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庙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422
颗粒名称: 马家庙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6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白桥镇马家庙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白桥镇 马家庙村

内容

村庄概况
  马家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4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陈家村为邻,西与胡家村相连,南与岳桥村接壤,北靠许商街道办事处胡楼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90亩,其中耕地490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86户,总人口336人。有胡、马、高、崔、时、孟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胡姓最多。
  明末清初马氏由河北枣强县一带迁来,又因村中有一庙,故名马家庙。
  村政任职
  1952年5月,马其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4年5月,中共马家庙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马其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8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马家庙大队革命委员会,马其奎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马道才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胡世河任主任,高守华任村文书,胡世美(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高守光任村主任,胡世美(女)、胡世河任委员,胡世美(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马其奎 1954.05-1985.02
  李兰英 1982.03-1987.10
  高传仁 1987.11-2003.01
  胡世福 2003.02-2007.10
  胡世利 2007.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修沟渠2条。198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4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3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0%,年产大蒜400吨、蒜薹260吨,年产值3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2处。村内有商店3个、饭店1个、理发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人,村民增收4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7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0%,无危房,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4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40台,各种机动车辆60余辆,其中轿车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共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87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胡世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马家庙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