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家庙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53
颗粒名称: 尚家庙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583-5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尚家庙村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尚家庙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尚家庙村位于郑路镇东部,村北紧靠幸福大沟,隔沟与王新村相望,东与陈家村为邻,南与杨家村接壤,西与张家庙村相接。2010年,尚家庙村共有120户,503人,由程、王两个姓氏组成,均为汉族,其中王姓人口较多。
  据王氏谱书记载,元明年间(约1360-1370)有一尚姓人家,徒居于北,暂居庙中,以后相继有王氏始祖王士忠迁自平度,始居于邢王庄,继居王家老庄,其七世孙永享、永建兄弟二人移居于此,陆续与程氏相聚,皆在此安家定居。因尚姓首先在此立村,故名尚家庙,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村政任职
  1941年2月,程凤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64年1月,与张家庙村合建一个党支部,程凤阁任党支部书记。1971年1月,建立中共尚家庙村支部委员会,王现俊任党支部书记。1957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程凤阁任社长。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程凤阁任社长。1958年10月,成立生产大队,程凤阁任大队长,下设4个小队。1967年,成立尚家庙村革命委员会,王现俊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10月,成立尚家庙村民委员会,王现俊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4年,王素红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王素红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1年,王素红任党支部书记,王禄坤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尚家庙村是郑路镇大棚蔬菜发展最早、面积最大的村。1992年,开始建设蔬菜大棚。2004年,该村菜农成立蔬菜协会,多次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现场指导,统一品种、统一喷药施肥、统一销售。至2010年,建有大棚247个,其中冬暖棚210个,早春棚37个,年产蔬菜4074吨,年棚均收入2.1万元,年总收入441万元。全村仅大棚蔬菜一项人均增收8767元。该村大棚蔬菜以黄瓜为主,搭配种植甜椒、西红柿、西葫等,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河北、济南、天津等地。2007年,该村的蔬菜生产基地被省农业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济南市十大无农药残留放心基地。2009年,其主导产品黄瓜和芹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每年大棚会有6个月的闲置期,村民利用这个空当,在大棚内养殖肉用鸡,一年养两批,棚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同时促进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既肥地又增收。2004年,养鸡户成立大棚养鸡协会,统一组织防疫、销售等各项工作。至2010年,全村发展大棚养鸡户26户。
  至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06万元,人均收入9883元,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村内建有两层楼3座,各种农用机动车100余辆,轿车4辆,面包车5辆,载重卡车2辆,电脑3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已普及。
  文化教育 2006年,建设文化大院,设有青年之家、图书室、阅览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图书室有图书8000多册,通过组织村民阅读、观看图书科教片等,宣传和普及农业结构调整、种植大棚蔬菜、合理施肥、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农业科学技术。
  村庄建设 1995年,村里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两条大街。2008年,安装了路灯、家家通自来水,修排水沟,打机井20多眼,使全村95%的土地旱能浇、涝能排。协调350亩土地建蔬菜大棚,使该村成为全镇大棚示范区。2008年,村委会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村民开办养鸡厂和木板厂各一家。2010年,对两条大街水泥硬化,长800米,进行农厕改造90户。
  (王素红)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素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尚家庙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