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刘桥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40
颗粒名称: 中刘桥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573-5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中刘桥村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中刘桥村

内容

村庄概况
  中刘桥村位于郑路镇南部、徒骇河北岸,东靠东刘桥村,西靠西刘桥村。全村总占地940余亩,其中耕地600亩,宅基210亩,林地80亩,河道50亩。2010年全村人口516人,有132户人家,有刘、路、王、訾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路姓居多。据传,明成化年间刘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初名芙蓉街,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名十字街,因村南徒骇河上有一桥,又称刘家桥。后来人多,遂分为东、中、西三刘家桥,此村居中,故名中刘桥。1989年,中刘桥分为两个居民小组。
  村政任职
  1954年,刘成恩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5年春,中共中刘桥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刘成恩任党支部书记。1961年,刘凤友任党支部书记。1981年,刘宗福任党支部书记。2006年,张秀芬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宗责任社长,1958年成立中刘桥生产大队,路致国任大队长,下设2个生产小队。1984年10月农村实施体制改革,建立中刘桥村民委员会,路致金任村委会主任。1990年,路用功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刘成义任中刘一组主任,路致财任中刘二组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中刘桥村主要以种小麦、玉米为主,棉花、大蒜为辅。该村大街全部硬化,排水沟畅通,大街整洁卫生,各种商铺较为繁荣。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5万元,人均纯收入5862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房屋,空调、液晶电视、电脑、通讯设备基本普及。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盐碱地、涝洼地、修水渠、挖方田,使全村农田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同时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又有新的提高。由中刘桥、东刘桥、解家、张家湾4个村共同在徒骇河北岸修建大型扬水站。1980年,全村耕地用电浇地。1981年,修筑大型水渠。1984年,粮食亩产达到500公斤。1994年,为抗旱打井6眼。该村工商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有大型油坊,烘炉、铁编,但厂房小,用工少,收入低。1978年后,村民发展二、三产业,至2010年,全村建有颗粒加工厂、密网厂共2处,装饰公司5处,从事棉花收购的有20多户。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四次迁址,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1987年,修建砖瓦结构10间校舍,达到校舍、院墙、大门、厕所、操场、课桌凳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先后有20多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房。1966年,由于徒骇河加宽加深,村庄向北迁移,村庄也得到规划。1992年,村庄进行第二次规划,大街进一步加宽,村居更加整齐。1996年,村民集资修建通往苏家村的柏油路。1997年,80%以上的户安装上电话。2007年,对村内大街全部硬化,修建排水沟,统一安装自来水。
  人物
  刘宗岐 清华大学毕业,任华北电力大学成教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刘成义)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成义
责任者
刘宗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中刘桥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