠小街子村,西与大蒲洼村相连。1965年以前隶属大蒲洼村,1965年与大蒲洼村分开。小蒲洼村全村总面积75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576亩,小蒲洼村全村有68户人家,总人口280口人,均为汉族。
  据谱书记载,约650年前由河北枣强迁入,因村南有一片洼地长满蒲草,故名蒲洼,全村只有王氏一族。
  村政任职
  1965年和大蒲洼村分开后,设生产大队,由王蕴玉任大队长。1971年建立党支部。王安海任支部书。1972-1986年,由王周玉任党支部书记。1986年5月-2013年,由王安仁任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截至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8人。
  村庄建设
  1970年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全部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7平方米。1975年,统一规划街道、宅基、住房,但依旧是土木结构。1990年拆旧建新房,家家户户住上砖瓦结构的新房。1983年户户通电,2000年家家户户安装电话,2007年安装有线电视,安装路灯。2008年安装自来水。2010年投资5万元建农村活动大院,设有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场所。2013年两条主干街道硬化共计490米。
  村计民生
  小蒲洼村和大蒲洼村分治时,村民入均收入不足200元。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都根据各自的有利条件选种适宜作物,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际补贴,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剩余劳力全部外出务工、经商、开办工厂。王海堂办绣花厂一处,规模较大,有装修户4家,外出及当地打工人员120余人。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7000多元。
  文教
  1971年设有一处简易小学,后因师资等原因于1987年并入大蒲洼小学,学龄幼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到2011年,全村考入各大中专院校20人。
  2010年,村中修建办公室,设有党员活动及文化室。
  人物
  王志武 1971年生,原名王登泉,大学毕业,现任聊城机务段段长。
  王全堂 1957年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曾任商河县林业局副局长、工会主席(正科级)。
  (王忠堂)
  小街子村
  村庄概况
  小街子村位于县城东部17公里处,商展路以北,东临郑路镇营子村,南临大蒲洼村,西临王道士村,北临龙桑寺镇三官庙村。全村占地总面积1708亩,耕地面积1405亩,闲散地50亩,塘湾8亩,居民占地200亩。2012年,全村240户,917人,均为汉族。
  该村先祖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来。
  村政任职
  1965年,黎魁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姜开阳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年,丰学勤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丰兴山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共有党员17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75年,完成村庄规划。1990年后,该村逐步实现通电、通有线电视,安装电话。部分群众发展养殖业。2007年建村两委办公室,安装健身器材。2009年通自来水。2010年,年底配置垃圾箱,实现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同年,建设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1965年开始治理洼地,挖成一条长500米宽40米的灌溉沟渠。1982年,先后有15户村民在东营经营交电五金,20余人从事运输业。有外出务工200人,生猪养殖8户,年收入700万元左右。2012年,全村收入800多万元,人均9000余元。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一所村办小学,入学率30%。1988年改善办学条件,改扩建学校。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至2012年有30名学生考入大专院校。
  新农合参合率达100%。村卫生所有3名从业人员。
  该村的鼓子秧歌每年春节都到县城及周边村演出。2009年村民组织了舞蹈队,每晚自编自演。
  人物
  赵西春 1920年生,曾任齐河县县长,后在中央统战部任职,1961年病故。
  赵传仁 1927年生,1947年参军,历任营长、济南军区106医院主任。
  (王忠堂)
  王道士村
  村庄概况
  王道士村位于孙集乡东北方、清水干沟以南,南靠后堤村,东靠小街子村,西南靠车庙村,北隔清水干沟与高家村毗邻。
  据记载,明朝路、李两姓由河北武邑一带迁入,初名骆李庄。后骆、李两姓断嗣,有一王姓道士迁来此村,故改名“王道士”。
  王道士村总占地面积1100.5亩,其中可耕地面积826亩,空闲湾地52亩。全村125户人家,总人口511人,有张、王、常三个姓氏,其中张姓占全村人口的60%,均为汉族。
  村政任职
  1947年,张延望任村主任。1949年张延宅任村长。1956年党支部成立,张宗柳任书记,属高家合作社。1965年,张宗本任党支部书记,村设生产大队,张延党任大队长。1982年,张吉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张恒东任党支部书记。1997-2013年,张吉明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截至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至15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居住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改革开放后,除鳏寡孤独外,都住上砖瓦房。1983年,户户通电,告别了煤油灯照明。2002年,进行旧村改造,住宅、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4年修建柏油路。2008年通自来水,户户用上自来水。至2013年6月,全村已实现通电,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大街硬化,种植花草,安装路灯。村中街道宽阔整齐,大街两旁定点设立垃圾箱,有一名保洁员按时清扫,所有垃圾有统一车辆转移至乡垃圾处理站。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均有了自己的土地,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各尽所能,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大幅提升。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水利条件日臻完善,村民都购置了相应的农业机械,初步达到农业机械化。
  王道士村的经济发展较快,除留守人员管理农田和多种经营外,剩余劳力均能从事外出及在当地打工。外输务工人员达100余人,外出经商户13户,专业养殖户1家。2011年该村人均经济收入7000多元。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王道士村于20世纪60年代末建立了初级小学,1997年“普九”合并至后堤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至2011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40余人。2008年,村中修建党员活动室、文化室。王道士村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有跑秧歌的历史。鼓子秧歌场子有剪子股、线逛子、单双、十字街、雪海眼、里四外八等十多种。1961年村里建有卫生室,诊所有5间房子,1名赤脚医生,1967年诊所关闭,村民到后堤诊所看病。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张好懿 字煜东,官拜振甲。由优廪生取入,乙酉拔贡,候补直隶州(张家祖谱记载)。
  张宗元 1929年生,1949年2月,在商河县二区参加工作,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1953年在县委土改队工作,1954年在县委整党工作队工作,1955到1959年在县委组织部工作,1961-1965年,先后在潘桥公社、白桥公社任党委书记,1968-1969年任玉皇庙公社“革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70-1974年在县委组织部主持工作,1975-1978年,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组织部副部长,1978-1988年,县纪委书记,1988-1990年,商河县人大常委副主任,1990年离休,2005年病逝。
  张军 1963年2月生,大学文化,历任杨庄铺乡党委副书记,玉皇庙镇长、镇党委书记,玉皇庙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作室主任兼县经贸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县委常委、政法委员会书记。2011年12月任中共商河县委副书记。
  张恒海1969年10月出生,1990年莱阳农学院毕业。1990年8月至2012年1月,在商河县府办公室工作,先后任科长、副主任,2012年2月,任县统计局局长。
  常连霆 1955年3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参加工作后,先后任商河县孙集公社教师、团委副书记,共青团商河县委副书记,共青团山东省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少年部副部长,山东省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常委、研究室主任,聊城地区副专员(挂职),莱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等职。曾当选为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工作者”。
  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人员:张延年、张宗元、王复兴、常兰村。
  解放战争时期烈士:张延昌。
  (王忠堂)
  寨子村
  村庄概况
  寨子村位于孙集乡正西方,商展路横穿村庄东西,北与南陈接壤,东靠苏家,南靠引黄干沟,西与宋家、张家毗邻。寨子村全村总面积5666多亩,其中可耕地面积3447多亩。全村353户人家,总人口1374人,有苏、王、高、张、石、尹、孙7个姓氏。均为汉族。
  相传,明朝三位朱姓老人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初名朱家寨,后立集市,改名朱家镇,后集市迁往古城,又改名寨子村。
  村政任职
  截至2011年,全村中共党员已发展到27人。
  1947-1952年,张同德任农会主任。1952-1963年,苏京礼任党支部书记,王召蓝任委员。1963-1966年,王召蓝任党支部书记,苏京礼任委员。1966-1967年,王守洪任“革委会”主任,尹传雨任委员。1967-1971年,王召蓝任党支部书记。1971-1980年,王召福任党支部书记。1980-1983年,王守敬任党支部书记。1983-2003年,高明清任党支部书记。2003-2008年,王国云任党支部书记。2008-2012年,苏光祥任党支部书记。2012年至今,王少宽任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居住的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改革开放后,村民生活逐年提高,户户都住上宽敞明亮的高标准的大瓦房。1974年村庄规划民宅289平方米。1985年增设大街东西3条、南北2条,全长2300米。2012年集体投资200万元,街道全部硬化,民宅统一标准砖瓦结构。1976年安装照明变压器一台,50%农户通电。1984年更换为80千伏,拉线路1500米。2008年,村里通自来水。2010年增装200千伏变压器,线路2300米。2013年投资50万元建中心公园1处,绿化美化面积3780米。2012年建村办公室,占地2330平方米。同年建村牌坊两处,电子监控辐射全村。1988年开挖疏通村西、村南、村北沟渠总长1700米,牵拉农电线路3000米、扬水点20个、硬化生产路2000米。2013年,建有二层、三层居民楼7座。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寨子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百货商店、化肥农药农资店、粮油店等,外出及在当地务工人员400余人。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2011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寨子村设立学校。改革开放后,对村学校进行多次扩建和整修,成为规范化学校,是周边十多个村子的文化教育中心。全村的学龄幼童入学率达到了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50人。
  2011年,村中修建文化室。寨子村鼓子秧歌队,曾到北京、济南、青岛等地进行过演出。1992年建村卫生室,赤脚医生苏光银。2012年王少宽建医疗室,购置部分医疗器械,医生苏光银、张勇。
  人物
  王精一 省政协委员,1998年退休。
  苏景春 高级工程师,1996年任新汶矿业集团总工程师。
  王少聪 1969年任东营市计划委员会科长、主任等职,2012年退休。
  王少敏 1961年出生,1994年任中国建设银行商河支行行长,1998年调任建设银行济南历下支行行长,后任建设银行济南槐荫支行行长,2013年退休。
  王国明 1948年牺牲于大别山。
  石恩晋、王少圣、苏之强,为淮海战役烈士。
  苏立温、苏传鹏、高传贤、高法淌均在淮海战役中立功返乡。
  王少礼、高明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退役回家。
  (苏传元)
  周艾城村
  村庄概况
  周艾城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西南方向,东接古城村,南靠李庙村,北与石胡同村接壤,西靠许商街道清水洼村。该村1976年进行村庄规划,村庄占地45亩,已硬化村内大街1条,距寨罗路(乡村路)1公里。该村占地总面积1140亩,其中村庄占地面积240亩,耕地900亩。至2013年全村90户,常住人口293人,均为汉族。
  据传,元末明初周氏先人和艾氏先人由河北武邑县迁入,分别立村为周家城子、艾家城子,后两村合并得名。
  村政任职
  1967-1978年周云格任党支部书记。1980-1990年黄加明任支书。1991-2013年周士河任党支部书记。该村现有党员12名。
  村庄建设
  1976年,进行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统一规划。同年安装20千伏变压器2台,80%的居民通电。1980年投资12万元更换30千伏变压器2台,同时进行线改,户户通电。1997年,多数村民安上有线电视、通电话。2000年后,部分村民开始购置家庭电脑。2009年,筹资建设村两委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全村统一通自来水。2010年年底,配置垃圾箱、聘用保洁员。
  村计民生
  该村地势平坦,土质半碱性,主要水系为商东河,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建设养鸭基地1个,地毯加工点2处,蔬菜大棚24个,在村耕地打机井9眼。至2012年,共发展大棚54个。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有轿车8辆,面包车20辆,老年代步车7辆。
  文教卫生
  1962年建村小学1处,入学率达80%。1983年筹资16万元扩建、修缮学校,入学率达9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至2013年该村有35名青年受过高等教育。
  1996年村委投资建村卫生室1处,购置相应的医疗器材,医生1名。
  2010年村集体投资12万元修建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农家书屋。投资3万元购置体育器材、农科书籍、部分乐器。老年舞、红歌、健身操均有专人指导。
  人物
  陈佃发 1951年在北京建立铁编厂,工人230名,产品畅销全国及日、韩、新加坡等地。
  1952年黄清远、周云道、周云格参军入伍,参加抗美援朝,黄清远被评为二等甲伤残荣军,周云道被评为一等甲,周云格被评为三等甲荣军。
  艾宪雪 1984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转业后任重庆某区武装部长。
  周云安 1946年参军历任班、排、连、营、团长,1962年转业后任福建省福州市任武装部副部长,1993年病逝。
  黄居学 1984年参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转业后任重庆任区派出所所长。
  陈同军 1984年参军,升职为营长,转业后任重庆市某环卫局局长。周云杰参加淮海战役,荣获勋章两枚。
  该村解放战争初期有7名青年参军。至2012年该村有38名青年服过兵役。其中黄氏家族自黄清远始,其四个儿子、6个孙子共11人服兵役。黄清远参加朝鲜战争幸存,获二等甲伤残荣军,大儿子黄加明立过二等功,次孙黄居学为连长。
  (苏传元)
  古城村
  村庄概况
  古城村坐落于孙集乡西南部,西至商东河,北靠石胡同,东北与王市毗邻,东南与曾赵村接壤。全村占地面积1700亩,其中耕地面积990亩,村庄占地710亩。全村186户,常住人口629人,均汉族。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古城村一带为西汉宜成侯刘堰封地、西汉宜成县城所在地。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带兵常驻此地,筑堡建城故起名为彦章城。后称古城。明清时期陆续从山西、河北及县内的三里庄、东关、扒牯李迁来王、李、周、郅、石等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李氏人口最多。
  村政任职
  1949-1966年王范海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1974年,王成位任村党支部书记。1974-1991年,王存财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1996年,王宗顺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到2004年,李清西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李伯学任村党支部书记。有党员21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79年11月,村里上变压器,户户通电。至1989年底,村里每户都有了电视,部分户通电话。1996-2004年,村庄规划,共规划三横二纵,完成硬化村内大街5条。2007年,村里打机井10眼。2008年,户户通自来水、有线电视,部分村民购置电脑并安装宽带。2010年建设村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
  村计民生
  该村自1949前就有集市,远近闻名,“文革”期间取消。1978年10月重新立集。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至2012年底,有地毯厂3家,电子厂1家,各类工商户20余户。人均收入1万元,全村有轿车26辆,面包车30辆,老年代步车20辆。
  文教卫生
  1984年投资建校舍一处,儿童入学率达8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该村入学率达到100%。2004年投资30万元建村医疗室一处(二层楼,设病床,医疗设备齐全)。2011年办诊所1处,占地10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村里新农合参合率100%。该村鼓子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节日庆典都要演出。2005年在村委的鼓励下,村民自发成立了老年人艺术体操队、红歌团等。
  人物
  该村历代以行医而闻名,誉满周边县区。老中医王范邦自幼学医,行医于周边区域,闻名遐迩。留有家传《淋巴结专治》秘方,三代传人王成利传承医术,行医方圆百余里。
  李来兴 出生于1953年,1971年应征入伍,在部队医疗队工作并专研针灸,医术精湛,复员后继续行医于周边各村镇,对精神病治疗更为专长。
  孙守选 老中医,出生于房家屯村,因受李来兴影响,自幼在古城村学医。
  解放初,该村有5名青年参军,其中王宗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曾立过二等功、三等功。1979年李清稀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至2012年,该村已有180人服过兵役。
  (苏传元)
  李庙村
  村庄概况
  李庙村位于孙集乡西南方,据《李氏族谱》记载,元代李姓一家由山西省迁入,明代修一大庙,故得名李家庙。
  李庙村全村总面积1820多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723多亩。全村245户人家,总人口919人,有李、闫、邢、代、王5个姓氏,其中李姓占全村人口的70%,均为汉族。
  李庙村有百货商店、化肥农药农资店、粮油店等,外出及当地打工人员300余人。
  村政任职
  1946-1948年,李万翠任农会主任。1948-1952年,闫如海任农会主任。1952-1958年,李光恕任党支部书记,李传生任委员。1958-1966年,李光起任党支部书记,李光恕任委员。1966-1971年,李光登任“革委会”主任,李传亮任委员。1971-1980年,李世孝任党支部书记,李世温、李方勇任委员。1980-2008年,李世福任党支部书记,李方勇、李方镇任委员。2008年,李方勇任党支部书记,李传业、李方镇任委员。截至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7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过3平方米。1971年该村进行第一次村庄整理规划,南北向大街2条,东西向3条,全长2400米,民宅400平方米,部分为砖瓦结构。1978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线路2000米,75%农户通电。2011年改换200千伏、160千伏变压器2台,线路2400米。2012年投资10万元建农灌机电房4座,牵拉电线800米,硬化生产路400米。2009年通自来水。1991年集体投资100万余元将五条街道全部硬化、亮化。
  文教卫生
  1959年集体投资3000元建村小学1处,入学率75%,1975年投资扩建、修缮校舍,增设桌椅,入学率达90%。1997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至2013年该村已有40名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
  1973年,李传丙个人投资办村卫生室。
  人物
  李传岐 1928年出生,历任商河县委办公室秘书、主任等职。
  李方正 1961年出生,1981年参军,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功,正团级。
  李岭 1964年出生,历任德州市宣传干事,交警队副大队长、政委、大队长等职。
  李经纬 1971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徐州煤炭干部学院,现任国家安监局协调处处长。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有:李传安、李万纪、闫克风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李传安、李传木、闫克路、李光德、李万冀、李传河、闫克德。
  (苏传元)
  张黄村
  村庄概况
  张黄村坐落于孙集乡西南部、商东河西,西南与罗家村相邻,北靠李家庙村。全村占地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600亩,村庄占地200亩。全村共140户,总入口551人,均为汉族。村内有张、石两姓,其中石姓居多。
  村政任职
  1943-1955年,石庆龙任会长、社长。1956-1958年,张云清任社长。1959-1984年,石继孔任大队长、支书。1984-1991年,石丕连任支书。1992-2003年,张明春任支书。2004年,石恩增任支书。该村现有党员9名。
  村庄建设
  该村1980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一横四纵,同年,村里安装变压器全村户户通电,部分家庭购买电视。1996年,大街安装路灯。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建设文化大院、计划生育办公室,实现环卫一体化,聘请保洁员、大街配置垃圾箱。2013年完成村内大街硬化五条,直通寨罗路(环乡路寨子至罗家段)。
  村计民生
  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1964年,全村群众整理耕地。1970年打土井20眼,粮食亩产200公斤左右,1980年亩产超千斤。1996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建大棚17个,打机井10眼,实行电力浇灌。1997年,规划建蔬菜棚18个,年收入36万元。2000年,石丕勤建地毯厂1处,占地600平方米,年收入50万元,张明利、张延海陆续建地毯厂分别年收入20万元。石恩平1998年于北京建喷塑厂1处,工人100余人,年收入600万元。2007年,张明俊于北京经营日用百货超市年收入160万元。2009年,张宋礼于东营经营五金批发门市一处年收入130万元。2010年,石希豹于北京建一喷塑厂,年收入150万元。村内有副食百货店两处,年收入5万元。外出务工每年200人,年总收入600万元。2012年该村人均年收入9000余元。
  至2012年,全村有轿车11辆,面包车20辆,大型农机2台,载重车10辆,太阳能、彩电普及全村。
  文教卫生
  该村1963年投资建学校,入学率达50%。1972年改扩校舍6间,投资3万元,入学率95%。1997年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至2013年该村有10名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
  乡村医生石继春1970年投资建村卫生室。1973年村党支部投资2万元建村医疗室1处,购置部分医疗设备。
  人物
  石庆普 商河县县大队连长。1942年在杨安镇战斗中牺牲,烈士,墓碑立于商河县烈士陵园。
  石继河、张延停1953年参军,参加朝鲜战争,享受荣军待遇。石丕清1981年参加老山保卫战,任班长至退伍回家。
  张宋营 1988年参军,历任排、连、营长,转业后任新疆伊犁某派出所所长。
  (苏传元)
  罗家村
  村庄概况 罗
  家村坐落于孙集乡西南角,东靠商东河与刘店村、河埃子村隔河相望,南与白桥镇胡楼村接壤,西与许商街道前东王村交界。全村总占地面积1019亩,其中耕地839亩,村庄占180亩。至2013年,常住人口400人,共计180户,均为汉族。明代罗氏先人迁入该地,以姓氏命名为罗家,后有韩氏从济南历城迁入,张氏后迁入。该村韩氏人口最多。
  村政任职
  1943-1947年,韩本文任村长、会长。1947年韩成山任社长。1954年张建华任支书。1967年韩字伦任支书。1972年,韩守景任村党支部书记。1977年,韩守端任党支部书记。该村现有党员8名。
  村庄建设
  该村1985年通电,打井10眼。1986年进行村庄规划,村庄占地150亩,共规划三横一纵。交通方面临靠寨罗路(环乡路寨子至罗家段),灌溉东依商东河。1986年挖灌溉渠12条。1996年,硬化大街4条。2009年,通自来水,改装150千瓦大变压器,大街安装路灯。2010年,进行旱厕改造,家家户户改建水冲式厕所;加入村庄环卫一体化,配置垃圾箱,聘请保洁员,每周打扫一次。
  村计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1986年,挖灌溉沟大小12条,打井10眼,部分农户开始搞特色养殖。至2012年全村共发展蔬菜大棚4个,露地菜80亩,春季以小拱棚茄子为主,秋季以芫荽为主,养鸭户2个,存栏约12000只;养鸡户3个,存栏大约6000只。
  1973年生活逐步改善,有余粮余款,住上砖瓦房。至2012年,全村户户有农用机动车,户户通电通水,轿车15辆、面包车18辆、大型农机6台。
  文教卫生
  罗家村1978年建立村小学,入学率50%。1995年扩建校舍15间,占地3亩,增置桌椅及办公设备,入学率100%。
  该村1972年投资建医疗室,乡村医生韩本清坐诊,购置相应医疗器械。
  该村鼓子秧歌源远流长,有旱船、龙虎斗等项目,节日庆典组织演出。
  人物
  韩守清 1974-1978年任钱铺公社书记,后任卫生局副局长,在卫生局退休。
  韩守广 1963年任城关公社副书记,后任韩庙乡副书记。
  (苏传元)
  苏家村
  村庄概况
  苏家村坐落于孙集乡西部,东隔商东河与王市村相望,西与寨子村毗邻,南与石胡同、周艾城交界,北至前进河。该村村庄占地面积300亩,耕地面积859亩,160户人家,597口人。主姓苏氏,汉族。该村村庄大约元末建成,时苏氏先人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入,以姓氏命名,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1952年建立党支部,苏传典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建立初级社(宋家、苏家、寨子),后改高级社。1972年,苏京旺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苏浩全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年,苏仁国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1名。2009年、2010年被评为孙集乡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农村改造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12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遇到夏季阴雨连绵房屋倒塌时有发生。该村1990年进行村庄规划,村庄占地150亩,共规划一横九纵。交通方面紧靠商展路,灌溉东临商东河,北靠前进渠。1992年,完成村庄规划,挖沟500米。2005年该村与寨子、宋家、西张联合打深水井通自来水。2006年,筹集资金硬化大街1条。2008年,建设村办公室大院一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2010年,实行村庄绿化,每家每户改建节能水冲厕所,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配置垃圾箱,聘请保洁员。
  村计民生
  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耕地全部实现旱能浇涝能排。该村在东营、天津、威海经营五金建材拥有固定资产上千万的经商户有5家。1978年户户通电,2005年通自来水,2006年村庄六街硬化,同年安装路灯,2010年大街小巷全部硬化,2013年申报省级文明示范村,全村“五化”验收达标。村内设有幸福超市、苏氏门窗、建民超市,在东营市有个体经商户20余家。
  文教卫生
  该村1984年建小学,后合并撤销。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20余人。村内建有文化大院、老年活动室,并购置部分健身器材。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苏京清 烈士。
  苏传刚 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于大别山,战斗英雄,烈士。
  苏传训 企业家,东营市华东电缆集团董事长。1978-1984年在该村担任大队长。1985年到东营经商,1995-2000年被选为东营市人大代表,2000年为山东工商联会员。
  苏仁国 2006年获商河县委政府、人民政府颁发的“知荣明耻,倡树新风”先进家庭。2012年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3年被选为商河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李世河)
  宋家村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于乡政府驻地西,商展路南侧,东与寨子村接壤,南与许商街道清水洼村交界,北隔商展路与西张村相望,西隔商东河与于家村相望。全村居民占地面积90余亩,村庄占地98.5亩。宋家村全村总人口335人,有张、尹、宋、石、楚5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传,元末宋氏由河北武邑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村政任职
  1952年,宋家村建立党支部,张吉忠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建立合作社,1961年恢复村建制。1964年,尹传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年楚开元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张吉忠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年,楚效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第一届村民委员会。1993年,张成彬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楚训领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现有党员8名。
  村庄建设
  1980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户户通电。1982年进行村庄规划,街道规划三横六纵。2000年,实施村庄绿化。2003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大部分户安装有线电视、通电话。2005年,该村群众与苏家、寨子、西张一同喝上了深水井水。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
  村计民生
  1984年,治理洼地,完成长1000米、宽10米、深8米的灌溉渠。1993年发展蔬菜大棚30个,并为大棚安装高压电路。2000年,参与清水洼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挖通水渠4条。
  村民购置大型联合收割机4台,拖拉机3台,各类汽车13辆,部分村民在县城、威海、上海等地购买楼房。
  文教
  2009年,修建村文化室,购置各类健身器材。2010年村两委筹资建设村两委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
  1957年该村成立小戏团,演出《小姑贤》《借年》等剧目。村里每年办鼓子秧歌,阵式较多,如“里四外八”“剪子服”“十字街”等。
  人物
  参加抗日战争人员:楚孝功、楚友元。
  楚孝明 1966年任商河县公安局局长,后曾担任商河县第一银行行长。
  (李世河)
  石胡同村
  村庄概况
  石胡同村坐落于孙集乡西南部,东与王市村毗邻,南与古城村交界,西隔商东河与周艾城相望,北距商展路1公里。至2013年全村占地面积585亩,其中村庄占地185亩,耕地占400亩。常住人口400人,共85户,均汉族。
  石胡同村名由来:明末,当朝为官的石氏,因触犯了朝规,为免皇帝将其灭门,逃难于商河的古城村,当时古城叫彦章城。后石氏在城北门另立新居,建一小胡同与城北门相应。村名叫石胡同。清朝中后期,陆续从河北枣强迁来王氏、李氏,其中王氏人口居多,三姓氏皆汉族。
  村政任职
  1957年4月,王成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年7月,王宗春任党支部书记。1983-1998年,王仁兴任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3月始,王光清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5名。
  村庄建设
  1983年,村民自筹资金,安装变压器,全村通电。2000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更换大功率变压器。1996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二横二纵。2003年,村两委组织发动群众硬化村大街。2010年进行旱厕改造,改建水冲式厕所;实行村庄环卫一体化,配置垃圾箱,聘请保洁员。2010年,村两委筹资建成村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成为村文化中心,丰富了群众生活。
  村计民生
  该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种植。村民以农耕为主,兼经商、打工。2000年,村内开办木板厂1处,地毯厂3处,车衣厂1处,蜂窝煤厂1处。2012年全村建有二层楼3座,家家有农用机动车。2013年,全村轿车20辆,面包车10辆,大型农机5台,载重机3台。
  文教卫生
  1968年集体投资8000元建村小学1处,儿童入学率达80%。1985年王仁兴主持改善扩建校舍、增置桌椅,儿童入学率达9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至2012年,该村有20名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1987年集体投资建医疗室一处,购置了相应的医疗设备。该村的文化活动有旱船表演和皮影表演,每到节日庆典组织演出。
  人物
  王宗山 新中国成立前开办了“百草药店”,公私合营后转为国家公职人员,被任命为城关医院院长、主治医师,已病逝。有传承人王仁兴。
  王德功 1951年出生,1971年任商河县被服厂厂长,1998年退休。
  (苏传元)
  张茂文村
  村庄概况
  张茂文村坐落于孙集乡南部,东与孙茂仙村接壤,南与高仙庄村交界,西与贾家村毗邻,北隔前庙沟与王市村相望。全村占地总面积940亩,其中耕地面积740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2013年全村常住居民有108户,379人,有张、王2个姓氏,均为汉族。清初,有一位老人张万清从张大人村迁入此地,村名初为张万清村。后张茂文老人携带家人迁移而来,1927年改名为张茂文村。
  村政任职
  1949年建立了农民协会,张际文任会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张际文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张际文任村长至1974年。1974年王万荣任村党支部书记至1984年;1985年张恒义任党支部书记至2001年;2002年张恒跃任党支部书记至2006年。张际林自2007年8月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村党支部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1982年村庄建设开始统一规划,共规划三横八纵。2008年,大街安装路灯。2010年家家通自来水。至2012年,有二层楼两座,轿车10辆,面包车7辆,大型收割机4台,办公及家用电脑80余台。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8年打井12眼,实现电力浇灌。1992年王万荣创建了占地550平方米的地毯厂,解决了50个劳动力就业问题。1995年,张太平建起了规模550平方米的磨光厂,解决了28个劳动力的就业。2006年,张建华地毯后续加工占地1100平方米,从业人员65人。除技术员外,其余全部招用本村村民。
  文教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里的教育卫生发生了质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前,儿童入学率不到10%。1956年筹资2000元改建学校。1984年筹资10000元扩建学校,粉刷墙壁,增置桌椅,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青年张恒军、张太平、张恒格、相元风等人组织了村民乐团,在农闲和春节之际组织村民到文化大院唱戏、跳舞。
  人物
  艺人张尊荣,1923年出生,10岁拜师学三弦。1943年师兄弟三人组建三弦弹奏团,在周边市区演出,闻名商河、天津50余年,2008年去世于天津。
  王万友 1933年出生,8岁学戏。1953年创建“新利吕剧团”,巡回演出于河南、章丘及周边各地,演出剧目有《小姑贤》《李二嫂改嫁》《三进宫》等。
  (苏传元)
  曾赵村
  村庄概况
  曾赵村位于商河城东6公里,商展路西2公里处,东与贾家村接壤,南与刘店村为邻,西与李庙隔商东河相望,北与古城村为邻。全村占地面积620亩,其中耕地占500亩、村庄占地120亩,共计103户,总人口420人,均汉族。
  曾氏祖籍嘉祥县南武山村,为曾子后裔。约在1610年,六十四世祖文善落户于商河城东20里曾家村。明永乐四年,赵氏从河北枣强迁至此地与曾家村为邻建庄,修一寺庙,此庙壮观庞大,故起名赵庙村。1955年行政区划规划把两村并为一村,为曾赵村。
  村政任职
  1946年赵茂河任村党支部书记。1954-1970年曾宪胜任大队长,1971-2001年赵茂河任支书,2002年赵党勇任支书,2005年赵长勇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赵常海任支书至2013年,该村有党员12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1971年部分村民建新房,1982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一横一纵,完成村内大街硬化1条。1984年,开通西、东、南、北大街各1条,总长600米。30%村民建砖瓦房,占地460平方米。1989年进行农网改造,户户通电。1998年第二次规划,增设大街两条,全长1200米。赵茂河投资10万元硬化亮化500米,民宅100%砖瓦结构。1999年,户户通自来水。2008年,安装路灯,户户购买电视机,2010年,通自来水;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配置垃圾箱20个,环卫工人2名,修环村路900米,村庄干净整洁。同年,筹资建成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购买安置了健身器材。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民务农为主,无其他经济来源,由于地势低洼,每年亩产粮食不过百斤,素有十年九不收之说法。1974年打土井、机井30眼,粮食产量300公斤/亩,部分村民有余粮。1985年前后粮食产量超过1000斤/亩。1996年,打深水井8眼。1997年规划建蔬菜大棚20个,年收入20万元。1998年该村建养殖小区4处,年收入356万元。1998-2006年,赵常光、赵德芳、曾兆孟、赵茂果陆续建地毯厂4处,占地1800平方米,年收入9万元。1997年曾庆寿建煤炭加工厂1处,占地900平方米,解决该村劳动力20人,年加工量3000万吨,年收入200万元。赵海营1995年在北京经营电缆、楼房修缮、电线牵拉等项目,年收入1500万元。赵小东、曾庆华、曾祥义等人自1995年陆续做铁艺加工、安装,年收入500万元,农耕总收入50万元,外出务工人员总收入150万元。
  文教卫生
  1972年赵茂河主持投资建立小学1处,占地46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购置桌椅60套,90%的适龄儿童入学,1984年进一步修缮、扩建校舍,招聘两名老师,儿童入学率100%。至2012年该村已有8名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
  1968年,村集体投资1500元建设村卫生室1处,赤脚医生曾庆康。1988年投资5千元购进部分医疗器械。
  该村的鼓子秧歌,每逢节日庆典都要组织演出。2008年,投资20万元建“农家书屋”和“老年活动中心”。
  人物
  曾北良参加过抗美援朝。曾宪东参加过淮海战役,为二等伤残。赵茂华1994-2000年任县政协办公室主任。曾庆升1998年任广州军区某部团长,后转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赵常岭2003年任县纪委办公室主任,2006年任县执法局副局长。曾宪起1983年任淮南煤矿设计院工程师。
  (苏传元)
  贾家村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西南方,东与张茂文村毗邻,西与曾赵村相连,西北隔前庙沟与古城村相望,南与李桥、刘店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980亩,其中耕地面积733亩,村庄占地面积247亩。全村共103户,总人口431人,只贾氏一姓,以姓氏命村名,均为汉族。
  村政任职
  该村有党员9名。1949年贾善营任农会会长,1956年贾善营任社长,1960年贾清河任大队长,1977-2007年贾清兵任村支书;贾树连自2007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底,村党支部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村庄建设
  1982年,村庄建设统一规划,共规划二横二纵。1989年通电。2008年,硬化村内大街4条;更换大变压器。2010年,户户通自来水。年底实施村庄环卫一体化,聘请保洁员,大街配置垃圾箱。同年,建设村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
  村计民生
  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1993年挖沟1条。2008年打井15眼;实现电力浇灌。
  1984年建蔬菜棚12个,年收入10万元。1978年建土窖10个,年收入80万元。2007年贾树连主持种植经济林100亩,总收入80万元。贾明德、贾清玉2007年建地毯厂2处,年收入20万元。村内副食、百货店2处,年收入8万元。外出经商务工每年不少于50人,年收入150万元。农耕收入750万元。
  1980年以后,部分村民有了机动车。至2012年,全村户户有机动车,其中轿车28辆,面包车12辆,大型收割机3台。50%的农户安装空调、土暖气,电脑、彩电普及全村。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村儿童入学率不过5%,1964年投资3千元改建学校,入学率达60%。1984年投资5万元改扩学校,增添桌椅。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入学率达到100%。至2012年该村有8人考入全日制大学。
  1997年村医贾修敏建村卫生室。
  1956年,贾清林组建吕剧团,经常演出于商河、章丘一带,每到节日庆典都要演出。2008年建“农家书屋”一处。2012年建“老年活动中心”“青年之家”。
  人物
  贾清才 1932年出生,15岁拜师学戏。1943年建吕剧团,演出于周边各县区。
  该村解放战争时期有8名青年参军,贾善发参加抗美援朝并立三等功,被评为二等甲伤残荣誉军人。贾清坤在抗美援朝中立二等功,被评为三等伤残荣誉军人。
  (苏传元)
  西张村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子孙集乡政府驻地以西,东靠寨子,南临宋家,紧靠商展路。该村总面积665亩,其中村庄占地136亩,现有人口338人,共80户。元末,张氏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入,以姓氏命村名。
  村政任职
  1972年,张洪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年,张文才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张洪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张成忠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1名。
  村庄建设
  1986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三横十二纵,村民自筹
   资金安装变压器,全村通电。2003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85%的户接通有线电视、电话。2008年,建设村办公室一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2009年,建篮球场,置乒乓球台。2010年,全村通自来水,每家改建节能水冲厕所,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配置 垃圾箱,村庄干净整洁。至2013年已完成村内大街硬化2条。
   村计民生
   该村耕地是洼地,涝灾严重。1986年,群众整理洼地,完成长1700米、宽12米、深8米的灌溉沟渠1条,实现耕地旱能浇涝能排,粮食产量达到每亩年均1000斤以上。 以张洪温为首的年轻人搞起了养殖,建蛋鸡养殖场,蛋鸡存栏3000只。张建安办起了卫生巾厂。
   1990-2013年全村60余人弃农经商,外出务工130人,外出务工者年总收入为250余万元,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截至2013年,村内有汽车40辆,农用车120余辆,大型联合收割机5台,拖拉机5台,家用空调近60台,冰箱100余台,电脑30台。有百货超市一处,农资超市一处。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西张修建了小学。1978年,对学校进行了整修。学校设有1-4年级,4个教学班,学生入学率达到100%。1997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该村学校与寨子中心小学合并,所有学生到寨子中心小学就读。从1978年截至2012年,该村考入各类大中专学生60多名。
   1997年村中建有卫生室,设备齐全,医生2人,床位3张。2005年村卫生室与寨子卫生室合并,村民到寨子卫生室就医。
  (李世河)
  大杜村
  村庄概况
  大杜村位于县城东北方向6公里处,省道316线以南。东靠郝家,西靠牛堡,南与崔田为邻,东北与北崔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1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0公顷、河塘25公顷,村庄民居占地10公顷。2013年全村170户,611人,均为汉族。 该村杜氏于明朝从河北武邑迁入。全村有杜、陈、韩、赵、翟、崔等多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杜氏人口最多。
  村政任职
  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后,该村长期归城关管辖,属于郝家区。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由杜新成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设生产大队,杜义清任大队长。1984年10月,建立村党支部委员会,杜义清任村党支部书记,杜春水任村主任,下设4个村民小组。1989年,杜鹏清为村党支部书记,杜坤青任村主任,1992年,杜守太为党村党支部书记,杜鹏清任村主任,1998年杜云胜为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1949年以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1974年,全村统一规划宅基、街道,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房建新房。到1984年,开通南北大街3条,长300米,宽15米;东西大街1条,长500米,宽25米。2010年,所有街道、胡同全部进行硬化。1988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户户通电。1999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2013年将安装10千伏变压器1台。2003年全村通自来水。2008年,家家用上了黄河水。至2003年全村共打机井10眼,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解决全村灌溉困难。至2013年,全村实现通电、通自来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网络,所有大街小巷全部硬化。
  村计民生
  该村地势较高易旱,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粮食亩产不足70公斤。1981年后,实行包产到户,粮食产量大幅增加。1998年,打机井6眼,至2003年共打机井10眼。解决了农田灌溉困难。粮食亩产量达千斤以上。1998年,建起了宏发塑料制品厂,从业人员2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达100余人,年收入100多万。2000年,全村多数村民住上了瓦房。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45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全村拥有机动车200余辆。安装电话30多部。手机基本普及。电视机200多台。全村砖石结构住房100%。有二层居民楼2座。轿车20多辆,面包车30多辆,大型联合收割机6台,电脑50多台,载重汽车5辆。
  文教卫生
  1963年,成立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1997年,普九达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01年,学校搬迁至赵集小学。2008年,建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科技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活动场所。至2012年,全村先后有10余人考入了全日制大中专院校。
  至2006年,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2008年建立村卫生所。是孙集乡医疗定点报销单位之一。
  该村鼓子秧歌队,每年元宵节期间到县城及周边村庄演出。1945年成立村地方戏剧组,演出剧目有《小姑贤》等。
  (耿新亮)
  赵集村
  村庄概况
  赵集村位于孙集乡西北方13公里处,南靠张董村,西靠肖刘村,东靠大刘村,北靠梁家。全村总面积2519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646亩,赵集村180户,总人口720人,有赵、李、张3个姓氏,其中赵姓占全村人口的95%,均为汉族。据《赵家族谱》记载,元末明初,赵氏由河北枣强迁入。
  村政任职
  赵集村是较早建立党组织的村庄之一。新中国成立前,赵集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47年,赵集村建立党支部,赵立祯任党支部书记。1949年3月,赵怀江任书记。1963年隶属商河县城关公社,赵怀林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年划归商河县牛铺公社,赵怀兴任党支部书记,赵昌任大队长。1978年,赵昌任党支部书记,赵义田任大队长。1981年,赵义田任党支部书记,赵丰勇任村委会主任。2000年,赵丰勇任村党支部书记,赵福田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赵福田任党支部书记,赵华田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赵义田任党支部书记,赵华田任村委会主任。全村党员16人。
  村容村貌
  1980年全村通电。1986年前,全村居民主要居住地在村北两条街附近。1986年后,村内人口增多,村民居住面积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村民南迁计划,逐步形成集商业、文化为一体的村南东西街。同时,村民居住质量显著提高,由过去的土坯房逐步变成高质量的砖瓦房,村内三横两纵街道的结构布局逐步形成。1989年根据村民需要,村委会立“一六”大集,结束了赵集无集贸市场的状况。2008年,村里通自来水。
  村计民生
  赵集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百货商店、化肥农药农资店、粮油店等,外出及当地打工人员300余人。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2011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集村建有学校。改革开放后,在村中建设1处小学。全村的学龄幼童入学率达到了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近20人。
  2009年,村中修建文化室,成立鼓子秧歌队。
  1980年赵集村建医务室,解决了村民看小病的困难,至2013年,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人物
  田华胜 1900年生,1935年任国民政府商河县县长。
  赵怀纯
  1900年生,1919年参军,历任班长、排长至成都军区某部师长后退休,已去世。
  赵怀尊 1909年生,历任南京军区某部营长、团长后退休,已去世。
  赵力茂 1923年生,历任新疆军区营长、团长,1963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县委书记,后退休。
  赵营田 1969年生,任中国共产党商河县沙河乡党委副书记、沙河乡人民政府乡长。
  (刘学兴)
  肖刘村
  村庄概况
  肖刘村坐落在孙集乡西北部,东与赵集村毗邻,南隔牛刘路与郝家村相望,西与双庙村交界,北与梁家村接壤。该村村庄占地面积300亩,耕地面积1400亩,2013年全村有144户,人口614人。
  明末清初,刘氏和肖氏来此定居,并以姓氏命名肖刘村,人民公社化后,和邻近小张家村、小孙家村合并为一个大队(行政村),沿用肖刘村名。
  村政任职
  1966年,刘明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年,刘明奎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刘如来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刘士海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20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居住的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 平顶房。1975年,进行村庄统一规划,共规划三横一纵。 1986年,全村户户通电。1990年,硬化大街1000余米。2002年,全村大街安装路灯、修生产桥3座。2010年春,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建成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 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同年,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配置垃圾箱,村庄干净整齐。全村通自来水和 电,98%的家庭接通有线电视、安装电话。至2013年,完成村内大街硬化2条。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村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有部分蔬菜大棚种植户和蛋鸡养殖户。因在牛刘路沿线交通便利,有建材、水泥制品加工、钢材加 工、加油站等工商业户数十家。
  新中国成立前,多数村民生活困难,人均口粮年均不足100斤;1960年人均食粮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多数村民住上砖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安装固定电话93部,电视机150台,部分农户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2004年后,全村瓦房入住率达99%,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9辆、面包车3辆,大型收割机4台,载重汽车5辆。有电脑30余台。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入学地点为高家完小。1956年在村西肖家建小学1所,以满足适龄儿童上学需求,因村民子女多、负担重,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50%。1979年在原村小学基础上,建中学1所(含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5%。1981年撤销中学,恢复肖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逐年增高,至1995年底达95%。1996年全部适龄儿童移至牛堡乡张董学区赵集完小上学(今商河县孙集乡赵集小学)入学率100%。
  1964年后,村建卫生室1所,有1名医护人员,实行该村村民看病免费制。2010年,新建高标准卫生室1所。
  人物
  肖荣义 1928年生,曾任商河县交通局局长,已退休。
  肖荣奎 1939年生,曾任商河县第三中学党支部书记,已去世。
  刘汝水 1950年生,历任中国共产党商河县张坊乡党委书记,商河县民政局党委书记,于商河县政协退休。
  刘金山 1963年生,任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统计局局长、党委书记。
  肖勇 1964年生,任山东省德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张明银 1964年生,曾任山东省乐陵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党委书记,后调至山东省德州市烟草专卖局工作。
  刘士彬 1972年生,曾任商河县韩庙乡党委委员、商河县韩庙乡派出所所长。
  刘为义 1921年生,曾任孙集供销社主任,已去世。
  (刘学兴)
  双庙村
  村庄概况
  双庙村位于孙集乡牛刘路北1公里,省道316线南1.5公里处,西与北崔村融合,村东正对肖刘村,村南房屋与北崔村融为一体,北边耕地与肖刘为邻。村庄占地面积150亩,耕地面积653亩。有83户,275人。全村共3个姓氏,分别为:孙、王、李,其中李姓最多,村民均为汉族。
  据村碑记载,元末明初,李氏从河北省枣强县迁到此地定居,因村东部有两座庙宇东西对峙。所以得名双庙。后有王、孙氏迁到该村。
  村政任职
  1950年,李祥元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86年,李树元任村党支部书记,孙立东任村委会主任。1987-2001年孙世东任党支部书记,李平元任村委会主任。2002年,李安元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至2012年底,全村有党员10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只有一条弯曲的东西街,村民住的全是低矮的土坯房。1978年村庄初步规划,通直东西街,并与北崔村合作打通南北街。北崔村民居住房屋已与双庙村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区分,经过历年规划现已形成三横一纵的布局,4条大街均硬化。
  2010年后,村委会先后筹资10万元,打机井10眼,并购买电线、电机等设备用电灌溉,解决了村民灌溉问题,节约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2002与北崔合作,硬化道路2000米,安装路灯30盏。打机井8眼,疏通河道及排水沟1000米。村委会曾先后三次对街道进行硬化。2010年,建高标准篮球场1处。2011年村委会新建办公室4间,村民活动场所1处,全村改厕成功,已通过验收。图书室配齐图书9000余册。
  村计民生
  双庙村历来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作物一年两收;还种有花生、地瓜、高梁、绿豆、黄豆等经济作物。
  双庙村的主要蔬菜品种有西葫芦、丝瓜、红扁豆角、西红柿、黄瓜、菠菜,菜豆角、茄子、白菜、白萝卜、红萝卜、大葱、辣椒、大蒜等,但多以家庭院落种植为主,自种自用,一般不作为经济收入来源。
  双庙村历史上有庭院养殖的传统,种类有马、牛、羊、驴、鸡、鸭、鹅、狗、兔、猪等。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村有铁编加工小企业。村内现有超市5家,饭店1处,废品收购站1处。
  新中国成立前,多数村民生活困难,人均口粮年均不足100斤;1960年人均食粮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多数村民住上砖瓦房。2004年后,全村瓦房入住率达99%,全村拥有固定电话50部,电视机90余台,轿车3辆、面包车2辆,载重汽车3辆,电脑9台,手机通讯、彩电已基本普及。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入学地点高家完小。1950年,在村东建小学1所,以满足适龄儿童上学需求。1980年学校合并,适龄儿童转移至邻村北崔学校就读。1996年全部适龄儿童移至张董学区赵集完小上学(今孙集乡赵集小学),入学率100%。1980年后,村建卫生室1所,房屋简陋,只有1名医护人员,只能看一些头痛感冒之类的小病,已撤销。现村民看病地点为肖刘村。
  人物
  李连义 1933年生,入伍复员后被保送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曾任胜利油田华北输油管线业务科科长(副处级)。
  李顺元 1934年生,曾任南京军区驻浙江临海县某部营长,1966年因公殉职。
  李峰元 1960年生,曾任第二炮司令部人事科科长(副处级)。
  李秋元 1963年生,历任商河县牛铺中学校长,商河县龙桑寺镇教育助理。
  村民李峰茂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已去世。村民李成龙在解放战争中负伤。
  该村共有20人应征入伍。
  (刘学兴)
  郝家村
  村庄概况
  郝家村位于县道005线南0.5公里,孙集乡驻地燕韩路南沿线经牛刘路往西2.5公里处。东靠赵集村,西边耕地与大杜村接壤,南靠南陈村,北边耕地与双庙村毗邻。村庄总面积600亩,其中村庄占地面积100亩,共80户,272人,均为汉族。
  明初洪武年间,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枣强一带,后由枣强迁至此地。郝家村原村庄位于今村西南,因地势低洼,故迁至原村东北高台子。清朝末年,刘姓来到此地,该村现有郝、刘二姓,郝姓居多。
  村政任职
  1949-1957年,郝文亭任党支部书记,刘福宗任村长。1958-1980年,郝文胜任党支部书记。1981-1997年,郝富林任党支部书记,刘化明任村主任。1998年,刘化江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该村有党员7人。
  村庄建设
  1943年前,郝家村村民居住今村西南,地势低洼,下雨时村内积水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迁村于此,村民大多数住的是土坯房,住房零星排列村内,无正规街道。1953年对村庄进行初步规划,规划330米东西街1条,2000年铺成柏油路。同年,打机井9眼,疏通河道及排水沟300米。2010年,建高标准篮球场1处。2011年村委会新建办公室6间,村民活动场所1处,图书室配齐图书8000余册。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年入均口粮不足100斤。1960年人均食粮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多数村民住上砖瓦房。2008年改厕完成,并通过验收。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安装固定电话50部,电视机100台,部分农户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2004年后,全村砖瓦房入住率达99%,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2辆,电脑9台,手机通讯、彩电已基本普及。
  郝家村种植业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1964-1981年,村集体副业编织厂、弹簧厂在当地小有名气。从业人员为该村的青壮年劳动力。2000年后,全村私营经济发展较快,2013年该村有废品收购站1处,机动车修理点2处。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400万元,人均纯收入9547元。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建学校1所,教师3人,科目主要是四书五经。1950年在村南新建学校1所,为郝家中心小学,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适龄儿童入学率为50%。自1982年开始适龄儿童入学率逐步增高,至1996年达95%。1996年全部适龄儿童移至商河县牛铺乡张董学区赵集完小上学(今孙集乡赵集小学),入学率100%。
  1964年后,村建卫生室1所,房屋简陋,2010年新建高标准卫生室1所。
  人物
  郝文都 1928年生,曾任沈阳军区某部团长,已去世。
  历年服兵役、民兵组织情况:
  解放战争爆发后,郝家村村民踊跃参军,共有7人参战,分别是:刘耀宗、郝文秀、郝福正、郝福延、郝文庆、郝文都、郝清泉。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有3人,分别是:郝福清、郝春平、郝福成。至2013年全村先后有15人参军。
  (耿新亮)
  南陈村
  村庄概况
  南陈村位于商河县以东偏南8公里处,商展路以北,东临常家村,西北临崔田村,北临郝家村。全村占地总面积15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0公顷,河沟10公顷,村庄民居占地27公顷。2012年全村200户,人口670人,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朝洪武年间陈氏家族从河北省武邑一带迁此。有陈、杜、王三姓,均为汉族,其中陈氏人口最多。
  村政任职
  1943年抗战时期,建立了南陈村农民协会,由陈金尊任会长。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陈寿星任社长。1958年设生产大队,陈寿星任大队长。1967年“革委会”成立,陈寿星任主任。1969年后建立南陈村党支部,陈凯朝任支书,下设四个小队,一直到1997年。1998-2000年,陈多朝任支书。2001年,陈争朝任支书。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正规的街道,多数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90年正式规划,胡同宽6米,街道宽15米,南北街350米长,东西街道300米长。2001年全村通自来水,2008年喝上了黄河水。2003年大兴水利,加强农田灌溉,修建沟渠2000米,新建桥梁3座,涵洞20个。2005年硬化村中道路,总长2500米。
  村计民生
  1945年前后,村中手工艺兴盛,尤其铁编工艺远涉天津、吉林等地。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基本靠天吃饭,粮食亩产不足70公斤。1958年有所好转,人均粮食14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00元左右。1980年后,分地到户。2000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左右。多数百姓住上了砖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400余辆,固定电话十多部,电视机200余台,村民购置了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全村砖瓦结构住房达92%以上,无一座危房,有二层居民楼2座。轿车15辆,面包车30辆,大型收割机10辆,载重汽车4辆,大型混凝土罐装车4辆,电脑50多台,彩电及通讯工具已基本普及。至2012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200余人,年收入300余万元。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700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元。
  文教卫生
  194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7%。1958年扩建原学校。1984年彻底告别了旧的办学条件,全部改造成了砖瓦房屋的校舍。1997年实现普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3年该村适龄儿童被转到了赵集小学就读。到2012年,该村先后有20多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中专院校。
  2008年建文化大院,置办健身器材,修建篮球场地,安装乒乓球台。
  1969年该村设有卫生所,基本医疗设备齐全。2006年,全体村民都加入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办理医保卡。
  清朝末年,该村成立了鼓子秧歌队。表演内容丰富,每年春节期间举办一次,每次5~10天,到周边邻村及县城表演。参加演出的人员有100多人,男女老少齐上阵,场面很是壮观。后来又成立了村戏班。陈义朝、陈开朝等是其中的代表,除在该村表演外,还到周边邻村表演,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物
  陈德朝参加过淮海战役,伤残。陈金左、陈金收在济南战役中受伤致残。
  杜前(1921-1993) 男,又名杜怀胜。济南解放后的首任团市委书记。历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局上海分会主席等职。1993年病逝。
  陈民朝 1969年出生,曾任商河县教体局副局长,现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耿新亮)
  柴孟村
  村庄概况
  柴孟村位于商东河西岸,西边耕地与常家村接壤,南为大片耕地,东北隔耕地与张董村相望,村庄占地面积500亩,耕地面积1900亩,是由柴家村、孟家村两个自然村组成,以村中湾为界东为孟家村,西为柴家村,下设四个村民小组,柴家村为一、二组,孟家村为三、四组。2012年全村共170户,760人,均为汉族。
  据村碑记载,明末清初,柴氏和孟氏同时从河北省枣强县迁至此地。村内有柴、孟、陈、尹、谢、王、崔、潘、李、刘、苏、杨等姓,因姓氏众多,在当地有“七柴八孟”之说。
  村政任职
  1950年3月,中共柴孟村支委会成立,柴振江任书记。1963年隶属商河县城关公社。1970年隶属商河县牛铺公社,柴振杰任党支部书记。柴振杰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至2005年。2006年,柴光敏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军任村委会主任。有党员11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只有村中一条弯曲的街道和几条错综复杂的小巷,下雨时泥泞不堪。住的是土坯房,农户人多房少,住房条件差。1978年全村开始规划开通村内1公里的东西主干道。1980年柴孟村户户通电,成为周围村通电最早的村庄。2010年全村房屋翻盖完成,房屋全部采用砖混结构,实现户户住新房、户户通电、户户通有线、户户通黄河水、户户通电话,村内安装了路灯。村两委新建办公室1处,4间。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人均口粮一年不足100斤,1960年人均食粮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安装固定电话97部,电视机200台,部分农户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2004年后,全村瓦房入住率达99%,各种机动车400余辆,其中轿车15辆、面包车2辆,大型收割机3台,载重汽车2辆。有电脑30余台,手机通讯、彩电已基本普及。
  柴孟村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中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该村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6年,打机井13眼,疏通沟渠2000米。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在村西柴家建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入学地点为高家完小。1980年在村中湾南新建柴孟小学,五个年级,学龄儿童入学率75%。1988年在村中湾南(今村委会附近)新建学校,五个年级,学龄儿童入学率90%。1996年撤销柴孟小学,学生转入商河县牛铺乡张董学区赵集完小(今商河县孙集乡赵集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该村先后有33名学生考入了全日制大中专院校。
  1949-1980年,村民就医不便,只能步行到龙桑寺看病,1980年建村医务室,方便了群众就医,2009年改建村医务室,配齐医疗设备,村民可就近就医。2013年该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村民苏德奎任八路军某团侦察排排长,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解放上海等战役,成为伤残军人。村民李香山、李香厚,在解放济南的战役中负伤。至2013年全村已有51人参军。
  李香厚 1946年参加革命,历任惠民县公安局副局长、商河县公安局副局长、济南市安全局局长、党委书记(副厅级),已退休。
  陈佃华 1950年生,历任商河县财政局局长、党委书记,商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已退休。
  陈保朝 1955年生,曾任中共商河县贾庄镇党委副书记,已退休。
  尹先吉 1956年生,曾任商河县展家乡派出所所长,已退休。
  (刘学兴)
  常家村
  村庄概况
  常家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西北方向,牛刘路以南1公里处,东接柴孟村,西与南陈村毗邻,南与寨子村相望,北与郝家村接壤。进出村依靠柴崔路(乡路),耕地灌溉依靠村南柴孟干沟。
  据传,明初常氏先祖由河北武邑迁此立村,村以姓氏得名。1965-1984年,属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牛堡乡。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全村占地总面积5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5公顷、河塘2公顷,村民居住占地7公顷。2013年全村57户,230人,均汉族。
  村政任职
  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后,该村归孙集管辖。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常兰富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设生产大队,常发香任大队长。1977年由常连星任大队长。1984年10月,建立村委会,常连星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7年改选常宝海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该村有党员7名。
  村庄建设
  1980年,全村群众自筹资金购置30千瓦变压器一台,户户通电。1995年,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开始统一规划,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居室美观亮堂。同年,更换新的大功率变压器。2008年,安装有线电视。2009年,户户通上自来水。2000年重新进行了村庄规划,规划了二横三纵5条大街。2010年年底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村计民生
  该村以小麦、玉米、棉花种植为主。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2010年,村两委多方筹资实施村南柴孟干沟500米清淤工程。
  至2013年,全村拥有机动车100余辆。安装电话10多部。手机基本普及。电视机100多台。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100%。轿车10多辆,面包车3辆,大型联合收割机3台,其他大型农机5台,载重汽车1辆。电脑10多台。彩电及通讯工具已基本普及。
  文教卫生
  1977年,成立了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1987年,村里新建校舍3间。普九后,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03年,学校合并至赵集小学。2009年,建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活动场所。
  至2012年,全村先后有7人考入了全日制大中专院校。
  至2006年,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人物
  解放战争时期,常连义在战争中受伤。至2013年,常丰和、常宝林、常宝河、常宝奎、常宝俊等先后参军。
  (刘学兴)
  北崔村
  村庄概况
  北崔村位于孙集乡牛刘路北1公里,省道316线南1.5公里处,东与双庙村融合,西边耕地与大杜村接壤,南与双庙村融为一体,北边耕地与小北陈村相邻。村庄占地面积140亩,耕地面积710亩。全村有52户,207人。共3个姓氏,分别为崔、王、李,其中崔姓最多,均为汉族。
  据村碑记载,元末明初,崔氏从河北省枣强县迁到此地定居,为与该乡崔田村相区分故得名北崔。后有王、李氏迁此。
  村政任职
  1943年隶属国民政府商河县大刘乡。1963年,崔作平任北崔村党支部书记,崔广安任大队长。2012年崔广勇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63年隶属城关公社。1970年隶属牛堡公社。2005年,牛堡乡与孙集乡合并,隶属于孙集乡。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占地面积较小,村内无正规街道,只有一条弯曲的东西街,村民住的全是又低又矮的土坯房。1978年村庄进行初步规划,开通东西街,并与双庙村合作打通南北街。村民居住房屋与双庙村融合。2002年与双庙村合作,硬化道路2000米,安装路灯30盏。打机井8眼,疏通河道和排水沟1000米。2010年,建高标准篮球场1处。2011年村委会新建办公室4间,村民活动场所1处,并配备图书9000余册。
  村计民生
  北崔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作物一年两收;还种植花生、地瓜、高梁、绿豆、黄豆等作物。主要蔬菜品种有西葫芦、丝瓜、红扁豆角、西红柿、黄瓜、菠菜,菜豆角、茄子、白菜、白萝卜、红萝卜、大葱、辣椒、大蒜等,但多以家庭院落种植为主,自种自用,一般不作为经济收入来源。牲畜主要以家庭院养为主,种类有马、牛、羊、驴、鸡、鸭、鹅、狗、兔、猪等。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村中有铁编加工。村内建有服装加工厂1处,工作人员50名,五金厂1处,吸纳劳动力40名。
  新中国成立前,多数村民生活困难,人均口粮一年不足100斤;1960年人均食粮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房。2004年后,全村瓦房入住率达99%,安装固定电话37部,电视机60台,有轿车3辆、面包车2辆,载重汽车1辆,电脑7台,手机通讯、彩电已基本普及。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高家完小。1950年,在村中建小学一所,以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1980年学校迁至村西,共五个年级。适龄儿童入学率逐步增高,至1996年达95%。1996年全部适龄儿童移至张董学区赵集完小上学(今商河县孙集乡赵集小学),入学率100%。1980年后,村建卫生室1所,房屋简陋,只有一名医护人员,只能看一些头痛感冒之类的小病,已撤销,村民看病地点为肖刘村。
  人物
  解放战争期间,村民崔向德、崔金华、崔庆茂参军参战。其中崔庆茂负伤,成为残疾军人。
  崔恩德 1930年生,曾任商河县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已退休。
  崔作德 1950年生,曾任商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已退休。
  崔义德 1953年生,曾任商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
  (刘学兴)
  崔田村
  村庄概况
  崔田村位于城东5公里处,省道316线以南。东靠郝家村、西靠牛堡村、南靠南陈村,北与大杜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4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7公顷、河塘17公顷,村庄占地16公顷。2013年全村219户,845人,均为汉族。
  据记载,田氏及崔氏一支在明朝从河北武邑迁入。崔氏另一支从寿光逃难到此,与先前迁来的崔氏汇合。全村有崔、田、张等姓氏,其中崔氏人口最多。
  村政任职
  1947年,成立社委会,崔金方任社长。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崔连荣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划归城关公社管辖。崔连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65年,划归刚刚成立的牛堡公社管辖。崔连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崔金榜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村委会,崔金榜继续任村党支部书记。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4年,崔卫德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庄建设
  1949年以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1995年,全村统一规划宅基、街道,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房建新房。开通南北大街3条,东西大街3条,共2300米长,宽12米。对1000米的南北大街进行硬化,2007年,所有街道均已硬化。
  1988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户户通电。2009年、2011年,分别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2000年全村通自来水。2008年,家家用上黄河水。2009年,所有街道安装路灯。
  2000年全村新开挖沟渠1000米,2008年河道清淤2000米,解决了全村耕地灌溉困难。
  至2013年,全村已实现了通电、通自来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网络。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地势较高易旱,粮食亩产不足60公斤。1981年后,实行包产到户。2000年,挖沟开渠1000米,2008年清淤2000米,解决了农田灌溉困难。粮食亩产量达千斤以上。外出务工人员300多人,年收入500多万。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65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1994年全村开始建瓦房,至2000年,全村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房。至2013年,全村拥有机动车300余辆,全村全部为砖石结构住房,有二层居民楼6座。轿车50余辆,面包车20余辆,大型联合收割机11台,其他大型农机10台,电脑100余台,载重汽车3辆,混凝土罐车3辆。彩电及通讯工具已基本普及。
  文教卫生
  1962年,成立了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1964-1965年扩建瓦房两座。1978年,全部翻盖成砖瓦房。1997年,校舍重新进行修缮。普九后,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03年,学校合并至牛堡小学。
  2009年,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科技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至2012年,全村先后有50余人考入了全日制大中专院校。
  至2006年,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该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成立了鼓子秧歌队。每年元宵节期间到县城及周边村庄演出。1950年成立村地方戏剧组,演出剧目有《回龙转》《小八义》等。后来又成立了吕剧团,剧目有《小姑贤》《借年》《墙头记》《李二嫂改嫁》等。
  人物
  1947年,张立和、崔广辉、崔金太、田普成、田家雨、崔金堂、崔金成、崔中德、崔金岭、崔廷礼、田洪玉、田普升12人一起应征入伍,参加解放战争。其中,张立祥、崔广辉牺牲,被追认为烈士;崔金太负伤;崔金堂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刘学兴)
  小北陈村
  村庄概况
  小北陈村北靠省道316线,沿省道316线西行6公里可直达县城。东与梁家村相望,西与刘庵村隔316线相望,南与北崔村相邻。村庄占地面积120亩,耕地面积228亩。至2013年,全村共30户,总人口110人。因村内全是陈姓,为区别于南陈村故名小北陈村。
  据村碑记载,元末明初,陈氏由河北枣强迁至此地。
  村政任职
  1949年3月,中共小北陈村党支部成立,陈金斗任书记,陈锋于1959年任大队长。隶属商河县孙集公社。1963年隶属商河县城关公社,陈朝林任村党支部书记,陈朝佐先后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1970年划归商河县牛铺公社,2005年原商河县牛铺乡撤销,隶属商河县孙集乡。2000年,陈佃义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庄建设
  1980年前,村南有一条弯曲的大街,村内无街道,大多数村民住的是土坯房,晚上用煤油灯照明。1990年全村通电。2000年舍弃村南街,在村中开通大街1条。2007年,对村中大街进行硬化。住宅由过去的土坯房逐步变成砖瓦房。2009年,对田里的桥梁和排水沟进行维修和重修,打机井9眼。2010年,全村通黄河水,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至2013年,2000米排水沟全部疏通。
  村计民生
  小北陈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是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新中国成立前,多数村民生活困难,年人均口粮不足100斤,吃不饱穿不暖,1960年人均食粮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2000年,小麦亩产有原来的150公斤达到2013年的500公斤;玉米亩产由原来的200公斤达到2013年的600公斤。人均纯收入2500元,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60余辆,安装固定电话20部,电视机70台,部分农户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2004年后,全村瓦房人住率达100%,各种机动车90余辆,其中轿车1辆、面包车1辆,电脑5台,手机、彩电已基本普及。村里有百货商店1家。
  文教卫生
  1950年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71年,由于村小人少,村内没有学校,适龄儿童只能步行去孙集乡金家村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65%。1984年,村委会筹资在村南空地建学校1所,3个年级,仅有9名学生,四五年级的学生只能去北崔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80%。1996年,全部适龄儿童到张董学区赵集完小入学。2013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1977年建村卫生所,解决了村民看小病的问题,2012年7月,乡政府对村医务室进行升级改造,建房3间,配医护人员1名。
  (刘学兴)
  梁家村
  村庄概况
  梁家村位于燕韩路南沿线1.5公里路东,交通便利,处于孙集乡、沙河乡、龙桑寺镇交界处。东隔商东河与龙桑寺镇宽河村相望,西边耕地与肖刘村耕地相邻,南边耕地与赵集村耕地接壤,北面正对沙河乡张铁匠村,村庄总面积1000亩,其中村庄占地面积300亩,共110户,350人,均为汉族。
  梁姓明朝被分迁于河北枣强一带,明末清初由枣强迁至此地。因最初居民多为梁姓,得名梁家。现村中有梁、徐、杨、韩、顾五姓,虽为“梁”家但徐姓人口最多。1963年隶属商河县城关公社,1970年划归商河县牛铺公社。2005年,合并乡镇后隶属商河县孙集乡。
  村政任职
  该村有党员11人。
  1949-1968年,徐之章任党支部书记,徐之俊任大队长。1970年,徐之俊任党支部书记,徐会山任大队长。1990-2003年,顾振玉任党支部书记,徐会山任村主任。2004年王宗祥任党支部书记(挂职),徐之庆任村委会主任。2007年王兰峰(女)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庄建设
  梁家村自古以来地势低洼,下雨时村内积水多,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大多数住的是土坯房,住房零星排列,村内无正规街道。1957年根据现实需要,在村前、村后通开大街两条,但很弯曲,因处于乡镇边缘,离其他村较远,地势洼,每遇雨季,路人皆不能进村,村民也无法出村,交通闭塞。2006年孙集乡人民政府出资,修建了通往该乡小北陈村的柏油路,交通状况得以缓解,随着燕韩路南线的通车,梁家村成了十里八乡交通最发达的村庄,经过几次规划,现已形成三横一纵3条大街,村民都住进了砖瓦房。
  村计民生
  1950年前,多数村民生活困难,年人均口粮不足100斤,吃不饱穿不暖,1960年人均食粮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房。2008年完成改厕,并通过验收。全村安装固定电话70部,电视机150台,部分农户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2004年后,全村砖瓦房入住率达99%,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6辆、面包车1辆。电脑9台,手机、彩电已基本普及。2010年硬化330米村主干道,打机井9眼,疏通河道和排水沟300米,新建桥梁1座,建高标准篮球场1个。2011年村委会新建办公室4间,村民活动场所1处,并配齐图书8000余册。
  梁家村种植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至 2012年小麦亩产达570公斤,玉米亩产达650公斤。
  1964-1981年,村集体副业编织厂占地3.5亩,从业 人员为该村的壮年劳力,工人收入主要是村集体分粮。 2000年后,转移剩余劳动力100多人,他们有的打工,有 的自己当上了老板,村民生活显著提高。2012年,村民纯 收入达9800元。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有私塾1处,主要是传授四书五经,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1950年在村南新建学校梁家小学,5个年级,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因村民子女多、负担重,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50%。从1982年开始,适龄儿童入学率逐步增高,至1996年达95%。1997年全部适龄儿童移至牛铺乡张董学区赵集完小上学(今孙 集乡赵集小学),入学率100%。1964年后,村建卫生室1所,房屋简陋,2010年新 建高标准卫生室1所。
  人物
  徐辉水 1947年生,曾任商河县公安局副局长,已退 休。
  徐秀峰 1937年生,曾任商河县燕家乡供销社主任, 已退休。
  村民梁勤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至2013年,全村有先 后有20人参军。
  (刘学兴)
  张董村
  村庄概况
  张董村坐落在孙集乡西北部,东隔商东河与大刘村相望,南与柴孟村接壤,西与郝家村交界,北隔牛堡河与赵集村相对。1976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二横二纵,已完成村内大街硬化4条。耕地灌溉东靠商东河、北靠牛堡河。2012年底,张董村辖4个村民小组、189户、720人。村庄占地面积300亩,耕地面积1600亩。全村共6个姓氏,分别为张、庞、田、董、杨、冯,其中张姓最多,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张氏、庞氏、田氏、董氏由河北武邑县迁此处,并各建一村,以姓氏命名。人民公社化后,合并为张董大队。1965-1984年,属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牛堡乡。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66年,张成玉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年,张本元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庞延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张训洪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29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76年,宅基统一规划。1985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全村通电。1996年整修村办公室1处,随即整修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2004年,2横2纵4条大街全部硬化。2005年,更换大变压器,挖环村沟2条,长达1400米。2007年,安装路灯。2008年,环村沟全部清淤。2009年,村南洼地全部埋上防涝水泥管。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口粮不足100斤。1960年人均食粮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房。2004年后,全村瓦房入住率达99%,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400余辆,安装固定电话110部,电视机2000台。部分农户购置轿车20辆,面包车4辆,大型收割机3台,载重汽车5辆,电脑30余台。手机通讯、彩电已基本普及。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入学地点为高家完小。1963年,在村东建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50%。1979年在原村小学基础上,建中学1所(含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5%。1981年撤销中学,恢复张董小学并命名为张董学区中心小学,5个年级,至199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95%。同年全部适龄儿童移至牛铺乡张董学区赵集完小上学(今孙集乡赵集小学),入学率100%。
  1964年后,村建卫生室1所,房屋简陋,只有1名医护人员,只能看一些头痛感冒之类的小病。2010年后,村民就医地点为肖刘村卫生室。
  人物
  张成林 1957年生,任临邑县土地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田康忠 1962年生,任商河县实验中学校长。
  (刘学兴)
  牛堡村
  村庄概况
  牛堡村坐落于孙集乡西北部,东隔改碱河与大杜家村为临,北隔省道316线与冯家村相望,西至问王干沟,南与前街村交界。全村占地总面积16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河塘100亩,村庄占地300亩。2013年全村356户,1086人,均为汉族。
  牛铺是历代朝廷设立的铺舍之一。明、清《商河县志》均记载:“凡郡邑悉均道里而置之铺舍者,盖以栖司兵,为迎送公文之所也。商河旧设铺舍凡九,……牛庄铺,正房三间,东厢房三间,门楼一座,至县城十里。”(清志记十二里)元末明初王氏先人从河北枣强迁入,因历代官府于此设置铺舍,取名“牛庄铺”,后改今名。1965-1984年,为牛堡公社驻地。1984-2005年,为牛堡乡政府驻地。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84年,建立村委会,王治明任村主任,下设4个村民小组。1970-1980年王国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王安水任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王安水兼任牛堡村主任。该村有党员25名。
  村庄建设
  1985年,全村户户通电。1999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三横二纵,已完成村内硬化大街3条。出行北靠省道316线、东接牛刘路,灌溉北依备战河、南靠朱堡沟。2009年,济南市委党校帮助建成高标准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图书室、卫生社区、文化大院为一体。户户通自来水;硬化、绿化大街,安装健身器材。2010年,实施环卫一体化,聘请保洁员、设置垃圾箱。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该村打机井9个,沟渠清淤一条,长度500米。
  2011年,建设牛堡社区居民楼5幢,120户,居住面积1.5万平方米。
  2011年,济南市四季风有限公司落户牛堡村,从业人员600人,外出务工人员100人,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0年,全村多数村民住上了瓦房。
  至2013年,全村拥有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20多辆,面包车30多辆,载重汽车15辆,手机基本普及。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100%。
  文教卫生
  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牛堡小学、牛堡中学两所学校,都坐落在316线以北。2009年,建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科技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活动场所。至2012年,全村先后有20余人考入了全日制大中专院校。至2006年,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2009年筹建村卫生所,是该乡医疗定点报销单位之一。
  该村鼓子秧歌队每年元宵节期间到县城及周边村庄演出,表演内容丰富,其中有花鼓、花伞等节目,男女老少齐上阵,参加演出150人以上,场面壮观。
  人物
  王安义 1963年生,1985年入伍,转业后任商河县公安局经保科科长。
  王国臣 1963年生,1985年入伍,转业后任湖南省长沙市广电局局长。
  (耿新亮)
  前街村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在孙集乡以西,东靠崔田,西靠城关,南靠白庙,北靠牛堡。全村占地面积8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7公顷,河滩湾塘5公顷,村庄占地13公顷。2010年全村198户,人口663人。
  该村约元朝建成,自河北武邑县迁来,牛氏、王氏同住一村,取名牛堡,以后村庄需要扩建,新建户在村庄以南落下,取名前街。1965-1984年,属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牛堡乡。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81-1984年牛兴峰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99年,牛光升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0名,王太胜自2000年任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无正规街道,全部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该村1979年进行村庄规划,鼓励动员村民按新规划拆旧建新。共规划三横三纵,西距省道316线200米,东靠牛十路(环乡路,牛堡至十里坞段),灌溉西靠备战河、北依朱堡沟。1982年,安装变压器二台,户户通电。1986年,三条大街建成,一期规划建设70%。1999年村庄规划全面完成。2002年村投资打井安装自来水,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2004年新建村西村东两条南北大街,同年,村内3条东西大街和2条南北大街全部铺设柏油硬化。至此,村内东西南北大街全部贯通,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2005年各条大街安装了路灯。2010年村内各条大街路边排水沟全部整修为水泥板沟,路边全部用砖铺设。2005年,村两委多方筹资建成办公室一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村办公室、文化大院为
  一体,改善办公条件,完善服务功能。至2010年,全村自来水入户,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
  村计民生
  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1979年,村集体开办五金编织厂、麻袋厂、粉条厂等村办企业。从业人员30余人,产值超过10万元。从1995年开始,全村为农业局培育小麦良种,增加群众收入。2001年,村两委组织群众在耕地内打机井。2003年,对河道拓宽清淤3000多米,群众自筹资金动用土方4万多方。自商河县成立建筑公司以来,以周树材为首的年轻人从事建筑行业,为该村培养出了一批建筑人才。全村精壮劳力大部分以建筑为业,在全国各地以劳务输出为生。
  2008年以后,全村95%以上为砖瓦结构住房,有二层居民楼一座。各种机动车电动车400余辆,其中轿车18辆,面包车10辆,载重车辆4部,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20余台,通讯设备、彩电普及,太阳能70多部,50%以上的村户购置了冰箱,30%以上的村户装有空调。村内有购物超市、卫生室、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粮食收购等十余个服务场所,从业人员3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200余人,年收入350余万元。2011年经济总收入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
  文教卫生
  1949年村里建起了小学。1997年普及九年级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2年,全村先后有20余人考入了全日制大专院校。
  村里设有卫生室,打针输水能就近解决。村民均参加新农合。
  1988年前,该村鼓子秧歌队多次在商河县城及周边各村演出,每年正月举办一次,5~10天。参加演出均在120人左右,表演内容丰富多彩,阵容宏大,场面壮观。
  人物
  解放战争期间,全村有13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王宣甲在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烈士。王宝生、王海生、王迁奎为伤残荣誉军人。王维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两次荣立三等功。
  (耿新亮)
  白庙村
  村庄概况
  白庙村坐落于孙集乡西部,东靠牛十路(环乡路,牛堡至十里坞段),西与河沟村、饮马村接壤,南靠跃进河,北靠柴孟干沟。全村占地24公顷,其中耕地15公顷,湾塘2公顷,村民房屋占地7公顷。至2010年,全村共有52户,总人口261人。
  相传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李氏先人从山东省寿光县稻田街迁来定居,因村东有一庙,庙墙全部是白色的,故村名李家白庙,后来统称今名。该村1965-1984年,属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牛堡乡。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49年,中共白庙村党支部成立,李少棠任书记。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设生产大队,李发吉任大队长。1984年10月,成立白庙村委会,李绪禄任村主任。1988年6月,李经福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3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88年,村庄进行统一规划。1989年,村里自筹资金更换变压器,户户通电,村大街安装路灯,接通有线电视。1997年,村里筹集资金5万元建设办公室一处。2008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2009年,户户通上自来水。2010年,重新装修村委会办公场所,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为一体。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聘请保洁员,大街上设置垃圾箱。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南是一片洼地,涝灾严重。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所提高。1988年,村民整理洼地,完成长700米、宽30米、深9米的灌溉渠。2011年6月,投资8500元用大型挖土机清淤土方1万立方米,将全村的耕地改造成良田。该村以玉米、小麦种植为主,近年“河沟”西瓜种植面积逐渐增加。2001年以来,村民住上了砖瓦房,电灯、电话、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基本具备,还有一部分村民家庭购买了汽车。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学生入学率不足3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万余元,与河沟村联合办学。1983年,白庙村自筹资金建立白庙小学,实现校舍、课桌椅、操场、大门、厕所六配套。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白庙小学由初级小学改为白庙简小,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至2010年,该村先后有9名学生考入大学本科院校。白庙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1958年前,白庙村鼓子秧歌多次到县城及周边村庄演出。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办,历时5~10天,男女老幼齐上阵,场面宏大壮观。1962年以来,白庙村自办剧团上演的吕剧《小姑贤》《借年》等戏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人物
  李发吉 1923年出生,1958年任白庙村大队长。带领村民从事榨油和编织,组织创办白庙村鼓子秧歌队,曾多次进城汇演。
  该村服过兵役的人员有:薛守星,薛大胜,李永喜。
  (耿新亮)
  饮马村
  村庄概况
  饮马村位于商展路以北,县城东3公里处,东靠白庙村、西靠李市村、南与杨八士村相邻、北与河沟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2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8公顷,村庄河塘占地2公顷。2013年,全村共有34户,103人,皆为汉族。据记载东汉初年,刘秀出征时在此地饮马而得名。全村有于、王两个姓氏,其中王氏人口居多。村中现存庙宇碑刻一块,保存完好。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饮马村党支部成立,王其文任书记。1979年,于畔连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王忠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于存良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条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81年后,实行包产到户,打机井3眼。1982年,安装30干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9年,全村统一规划宅基、街道,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房建新房。同年,建村民文化大院,设有科技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活动场所。2010年,全村通上自来水,村民喝上黄河水。至2013年,全村实现了通电、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网络等。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拥有机动车60余辆,轿车2辆,面包车3辆,大型联合收割机1台,载重汽车1辆,电视机60多台,电脑10多台,彩电、通讯工具基本普及。2013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20多人,经济总收入突破8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
  文教卫生
  1983年,该村与河沟村联合办学。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至2012年,全村先后有2人考入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抗美援朝时期,王忠汉在战场上牺牲。
  新中国成立初期,于化龙、于化风兄弟铁匠铺的铁制品堪称一绝。
  (耿新亮)
  河沟村
  村庄概况
  河沟村坐落在孙集乡西部,东与白庙村接壤,南与饮马、李市村相邻,西与许商街道周家村相邻,北距省道316线1公里。该村南依跃进河、北靠备战河,灌溉条件便利。全村占地总面积2200亩,其中,耕地面积1800亩,村庄占地400亩。2013年,全村285户,941人,均汉族。
  据传,汉代焦氏迁此立村,取名小焦家,明成化年间芦氏由直隶顺天府密云牛鲁山迁此,芦氏日渐兴旺,焦氏渐少。因村前有一河沟,故名河沟村。1955年,全村统一把“芦”姓改成“卢”姓,2005年,牛堡乡撤销,原牛堡乡河沟村划归孙集乡,有卢、姚、焦、王4个姓氏,其中卢氏人口最多。
  村政任职
  1988年3月-1998年10月,姚玉胜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卢兰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11月至2009年6月,卢永成任村党支部书记。2009年7月,卢永恒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20名。
  村庄建设
  1949年以前,全村没有一条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1988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9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2003年,全村安装自来水设备。2006年,全村统一规划宅基、街道,相继开通村内3条东西大街,长1800米;1条南北大街,长400米。2008年,村民喝上黄河水。2009年,建起文化大院、农村书屋,设有科技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活动场所。安装路灯53盏。2010年,对村内四条街道全部硬化,总长2200米。2013年,投资4万元,修建健身广场2000平方米,配置健身器材。
  村计民生
  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河沟”西瓜种植面积增加,有大棚种植,小拱棚和露地菜种植。村两委组织成立西瓜种植合作社,申请地理商标。同时该村种植甘蓝和大白菜。2010年,以沟带路修筑全村生产沟4条,全长计5公里。
  1990年后,村民开始建设砖瓦房。至2013年,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有二层居民楼2座。全村拥有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20多辆,面包车30多辆,大型联合收割机2台,载重汽车5辆。电话300多部,电视机300多台,电脑100多台,彩电、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文化教育
  1950年后,成立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01年,学校合并至杨八士小学。至2013年,全村先后有50余人考入全日制大中专院校。
  1980年以前,村里就成立了鼓子秧歌队,每年元宵节期间到县城及周边村庄演出。表演内容有高跷、花鼓、花伞等节目,参加演出150人以上,男女老少齐上阵,场面壮观。2013年,百姓健身广场建成后,广场舞深受群众欢迎。
  人物
  卢永生 1962年出生,1979年参军。曾两次参加对越反击战,现任昆明市房管局局长。
  (耿新亮)
  十里坞村
  村庄概况
  十里坞村坐落在孙集乡西部,东隔牛十路(环乡路,牛堡至十里坞段)与张庙村相望,南距商展路500米,西靠李张村,北与饮马村交界。十里坞村村庄占地面积240亩,耕地面积1500亩,该村有南、北两个大型蓄水池,水利条件便利,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全村共有176户,总人口669人,有李、石2个姓氏,其中李姓占全村总人口的98%以上,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朝成化年间,李氏由寿光县稻田迁来此地,因村西头有一高台,俗称“坞”,距商河县县衙十里,故得名十里坞,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1946-1952年,农会主任李绪烈。1952-1957年,党支部书记李广义,大队长李传富。1957-1966年,党支部书记李传福,大队长李传贤。1966-1976年,主任李广支,委员李传孝、李传景、石庆江。1976-1981年,党支部书记李广雨,委员李广支、李传楼、李传岭。1981-2006年,党支部书记李传楼,委员李广支、李广雨。2006年,党支部书记李世军,委员李传增、李世清。该村共有党员22名。
  村庄建设
  1975年,村里实行宅基、街道统一规划,共规划四横一纵5条街道。1980年,全村户户通电。2008年,村委会筹资建设高标准办公室1处、图书室、文化大院1处。同年,该村被乡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完成村庄硬化、绿化和亮化。2009年,全村80%的家庭建有沼气池、节能环保厕所,80%的家庭安装电话、有线电视。村民全部住上砖瓦房,多数家庭已购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有大型收割机4台,大型拖拉机7台,彩色电视及通讯工具基本普及。2010年,该村成为“A级电气化村”,年底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
  村民经济
  该村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种植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养殖大棚10个,在商展路两侧发展个体经营户5户。1988年,村里自筹资金,建窑厂一座。2001-2007年,村两委筹资修了一条长1000米、宽20米的沟渠。
  2012年5月,山东省雅娟高科项目落户十里坞村。总投资3亿元,以黑牛健康养殖为主,同时发展生态农业。该项目建设时间为3年,2012年5月开工建设,2015年5月竣工。该项目占地1440亩,黑牛养殖区规划占地1200亩,将建设标准化肥牛舍71个,大型青贮池4个,干草棚9个,饲料生产车间1处和兽医室、办公室、员工宿舍、员工娱乐中心、仓库等设施。投产后可存黑牛20000头,出栏10000头,销售收入6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生态农业区将建设智能化蚯蚓繁育大棚和蚯蚓简易棚,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黑牛体验区规划占地面积240亩,是集黑牛场、鼎锅涮食、铁板烧、中餐、露天烧烤、自助餐饮、停车场等服务项目为一体的“享商河温泉,品山东黑牛”主体体验场所。在商展路以北规划建设大型“白宫”会所以及高标准游乐园。该项目建成后能带动10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30000名农民增收。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十里坞村建村学校。1978年后,该村对学校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整修,设有1-5个年级,6间教室,周边5个村的适龄儿童来此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50余人。
  2008年,村中修建了文化室、老年活动室,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每到春节和元宵节村里组织鼓子秧歌队进城演出。
  2002年,村内建有卫生室1处,医务人员3名,卫生室6间,床位5张。2007年底,村卫生室与张庙村卫生室合并,村民都到张庙卫生室就医,村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应征参军人员有:李广路、李光文、石继生、李广来、李传胜。其中,李光文、石继生在战争中牺牲,为革命烈士。
  (李世河)
  于家村
  村庄概况
  于家村坐落于孙集乡西部,东隔前进渠与西张村相望,西临牛十路(环乡路,牛堡至十里坞段),北靠张庙村,南靠商展路。村庄占地80余亩,耕地面积545亩,该村三面环河,水浇条件便利,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2010年,全村65户人家,总人口289人,有于、王、李、姚4个姓氏,其中于姓占全村总人口的70%以上,均为汉族。据传元朝末年,于氏由北京密云迁此立村,以姓氏得村名,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土地改革时期,于治功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于进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于存法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1名。
  村庄建设
  1977年,村里实行街道、宅基统一规划,共规划一横一纵2条大街。1984年,全村通电。1995年,大街铺设柏油路,1999年,该村打深水井通自来水。2003年,户户安装电话。2005年,村头安上大灯,修建了影背墙,村大街安装路灯。2006年,村里修建文化室,老年活动室,并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场,以及健身广场。2010年,维修村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为一体。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大街配置垃圾箱,并配有清洁工。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82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村以小麦、玉米、棉花种植为主。村里设有百货超市、化肥农药销售、五金商店等。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至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于家村建起小学。1978年后,对学校多次修缮,学校设1-3年级,2个教学班,2名教师。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经过整修,学校设有3个教学班,3名教师,100多名学生,附近村的学生都来该村就读。1998年,学校与杨八士中心小学合并,该村学生到杨八士中心小学读书,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1996年,村里建有卫生室1处,共4间房屋,占地80多平方米,4张床位,1名医生。2012年与张庙村卫生室合并,村民多去张庙卫生室看病。村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于彬元 1949年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某部独立团政委。后任山西省晋城市人武部政委,于2001年病逝于山西,享年78岁。
  申桂英 曾任山西省纺织厅厅长,后任山西省人大经济委员会主任。
  于进祥 曾任山西阳泉轻工业厅厅长。
  于进跃 曾任山西省晋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于治洲 曾任青海省工程兵团团长;后转业至青海省某县林业局任副局长。2003年病逝。
  李悦胜 惠民师范毕业,1952年任城关小学教师,后担任扫盲干部。曾任商河镇文教助理员、城关镇副镇长、政协主席。
  李德银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回国后,担任部队文化教员,后在保定铁道部门工作,后任禹城体委主任。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军人员:李林清、于维星、于治尧、于维胜、于维成、 于治胜、于彬元、于治康、于伦吉。
  (李世河)
  李市村
  村庄概况
  李市村坐落在孙集乡西部,东与饮马村、小张家村接壤,西与许商街道办事处孙家湾村交界,南与杨八士村相邻,北与河沟村相望。村庄占地120亩,耕地面积420亩,全村共有105户,人口378人,出行以环乡路为主,以跃进河为主要灌溉水源。
  传说该村原名北董,后来刘姓渐富,自立短工市,先以高价雇用,后又改低价,因而得名劣价市,后改今名李市村。
  村政任职
  1946年农救会成立,刘常征任主任。1958年建党支部。1958-1965年,董孟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5-1968年,董梦全任党支部书记;1968-2000年,刘学重任党支部书记;2000-2004年,刘学文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董召彬任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20人。
  村庄建设
  1989年,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该村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二横二纵4条大街。1997年,大街安装路灯,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同年,进行第二次宅基地规划,全村通有线电视。2007年,对村内四条大街全部进行硬化,总长1000米。2008年,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村两委筹资改造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重新安装大街路灯,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大街配置垃圾箱。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增加。2000年后,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个体加工业为辅。该村有养殖专业户4家,花生米加工厂一处,卫生纸加工广一处,各种机动车30余辆。
  文教卫生
  1965年,村里建有业余剧团,服装道具,打击乐器齐全,上演剧目有《李二嫂改嫁》《红灯记》《沙家浜》等,已解散。鼓子秧歌阵式有“剪子鼓”“蝙蝠翅”“单十字街”“双十字街”等。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建有学校。1978年后,对学校进行多次扩建和整修,建成标准化学校,1~5年级。1997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与杨八士小学合并,同年9月1日全村学生均到杨八士小学就读。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从恢复高考到2012年,全村考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40余人。
  村中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基本能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村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李世河)
  小郭家村
  村庄概况
  小郭家村坐落于孙集乡西部,东与许商街道办事处大郭家村毗邻,西与董家村交界,北与杨八士村接壤,南临商展路。小郭村村庄占地350亩,耕地面积960亩,全村共有184户,总人口520人,有郭、卢、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传,明初郭氏先人由河北武邑迁此立村,后分为两村,因该村较小,故名小郭家。
  村政任职
  小郭家村是全县建立党组织较早村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卢洪克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郭连福等人成立党小组,在村里开展党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小郭村建立农会组织,并建立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1951年,建立党支部,卢洪克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与其他村合为高级社。1945-1952年,卢洪克任农会主任;1952-1968年,郭连福任村党支部书记,卢洪克任大队长;1968-2000年,卢长荣任村党支部书记,郭玉祥任村主任;2000年,郭玉祥任村党支部书记,卢长江任村主任。至2012年,全村共有党员18人。
  村庄建设
  1981年,全村户户通电。2001年,该村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二横一纵3条大街。2005年,村里安装路灯,对两条大街进行硬化。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全部安装有线电视。2010年,筹措资金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健身广场。年底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聘请保洁员、街上配置垃圾箱。同年,建设村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等。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增加。2003年,挖灌溉渠2条,长度1000米,动用土方2000方。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村里有百货副食店、化肥农药销售点、饭店、纸巾厂,全村有各种机动车80余辆,有的村民盖起楼房。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
  文教卫生
  1966年该村建校。1997年后,合并到杨八士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中建有标准化卫生室一处,占地300多平方米,医疗设备齐全,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村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人员:郭连芳、卢洪克、卢德珍、郭振远、郭永朝、卢德俊。
  抗日战争时期烈士:郭连芳
  王长胜 高中毕业,1973年参加工作,任职于商河县农业银行。
  郭振芳 济宁医学院毕业,1978年参加工作,后任商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牵世河)
  杨八士村
  村庄概况
  杨八士村位于县城东3公里处,商展路以北,东靠小张村,西靠小郭家,北与李家市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5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河塘100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2013年,全村共有132户,总人口500人,均为汉族。
  传说明朝初期,杨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定居,初名杨家。清朝时村民杨智信有8个儿子,第八个儿子最有名气,故得村名杨八士。有杨、郭、王、李四个姓氏,其中杨氏人口最多。
  村政任职
  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由杜新成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生产大队,杨恒荣任大队长。1984年,建立村委会,杨希东任村党支部书记,下设4个村民小组。1999年,杨炳贵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庄建设
  1949年以前,全村没有一条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1983年,全村统一规划宅基、街道,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房建新房。1989年,安装2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到2003年,一条南北大街,两条东西大街相继疏通,长1000米,宽10米。全村安装自来水设备,家家用上自来水。2006年,所有街道、胡同全部进行硬化。2007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2008年,村民喝上黄河水。2011年,投资8万元疏通村周沟渠,解决全村的灌溉困难。至2013年,全村已实现通电、通自来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网络。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地势较高,靠天吃饭。小旱少收,大旱无收,粮食亩产不足70公斤。1981年后,实行包产到户,粮食产量增加。2011年,粮食亩产量达千斤以上。同年,建龙建材、电气设备安装公司、黑牛养殖基地落户杨八士村,从业人员20余人。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00多人,年收入100多万元。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4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
  新中国成立前,多数村民生活困难。吃不饱穿不暖。2000年,全村多数村民住上瓦房。至2013年,全村砖石结构住房达100%。全村拥有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8辆,面包车15辆,大型联合收割机4部,电视机150多台,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文教卫生
  该村很早就成立了鼓子秧歌队。每年元宵节期间到县城及周边村庄演出。表演内容丰富,其中有花鼓、花伞等节目,参加演出150人以上,男女老少齐上阵,场面壮观。
  1965年,成立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1997年,普九后改建成砖瓦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12年,新的教学楼建成,设有实验室、图书室,可容纳6个教学班,400余人。至2012年,全村先后有10余人考入全日制大中专院校。1997年,村内设立卫生室1处,位于村南首,共有4间房屋,2名医生,5张床位。至2006年,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耿新亮)
  张庙村
  村庄概况
  张庙村位于孙集乡西部,东依跃进河,南与于家村接壤,西与十里坞村相邻,北至饮马庄河。西临牛十路(环乡路,牛堡至十里坞段),耕地灌溉北靠改碱河,东依跃进河。张庙村村庄民居占地面积138亩,耕地面积1800亩。全村共有175户,总人口613人,有张、尹、李、王、卢5个姓氏,其中尹姓占全村总人口的70%以上,均为汉族。
  相传元末清初张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因建有大庙,故名张家庙。
  村政任职
  张延达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2001年,尹胜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9月,张吉良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有党员18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76年,村里实行村庄规划,是牛堡公社规划较早的村之一,相继疏通6条大街,宅基规划为面积18×20平方米。1980年,全村通电。1985年,安装路灯。1995年,对村内6条大街全部进行硬化。1996年,全村通自来水。2006年,建成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并配置健身器材等。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82年,全村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2年,村两委组织动员全村群众治理洼地,完成36条8米深、400米长的河沟和1条1000米长、15米宽、3米深的河沟,解决800亩田地灌排难题。至2013年,全村购置大型收割机7台,拖拉机5台,汽车30余辆。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村有了学校,经过多次扩建和整修,1970年,设张庙联中,周边十余个村庄的学生到校上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村截至2013年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35人。2010年,建立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
  人物
  解放战争时期应征人员:张德谣、李久传曾参加淮海战役。
  张延胜 曲阜师范大学毕业,1970年参加工作,同年在孙集中学教书,后调入孙集公社担任党委秘书。历任商河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训庆 商河一中毕业,1975年在商河县粮食局参加工作,后调入韩庙、郑路任总支书记,后担任殷巷镇副书记,怀仁镇书记,国税局局长。
  张延奇 邮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担任邮电局办公室主任,邮电局局长。
  尹学文 曾任济南市五十二中校长。
  张道琳 早年参加革命,在部队任营长,转业后在商河县化肥厂、商河县生产资料公司任书记。
  (李世河)
  董家村
  村庄概况
  董家村坐落于孙集乡西部,东与小郭家村接壤,西与许商街道卢坊村毗邻,南临许商街道曹家村,北与许商街道孙家湾村相邻。该村紧靠商展路交通方便,灌溉南临郭家干沟。村庄占地面积100亩,耕地面积700亩,全村共有112户,人口328人,均为董姓,汉族。
  据谱书载,唐代刘氏先人在此定居,初名粉台子刘家。明末董氏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入,后刘氏绝嗣,故改今名。
  村政任职
  土改时期董孟花任农会主任。成立党支部后,第一任书记董孟花,主任董广森。第二任党支部书记董传彬,主任董广森。第三任党支部书记董孟智,主任董召香。第四任党支部书记董孟胜,主任董光友。该村有党员13人。2004年,该村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党支部”。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86年,安装30干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1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三横两纵5条大街。2005年,修建通村公路,户户通电话、有线电视。2008年,新建村委会办公室1处,设有文化大院、健身广场、党员活动室等,安装了健身器材。2009年,实施村庄绿化,并对村南的沟渠进行拓宽和清淤。2010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聘请保洁员,大街上配置垃圾桶。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2005年,修建完成长100米、宽50米、深10米的水库,解决了耕地浇灌难的问题。该村有建材门市2处,固定资产60余万元,花生米加工厂1处,生产资料门市1处,加油站1处,粮食收购点1处,养殖专业户4家,大型联合收割机1台,拖拉机3台,家用汽车25辆。全村均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
  全村各类大专院校学生10余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截止到2013年,退伍军人、现役军共有30多名。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人物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董传信、董传发、董光谣、董广珍等为代表的十几名青年报名参军,其中董广珍部队转业至德州公安局,直到退休。
  (李世河)
  小张家村
  村庄概况
  小张家村坐落于孙集乡西部,东与十里坞村接壤,西与杨八士村交界,南临商展路,北靠跃进河。该村村庄占地90亩,耕地面积760亩,全村98户人家,总人口385人,有张、李、吴3个姓氏,其中张姓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均为汉族。
  明朝张氏先人自河北枣强县迁至此处,以姓命此村名。
  村政任职
  1952年,张长信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年,李光义任村党支部书记。1977年,李传升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成立第一届村民委员会,张长功任主任。1999年,张世贞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由张世芳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0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74年,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开始统一规划,共规划二横一纵3条大街。1987年,安装2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部分家庭购买电视、安装电话。2003年,村两委多方筹资建成村级办公室和计划生育服务室。2005年,柏油路开通,硬化大街3条。2010年,大街安装路灯。年底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配置垃圾箱。
  村计民生
  1950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村民基本靠天吃饭,劳动一年人均收入200元。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左右。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小张家村设立学校。1978年后,该村对学校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整修,设有1-3年级,3个教学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至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10余人。
  2000年,村里修建了文化室、老年活动室。2008年,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及各种健身器材。2011年,利用图书资源,完成农村书屋建设,共配送图书1000余册,现已全部投入使用。
  该村新农合参合率为100%。
  人物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革命人员:张世明、张长信 李广义、张宗敏、张宗银、张世亮、张宗任、张世信、李广道、张世增。
  吴风岭 1927年出生,1948年入伍,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新兴里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23岁。
  (李世河)
  问王村
  村庄概况
  问王村位于孙集乡西北,东临韩牟村,西临杨庙村,南与刘安村接壤,北与松林村相连。全村耕地面积1900亩,民居占地300亩。全村共有190户,704人,有王、李、张3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该村先祖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入。据传刘秀走南阳到此处问路而得名问王村。
  村政任职
  1949-1972年,王仁亮任村党支部书记。1972-1976年,李凤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80年,王明玉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1990年,王德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王育海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2000年前,村内没有整齐的街道,没有像样的住房。2001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基本拆除旧宅基上的房屋,先后建起了全村统一标准的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已达40平方米。按照村规划,两条东西大街和一条南北大街路面全部硬化。2008年,全村通自来水、安装路灯。投资8万元,修建了村文化大院、篮球场、农村书屋、卫生室等。另外,村委会还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并划分好卫生区,村民主动清理大街。该村有汽车12辆,大型收割机5台,货车4辆,超市2家。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地主、富农家里,老百姓主要靠扛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土改后,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197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万元。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开始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推广棉花薄膜覆盖技术,棉花单产达400斤。该村建筑业从业人员达90人,从事其他行业人员100余人,年增收可达150万元。至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文化教育
  鼓子秧歌表演在该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秧歌队由花伞、丑伞、鼓子、棒槌、花、丑组成。花伞是秧歌队的“魂”,总指挥,指引队员的一招一式,鼓子、棒槌整齐划一。丑伞队员的表演,如同画龙点睛一般,增添光彩。
  新中国成立前,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小学并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直到1997年村小学撤销,该村学生都到牛堡小学就读,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人物
  王福祥 1963年出生,1990年入伍,2008年任职于济南军区后勤部。
  王玉祥 1964年出生,2008年任商河县安监局副局长。
  (周克志)
  冯家村
  村庄概况
  冯家村位于孙集乡西北部,东临周陈村,西临袁窦村,北与韩牟村相连,南与省道316线相接。全村耕地面积700亩,村庄占地200亩。全村共有86户,300人,有张、陈、李3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冯氏先祖由河北省武邑迁来,因姓氏而得名冯家村,后冯氏绝后。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以前,陈玉路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陈玉山、杨本荣也相继入党,并组成了党小组,在村里开展党的工作。
  1952年,冯家村成立党支部,陈玉路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秋,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陈玉路任党支部书记,村里一切工作由高级社领导。1961年,恢复冯家村建置,李仁成任村党支部书记。1985-1997年,张恒胜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2001年,李传毕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张恒东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1人。
  村庄建设
  2000年前,村内没有整齐的街道,像样的住房。2001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基本拆除旧宅基上的房屋,先后建起全村统一标准的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0多平方米。按照村规划,大街小巷路面全部硬化。2008年,全村通自来水、安装路灯。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并划分好卫生区,村民主动清理大街。2010年,投资6万元,修建村文化大院、篮球场、农村书屋、卫生室等。
  村计民生
  该村人均耕地2亩多,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维修业、加工业、外出务工等。
  1982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村民开始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科学种田,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二、三百斤提高到近千斤。村民耕作也由过去靠人力、畜力耕作改换为机耕、机播、机收的机械化耕作方式。该村有超市1家,汽车20辆,大型收割机3辆,5户村民盖起楼房。人均纯收入7000元。
  文教卫生
  该村历来有跑秧歌的传统,有玩旱船、推小车等。每逢正月十五在周围村庄或到县城表演。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小学并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直到1997年村小学撤销,该村学生都到牛堡小学就读,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1966年,村内设卫生室,配赤脚医生1名。2006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村民新农合参合率为100%。
  人物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陈玉路、杨本荣、陈玉山。
  (周克志)
  葛家村
  村庄概况
  葛家村位于孙集乡西北部,东临金家村,西临周陈村,南与省道316线相接。全村耕地面积950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7户,410人,有荣、陈、李、田、王、燕6个姓氏,其中燕姓人口最多,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该村先祖由河北省武邑迁入。1965-1984年属于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于牛堡乡,2005年乡镇合并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49-1966年,荣长友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1976年,田国臣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2003年,燕光亮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燕连臣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1982年后,全村建起统一标准的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达40多平方米。按照村规划,大街小巷路面全部硬化。2008年,村民喝上自来水,村大街安装路灯。另外,村委会还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并划分卫生区,村民主动清扫大街。
  至2010年,全村有超市1家,汽车20辆,大型收割机4辆,电脑30台。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建立村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学龄儿童入学率逐步达到100%。1997年,村小学撤销,学生都到牛堡小学就读。
  人物
  燕法福 1926年生,1964-1986年任新疆建设兵团某部政委,2002年因病去世。
  燕连举 1923年生,1957-1983年任新疆建设兵团某营营长,2005年去世。
  (周克志)
  周陈村
  村庄概况
  周陈村位于孙集乡西北,东靠李家村,西靠刘安村,北与葛家村相连,南与省道316线相接。全村耕地面积900亩,村庄民居占地2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580人,有周、陈2个姓氏,其中周氏人口最多,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该村先祖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入,以周姓陈姓而得名周陈村。1965-1984年属于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于牛堡乡,2005年乡镇合并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49-1967年,周本水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2005年,周中波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周中河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该村人均二亩多地,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地为主。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得了土地,由于受自然条件与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生活并无大的改观。20世纪70年代后,经过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村民开始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科学种田,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二、三百斤提高到八、九百斤,甚至千斤。农业种植也由过去靠人力、畜力耕作改换为机耕、机播、机收的机械化耕作方式。2008年,全村通上自来水,大街上安装了路灯。另外,村委会还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并划分好卫生区,村民主动清理大街。该村有超市1家,汽车50辆,大型收割机4台。有印刷厂1处,手套加工厂1处。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文教卫生
  该村已修建村文化大院、篮球场、农村书屋、卫生室。该村历来有跑秧歌的传统,不但有青年男女参加,还有丑角加入,有玩旱船、推小车等。每逢正月十五在周围村庄或到县城表演,获得好评。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1984年,该村建立小学,设有6间教室,能容纳200余名学生,自小学成立后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到1997年与牛堡小学合并,该村学生都到牛堡小学就读。
  1966年,村内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5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全村村民参加合作医疗。
  (周克志)
  李家村
  村庄概况
  李家村位于孙集乡西北方向,东临金家村,西临周陈村,北与葛家相连,南与省道316线相接。全村耕地面积580亩,村庄民居占地60亩。2010年,全村共有40户,167人,均为李姓,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李氏由河北省武邑迁入,有李姓三兄弟逃荒到此而得名李家村。1956年人初级社,1957年入高级社,1965-1984年属于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于牛堡乡,2005年乡镇合并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49-1964年李荣显任村党支部书记。1964-2000年李福军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李春金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2000年前,村内没有整齐的街道、像样的住房。2000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建起了全村统一标准的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按照村规划,大街小巷路面全部硬化。2008年,全村通自来水、安装路灯。另外,村委会还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并划分卫生区,村民主动清理大街。该村有超市1家,汽车10辆,大型收割机2台。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建立小学并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到1997年,该村小学与牛堡小学合并, 学生都到牛堡小学就读。
  (周克志)
  刘安村
  村庄概况
  刘安村位于孙集乡西北方向,东靠周陈村,西靠问王村,南与冯家村接壤,北与韩牟村相连,离省道316线1公里。全村耕地800亩,村庄占地约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9户,450人。有王、刘2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刘氏由河北省武邑迁入,村中有一庙名叫刘安庙,因此而得名刘安村。
  1956年入初级社,1957年入高级社,1965-1984年属于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于牛堡乡,2005年乡镇合并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49-1968年,王茂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1990年,刘焕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王永宾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2000年前,村内没有整齐的街道、像样的住房。2001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统一实行规划,拆除旧宅基上的房屋,先后建起全村统一标准的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0多平方米。按照村规划,大街小巷路面全部硬化。2008年,村民喝上自来水,村大街安装路灯,家家通有线电视。2010年,投资6万元,修建村文化大院、篮球场、农村书屋、卫生室。村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该村有超市2家,汽车12辆,大型收割机5台。
  村计民生
  197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万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开始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推广棉花薄膜覆盖技术,棉花单产达500斤。建筑业从业人员达50人,从事第三产业人员60余人,年增收可达80万元。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建立小学并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7年,该村小学与牛堡小学合并,学生到牛堡小学就读。
  鼓子秧歌表演在该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秧歌队由花伞、丑伞、鼓子、棒槌、花、丑组成。花伞是秧歌队的“魂”,既总指挥。指引队员的一招一式,花伞一拧一转,令人赏心悦目。
  (周克志)
  韩牟村
  村庄概况
  韩牟村位于孙集乡西北方向,东临周陈村,西临问王村,南临刘安村,距省道316线1000米。全村有耕地400亩,村庄民居占地270亩。2010年,全村共有65户,200人,有张姓、葛姓2个姓氏,均为汉族。明末清初由河北省武邑迁入,有韩姓、牟姓逃荒到此因此而得名韩牟村。1956年入初级社,1957年入高级社,1965-1984年属于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于牛堡乡,2005年乡镇合并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49-1960年,张安玲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1965年,张海峰任村党支部书记。1965-1986年,张福杰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年,张寿方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2001年前,村内没有整齐的街道和像样的住房。2001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统一实行规划,基本拆除旧宅基上的房屋,先后建起了全村统一标准的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0多平方米。按照村规划,大街小巷路面全部硬化。2008年,村民喝上自来水,村大街安装了路灯。另外,村委会还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并划分卫生区,村民主动清理大街。该村有超市1家,汽车10辆,大型收割机4台。
  村计民生
  1945年商河解放前,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地主、富农手中,老百姓主要靠扛长工、打短工为生。土改后,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成立人民公社后,生产队里主要种植地瓜、高梁、谷子、玉米、小麦等,但产量不高。1982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开始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推广棉花薄膜覆盖技术,棉花单产达500斤。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科学种田,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人物
  张福江 1922年出生,曾参加过四平战役。
  张福海 1923年出生,曾参加过四平战役。
  张海峰 1923年出生,曾参加过淮海战役。
  (周克志)
  金家村
  村庄概况
  金家村位于孙集乡西北方向,东靠孟家村,西靠葛家村,南与省道316线相接。全村有耕地500亩,村庄占地80亩。2010年,全村共有60户,人口230人,有金、荣、李3个姓氏,其中金氏人口最多,均为汉族。
  明末清初,金氏由河北省武邑迁入,因姓氏而得名金家村。1956年入初级社,1957年入高级社,1965-1984年隶属牛堡公社,1984-2005年隶属于牛堡乡,2005年乡镇合并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49-1983年,金丰前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1988年,金城俊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1997年,金丰伦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2012年,金丰捡任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金成友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2000年,村里陆续建起了全村统一标准的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按照村规划,大街小巷路面全部硬化。2008年,户户通自来水,村大街安装路灯。2009年,修建文化大院1处,院内设有乒乓球台,篮球场。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并划分卫生区,村民主动清理大街。
  至2010年,该村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推广棉花薄膜覆盖技术,棉花单产达500斤。小麦、玉米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该村建筑业从业人员30人,其余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0余人,年增收可达50万元。村里有超市1家,汽车10辆,大型收割机2台。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改善办学条件,学生入学率达到100%。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该村学生全部到牛堡中心小学就读。
  该村鼓子秧歌队由花伞、丑伞、鼓子、棒槌组成。花伞是秧歌队的“魂”,即总指挥,指引队员的一招一式,鼓子、棒槌整齐划一。
  (周克志)
  袁窦村
  村庄概况
  袁窦村坐落在孙集乡西北部,东与牛堡、冯家村相邻,西与董石庙村、辛家村相邻,北与松林村相邻,南至省道316线。全村占地总面积1880亩,其中耕地面积占1111亩,村庄民居占地729亩,湾塘占地40亩。至2013年,全村共有135户,583人,有袁、窦、董、王、崔、李、孙、刘、杨、翟10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朝末年,袁氏、窦氏先人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此地,共建一村,以姓氏命名,沿用至今。1965-1984年,该村属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牛堡乡。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67年,王存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袁立凯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窦玉胜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袁立和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20名。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南一片洼地,十年九涝,村民生活艰难。人民公社时期,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动员全村群众治理洼地,深挖排水沟,打机井21眼,使原先的“沼泽地”变成了屯粮田。1980年,村里自筹资金,安装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大部分家庭买了黑白电视机。1996年,开始村庄规划,共规划二横一纵三条大街。1998年,农村电网改造更换大型变压器,多数村民浇地用上潜水泵。2004年,开通柏油路,村里安装路灯,种植绿化带。2010年,户户改建水冲式环保厕所;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至2013年,全村97%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机动车、彩电、电话、电脑、冰箱、空调等进入农户家中。全村共有机动车17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40多辆,大型农业机械5台,混凝土搅拌车1辆,农用三轮车、拖拉机130多辆。
  文教卫生
  1945年后,袁窦村适龄儿童入学率仅有45%。1985年,村里重新修建学校,实现了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2年,学校合并到牛堡小学,原学校改建成袁窦幼儿园,现有幼儿40多人。
  2003年,该村修建村委会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2012年,又在村南重新修建村文化大院,设有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计算机网络室等。至2013年,该村先后有1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袁窦鼓子秧歌队在商河县鼓子秧歌汇演中多次获奖。1966年,村里组织30多人的文艺宣传队,农闲季节经常应邀到周边村庄演出,演出种类主要有吕剧、京剧、歌曲等。2002年,村里组织秧歌队,每年参加县里的汇演,年年都是“一等奖”,还经常到外地演出,受到好评。
  人物
  李传英 1960年生,最初在商河县棉麻公司工作,1989年在商河县创办东方科技图书音像店,2005年承包商河县大酒店(原炼油宾馆),任总经理,2012年春在袁窦村投资建设颐和生态园,并与村里共同投资修建一条向南直通316省道的混凝土路,长达1500余米。
  袁守鹏 抗日战争时期参军,参加过解放新疆的战役,后安置在新疆建设兵团,曾任团级干部。
  袁景胜 抗日战争时期参军,参加解放新疆的战役,后转业到新疆某医院任院长。
  王仁福 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后在德州地区武城县任副县长。
  袁树才 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应聘到广州勘测研究院工作。
  (李传勇)
  董石庙村
  村庄概况
  董石庙村坐落在孙集乡西北方,东与袁窦村接壤,北与辛家村交界,西与许商街道楚家村相邻,南与许商街道郑园相邻。该村与牛辛路相邻,北靠杨庙沟。全村总占地面积943亩,其中耕地面积740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湾塘占地3亩。至2013年,全村共有120户,503人,均为汉族。
  据传,董氏、孙氏先人先后由河北武邑县迁来,建立村庄,因村西头建有一座庙,故名董石庙。1965-1984年,属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牛堡乡。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64年,孙友庆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孙代庆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孙德华任村主任。2000年,孙德双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孙玉胜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25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87年,安装4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0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三横一纵3条大街。同年,铺设辛家桥到董石庙村的700米柏油路;2条砖砌大街,建桥2座。2006年,村里3条大街安装路灯。2007年,修建村办公室、文化场所,安装自来水。2009年春,建设党建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室和农村书屋于一体;建成篮球场和乒乓球场。2010年底,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配置垃圾箱。
  村计民生
  1974年,村集体投资开办铁编厂,从业人员20多人,产品销往周边省市。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种植,并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2000年,全村打机井8眼。至2013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机动车、彩电、电话、电脑、冰箱、空调等进入农户家中。该村有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50余辆,大型农业机械4台,载重货车1辆,混凝土搅拌车1辆。全村外出务工人员有200余人,年收入400余万元。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7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000元。
  文教卫生
  董石庙村于1956年修建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1985年,重新修建学校,实现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1997年,该村学校合并到袁窦小学。2010年,该村修建村委会大院,有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至2013年,该村先后有1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就读。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孙秀庆、孙广峰先后在村里开设诊所、药店,为村民看病。
  董石庙村于1954年开始组织跑秧歌,两年后终止。1966年,该村组建10多人的文艺宣传队,演出剧目有吕剧等。2012年,又开始置办行头,重新跑起秧歌。2013年,该村青年人自发组织跳广场舞,参与人员30多人。
  人物
  孙德明 1939年出生,山东大学毕业后到兰州工作,为高级工程师,2009年病故。
  孙友庆 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为二等残疾军人,2001年病故。
  (李传勇)
  辛家村
  村庄概况
  辛家村坐落在孙集乡西北部,东隔杨庙干沟与袁窦村相望,南与董石庙村接壤,北与杨庙村毗邻,西与许商街道卞楼村交界。临近环乡路,耕地灌溉东靠杨庙干沟。全村总占地面积728亩,其中耕地面积528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至2013年全村104户,380人,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朝末年,李氏、辛氏、徐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定居,以辛氏命村名,沿用至今。1965-1984年,属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牛堡乡。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64年,李太良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年,李延秋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李秀银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该村有党员11名。
  村庄建设
  1985年,全村通电。1995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两横九纵11条大街。2006年,农村电网改造更换为100千伏变压器,大部分家庭安装有线电视。2010年,建村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并设有乒乓球台、篮球场。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
  村计民生
  1982年,该村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1年,打机井13眼。2005年,自筹资金开挖500米河沟,打机井15眼。村民石玉山、李延明等自办了模板租赁公司,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辛家村在外务工人员有80余人,年收入160余万元,务工城市有天津、威海、济南、东营等。该村以小麦、玉米、陆地菜种植为主。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至2013年,95%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有两户居民建起二层楼房。机动车、彩电、电话、电脑、冰箱、空调等进入农户家中,该村有机动车12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20多辆,大型农业机械4台,载重货车2辆。
  文教卫生
  辛家村于1970年建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85%。1985年,重新修建学校,实现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95%。1997年,该村学校合并到杨庙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3年,该村先后有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就读。
  村中设卫生室,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
  人物
  李忠江 1947年参军,烈士。抗美援朝时期,该村青年李太梁参军,多次立功。
  (李传勇)
  松林村
  村庄概况
  松林村位于孙集乡西北方向13公里处,牛黄路自东向西贯穿整个村庄。西靠前四羊村,东靠问王干沟,南与杨庙村为邻,北与黄家村接壤。全村总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面积760亩,村庄民居占地440亩。至2013年,全村共有120户,433人,均为汉族。
  据《王氏家谱》记载,王氏在明朝中叶自河北省枣强县迁入松林村。1961年,松林村由殷巷公社划归牛堡公社。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56年,该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由王宗耀担任社长。1958年,设生产大队,王仁武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67年成立松林“革委会”,王仁坤任主任。1984年成立松林村委会,由王宗稳任村主任。
  村庄建设
  1976年以前,松林村的房屋结构以土坯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且房屋方向偏西,采光不好。1976年,规划街道,调整房屋走向,许多村民开始按照新规划拆旧房建新房。1980年,村里架设了高压线,家家户户通电。1997年,牛堡乡修建牛黄公路,公路自东向西贯穿整个松林村。2002年,由于天气干旱,村民们自发小规模安装简易自来水。2003年,该村修建村委会大院,设有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村大街安装上路灯。2010年,从清源湖水库铺设管道引来黄河水。至2013年,全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网络等。
  村计民生
  1956年,村里先后打砖井20眼。1977年,该村组织集体副业生产,当时生产的沙发、汽车坐垫、劳保用品销往全国各地,1982年,因经营不善解体。1978年,由公社统一打机井2眼。2006年,该村又新打机井9眼,并架设了电线。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3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至2013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机动车、彩电、电话、电脑、冰箱、空调等进入农户家中,有机动车14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30辆,大型收割机4台。全村有110余人分别在寿光、天津、北京等地务工,增加了经济收入。
  文教卫生
  松林村于1987年修建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85%。1997年,该村学生合并到前四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至2013年,该村先后有15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就读。
  该村有跑秧歌、踩高跷的习俗,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秧歌队就到县城及周围村庄演出。1976年,该村成立文艺宣传队,演出节目有吕剧、歌曲等,受到群众欢迎。
  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村民王承章参军,时任某部队文书一职,烈士。
  王永华、王成风于1947年参军,随部队参加解放新疆战役,多次立功。王永华曾任军级干部,后转业到四川任职。王成风在部队曾任连长一职,后在新疆农二师建设兵团工作。
  王成珍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
  王成安 参加过对越反击战。
  (李传勇)
  黄家村
  村庄概况
  黄家村位于孙集乡西北方向15公里处,西靠后四羊村,东靠问王干沟,南与前四羊村相邻,北与殷巷镇高楼村接壤。全村总占地面积841亩,其中耕地面积占796亩,村庄民居占地45亩。至2013年,全村共有98户,357人,均为汉族。
  黄家村有黄、陈、王3个姓氏,其中黄氏人口最多。黄氏、王氏是明朝末期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此地,陈氏则是由殷巷镇徐集村迁入。
  村政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黄家村成立农民协会、农救会等组织,由陈德仁任会长。1956年,该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由黄延敬、陈德仁担任社长。1958年,设生产大队,陈德仁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61年,该村由殷巷公社划归牛堡公社。1967年,成立黄家村“革委会”,黄庆亮任主任。1984年,成立黄家村委会,陈德水任村支书,由黄延龙任村主任。2000年,陈玉芳任村支书,黄庆德任村主任。2013年,陈玉革任村主任。
  村庄建设
  1978年以前,黄家村的房屋结构以土坯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82年,村里架设高压线,家家户户通电。1984年,开始统一规划街道、宅基、住房。2000年,开通前、后两条大街,共计300余米。同年,由于天气干旱,村里安装简易自来水。2005年,该村修建村委会大院,设有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2009年,对村庄前街进行硬化。2010年,从县清源湖水库铺设管道引来黄河水。至2013年,全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网络等。
  村计民生
  1956年,村里先后打砖井2眼。2000年,村民自发组织新打机井6眼。至2013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机动车、彩电、电话、电脑、冰箱、空调等进入农户家中。该村有机动车95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6辆,大型农业机械4台。全村外出务工人员有110余人,年收入220余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29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文教
  黄家村于1954年修建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75%。1997年,该村学生合并到前四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3年,该村先后有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
  自1988年该村开始跑秧歌,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秧歌队就到县城及周围村庄演出,深受周围村民的欢迎。
  人物
  陈怀治 生于1918年,1938年7月在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队军政学校学习,1940年6月任商河县抗日大队副大队长,1940年10月在商河县五寨子村与日寇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李传勇)
  前四羊村
  村庄概况
  前四羊村坐落于孙集乡西北部,东与松林村相邻,西与许商街道卞楼村交界,南与杨庙、问王村接壤,北与后四羊村毗邻。该村临近环乡路,西靠杨庙干沟。全村总占地面积660亩,其中耕地面积480亩,村庄民居占地90亩,湾塘、闲宅基占地90亩。至2013年,全村共有65户,257人,均为汉族。
  据传,汉光武帝刘秀走南阳时凌晨至此,见四只羊在大雾中抵角,故得名四羊坞。后分前后两村,此村居前,简称前四羊。现有王姓、黄姓、韩姓、陈姓、于姓。1965-1984年属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牛堡乡。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64年,于支太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黄庆熙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陈汝荣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3月,王玉明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2名。
  村庄建设
  1978年,进行村庄规划。1987年,向西扩建村庄,动用土方2万余方,义务工5000余个。2000年,村内通柏油路。2006年,建成村委会办公室1处,设文化大院,有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2008年,大街安装路灯,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配置垃圾箱。
  村计民生
  该村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菠菜种植面积逐渐增大,养殖户主要以养猪、养鸡为主。
  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3年,打井6眼。至2012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砖瓦房。机动车、彩电、电话、电脑、冰箱、空调等进入农户家中。该村有机动车7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0辆,大型农业机械3台,载重汽车3辆。全村在外务工人员有70余人,年收入140余万元。至2012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200余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
  文教卫生
  前四羊村于1983年重新修建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85%。1997年,该村与周围其他村庄联合修建前四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3年,该村先后有1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村里设有卫生室,村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王存前 抗日战争时期参军,曾在鲁南地区参加战斗。
  陈希泉 1941年参加工作,1948年参军,为一等伤残军人。转业后先后任胡集公社武装部长、商河县副食品公司经理、商河县烟草公司经理,已离休。
  王德修 1948年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后曾任殷巷公社闫家乡治安主任。
  王仁信 1948年参军,后转业到张店501工厂当工人,已退休。
  王仁志 1948年参军,后转业新疆建设兵团工作,已退休。
  黄庆荣 1948年参军,牺牲在甘肃兰州的战场上。
  (李传勇)
  杨庙村
  村庄概况
  杨庙村位于孙集乡西北方向13公里处,西北与许商街道办事处卞楼村相邻、东靠杨庙干沟、南与辛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440亩,其中耕地面积1240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至2013年,全村共有160户,697人,均为汉族。相传在村东头曾经有一座庙,又因该村杨氏居多,故称此村为杨家庙村,后简称杨庙村。现村中有杨、李、王三个姓氏,其中杨氏人口最多,村中人员多在明朝中期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此村。1964年,杨庙村由城关公社划归牛堡公社。现隶属孙集乡。
  村政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成立农会,杨嵋亭任主任。1956年,该村与周围其他村庄共同组成农业合作社,由该村杨照文任社长。1958年,成立党支部、生产大队,杨照文任党支部书记,杨建让任大队长,下设3个生产小队。1967年,成立杨庙村“革委会”,杨克圣任主任。1980年,建村委会,杨克圣任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由杨杰锋任村党支部书记。
  抗美援朝时期该村青年杨树元参军参战。
  村庄建设
  1973年,该村进行村庄规划,相继疏通大街小巷。1984年,村里投资4000余元购置发电机,架设电线,户户通电。2001年,打机井1眼,安装压力罐,村民用上自来水。2002年,村里投资3万余元,县民政局出资扶持硬化村大街,并安装路灯。2003年,硬化大街及村西生产路。2009年,该村修建村委会大院,设有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2010年,从县清源湖水库铺设管道引来黄河水。2012年,村庄实施旱厕改造70余户。至2013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有两户居民建起二层楼房。机动车、彩电、电话、电脑、冰箱、空调等进入农户家中。该村有机动车18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30余辆,大型农业机械12台,混凝土搅拌车3辆。全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网络等。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耕地地势较高,又远离灌溉沟渠,只能靠天吃饭。1958年,村里先后打砖井30余眼,粮食亩产量180公斤。1963年,村里集体投资建铁编厂,增加村集体的收入。1971年,村东头开挖杨庙干沟。2002年,村民自发组织新打机井10眼,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至2012年,全村在外务工人员有200余人,年收入达400余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52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7500余元。
  文化生活
  杨庙村于1966年对原学校进行修建,适龄儿童入学率85%。1984年,该村在村东头重新建学校,实现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3年,该村先后有15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就读。
  杨庙村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跑秧歌的传统,每逢元宵节都要到县城及周围村庄去表演。1955年3月,杨庙村鼓子秧歌队代表山东省赴北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获优秀奖,秧歌主演韩振玉等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受到接见并合影留念。1980年6月,代表山东省赴北京参加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获优秀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合影留念,随后参与拍摄了艺术纪录片《泥土芳香》。1988年5月,山东电视台拍摄的商河鼓子秧歌《美在人间》获美国电影电视节目优秀节目奖。1989年10月,代表山东省赴四川成都参加“中国舞蓉城之秋”全国民舞大赛,荣获“最佳节目”、最佳方队、最佳组织三项大奖。1990年12月在北京,100多名秧歌队员参演了由内地和香港合拍的影片《吉庆有余》。1992年9月,代表济南市参加第二届沈阳秧歌节全国民舞大赛获优秀奖。1992年12月,沿黄七省电视台拍摄了电视剧《舞韵》,杨庙村鼓子秧歌为重头节目。1994年6月,赴重庆参加“中国舞三峡之夏”艺术节。1994年7月,应邀参加北京国际舞蹈节开幕式演出。1999年10月,赴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在天安门前举行的庆典演出。2002年11月,代表山东省赴威海参加“中国新秧歌大赛”获优秀奖。2004年3月和4月,先后两次进京参加北京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和“五一”专辑节目的录制工作。2004年4月,参加在连云港举办的全国鼓乐精英大赛,获一等奖。2004年8月,参加第二十七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2004年9月,参加第七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同月参加在山西榆次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获银奖。2005年9月,入围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评选。2006年5月,参加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2006年6月,参加北京大型鼓乐大赛获“神奇之鼓”奖、组织奖。2008年5月,参加在胶州举办的全国秧歌大赛,获优秀节目奖、组织奖。2008年5月,赴韩国参加第十九届风物节文化交流演出活动。2010年1月,参加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春节联欢晚会。2010年5月11日,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五届“群星奖”大赛。2010年5月21-23日,参加在胶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秧歌节系列活动,并在全国优秀秧歌展演中获“最佳风采”称号。2010年7月8-12日,参加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演出。
  人物
  韩振玉 (1912-1985年)中国舞协山东分会会员。自幼酷爱鼓子秧歌,成为骨干,担任领舞和指挥。1955年秋,他带领12名村民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汇演。在怀仁堂演出时,受到朱德、刘少奇、陈毅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同时,其雕刻手艺堪称一绝,周围村民皆找他做家具。
  杨照太(1928-1994年)外出谋生,后在平顶山煤矿任矿长,至退休。
  杨克胜 1946年出生,将杨庙村的鼓子秧歌发扬光大,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传勇)
  后四羊村
  村庄概况
  后四羊村坐落于孙集乡西北角,东与黄家村毗邻,北与殷巷镇徐集村交界,西与许商街道卞楼村接壤,南与前四羊村相邻。该村靠环乡路,西靠杨庙干沟。全村总占地面积570亩,其中耕地面积570亩,村庄民居占地45亩,湾塘、闲宅基占地50亩。至2013年,全村共有52户,180人,汉族。
  据传,汉光武帝刘秀走南阳时凌晨至此,见四只羊在大雾中角抵。故得名四羊坞,1960年分为前四羊坞、后四羊坞。因此村居后,简称后四羊。
  村政任职
  1960年,王存玉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王志信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王玉清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0名。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90年,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一横一纵两条大街。2002年,多数村民家庭安装电话。2003年,村委会多方争取资金修建柏油马路1000米。2008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修建高标准办公室一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聘请保洁员,大街上配置垃圾箱。
  村计民生
  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2002年,村委会筹集资金打井7眼。2009年,修建生产桥一座,清淤400米。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农业种植逐步实现机械化。至2012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有两户居民建起二层楼房。机动车、彩电、电话、电脑、冰箱、空调等进入农户家中。该村有机动车5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7辆,大型农业机械3台。
  全村在外务工人员有40余人,年收入100余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144万元,人均收入达8000元。
  文化教育
  后四羊村于1971年修建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85%。1997年,该村学生合并到前四羊小学。至2013年,该村先后有5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就读。
  人物
  白孝山 1913年出生,抗日战争时期任商河县县委秘书,新中国成立后由部队转业到浙江省宁海茶场任场长,后任宁海县县长。
  宋润富 1945年出生,参军后曾任正团级干部,后转业到轻工设计院任院长。
  韩建亭 1961年出生,恢复高考后考取曲阜师范学,院,毕业后,历任德州市教育局团委书记,德州市团市委书记,临邑县县长,武城县县委书记,德城区区委书记,德州市政法委书记,德州市委常委、秘书长。
  (李传勇)
  郭家村
  村庄概况
  郭家村位于孙集乡东北方,距孙集乡政府6.5公里,东靠程家村,南靠康家村,西与杨家村毗邻,北与龙桑寺镇宽河街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004亩,其中可耕地面积848亩。至2010年,全村共有80户人家,总人口416人,有郭、孙、毕、赵4个姓氏,其中郭姓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均为汉族。
  据传明末清初,郭氏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由姓氏命名郭家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村政任职
  1947年,村民张秀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领下,郭圣臣、田富荣、郭张氏、郭孙氏、孙成武组成党支部,郭圣臣任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前,郭家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2年,郭家与康家、李家、良家村合并为高级社。
  1947-1966年,郭圣臣任村党支部书记,孙成武任委员。1966-1967年,郭连明任村党支部书记,郭连银任委员。1967-1969年,郭连银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洪昆任委员。1969-1991年,郭连华任村党支部书记,郭连银任委员。1991-1997年,郭连勇任村党支部书记,郭连传任委员。1997-2001年,郭洪河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泽信任委员。2001-2002年,郭泽明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泽福任委员。2002-2005年,郭泽福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泽信任委员。2005年,郭泽信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泽禄任委员。截至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6人。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解决村后的100亩盐碱地,挖东西沟400米,新建生产桥3座,清淤南北沟400米,新种植树木3500棵。2000年,多数村民住上瓦房,很多家庭购置机动车、电话、电视机,部分农户购置了电冰箱、空调等。2005年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5%以上。2007年,村里修建了文化室。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2009年,村里通自来水,安装有线电视。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6100元,有少部分农户购买了大型收割机、载重汽车、电脑等。2013年6月,进行电改,更换了变压器和用电线路。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家村有了自己的学校,全村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9人。
  村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人物
  郭士信 在抗日战争期间牺牲,年仅30岁,烈士。
  郭连荣 1936年6月出生,1955年参军入伍,1985年晋升为团级干部,后转业到秦皇岛海军办事处工作,直到退休。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孙成山、郭洪银、郭洪远、郭洪太、郭士信。
  (刘健)
  北李家村
  村庄概况
  北李家村坐落在孙集乡北部,东与龙桑寺镇孙扒古村交界,南与程家村相邻,西与郭家村相邻,北与龙桑寺镇宽河街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486亩,其中耕地面积1186亩、村庄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502人,有李、王2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记载清朝末年,李氏由山西洪桐县迁于此处居住,以姓氏命名,后来王氏由小唐家村迁入该村。
  村政任职
  1973年,李世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李世名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李世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李世云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9名。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分得土地,村民人均收入不到150元。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450元。2009年,修生产大桥2座,村里安装路灯。2010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装上垃圾箱,户户通了自来水。同年,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整修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2011年,进行了旱厕改造。至2012年底,全村98%的村民住上了瓦房,60%以上的农户购置了电冰箱、空调等,30%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30余辆,户户有电视机,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村中有健身场所1处。
  文教卫生
  1949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投资建成初小。1992年,李家、程家、郭家三村合并建校,校址在程家村。1997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从恢复高考到2013年,全村考入大学的学生有5人。
  春节期间,北李家村的鼓子秧歌经常到附近村庄进行演出,还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播出表演片段。
  2011年,村里建起了医疗室,共有5间诊室,4个床位,1名医生。全村新农合参合率为100%。
  人物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及早年参加革命的人员:李登峰、李登起。
  李洪岭 (1922-2001年)曾于1964-1982年任职于兰州军区。
  (刘 健)
  程家村
  村庄概况
  程家村坐落于孙集乡北部,东与龙桑寺镇孙扒古、李万义、张家村交界,南与康家村接壤,西与郭家村毗邻,北与李家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940亩,其中耕地面积720亩、村庄占地220亩。全村105户、人口410人,汉族。
  据传,元末明初程氏由山西洪桐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村政任职
  1964-1984年,高吉友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91年,高丰停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1996年,程洪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至今,高德胜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7名。
  村计民生
  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新中国成立前,多数村民生活困难,年人均粮食不足80斤。1958年,人均粮食在16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0元。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种植逐步实现机械化。2000年,人均纯收入2650元,人均年存款余额1800元,大部分家庭装上有线电视。2010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聘请了保洁员,大街上配置垃圾箱。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瓦房,有50%的农户购置了电冰箱、空调等,30%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5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6辆、大型收割机1台,电脑20余部,电视机、手机基本普及。
  2010年,建设村两委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1997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10年,投资12万元建起农村文化大院。至2012年,该村先后有25名学生考入了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人物
  程发章 化名孙兴峰,曾参加抗日战争,并担任过游击队队长,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德州二轻局工作,已离休。
  (刘 健)
  田湾村
  村庄概况
  田湾村坐落于孙集乡东北部,东与小街子村接壤,南与达摩店村相邻,西与西陈村相邻,北靠邢家村。
  据村碑记载,该村原名葡萄田家,以盛产葡萄著称,后因村南有一大湾,习惯称田家湾。该村总占地面积1150亩,村庄占地约150亩,全村130户人家,总人口640人,有田、秦2个姓氏,均为汉族。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田湾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1950年,村民田作福、田家堂、秦兆喜、秦田玉、秦天荣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组成党小组,在村里开展工作。1957年,田湾村与高家、达摩店、陈家、王道士合并为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当时属于郑路公社管辖。1965年,属孙集公社管辖。
  1958-1960年,田作福任村党支部书记,秦天荣任委员。1960-1967年,田家堂任村党支部书记,秦天荣任委员。1967-1985年,秦兆喜任村党支部书记,秦天荣任委员。1985-1999年,田道龙任村党支部书记,秦学祝任委员。1999年,秦学利任村党支部书记,秦德新任委员。截至2013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2名。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全都是土坯墙、平顶房。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人均收入不到200元。1991年,村内实行统一规划,共规划为两横一纵3条大街。2000年,村两委组织群众打机井,清理沟渠。2004年,村大街安装上路灯。2009年,全村统一引进自来水。2010年,建村两委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村里聘请保洁员,村大街配置垃圾箱。
  2013年,全村发展蔬菜大棚3个,有个体工商户7户。村民都住上了砖瓦房,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村里有汽车10辆,大型收割机3台,农用车60余辆,冰箱70多台,电脑10多台。该村外出务工人员60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文教卫生
  1983年,学校实现了校舍、课桌椅、操场等六配套。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从恢复高考到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10余人。
  2010年,村里建立卫生室,有5间房子,3个床位,1名医生,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村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秦德龙 1942年1月出生,曾任山东省淄博市农业机械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田道强 1963年9月出生,1991-1997年任郑路镇副镇长,2010年任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
  秦天玉 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刘健)
  达摩店村
  村庄概况
  达摩店村位于孙集乡东北方向,距孙集乡政府2公里,东靠西陈村,西与柴孟村接壤,北接果子园村。全村占地总面积15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村庄占地200亩。全村117户、人口486人,均为汉族。村中有高、丘、孙、满4个姓氏,其中高姓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
  据传,明末清初修一座大庙,庙内供奉达摩祖神像,故得名。
  村政任职
  达摩店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初期,村民高丰祥、高丰喜、丘长落、田富俊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党小组,在村里开展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达摩店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支援前线。
  1952年,达摩店村建立党支部,高德太任村党支部书记。1955年秋与高家、陈家、王道士、田湾等村合并为高级社,称向苏高级农业合作社,由高德太任大社党支部书记,村里一切工作由高级社领导。1961年,恢复达摩店建置,高洪海任村党支部书记,高丰在任委员。1981-2001年,高丰在任村党支部书记,高丰海任委员。2001-2004年,高丰海任村党支部书记,高振全任委员。2004年,高振全任村党支部书记,高世旺任委员。至2012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3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1990年后,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2007年,村民集资修建东西大街,道路两侧进行绿化。2008年,在济南环卫局的帮助下,村中修建了文化室。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安装有线电视线路。2010年,村内修整了6条小巷和排水沟,村大街全部硬化。2011年,在村北修建大桥1座。
  村计民生
  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限制,生产一直落后,多数村民生活困难,年均粮食不足100公斤。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650元,人均存款余额2000元。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2010年,全村外出及当地打工人员100余人,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100元。至2013年春,全村95%以上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98%以上的农户安装了电话,50%以上的农户购置了电冰箱、空调等,30%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有轿车、面包车26辆、大型收割机3台,电脑30余台,户户有电视机。村里还设有百货副食店、化肥、农药农资销售点等。
  文教卫生
  1978年后,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20人。
  至2012年底,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人物
  高德文 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牺牲。
  高世祥 1942年在阳信县翟家乡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年仅20岁。
  高振双 毕业于上海建筑大学,任青岛市某建筑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刘 健)
  邢家村
  村庄概况
  邢家村坐落于孙集乡东北部,东与龙桑寺镇李万一、张家村交界,西靠果子园村,南与西陈、田湾村接壤,北隔史家沟与康家庄村相望。全村总占地面积847亩,其中可耕地面积587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全村90户人家,总人口334人,有邢、刘、王、张、苏、李6个姓氏,其中邢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均为汉族。
  据村碑记载,清朝末年,邢氏、苏氏由河北省枣强县、武邑县一带迁往此处,并各建一村,以姓氏命名,人民公社时期合并为邢家村,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1947年,村民李登翺、张洪山、邢怀文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党支部,张洪山任村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前,邢家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1957年,邢家、果子园村合并为高级社。1961-1970年,邢怀文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培同任委员。1970-1984年,李培同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光明任委员。1984-1999年,邢荣台任村党支部书记,刘东才任委员。1999年,苏文友任村党支部书记,刘东才任委员。至2013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7人。
  村计民生
  1957年,成立了高级合作社,先后打成砖井5眼,粮食亩产量达180公斤以上。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种植,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显著提升。村内还设有百货副食店、化肥、农药农资销售点等。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4500元以上。
  1950年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82年,村里统一规划街道、宅基、住房,共规划两横一纵3条大街,目前已完成村内大街硬化1条。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2010年,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修建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并安装健身器材1套。2011年,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
  文教卫生
  1983年,学校实现了校舍、课桌椅、操场等六配套。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自恢复高考到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10余人。
  该村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人物
  邢泉台 1965年3月出生,1985年7月滨州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济阳县人民医院工作。1992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5月调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科工作。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苏维东 1970年12月出生,博士学位。1996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齐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作,2005年11月被评为副教授,2007年11月晋升为教授。2011年7月,成为工商管理专业首批硕士生导师。现任齐鲁工业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
  李关勇 1970年10月出生,1988年7月临邑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商河县孙集中学工作,自学专科、本科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2003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工作。2007年攻读博士,2011年毕业。现从事中国历史人物及著述研究。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邢怀德、张洪山、邢怀田。
  (刘 健)
  高家村
  村庄概况
  高家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以北,东与小街子村接壤,西与达魔店村交界,南隔前进渠与王道士村相望,北与西陈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230亩,其中耕地面积1050亩、村庄占地180亩。全村110户、人口548人。
  该村村庄大约元末形成,高姓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入,村名以姓氏命名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1970年,高丰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高德海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高德生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1名。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限制,生产落后。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1998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二横二纵4条大街,已完成村内大街硬化1条。2000年,人均纯收入2650元,人均年存款2300元。2009年,新建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村内安装有健身器材。至2010年底,全村95%以上的村民住上了瓦房,60%以上的农户购置了电冰箱、空调等,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8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36辆。大部分家庭安装有线电视,电话、电视机基本户户都有。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家村有了自己的学校。改革开放后,全村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自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40人。
  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
  人物
  参加抗美援朝的村民:高德亮、高德贵
  (刘 健)
  西陈村
  村庄概况
  西陈村坐落于孙集乡东北部,东与田湾村毗邻,西与达摩店村接壤,北靠邢家村,南与高家村相邻。西陈村占地面积85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618亩。2010年,全村共有85户,总人口370人,有陈、王2个姓氏,其中陈姓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均为汉族。
  据村碑记载,元末陈氏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村政任职
  1943年,村民王曾玉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其带领下,陈德生、陈朝安、王曾玉建立党支部,在村里开展工作。1947年,建立农会组织,会长由陈德生担任,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7年,西陈村与高家、达摩店、田湾、王道士合并为高级社。1946-1968年,陈朝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1984年,王登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95年,陈佃友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1999年,陈朝兴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至今,陈宜胜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党员已发展到6名。
  村计民生
  1950年前,该村地势较高,靠天吃饭,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57年,成立高级合作社,先后打砖井10多眼,粮食亩产量150公斤以上。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1993年,村内统一规划街道、宅基、住房,共规划三横一纵4条街道。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村民看上有线电视。2010年,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完成村内大街硬化1条,村里设有百货副食店、化肥、农药农资销售点等经营场所。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村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2万元修建、扩建学校。1983年,学校实现了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投资10余万元建起了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活动场所。至2013年,该村先后有10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
  村里设有卫生室,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
  (刘健)
  大刘村
  村庄概况
  大刘村位于孙集乡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东隔燕韩路与果子园村相邻,西临商东河,南与达摩店村接壤,东北隔刘康沟与史家村相邻,正北方耕地与龙桑寺镇交界。村庄占地面积300亩,耕地面积1560亩。2010年,全村共有240户,980人,有刘、赵、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人口最多。
  据刘氏家谱记载,大刘村原名坡北刘,刘氏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5),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今山东省东营市)迁至此地。
  村政任职
  1949年3月,中共大刘村第一届支部委会成立,刘长富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年,王德亭任村“革委会”主任。1973年,刘传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1994年,刘传路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3月-1995年12月,刘学银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1月,刘学平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23名。
  村庄建设
  1950年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村民住的是土坯房,且人多房少。1975年,村委会对村内大街小巷进行初步规划,村民开始向村后搬迁盖新房。1980年,逐步形成村后一条大街。1993年,全村四纵一横的结构布局逐步形成。1990年,全村户户通电,同时牛刘路、孙刘路进行了硬化。2000年,乡政府在村西建扬水站一座,方便了农田灌溉。2001年,该村重新立集。2009年,村两委新建办公室1处。至2010年,全村房屋翻盖完成,村民全住上了砖瓦房,村里实现了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黄河水、通电话等,村内安装了路灯。
  村计民生
  大刘村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新中国成立前,多数村民生活困难,年人均粮食不足100斤。1960年,人均粮食150斤,人均纯收入130元。1982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该村出门在外自主创业人员较多,主要集中在东营、青岛、北京、天津等地,从事建筑、五金加工等行业。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安装固定电话122部,电视机240台,部分农户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2004年后,全村瓦房入住率达99%,有二层居民楼1座,各种机动车400余辆,其中轿车45辆、面包车3辆、大型收割机2台、载重汽车3辆。电脑30余台,电话、彩色电视机基本普及。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80年,在村西新建大刘小学,设一至五年级,学龄儿童入学率75%。1988年,在村东新建大刘小学,五个年级,学龄儿童入学率90%。2001年,该村小学撤销,学生到邢家完全小学就读,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至2010年,该村先后有53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中专院校。
  1949-1980年,村民就医不便,只能步行到龙桑寺看病。1980年,建村医务室1处,方便了群众就医。2009年,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改建村医务室,配齐了医疗设备。2013年,该村新农合参合率100%。
  文物古迹
  刘祯墓位于大刘村商东河西侧,距县城10公里。刘祯字彦祥,曾怀柔县知县。明成化九年以子刘朝宗贵封为文林郎南京左军都督府经历司都事,成化二十二年加赠奉直大夫中军都督府经历。原墓地内有石兽、石桩、墓碑等占地十余亩,古柏高大茂盛。1953年8月黄河发大水,墓地内原有石桩、石兽等石料均被征用,送往邢家渡口筑坝防溃,唯有刘祯墓碑被私藏埋于地下。
  墓碑高300厘米,宽80厘米,厚30厘米,莲花碑座,石质为汉白玉质,略呈灰色,埋藏40年后于1998年3月重新挖出立于墓地旧址。刘祯墓志铭因1958年10月兴修水利工程中,商东河流经墓地被挖掘出土,志铭由村村民刘传康收藏、铭盖由刘学信收藏。墓志铭为青石质料,60厘米×60厘米×7厘米。铭盖俱全,弥足珍贵,倪谦撰文,徐世英篆盖,李应祯书丹。从墓志书法看,真、行并列,竖成行,横无序,显得别致自然,神采生动,堪称书苑奇葩。至今500余年,字迹清晰,收藏价值很高,已报市文物部门拟定为重点保护文物。
  人物
  刘传安 1947年生,曾任山东省滨州市国税局局长,已退休。
  刘学军 男,汉族,1966年1月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历任商河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商河县副县长。2003年1月任商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刘吉田 1956年生,曾任商河县房管局局长,已退休。
  解放战争爆发后,村民刘培连、刘培玉参战,其中刘培玉在战争中失去双脚,评为伤残荣誉军人,已去世。
  (刘 健)
  果子园村
  村庄概况
  果子园村位于孙集乡正北方向3.5公里处,东与邢家村相邻,南靠达摩店,西与大刘村接壤,北靠小史家村。全村占地总面积700亩,其中耕地面积586亩、村庄占地114亩。全村共有82户、总人口364人,有高、王、刘、张、满5个姓氏,其中高姓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70%以上,均为汉族。
  据传,该村先祖由河北省枣强迁居于此,已有400余年,因善种果树,因此得名果子园。
  村政任职
  果子园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村民高连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其带动下,高连兴、高云山、高洪根、高连绪等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果子园村建立农会组织、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63年,果子园村建立党支部,高连曾任村党支部书记。1964-1992年,高清道任村党支部书记,高连兴任委员。1992-1996年,高连忠任村党支部书记,高清道任委员。1996-1999年,高清泉任村党支部书记,高清道任委员。1999年,高洪军任村党支部书记,高清泉任委员。至2012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9人。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条件,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限制,生产落后,农民收入无法提升。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多。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6200元。大部分家庭装上有线电视,村内安装有健身器材。至2012年底,95%以上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30%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全村已实现通电、通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等。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果子园村建了学校。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逐步达100%,自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10人。
  2007年,村里修建了文化室。2008年,修建村卫生室。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
  人物
  高连曾 1936年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
  高连兴 1941年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
  高云山 1941年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
  高洪根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高连孟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刘 健)
  史家村
  村庄概况
  史家村坐落于孙集乡北部,东隔车庙干沟与郭家村相望,南隔史家沟与果子园村相对,西与大刘村接壤,北与龙桑寺镇宽河街交界。村庄占地140亩,耕地面积590亩,全村共有43户,216人,有田、刘、赵、史、4个姓氏,均为汉族。
  村庄大约明朝建立,由史氏先祖迁入,以姓氏命名,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在抗日战争初期,田圣道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小组,在村里开展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史家村建立农会组织、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70年,田圣道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年,刘长路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赵亭魁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史立功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刘长祥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刘福龙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5年,村里统一规划街道、宅基、房屋,共规划三横二纵5条大街。2009年,村里安装路灯。2010年,户户通自来水。同年,村两委筹集资金修建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2011年,进行旱厕改造。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粮食亩产不足100公斤。1952年,成立高级社,通过打井、挖渠,粮食亩产量180公斤以上。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达双千斤。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是改革开放前的20多倍。至2013年,村内设有百货副食店、农资销售点等经营场所。多数村民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村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
  文教卫生
  1950年后,先后投资建立初小。1986年,村学校实现校舍、课桌椅、操场等六配套。1997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自恢复高考到2013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0多人。
  村民全部参加新农合,参保率100%。村里无诊所,村民一般到大刘村诊所看病。
  (刘 健)
  康家村
  村庄概况
  康家村位于孙集乡东北方向,距孙集乡政府6公里,东靠李万一村,南靠邢家村,西与小史家村接壤,北接程家村。全村占地总面积85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500亩。全村共有50户,总人口180人,有康、毕2个姓氏,其中康姓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均为汉族。
  据传明末清初,村民先祖自河北武邑一带迁入此地,因康氏人丁兴旺,因此得名康家村。
  村政任职
  康家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初期,村民康兆星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领下,康兆奎、康德旺等成立党小组,在村里开展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康家村建立农会组织、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发展生产。1952年,康家与郭家、李家、良家村合并为高级社。1961年,恢复康家建置,康兆星任党支部书记,康有名任委员。1970-1986年,毕玉交任党支部书记,康德旺任委员。1986-1996年,康德旺任党支部书记,康德泉任委员。1996-1998年,康德宝任党支部书记。1998-2007年,康建勇任党支部书记。2007年至今,康德春任党支部书记,康德虎任委员。至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5人。
  村济民生
  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后,村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0年后,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房,购进了各种机动车,其中有大型收割机、载重汽车等,购买了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安装了电话。2007年,村里修建文化室。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2011年,多数村民家庭繁育速生白蜡树苗,经济效益可观。
  文教卫生
  1956年,村里自筹资金建起村小学,有两名教师,全村30多个孩子上学读书。1997年后,教育制度改革,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自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10人。
  2006年,村里建起卫生室,村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毕玉奎 1950年10月出生,曾任杨庄铺、白桥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后任县法院副院长。
  毕玉良 1956年10月出生,曾任玉皇庙镇镇长、展家党委书记、县水利局局长、县科技局局长、县委机关工委书记。
  毕玉祥 1939年6月出生,曾任济南铁路局工程师。
  康德禄 1959年5月出生,任德州地区供销社主任。
  康兆金 1945年7月出生,曾任德州市化工局工程师。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人员:康有平、康兆军。
  (刘 健)
  相家村
  村庄概况
  该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以西,东靠园里村,西与蔡家村接壤,南与张达子村相邻,北与孙集村相连。村庄占地320亩,该村距龙白路1公里,西临商东河、北依相家沟。
  明末清初,相氏两户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入,各建一村,分别取名大相家、小相家。后来两村合并,命名为相家,沿用至今。
  2004年,该村党支部被乡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2005年7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两委抓两会”及“三级联创”工作先进村。
  村政任职
  1949年,周克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50年,周云强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年,周克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74年,相悦太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年,周云井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周克千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周云鹏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20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正规街道,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82年,进行村庄第一次规划,共规划三横三纵6条街道。2003年,大街上安装路灯,大部分家庭安装有线电视。2005年,硬化村内大街3条,计1200米。2008年,电网改造,村里更换大型变压器。2009年,村民全部喝上自来水。2010年底,全村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配置垃圾箱,进行村庄绿化。2011年,硬化村内大街2条,计800米。同年,新修生产道1000多米,直通相家西河大闸。2012年,修建村委会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文化室大院为一体。购买图书800余册,建设了农村书屋。
  村民经济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限制,生产落后。1982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此外,村民周士霞、相中新、周士镇、周士新、周克江五人注册的孙集乡新霞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700多万元建设蛋鸭养殖基地,已发展到蛋鸭存栏量3.5万只,养殖大棚7个。该村有林地面积100亩,鱼塘7处。村内有大型联合收割机7台。有地毯厂1家、职工103人,超市3家。至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
  文教卫生
  1947年后,相家村建立了学校。改革开放后,对村小学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整修,成为正规学校。1986年,柳家村小学迁址相家村。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自恢复高考到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50多人。
  1996年,村内设立诊所1处,位于村内西首,有房屋3间,床位6张,专业医护人员2名,医疗设施齐全。
  (刘 鹏)
  孙集村
  村庄概况
  孙集村位于孙集乡政府驻地正北方向,原乡政府驻地,西靠相家村,东靠车庙村,南与园里村相邻,北接达摩店村、高家村。全村占地面积26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约1600亩。全村共有220户,总人口950人,均为孙姓,汉族。
  据孙氏族谱记载,元末明初孙氏为避战乱迁往胶州地区,路经此地,见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适合居住,于是定居于此,取名为孙家庄。其始祖名为孙贵,后来孙贵为纪念死去的妻子,在此立集,改村名为孙集。因史上有三代四人中进士,曾被皇帝钦封为“四朝黄甲”。
  2012年,该村被评定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
  村政任职
  孙集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建立农会组织,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46-1949年,孙同刚任农会主任。1946-1949年,孙志朋、孙心和任村长。1949-1958年,孙久儒任党支部书记,孙平瑞任村委主任。1958-1985年,孙平瑞任党支部书记,孙明仁任村委主任。1985-1993年,孙明仁任党支部书记,孙英华任村委主任。1993-1996年,孙甲彬任党支部书记,孙水瑞任村委主任。1996-2007年,孙水瑞任党支部书记,孙金瑞、孙延江任委员。2007年至今,孙甲利任党支部书记;孙洪良、孙建平任委员。
  村计民生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限制,生产落后。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村民家庭开始购置新家具、新家电。2008年,实现街面全部硬化、绿化,全村通上自来水。2009年,村里修建了村民活动中心。至2010年,村内有大型联合收割机6台,挖掘机1辆,地毯厂1家,有职工70余人。还设有屠宰、农资、商店、门头房、服装店、超市等经营场所,村民人均收入4800元。
  文教卫生
  孙集村于1950年建立了村小学。1978年后,村里对学校进行了多次扩建与整修,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自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百人。
  村中建立标准化卫生室2所,医疗设备齐全,基本能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
  人物
  孙毓 该村始祖孙贵的孙子,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中进士,后官至陕西布政使。
  孙识 孙毓的侄子,于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中进士,官至汉阳知府。
  孙孟举 孙识长子,于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后升至河南俭事。
  孙孟和 孙识次子,于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陕西巡按,后升真定府知府。
  (刘 鹏)
  园里村
  村庄概况
  园里村为孙集乡政府驻地,东隔车庙干沟与后坊村相望,南靠王皮村,北与孙集村接壤,西临相家村、张达子村。2013年,全村共有120户,595人,有王、孙、赵、田4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传元末明初,王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种菜园较多,故名园里村。2007年,该村被济南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被孙集乡党委、政府评为“2012年度畜牧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度蔬菜大棚生
  产先进单位”“2012年度科学发展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61年,王明星任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65年,孙光树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年,赵法贵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孙社员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9月至今,孙甲江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共有党员15名。
  村庄建设
  1992年,村里开始对街道、村民宅基进行统一规划,共规划了四横一纵5条街道。2006年,村两委筹集资金建设村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农村书屋、文化大院为一体。2009年,村里通上自来水,村民喝上黄河水。2010年底,全村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配置垃圾箱。2011年,大街上安装路灯,整修村庄填湾12亩,搬迁集贸市场。2012年,硬化大街1760米,并对厕所进行改造,全村120户全部达标。2013年,以园里为中心建立社区,占地23亩,已初具规模。全村所有村民都住上了砖瓦房,且街道两侧已盖起数栋2层小楼。
  村民经济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机械、化肥、农药等条件限制,生产落后。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该村是乡政府驻地,龙白路纵贯南北,东临车庙干沟,南临丰收沟水利条件便利。2002年,济阳王尔富投资110万元,在该村建面粉厂。2004年,成立了一家地毯厂。2010年,村里发展畜牧业,共建畜牧小区10个,肉鸡存栏量6万只,蛋鸡存栏量4万只,生猪存栏量500头,形成产、供、销为一体的畜牧生产格局。同时,该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1998年建立了蔬菜大棚12个,到2013年发展到35个,共计占地150亩,主要以种植西红柿和芹菜为主。村里还设有屠宰、农资、商店、服装店、超市等经营场所。至此,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文教
  新中国成立后,园里村建立了学校。改革开放后,对村小学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整修,2000年,园里小学成为孙集乡中心小学。2009年,孙集中心小学从园里村迁至王皮村,该村的学生便到孙集乡中心小学就读。自恢复高考到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百人。2011年,孙集乡中心幼儿园在园里村修建并投入使用,全村的学龄幼童入学率达到100%。
  (刘鹏)
  车庙村
  村庄概况
  车庙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正北方向,东靠大蒲洼村,西靠孙集村,南与后坊村相邻,北接高家村。全村版图面积15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约1400亩。该村共有267户,总人口879人,有车、段、孙、刘、李、王、陈7个姓氏,其中孙姓占全村总人口的50%以上,均为汉族。
  元末明初,车氏由河北枣强迁移至此,当时取名为庞王庄,而后庞氏断嗣,车姓在村东修庙纪念,车庙由此得名。
  村政任职
  车庙村是全县较早建立党组织的村之一。1946年,孙希忠、段手亭组织村民建立党支部,在村里开展工作。新中国成立前,车庙村建立农会组织,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46-1947年,孙同武任农会主任。1947-1953年,车连道任农会主任。1953-1958年,孙洪瑞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1962年,车荣花任村党支部书记。1962-1963年,孙平田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1973年,孙洪瑞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94年,孙德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1997年,孙兴瑞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2002年,孙德厚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2004年,孙洪俊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2007年,孙德福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至今,孙德春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1975年,开始进行村庄规划。2008年,全村通上自来水。2009年,村里修建了村民活动中心,内有篮球场地1个、乒乓球台2个、农村书屋1间。2010年,完成大街硬化,长1100米,宽4米。2011年,安装路灯24盏。同年,村里投入资金,实现了农田灌溉全部用电。另外,全村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对厕所进行改造,全村有210户达标。2011年,被评为“科学发展先进村”。2013年,硬化村内8条小巷,全长2400米,面积9700平方米。对大街进行绿化,共栽种乔灌木956棵,被评为“植树造林先进村”。村内已盖起3座2层居民楼,村民购买了新家具、新家电。村里实现通水、通电、通 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
  村民经济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 利、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限制,生产落后。 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 斤。该村有大型联合收割机5台,大型水泥罐车6辆;制 衣厂1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有职工91人;汽 车消声器生产厂1家,有职工43人。至2013年,村民人 均纯收入4500元。
  文教卫生
  该村于1951年建立学校。1978年后,村里对学校进行了多次扩建与整修,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自恢复高考到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百人。段兴强2010年参加高考,以理科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已留学新加坡。村中建有标准卫生室2所,医疗设备齐全,基本能做 到村民小病不出村。
  人物
  孙书勤 济南卫校毕业,1950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时任军医,后转业到沈阳部队医院。1953年回商河,任殷巷镇卫生院院长,后任商河县卫生防疫站站长。2009年病逝。
  孙洪正 临邑某培训学校毕业后到乐陵银行工作。1958年调往山东省科学院任会计,后调入山东省商业厅任财政科科长,副处级。
  段银山 山东师范大学毕业,毕业后到山东省第一监狱任指导员,后到山东省新华书店任职,而后又调往山东省国资委任处长。现任某煤矿党委书记,正处级。
  段守升 临邑师范毕业,毕业后任教师,而后任龙桑寺镇党委书记。现任商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车付春 临邑师范毕业,郑路镇党委书记。
  孙德滨 军校毕业,现任兰州军区某军农场后勤处处长,正处级。
  段训山 军校毕业,任营级干部,后转入银川市工商局任某分局局长。
  段明山 山东兖州农机学校毕业,曾任商河农机局局长,后任县人大法律办公室主任,已退休。
  段福祥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孙道林、孙洪芳、段福祥、孙召玉、孙希瑞、段战祥、孙书勤。
  (刘 鹏)
  柳家村
  村庄概况
  柳家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以西,东与蔡家村毗邻,北与相家村接壤,南隔商展路与王市村相望,西隔商东河与苏家村相邻。2013年,全村共有69户,312人,有柳姓、尹姓、肖姓3个姓氏,均为汉族。
  元末明初,柳姓兄弟二人由河北枣强一带迁移至此,以姓氏命名,原名柳家庄,后改为柳家村至今。柳姓有一脉迁至今博兴县柳家营,尹姓由该乡后堤村迁入,肖姓由龙桑寺宽河街迁入。
  村政任职
  该村人民公社时期称为柳家三合大队。1981年,周克千任村委会主任。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成立第一届村委会。1984年,柳永德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柳安胜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1981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4年,扩建村庄。1997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三横一纵四条街道。2001年挖沟排水。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村民喝上黄河水。2010年,修建村委会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新建活动场所1处,安装了健身器材,铺设篮球和乒乓球场地。同年,全村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并对大街进行了硬化,长352米,宽4米。2012年,大街上安装路灯31盏,并对大街两侧栽种垂柳进行绿化。2013年,对厕所进行改造,全村有51户达到标准要求。
  村民经济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限制,生产一直落后。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1990年后,乡政府调整农业结构,村里动员群众发展蔬菜大棚。1994年,建蔬菜大棚13个,主要以种植西红柿和芹菜为主。2008年,新增蔬菜大棚17个,占地82亩。2011年,村内成立了一家地毯厂,有职工16人。至2013年,该村仍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耕地灌溉南靠丰收沟,西临商东河,北依蔡家沟。该村有大型联合收割机2辆。民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柳家村修建了学校。1978年后,对村小学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整修,成为正规学校,蔡家村和张达子村的学生到此就读。1986年,该村学生到相家村上学,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从恢复高考至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60人。
  2012年,柳家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同年,在村南头临近商展路段修建柳家村卫生室,有房屋3间,床位8张,专业医护人员2名,医疗设施齐全。
  (刘 鹏)
  蔡家村
  村庄概况
  蔡家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以西,东靠园里村,西靠柳家村,南与张达子村接壤,北接相家村。2013年,全村共有44户,总人口181人,均为汉族。
  据传,明成化年间张氏迁此建村,因村周围野菜丛生,故名蔡家。
  村政任职
  1958年,张培兰任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年,张洪福任第二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张德友任第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1月至今,张洪祥任第四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8名。
  村庄建设
  1996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一横三纵四条街道。2006年,大街上安装路灯。2007年,修建村办公室一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2008年,新建活动场所一处,安装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村民喝上黄河水。2010年底,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2011年,整修村西通行桥,宽8米,长15米,方便了村民出行。2013年,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面积为450平方米,实现了全乡公路村村通。
  村民经济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限制,生产一直落后。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5年,村里组织群众打4眼机井,使全村耕地解决了灌溉难题,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至2013年,该村仍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耕地灌溉主要依靠商东河。村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刘 鹏)
  张达子村
  村庄概况
  张达子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以西,北与相家村接壤,东北与园里村相望,西靠蔡家村,南临商展路。2013年,全村共有42户,总人口180人,汉族。
  该村大约元末明初形成。据传,元朝统治者压迫农民,激起民愤,中秋节农民起义,赶杀“鞑子”,此村“鞑子”张氏待人和善,村名将其留下。后村名为张达子村。
  村政任职
  1948年,张玉升任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65年,李兴海任第二任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李振业任第三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至今,李振福任第四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6名。
  村庄建设
  1993年,进行村庄第一次规划,共规划二横一纵三条街道。1994年,大街上安装路灯9盏。2005年,硬化村内街道500米。2006年,全村70%的村民家庭安装电话,有线电视安装率100%。同年,村里对街道两侧进行绿化,挖了排水沟。2008年,该村被乡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完成村庄绿化、美化、亮化。2009年,村民全部用上自来水。2010年,凑资建设村办公室一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文化大院为一体。新建活动场所1处,安装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械等。2011年,全村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2013年,对厕所进行改造,全村有25户达到标准要求。
  村民经济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90年后,乡政府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发展蔬菜大棚,并种植陆地菜。1996年,村里组织群众打机井2眼,整理洼地,挖长180米,宽6米的排水沟,解决了110亩耕地的灌溉排水难题。2006年,全村建蔬菜大棚5个,主要种植西红柿和芹菜。2011年,全村有养鸡专业户5家,养猪专业户2家。村民人均纯收入4000余元。
  文教卫生
  1950年后,张达子村建了学校。改革开放后,该村的学生到柳家村学校就读。1986年,柳家村小学迁址相家村,该村学生便到相家村接受教育。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从恢复高考至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40人。
  (刘 鹏)
  王皮村
  村庄概况
  王皮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以南,商展路贯穿东西,龙白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东隔车庙干沟与前坊村、房屯村相望,南接孙茂仙村,北隔王皮干沟与园里村相对,西靠王市村和张达子村。2013年,全村共有223户,895人,均为汉族。
  据传明朝末年,王氏兄弟王霹、王雷、王闪、王电四人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后来其他兄弟迁往济阳等地,王氏兄长王霹留居,以其姓名得村名。
  2011年,该村被商河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2年,被孙集乡党委、政府评为“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2012年度蔬菜大棚生产先进单位”“2012年度科学发展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53年,王守千任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王京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王光平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王光发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王守健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2月,王守凯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8名。2011年,该村党支部被商河县委评为“优秀党支部”。
  村庄建设
  1991年,进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为二横三纵五条街道。2007年,对村庄进行重新规划。2008年,完成大街硬化和街道两侧绿化。2009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增加2台大型变压器。同年,全村通上自来水。2010年,建村委会办公室一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文化大院、老年活动室为一体。同年,全村家家户户改建节能环保水冲式厕所,大街上配置垃圾箱,聘请保洁员,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2011年,利用图书资源,完成农村书屋建设,共配备图书1000余册。2013年,村内街道两侧已盖起数栋二层居民楼。乡农电站、加油站、煤气站、乡人民公园均坐落于该村。
  村民经济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受水利、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限制,生产一直落后。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90年后,乡政府调整农业结构,鼓励群众发展蔬菜大棚。1997年,打机井12眼,解决灌溉难题。1999年,建蔬菜大棚2个,主要种植西红柿和芹菜。2002年12月,该村成立集贸市场,位于商展路和龙白路交汇处。市场经营门头150多个,赶集日摊位200多个,主要经营蔬菜类、肉食类、禽蛋类、粮油类、熟食类、水产品类、干货类、调味品类、水果类等产品。2012年,王平投资300万元,建蔬菜大棚33个,占地120亩。同年,相元亮投资100万元,建蔬菜大棚7个,占地45亩。另外,废品收购站、高辉家具厂、济南三益木业有限公司坐落于该村,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村里有大型联合收割机4辆,养鱼池1处。至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
  文教卫生
  1950年前后,王皮村设立学校。改革开放后,对村小学进行多次扩建和整修,成为正规学校。1972年春,孙集中学迁到该村。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09年,孙集中心小学从园里村迁入该村,两处学校共有教师97名,30个教学班。校园内建有200米环形跑道、塑胶篮球场地、带草坪的足球场地,并设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图书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劳技室、语音室等30多个专用教室。至2012年,有1270多名学生在此就读。从恢复高考至2012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60余人。
  2001年,村内设立卫生室1处,位于村内东首,有房屋3间,床位10张,专业医护人员2名,医疗设施齐全。
  (刘 鹏)
  后坊村
  村庄概况
  后坊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以东,东靠后堤村,西与园里村接壤,南与前坊子村毗邻。2013年,全村共有141户,总人口586人,均为汉族。
  该村大约明末清初时建立,该村先祖由山东青州迁来,原名尹坊村,因尹氏子孙迁往前坊村,故改村名为后坊村。2002年,“非典”时期,后坊村实施亲情劝阻行动,被山东卫视报道,成为济南市学习先进村。2009年,该村被商河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政任职
  1967年,王万亭任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79年,王法龙任第二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王法凯任第三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至今,王安忠任第四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17人。2012年,村党支部书记王安忠作为代表参加商河县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村庄建设
  1999年,村庄进行第一次规划,共规划三横一纵4条街道。2000年,大街上安装路灯35盏,大部分家庭安装电话、有线电视。2009年,硬化村内大街1500米,村民全部用上自来水。2010年,全村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大街上配置垃圾箱。同年,修建村委会办公室1处,集计划生育服务室、文化大院、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器械、篮球场地为一体。2011年,对街道两侧进行绿化。利用图书资源,完成农村书屋建设,共配备图书1000余册。至此,村内4条大街全部硬化,村里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
  村民经济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1990年后,乡政府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发展
  蔬菜大棚。至2012年,村内有养鸡场2处,存栏量每年8000只;养猪场1处,存栏量每年200头。有大型联合收割机2辆,超市3家。村民人均收入达8000余元。
  文教
  1950年后,后坊村设立学校。改革开放后,对村小学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整修,成为正规学校,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从恢复高考至 2013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近40人。
  (刘 鹏)
  王市村
  村庄概况
  王市村坐落于孙集乡政府驻地西南方向,距商展路500米。东接王皮村,南靠古城村,北隔商展路与柳家村相邻,西临石胡同村。2013年,全村共有466户,2088人,有陈、王、张、孙、郭、李6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传明正德年间,王氏迁此,原名坦家庄,后坦氏绝嗣,王氏人丁兴旺,并在该村立短工市,故名王市村。
  王市村被孙集乡党委、政府评为“2011年度畜牧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山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民建山东省委直属第十一支部在王市村设立“高产小麦试验田”。
  村政任职
  1947年,王金怀任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49年,王持本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王宝刚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年,王法水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年,贾修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月至今,陈金武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党员33名。自2006-2010年,该村党支部连续被商河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陈金武是济南市第十届、第十一届县人大代表。
  村庄建设
  1998年,开始进行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电网改造。1999年,村里筹资15万元,建设村办公室一处。2005年,对村内四条主要街道铺设柏油路。2007年,重新修建村委会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文化大院、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器材、篮球场地为一体。2008年,利用图书资源,开展群众小组读报活动,完成农村书屋建设,共配备图书6000余册。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实施村庄绿化,年底配置垃圾箱,聘请保洁员,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2012年,在济南市下派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村里修路、建广场、建办公室、立牌坊、发展边角经济。
  村民经济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耕地灌溉西临商东河,东靠王市沟,北临丰收沟,南依古前干沟,水利条件便利。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2008年,村里投资200万,建工程车改装厂,占地5亩,有职工15人。同年,王万净投资30万,建混凝土搅拌站。2011年,王希岭投资40万,建加油站,占地3亩。2013年,王希岭投资10万,建圆珠笔厂,职工106人。该村建有地毯厂2家,有职工260人,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至2012年,村内建有养鸡场13处,其中蛋鸡出栏量每年10万只,肉鸡出栏量每年10万只;养猪场4处,出栏量每年500头;养鱼池6处,占地60亩。村内有大型联合收割机6辆,还有化肥农药销售、百货商店、超市等经营场所。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
  文教卫生
  该村于1947年建立小学,有教室7间,老师2名,在校生30余名。1956年,小学改建后有3间教室,1间办公室,1间宿舍,3名老师。1964年,小学进行第二次扩建,扩建后有15间房子,6名老师,设有1-5年级,150名学生。1975年,小学进行第三次扩建,扩建后有21间房子,7名老师,180名学生。1992年,小学进行第四次扩建,扩建后有教室27间,8名老师,学生220名。2006年,王市小学与王皮中心小学合并,村里学生均到王皮村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1969年,村里建立起诊所,1名医生,3间诊室。2009年,对诊所进行了扩建和整修,有医生2名,5间诊室,4张床位。新农合参合率为100%。
  (刘 鹏)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慧英
责任者
张媛媛
责任者
于涓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孙集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