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桥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88
颗粒名称: 白桥镇
分类号: K295.2
页数: 77
页码: 614-6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白桥镇 概况、区划沿革、基础建设、特色产业、社会事业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白桥镇 建设

内容

概况
  白桥乡位于商河县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距220国道8公里,距省道248线10公里。北靠孙集乡,南与济阳县隔徒骇河相望,东接郑路镇,西与玉皇庙街道相邻,总面积83.4平方公里,辖81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耕地7万亩。地形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有长期的大蒜种植历史,是大蒜生产专业镇,有“大蒜之乡”之称。主要河流有徒骇河、商东河、徒骇河故道三条河流。白玉路横穿东西,龙白路贯穿南北,南靠220国道,西依248省道,距省城济南70公里,距济南机场4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2010年人口4.6万人,全镇生产总值5.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0820万元、18034万元、1514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95万元,工业投入11288万元,规模以上企业4个,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346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600万元。2010年全乡财政收入达到3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955元,居全县之首。
  区划沿革
  白桥乡因驻白桥村得名,1947年属杨忠县,1949年属惠济县,1958年商、乐两县合并,属商河县潘桥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乐陵县潘桥人民公社,1961年商、乐分开,复称商河县潘桥公社,1965年新置白桥公社,1984年改乡,2005年11月与岳桥乡合并,设白桥乡。2011年10月18日撤乡建镇成为白桥镇,分为白桥管区、李家管区、岳桥管区、段集管区、乔家管区5个管区,辖81个行政村。
  基础建设
  镇村建设 白桥乡交通、电力、通讯、小城乡建设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超过一万门,小灵通基站50个,宽带上网可随时铺设到各村各户。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发射基站各2个,信号覆盖全乡,移动电话全面普及。境内有变电站一座,年供电量1200千瓦,电力充足。投资900万元,完成了引入黄河水自来水工程;投资420万元,实施了小城镇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城镇功能配套完善,“两轴、一心、五片”的小城镇发展框架显现雏形;实施有线电视入户工程,2010年村村通广播电视累计户数8819户,入户率90%。
  公路建设 2007年开展“村村通”工程,截止到2008年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共投资2400万,新修公路100公里。2008年投资553.5万元,完成了焦家等11个村的村内大街硬化,全镇完成了65个村的村内大街硬化。2010年硬化通村公路15公里,全镇通车里程达到125公里。
  农业基础建设 该镇每年多方筹集资金100余万元用于中小型7处扬水站的管理及主要公路桥、涵、闸的维修,确保运转正常,满足农业用水。境内建有占地25万平方米的大蒜专业市场两处;2007年新建水厂两处。一处位于白桥乡西董村西南,乡林场内,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有300立方米清水池一个,装机容量105KW;另一处位于白桥乡丁赵村北,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有300立方米清水池一个,装机容量105KW。
  特色产业
  大蒜种植 白桥乡为平原地区,徒骇河新道、故道流经境内,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有长期的大蒜种植历史。1990年前,主要集中在贾家、吴家、井家坞、宋家等几个村,种植方式落后,品种单一,产量较低。自20世纪90年代,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发挥优势,把发展大蒜产业作为富民强乡的重要经济工作来抓,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形成了区域化布局、科学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大蒜生产经营格局,大蒜产业已经成为振兴白桥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3年大蒜面积迅速扩大。2005年白桥、岳桥两乡合并,大蒜面积达到7万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整建制大蒜生产专业乡,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济南市“科技兴农示范基地”、商河县20万亩大蒜基地中心。“商玉宝”牌大蒜产品2007年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被农业部命名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被济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蔬菜生产先进单位”。2008年在商河县农业局、蔬菜局的指导下,白桥乡启动并承担了商河县大蒜特色品牌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规划总面积6.1万亩,其中核心区1000亩、示范区1万亩、带动区5万亩。白桥大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玉皇庙、孙集、郑路和济阳县等周边地区大蒜产业的发展,使白桥成为商河县20万亩大蒜基地的技术推广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产品销售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白桥大蒜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等优良品种为主,产品肉质脆嫩、鲜辣味浓、营养丰富、易于贮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商玉宝”牌优质大蒜及其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大蒜深加工 2010年,全乡有蒜片加工厂148家。全乡大蒜储存能力12000吨,年加工大蒜7万吨,生产蒜片2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1400万元,创社会效益2000多万元。
  农林畜牧业 乡党委政府在发展大蒜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白桥乡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等有利条件,鼓励发展蔬菜产业,扩展农民增收渠道,蔬菜种植产品以黄瓜、西芹、西红柿为主,搭配大蒜、西葫、豆角、芸豆、辣椒等品种。2010年,全乡蔬菜大棚386个,主要分布在徒骇河和徒骇河故道沿岸。白桥乡以“培植养殖大户、建设畜牧小区”为重点,做强畜牧养殖业,发展养殖专业村24个,规模养殖户172个,新建畜牧小区10处,生猪存栏量达1680头,养鸡规模达11万只,其中,鑫海源养猪场引进斯格系列、长白系列、大约克系列、杜洛克系列等优良猪种,进行三元杂交育种,仔猪定点直销上海,是全县最大的种猪和仔猪生产企业。林业生产发展迅速,从2007开始,按照商河县委“三年绿化商河”的工作要求,完成徒骇河、徒骇河故道、龙白路、白玉路两侧绿化任务,建成了9个环村林绿化村,全乡现拥有经济林2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28%。
  社会事业
  教育 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6所,共有教学班100个,在校生3694人,教职工418人。1991年,原岳桥乡和白桥乡的学校教室全部是砖瓦房,教育设施标准较低。2008年,投资90多万元高标准改扩建了菜园、乔家小学的校舍。2012年,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7000平方米的白桥中学教学楼已投入使用;分别投资750万元和418万元新建了中心小学教学楼和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全乡学校行政用房、教辅用房全部达标,各中小学都建有微机室,中学教学仪器器材全部达到部颁一类标准。
  卫生 该乡建有集医疗、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一所,医院有职工42名,其中中级以上专业人员3名,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9名。2008年,投资422.6万元新建白桥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医院设有内、外、妇、儿、检验、B超、心电图、放射、药房及住院部等共10余个科室。2008年,建设高标准农村卫生室16所,全乡标准化、规范化的乡村两级医疗体系初步形成,达到群众就近就医的目标。同时,继续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拓展医疗服务范围,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以上。
  社会保障 2008年,投资237万元,新建了功能齐全的高标准敬老院一所,医疗室、娱乐室、健身室、餐厅等设施完善,宿舍62间,附属房屋25间,建筑面积共2300平方米,可容纳床位160张,入住51人。
  民间活动
  白桥乡自古就有春节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村村闹秧歌,户户跑场子,其中窦家村的高跷秧歌最为出名,以其动作夸张、场面精彩、风格彪悍而独具特色。整个秧歌队由伞、鼓、花、丑组成,有走板、上杠、撮芯子、跳桌子等惊险动作。伞,跑得稳健奔放;鼓,打得刚毅豪爽;花,舞得风姿翩翩;丑,演得幽默诙谐,观后让人备感振奋。
  白桥镇机构设置
  一、机构成立
  白桥乡公社:1965年5月-1984年3月
  白桥革命委员会:1969年12月-1970年12月
  白桥乡:1984年3月至今
  二、主要设置
  中国共产党白桥镇委员会
  白桥镇人民代表大会
  白桥镇人民政府
  三、机构设立、演变、职能及隶属关系
  白桥乡因驻白桥村得名,1947年属杨忠县,1949年属惠济县,1958年商乐两县合并,属商河县潘桥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乐陵县潘桥人民公社,1961年商乐分开,复称商河县潘桥公社,1965年新置白桥公社,1984年改乡,2005年11月,与岳桥乡合并,成为新的白桥乡。2011年10月18日,白桥撤乡改镇。
  2010年10月,根据商发[2010]21号的文件精神,成立以下机构:
  ①党政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承担乡镇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及党委、人大、政府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综合协调工青妇等群团工作;负责基层党建、宣传等工作;负责统计工作;督促检查有关工作的落实。
  ②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工业、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国有资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职责;承担农业产业化示范引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职责;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他工作。承担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职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承担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
  ③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科教文卫、人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其他工作。
  ④社会稳定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民族宗教以及其他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工作。协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方面的工作。
  设置5个财政拨款事业单位。
  ①财政所。主要职责是:承担财政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审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等工作。
  ②计划生育服务站。主要职责是:承担计划生育技术、生殖保健服务等职能。
  ③文化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发展各种文化项目等工作。
  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农林牧渔、农业机械、水利建设等相关服务工作;具体承担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动物疫病防控职能由县畜牧兽医局垂直管理的畜牧兽医站承担。
  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主要承担人力资源开发、就业指导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维权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职责。
  根据济发[2010]21号文件精神,重新核定各乡镇人员编制。
  ①核定乡镇行政编制39名;
  ②核定乡镇事业编制38名;
  ③严格核定乡镇领导职数8名。
  四、事业单位机构演变:
  白桥乡公社:1965年5月-1984年3月。设置12个事业单位:
  农村经济服务站、农业服务站、水利站、农机站、文化站、村镇建设管理服务所、畜牧兽医站、民政办公室、司法办公室、党政办公室、三产办公室。
  2006年5月设置: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站、人力资源保障中心
  (万雪梅)
  白桥村
  村庄概况
  白桥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25公里处,是白桥镇政府驻地,东与蒿子孙村为邻,西与徐李村相连,南与济阳县曲堤镇刘安吴村接壤,北靠南董村,整个村落呈正方状,全村占地总面积3048亩,其中耕地2228亩,村庄居民占地820亩。2010年全村共有533户,总人口1928人,其中农村人口1783人,城镇人口145人。有高、朱、于、刘、杨、齐等1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高姓最多。
  白桥村1994年被白桥乡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1996年被白桥乡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该村鼓子秧歌被济南市授予民间艺术金奖。
  村庄变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落布局杂乱无序,各种房屋相互交错,胡同不通,进出不便,街道蜿蜒狭窄,群众建房多依托自己的祖宅,随意建房,交通受阻现象愈演愈烈。
  到了70年代,实施村庄规划,凡新建房屋者一律不能在自己的祖宅处建房,必须按照新的规划标准,东西17米、南北22米为一处宅基,每两处住宅留一条2.5米的胡同。八九十年代,胡同在原2.5米的基础上拓宽到4米,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
  90年代末,将原10个生产小队合并组建为9个生产小队,将原来的土大街拓宽至12米,并进行了硬化和取直。近几年,又将原来的4条街扩展到6条街道,同时也进行了硬化。
  村政任职
  1947年8月,高瑞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10月,中共白桥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吕仲连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0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48名党员。2008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2万元,建筑面积112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成立了白桥大队革命委员会,高连弟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孙本奎任村主任,有委员4人,下设9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5人组成,高永民任主任,高永学任副主任兼民兵连长,杨华停任村文书,杨敬凤(女)任村妇女主任。2010年,高宝春任村主任,高永新、杨敬凤(女)任委员,杨敬凤(女)任妇女主任,白桥村多次被县、镇两级政府评为“先进村委会”。
  历任党支部书记:
  吕仲连1956.04-1968.01
  商宗福1968.05-1975.02
  朱守华1975.03-1978.01
  高永新1978.02-1980.04
  齐金友1980.05-1989.08
  朱本华1989.09-1992.10
  刘怀利1992.11-2003.10
  高永民2003.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80眼,修沟渠20条。197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 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 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0年底,全村种植大蒜1500亩, 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9%,年产大蒜1000吨、蒜薹350吨,年产值400万元。村内建有养殖场11个,其中养猪场7个,养鸡(鸭)场4个,蔬菜大棚11个,主要种植黄 瓜、芹菜等。
  该村在公社时期曾开办砖瓦厂,从业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2万元。1978年后,白桥公社(乡)发展村办、户办企业。2010年底,成立了大蒜加工企业——济南宏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固定资产800万元。公司占地15000平方米,拥有100吨低温冷藏库一座、3500吨连体式恒温库一座和占地1000平方米的 大蒜加工车间一处及相关配套设施,是全镇大蒜系列产品 的龙头企业之一。
  至2010年村内有商店10处、饭店1处、理发店2处、 服装店2处、车辆维修部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4 处。 1871年,建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二遇七是村中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300个,赶集人数达4000人,集市交易额30万元。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2003年以来,累计开发沿街商业楼40座,建筑面积11520平方米,设有超市、饭店、理发店、良种农药专卖店、服装店等经营场所。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0人,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
  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90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420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700台,各种机动车辆600余辆,其中轿车4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2%,新农保参保率97%。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年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使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5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两人,床位6张。2009年,投资4万元建农村文化书屋,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民文化 本村的庄户剧团历史悠久,京剧、梆子、吕剧都可搬上舞台。20世纪60年代,商河县政府举办的农村自编自演节目汇演中,白桥村自编自演的河北梆子《练武记》荣获全县第一名。另外白桥西街的马叉队,东三街的高跷队更是名震四乡。90年代,济南市举办的乡村民间文艺表演大赛,白桥村的高跷队表演在全济南市名列前茅。
  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先后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文艺娱乐室、老年人休闲娱乐场所等。到了晚上,大街上路灯一亮,大街成为广场舞场地,很多村民参与其中。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197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6条大街,总长5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固定电话、通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人物
  孙中行 晚清秀才。当年黄河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孙中行带领他所辖村子的村民进行了治理。
  高永祥 1950年入伍,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红包山战役荣立二等功。后转业到山西省阳泉市,在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任党组书记,已退休。
  孙东善与高永民,两人曾一起撰写了《元朝发生的凤凰风水宝地的故事》和《明朝白色仙桥海市蜃楼的传说》。2011年1月由山东友谊出版社的《山东地名故事》一书收录。
  (高永民)
  窦家村
  村庄概况
  窦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大侯村为邻,西与侯维思村相连,南与窦路村接壤,北靠河南王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843亩,其中耕地800亩,村庄民居占地43亩。2010年全村共有126户,总人口503人,其中农村人口490人,城镇人口13人,劳动力300人。有窦、刘、侯、宁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窦姓最多。窦家村2007年被济南市文明办评为济南市文明村。
  窦家村因姓氏而得名。
  村政任职
  1947年7月,刘乐甫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10月,中共窦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刘乐甫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2005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09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窦家大队革命委员会,豆延寿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刘国兴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刘国兴任主任,豆庆良任村文书,侯玉双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换届后,刘国兴任村主任,豆庆良、侯玉双任委员,侯玉双任妇女主任。历任党支部书记:刘乐甫1947.10-1956.02豆金良 1956.03-1983.05刘国兴 1983.06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4年,窦家村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2000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8眼,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800亩,年产大蒜335吨、蒜薹125吨,年产值107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个。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7%,建有居民二层楼3座,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90台,各种农用机动车辆7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7%,新农保参保率100%。村内有商店2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资8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
  村庄建设 1977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6年,投资20多万元,完成两纵两横大街硬化,共计1100米,4400平方米,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刘国兴)
  大侯村
  村庄概况
  大侯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白桥村为邻,西与窦路村相连,南与小侯村接壤,北靠徐李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220亩,其中耕地1050亩,企业占地面积10亩,村庄民居占地160亩。2010年全村共有148户,总人口592人,其中农村人口580人,城镇人口12人。有侯、窦、李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侯姓最多。该村有长期的大蒜种植历史,村内5条大街和2条巷道已经硬化,南连白桥商业街,北连龙白路。
  大侯村因姓氏而得名,早在明初时期就有历史记载。
  村政任职
  1947年7月,侯金甲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12月,中共大侯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侯金甲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2名委员,18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6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6年,成立大侯大队革命委员会,侯金甲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侯春太任村主任,有委员3名,下设5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侯春太任主任,李振国任村文书,徐晓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换届后侯文成任村主任,侯德忠、侯文兰任委员,侯文兰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侯金甲 1947.12-1985.02
  侯春太 1985.03-2008.07
  侯文成 2008.08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3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195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15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30眼,疏通沟渠3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截至2010年底,全村种植大蒜1050亩,年产大蒜1500吨、蒜薹600吨,年产值1200万元。村内还建有养殖场5个,其中养猪场4个,养鸡(鸭)场1个,蔬菜大棚1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等。2003年,大侯村先后建起了大蒜加工厂、兔业养殖场等。至2010年底,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3家,从业人员300人,总产值600万元,利税100万元。
  村内有商店3个、饭店4个、理发店3个、服装店3个、车辆维修部4个、良种农药专卖店4个。2005年建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四遇九是村里大集日,摊位达到400个,赶集人数达3000人,集市交易额50万元。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2005年以来,开发沿街商业楼40座,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人,群众增收15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有居民二层楼30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80台,各种机动车辆260余辆,其中轿车2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6%,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数万元对大侯小学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8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1993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4张。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5平方米。198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6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
  (侯文成)
  小侯村
  村庄概况 小
  侯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白桥村为邻,西与路家村相连,南与济阳县所辖村接壤,北靠白桥常丰街,整个村呈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447亩,其中耕地337亩,村庄民居占地110亩。2010年全村共有63户,总入口290人,其中农村人口285人,城镇人口5八。只有侯姓1个姓氏,均为汉族。小侯村2008年被白桥乡政府授予“2008年度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被白桥乡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明朝末年,从大侯家迁来至此地,立一小村,故得今名。
  村政任职
  1947年7月,侯立贤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82年10月,中共小侯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侯文财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2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4万元,建筑面积13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67年,成立小侯大队革命委员会,侯文善任主任。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侯文财任村主任,有委员3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侯丙华任主任,侯文森任村文书,豆世兰任村妇女主任。2010年,侯文章任村主任,侯丙国任委员,豆世兰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侯文财 1982.10-1998.02
  侯丙华 1998.03-2007.09
  侯英华 2007.10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4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0年底,全村种植大蒜305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5%,年产大蒜300吨、蒜薹120吨,年产值1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鸡场2个。
  2000年以来,小侯村利用相邻常丰街的区位优势,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近年来累计开发沿街商业楼12座,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村内有商店11个、饭店2个、理发店1个、服装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2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20台,各种机动车辆60余辆,其中轿车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2005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3张。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76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
  (侯英华)
  徐李村
  村庄概况
  徐李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白桥镇政府驻地为邻,西与大侯村相连,南与小侯村接壤,北临南董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000亩,其中耕地800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98户,总人口620人。有徐、李、王、董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徐姓最多。
  徐李村因姓氏而得名。
  村政任职
  1947年7月,徐邦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10月,中共徐李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徐邦义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1名党员。2005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68年,成立徐李大队革命委员会,2010年,李升起任村主任,李文新、李红侠(女)任委员,李红侠(女)任妇女主任。多年以来,多次被县、镇政府评为“先进村委会”。
  历任党支部书记:
  徐邦义 1947年10月-1971年1月
  徐振亭 1971年1月-1978年12月
  徐振才 1978年12月-1981年10月
  徐铁岭 1981年10月-1998年12月
  徐振才 1998年12月-2005年11月
  徐铁成 2005年11月-2010年12月
  徐振学 2010年12月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2000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推广普及 “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0年底,全村种植大蒜792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9%,年产大蒜350吨,蒜薹125吨,年产值120万元。村内有商店4个、饭店2个、理发店2个、服装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3个等。2010年,开发沿街商业楼13座,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设有超市、饭店、理发店、良种农药专卖店、服装店等经营场所。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人,群众增收1000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0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50台,各种机动车辆160余辆,其中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6%,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2万元对徐李小学进行改造和扩建。2004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4张。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
  村庄建设 1977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2002年7月,通上柏油路。2005年5月,投资5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
  (徐振学)
  窦路村
  村庄概况
  窦路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小侯村为邻,西与王先生村相连,南与薛园村接壤,北临大侯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358亩,其中耕地268亩,村庄民居占地69亩。2010年全村共有59户,总人口249人,其中农村人口223人,城镇人口26人。有路、窦、李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路姓最多。
  窦路村因姓氏而得名,路姓由河北枣强迁入路桥镇大路村,后迁入商河县。
  窦路村2010年被白桥镇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7年7月,窦明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10月,中共窦路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窦明义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5名党员。2005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08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成立窦路村大队革命委员会,窦玉青任主任。1984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路来文任村主任,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路来文任主任,路兴保任村文书,王明花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路来文任村主任,路兴保任委员,王明花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窦明义 1947.07-1956.10李永太 1956.11-1970.02路来文 1970.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3条。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2000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5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截至2010年底,全村种植大蒜268亩,年产大蒜335吨、蒜薹125吨,年产值107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2处,蔬菜大棚30个,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等蔬菜。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90台,各种机动车辆80余辆,其中轿车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8%。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99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2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5年,投入6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路来文)
  王先生村
  村庄概况
  王先生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窦路村为邻,西与俎家村相连,南与济阳县所辖村接壤,北靠侯维思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600亩,其中耕地510亩,村庄民居占地110亩。2010年全村共有85户,总人口359人,其中农村人口342人,城镇人口16人。有朱、王、刘三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朱姓最多。
  据传明初张姓从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初名张氏马村,明末改名张派书村,后迁来一名姓王的先生,当时很有名望,故改今名,隶属于商河县白桥镇。后朱姓家族据传清末因发大水,由原济阳县姜集镇宋王村迁入该村。刘姓家族于1966年由白桥村迁入。
  王先生村2010年被商河县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6年3月,朱在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8年1月,中共王先生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朱在武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7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26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66年,成立了王先生大队革命委员会,朱明胜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朱明江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2人组成,朱明峰任主任,李秀荣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换届后,朱元星任村主任,王福强、李秀荣任委员,李秀荣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朱在武 1948.01-1962.02
  朱明军 1962.03-1985.12
  朱明峰 1986.0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9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2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3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3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0年底,全村种植大蒜51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50吨、蒜薹60吨,年产值38万元。现村内有商店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等。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00台,各种机动车辆80余辆,轿车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5%。
  村庄建设 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朱明峰)
  陈坦村
  村庄概况
  陈坦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高桥村为邻,西与王崇华村相连,,南隔徒骇河与济阳县所辖村接壤,北临乔家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76亩,其中耕地306亩,村庄民居占地270亩。2010年全村共有208户,总人口783人,其中农村人口769人,城镇人口14人。有杨、李、孙、徐、张、齐等十一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杨姓最多。
  据《陈氏族谱》记载,明初陈坦从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以此人之名命村名。原属济阳县三教乡,后属商河县,现隶属于商河县白桥镇。
  陈坦村2005年被白桥乡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38年8月,杨好连加人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1月,中共陈坦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李方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3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6.2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陈坦大队革命委员会,杨文福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杨同功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4人组成,杨华圣任主任,杨光新任村文书,董月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本华任村主任,杨光祥任委员,董月峰(女)任妇女主任。历任党支部书记:李方奎 1953年1月-1991年12月吕现阁 1991年1月-1997年12月杨华圣 1997年1月-2001年12月杨好龙 2001年1月-2007年12月李本华 2007年12月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4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修沟渠2条。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5年,陈坦村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截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280亩,年产大蒜90吨,蒜薹36吨,年产值100万元。
  2010年,村内有商店2个、饭店1个、理发店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2个。另外,陈坦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建有养猪场1处,养鸡场4处,发展蔬菜大棚210个,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豆角、西葫芦、芸豆等蔬菜。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1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430台,各种机动车辆160余辆,其中轿车7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入5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6条大街,总长216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2007年10月,投入6万元,安装供水设施,村民用上自来水。2009年8月,通柏油路,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5平方米。
  (李本华)
  王崇华村
  村庄概况
  王崇华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30公里处,东与陈坦村为邻,西与王学诗村相连,南与济阳县接壤,北临大吕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420亩,其中耕地370亩,村庄民居占地50亩。2010年全村共有48户,总人口196人。有王、孙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
  明朝万历年间,王崇华从济阳县甲首王村迁来立村,以他的名字为村名。
  村政任职
  1947年7月,王重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10月,中共王崇华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王重德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王崇华大队革命委员会,王重德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孙连重任村主任,有委员3名,下设1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王同明任主任,王同明任村文书,杨秀兰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村委会换届后,王红军任村主任,孙红卫任委员,孙爱仁任妇女主任。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王重德 1947年10月-1975年12月
  王同星 1975年12月-1990年1月王京武 1990年2月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1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修沟渠2条。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种植的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0年底,全村种植大蒜350亩,年产大蒜400吨、蒜薹200吨,年产值150万元。村内还建有养鸡场1处,蔬菜大棚40余个,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芸豆等蔬菜。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40台,各种机动车辆6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8%,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77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000米。2008年7月,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王京武)
  王学诗村
  村庄概况
  王学诗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王崇华村为邻,西与蒿子孙村相连,南隔徒骇河与济阳县接壤,北与大吕村相邻,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275亩,其中耕地218亩,村庄居民占地57亩。2010年全村共有39户,总人口156人,其中农村人口152人,城镇人口4人,有王、宋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
  明初,王氏从河北省枣强县迁至济阳县甲首王村,明万历年间王氏后裔迁至此地立村,初名北小王庄,后该村出了一名财主叫王学诗,因此人心地善良,故村名改为王学诗,以示纪念。原属济阳县三教乡,后属商河县。
  王学诗村2008年、2010年被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9年2月,王世清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72年4月,中共王学诗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王世清任村党支部书记。到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2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同时完善了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档案橱、文件夹、远程教育设施、办公桌椅等。
  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了王学诗大队革命委员会,王世清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王清玉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1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王世光任主任,王清谭任村文书,杨兰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王清福任村主任,王明尧、李红英(女)任委员,李红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王世清 1972.04-1985.02
  王清海 1985.03-2005.01
  王清胜 2005.0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了1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1条。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1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9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0%,年产大蒜200吨、蒜薹100吨,年产值80万元。另外该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产业,全村共有蔬菜大棚40个,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芸豆等蔬菜。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5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60台,各种机动车辆4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有学校1处,开设小学1-4年级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办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20世纪60年代后,因为王学诗、王崇华、蒿子孙村人口少,相隔又近,将学校进行了合并,改为蒿子孙小学。60年代末学校建在蒿子孙村与王学诗村之间,校舍是青砖建脚,土坯砌墙,尖顶房,占地面积为1100平方米。70年代末80年代初,三村党支部筹集资金对校舍改造,建起了砖瓦结构10间新教室。2002年村小学撤销,学生被转移到中心小学就读。
  1966年,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9年该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建卫生室1处,2010年春投入使用,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6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2条大街,总长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王清胜)
  蒿子孙村
   村庄概况
  蒿子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30公里处,东与王学诗村为邻,西与白桥村相连,南隔徒骇河与济阳县所辖村接壤,北临王天开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27亩,其中耕地797亩,村庄民居占地130亩。2010年全村共有118户,总人口533人,其中农村人口524人,城镇人口9人。有杨、李、孙、王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杨姓最多。
  明初孙姓从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因此地碱地成片,蒿草遍地,故得此名。
  蒿子孙村2002年被白桥乡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57年7月,孙法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70年1月,中共蒿子孙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杨好成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8名党员。2007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6年,蒿子孙村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蒿子孙大队革命委员会,杨好成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杨好成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孙法刚任主任,杨同怀任村文书,孙延芳(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杨光连任村主任,朱云花(女)、孙前坤任委员,吕太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杨好成 1970.01-1978.12
  杨好堂 1979.01-1989.12
  杨好森 1990.01-2003.05
  杨光锋 2003.06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3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5条。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5年,蒿子孙村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5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截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5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0%,年产大蒜800吨,蒜薹275吨,年产值14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养鸡场1处,发展蔬菜大棚189个,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芸豆等蔬菜。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6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7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00台,各种机动车辆309余辆,其中轿车1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7年,投资5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阅览室有图书2000余册,光盘100张。
  村庄建设 196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人物
  孙德祥 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7月入党,大学学历。历任玉皇庙镇科员、展家乡副乡长、殷巷镇镇长、镇党委书记。2011年11月任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
  (杨光锋)
  南董村
  村庄概况 南董村位于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1公里处,东与蒿子孙村为邻,西与徐李村相连,南与白桥村接壤,北临西董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730亩,其中耕地600亩,村庄民居占地130亩。2010年全村共有68户,总人口300人,其中农村人口295人,城镇人口5人,劳动力169人。有董、苑、侯、闫、周、李六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董姓最多。
  该村初名新庄,后来东董第四世孙迁入,又位于东西后三董之南,故改今名。
  南董村2008年、2009年被白桥乡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2008年白桥乡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政任职
  1945年8月,董传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8年8月,中共南董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4名党员。2008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3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68年,成立南董大队革命委员会。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董传河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董孟秀任主任,董作庆任村主任,董新军、潘丽丽(女)任委员,刘金美(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董传珍 1948.08-1970.01
  董孟彬 1970.02-1980.01
  苑传泽 1980.03-1995.06
  董孟良 1995.07-2003.01
  董孟秀 2003.0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4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6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截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6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650吨、蒜薹300吨,年产值10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3个,其中养猪场1处,养鸡(鸭)场2处,蔬菜大棚1个,主要种植黄瓜、豆角等。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20台,各种机动车辆15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8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共栽植树木7144株,硬化巷道5000平方米,建设村文化大院一座,面积90平方米,粉刷墙壁面积5000平方米,全村安装自来水65户,修建排水沟1800米,新建沼气池27个,累计投资87万元。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0平方米。
  (董孟秀)
  指挥李村
  村庄概况
  指挥李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侯维思村为邻,西与薛园村相连,南与俎家村接壤,北靠东瓜王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170亩,其中耕地770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企业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18户,总人口443人,其中农村人口420人,城镇人口23人。有张、本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明朝初年,李氏从河北枣强县迁入,初名李家村,明末清初该村一名叫李民的人,是朝中武官,治军有方,故改今名。
  村政任职
  1947年8月,张秀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5年6月,中共指挥李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张秀峰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7名党员。2008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0万元,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9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指挥李大队革命委员会,张永会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张永会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连德任主任,李荣泰任村文书,李荣泰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张秀华任村主任,李新海、王桂花(女)任委员,王桂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秀峰 1955.06-1977.03
  张永会 1977.04-1997.10
  李连德 1997.11-2007.10
  张秀华 2007.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6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6眼,修沟渠3条。197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3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5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3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7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800吨、蒜薹300吨,年产值400万元。
  至2010年底,全村共有大蒜加工厂5家,大蒜冷藏厂1家,年可生产蒜片1000吨,冷藏大蒜、蒜薹4000吨,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近300人。开发观光农业项目,带动村餐饮业、商业、交通的发展。村内各种服务行业有商店2个、理发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2个。
  2009年建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一遇六是村里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400个,赶集人数达3000人,集市交易额5万元。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2005年以来,开发沿街商业楼10座,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0人,群众增收30万元。
  济南华亿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1.6亩,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引进了先进的储藏加工设备,设有5个储藏间和一个大型加工车间。公司以储藏大蒜、蒜薹,加工蒜片、蒜粉、蒜粒等产品为主,年贮藏能力3500吨,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9年该企业被济南市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居民二层楼10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4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400台,各种机动车辆350余辆,其中轿车2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7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3张。2008年,投资7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7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7年,对村内大街进行路面硬化1.5公里,修建排水设施,修建办公场所一处。完成村内大街两纵两横共1500米的硬化建设,共修筑了7000平方米水泥道路。同时,投资10万元在村内道路两侧修整排水沟,栽种花木。投资3万元在进村主干道安装路灯20盏,并在主要路口设置垃圾箱。2007年,全面完成自来水户户通工程。
  (张秀华)
  俎家村
  村庄概况
  俎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2公里处,东与王先生村为邻,南与于家村接壤,北靠指挥李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670亩,其中耕地650亩,村庄民居占地2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4户,总人口401人,其中农村人口391人,城镇人口10人。有俎、杨、孙、任四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俎姓最多。
  相传宋朝岳氏家族满门抄斩,岳氏两后人身背供品,逃至此地,隐姓埋名,由此得名。
  村政任职
  1946年10月,孙光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75年7月,中共俎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租金平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2008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16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俎家大队革命委员会,俎世星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俎世杰任村主任,有委员5名,下设1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5人组成,俎世杰任主任,俎世良任村文书,俎金香(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俎国泉任村主任,侯文花(女)、俎宝泉任委员,杜晶(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俎金平 1975.07-1990.12
  俎圣泉 1991.01-2003.02
  俎宝泉 2003.03-2007.09
  俎东方 2007.10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眼,修沟渠2条。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5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2眼,疏通沟渠3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2006年,村内有商店2个、饭店1个。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6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200吨,蒜薹100吨,年产值2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3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7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10年10月,开通2条大街,总长2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俎东方)
  于家村
  村庄概况
  于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南部,东与王先生村为邻,西与关王庙村相连,南与张积厚村接壤,北靠俎家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亩606亩,其中耕地566亩,村庄民居占地40亩。2010年全村共有78户,总人口347人,其中农村人口307人,城镇人口40人。有俎、张、王、李、袁、乔、孙七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俎姓最多。
  据传明朝初年,于氏从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因村庄地势较低洼,因此而取名于家洼村,简称于家村。
  村政任职
  1950年7月,俎世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1年7月,中共于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俎世正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2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于家大队革命委员会,李永安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李永安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俎金庆任主任,俎春泉任村文书,张秀云(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王安敬任村主任,俎春泉、张秀云(女)任委员,张秀云(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俎世正 1951.07-1967.12
  俎金斤 1968.01-1984.01
  李德云 1984.02-1998.09
  俎金光 1998.10-2007.10
  俎金庆 2007.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6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7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7眼,疏通沟渠6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500亩,年产大蒜400吨、蒜薹200吨,年产值2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2处。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2家,从业人员30人,产值300万元,利税8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5%,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50台,各种机动车辆40余辆,其中轿车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67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3张。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俎金庆)
  张积厚村
  村庄概况
  张积厚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25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南部,徒骇河北岸,东与路家村为邻,西与袁家村相连,南隔徒骇河与济阳县相邻,北靠于家村,整个村落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240亩,其中耕地1224亩,村庄居民占地170亩。2010年全村共有203户,总人口743人。有张、李、温、俎、王、苏、韩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据传,该村原有苏、毛两户,后来一名叫张积厚的人从济阳县程家村迁来立村,以他的名字命为村名。原属济阳县姜集乡,后属商河县。
  2010年,被白桥乡党委、政府授予2010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9年6月,张成贵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8月,中共张积厚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张成责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6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8万元,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了张积厚大队革命委员会,张训磊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张成金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张端林任主任,张训考任村文书,贺光梅(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张召岭任村主任,张成水、侯玉兰(女)任委员,侯玉兰(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成贵 1950.08-1966.02
  张端柱 1966.03-1976.11
  张训明 1976.12-1980.05
  韩召亮 1980.06-1991.12
  张成金 1992.0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眼,修沟渠3条。1971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0年,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3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224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000吨、蒜薹800吨,年产值965万元。另村内还建有养鸡场1个,蔬菜大棚1个,主要种植黄瓜、芹菜等蔬菜。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3家,从业人员100人,总产值400万元,利税60万元。
  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5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4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500台,各种机动车辆31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有小学1处,开设1-4年级课程,邻近6个村庄的学生均来此就读。新中国建立后,小学开设15年级课程,还先后开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1970年,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2010年,投资3万元建立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
  1970年,村内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7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
  该村传统鼓子秧歌的特色是花鼓秧歌。历年春节表演都被围得水泄不通,至天黑都难以退场。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8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3条大街,总长18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人物
  张成立 1924年出生,历任济阳县农业局股长、禹城县农业局副局长,人大代表。
  张成安 1924年出生,1948年参军,屡立战功,后任福建林学院党委书记。
  张端已 1931年出生,1947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曾任连长,转业后任喜德县红马公社党委书记、县粮食局局长、交通局局长。
  韩兆光 1932年出生,南下干部,任地区团委书记、芜湖市石油公司科长。
  张训树 1934年出生,毕业于临沂师范,在仁风小学教书,后任济阳县公安局股长、县法院院长、县医院党总支书记。
  张训金 1936年出生,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转业后在中共泰安市委工作。
  张成羽 1964年出生,商河一中毕业后,1984年参军,在部队军官学校毕业,任处级领导。
  张训华 1965年出生,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张成金)
  小营子村
  村庄概况
  小营子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20公里处,东与袁家村为邻,西与玉皇庙镇高家村相连,南与济阳县曲堤镇大营子村隔河相望,北距关王庙村2公里,紧靠徒骇河,整个村落呈正方形。4条东西街,村东1条南北大街贯穿中心,为张营公路。全村占地总面积900亩,其中耕地750亩,村庄居民占地1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10户,总人口444人。有刘、王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最多。
  据传,明初有一户刘姓人家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初名叫后刘庄。明末从商河县刘店村迁来一人,名刘福,后成为大户,因南邻大营子村,刘姓人也很多,为此更名为小营子村,延续至今。
  该村原属隶济阳县曲堤公社,1967年划入商河白桥公社。
  村政任职
  1949年5月,刘光业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7月,中共小营子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刘光业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了小营子大队革命委员会,刘在木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刘在木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刘光才任主任,刘庆吉任村文书,刘俊秀(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刘维淼任村主任,张艳玲(女)、刘文东任委员,张艳玲(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刘光业 1952.07-1960.02
  刘在木 1960.03-1980.07
  刘加芳 1980.08-1996.10
  刘光才 1996.11-2005.01
  刘维淼 2005.02-2011.02
  刘庆吉 2011.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新修沟渠3条。198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00公斤。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2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5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 (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650吨,蒜薹250吨,年产值53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鸡场6处,蔬菜大棚20个,主要种植茄子、黄瓜、豆角、白菜等蔬菜。
  人民公社时期有1处小工厂,从业人员不足5人,年收入不足0.5万元。2003年,该村先后建起了蒜片加工厂、制革厂等企业。至2010年底,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16家,从业人员240人,总产值1700万元,利税650万元。村内各种服务行业有商店3处、饭店4处、理发店5处、服装店4处、车辆维修部2处、良种农药专卖店3处。
  2001年,设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五遇十是村里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500个,赶集人数达2000人,集市交易额150万元。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2001年以来,开发沿街商业楼5座,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设有超市、饭店、理发店、良种农药专卖店、服装店等经营场所。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60台,各种机动车辆220余辆,其中轿车9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100%。
  教育卫生 该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建有学校,当时称为学堂,是有钱人家创办的,只招收有钱人家的子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公办小学,邻村的孩子到该村学校上课。学校先后4次搬迁,前两次是利用村民的空闲房子,后两次是新建的校舍。第一次建校是1972年,共盖房子15间,其中教室12间,3间办公室,配备90套课桌,学生最多的时候可达到110名,设有6个年级,因该村距离公社中学较远,为保证学生安全,让6年级学生住校;第二次建校是1984年春季,建一座砖瓦结构、宽敞明亮的新教室,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当时在全乡是最好的教室,多次被评为县“尊师重教”先进单位。2000年,合班并校,该学校撤销。
  村民文化 该村鼓子秧歌由老艺人刘悦安、刘安圣、刘秀武、刘文耀精心传授指导,每逢春节,村委会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来为秧歌队置办物品。秧歌队由大鼓、伞、小鼓、花灯、丑角5种角色组成。大鼓8人、伞4人、小鼓48人、花60人,丑角数人组成。秧歌队与众不同的是扮花者每人一盏花灯,花灯方形,上宽下窄,上面插有鲜花,下有把柄,跳起来、摆起来非常美观,四里八乡的人都赶来观看。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开通了1条大街,总长52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人物
  刘平安 1929年出生,2010年病逝。1948年10月入党,历任杨忠县公安局干事、惠民县王判镇公安局文书。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省公安厅公安干校副队长、济阳县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济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济阳县公安局局长等职,1980年12月离休。
  刘在木 1930年9月出生,1995年11月病逝。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4次,四等功1次。1954年在山东荣军疗养院修养,1956年担任村党支书书记,带领村民在全公社第一个用上抽水机浇地,第一个用上拖拉机耕地,第一个用上电灯照明,成为当时全公社先进单位。
  (刘庆吉)
  袁家村
  村庄概况
  袁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张积厚村为邻,西与小营子村相连,北靠关王庙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450亩,其中耕地350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60户,总人口296人,其中农村人口280人,城镇人口16人。有王、邢、潘、周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
  据《袁氏族谱》记载,明初袁姓从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以姓氏命名。
  村政任职
  1965年11月,邢维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72年10月,中共袁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邢维河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袁家大队革命委员会,邢维义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王安业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4人组成,王光业任主任,王孝富任村文书,吴凤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王文合任村主任,刘秀丽(女)、邢边民任委员,吴凤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邢维河 1971.10-1984.01
  邢维禄 1984.02-1990.05
  邢维河 1990.06-2004.10
  邢道友 2004.11-2011.02
  王光业 2011.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沟渠1条。197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350亩、年产大蒜350吨,蒜薹175吨,年产值205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3处。
  至2010年底,全村拥有大蒜加工、冷藏企业4家,从业人员100人,产值800万元,利税200万元。村内有商店2个、饭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7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60台,各种机动车辆30余辆,轿车4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9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1条大街,总长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王光业)
  关王庙村
  村庄概况 关王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部,东与薛园村为邻,西与玉皇庙镇毕家村隔徒骇河故道相望,南邻小营子村,北与邢家村接壤,整个村落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950亩,其中耕地1500亩,村庄居民占地450亩。2010年全村共有260户,总人口961人,其中农村人口895人,城镇人口66人。有李、陈、焦、刘、孙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
  清朝初年,李氏由三里河村(现许商街道办事处)迁来,因该村建有关帝庙一座,因而得名关王庙村。
  村政任职
  1949年7月,李纯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1950年7月,中共关王庙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陈同礼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至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5名党员。
  1958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关王庙大队革命委员会,李中宾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李中坤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6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孝平任主任,李金亭任村文书,张秀芹(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孝华任村主任,侯兰英(女)、李金亭任委员,侯兰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陈同礼 1950.07-1953.02
  李以同 1953.03-1959.06
  李以起 1959.07-1968.10
  李中宾 1968.11-1980.04
  李中坤 1980.05-1996.07
  李中全 1996.08-2004.10
  李孝平 2004.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组织90户村民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6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8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00公斤。1992年,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40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5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600吨、蒜薹900吨,年产值1500万元。
  2003年,该村成立白桥乡大蒜加工业协会,吸收50多户大蒜加工业主为会员。有大蒜加工厂34家,年加工大蒜3万吨,生产蒜片0.8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1200多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大蒜加工专业村。至2010年,村内有商店4处、饭店1处、车辆维修部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村民增收15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76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9%,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7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7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670台,各种机动车480余辆,其中轿车4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1944年,由乡贤李纯贤筹资,五区出力,创办儒林小学,有教师10余名,小学班4个,高级班1个,胡传玉任校长。周边十多个村的学生都到儒林小学读书,1947年学校停办。1948年重新办学,校址在李翠云家,后又迁到儒林小学原址,1958年又搬回李翠云家,周围村适龄儿童都来该村学校上学。有教师近30人,炊事员7人,颇具规模,不到一年,因自然灾害,学校再次停办。1965年春,成立关王庙小学,侯英祥任教,1971年在村北修建教室18间,设1-5年级。至2003年该村小学并入指挥李小学。
  200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两人,床位6张。2007年,投入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破烂不堪,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87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李孝平)
  邢家村
  村庄概况 邢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西瓜王村为邻,南与关王庙村接壤,北靠吴家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00亩,其中耕地410亩,村庄民居占地90亩。2010年全村共有56户,总人口224人,其中农村人口222人,城镇人口2人。有刘、邢、王、赵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最多。
  邢氏清末由济阳县温店村迁来,刘氏、赵氏随后迁来,因邢氏家族较大,因此得名邢家。邢氏从岳桥迁来,王氏从济阳葛家村迁来。
  村政任职
  1952年3月,邢传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3月,中共邢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邢传德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9名党员。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邢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刘振杰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刘振杰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刘振杰任主任,邢义良任村文书,侯加云(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刘振良任村主任,赵翠红(女)、刘振同任委员,赵翠红(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邢传德 1953.03-1966.05
  邢传告 1966.06-1993.10
  刘振杰 1993.11-2004.10
  刘振同 2001.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眼,修沟渠1条。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9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1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5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320亩,1981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60公斤,提高到亩产400公斤。年产大蒜165吨、蒜薹89吨,年产值66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蔬菜大棚1个,主要种植芹菜、蘑菇等蔬菜。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5家,从业人员300人,产值1000万元,利税2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80台,各种机动车辆30余辆,其中轿车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199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2250米,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8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8万元,建筑面积11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刘振同)
  薛园村
  村庄概况
  薛园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指挥李村相连,西与关王庙村为邻,北靠西瓜王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207.9亩,其中耕地180亩,村庄民居占地26.4亩,企业占地1.5亩。2010年全村共有43户,总人口180人,其中农村人口164人,城镇人口16人。有王、张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2009年被白桥乡党委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明末薛氏由河北省迁来,大地主韩世道的长工薛葵园在此种花种菜,因而得此村名。因其人少村小,又称为小薛园村,据《王氏族谱》记载,清朝年间王志新、王志红兄弟二人分别迁到此地,《张氏族谱》记载张氏于清朝年间由济阳县仁风镇迁入。
  村政任职
  1948年6月,王立元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8年3月,中共薛园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王立元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9名党员。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薛园大队革命委员会,王连山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王连山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1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4人组成,王洪星任主任,王洪泉任村文书,吕传芳(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王丕国任村主任,王洪泉、李冬兰(女)任委员,吕传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王立元 1958.03-1980.03
  王洪文 1980.04-2010.02
  王洪星 2010.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组织6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1个互助组。1959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修沟渠2条。196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4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200吨、蒜薹100吨,年产值2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2处。
  该村工业始于公社时期,当时只有面粉厂,从业人员不足6人,年收入不足1万元。2004年,该村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至2010年底,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2家,从业人员50人,产值300万元,利税1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5%,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40台,各种机动车辆3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5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2008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201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3张。
  村庄建设 198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8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10万元,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至2010年,全村硬化大街2000多米,硬化巷道2100平方米,整修排水沟480米,安装路灯17盏,全面完成通自来水工程。在村子大街两旁种植观赏树180余株,完成8亩环村林建设。
  (王洪星)
  东瓜王村
  村庄概况
  东瓜王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部,东与侯维思村为邻,西与西瓜王村相连,南与指挥李村接壤,北靠河南张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580亩,其中耕地1327亩,村庄居民占地243亩,企业占地面积10亩。2010年全村共有205户,总人口827人,其中农村人口820人,城镇人口7人。有侯、王、任、窦、杜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侯姓最多。东瓜王村2004年和2009年被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传说很久以前,东瓜王、西瓜王统称瓜王庄。一天,路上来了一头牛,不知人们怎么惹怒了它,牛低着头就猛顶过来,幸亏人们躲得快,没伤着人,但牛一下顶到了地上,立刻出现了一条长80米、宽50米的大沟,时间长了,人们来回办事不方便,就分了庄,因此沟西边的叫西瓜王村,沟东边的叫东瓜王村。村政任职
  1948年7月,侯孝典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8年10月,中共东瓜王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侯孝典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7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18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东瓜王大队革命委员会,王法明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侯甲胜任村主任,有委员3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侯玉社任主任,侯玉锋任村文书,任凤珍(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侯丕升任村主任,任凤珍(女)、侯玉锋任委员,任凤珍(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侯孝典 1958.10-1964.10
  侯玉兴 1964.10-1968.10
  宋其娥 1968.11-1975.01
  侯玉明 1975.02-1995.02
  侯玉社 1995.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3条。196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60公斤。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13眼,疏通沟渠7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327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796吨、蒜薹530吨,年产值857万元。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3家,从业人员80人,总产值300万元,利税50万元。村内有商店3处、饭店1处、服装店1处、车辆维修部2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0人,村民增收30万元。
  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5%,有居民二层楼4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500台,各种机动车150余辆,其中轿车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5%。
  文教科技 1967年,组织民间剧团,王法典任团长。冬春农闲时节,村民剧团演出《风雷渡》《小借年》《墙头记》《李二嫂改嫁》等剧目,到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
  传统鼓子秧歌队有走地场、王元旱船、老汉推车等,参加人员有百余人,男女人数不等,每年农历正月初十至正月十八到各村演出。20世纪70年代之前,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打蘑菇、打蹦、打鞋皮窝、丢棵等,女孩以踢毽子、跳绳为主,大人们则在田间歇息时在路边随手用不同的物体做棋子,安方、走四顶,后此类游戏逐渐消失。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建小学一处,校址是以前地主家的宅院,南、北屋为教室,西屋为教师办公室,东屋为厨房,开设1-4年级课程,东瓜王、西瓜王两村的学生来此就读。随后又办起了农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直到1968年春,学校迁至该村东北角处,新建房屋10间,侯维思、西瓜王、东瓜王3个村的学生来此就读,任教老师是侯英祥、侯振信。至1976年,将土瓦房改建成砖瓦房,并在原教室前面又新增10间教师,占地8000平方米,有操场、篮球场等,任教老师有窦金龙、侯玉礼、任玉军、任连平、侯桂香等,开设1-5年级课程,直到1997年学校合并,该村学校撤销。
  1976年村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0年,投入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09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2人,床位2张。2009年后,县乡卫生机构组织该村卫生室人员,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为儿童接种疫苗。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6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人物
  侯振贵 1930年生,历任齐河县化肥厂书记、贾庄乡党委书记、县化肥厂书记、县卫生局局长等职,已离休。
  侯金木 1925年生,1943年参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复员后任济阳县县社主任,已故。
  侯振圣 1926年生,18岁参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飞行员,曾任首都机场飞行大队大队长,执行过中央首长外出访问飞行任务,已离休。
  任光凤 1930年生,擅长拉京胡、坠琴,远近闻名,已故。
  任光明 1934年生,擅长打鼓板,精通戏剧,在该村的民间剧团任总指挥,已故。
  (侯玉社)
  西瓜王村
  村庄概况
  西瓜王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2公里处,东与东瓜王村为邻,西与邢家村相连,南与薛园村接壤,北靠河南张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00亩,其中耕地779亩,村庄民居占地111亩,企业占地10亩。2010年全村共有146户,总人口498人,其中农村人口480人,城镇人口18人。有杜、安、吕、温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杜姓最多。
  村政任职
  1948年6月,杜光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3年7月,中共西瓜王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杜光林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3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西瓜王大队革命委员会,杜明文任主任。1984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杜玉祥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4人组成,杜法祥任主任,吕太法任村文书,安春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安福太任村主任,杜明峰、张秀美(女)任委员,侯立俊(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杜光林 1963.07-1970.04
  温庆祥 1970.05-1977.06
  杜法兰 1977.07-1980.02
  吕传河 1980.03-1982.03
  杜金波 1982.04-1984.05
  安福太 1984.06-1996.09
  杜法祥 1996.10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5条。197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7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79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650吨、蒜薹350吨,年产值5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3处。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10家,从业人员400人,产值2000万元,利税800万元。
  2005年,党支部带领村民依托大蒜种植的优势,带动村餐饮业、商业、交通等的发展。村内各种服务行业有商店2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人,群众增收10万元。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80台,各种机动车辆5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9%。
  村庄建设 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8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2003年投资20多万元,完成大街硬化两纵两横,共计1400米,5600平方米。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96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0平方米。
  (杜法祥)
  侯维思村
  村庄概况
  侯维思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18公里,白桥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东与徐李村相邻,西与东瓜王村相连,南与指挥李村接壤,北与河南赵村相邻,整个村落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320亩,其中耕地1120亩,村庄居民占地185亩,企业占地面积15亩。2010年全村共有210户,总人口793人,其中农村人口793人(劳动力450人)。有侯、刘、潘、张4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初,张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清初,该村有名医侯维思,名扬万里,因此而得村名。村中有古树一棵。
  村政任职
  1952年2月,张贵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4年7月,中共侯维思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潘发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9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了侯维思大队革命委员会,侯文启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侯立功任村主任,有委员3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侯立东任主任,侯丙成任村文书,路秀丽(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侯丙成任村主任,路秀丽(女)、侯文安任委员,路秀丽(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潘发明 1954.07-1975.03
  侯文龙 1975.04-1984.05
  侯立功 1984.06-1994.09
  侯立伟 1994.10-1997.08
  侯丙良 1997.09-2000.02
  侯文喜 2000.03-2003.11
  侯立召 2003.11-2005.02
  侯立东 2005.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1眼,修沟渠4条。197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20公斤。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13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12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000吨,蒜薹680吨,年产值1200万元。另村内还建有养殖场2个,其中养猪场1个,养鸡场1个。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3家,从业人员300人,总产值350万元,利税80万元。村内有商店3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村民增收1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4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9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40余辆,其中轿车4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入2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投资3万元建农家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该村传统的特色武术有三节棍、单刀、双刀、拐子枪、长矛、徒手擒拿等。春节,武术队到周边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
  至2010年,全村退休的教师有10人,在岗的有13人,被誉为“秀才”村。1976年,侯振成在该村小学任教,他自编吕剧教学生演唱,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1966年,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两名,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侯文景有治口眼歪邪的妙招,侯立银聪明好学,服务周到,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69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7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侯立东)
  河南张村
  村庄概况
  河南张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处、白桥乡西北部,东与赵家村为邻,西与玉皇庙镇小王村相连,南与吴家村接壤,北靠岳桥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2200亩,其中耕地1800亩,村庄民居占地380亩,企业占地20亩。2010年全村共有350户,总人口1340人,其中农村人口1200人,城镇人口140人。有张、王、赵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张氏明初年由河北省枣强县、武邑县迁来,由于村子在徒骇河以南,因此得名河南张。
  村政任职
  1947年2月,张俊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7月,中共河南张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张尊堂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名5委员,25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河南张大队革命委员会,张先堂任主任。1984年3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张成现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张训绪任主任,张端刚任村文书,刘燕(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张峰任村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尊堂 1950.07-1960.12
  王芝贵 1961.01-1971.12
  张成现 1972.01-1974.12
  张成王 1975.01-1979.12
  张端静 1980.01-1983.04
  张端义 1983.05-2007.02
  张训绪 2007.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组织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4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眼,修沟渠2条。197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20眼,疏通沟渠3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800亩,年产大蒜1200吨、蒜薹900吨,年产值10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3处。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4家,从业人员120人,产值400万元,利税50万元。
  村内有商店4个、饭店2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6人,群众增收1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5%,无危房,居民二层楼6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0台,各种机动车辆4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0.7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198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2张。
  村庄建设 197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7000米。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199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张训绪)
  贾家圈村
  村庄概况
  贾家圈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部,东与吴家村为邻,西与玉皇庙镇毕家村相连,北靠河南张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90亩,其中耕地400亩,村庄民居占地190亩。2010年全村共有89户,总人口355人,其中农村人口340人,城镇人口15人。有贾、吴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贾姓最多。
  明初贾氏自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因本村位于徒骇河转弯处,因而得名贾家圈。
  村政任职
  1941年7月,贾怀宝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7月,中共贾家圈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吴智良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4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贾家圈大队革命委员会,吴连登任主任。1984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吴成宝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吴成宝任主任,吴成春任村文书,王玉凤(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吴成宝任村主任,王玉凤(女)、贾怀明任委员,王玉凤(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吴智良 1950.07-1972.01
  贾怀明 1972.01-2012.08
  张训柱 2012.08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眼,修沟渠1条。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50公斤。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4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480吨,蒜薹260吨,年产值500万元。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2家,从业人员120人,产值300万元,利税70万元。村内有商店1个、理发店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群众增收4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9%,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00台,各种机动车辆22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87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1条大街,总长300米,并对村内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8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5平方米。
  (张训柱)
  吴家村
  村庄概况
  吴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8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部,东与河南张村为邻,西与贾家村相连,南与邢家村接壤,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00亩,其中耕地700亩,村庄民居占地185亩,企业占地15亩。2010年全村共有140户,总人口584人,其中农村人口574人,城镇人口10人,劳动力410人。只有吴姓1个姓氏,均为汉族。
  吴家村因姓氏而得名,早在明初就已有历史记载,历经500余年演变,原属商河县潘桥公社。村内有古树一棵。
  村政任职
  1940年6月,吴绪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7月,中共吴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吴绪光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6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吴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吴绪光任主任。1984年6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吴传可任村主任,有委员3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吴绪国任主任,吴智光任村文书,张凤梅(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吴绪国任村主任,高秀芳(女)、吴智光任委员,张凤梅(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吴绪光 1950.07-1962.03
  吴智功 1962.04-1970.09
  吴传可 1970.10-1982.04
  吴军民 1982.05-1989.11
  吴传家 1989.12-1997.03
  吴仁明 1997.04-2011.02
  吴传利 2011.03-2012.03
  贾广岭 2012.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6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1眼,修沟渠2条。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8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4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7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690吨、蒜薹350吨,年产值7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2处,其中养猪场1处、养鸡场1处。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3家,从业人员200人,产值300万元,利税60万元。2010年底,村内有商店1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村民增收2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5%,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70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4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5%。
  村庄建设1969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1条大街,总长400米,并对村内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6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4平方米。
  (贾广岭)
  河南赵村
   村庄概况
  河南赵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河南张村为邻,西与东瓜王村相连,北靠徒骇河故道,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850亩,村庄民居占地2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70户,总人口601人,其中农村人口601人,劳动力380人。有赵、李、张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赵姓最多。
  明初赵氏自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因在徒骇河以南,因而得名河南赵。李氏由本乡菜园村迁来,张氏由玉皇庙镇道口村迁来。
  村政任职
  1947年9月,赵安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9年11月,中共河南赵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赵登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 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名3委员,12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赵家大队革命委员会,赵安军任主任。1984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赵平祥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张正忠任主任,赵安太任村文书,赵秀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赵平英任村主任,张玉芳(女)、赵平峰任委员,赵秀兰(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赵登华 1949.09-1974.01
  张正忠 1974.02-1997.02
  赵平祥 1997.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修沟渠5条。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560公斤。1989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2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5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21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8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800吨、蒜薹500吨,年产值1000万元。村内有商店2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人,村民增收6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9%,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60台,各种机动车辆220余辆,其中轿车9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1978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2张。
  村庄建设 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52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10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
  (赵平禅)
  河南王村
  村庄概况
  河南王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8公里处、白桥乡中部、徒骇河故道南岸,东与梁道口村为邻,西与河南燕村相连,南与侯维思村接壤,北靠潘桥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730亩,其中耕地630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7户,总人口530人。只有王姓1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末清初王氏由本乡王先生村迁来,由于在徒骇河以南,因而得名河南王。
  村政任职
  1948年8月,王宗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7月,中共河南王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王子祥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9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河南王大队革命委员会,王子祥任主任。1980年4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王兴海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王兴华任主任,王兴海任副主任兼民兵连长,王建任村文书,魏海荣(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王兴华任村主任,魏海荣(女)、王兴贵任委员,魏海荣(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王子祥 1950.07-1961.12
  王子民 1962.01-1982.12
  王兴海 1983.01-1999.12
  王兴友 2000.01-2008.10
  王兴华 2008.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修沟渠3条。1983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50公斤。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 (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30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63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0%,年产大蒜600吨、蒜薹380吨,年产值800万元。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1家,从业人员20人,产值100万元,利税30万元。
  村内有商店3个、饭店1个、理发店4个、车辆维修部2个、良种农药专卖店3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8人,群众增收5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32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8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共有学校2所,其中小学1所,中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4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8万元对小学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79年后,适龄儿童入学率逐步达到100%。2006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2009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8张。
  村庄建设 197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1997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75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王兴华)
  河南燕村
  村庄概况
  南燕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河南王村为邻,西与河南赵村相连,南与侯维思村接壤,北靠潘桥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307亩,其中耕地267亩,村庄民居占地40亩。2010年全村共有34户,总人口123人,其中农村人口120人,城镇人口3人。有张、杨、孟、周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2010年被商河县计生委和白桥镇党委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明初张氏自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因原址为济南至北京的官道,叫燕家道口,又因位于徒骇河故道南岸,因而得名河南燕家。张氏在清朝嘉庆年间从本乡河南张村迁来,杨氏在清代乾隆年间从济阳县楼子杨迁来,孟氏在清末从济阳县孟家村迁来。
  村政任职
  1947年3月,杨同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7年10月,中共河南燕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张成功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8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河南燕大队革命委员会,张成功任主任。1984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杨春胜任村主任,有委员3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孟召明任主任,张训德任村文书,徐俊美(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张训国任村主任,徐俊美(女)、孟国营任委员,徐俊美(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成功 1967.10-1980.12
  杨春胜 1981.01-2004.10
  张训树 2004.11-2011.02
  杨光华 2011.03-2012.04
  张训国 2012.04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6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沟渠5条。196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3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267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200吨、蒜薹100吨,年产值180万元。村内有商店1个、饭店1个、服装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5%,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78台,各种机动车辆24余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
  村庄建设 198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8万元,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张训国)
  岳桥村
  村庄概况
  岳桥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处、白桥镇西部,是原岳桥乡政府驻地,东与小庄子村为邻,西与李屯村相连,南与河南张村接壤,北邻马庙村,整个村落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980亩,其中耕地1380亩,村庄居民占地600亩。2010年全村共有314户,总人口1124人,其中农村人口1100人,城镇人口24人。有张、邢、王、马、梁、侯、宋、蒋、陈9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岳桥村因姓氏而得名,明末清初岳氏由河北省武邑、枣强县一带迁来,后绝嗣,因村南有一桥故名岳桥。原属商河县潘桥公社,后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45年9月,宋志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9月,中共岳桥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宋志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至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1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了岳桥大队革命委员会,马京亮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张训书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5人组成,邢维华任主任,张本华任副主任兼民兵连长,张本水任村文书,李玉(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邢维华任村主任,李静(女)、张本水任委员,李静(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宋志玉 1950.09-1968.10
  邢维尧 1968.11-1970.01
  张成坤 1970.02-1985.03
  张端武 1985.03-1986.03
  邢传利 1986.04-2007.10
  邢维华 2007.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沟渠1条。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4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20眼,疏通沟渠7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3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4%,年产大蒜1650吨、蒜薹650吨,年产值1000万元。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4家,从业人员150人,总产值100万元,利税20万元。村内还建有养殖场8个,其中养猪场1个,养鸡场7个。村内有商店20处、饭店7处、理发店5处、服装店5处、车辆维修部6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5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0人,村民增收100万元。
  1970年,该村设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五遇十是村里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200个,赶集人数达2000人,集市交易额5万元。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1998-2010年,开发沿街商业楼12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8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9%,无危房,居民二层楼100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400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1000台,各种机动车500余辆,其中轿车5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岳桥村传统秧歌的特色是高跷,至今有140多年的历史,有上天桥、倒天桥、上扁担、跳板凳、跳方桌等高难度动作。1958年,参加商河县秧歌汇演获第一名,岳桥高跷号称能“跳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中学、小学各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入1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98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5年,白桥乡与岳桥乡合并后,岳桥中学撤销。2000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1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3人,床位5张。
  2012年新建教学楼一栋,能容纳800名学生,建标准化幼儿园一所。2013年,在该村小学的旧址新建高标准小学教学楼,能容纳1-6年级,12个班,900名学生学习,设有多媒体教学、电子监控,是一所达标小学。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住房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2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人物
  张立森 1962年11月出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1997年5月任商河县卫生局副局长;2004年7月任商河县人民医院院长;1998年12月任政协副主席。政协济南市第十届、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邢维华)
  水牛李村
  村庄概况
  水牛李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17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红庙徐村为邻,西与小庄子相连,南与焦家村村接壤,北靠新小李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69亩,其中耕地819亩,村庄民居占地1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560人。有李、刘、潘、郭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
  村政任职
  1949年1月,李保银加人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4月,中共水牛李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李保银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3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李保银任主任。1984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潘朝明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祥生任主任,梁祥武任村文书,杨绪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祥武任村主任,梁祥武、杨绪花(女)任委员,杨绪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李保银 1952.05-1981.02
  潘朝明 1981.03-1990.12
  李振祥 1991.01-1993.10
  李修富 1993.11-2004.03
  李祥武 2004.04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沟渠4条。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819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790吨、蒜薹400吨,年产值8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6处,其中养猪场5处,养鸡场1处。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8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200米。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李祥武)
  胡家村
  村庄概况
  胡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13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马庙村相邻,西与左家村相连,南与岳桥村接壤,北靠许商街道办事处苏家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730亩,其中耕地600亩,村庄民居占地130亩。2010年全村共有81户,总人口347人。有韩、姜、周、程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韩姓最多。
  明末清初胡氏由河北省武邑县迁来,以姓氏命名。
  2009年和2010年被白桥乡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8年8月,韩云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5年8月,中共胡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韩云芳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胡家大队革命委员会,韩云旺任主任。1984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江玉美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韩福良任主任,韩福良任村文书,马玉莲(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韩贯福任村主任,韩福良、马玉莲(女)任委员,马玉莲(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韩云芳 1955.08-1972.03
  江玉美 1972.04-1980.02
  韩贯明 1980.03-1983.04
  周玉明 1983.05-2002.01
  韩贯福 2002.0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眼,修沟渠2条。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2000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1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6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560吨、蒜薹300吨,年产值4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9%,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4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2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3张。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560米。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2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6平方米。
  (韩贯福)
  马家庙村
  村庄概况
  马家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4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陈家村为邻,西与胡家村相连,南与岳桥村接壤,北靠许商街道办事处胡楼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90亩,其中耕地490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86户,总人口336人。有胡、马、高、崔、时、孟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胡姓最多。
  明末清初马氏由河北枣强县一带迁来,又因村中有一庙,故名马家庙。
  村政任职
  1952年5月,马其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4年5月,中共马家庙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马其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8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马家庙大队革命委员会,马其奎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马道才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胡世河任主任,高守华任村文书,胡世美(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高守光任村主任,胡世美(女)、胡世河任委员,胡世美(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马其奎 1954.05-1985.02
  李兰英 1982.03-1987.10
  高传仁 1987.11-2003.01
  胡世福 2003.02-2007.10
  胡世利 2007.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修沟渠2条。198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4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3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0%,年产大蒜400吨、蒜薹260吨,年产值3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2处。村内有商店3个、饭店1个、理发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人,村民增收4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7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0%,无危房,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4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40台,各种机动车辆60余辆,其中轿车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共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87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胡世利)
  焦家村
  村庄概况
  焦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6公里处、白桥北部,东与潘桥村为邻,西与小庄子村相连,南与河南张村接壤,北靠水牛李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496亩,其中耕地390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企业占地6亩。2010年全村共有80户,总人口360人,其中农村人口340人,城镇人口20人,劳动力240人。有焦、张、赵、李、魏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焦姓最多。
  焦家村因姓氏而得名,早在明末清初就已有历史记载,历经500余年演变。
  村政任职
  1968年2月,焦玉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9年3月,中共焦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焦玉杰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0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焦家大队革命委员会,焦守朋任主任。1984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焦守朋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焦守朋任主任,焦玉红任村文书,董玉香(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焦振峰任村主任,焦玉宏、董其英(女)任委员,董其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焦玉杰 1969.03-1980.02
  焦方祥 1980.03-1989.10
  焦守朋 1989.11-1995.04
  焦方银 1995.05-2003.10
  焦守福 2003.11-2010.04
  焦振峰 2010.05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8眼,修沟渠4条。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8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2000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1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8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39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350吨、蒜薹210吨,年产值4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14处,其中养猪场6处,养鸡场8处,发展蔬菜大棚35个,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辣椒、芹菜等。
  村内有商店7个、饭店3个、理发店1个、服装店2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2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0人,村民增收100万元。大力发展村办、户办企业,建起木片加工厂1家。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5家,从业人员140人,产值500万元,利税80万元。
  2000年,建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四遇九是村里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400个,赶集人数达4000人,集市交易额60万元。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2003年开发沿街商业楼30座,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6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60台,各种机动车辆110余辆,其中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5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11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3人,床位10张。
  村庄建设 1987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100米。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焦振峰)
  小庄子村
  村庄概况
  小庄子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15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岳桥村为邻,西与焦家村相连,北靠孙帮子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774亩,其中耕地614亩,村庄民居占地16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583人。有张、侯、王、赵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明末清初,从河北省武邑、枣强县一带迁来,因人口较少,故名小庄子。
  村政任职
  1960年8月,张训文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9年10月,中共小庄子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张端仁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小庄子大队革命委员会,张端仁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张端仁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张端仁任主任,张本文任村文书,张兆霞(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张端东任村主任,张兆霞(女)、张端孝任委员,张兆霞(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端仁 1969.08-1998.01
  张端成 1998.02-2011.02
  张端东 2011.03-2011.12
  马广华 2011.1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眼,修沟渠1条。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4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8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614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600吨、蒜薹310吨,年产值6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2处。村内有商店4个、饭店2个、理发店2个、服装店3个、车辆维修部2个、良种农药专卖店3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0人,增收1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3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马广华)
  李家屯村
  村庄概况
  李家屯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12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岳桥村为邻,西与赵屯村相连,南与玉皇庙镇老王家村接壤,北靠左家村,整个村落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720亩,其中耕地618亩,村庄居民占地102亩。2010年全村共有99户,总人口362人。
  2008年,被济南市文明办授予济南市文明村称号。2007-2009年,连续三年被白桥乡党委、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被中共商河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明末清初,李姓族人由河北省武邑、枣强县一带迁来此地,因地势较洼,故名李家屯村。原属商河县潘桥公社,后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隶属白桥乡管辖。
  村政任职
  1948年3月,李秀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0年3月,中共李家屯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李秀田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3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了李家屯大队革命委员会,李三春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李洪林任村主任,设委员5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4人组成,李吉文任主任,李恩动任副主任兼民兵连长,李成光任村文书,张凤花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国田任村主任,张凤花、李成光任委员,张凤花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李秀田 1960.03-1961.02
  李福祥 1961.03-1968.10
  李洪杰 1968.11-1979.01
  李希望 1979.02-1997.12
  李国田 1998.0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沟渠1条。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12眼,疏通沟渠6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截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6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7%,年产大蒜600吨、蒜薹300吨,年产值5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3个,其中养猪场1个,养鸡场2个。村内有商店1处、饭店1处、服装店1处、车辆维修部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同时利用区位优势,2000年,开发沿街商业楼5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0人,村民增收50万元。
  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10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7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50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4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5%。1955年,赵屯小学迁至李屯村,当时由赵屯、李屯、左家、胡家4村联办,因李屯处于4村的中心位置,所以校址定于李屯村。时任教师有:肖传德、郭连清、王去匪、宋其岗等,高传德、郭思雨任校长。1-4年级,4个班。1958年,学校又迁回赵屯。1963年,办起幼儿班,一个年级一个班,由李保田任教师。1969年,重新成立村办小学,设1-3年级,一个复式班,李恩森任教师。当时,学校条件相当差,教室是借用村办副业的几间黑屋子,桌子是用砖、泥垒的土台子,学生自带板凳。1973年,学生发展至50多人,五个年级,一个复式教学班,师资力量的缺乏严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村支部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聘请李佃文为该村小学教师。1975年,盖6间房屋,5间教室,1间办公室,分5个年级,共有2名教师,58名学生,学校初具规模。1980年,购置木制课桌、板凳,学校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改善。1983年秋季,王建云、赵登秀调入该村任教。1986年秋,村支部集资重新盖了7间砖瓦结构的教室,先后由张端宗、李世东、赵连文、赵连华任教。2007年,与赵屯小学合并。
  该村老中医李受田,1964年开始在该村行医,由于医术高明,闻名周围几个村庄,寻医问诊者络绎不绝。1971年,成立村医疗室,李受田、李秀花任卫生员。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4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2008年,济南市药监局与李家屯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开展城乡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10月,投资10万元,修建8眼机井和1300米的村内排水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投资10万元建设大蒜品牌示范基地,增强了大蒜市场核心竞争力。2009年,投资20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集办公、文化、政务信息公开等于一体的二层办公楼,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李国田)
  左家村
  村庄概况
  左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2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胡家村为邻,南与李家屯村接壤,北靠许商街道办事处苏家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40亩,其中耕地450亩,村庄民居占地9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475人,其中农村人口468人,城镇人口7人。有胡、马、姜、周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胡姓最多。
  该村有四姓氏(胡、姜、周、马),其中姜、周、马氏因兵荒马乱迁入该村,原称太平村,后因与胡氏人家一同迁来,住在胡姓人员的左边而得名左家村。
  村政任职
  1948年10月,胡建东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10月,中共左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姜法喜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成立左家大队革命委员会,马大宝任主任。1984年6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姜术德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周法俊任主任,姜术军任村文书,胡相桐(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胡延海任村主任,安强(女)、胡振成任委员,安强(女)任妇女主任。历任党支部书记:姜法喜 1952.10-1964.01胡建东 1964.02-1969.03胡建禄 1969.04-2001.08胡世军 2001.09-2008.02胡延海 2008.03任职村计民生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修沟渠1条。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4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330吨、蒜薹225吨,年产值278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4处,其中养猪场1处,养鸡场3处,发展蔬菜大棚2个,主要种植彩椒。村内有商店2个、饭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0人,群众增收2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6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5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6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3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轿车6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8%。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5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村庄建设 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1条大街,总长28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4.6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胡延海)
  赵家屯村
  村庄概况
  赵家屯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与李家屯村为邻,西与许商街道办事处东赵村相连,南与玉皇庙镇老王村接壤,北与许商街道办事处大高家村耕地毗邻,整个村落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2100亩,其中耕地1785亩,村庄居民占地315亩。2010年,全村总人口1246人。有赵、寇、刘、朱、王、安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赵姓最多。
  明末清初,赵氏由河北省武邑、枣强县一带迁来此地,因地势较洼,以姓氏命名赵家屯,简称赵屯村。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隶属白桥乡管辖。
  村政任职
  1945年7月,寇孔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5月,中共赵家屯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赵树茂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2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96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赵家屯大队革命委员会,赵连才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赵登华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赵登华任主任,寇友峰任村文书,李恩荣(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赵登华任村主任,寇友峰、李恩荣(女)、赵连义、寇友才任委员,李恩荣(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赵树茂 1950.05-1976.09
  赵登华 1976.10-2012.09
  赵仔成 2012.09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3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5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眼,新修沟渠1条。196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80公斤。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30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785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600吨,蒜薹870吨,年产值1587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村内有商店4处、车辆维修部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0人,村民增收80万元。
  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16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1950年该村建学校,有两个复式教学班,1-4年级,学生有50余名,2名教师,附近9个村的学生来此就读。1959年下半年因生活所迫,学校解散。1962年重办学校,有两名民办教师,因生活困难,全村不足10个孩子上学。村里先后举办农民午校、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1972年,在村南建15间砖瓦房,次年学生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室读书,随后村里增添了新课桌板凳。2004年,村小学撤销,学生转到岳桥中心小学就读。
  1968年,实行合作医疗,村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两名,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2006年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该村设立卫生室一处,村医一名,定期为村民查体,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 该村鼓子秧歌历史悠久,每年正月十五如期举办,有打行程、打单十字街、打双十字街、打五角星、打四马悬蹄等花样繁多。踩跷花和地花队伍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在鼓子队伍后边穿来穿去,赢得全场观众欢呼喝彩。
  20世纪70年代之前,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轱辘、打蹦、扣铜钱等,女孩玩跳绳、跳方、踢毽子、拾布袋等,大人们在田间地头休息时玩走四顶、安方等游戏,这些游戏已逐渐消失。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8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赵仔成)
  南康家村
  村庄概况
  南康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牛家村为邻,西与陈家村相连,南与红庙徐村接壤,北邻丁赵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440亩,其中耕地1260亩,村庄居民占地180亩。2010年全村共有245户,总人口892人,其中农村人口877人,城镇人口15人。有杨、崔、张、孙、王、孟、董、康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杨姓最多。
  明末清初,康氏由河北省武邑、枣强县一带迁来,以姓氏命名。
  村政任职
  1947年8月,孙恒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5年8月,中共南康家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孙恒经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9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南康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张林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杨春连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杨华飞任主任,康丕和任村文书,赵功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杨春修任村主任,张守美(女)、杨春军任委员,张守美(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孙恒经 1955.08-1972.06
  杨同方 1972.07-1975.03
  孙太平 1975.04-1988.10
  杨春连 1988.11-1993.02
  杨广东 1993.03-2000.04
  张茂福 2000.05-2003.11
  崔文全 2003.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30公斤。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沟渠4条。1980年后,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60公斤,群众的生活逐年转好。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26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200吨、蒜薹680吨,年产值960万元。
  1980年之后,群众开始重建房屋,将土坯房改建为砖瓦房,当时建房用的砖都是自产的,当地群众挖一个5米见方的坑,深约1.2米,坑两边挖上一个猫耳风道,土撒在四周,挖完坑后用自产的生坯子盘上炉底,在炉底铺上劈好的干木柴,然后一层生坯一层优质无烟煤,装至高出地面约1.5米高,然后用土将四周围好,从两边猫耳风道点火,约烧地下窖半月,再焖20天左右,就可以扒窑起砖,烧出来的砖颜色鲜艳、质量好,群众盖房子既经济又实惠,每户平均烧5万块左右,几年下来(1980-1990年)地下窑烧的砖约有几千万块,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房,这就是当地的特色——地下窑。
  2010年,村内有商店3处、车辆维修部2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村民增收5万元。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4家,从业人员150人,总产值400万元,利税8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5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20台,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18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6%,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学教育逐步发展起来,有苏林伍、张训正两名公办教师,教学班4个(1-4年级),之后村小学搬迁至村外。1970年建设新的学校,名为康家联中,学校规模扩大,分小学、联中(中学)有教学班8个,2个联中班,6个小学班,先后由宋登元、宋玉聪、李传隆任校长。后来,康家联中取消,改为岳北完小,先后投入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入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09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5张。
  南康家村鼓子秧歌队规模较大,由杨春兰、张龙池传授指导。鼓子秧歌表演延续至今。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04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崔文全)
  丁赵村
  村庄概况 丁赵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8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西牛家村为邻,西与孙玉玺村相连,南与康家村接壤,北靠路家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该村计有赵、信、蔡、杨、丁、李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赵姓最多。至2010年,全村共有110户,总人口510人,其中农村人口500人,城镇人口10人。
  明末清初,丁、赵两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以姓氏命名。原属商河县潘桥公社,后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隶属白桥乡管辖。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因水利、公路建设,导致该村土地面积减少,仅1415亩土地,其中耕地面积1040亩,居民占地面积为365亩,企业占地面积10亩。
  村落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的一条东西大街北侧。一条宽8米的南北路将村庄分为东西两部分,路西有十几户人家,分别为丁、信、杨、李4个姓氏,南北走向只有一米多宽的半胡同或死胡同,俗称丁家胡同。东部有赵、蔡两姓,只有三四户人家。村民多居住在大街以北,大街以南只有六七户人家和剩余的几个闲宅子,因大街以南有4个池塘,住户较少。全村东西长不足400米,村落的建筑多为青砖建脚,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坐北朝南有大门的四合院全村仅有4家。
  20世纪70年代中期,村里对居住拥挤、缺乏宅基地的家庭,利用闲地、闲院子进行安置,统一红砖建脚,坯墙,平顶房。80年代该村的宅基地、住房、街道实施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院落标准为长16.5米,宽20米,高度一致,两户之间留有3米宽的胡同,房屋多为砖坯结构的平顶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脚、砖瓦到顶的房屋。2000年后,该村对大街进行硬化,胡同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5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8.5万元,建筑面积3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村政任职 1951年2月,刘怀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4年5月,中共丁赵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刘怀仁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丁赵大队革命委员会,蔡兰金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赵友杰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蔡兰富任主任,李忠方任村文书,陈淑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杨光良任村主任,赵明圣、陈淑兰(女)任委员,陈淑兰(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刘怀仁 1954.05-1957.03
  赵笃恩 1957.04-1965.12
  蔡兰金 1966.01-1982.12
  赵公义 1983.01-2003.10
  蔡希忠 2003. 11-2010.10
  赵明圣 2010.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该村历代以种植业为主,农民除经营土地外,做些小买卖,旧时有卖锅饼、卖馍馍、卖油条、卖百货,还有部分村民种菜园,以维持生活。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6眼,修沟渠1条。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21眼,疏通沟渠10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04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000吨,蒜薹560吨,年产值1000万元。村内有商店2处、饭店1处、车辆维修部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村民增收30万元。
  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9%,无危房,居民二层楼9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97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2台,各种机动车315辆,其中轿车9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5%。
  文教卫生 该村的鼓子秧歌起始于1930年,当初由于村子小,男女青壮年较少,“16个鼓子,16个花,孩子娘们儿打家伙”是丁赵村鼓子秧歌队的真实写照。该村的戏曲起始于1955年,村民集资购买乐器、铜器、行头等,村民剧团排练演出的剧目有谜戏、吕剧,有《空棺记》《井台会》《小姑贤》《双生赶船》《小放牛》等,曾到公社、邻村巡回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民国时期,该村只有一处私塾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办了农民夜读(半工半读)、识字班突击扫盲。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是教室的真实写照。1985年2月,该村投资1万元建新学校一所,村民赵笃奎资助1000元钱,制作了40套木质桌椅和教学办公用品,为该村的适龄儿童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1966年实施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1处,有赤脚医生1名。2006年,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投资3万元建立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赵明圣)
  西牛家村
  村庄概况
  西牛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前后王村为邻,西与南康家村相连,南与菜园村接壤,北靠官庄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20亩,其中耕地500亩,村庄民居占地20亩。2010年全村共有80户,总人口380入,其中农村人口340人,城镇人口40人。只有牛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牛氏族谱》记载,元末明初,农民军起义,牛姓老家山西洪洞县牛家胡同,因兵荒马乱,兄弟三人分家,一人分一块锅铁,各奔东西,故称破锅牛。后称西牛家村。
  村政任职
  1947年2月,牛保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5月,中共西牛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牛孝贤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7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6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成立西牛大队革命委员会,牛保水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牛保河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牛开成任主任,牛开明任村文书,张玉美(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牛现水任村主任,牛开明、张玉美(女)任委员,张玉美(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牛孝贤 1952.03-1967.02
  牛现宗 1967.03-1987.04
  牛开成 1987.05-2003.02
  牛开明 2003.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了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沟渠4条。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3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8眼,疏通沟渠3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5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480吨、蒜薹260吨,年产值5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3处,其中养猪场2处,养鸡鸭场1处。
  2005年,党支部带领村民依托大蒜种植的优势,开发观光农业项目,从而带动餐饮业、商业、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村内有商店2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5人,村民增收20万元。1995年,建地毯厂。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1家,从业人员15人,产值20万元,利税4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46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8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牛开明)
  红庙徐村
  村庄概况
  红庙徐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7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菜园村为邻,西与水牛李村相连,南与焦家村接壤,北靠康家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40亩,其中耕地500亩,村庄居民占地4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5户,总人口480人,其中农村人口460人,城镇人口20人。有张、马、赵、尹、董、孙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明末清初,徐氏由河北省武邑、枣强县一带迁来立村,因村东有一座大红庙,故名红庙徐。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隶属白桥乡管辖。
  村政任职
  1947年2月,张训岚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5月,中共红庙徐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张训岚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4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成立红庙徐大队革命委员会,张训岚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张端旺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张端旺任主任,张本圣任民兵连长兼村文书,张秀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张端旺任村主任,张本圣、张秀花(女)任委员,张秀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训岚 1952.04-1960.07
  马尚德 1960.08-2004.06
  尹传敏 2004.06-2009.07
  张端旺 2009.07-2012.04
  张本义 2012.04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2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沟渠3条。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130公斤。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5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450吨,蒜薹200吨,年产值35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鸡场2个,商店2处、饭店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10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5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00台,各种机动车150余辆,其中轿车4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先后开办农民夜校、识字班进行扫盲,村民学习积极性提高。1964年,设立红庙徐小学,从此该村有了自己的学校,设1-5年级,2001年,村小学撤销,学生被到菜园完小就读。
  1968年,村里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立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6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看病负担。当年社区卫生机构还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10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住房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8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2条大街,总长85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张本义)
  路家村
  村庄概况
  路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官庄村为邻,西与许商街道办事处胡楼村相连,南与丁赵村接壤,北靠孙集乡河埃子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895亩,其中耕地745亩,村庄民居占地140亩,企业占地1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527人。有路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路家村因姓氏而得名,早在明末清初年就已有记载,历经500余年演变。
  村政任职
  1947年6月,路致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1年7月,中共路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路致荣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4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8万元,建筑面积95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路家大队革命委员会,路永辉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路致虎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路致虎任主任,路用勤任村文书,张召玲(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路用勤任村主任,路来强、张召岭(女)任委员,张召玲(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路致荣 1951.07-1957.02
  路用全 1957.03-1960.08
  路永辉 1960.09-1978.10
  路用芳 1978.11-2003.09
  路致虎 2003.10-2010.05
  路用勤 2010.06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眼,修沟渠条。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45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680吨,蒜薹300吨,年产值700万元。村内建有蔬菜大棚1个,主要种植芹菜、豆家、黄瓜等蔬菜。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铁编厂,从业人员不足7人,年收入不足0.1万元。2005年,该村积极发展村办、户办企业,先后建成了木片加工厂、地毯厂等。至2011年,全村拥有企业2家,从业人员100人,产值200万元,利税3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8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科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4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8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人物
  路来良 1966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月入党。历任中共商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共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商河县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2013年任县委常委、政法委员会书记。
  (路用勤)
  孙玉玺村
  村庄概况
  孙玉玺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9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丁赵村为邻,西与许商街道办事处胡楼村相连,南与陈家村接壤,北靠路家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232亩,其中耕地1027亩,村庄民居占地160亩。2010年全村共有145户,总人口555人,其中农村人口535人,城镇人口20人。有董、孙、刘、庞、李、陈、路、杨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董姓最多。
  据传,孙、董两姓明末清初由河北省枣强县一带迁来,之后有一位叫孙玉玺的人名气很大,故改今名。
  2009年被白桥乡党委、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55年9月,杨希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10月,中共孙玉玺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杨希友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2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36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孙玉玺大队革命委员会,董传荣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孙立玉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孙立胜任主任,董作武任村文书,李秀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董作友任村主任,孙立胜、李秀兰(女)任委员,李秀兰(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杨希友 1956.10-1982.02
  董法仁 1982.03-1994.12
  孙立玉 1995.01-2000.01
  董作祯 2000.02-2006.11
  董作友 2006.1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4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眼,修沟渠1条。196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5眼,疏通沟渠3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027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000吨、蒜薹560吨,年产值98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0%,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1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3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3张。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198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董作友)
  陈家村
  村庄概况
  陈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4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康家村为邻,西与马家庙村相连,南与孙梆子村接壤,北靠孙玉玺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690亩,其中耕地580亩,村庄民居占地105亩,企业占地5亩。2010年全村共有116户,总人口407人,其中农村人口396人,城镇人口11人。有陈、李、赵、张、荆、郭等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
  陈家村因姓氏而得名,早在明末清初就已有记载,历经500余年演变。
  村政任职
  1952年5月,李秀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7年7月,中共陈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赵志文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陈家大队革命委员会,赵志宝任主任。1984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陈美荣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希平任主任,李绪贞任村文书,李世方(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赵修利任村主任,赵仔宝、李世方(女)任委员,李世方(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赵志文 1957.07-1986.03
  陈美荣 1986.04-1995.01
  赵志宝 1995.02-2009.12
  李希平 2010.0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眼,修沟渠2条。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4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7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56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8%,年产大蒜400吨,蒜薹210吨,年产值500万元。村内还建有养殖场5处,其中养猪场3处,养鸡场2处。
  村内有商店4个、饭店1个、车辆维修部2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群众增收5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400台,各种机动车辆20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李希平)
  孙帮子村
  村庄概况
  孙帮子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6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小李家村为邻,西与胡家村相连,南与小庄子村接壤,北靠陈家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670亩,其中耕地600亩,村庄居民占地70亩。2010年全村共有90户,总人口382人。有孙、李、张、石、韩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孙姓最多。
  明末清初,孙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据传过去有一姓孙的老汉,以卖豆腐为生,梆子敲得特别响,故名孙帮子村。
  村政任职
  1956年6月,张端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8年,孙帮子村成立了第一届党支部,张端祥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多元,建筑面积46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5名党员。
  1958年秋,该村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66年成立孙帮子大队革命委员会,李清连任村主任。1984年,张本泉任党支部书记,孙法生、韩贯军任委员。1992年孙发成任党支部书记,张本海任文书,张端翠(女)任妇女主任。2011年孙法成任村主任,张本海、吴秀梅(女)任委员。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端祥 1958-1979.2
  张本泉 1979.3-1992.4
  孙发成 1992.5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眼,新修沟渠1条。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20眼,疏通沟渠5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6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590吨、蒜薹280吨,年产值6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7个,其中养猪场6个,养鸡场1个,村内有商店1处、车辆维修部1处。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6人。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6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7%,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7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90台,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入4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改建后占地面积800平方米。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有三名学生考入大学。2004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09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1人,床位6张。
  孙帮子村传统秧歌队历史悠久。锣鼓打点,指挥全场,鼓点铿锵有力,扭花翩翩起舞,热闹非凡,间插旱船、骑驴,更是引人注目。1967年,该村剧团排演了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吕剧《李二嫂改嫁》《井台会》等,每到农闲时节,出村进行演出,场场爆满。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住房大多数是土房,入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孙法成)
  新小李村
  村庄概况
  新小李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康家村为邻,西与孙梆子村相连,南与水牛李村接壤,北靠孙玉玺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420亩,其中耕地370亩,村庄民居占地50亩。2010年全村共有53户,总人口212人。有李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末清初李氏从河北省武邑、枣强县一带迁来,村庄以姓氏命名。
  村政任职
  1950年7月,李志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5月,中共新小李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李志国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5名党员。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新小李大队革命委员会,李志国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李传海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世春任主任,李世俊任村文书,牛香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世俊任村主任,牛香花(女)、李方彦任委员,牛香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李志国 1952.05-1989.02
  李世元 1989.03-1990.01
  李传河 1990.02-1994.10
  李世春 1994.11-2006.10
  李世杰 2006.11-2011.03
  李世强 2011.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修沟渠1条。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19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5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37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350吨、蒜薹120吨,年产值3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1家,从业人员20人,产值80万元,利税1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3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4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198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李世强)
  段集村
  村庄概况
  段集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2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党坊村为邻,西与王家村相连,南与孙家村接壤,北靠秦家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2288亩,其中耕地1788亩,村庄居民占地5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32户,总人口1067人,其中农村人口1047人,城镇人口20人。有段、李、刘、付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段姓最多。
  明末清初,段氏族人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村名段为家,后段家立集,改为段集。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隶属白桥乡管辖。
  村政任职
  1947年,段光太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8年11月,段兆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11月,中共段集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段兆杰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7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段集大队革命委员会,段兆杰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段召旭任村主任,设委员3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段山良任主任,段兆华任村文书,李秀芹(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段兆山任村主任,李秀芹(女)、段兆华、段三权、段三东任委员,李秀芹(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段兆杰 1964.11-1980.01
  段学田 1980.02-1993.05
  段兆绪 1993.06-2000.02
  段三良 2000.03-2009.11
  段兆山 2009.1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3条。198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90公斤。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3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5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5%,年产大蒜1400吨、蒜薹800吨,年产值1500万元。
  2006年,村内有商店4处、饭店1处、理发店1处、车辆维修部2处、良种农药专卖店3处。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0人,村民增收300万元。
  1949年,设立集贸市场,五天一集,农历逢一遇六是村里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180个,赶集人数达5000人,集市交易额6万元。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2003年,开发沿街商业楼4座,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5%,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68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84台,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6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中学各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入10万元对小学和中学进行改造和扩建,小学扩建9间红砖瓦房,学龄儿童入学达70%以上。中学扩建了24间红砖瓦房,学生入学率达75%以上,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入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1993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3人,床位12张。
  1973-1983年,成立鼓子秧歌队(有踩跷、蹲鼓、丑角、花角色),到各村巡回演出,2008-2010年,鼓子秧歌队又重新出村演出。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1980年,村里房屋、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因村大、人多,外迁至1500米处规划新宅基地,每户30米见方,28户人家,200口人,命名小段集。先后开通东西大街3条,南北大街1条。1984年,为方便群众的照明,投资5万元,立杆架线通电。2000年,投资3万元铺上柏油路,并对村内所有4米宽的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2011年,重新硬化大街,投资22万元。随后对大街进行了美化、绿化,实现了村内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全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60平方米。
  人物
  段兆信 参军受伤,双目失明,身中两弹,荣立一等功。
  李振禄 参加抗美援朝,荣立二等功。
  (段召山)
  河埃孙村
  村庄概况
  河埃孙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2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西尚村为邻,西与潘桥村相连,南与梁道口村接壤,北靠段集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030亩,其中耕地800亩,村庄居民占地230亩。2010年全村共有180户,总人口689人,其中农村人口687人,城镇人口2人。有乔、李、段、赵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乔姓最多。
  明末清初,一孙姓人家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此地,因在徒骇河北岸落户,故得名河埃孙村。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隶属白桥乡管辖。
  村政任职
  1956年7月,李四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8年10月,中共河埃孙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李四山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9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5万元,建筑面积16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成立河埃孙大队革命委员会,李付太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李四顺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乔正田任主任,乔正峰任村文书,段守玉(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四勇任村主任,段三魁、董连华(女)任委员,董连华(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李四山 1958.10-1960.03
  李付太 1960.04-1970.01
  李四顺 1970.02-1985.10
  段守科 1985.11-1995.10
  段守民 1995.11-1998.03
  李念民 1998.04-2011.02
  乔正田 2011.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组织15户村民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3条。196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1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3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2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32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1.5%。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4个,其中养猪场3个,养鸡场1个。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2家,从业人员60人,总产值100万元,利税30万元。
  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0%,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35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340台,各种机动车辆14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5%,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卫生 该村传统秧歌的特色是矮跷、腰鼓、上担、蹦凳子、劈叉、倒蹲等高难度动作表演。地花队伍表演传统戏文,每年元宵节参加乡村表演。武术有路拳、三节棍、三节鞭等。1949年以前该村就有戏曲组,以东路戏曲闻名,到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1949年以后,该村以排练吕剧、京剧为主,在各村巡回演出。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盛行男孩玩打蹦、丢窝等,女孩玩跳绳、踢毽子等,大人们闲暇时用不同形状的物体作棋子安方、走四顶等,后此类游戏逐渐消失。
  民国时期,该村就有一处村办小学,开设1-4年级课程。新中国建立后,开设1-5年级课程,还开办了农民午校、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2003年9月,村小学撤销,该村学生被转移至菜园小学就读。
  1949年以前,该村有两名中医为村民看病。1966年,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2张。2006年,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看病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3条大街,总长17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村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2平方米。
  人物
  李四方 1915年参生,1932年参军,参加过沈阳战役,后在广西南宁市任电力局党委书记,已退休。
  段守城 1926年出生,1946年入伍,随军南下。后曾任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春福 1943年出生,1963年入伍,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转业后任黑龙江省黑河市武装部部长,已退休。
  革命烈士:段成房、李四尧。
  (乔正田)
  秦家村
  村庄概况
  秦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党坊村为邻,西部与南部与段集村相连,北靠大碾王村,整个村呈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60亩,其中耕地500亩,村庄民居占地60亩。2010年全村共有69户,总人口298人,其中农村人口290人,城镇人口8人。有路、张、段、任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路姓最多。2010年秦家村被白桥乡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明末清初该村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该村迁入时有一姓秦的姓氏,所以得名秦家。
  村政任职
  1952年8月,任安俊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10月,中共秦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任安俊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5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6年,秦家成立了大队革命委员会,路用青任主任。1983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路来亭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张安云任村文书,柏宗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0年,路来华任村主任,张安云任委员,柏宗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任安俊 1953.10-1987.10
  路来停 1987.11-1994.5
  路来华 1994.6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0年,该村组织21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6眼,修沟渠2条。1972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8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使全村所有耕地面积成为稳产高产田。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4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0%,年产大蒜400吨、蒜薹200吨,年产值200万元。
  村内有商店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0人,群众增收8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9%,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81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40台,各种机动车辆11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平方米。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65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路来华)
  大碾王村
  村庄概况
  大碾王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16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郑路镇邴家桥村为邻,西与官庄村相连,南与秦家村接壤,北靠孙集乡陈刘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30亩,其中耕地480亩,村庄民居占地50亩。2010年全村共有57户,总人口239人。有张、李、侯、田、苏、郭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明末清初村民从河北省枣强县迁来,传说该村有一碾,特别大,故名大碾王。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47年10月,李安停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7月,中共大碾王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李安停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7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4万元,建筑面积14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成立大碾王大队革命委员会,李迁河任主任。1980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侯希明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1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2人组成,张自亭任主任,房维荣(女)任村文书兼村妇女主任。2011年,侯希明任村主任,房维荣(女)、张自亭任委员,房维荣(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李安停 1956.07-1969.10
  李迁河 1969.11-1979.11
  侯希明 1979.1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8眼,修沟渠3条。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20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4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450吨、蒜薹200吨,年产值5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蔬菜大棚1个,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等蔬菜。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5%,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4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00台,各种机动车辆60余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数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7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1976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2张。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0年,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开通了1条大街,总长4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先后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侯希明)
  齐家官庄村
   村庄概况
  齐家官庄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3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大碾王村为邻,南与王家村接壤,北靠许商街道办事处高仙庄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170亩,其中耕地900亩,居民占地270亩。2010年全村共有180户,总人口685人,其中农村人口678人,城镇人口7人。有张、王、李、柏、程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据张氏祖碑记载,清初,始祖张敬夫妻奉旨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城北张家里仓口迁入,迁入时此地村舍破落,土地荒芜。王氏始祖王善、王垤兄弟两人和家属约在乾隆年间由本县城东十里铺村迁入,迄今300余年,今以泰兴,已至12世。李氏始祖李云敖、云珂、云忠兄弟三人和家属,清末由本乡菜园迁入,迄今已至8世,200余年。柏氏始祖柏俊、柏魁和家属明末清初由济阳回河柏家庄迁入,迄今已至8世。据传说,程氏始祖由济阳县程围子迁入,具体不详。
  村政任职
  清初,村名为高前庄,后来改为齐家官庄村。1940年属高仙庄乡管辖,1946年撤乡划区,区公所迁至潘桥村,属潘桥区。1940-1946年,张汝汉、张延辉先后任村长。1947-1950年,李太友任贫协主席,张泽贵任农会主任。1950年1月,张延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5年3月,中共齐家官庄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张汝青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7名党员。2009年,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齐家官庄大队革命委员会,张汝朋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张汝梅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6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张思亮任主任,张汝教任村文书,刘明荣(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张汝生任村主任,张思亮、刘明荣(女)任委员,刘明荣(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汝青 1955.03-1968.02
  张汝梅 1968.03-1976.08
  张世元 1976.09-1980.05
  张泽孟 1980.06-1995.10
  张泽梓 1995.11-1997.10
  张汝强 1997.11-2007.11
  张汝生 2007.12至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修沟渠5条。198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50公斤。1994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7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9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800吨、蒜薹400吨,年产值7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蔬菜大棚20个,主要种植黄瓜、芹菜、茄子、西红柿等。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1家,从业人员30人。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3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50台,各种机动车12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卫生1949年前,该村就有学堂,由村里请教书先生,附近几个村的学生来该村就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后村中建学校,设1-5年级。1976年,设戴帽初中。1977年,撤销初中,恢复小学。2007年,小学撤销,学生到菜园小学。2009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1966年,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9平方米。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5条大街,总长2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固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人物
  张延清 清朝末年秀才,终生从事教育,是德高望重的名儒。
  张守成 清朝末年秀才,是张延清的学生,终生从事教育,是德高望重的名儒,为人敬仰。
  张世选 1884年生,1949年病故。是当时比较有名的老中医,到过陕西、山西等地看病,在医学方面颇有造诣,对本村的教育事业也非常关心,每次选用教师他都亲自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作评定。到了晚年写了大量医学手稿。
  张泽元 1941年出生,1961年8月应征入伍,在北航某部任文化干事、新闻干事。正营级。1982年,转业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历任信访处秘书、信访处副处长、信访处办公室主任。已退休。
  张汝聪 1943年出生,1967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历任东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局党组书记,市编办主任,已退休。
  张立田 1962年出生,考入太原建工大学,毕业后任烟台市新时代综合开发公司工程师。
  张泽伟 1967年出生,1988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考入山东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国栋 1968年出生,毕业于济南人民警察学校,县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
  张立涛 1977年出生,1998年山东建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聊城市建委,后考取中南大学研究生,2004年考入中南大学攻读博士。
  (张汝生)
  潘桥村
  村庄概况
  潘桥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7公里处,东与河埃孙村为邻,西与焦家村相连,南紧靠徒骇河故道,北靠菜园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580亩,其中耕地1380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60户,总人口1100人。有赵、宋、刘、潘、杨、李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赵姓最多。
  明末清初该村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该村因沿徒骇河有大桥,又因为该村潘姓较多,故得名潘桥。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46年11月,刘佃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12月,中共潘桥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赵登娥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30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潘桥大队革命委员会,赵登娥任主任。1981年12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潘敦彦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宋玉孟任主任,赵平金任村文书,孙秀珍(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宋玉孟任村主任,孙秀珍(女)、刘金泉任委员,孙秀珍(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赵登娥 1956.12-1976.03
  潘本地 1976.04-1985.10
  刘金权 1985.11-1989.02
  宋支玉 1989.03-1992.03
  潘敦彦 1992.04-1997.10
  宋玉孟 1997.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4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眼,修沟渠2条。196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3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3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200吨、蒜薹680吨,年产值10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养鸡场1处。
  至2011年,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1家,从业人员30人,产值50万元,利税9万元。村内有商店4个、饭店2个、理发店1个、车辆维修部5个、良种农药专卖店2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0人,群众增收3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4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数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2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7年,投入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05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4张。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200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2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2008年6月,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白桥乡潘桥村结成帮扶对子。投资70余万元的扬水站和占地525平方米的文教中心综合楼已投入使用。文教中心综合楼设有村两委办公室、多媒体室、党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及两个幼儿园教室,并配备投影仪、打印机、电视机、DVD机各1台,微机20台,微机桌椅21套,椭圆形会议桌及配套椅子及其他办公设施等设施;还为幼儿园配备课桌椅100套,黑板、展览板各2块,风琴、电子琴各1台,在操场为小朋友修建滑梯等娱乐设施,在文化广场设置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及其他体育活动相关器械。另外济南市质监系统825名职工捐款共计26960元,为村民购买农业图书和光盘,为学前班小朋友购买儿童读物及学习光盘若干。同时,为使活动场所更加美观,栽种了16棵法桐,并对整个场所的墙体进行粉刷。
  (宋玉孟)
  菜园村
  村庄概况
  菜园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义和村为邻,西与红庙徐村相连,南与潘桥村接壤,北临西牛家村,整个村落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176亩,其中耕地936亩,村庄居民占地240亩。2010年全村共有211户,总人口797人,其中农村人口786人,城镇人口11人。有李、刘、崔、王、纪、魏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
  明末清初,该村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因村民以种菜为生,故得名菜园村。原属商河县岳桥乡。
  村政任职
  1947年1月,侯才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9年10月,中共菜园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侯才春任村党支部书记。到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3名党员。2002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96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成立菜园大队革命委员会,李清祥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李法贵任村主任,设委员3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清荣任主任,李太亮任村文书,乔秀芹(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高健任村主任,张立云(女)、李太江任委员,张立云(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侯才春 1949.10-1958.10
  李法贵 1958.11-1963.02
  李龙太 1963.03-1969.11
  李法宝 1969.11-1980.02
  李太亭 1980.03-2003.06
  李太江 2003.07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修沟渠3条。1973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该村以农业为主,以副业养农业,1965-1978年间,该村的副业十分红火,有两处黄盆窑,两台泰山-25型号拖拉机。当时,本村烧制的黄盆远销周边几个县市,如惠民、济阳、临邑、乐陵等地。1993年,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6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856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1%,年产大蒜920吨、蒜薹385吨,年产值884万元。
  菜园村民兵连为人们所熟知,1969-1973年间,先后被山东省军区、德州军分区、商河县人武部评为先进民兵连,县委宣传部、文化馆、电影公司曾为该村拍摄了电影,片名是《战旗飞舞》,主要介绍村民兵连的成长过程及在各方面所发挥的模范作用。当时,德州军分区曾下派一个班的战士在菜园驻防,省里的“五七”大队及知识青年均在菜园接受再教育。
  2006年,该村发展村办、户办企业。至2011年,全村拥有砖瓦厂1家、地毯加工厂1家,从业人员200人,总产值100万元,利税20万元。村内有商店4处、饭店2处、理发店2处、服装店1处、车辆维修部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人,群众增收30万元。2001年,设立集贸市场,五天一集,农历逢三遇八是村里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145个,赶集人数达5000人,集市交易额12万元。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2003年,开发沿街商业楼1座,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7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42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345台,各种机动车270余辆,其中轿车16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卫生 该村传统秧歌有低跷、腰鼓、上担、蹦桌子、劈叉、倒蹲等高难度动作。新中国建立初期,方圆几十里的人正月十五多到菜园村赶庙会,观看骑马、武术、秧歌等表演。
  20世纪60年代,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打蘑菇等,女孩玩跳绳、踢毽子等,成年人则在田间地头休息时随手用不同形状的物件做棋子、安方、走四顶,如今此类游戏逐渐消失。
  新中国成立后,村中有一所简易小学,先后开办农民夜校、午校、识字班突击扫盲。三年困难时期,学校取消,直到1963年秋才重新设立小学。当时教学条件极差,没有课本,老师买的作文本,用毛笔写上字当作课本用。1967年后,设立菜园完小,潘桥、义和、红庙徐、牛家、前后王5个村的高年级学生来菜园就读。1970年设立菜园联中,有初中2个班,小学1-5年级,整个菜园管区的初中生都来菜园联中就读,学生达到100多名。1979年联中毕业班,学生27名中有一人考上全日制中专(当时全县中专指标只有16个),2人考入县一中,其余皆升入普通高中。1983年下半年,撤销联中,改为菜园中心小学,设1-5年级,1997年“普九”后,改为菜园完全小学,占地20多亩,有12个教学班,教职工30多名,学生900多名。
  1966年,实行合作医疗,村里没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3名,2004年该村为试点村之一,实施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看病难的负担,2008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3名,床位3张。2009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9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4条大街,总长2156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李太江)
  义和村
  村庄概况
  义和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段集村为邻,西与菜园村相连,南与孙家村接壤,北靠王家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623亩,其中耕地488亩,村庄民居占地135亩。2010年全村共有93户,总人口334人。有尚、张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尚姓居多。
  明末清初,该村由河北吴桥迁来,该村有张姓和尚姓两大姓氏,两姓氏相处和谐,故名义和庄,又称义和村。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49年3月,尚历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7年2月,中共义和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尚历关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义和大队革命委员会,尚历关任主任。1983年2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尚吉香任村主任,有委员4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尚建福任主任,尚明国任村文书,仉文俊(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尚建福任村主任,尚明国任委员,仉文俊(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尚历关 1957.02-1963.10
  张志俊 1963.11-1970.03
  尚清杰 1970.04-1978.05
  尚明友 1978.06-1985.01
  尚清太 1985.02-2002.04
  尚建福 2002.05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眼,修沟渠3条。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4眼,疏通沟渠5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488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500吨、蒜薹300吨,年产值46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5%,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3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0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6%。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数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尚建福)
  王家村
  村庄概况
  王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3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段集村为邻,西与西牛家村相连,南与菜园村接壤,北靠官庄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679亩,村庄民居占地121亩。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428人,其中农村人口425人,城镇人口3人。有王、李、张、刘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
  明末清初,王氏从河北省武邑一带迁入,筑有围墙,墙内称前王家,墙外称后王家,城墙挖掉后改名前后王。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45年5月,王福温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5年7月,中共前后王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王福温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1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145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前后王大队革命委员会,王宝玉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李法耀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太双任主任,李清军任副主任,王庆山任村文书,尚何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太双任村主任,尚何英(女)、李清军任委员,尚何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王福温 1955.07-1958.01
  王宝玉 1958.02-1961.10
  王福江 1961.11-1970.03
  王福太 1970.04-1987.08
  李法耀 1987.09-2000.01
  李太双 2000.0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眼,修沟渠2条。196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1眼,疏通沟渠3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67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650吨、蒜薹320吨,年产值5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3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1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60台,各种机动车辆400余辆,其中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数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3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201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1张。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9平方米。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李太双)
  东杏村
  村庄概况
  东杏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8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郑路镇乔李石村为邻,西与西杏村相连,南与乔家村接壤,北靠郑路镇党家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89亩,其中耕地818亩,村庄居民占地131亩,企业占地40亩。2010年全村共有110户,总人口700人,其中农村人口680人,城镇人口20人。有李、张、尹、孙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
  明末清初,李氏三人由河北省武邑迁来此处,分别是李杏、李棠、李梅,李杏留居于此,后分为东杏、西杏两村。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隶属白桥乡管辖。
  村政任职
  1945年9月,孙传贵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10月,中共东杏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张中全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5名党员。2008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8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东杏大队革命委员会,张中锋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李田久任村主任,有委员5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久国任主任,李俊峰任村文书,乔列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久国任村主任,李俊峰、乔列花(女)任委员,乔列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中全 1950.10-1955.10
  张龙泉 1955.11-1963.02
  张德全 1963.03-1970.04
  张茂忠 1970.05-1980.03
  李田久 1980.04-2009.11
  李久国 2009.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眼,新修沟渠1条。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6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 (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9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818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800吨、蒜薹420吨,年产值78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5个,其中养猪场2个,养鸡场3个。
  2000年后,全村发展木片加工厂1家、地毯加工厂1家,从业人员200人,总产值300万元,利税70万元。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0%,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5%。
  文教卫生民国时期,该村有小学1处,开设1-4年级,主要接受本村学生就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办农民夜读班、识字班,突击扫盲,成为无盲村。1976年,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就近入学,增加3名老师,并扩建初中班。1978年,撤销初中班,合并到新尚联中,该村保留1-5年级。2006年村小学撤销,学生到新尚小学就读。
  1968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立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李俊让)。1982年,该村李明红开始行医。
  村民文化该村有传统特色的鼓子秧歌,每年元宵节都进城表演,被围得水泄不通。、1968年,村民组织了戏班子,排练演出京剧《红灯记》、吕剧《小姑贤》等,演出时场场爆满。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6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李久国)
  西杏村
  村庄概况
  西杏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7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东杏村为邻,西邻徒骇河故道,北邻新尚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793亩,其中耕地640亩,村庄居民占地153亩。2010年全村共有127户,总人口502人,其中农村人口502人。有刘、李、苏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最多。
  明末清初,李氏三人由河北省武邑迁入,分别是李杏、李棠、李梅,李杏留居于此,分为东杏、西杏,原属商河县岳桥乡。
  村政任职
  1947年3月,李传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1月,中共西杏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李传禹任村党支部书记。到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2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96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西杏大队革命委员会,李俊先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李俊太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刘中太任主任,刘中方任村文书,刘玉荣(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刘成华任村主任,刘玉荣(女)、刘成良任委员,刘玉荣(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李传禹 1952.01-1968.04
  李俊太 1968.05-1990.04
  刘中太 1990.05-2009.11
  刘佃爱 2009.1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眼,新修沟渠2条。1975年,成立了村办汽车垫厂,刘中方任厂长,刘佃堂任采购员,由各生产小队抽取妇女劳动力当工人,计20余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将4个生产小队欠银行的贷款全部还清,村民也得到了实惠。197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00公斤。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8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64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530吨、蒜薹200吨,年产值500万元。另村内还建有养殖场3个,其中养猪场1个,养鸡场2个。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2家,从业人员30人,总产值100万元,利税30万元。村内有商店2处、饭店2处、车辆维修部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群众增收2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300台,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1963年该村办起了学校,刘佃兴任教师,共两个年级(1-2年级),采用复式教学方式。后刘佃兴调入岳桥中学,由刘中方任教师,随着年级的增多,又增加刘佃祥任教师。
  几年后,学校由原来的两个班扩大到4个班,教师由两人增加到四人,由刘中果负责学校的工作,1976年办起了初中班。学校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和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83年撤销初中班,保留村小学。2002年,村小学撤销,学生到新尚完小就读。该村有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2人。
  鼓子秧歌也是该村的一大亮点。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苏立岩、刘文习等组织起秧歌队,争奇斗艳。24面小鼓子抡起来,整齐有序,甚是好看;24名扮花人扭起来似蝶舞翩翩,不时博得观众的喝彩。其中“小媳妇骑毛驴”不时逗人捧腹大笑。该村的鼓子秧歌队多次参加县、乡组织的汇演,并在周围村庄巡回演出,观众场场爆满。
  1950-1978年,由村委出资,村民自发组织,刘文习、刘中佃、刘忠房、刘忠祥、刘成清等人组织成立了剧团,排演《李二嫂改嫁》《龙凤面》等十多个优秀剧目。逢年过节在本村和周围几个村庄巡回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参加了多次文艺汇演,排演了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剧目,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
  2010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等。200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1人,床位5张。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8平方米。197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3条大街,总长11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人物
  刘秉华 博 在长清大学城任大学老师。
  刘秉全 硕士西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在西安市工作。
  刘佃材 重庆大学在读研究生。
  (刘佃爱)
  新尚村
  村庄概况
  新尚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5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郑路镇乔李石村为邻,西与东尚村相连,南与西杏村接壤,北靠后任村,整个村落呈“田”字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00亩,其中耕地755亩,村庄居民占地145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552人。有尚、苏、任、王、尹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尚姓最多。
  明末清初,尚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分别是东尚、西尚、新尚。新尚包括前任和苏家,两村合为一村。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隶属白桥乡管辖。
  村政任职
  1939年10月,尚吉章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1月,中共新尚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尚清芬任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至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9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新尚大队革命委员会,尚清芬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尚明杰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尚建树任主任,王明堂任村文书,刘玉亭(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尚建忠任村主任,苏世钱、尚红梅(女)任委员,尚红梅(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尚清芬 1952.01-1968.04
  尚明杰 1968.05-1985.10
  尚建树 1985.11-2011.02
  尚建忠 2011.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修沟渠3条。1972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90公斤。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1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5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55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500吨、蒜薹200吨,年产值400万元。
  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00台,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8%。“文革”后期,新尚大队、东尚大队、后任大队合建的联伍联中。当时开设1-7年级,有东杏、西杏、新尚、东尚、西尚、后仁、骆家七个村的学生来此就读。1975年,与联中分家,另建新尚学校,李传隆任校长。
  2008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07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3人,床位5张。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住房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8平方米。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2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固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人物
  烈士:尚吉章,1910年出生,1939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惠民县淄角战斗中牺牲。
  (尚建忠)
  东尚村
  村庄概况
  东尚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3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新尚村为邻,西与西尚村相连,南与宋家村接壤,北靠三教堂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880亩,其中耕地700亩,村庄民居占地18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560人,其中农村人口553人,城镇人口7人。有尚姓1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末清初,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兄弟三人,分别是东尚、西尚、新尚,东尚在西尚以东而得名。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67年11月,尚明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8年11月,中共东尚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尚明亮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9名党员。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东尚大队革命委员会,尚明亮任主任。1980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尚吉本任村主任,有委员3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尚清双任主任,尚明宝任村文书,尚兰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尚明国任村主任,尚明成、高玉静(女)任委员,尚兰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尚明亮 1968.11-1980.02
  尚吉本 1980.03-1990.04
  尚明山 1990.05-1998.10
  尚清双 1998.11-2003.01
  尚明宝 2003.02-2009.10
  尚明国 2009.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5条。197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2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650吨、蒜薹300吨,年产值6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鸡场2处。
  2005年以后,村内有商店3个、饭店2个、理发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人,群众增收3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4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420台,各种机动车辆240余辆,其中轿车1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198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09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2张。
  村庄建设 1979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6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尚明国)
  西尚村
  村庄概况
  西尚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4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东尚村为邻,西与骆家村相连,南与井家坞村接壤,北靠党坊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900亩,村庄民居占地240亩,企业占地60亩。2010年全村共有160户,总人口650人。有尚、段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尚姓最多。
  明末清初,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尚氏兄弟三人,以姓氏取村名,分别是东尚、西尚、新尚,西尚在东尚以西而得名。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53年11月,尚志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5年10月,中共西尚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尚明仁任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4名党员。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西尚大队革命委员会,尚明仁任主任。1982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尚明华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尚清军任主任,尚清成任副主任,张玉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尚明辉任村主任,李久英(女)、尚明诚(小)任委员,李久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尚明江 1965.10-1970.10
  尚吉良 1970.11-1975.12
  尚清杰 1976.01-1996.03
  尚丰元 1996.04-2002.02
  尚清军 2002.03-2007.10
  尚建洪 2007.11-2011.10
  尚建训 2011.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眼,修沟渠2条。196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8眼,疏通沟渠8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9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800吨、蒜薹450吨,年产值700万元。
  村内有商店5个、饭店1个、理发店1个、服装店2个、车辆维修部3个、良种农药专卖店4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人,群众增收30万元。1990年,建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四遇九是村里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280个,赶集人数达5000人,集市交易额50万元。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2005-2010年,开发沿街商业楼5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5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2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500台,各种机动车辆400余辆,其中轿车1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科技 2009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2006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2张。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8平方米。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7条大街,总长2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尚建训)
  后任村
  村庄概况
  后任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6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北部,东与郑路镇乔李石村为邻,西与骆家村相连,南与新尚村接壤,北靠郑路镇党家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320亩,其中耕地260亩,村庄民居占地60亩。2010年全村共有53户,总人口218人。有任、苏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任姓居多。
  明末清初该村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以姓氏取村名。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61年7月,任吉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9年2月,中共后任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任吉富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1名委员,5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96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后任大队革命委员会,任光瑞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苏传平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1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任光臣任主任,苏传平任副主任,任光臣任村文书,刘凤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任光臣任村主任,刘凤花(女)、苏传平任委员,刘凤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任吉富 1969.02-1976.03
  任传海 1976.04-1980.03
  任光臣 1980.04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眼,修沟渠2条。197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20公斤。之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26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230吨、蒜薹100吨,年产值2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00台,各种机动车辆40余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任光臣)
  骆家村
  村庄概况
  骆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3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西尚村为邻,西与孙家村相连,南靠徒骇河,北靠党坊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80亩,其中耕地158亩,村庄民居占地22亩。2010年全村共有25户,总人口118人,其中农村人口118人,劳动力45人。有赵、张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赵姓居多。
  因明末清初有一老太太带着两个孩子来此处,两个孩子分别叫赵龙、赵虎,因三人在此落户,故得名落家,后改名小骆家。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1998年该村被岳桥乡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8年7月,赵法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71年12月,中共骆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赵法旗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6万元,建筑面积8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骆家成立了大队革命委员会,赵法旗任主任。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赵德武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1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赵德武任主任,赵德圣任副主任,段守香(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赵德武任村主任,赵德圣任委员,张静(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赵法旗 1948-1976
  赵德武 1976年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8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一个互助组。1962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修沟渠2条。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9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2000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8%,年产大蒜200吨、蒜薹100吨,年产值150万元。
  村内有商店1个、理发店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人,群众增收2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9%,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2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40台,各种机动车辆3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平方米。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开通大街,总长15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赵德武)
  党坊村
  村庄概况
  党坊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1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三教堂村为邻,西与段集村相连,南与西尚村接壤,北靠大碾王村,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028亩,其中耕地828亩,村庄居民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9户,总人口639人,其中农村人口619人,城镇人口20人。有党、胡、韩、陈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党姓最多。
  明末清初,党姓从河北省武邑、枣强县一带迁入,后立一牌坊,故名党坊。原属商河县岳桥乡。
  村政任职
  1953年7月,党西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4年7月,中共党坊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党西才任村党支部书记。到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1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党坊大队革命委员会,党德才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党德才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党德才任主任,党西华任村文书,王法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党希友任村主任,胡兴强、路兴晶(女)任委员,路兴晶(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党希财 1954.07-1992.10
  党德财 1992.10-1994.10
  党德林 1994.10-1996.05
  党德富 1998.03-2007.10
  尚志宏(兼)2007.11 -2011.02
  党传升 2011.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新修沟渠3条。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80公斤。1994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2眼,疏通沟渠1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828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700吨、蒜薹340吨,年产值68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鸡场1处。党坊村依托大蒜种植的优势带动村餐饮业、商业、交通等的发展。村内有商店4处、饭店1处、车辆维修部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村民增收2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6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20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1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36%。1958年,建立学校,设1-4年级,先后投入1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周边几个村的孩子也都到本村上学。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1人,床位二张。2010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7平方米。197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3条大街,总长27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党传升)
  三教堂村
  村庄概况
  三教堂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郑路镇党家村为邻,西与党坊村相连,南与西尚村接壤,北靠郑路镇张墨林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1000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17户,总人口500人,其中农村人口487人,城镇人口13人。有苏、王、黄、党、杨、张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苏姓最多。
  明末清初,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此地相传村南原有一祠堂,内有神像三尊,分属儒教、道教、佛教,故名三教堂。原属商河县岳桥乡,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于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49年8月,党连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7月,中共三教堂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王照堂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0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6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三教堂大队革命委员会。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苏兴峰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王宏忠任主任,王召文任村文书,章美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王庆栋任村主任,苏恩华、晋小英(女)任委员,苏振香(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王召堂 1950.07-1960.05
  党连荣 1960.06-1965.10
  苏如兰 1965.11-1975.11
  苏兴峰 1975.12-1986.02
  王现忠 1986.03-2006.02
  王庆栋 2006.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眼,修沟渠2条。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50公斤。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0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000吨、蒜薹500吨,年产值1000万元。村内还建有养殖场2处,其中养猪场1处,养鸡场1处。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9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21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198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5张。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 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王庆栋)
  北乔家村
  村庄概况
  北乔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3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朱河沟村为邻,西与尹家村相连,南与魏南村接壤,北靠东杏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891亩,其中耕地1541亩,村庄民居占地350亩。2010年全村共有203户,总人口879人,其中农村人口865人,城镇人口14人。有乔、尹、路、李、张、宋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乔姓最多。
  明末清初,乔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村庄以姓氏命名。
  村政任职
  1950年7月,乔全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3月,中共北乔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乔全仁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4名党员。2005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北乔家大队革命委员会,乔全仁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尹祥士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乔列东任主任,乔中连任村文书,乔秋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乔列辉任村主任,乔列东、乔秋花(女)任委员,乔秋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乔全仁 1953.07-1979.10
  尹祥士 1970.11-1993.02
  乔列东 1993.03-1998.04
  乔列榜 1994.05-2004.10
  乔列东 2004.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7眼,修沟渠12条。1963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6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541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400吨、蒜薹800吨,年产值10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鸡场2处。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1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27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卫生 197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199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3张。
  村庄建设 197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2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乔列东)
  尹家村
  村庄概况
  尹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35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北乔家村为邻,西与西董村相连,南与大吕村接壤,北靠新宋家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549亩,其中耕地1200亩,村庄民居占地349亩。2010年全村共有206户,总人口870人,其中农村人口860人,城镇人口10人。有尹、乔、刘、谷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尹姓最多。
  明末清初,尹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村庄因姓氏得名。
  村政任职
  1947年9月,尹祥士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3月,中共尹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尹祥士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9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96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尹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尹祥士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刘佃国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刘佃国任主任,尹传刚任村文书,李三香(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刘佃利任村主任,乔列华、李三香(女)任委员,李三香(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尹祥士 1953.03-1967.10
  尹守祯 1967.11-1977.09
  尹守泽 1977.10-1994.07
  刘佃国 1994.08-2002.02
  乔正庆 2002.03-2010.06
  尹传君 2010.07-2013.02
  尹安文 2013.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4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8眼,修沟渠4条。1963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18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4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6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2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000吨、蒜薹620吨,年产值8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鸡场4处,蔬菜大棚2个,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等。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50台,各种机动车辆9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3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尹安文)
  魏南村
  村庄概况
  魏南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36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北乔家村为邻,西与尹家村相连,南与大吕村接壤,北靠徒骇河故道,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581亩,其中耕地476亩,村庄民居占地105亩。2010年全村共有65户,总人口271人,其中农村人口264人,城镇人口4人。有魏、刘、苏等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魏姓最多。
  明末清初,魏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村庄以姓氏命名。
  村政任职
  1960年8月,魏清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3年10月,中共魏南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魏清河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6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2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魏南大队革命委员会,魏清成任主任。1985年1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魏清哲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魏清哲任主任,魏长征任村文书,乔秀美(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魏清哲任村主任,魏长征、宋玉秀(女)任委员,乔秀美(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魏清河 1963.10-1972.06
  魏清顺 1972.07-2004.10
  魏清哲 2004.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眼,修沟渠3条。1963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7眼,疏通沟渠4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476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480吨、蒜薹360吨,年产值5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80台,各种机动车辆8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卫生 1971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
  村庄建设 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魏清哲)
  大吕村
  村庄概况
  大吕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27公里处,东与陈坦村为邻,西与王天开村相连,南与蒿子孙村接壤,北靠尹家村,整个村落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1511亩,村庄居民占地289亩。2010年全村共有220户,总人口851人,其中农村人口851人,劳动力450人。有吕、董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吕姓最多。
  大吕村因姓氏而得名。
  2006、2007年连续两年被白桥乡党委、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54年8月,吕太胜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1月,中共大吕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吕太胜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2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8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大吕大队革命委员会,吕太胜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吕正方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4人组成,吕传强任主任,吕太平任副主任兼民兵连长,吕传波任村文书,王秀荣(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吕太平任村主任,王秀荣(女)、吕太柱任委员,王秀荣(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吕太胜 1956.4-1961.2
  董作千 1961.3-1972.1
  吕现湖 1972.2-1980.1
  吕念灯 1980.2-1990.10
  吕太水 1990.11-1993.11
  吕正方 1993.12-2000.8
  吕传强 2000.9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新修沟渠7条。198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新打机井12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511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620吨、蒜薹780吨,年产值8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3个,其中养猪场2个,养鸡场1个。至2010年底,全村拥有大蒜加工企业1家,从业人员100人,总产值300万元,利税10万元。村内各种服务行业有商店4处、饭店1处、理发店1处、服装店1处、车辆维修部2处、良种农药专卖店3处。
  2001年,设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四遇九是村里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100个,赶集人数达4000人,集市交易额6万元。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2006年开发沿街商业楼5座,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超市、饭店、理发店、良种农药专卖店、服装店等经营场所。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0人,村民增收2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0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60台,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2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1953年建学校,除了本村的孩子,邻近几个村的孩子也都到该学校就读,学生放学后,教师再对文盲、半文盲进行识字教育,该村是当时白桥有名的无文盲村,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等。2008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3人,床位12张。
  该村的大高跷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在穿红挂绿的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扛镡子的壮汉,两米多高的大镡子,上边是铁圈,里边有一个小座椅,上面放一小女孩人偶,人偶在上面跟随扛镡子的壮汉做一样的动作。
  特别引入注目的是两个丑角,尺把长的大辫子,大红头绳,眼皮是白的,下身穿黑衣绿裤镶白布边,他一手拿铃铛,一手拿一红绿相间的约1米长的鞭子,踩着大高跷,连蹦带跳,身后还跟随两架镡子,其次是8把大伞,再后面是24面小鼓,最后是身穿裙子的70朵花,好像凤凰展翅一般,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大鼓一响,周边的村庄都能听见,前去观看的群众特别多,场面甚是热闹。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2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固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人物
  吕本支 1918年2月生,1938年入八路军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39年2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某部政治部干事、某部敌工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某纵队政治部联络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志愿军军政治部联络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工厂管理局政委等职。1981年,按副军职干部待遇离职休养。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及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
  吕太聪 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吕太敏 山东有名的武术拳师,在德州、商河、济南曾建武馆,培养了数百名徒弟,他去世后,百名弟子为其立碑。
  吕桂华 博士,省立医院口腔科主任。
  (吕传强)
  王天开村
  村庄概况
  王天开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7公里处,东与大吕村为邻,西与东董村相连,南与孙家村接壤,北靠宋家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60亩,其中耕地760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6户,总人口526人,其中农村人口519人,城镇人口7人。有王、刘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居多。
  村政任职
  1942年7月,刘曰信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8月,中共王天开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刘丕凤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6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6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0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王天开大队革命委员会,刘月信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刘玉凤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刘玉广任主任,刘玉山任村文书,董玉荣(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王小亮任村主任,刘德强、董玉荣(女)任委员,董玉荣(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刘丕凤 1950.08-1970.01
  刘曰信 1970.02-1980.03
  刘德圣 1980.04-1996.10
  王云升 1996.10-2010.03
  刘玉广 2010.04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6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1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6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6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800吨、蒜薹400吨,年产值450万元。村内还建有养殖场2处,养猪场1处,养鸡场1处。
  2005年,党支部带领村民依托大蒜种植的优势,开发观光农业项目,从而带动村餐饮业、商业、交通等的发展。村内有商店2个、开发沿街商业楼10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5人,群众增收10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9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7%,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0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50台,各种机动车辆2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共有学校2所,其中幼儿园1所,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8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2006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10张。
  村庄建设 198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0平方米。
  (刘玉广)
  朱河沟村
  村庄概况
  朱河沟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高桥村为邻,西与乔家村相连,北靠乔李石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23亩,其中耕地843亩,村庄民居占地80亩。2010年全村共有111户,总人口473人,有朱、刘、孙、路、吕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朱姓最多。
  明末清初,朱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因本村有徒骇河故道一河沟,故得其名。原属商河县郑路镇,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商河县白桥乡。
  1988年、1990年被白桥乡党委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9年4月,路永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3月,中共朱河沟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路永祥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2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2万元,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成立了朱河沟大队革命委员会,路永祥任主任。1985年3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朱吉亭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孙德胜任主任,朱先堂任兼村文书,于新华(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孙光玉任村主任,路来贵、王秀花(女)任委员,于新华(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路永祥 1953.03-1965.04
  朱吉亭 1965.05-1992.06
  孙德胜 1992.07-2004.10
  朱先堂 2004.11任职
  经济民生
  1953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3条。1963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5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3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4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8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8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7%,年产大蒜300吨、蒜薹180吨,年产值6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鸡场3处。
  村内有商店2个、良种农药专卖店1个。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9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科技 1971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010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200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2张。
  村庄建设 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朱先堂)
  高桥村
  村庄概况
  高桥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35公里处,东与西付李村为邻,西与朱河沟村相连,南与济阳县曲堤镇孙家、王家相连,北邻郑路镇兴隆村,整个村落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2329亩,其中耕地2029亩,村庄居民占地285亩,企业占地面积15亩。2010年全村共有290户,总人口1028人,其中农村人口1023人,城镇人口5人。
  高桥村有刘、郑、付、高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氏人口最多,付氏、高氏各一家。1961年,高氏迁走,付氏绝嗣。1990年,高桥村被白桥乡党委、政府授予1990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8年2月,刘功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4年8月,中共高桥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刘功华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1年,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全村有22名中共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高桥大队革命委员会,刘功华任主任。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刘洪一任村主任,设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刘明一任主任,刘彬一任村文书,郑荣同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刘明一任村主任,刘彬一任副主任,郑荣同、郑荣光、李俊芳(女)任委员,李俊芳(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刘成华 1954.08-1988.01
  刘明一 1988.02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修沟渠1条。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91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3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5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2029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000吨,蒜薹400吨,年产值800万元。村内建有养猪场1处,蔬菜大棚27个,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等。村内有商店5处、饭店1处、理发店1处、车辆维修部1处、良种农药专卖店1处。
  1990年,该村设立集贸市场,五天一集,农历逢一遇六是村里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200个,赶集人数达1500人,集市交易额3万元。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2010年开发沿街商业楼5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超市、饭店、理发店、良种农药专卖店、服装店等经营场所。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0人,群众增收1000元。
  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5%,无危房,居民二层楼3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1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科技 从清朝时期村中就有高跷队、老汉推车队,每年冬天村民组织起来自演自乐,代代传承,在周围几个村享有盛名,“文革”时期中断,到了1979年,该村的高跷队又活跃起来,并且到乡镇、县城参加汇演。
  1949年以前,村中设立一所小学,开设1-3年级课程,主要是珠算,识字还有速成班。1950年,设立公办学校,并先后开办了农民夜读班、识字班、扫盲班。1976年,改为联中。1980年,建新教室,在校学生超过200人。
  1973年,设有卫生室,2006年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的就医负担。同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3人,床位10张。
  村庄建设 1949年初,高桥村在周边几个村中是个大行政村,有6个生产队,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住房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8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至2010年,先后开通了东西2条大街,3条南北大街,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整修。村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固定电话、通有线电视,大街、胡同干净整洁,路灯、垃圾箱、篮球场、健身器材齐全。至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人物
  刘宗昌 曾任沈阳军区独立团团长。
  郑荣昌 任上海市某军医大副书记。
  刘界一 济南军区警备区团级干部。
  刘成华 中共党员,曾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转业后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多年。
  刘成秀 中共党员,曾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郑学祥 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马连山战斗中,一个连的兵力被敌人围在山头上,打了一天一夜,全连战士只剩下他一个人,仍坚持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胜利,获二等功。他的事迹还登了报,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刘明一)
  东付李村
  村庄概况
  东付李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济阳县仁风镇为邻,西与孙家村相连,南与郑路镇苏家村接壤,北临郑路陈侯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460亩,其中耕地1260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00户,总人口920人,其中农村人口800人。1995年,东付李村被乡党委、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明末清初,付、李两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东西付李以中间的河湾为界。原属济阳县仁风镇,后属商河县白桥乡。
  村政任职
  1948年1月,甄培茂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60年1月,中共东付李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纪树花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3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东付李大队革命委员会,甄培福任主任。1985年1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孙召松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孙召松任主任,孙连玉任村文书,田左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纪曰存任村主任,纪立光、卢晓霞(女)任委员兼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纪树花 1960.01-1974.10
  孙召周 1974.11-1988.02
  纪曰存 1988.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6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8条。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金村种植大蒜126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3000吨,蒜薹1500吨,年产值10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蔬菜大棚10个,主要种植芸豆、芹菜、西红柿等。
  东付李村与山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合作建立商河县鑫海源良种猪养殖场,该场占地50亩,总投资300余万元,引进斯格系列、长白系列、大约克系列、杜洛克系列等优良种猪,进行三元杂交育种。所产仔猪、种猪除供本场养殖外,还销往周边县市和北京、上海等地。年出栏量达3500余头。在养殖场的带动下,全村建有养殖小区二处,规模养殖户已达120多户,全村总出栏量达10000余头。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5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2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科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幼儿园1所,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1.2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投入7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1995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5张。
  村庄建设198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2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纪曰存)
  西付李村
  村庄概况
  西付李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50公里处、白桥镇政府驻地东部,东与东付李村为邻,西与高桥村相连,南临徒骇河,北临郑路镇陈侯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000亩,其中耕地797亩,村庄民居占地203亩。2010年全村共有140户,总人口660人,其中农村人口645人,城镇人口15人,劳动力400人。有刘、曹、范等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最多。
  村政任职
  1946年7月,曹曰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3月,中共西付李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曹曰学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7名党员。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6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西付李大队革命委员会,曹曰学任主任。1985年3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曹文峰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曹北茂任主任,曹文同任村文书,田重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曹文华任村主任,刘俊胜、杜珍珍(女)任委员,田重兰(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曹曰学 1953.03-1970.02
  曹文峰 1970.03-1987.10
  曹文清 1987.11-1997.06
  曹文正 1997.07-2004.10
  曹文华 2004.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了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眼,修沟渠条。1963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7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97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680吨,蒜薹320吨,年产值6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5处,蔬菜大棚4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等。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30台,各种机动车辆14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科技 1971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2008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2张。
  村庄建设 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曹文华)
  梁道口村
  村庄概况
  梁道口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6公里处、白桥中部徒骇河故道南岸,东与新宋家村为邻,西与河南王村相连,南与白桥村接壤,北临河南张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2300亩,其中耕地1860亩,村庄民居占地440亩。2010年全村共有268户,总人口999人,其中农村人口989人,城镇人口10人,劳动力680人。有张、梁、韩、李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明末清初,梁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因村处于徒骇河故道口上,故得此名。
  村政任职
  1947年3月,张成财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5月,中共梁道口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张成财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30名党员。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9.4万元,建筑面积128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梁道口大队革命委员会,张成财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张海明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5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张海明任主任,张本铁任村文书,吕秀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张建明任村主任,张扬任副主任,张建庆、王同秀(女)、张本铁任委员,吕秀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成财 1953.03-1987.10
  张海明 1987.11-2006.04
  张建明 2006.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3条。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450公斤。1995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7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8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5眼,疏通沟渠8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86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1700吨,蒜薹980吨,年产值1500万元。
  村内有商店4个、饭店1个、车辆维修部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入,群众增收3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680台,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74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1993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3张。
  村庄建设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5条大街,总长3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张建明)
  井坞村
  村庄概况
  井坞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7公里处,东与宋家村为邻,西与梁道口村相连,南与后董村接壤,北靠西尚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370亩,其中耕地1270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86户,总人口786人,其中农村人口722人,城镇人口64人,劳动力506人。有李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井坞村因村内有一眼大水井而得名,还曾被称为“井家坞”村、“更家窝”村。
  村政任职
  1945年9月,李荣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9年2月,中共井坞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李荣良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9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6万元,建筑面积272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68年,成立井坞大队革命委员会,李荣良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李三亭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三星任主任,李三庆任村文书,乔秀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三星任村主任,李三庆、乔秀兰(女)任委员,乔秀兰(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李荣良 1949.02-1970.03
  李元道 1970.04-1983.02
  李元党 1983.03-1989.10
  李三东 1989.11-1994.02
  李若海 1994.03-2000.01
  李三华 2000.02-2009.07
  李三星 2009.08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4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修沟渠5条。197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12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8%,年产大蒜900吨,蒜薹600吨,年产值1800万元。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蔬菜大棚7个,主要种植黄瓜、芹菜、豆角等。
  2007年,该村建起了第一家蒜片加工厂,至2011年,从业人员26人,产值130万元,利税20万元。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9%,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1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660台,各种机动车20余辆,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9%。
  文教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8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010年,投入5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199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3张。
  村庄建设 199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7条大街,总长28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0平方米。
  (李三星)
  新宋家村
  村庄概况
  新宋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6公里处、白桥中部徒骇河故道南岸,东与尹家村为邻,西与西董村相连,南与南董村接壤,北临井家坞村,整个村呈四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00亩,其中耕地755亩,村庄民居占地145亩。2010年全村共有145户,总人口577人,其中农村人口577人,劳动力300人。有宋、吕、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宋姓最多。
  明末清初,宋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以姓氏命名。
  村政任职
  1948年9月,宋其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3月,中共新宋家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宋其仁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3名党员。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14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新宋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宋其仁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李荣才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宋修亭任主任,吕传徐任村文书,宋修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李荣才任村主任,宋修礼、宋秀娟(女)任委员,宋修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宋其仁 1953.03-1988.10
  李荣才 1988.11-1993.05
  李元明 1993.06-2000.07
  宋修亭 2000.08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了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眼,修沟渠9条。198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4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7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5眼,疏通沟渠2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73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700吨,蒜薹350吨,年产值6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4处,蔬菜大棚4个,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等。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居民二层楼3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0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8%。
  文教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8%。1971年,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1993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5张。
  村庄建设 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宋修亭)
  西董村
  村庄概况
  西董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30公里处、白桥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东与东董村为邻,南与南董村接壤,北临后董村,整个村呈长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1000亩,其中耕地730亩,村庄民居占地23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514人,其中农村人口514人,劳动力400人。有董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末清初,董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以姓氏命名。
  村政任职
  1955年7月,董法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7年5月,中共西董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董法亮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7名党员。2004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西董大队革命委员会,董法亮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董作俊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人组成,董法敬任主任,董法仁任村文书,张英(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董法敬任村主任,董法仁、张英(女)任委员,张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董法亮 1957.05-1973.02
  董作俊 1973.03-1987.10
  董法胜 1987.11-2004.10
  董法敬 2004.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2眼,修沟渠6条。1963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5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6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7眼,疏通沟渠7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77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700吨,蒜薹400吨,年产值80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6处。
  白桥大蒜市场位于白桥乡西董村至王天开村环乡路北侧,由白桥乡政府筹资建设,总投资200万元,市场占地30亩,一期工程计划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市场北沿为商业门店,市场内设有停车场和经营摊位,并规划建设轻钢结构的交易大厅,设有仓库及附属设施。该市场是目前济南市建设规模最大的大蒜批发销售市场,规划发展成为区域性大蒜交易中心,兼营蔬菜及其他农副产品的批发销售。随着市场辐射能力不断加强,以“前店后厂”模式进行保鲜加工经营的业户越来越多,业务范围已经辐射到周边县市区。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吸纳200人就业。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20台,各种机动车辆13余辆,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有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4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4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4年,投入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1990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3张。
  村庄建设 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5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
  (董法敬)
  后董村
  村庄概况
  后董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30公里处、白桥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东与新宋家村为邻,西与西董村相连,南与东董村接壤,北临井家坞村,整个村呈四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680亩,其中耕地550亩,村庄民居占地13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5户,总人口440人,其中农村人口420人,城镇人口20人,劳动力205人。有董、胡、邢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董姓最多。
  明末清初,董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以姓氏命名。
  村政任职
  1953年3月,董作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7年5月,中共后董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董作学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6名党员。
  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成立后董大队革命委员会,董作学任主任。1983年5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董作学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董法礼任主任,董法华任村文书,董杰(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董法华任村主任,董法礼、董杰(女)任委员,董杰(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董作学 1957.05-1979.03
  董作林 1979.04-2007.02
  董法礼 2007.03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5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1眼,修沟渠8条。198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8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打机井11眼,疏通沟渠5条,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5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500吨,蒜薹240吨,年产值500万元。村内还建有养猪场1处,养鸡场1处,蔬菜大棚3处,主要种植黄瓜、芹菜等。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2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8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9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庄建设 198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4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5平方米。
  (董法礼)
  东董村
  村庄概况
  东董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7公里处,东与王天开村为邻,西与西董村相连,南与南董村接壤,北临后董村,整个村呈正方形,全村占地总面积990亩,其中耕地840亩,村庄民居占地1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40户,总人口607人,其中农村人口607人,劳动力360人。有董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董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三年,始祖董勇成从河北枣强迁入后,有三个儿子,分东西后,各立一村,即三个董家。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白桥乡党委、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7年7月,董树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10月,中共东董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董树星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3名党员。2007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总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
  1968年,成立东董大队革命委员会,董树星任主任。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董传中任村主任,有委员2名,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董孟堂任主任,董孟岭任村文书,刘翠玲(女)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董孟果任村主任,董传亭、董桂花(女)任委员,董桂花(女)任妇女主任。
  历任党支部书记:
  董树星 1950.10-1970.04
  董树青 1970.05-1985.10
  董孟轲 1985.11-1993.02
  董立国 1993.03-2007.10
  董作云 2007.11任职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6年,该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开始推广大蒜种植,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为主。1996年,推广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推广普及“三种四收”(大蒜—玉米—菠菜)模式,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至2011年,全村种植大蒜84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00%,年产大蒜840吨,蒜薹420吨,年产值320万元。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7处,其中养猪场5处,养鸡(鸭)场2处,蔬菜大棚1个,主要种植芸豆、西红柿、芹菜等蔬菜。
  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4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0%,无危房,居民二层楼3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80台,各种机动车辆17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文教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1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010年,投资3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及各种健身器材等。1993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2张。
  村庄建设1979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3000米,并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到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
  (董作云)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白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