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孙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69
颗粒名称: 河东孙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598-5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河东孙村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河东孙村

内容

村庄概况
  河东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方向25公里处、郑路镇东北部,北与冯家村相邻,西与河西刘村接壤,南临邓洼村。全村占地总面积640亩,其中耕地601亩,林地16亩,旧河水沟3亩。村庄民居占地20亩。2010年全村共66户,总人口259人,全村只有孙氏一族,均为汉族。
  据《孙氏族谱》记载,明朝孙氏由河北武邑一带迁此立村,村址位于古滴河东岸,故名河东孙。
  村政任职
  1947年4月,村民孙连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名党员,成立中共河东孙村支部委员会,孙连明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孙连禄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孙连禄任社长。1958年,成立河东孙生产大队,孙吉德任大队长。1972年6月,孙连昌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河东孙村民委员会,孙秀和任村委会主任。1989年9月,孙兴德任党支部书记。1991年1月,孙和德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8月,孙秀和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孙秀和任党支部书记,孙进德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河东孙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植被面积为530亩,覆盖率为80%以上。2010年,该全村经济总收入23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272元。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有电话50多部,彩电、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普及,有轿车5辆,面包车2辆,大型收割机1台,电脑15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东孙村有洼地160亩,村北有碱地50亩,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3年,修排水沟2条,对盐碱地进行排涝压碱,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180公斤。1978年,发展村办企业。1995年,建立起榨油厂、村办养猪场。1997年,宅基地重新进行统一规划,加宽大街。1991年,统一安上照明用电,组织村民打机井。2000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2005年,建立奶牛场。2009年春,重新挖排水沟并修建公路桥。2010年,植树造林50亩,重新修整大街,全村通上自来水。
  (孙进德 孙振兴)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孙进德
责任者
孙振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孙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