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贾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10
颗粒名称: 小贾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546-5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小贾家村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小贾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小贾家村位郑路镇北7.5公里处,东与梁王冢村为邻,北临龙桑寺镇。全村占地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600亩。2010年全村共有35户,总人口169人,有张、梁、牛、田、骆、贾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梁氏人口最多。该村因贾氏迁入而得名。该村原属常庄公社,1965年划归郑路公社。
  村政任职
  1949年,骆其圣任党支部书记,张志友任团党支部书记。1964年,张志友任党支部书记,张中增任民兵连长。1991年,张希金任党支部书记,骆加祯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张希金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安虎任村委会委员、村文书,韩先双任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张安亮任支部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小贾家村改造了盐碱地,水源丰富,植被覆盖率80%以上,村内大街已经硬化。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7万元,人均纯收入6107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1952年,该村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0余眼。1964年,挖渠筑田,投工1万个,动用土方3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群众集资打机井8眼。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村与梁王冢村联合办学,后来该村自设教学点。1991年,该村与梁王冢、河南赵、河西刘村联合办学,修建四合小学。2003年,学校并入营子完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先后有15人考入全日制大学。
  村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瓦房所代替。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90年,全村通电,结束了煤油灯照明的历史。2009年,筹资12万元修了水泥大街,安装路灯,户户通自来水。该村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室,村两委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等。
  人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苦,年人均粮食不足百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斤,人均纯收入10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0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程控电话30多部,电视机40余台,电脑10余台,各种机动车50余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6辆,大型收割机4台,手机普及。
  人物
  张忠山(1921.10-1944.5)烈士,1938年7月参加革命,1944年5月在商河棘城战斗中牺牲,牺牲时是商河县大队班长,遗体安葬该村。
  骆其河曾任沈阳军区某部团政委,已退休。
  (张希余)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希余
责任者
张忠山
相关人物
骆其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小贾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