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王庄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50
颗粒名称: 邢王庄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581-5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邢王庄村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邢王庄村

内容

村庄概况
  邢王庄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5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惠民县靠河郑村为邻,西与李王村相连,北靠陈家村,南面是徒骇河。全村占地面积120公顷,其中耕地70公顷,经济林8公顷,苇塘2公顷,村庄民居占地20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49户,人口645人,有王、高、于、郑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最多。据传,明末邢氏和王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村政任职
  1937年2月,高佃龙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素功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邢王庄村生产大队,高佃魁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74年,中共邢王庄村支部委员会成立,于宗山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于宗刚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邢王庄村大队革命委员会,王笃信任“革委会”主任,王加叶、于凤金任“革委会”副主任。1984年,王加叶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邢王庄村民委员会,王笃三任村委会主任,有委员3人,下设4个居民小组。1986年,于凤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王家新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高广才任村委会主任。2007年,王申刚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王申刚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会。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邢王庄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3万元,人均收入7506元,全村拥有程控电话60多部,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轿车8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2台,重汽运输车4辆,电脑20余台,彩色电视机、通讯设备普及。
  1952年,成立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渠排涝。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140多公斤。1966年,治理村北涝洼地20公顷,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入1万多个工,用土方3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村集资打机井、修水渠,将全村的耕地改造成为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高温大棚140多个,露天菜50多亩,主要种植黄瓜、芹菜、圆椒、豆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980余吨,产值20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2500元。至2010年,全村发展建筑队2个,从业人员50多人,发展塑料颗粒加工厂1处、养鸡场2处、网绳加工厂3处、从业人员100多人。村内建有百货经销部2处、馒头房和农资超市各1处,二、三产业年产值100多万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2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6年,投入5万元,新建能容纳4个班的教学室。
  村庄建设 1988年9月,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1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先后开通村内4条大街,总长1400米。2002年,乡政府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工程,村南柏油路开通。2009年4月,硬化全村4条大街,大街两侧修排水沟,安装高标准路灯,村西柏油路开通。2009年8月,镇政府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户户通自来水,村民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2010年,全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全村安装生活垃圾箱10个。
  (王申刚)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申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邢王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