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陈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03
颗粒名称: 河西陈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541-5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河西陈村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河西陈村

内容

村庄概况
  河西陈村位于商河城东40里外,位于营子村以南,东与光明村为邻,西与李王家村相接,南至郑路镇政府驻地。全村共有土地3370亩,其中耕地2900亩,池塘70亩,奶牛场占地100亩,村庄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62户,总人口1129人,有陈、郑、赵、闫、娄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陈姓占总人口的95%以上。
  村政任职
  1938年2月,陈金皇、陈金亭、王玉花、陈玉会,陈金庆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河西陈村最早一批共产党员。1940年4月,成立中共河西陈村支部委员会,陈金皇任党支部书记。1947年,王玉花任河西陈村妇救会主任。1949年,陈朝信任党支部书记。1954年,陈金星组织18户村民,成立该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陈金星任社长。1957年,陈金普任党支部书记。1964年陈朝唐任党支部书记。1970年,陈佃禄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陈文朝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佃龙任文书,李培芹任妇女主任。2006年,陈佃孟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英朝任村委会副主任,陈朝强任文书,李培芹任妇女主任。2011年,陈朝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宜海、陈宜方任党支部委员,王中美、陈宜云任村委会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河西陈村土地肥沃,沟渠交错,水利设施齐全,全村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1954年,成立生产互助组,30户。1956-1958年,打砖井78眼,开挖了一个4亩大的蓄水库。1958年,粮食亩产由200斤提高到400斤。1959年,接连三年旱、涝、虫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1961年,一年时间死亡人数达143人。1966年,全村群众开沟挖渠,全村耕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全村通电并打机井30多眼。1986年粮食亩产达到2000斤。
  2000年以来,先后办起养鸡场5家,木板加工厂7家,转移剩余劳动力100多名。全村街道完成硬化,全村砖石结构的瓦房达100%。村中有商店、维修部、馒头房、轧花厂、粮食收购点、面条厂等各种服务行业,轿车14辆,面包车15辆,大型收割机8台,重汽运输车5辆,电脑30多台,通讯设备达到普及。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69万元,人均纯收入6101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五次迁址。1985年,村委会投资修建12间教室。先后有12名学生考上大学,研究生3名。2005年,村内设有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
  村庄建设 1971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村内开通4条大街,总长2100米。1982年,安装10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6年,村委会投资,将村内3条大街硬化为柏油路。2008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09年,郑路镇政府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河西陈村户户通上自来水。2010年,村委会投资,新增100千伏变压器一台。
  人物
  陈朝洋(1927.2-2006) 1946年参加工作,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仁风区干事,后转入潘桥任区长,1950年任六十八军某营营长,同年8月,随六十八军进入东北待命,1951年5月任六十八军某团团长,入朝作战,1953年回国,离休后在徐州修养,2006年病逝于徐州。
  陈朝银 1966年出生,临邑师范毕业,任德州市市委组织部副调研员,干部科科长。
  (陈朝强)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朝强
责任者
陈朝洋
相关人物
陈朝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西陈村
相关地名